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德育课程一体化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触电防护与电气安全作业;一体化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5-0085-02
在实施一体化课程改革以前,《触电防护与电气安全作业》原来的名称是《安全用电》,课程主要讲授触电与防护技术、电气设备及线路的安全运行、电气安全工作制度、安全用电的检查和电气事故处理等学科层面的内容。教学过程中教师以教材中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作为载体,以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为依据,只对书本和考试负责,更多关注学科知识的完整性,把人才培养局限在知识的传授上,教学缺少工作过程环节。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示、学生看,教师问、学生答,多数采取注入式,满堂问、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教师没有创设问题情境,没有提供给学生质疑机会,没有教给学生质疑方法,学生根本没有问题意识,更谈不上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是在教师“知识灌输”的过程中习得的一种盲从,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
能力目标,理念更新
一体化课程改革,是职业院校课程改革中的一道独特风景。它改变的绝不是给课程换个名称那么简单,它还蕴含着树立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它一改传统教材中单一机械的知识呈现模式,注意通过从职业岗位情境引出学习内容,变呆板、枯燥、沉闷为生动、充满生命活力。在对课程进行一体化课程改造时,教师首先要确定本课程的整体目标,特别是课程的能力目标。课程的能力目标不是来自书本,而是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准。用具体可检验的语言准确描述本课程的能力目标就是:“能用××做××。”我校《触电防护与电气安全作业》一体化课程目标是在邀请行业专家和本校专业教师对课程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确定的,即能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找出电气作业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当课程目标确定后,课程综合项目的构建就显得尤为主要。我们选择了“触电防护与电气安全作业”作为贯穿整个课程的大型综合项目,在设计思路上遵循以职业岗位要求为导向,各专门化方向应共同具备的岗位职业能力和职业资格考证的要求为依据。在进行课程内容设计时,我们按照职业岗位的特点将课程综合项目又划分为两个子项目25个工作任务。课程通过任务引领项目活动来组织教学,学生在完成任务、项目的同时掌握本课程的基本技能和相关理论知识,并能初步应用本课程的基本职业能力完成相关岗位的实际工作任务。
例如,以前在进行“大气过电压及其防护”的教学单元设计时,是按照雷电的成因、雷电的危害,雷电的分类、防雷标准,防雷原理、防雷措施,作业布置等传统的知识传授型课程教学模式组织教学的。教学过程以教师的知识传授为主,由概念引入,以逻辑推理为中心,缺少工作过程环节。一体化课程改革后,课程教学更多地是从职业岗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入手,基于工作过程,设计教学过程。本单元的教学改造成围绕“建筑防雷装置的敷设”这个典型的职业活动进行展开,教学过程以完成项目、任务为载体,以学生能力训练为主线,教学中有角色转换。“做中学、学中做”,理论、知识、实践一体化,内容、过程一体化。课程能力训练使学生不仅巩固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还把所学知识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在完善认知结构中,达到求异创新。
内容改造,结构出新
一体化课程内容的改造是以职业岗位活动为依据,以企业的工作过程及工作过程中的任务、环境为基础,设计学习性工作过程及工作任务、学习性工作环境。《触电防护与电气安全作业》一体化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活动,都紧紧围绕职业能力目标的实现而进行改造。尽可能取材于职业活动和实际工作的流程,改造课程的内容和顺序。从“以知识的逻辑线索为依据”转变成“以职业活动的工作过程”为依据。在课程内容的取舍上以过程性知识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即以实际应用的经验和策略的习得为主、以适度够用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为辅。在课程内容的编排上奉行串行或双线并行结构,针对行动顺序的每一个工作过程环节来传授相关的课程内容,实现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的整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课程不再是静态的学科体系显性理论的复制与再现,而是着眼于动态的行动体系隐性知识的生成与构建。教师的角色也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习情境的设计者和问题的引领者。
例如,以前教材在电气设备外壳的保护接地和接地装置的内容编排上是分开进行的,两个内容相对独立,缺少联系。保护接地主要讲授接地的基本概念;保护接地的安全原理;接地电阻的选择等方面内容。而接地装置主要讲授接地体、接地线材料性能;降低接地电阻施工方法的知识;接地装置的检查和维护方面的内容。在进行一体化课程内容改造的过程中,打破了原来学科知识体系,以重新构建职业活动的完整性为出发点。将两个教学内容合并成一个任务——“电动机设备外壳保护接地线的敷设”。课程以解决现实情境中的真实问题为目标,内容编排也做到了“立足岗位实际”。
项目引领,模式创新
一体化课程常常要从岗位实际中引入一些典型工作任务,以师生共同完成这个职业活动为导向组织教学。学生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真正感受到学有所用,体会到工作的乐趣。学生在工作过程中掌握技能、习得知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学生通过独立地获取信息、独立地制定和实施计划、独立地评估计划,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
例如,触电急救是我校一体化课程《触电防护与电气安全作业》中的项目内容,其单元能力目标为学生能运用各种触电急救方法对触电者实施紧急救护。课改前,本单元教学是从触电急救的要点引入,按教材内容和顺序组织教学。在实施一体化课程改革后,本单元教学由工作任务引领:电力公司接收了一批复原退伍军人,经过一个月的专业培训,准备在今天进行电工取证的实作考试。为消除因学员误操作造成触电事故带来的人身安全隐患,电力公司将触电急救任务交与我们,为保证任务的圆满完成,在取证实作前,我们必须对触电急救的操作技能以及相关知识做到了如指掌……整个教学过程是以解决现实情境中的真实问题为目标的探究过程。本单元教学以“对触电者实施触电急救”的工作为载体,以学生的职业能力养成为目标。通过学生在工作过程中的亲力亲为,让学生在探究、模仿、训练中掌握技能,在深化中巩固、检验职业能力,在归纳总结中掌握知识,在作业中,拓展提升。同时注重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关爱生命、关爱社会、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与价值观。
知识拓展,方法求新
