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经营能力分析

经营能力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经营能力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经营能力分析

经营能力分析范文第1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高管;学历;薪酬;经营能力;研究

中图分类号:F830.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11-0076-03

引言

本文在国内外研究者对银行竞争力评价体系的基础上,抽出商业银行竞争力中与高级管理者相关的因素,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我国七家上市银行进行研究,然后分析银行高管学历、薪酬和经营能力的相关性。

一、模型构造

(一)模型结构

CAMEL系统对分析我国上市银行的整体经营水平和风险管理状况,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1],但由于国内外商业银行所处的经营环境、发展阶段等因素不同,因此需要建立符合我国上市银行的评价体系。本文在运用CAMEL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其他评价体系以及我国学者的研究成果,建立本文的评价体系如下:

(二)评价方法和步骤

1.根据2007年上市银行年报收集经营能力评价指标,上市银行高管学历、薪酬信息。

2.运用SPSS统计分析的因子分析方法,对经营能力指标进行分析,找出主要指标及其权重,算出各上市银行的得分。

3.分析经营能力、学历和薪酬的相关性。

二、指标选择、数据整理与因子分析

(一)经营能力指标[2]

1.盈利能力指标

盈利是银行经营的最终结果,是股东投资的最终目的,结合我国上市银行的实际,本文选择资产收益率(ROA)、资产回报率(ROE)、流动资产增长率、流动负债增长率指标,如下表:

2.其他相关指标

为全面反映商业银行经营能力,本文增加了反映资产质量指标的不良贷款指标,反映资本充足率指标和反映银行经营与发展能力指标:总资产增长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营业利润增长率、税后利润增长率和净资产增长率。各银行相关数据如下表:

(二)学历薪酬指标

从上市商业银行年报提取高管学历、薪酬等分析指标,为以后