就今天的中职教育而言,学校教育所传授的知识量已经不能满足整个职业生涯的需要,学习是一个终身的过程并贯穿生活的各个领域,职业行动能力不再只存在于任务相关的工作中。因此《触电防护与电气安全作业》一体化课程教学,不能仅满足于让学生在课堂解决自己所发现的问题,还要对学生加强引导,把问题的探索和发现延续到课外,以便让学生课后能进一步地去探究、去解决。把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将他们已学到的和使用的技能和经验灵活地和创造性地应用到新的、至今还不成熟的情境和行动领域中,解决新技术、新工艺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体化课程改革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行动能力。职业行动能力中所包含的学生在日后工作中必须具备的专业理论和实践能力(专业能力)的培养是在解决复杂任务的过程中完成的。教学实践证明,把“知识灌输”变为“能力创新”,实现了由单一化向多样化教学方式的转变,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提高专业课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戴士弘.高职教改课程教学设计案例集[Z].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德育;课程链;开发
郭继东,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系,副教授;邵清,上海市大同中学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笔者认为,开发德育课程链是改进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
一、开发德育课程链的意义
德育课程链是指为了促进学生道德的知、情、意、行和谐统一发展,由教师开发的,以认知为前提,以活动课为主线,以社会实践为辅助,将学科德育、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有机整合而形成的一系列课程的组合。开发德育课程链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有助于提升德育工作的专业品质
在现实中,德育工作除了专门的德育课程(如思想品德课)外,主要是以各种临时组织的活动形态存在的,这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德育工作的专业品质。
其一,德育工作所需要的时间难以保障。在应试竞争的压迫下,教师都竭力为自己所教的学科争取多一点时间,因此德育活动时间往往受到冲击和挤压。只有将德育课程化,将德育活动安排进课表,才有可能从根本上遏制对德育工作的时间侵占。
其二,德育工作的应有地位无法落实。尽管各种文件中反复强调“德育为先”,然而实际情况并不理想,德育工作者往往会会觉得矮人一截。德育课程链开发有助于帮助德育工作者建立专业自尊,从而使德育工作更加健康地发展。
其三,德育工作的效果不尽如人意。目前,许多学校虽然开展了多种多样的德育实践活动,但这些活动往往停留在自发的、随意的、即兴的课外活动层面,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由于没有纳入课程体系,德育活动始终陷于可多可少、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加之缺乏认真的研究和精心的设计,其实际效果也就难如所愿了。
2. 有助于学生知、情、意、行的和谐发展
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应当是知、情、意、行的和谐发展,即在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等方面协调发展。
在实践层面,专设的德育课程主要解决的是学生“知”的问题,由于缺乏后续的活动跟进,学生很难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得到体验、有所感悟,把“情”和“意”渗透并融入到灵魂中,成为生命的一部分。而学校组织的各种德育活动因为没有与德育课程实现有效对接,因而显得散乱,往往在“热闹”过后难以给学生认知上的触动。这就造成了学生的知行脱节。
为了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就需要将知、情、意、行四个方面培养的途径、方法衔接起来,协同培养学生的“知”与“行”。学生的“知”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实现,要想将“知”内化为“情”和“意”,就需要开展各种活动,让学生参与,而要让学生参与,则必须给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即社区服务或社会实践。德育课程链恰恰是将课堂教学、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三个环节有机整合的一种方式,是将学生由外在的认知内化为自身情感并外显为行为的有益尝试和探索。
3. 有助于提高科任教师的育德能力
德育工作需要全体教师的参与和努力,但事实上除了班主任以外,广大科任教师往往扮演的是旁观者的角色。笔者认为,在强调和重视班主任育德能力培养的同时,不应忽视科任教师育德潜能的挖掘和激发。
学校开展德育课程链的开发,能够为科任教师提供参与德育的平台。德育课程链的基础是学科类课程,科任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学科的特点提炼德育内容,在课堂上传授基本知识和技能,并且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在整个德育课程链开发的过程中,教师是“指导者”,是学生道德的“关怀者”,教师可以随时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为学生道德素养的提高贡献自己的力量。
德育课程链的开发,也为教师提高自身的育德水平创造了机会。学科知识的传授是科任教师的强项,但如何无痕化地挖掘德育内容、整体性地构思德育课程链,则是对他们的挑战。在德育课程链开发中,教师首先要选择和组织德育课程内容,挖掘学科中丰富的德育素材,然后将这些内容采用恰当的方法教授给学生;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选择优秀的骨干学生成立对应的社团,指导学生开展相应的社团活动;在社团活动的基础上,组织指导学生进行社区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体验中感悟道德。这一过程离不开反思和总结。伴随着德育课程链开发,广大科任教师的育德能力必然会随着实践的深入而提高。
二、德育课程链的开发流程
德育课程链开发是一种全新的尝试,但在操作流程上可以依托学校已有的课程开发体系,根据德育课程链的特点稍加改进。为此,笔者将德育课程链的开发分解为以下几个步骤:
1. 方案设计与审批
德育课程链主要依靠教师自主开发完成,但在此过程中学校需要提供必要的支持与帮助。首先,引导教师认真学习和研究德育课程链的理论实质、主要特点和实施形式。其次,帮助教师选定科目,确定拓展的内容,明确德育的目标。最后,在教师编制德育课程链的课程方案时,要及时给予专业上的指点。
不同于其他单门课程的开发,德育课程链在方案设计时就必须同时考虑课堂教学、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等三个部分,围绕着共同的目标,各有侧重地编制不同的方案。三份方案要统筹兼顾、合理衔接,从而连续性、一体化地解决学生的知、情、意、行问题。
教师完成方案设计后,须上交给学校的课程开发管理机构进行审批。课程开发管理机构的人员由学校的行政领导(校长和业务管理机构的负责人)和资深教师组成,这样既能发挥学校行政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又能发挥专业教师在学术上的优势。根据学校当年课程设置要求,课程管理机构经商议后按“立项”“修改立项”“不批准立项”“建议立项”进行课程链的网上审批。
2. 学生选择
审批通过后,德育课程链会被登入网上选科系统,学生可以在开学后的第一周按照“自由选择,自主选择”的原则进行网上选科。学校规定学生必须要修满2个学分的拓展型课程,一个学期要选择一门文科、一门理科。
选课时,德育课程链是纳入学校的拓展型课程体系的。因此,学生既可以选择德育课程链,也可以选择其他的拓展型课程。
3. 课程链实施
当学生选择了德育课程链后,就要进入实施阶段了。一个完整的德育课程链,包括课堂教学、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等三个部分。
课堂教学是教师在固定教室内开展教学活动,主要以科任教师讲授为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传授有关道德知识,注重学生的认知。而学生也以听讲为主,感知道德。比如,“我身边的形象设计”德育课程链在课堂教学部分,教师会向学生讲解一些形象设计的基础知识和中学生形象的特定要求。
当学生在课堂中有了一定的道德认知,便由学生组织相关社团进一步展开活动。社团活动中的学生主要是选择该课程链的学生,每个社团都会指定一位学生为社长,具体负责本社团的活动。社团活动开展的时间一般为每两周一次,社团活动的学生人数没有限制,但一般为10人左右。社团活动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注重学生在讨论和活动中的感悟,加深学生对道德的认知和体会。比如,选择“我身边的形象设计”德育课程链的部分学生组建了“完美形象1+1”社团,社团内部进行合理分工,有形象绘制师、发型师、创意总监、模特等,定期进行专业技能的训练,如某种发型的梳理;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如帮助某位同学改造形象。
仅仅有道德认知和体会还是不够的。为了使学生的道德认知转化为内在的情感和体验,外显为学生的道德行为,就需要让学生参与更多的、更广泛的实践。社会实践一般是社团成员成立志愿者服务队,到附近的社区去服务,如宣讲世博礼仪,解答居民的形象困惑等。
4. 课程链评价
德育课程链的评价主要分为两种:一是对学生的评价,即对学生参与课程链以及学习结果进行判断;二是对教师的评价,即对教师课程链开发与教学情况作出评定。
各个课程链的教师对学生规定了多元化的评价体系,科目不同,具体评价方法也会不同。一般会要求学生写小论文和报告,日常评价和学期考核相结合。不同的课程链虽然对学生的评价方法有些不同,但都会包括课堂学习评价、社团活动参与评价和社会实践参与评价。
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主要通过三个渠道进行:一是查看学生记录册。记录册由班长负责管理,主要看学生是否比以前有了进步,看教师是否按照课程计划在进行教学。二是进行学生满意度调查。这主要在参加课程链的学生中间进行。三是随堂听课。由相关人员对德育课程链进行不定期的听课,以收集教师开课的情况。
三、德育课程链的开发策略
德育课程链不同于一般的学科课程,也不同于单门德育课程,它的开发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1]笔者认为在德育课程链的开发中必须注意三大策略。
1. 总体设想策略
德育课程链是一系列链式课程的有机整合,开发时需要站在整体的高度通盘考虑,并对其中的课程进行分类设计。由此,才能使整个德育课程链体现出序列性和整体性。
对德育课程链进行总体设想,就是要从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的全局出发,将德育课程链的开发纳入学校整个课程建设体系中,整体构建。长期以来,德育是作为学校工作的独立模块进行的,德育和课程建设是平行的两条线。实践已经证明,这不利于提高德育实效性。笔者认为,只有将德育课程链纳入整个学校的课程体系建设,才能有效避免德育游离于学校课程和教学之外,才能使学校的课程体系更为完整,才能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对德育课程链进行总体设想,就是要从学校德育工作的整体构想出发,将德育课程链开发置于学校德育工作的大背景下进行设计和规划。德育课程链的开发不能脱离学校德育工作的整体布局而另搞一套,不应使之成为外在于学校德育的“另外”工作,应使其很好地融入、支撑、服务于学校德育的整体工作。因此,学校应当明确德育工作的总体目标、阶段性任务、本校的特色,为教师进行德育课程链开发奠定思想基础,提供方向指引,将教师个体性的课程链开发行为与学校整体的德育工作有效地联系起来。
对德育课程链进行总体设想,就是要从课程链开发的主题设计出发,用主题将学科类课程、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课程贯穿起来。主题是德育课程链的“灵魂”,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社团活动抑或社会实践,都围绕着特定的主题展开。比如,“我身边的形象设计”德育课程链在课堂教学中着重讲解美学知识,在社团活动中主要训练学生的设计技能,在社会服务中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行动能力,而这一切都是围绕着得体的礼仪来进行的。
由此可看出,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的实践性非常强,对于学生践行道德的知识与技能提供了广阔空间和丰富形式。传统的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往往是单独进行的,没有和课堂教学与社团活动链接起来,而德育课程链在设计时,注重在课堂教学科目和社团活动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的实践性、体验性和丰富性,通过学生的自我实践,获得道德的体验和最终形成道德的内化过程。
2. 强化体验策略
道德的关键不在于“知”而在于“行”,从“知”转化为“行”,离不开中间的“体验”环节。综观我国的德育实践,课堂组织上单向灌输过多,且偏重于理性知识的传授,缺乏对学生实践机会的提供,即使有所谓的“实践”活动,其结果也容易走向形式主义,学生也没有得到真正的体验。[2]在德育课程链的开发中,必须解决上述问题。
德育课程链是一个由课堂教学、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组成的三环式结构,在强化体验方面应当三管齐下。限于课堂教学的性质和任务,留给学生体验的时间和机会不可能很多,为此,学校应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注意贴近学生的生活,为在后续的社团活动、社会实践中加深体验做好铺垫。
如果说课堂教学更多的是体验的前奏的话,那么,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就是体验的核心环节了。在这两个环节,要更多地发挥学生的作用,因为学生的体验是无法由教师去替代的。当然,教师并非无事可做,他应当辅导学生开展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他应当指导学生结合课堂所学,让学生在联系中加深体会;他应当引导积极尝试,让学生在行动中领悟。
3. 渐进完善策略
作为一种全新的尝试,德育课程链的开发不可能一步到位。因此,必须实行渐进完善的策略,从单链尝试到逐步提升,再到分批推广。
在德育课程链开发的起始阶段,必然要选择某一方面进行单条课程链的尝试,当单条课程链尝试成功或取得一定成效后,再逐渐推进其他课程链的开发。在德育课程链中,单链尝试过程一般包括课程链计划、课堂教学、社团活动、社会实践、评价改进等五个方面。五个方面是闭合的循环过程,具有序列关系,体现了单链开发的逻辑体系。
单链开发完成后,需要在实施中逐步提升。课程链实施从本质上来说,不是课程链计划的照搬,而是一个过程;不是一项事务,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实施过程中,必然涉及实施者的课程理念和个性化工作,必然会遇到学校内外环境的变化,因此需要学校管理者、课程链开发教师和学生等的共同参与,在实施中建构德育课程链的理论和实践,为德育课程链计划的调整、修改和补充提供理论和实践的依据。
德育课程链的推广必须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分批推广。德育课程链的推广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初始阶段。此时一切都处在探索中,只能脚踏实地地进行,慢慢积累经验。第二,成熟阶段。当逐渐具备了一定的条件和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做法后,就要逐步在各个学科、各位教师间交流与分享,进而达到全校范围内推广。第三,辐射阶段。当德育课程链在一校之内达到成熟和常规化后,推广的范围就会超出一所学校的限制向其他学校辐射。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特点,必须要认清德育课程链开发推广的阶段特征,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错失良机。
参考文献:
《经济法》是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要求理论基础夯实,综合性较强,涉及民事诉讼法、民法、商法等方方面面,内容庞杂,知识点多且零散。面对严谨枯燥的法律条文和司法解释,高职院校的学生相对理论基础差、自制力不足,容易产生厌反情绪。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就曾指出:“教学方法最优化程序中一个最重要、最困难的问题是合理选择教学方法使之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由此可见教学方法的运用对学生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高职作为高等教育中的职业教育类型,主要是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以“理论够用”为尺度,侧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本文结合作者本身的教学实践,在《经济法》课程的教学中,融入了一体化分小组案例教学模式,并创新性地采取了“1+1+1”三方考核评价系统,就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一点看法,供探讨与交流。
一、高职院校《经济法》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一)《经济法》课程内容庞杂,与会计专业契合度不高
在高职院校的《经济法》课程的教学中,涉及的法律种类较多,内容庞杂,但课时却非常有限,少的仅有42个课时,因此在课堂上无法同时引入多种教学方法,只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高职学生普遍对基本的法律、法?没有足够的了解,这样就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真正吃透法律的基本原则、精神以及各单行经济法条文。另外,目前绝大部分高职院校《经济法》课程普遍采用不分专业、授课内容统一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并没有突出其与各自专业的结合,无法体现学生在本专业基础上的法律优势,这也往往使得学生在心态上,习惯于将经济法当成非专业课程对待,忽视其重要的地位,加之教学方法单一枯燥,所以学生学习热情也不高,教学效果难以令人满意。
(二)《经济法》课程教学实践普遍缺乏条件
《经济法》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但目前的高职院校在《经济法》课程的教学中,仍以教师单方面灌输、学生被动接收为主要形式,教学上更是偏重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法条的讲授,这是典型的“灌输式教学”。因此,师生之间教与学的互动性难以实现。更为突出的另一方面,是普遍都缺乏可实践的教学条件,这就导致一些事务所咨询、实地法律调研、模拟法庭等实践教学方式很难开展,其结果就是,学生虽然学习了相关法律法规,但并不能因此解决实际生活工作中的经济法相关问题,不利于实践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不利于实践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三)《经济法》课程的考核评价体系过于单一
目前的高职院校《经济法》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中,仍以单一的闭卷考试形式为主,缺乏专门针对该课程特殊性做出的新尝试和新探索。经济法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考核不能仅仅体现在对法律概念、法条的背诵记忆上,更高层次的考核应该是体现在其实践中的应用,因此应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融入多元化、过程化的考核思路,瞄准学生未来工作的实际需要,注重分析能力测试,进行综合考评。
二、一体化小组案例分析与“1+1+1”三方考核评价体系的教学思路
美国法学家霍姆斯在《法律之路》一书中提出:“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一个个的案例就是人类法律生活经验的结晶。这说明了具体案例对于学习法律的重要性。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已经在《经济法》课堂中运用了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但是非一体化的分小组案例分析方法过于零散,无法实现《经济法》课程中各章节知识点的串联,且容易造成学生只见树叶不见森林的短视。而基于一个统一的企业背景下的一体化案例分析,能让全体学生有身临其境融入企业经济环境中,去实践经济法的运用,真正地做到寓教于学、工学结合的目的。
其次,对于一体化分小组案例分析实施后,还有一个重要的学生评价配套体系改革。此前,《经济法》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中,仍以单一的闭卷考试形式为主,且平时成绩部分,也都依靠任课老师的主观印象给分,有失公允。哪怕是课程中运用了案例分析后的评价,也是单一的由教师评分作为考核评价,这个是比较片面的。因此,本文作者在这里引入“1+1+1”三方评价系统,从组内自评、小组互评及教师评价三个角度均衡地去评价学生的一体化案例分析成果,这样既有利于调动大家地积极性,也有利于公平地打分。
三、一体化小组案例分析与“1+1+1”三方考核评价体系的实施路径
(一)教师需要研究一套用于小组一体化案例分析的背景资料
教师需先根据所教授的《经济法》课程章节内容,即哪些章节可以进行分小组案例分析,再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日常,研究一套适用于分小组一体化案例分析的背景资料。本文作者在《经济法》课程的教学实践中,以当下非常热门且深受学生喜爱的一档综艺节目――“奔跑吧兄弟”,作为一体化案例分析的背景,学生可以根据老师安排的相关知识点任务,结合背景知识,模拟甚至演绎相关的案例,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强化知识点,实现真正地寓教于乐。
(二)对《经济法》课程学生划分小组。
在《经济法》课程的第一堂课上,就要对学生进行分组。要根据男女比例、性格差异、能力层次等不同的指标,科学地进行分组。每组选出一名小组组长,对该组的案例分析进行统筹安排,同时通过抽签,决定各个小组案例分析的顺序。小组组长负责组织本小组成员分析目标任务、制定实施计划、分工实施任务。这样能保证教学活动正常开展,将合作与竞争机制有机结合,形成“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新格局。
(三)课堂一体化分小组案例分析实施
根据课程进度和分组顺序,每个组会在下堂课前知道本小组要围绕此展开案例分析的知识点。比如,教师本次课堂上讲授了关于“公司法”中“有限责任公司”的相关知识,那相应小组成员就要围绕这个大的范围,以“奔跑吧兄弟”为案例背景,构思相关的案例,将跟“有限责任公司”相关的知识点嵌入其中。案例展现的形式多种多样,小组成员可以选择根据各自分配好的角色,对案例进行演绎分析,也可以通过PPT的展示讲解,进行案例分析。
该环节需要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其中只是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在学生准备的过程中,可以指引他们如何有效地去组织案例,从哪里查找相关的案例资料等等,在这个过程中,还应注意提示学生注重团队配合,培养整体协作能力,当然,如果出现有的学生浑水摸鱼,搭便车的情况,需要与该学生及时沟通,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适当的约束。
(四)开展“1+1+1”三方考核评价
大部分学生都是第一次尝试这样的案例分析课堂教学,在最后的呈现过程中,肯定会有做的出色的可以让别的小组学习借鉴的地方,也会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因此最后案例分析结束后的评价显得尤为重要。首先,教师会邀请别的小组的成员对该小组的案例分析发表观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然后,教师要对案例分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同时对凌乱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并为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考核评价摒弃了一贯的教师单方评价原则,引入“1+1+1”三方考核评价体系,分为组内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分别对学生的参与态度、参与能力和完成状况进行评价。最后,通过50%的组内自评分数、25%的小组互评分数和25%的教师评价分数,作为学生最后的平时考核分数。
四、实施总结
十二年整体管理实践
作为一所规模较大的学校,其管理与一所小规模学校是有差异的。小学部、初中部、高中部如何才能发挥各自优势,又体现整体一致和互相支持,是我们面临的问题。我们的想法是:(1)小学、初中、高中各设一位主管校长整体进行学部教育教学设计;(2)设立面向全校的一些服务部门,避免各个学部形成分别独立的庞杂管理机构;(3)建立学部衔接机制,整合学校整体资源;(4)成立全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教学工作领导小组、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临时项目工作组,统筹全校性工作;(5)以党委会、校长办公会、全体干部会和全体教职工大会统一学校整体工作思路和认识。
1.教育教学整合
大多数学校采取教学、德育分设主管领导管理,其主要优势是便于具体业务指导。但教育教学本身就是一体的,整合设计更有利于发挥教育的综合作用。“块状管理模式”是指将学校教育教学的双线管理转变为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具体来说就是学校在具体实施管理中不单独设立教学副校长和德育副校长,而是由一名副校长统一管理教育教学,实行全员德育。全员德育倡导的是教书、管理、服务、环境的全方位育人,德育不只是一部分人的专职工作和任务,而是和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息息相关,它要求各相关人员都必须把德育摆在重要位置上。全员德育就是要通过学校、家庭、社会的齐抓共管,实行一体化育人,避免德育效果的方位抵消,从而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我们实行教育教学整合管理,组建由班主任为联络人、各学科教师共同参与班级教育教学整体管理的“班级管理共同体”,得到了教师们的认可。“班级管理共同体”对教师教学、对学生成长、对班级管理与建设等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更多的老师开始习惯依靠“班级管理共同体”解决学生问题。“班级管理共同体”每月召开例会已经形成常态。
2.学段衔接
在学生成长的不同阶段,教育的要求是不同的。我们力图针对学生成长阶段的重点,努力实现快乐的小学、有良好习惯的初中、有理想信念的高中。小学阶段在建立良好习惯的基础上,努力保护和发展学生学习的兴趣、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和积极的人生态度,确保小学生活丰富多彩,形成小学是快乐的、我愿意上学的基本概念。初中重点是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确保身心健康。高中阶段树立人生目标,理性规划人生,自立自觉。
利用十二年学制的优势,我们的学段衔接工作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1)在小学六年级下学期和初三下学期设置学段衔接课程;(2)教师跨学段上课,形成人力资源整体调配;(3)允许部分优秀学生跨年级选课甚至跳级上课;(4)尝试学制改革试验;(5)统一全校的科技、艺术、体育等工作,形成连贯培养机制;(6)推动学段间学生交流和部门工作分享。这些做法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效地促进了学校的整体提升。
十二年整体课程体系设计
按照“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教师科学幸福工作”核心价值观的统领,学校课程设计的总思路是围绕“忧天下、启心智、扬优长”的学生培养目标来进行的。心忧天下,即有责任感与理想信念、遵纪守法、诚信、刻苦、友爱、助人为乐;启迪心智,即具有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实践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学有优长,即尊重学生的个性,保护和发展兴趣特长,扬学生个性优长,以所长带动全面发展。
1.整合德育课程
我们整合育人目标,实现育人目标上的十二年一贯要求,根据不同年龄层次的不同生理和心理特点,制定相应的德育目标和要求,以高带低,以低促高,优势互补,共同提高,螺旋上升,建构学校整体德育体系。
我们将学校现有德育实践活动进行深度整合,设计不同层次的德育目标和活动形式,以符合学生的年龄差异与认知程度;充分挖掘学校德育资源,采取各种德育活动形式,以符合不同学段的德育需求;充分梳理学校发展历史,总结学校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典型德育案例,设计富有育才特色的德育方案,形成富有育才特色的校本德育教材,借助课题研究平台,出版系列育才德育教材。
学校初中阶段德育课程体系建构如下:
初一年级:立规养习,落实班级建设,积极促进学生适应初中生活;初二年级:迈好青春第一步,提升自主管理能力;初三年级:促进学生发展,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每一阶段的德育课程都设计六个方面的教育:光荣传统教育、遵纪守法教育、时间锻炼教育、身心健康教育、自我修养教育、英雄榜样教育。每个年级的内容层次又会有所不同,如“光荣传统教育”,一年级有入学教育,我心中的育才――综合时间活动课;延安寻根活动;校友的足迹;先农坛文化;系列主题班会(班级管理);践行“北京精神”(做有责任的小公民);祖国在我心中。二年级有延安寻根;校友讲堂;系列主题班会(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践行“北京精神”(做有责任的小公民);先农坛文化;祖国在我心中。三年级有践行“北京精神”(做有责任的小公民);系列主题班会(自主学习、自主管理);祖国在我心中。
2.整合学科课程
十二年学制学校在学校教育中有很多优势,它们有利于整体设置系列化的学校课程,有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搞好中小学衔接,有利于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益。为加快育才学校实现和谐跨越发展,我们客观分析了学校发展现状,明确提出“充分利用学校历史及环境文化资源,依托十二年学制,以学生发展为本,深化课程改革,建设结构合理的学校课程体系”的教学工作思路,认识到学校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是促进学校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
以高中课程为例,我们贯彻落实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坚持基础性与发展性相结合,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充分体现时展对人才的要求,体现学生主体性发展对课程选择性的要求,突出“忧天下、启心智、扬优长”的育人要求,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升育人质量。
学校高中阶段课程结构主要包括:(1)国家课程(学科领域)――以国家高中必修课程和必选课程为基础,根据需要进行重新整合。(2)校本选修――为学生提供足够的、高水平的、高吸引力的选修和拓展课程。在学生完成国家课程的同时,充分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为满足学生全面发展、多向成才需要,提供多样化、个性化、前沿性的可选择的课程,包括先农文化系列、宣南文化系列、科技、艺术、体育系列、综合实践系列、特色学习活动系列。(3)研究性学习课程――本着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研究课题的能力的精神,通过对科学、技术、社会等方面的简单的研究,对实际知识的综合运用、训练,提高学生解决综合性问题的创造性能力;进一步完善“翱翔计划”内容,给学生充足时间完成相关课题研究。(4)社会实践课程――通过开展活动或服务,对学生进行人格与道德品质教育和体质、心理素质、审美等多样化的教育,具体包括活动课程,如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社会考察;社会服务课程,如为社区做一定数量的义工,为弱势群体献爱心等。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快速推进,校本课程尤其是校本德育课程的开发已经逐渐成为教育者的共识,新一轮的校本德育课程开发与研究的热潮同时也掀起了。本文我们将以新安江第三中学的校本德育课程开发实践为例,探讨农村初中校本德育课程开发的相关问题。
一、认知性校本德育课程的开发
认知性校本德育课程,是向新安江第三中学学生系统传授品德规范的知识、观念,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课程,如思想政治、时事政策等。它是我国德育课程中最基础的,也是最主要的课程类型,实践认知德育也是对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德育的主要方式。
(一)发挥课堂教学优势,优化传统德育课程
认知性校本德育课程的根本任务是塑造人的灵魂,它的焦点始终是进行道德教育,促进学生的知、情、意、行等品德要素的协调发展。我们要强化课程的功能意识,继续发挥思想品德、班会课的德育主渠道功能,帮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建构科学的世界观和高尚的品德观。
(二)挖掘课堂教学潜力,发挥文化学科德育功能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里所做的一切都应当包含深刻的道德意义。”我们注重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的多种形式的德育,立足各学科三维目标的达成,认真落实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课程目标,关注学生良好品质和高尚道德情操的培养,将文化教学与德育有机融合,适当、适时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素质。
语文、社会学科承载的德育功能:对学生进行祖国历史文化、基本国情、民族团结和爱国主义教育。
数学、科学学科承载的德育功能: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态度、方法和世界观的教育。
音、体、美学科承载的德育功能:发挥美育功能,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力,陶冶情操,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审美情趣和顽强意志以及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三)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塑造学生健康身心
结合新安江第三中学的教育形势, 2004年我们就成立了学校心理工作站,从原来单纯的课堂教育转为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站本着全心全意为广大师生服务的原则,全方位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办了贴近师生的《净化心灵》心理教育报、《心之语》主题班会、《心灵之约》信箱、《谈心小屋》心理咨询、《老师请听我说》谈心日等活动,真正起到了净化师生的心灵、塑造师生健康身心的作用。
(四)学习日常行为规范,养成良好常规习惯
陶行知说:“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德育的真正目的就是提高学生辨别真假、善恶、美丑的能力,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自觉抵制假恶丑,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学校常规德育的内容必须清楚,必须体现在学校教学和活动管理细节上。学校依托《学生行为手册》校本德育读本的设立,进一步推进了德育工作的规范化、德育内容的系统化。
(五)根植中华传统文化,汲取德育精髓
2009年教育部工作要点中提到,教育部将在中小学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规范校园语言文字,加强德育工作。另外,教育部还要求建设平安健康文明和谐的校园。鉴于此,我们将既具体可感、操作性强,又能训蒙养正的《弟子规》引进课堂,从诵读到践行,引导学生从中国的传统经典教育中学会如何去爱他人、爱民族、爱国家、爱奉献、爱万物和自然。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作为子女、作为学生的本分是孝亲尊师、努力学习。通过《弟子规》的教育,我们收获了浓浓的亲情和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文化经典的学习中师生之间多了淡定、欢笑、谅解、感恩。同时我们集全校教师的审美智慧,选取中华传统文化的名篇,集辑成学校《美文诵读》读本,让学生在品读中感悟,在感悟中提升,不断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灵魂受到熏陶。
(六)传承传统美德教育,小故事创造大境界
为了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学校将《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作为学生的必读书目,并且结合“公民道德规范”的思想教育、讲美德故事、写心灵感言、举行读后感征文、说说“身边的美德故事”等多种活动。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知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提高区别真善美与假丑恶的道德判断能力,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养成良好的文明道德习惯,学会做一个合格的现代中国人,准备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二、活动性校本德育课程的开发
美国教育家杜威主张“学校即社会,社会即德育”,倡导通过学生主体实践学习活动,来促进其人格的全面发展。德育实践活动在养成学生德性及和谐的个性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目前,不少学生任性,“自我中心”,依赖心理严重,意志薄弱,受不了挫折,因此,学校要通过课程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些特殊的体验,进而由体验获得内化的规范促成自身人格的形成。
(一)开发校本课程《走进根雕》
我校地处偏远农村,经济条件较差,但树根资源却不少。我们以采集和利用一些干枯的树根为平台,开展了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索。学生通过上山采集树根、认识树种、清理根材、观察构思、雕刻上光和收集有关根雕资料等一系列活动,不但丰富了活动内容,扩大了知识面,而且通过走进自然、了解自然,增加了劳动体验,提高了劳动技能和体能,形成了良好的劳动习惯和意志品质。同时,这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我们创建的“留守儿童根雕工作室”,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活动,提高了素质教育的质感。同时我们集全校师生之力开发并完善了校本课程《走进根雕》,使劳技校本课程的内涵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学生的审美情趣得到了提升。《走进根雕》校本教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成为很多周边学校进行劳技教学的必选教材。
(二)开设主题德育活动
学校立足于校本实践活动,细化德育目标,使每一学段、每一学期、每周、每次的活动都做到有主题、有计划、有内容、有总结。政教处要有检查,有记录,同时将它作为考核班主任工作的依据。
1.学段德育主题
七年级:实施“迈好中学第一步”主题教育活动,通过系列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相互了解、相互沟通,学会交往,学会独立生活。八年级:实施“走好青春第一步”主题教育活动,建立“模拟法庭”“青春之歌”等系列实践活动,通过学生的参与,实现对学生的教育由外因催化到内因自觉的角色过渡,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责任感、诚信、感恩之心,增强学生的是非观及自辨、自控能力。九年级:实施“跨好人生第一步”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开设系列活动,激发学生刻苦求知的拼搏精神,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每月德育主题
根据校长室对学校的德育规划,政教处制订每学期的德育计划,每月设立德育专题,由年级组指导班主任组织开展具体的德育活动,细化每月的教育内容,有爱国爱民族精神月、劳动卫生习惯养成月、法制教育月、安全教育月、文明礼貌月、心理健康月等。每一种行为规范教育,都按照“制订活动方案―宣传活动内容―实施活动方案―检查评比―表彰先进”几个环节开展,每个月确定1~2项主题活动。同时以重大的节日或纪念日为德育契机,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主题活动。
3.每周德育、每日常规德育主题
生活处处皆德育,教育者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点滴德育素材,将它提升为行之有效的德育活动。班主任在每周、每日都有相应的主题德育活动:每周星期一举行升国旗仪式晨会教育;每周一次主题班会;每日一次“常规德育5分钟”“安全教育1分钟”;每周(日)班干部值周(日)工作小结。这样,以常规活动为点、以学生的生活为面,以点带面,形成立体的“德育场”,让学生在一定的生活场景中受到适时的价值引导,能动地构建自己的道德观。
4.社会热点、学校重点德育主题
有时还可以结合结合国际、国内形势确定学校主题教育内容。教育内容、活动形式要体现思想性、趣味性和教育性。
(三)开发生活实践活动
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学校的一切都应开发成适当的教育资源。课堂是学生接受德育认知理论的主阵地,课堂教学应成为学生实践生活的主要途径。学校与教师应着眼于学习生活中实践活动的开发,从教师与学生身边的点滴中折射德育的光辉。
1.完善学生自主管理模式
生活是教育的源泉、教育的中心,同样也是德育的源泉与中心。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自我教育,即自主地学会辨别是非,能动地构建道德观念。我们一直在探索自主管理的模式。首先,尝试并完善了班级循环值周制度。在值周的这个星期,值周班级负责学校的清洁、安静、文明等环境的营造,班级每个学生都承担相应的职责和任务:卫生的打扫、监督,文明示范岗的建设,文明礼仪的检查,寝室环境的营造。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学生从学校管理者的角度进行换位思考,在值周小结中反思自己平时的一些做法,自然而然地改变自己的缺点,不断增强自己的劳动观念、集体观念、责任观念,完善自己的道德观念。其次,学生会、班级团支部、志愿者都自主参与到学校的管理、学校的建设中来。在学校政教处、团委的支持下,学校“爱心社”、“梦之航”广播站等社团已经由学生自主管理、自主建设,为学生自我的成长、理想德育的实现提供了践行的途径。再次,在班级管理中实践“班长轮流制”“一日班主任制”的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印证自己观念、实践自身能力的平台,为自主德育的实现提供了可能。
2.开展“绿我家园”活动
我们学校四周都是乡村,通往学校的路上总有学生随意丢弃的垃圾。为了使乡村更清洁卫生,在学校团委的倡议下,学生自发组织开展了“清洁乡村,绿我家园”活动。首先是学生的“我为家乡献一份绿”的签名活动,然后以班级为单位自发组织用捡、扫、拔等方式开展清洁乡村的活动,让校园的周边环境重还绿色。以此为契机,学生还成立了班级“环保小分队”,在课余时间收集废弃的电池,上交集中处理;成立了以同村同学为组员的“清洁小组”,负责自己家庭、村落周边的环境保护。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增强了环保意识,受到了珍惜生命、爱护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教育。
3.创新“德育作业”实践活动
生活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归宿。学生需要接受教育,接受磨练,从各个方面去发展自己,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更好地生活。但是现在在很多学生中缺乏理想、生活自理能力弱、不爱劳动、自我意识强烈、不愿合作等问题突出。我们一直在探索以“德育作业”为载体的德育实践活动,把学生与生活拉近,让学生在亲近社会、与人沟通中,自主体验、感悟,实现“养成・体验・实践”一体化的德育。学校以政教处布置共性活动、班主任布置班级个性活动为原则,在节日、假期为学生布置一些“德育作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如我为父母烧一顿饭、洗一次衣服、讲一个故事、唱一支歌;我为社区清洁“牛皮癣”;为同学策划一个既低碳又有意义的生日活动……通过生活小事,使学生受到关爱、宽容、乐观、积极主动等情感体验和责任感、义务感的教育,养成高尚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道德情操。
三、校园文化隐性校本德育课程的开发
学校生活中的一些方面也会使学生无意识地习得某些价值规范,这些无意识获得的生活经验,以隐蔽的方式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道德品德及行为方式。这些内容就是学校的隐性德育课程,它着重指校园文化环境。我们学校非常注重校园文化隐形课程的开发。
(一)教育教学相渗透,实践无痕德育
文以载道,社会即教育,教育和教学总是相辅相成的。学校非常注重学科教学与德育的渗透。首先,我们要求教师通过研究学习各种教育专著,树立“生活化德育”的观念:①生活处处皆德育,善于捕捉学科教学中的德育素材,将它与智育美育等有机结合;②教师要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为人师表,用自己的学高身正影响学生,让他们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③教育是个系统工程,任何教育人员、教育活动都应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要致力于全员德育体系的建立。其次,探索学科教学德育化的新载体。不断完善学校的根雕育人特色,继续开发劳技课《走进根雕》课程;结合近几年学校艺术教育取得的成绩,不断摸索书法、篆刻、手工制作、航模、美术等课程的校本教育特色,收集、编辑学生的优秀作品,不断整合综合实践课程内容,探索课程育人的新途径。
(二)校园自然文化的挖掘,实践无痕德育
学校的校园文化总是会对学生的生活态度、价值观念产生有意无意的、积极消极的影响,我们要把学校的这种“自然文化”按照教育目的及其具体化的教育目标进行规范设计,使之处于意图性的预期的状态,并产生正效应。规范、设计这种对受教育者可能是无意识的影响,也是我们开发隐性课程的目的所在。
1.举行演讲比赛
每个学年学校都要举行“我是航中小主人”的主题演讲,通过演讲比赛,使学生真切感受到自己是学校的小主人,树立主人翁意识。从选手的选拔、内容的确定到比赛的进行,学生都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到学校的各项活动中,这过程就是校园文化的积淀和熏陶。演讲稿都是学生自己的作品,文质兼美。学校将历届优胜选手的优秀作品辑录成册,编成校园读本《航中,永远的感动》,它和校刊《净化心灵》都已经成为学校师生最爱读的作品集。在比赛活动中,学生获得了睿智与胆识,在对作品的品悟中,学生更感受了感恩、感动。在无形之中,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得到了熏陶和提升。
2.成立各种社团
社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参与校园生活、培养兴趣爱好、丰富内心世界的重要平台,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上都有着重要作用,也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成长、自我发展的重要舞台。
学校团委2005年成立了“爱心社”,以每一位学生的力量建立“爱心纸、爱心瓶”助学基金,定期帮助贫困学生减轻生活负担,顺利完成学业。在爱心接力活动中,学生获得了成就感和喜悦感,更体会到勤俭节约、环境保护、爱心传递的意义,爱心社也成为全校开展助学和思想道德教育的载体。2010年,学生会创建了“梦之航”广播站,由于兼顾趣味性、操作性、功能性,它的建立营造了学校浓厚的文化氛围,每一个参与其间的学生都受到了潜移默化的美的熏陶,丰厚了文化底蕴,培养了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
3.以浓郁的校园“自然文化”熏陶感染学生
“精致化校园”的创建,让学校鸟语花香、绿树成荫,这整洁卫生、花园式的校园环境,给学校带来了活力,也使学生养成了爱绿化、爱劳动、爱集体的良好习惯。在校园里布置一些醒目的名言警句、通俗易懂的标语,展示了学校优美的校园文化,时时处处给每位师生以启迪,“你的微笑对我们很重要”“用我的清香,报答你温馨的呵护”等人文化的话语,可以潜移默化地教育每一位师生,要乐观、爱校、尊师;走进教室,墙上挂着学生自己撰写的哲理名言、个性警句,使学生无形中增加了自豪感和自信心,一些伟人的名言警句,激励学生珍惜光阴、刻苦学习;班级角落设置的“爱心贴吧”是学生们表达心情、抒发感悟的自由角,经常更新,让学生的情感得到激发、心灵得到净化;在教学楼楼道上悬挂学生自己的根雕作品、美术作品、手工作品的图片,使走廊充满了艺术气息,课间徘徊其间,可以受到艺术的感染;政教处发起了“文明寝室、个性寝室” 评比活动,整洁的寝室环境,个性化的寝室名、寝室语录,温馨、亲切的室友合照,既凝聚了精神,又美化了居室环境,陶冶了情操,同时又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具体的教育。学校的“自然文化”是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让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精神得到熏陶,起到“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效应。
(三)学校德育制度建设,实践无痕德育
强化和完善学校德育制度,把教师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作为对教师考核、评比、奖励的一项重要内容,也能为德育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学校设立了德育的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建立健全了完善的德育管理机构、网络。以校长为德育领导小组组长,政教处具体实施,发挥团组织、年级组和班主任的作用,全面实施学校的德育管理措施。同时制订一系列的制度,如《德育工作管理制度》《德育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制度》《德育工作培训制度》《德育工作班主任会议制度》《德育工作考评制度》等;为教师、班主任、班级制订和完善相应的工作制度,如《班级常规管理细则》《文明班级评比细则》《教师文明礼仪规范》《文明教师公约》等。学生方面,在《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生一日常规》等学生制度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优化学生的德育管理制度,还建立健全德育督查制度,在执行中充分发挥志愿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定期召开全校德育研讨会,对全校教师进行校本培训,还为教师订阅德育报刊,让教师自主学习德育理论。这样让学校德育工作有方向、有中心,教师德育意识有强化、德育方法有提高,学生德育行为有规范、德育实践有依据。德育目标指引方向,德育制度保驾护航,德育实践落实创新,从而完善德育校本课程。
(四)校园传统道德文化课程的开发
一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要有所提高,必定是从内涵发展入手,挖掘学校的积淀,打造学校的特色,提升学校的品味。要构建学校德育特色课程,也要注意开发校园传统道德文化的内容。
1.实施“校训教育”
校训作为校园文化的核心,它可以影响和规范师生的言行举止,引领学校的发展方向,激励师生员工弘扬传统,开拓创新,增强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它是行为规范的“平面镜”、学校办学的“指南针”、师生动力的“催化剂”、学校对外的“广告牌”。
我们充分发挥校训“学会做人办事,学好科学文化”的德育功能,“学会做人办事”是立德的原则,“学好科学文化”是成才的基础,成才先立德,百才德为首。学校以校训教育为加强德育的突破口与抓手,通过良好的文化建设,润物无声,潜移默化,让学生在自己的心灵世界发生“化学反应”,践行校训的内涵,希望以“学会做人办事”为终身教育指引方向。
2.挖掘学校精神的力量
学校几十年的办学历程,是学校历代先贤们励精图治、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奋力拼搏的结果。辛勤的付出才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最能够激励学生身体力行的魂。我们充分发挥它的力量,作为引导学校发展、师生刻苦奋斗的精神支点。我们着重挖掘学校的精神文化:自强不息、团队协作、敢为第一的航中精神;坚韧执着的狼的精神;书香校园的理念。同时挖掘学校历代师生的榜样,领略优秀教师的人格魅力,为学生的学习、教师的工作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这些发生在学生周围的鲜活的例子、弥漫在学校周围的精神气息,是德育课程中宝贵的教学资源,是德育课程开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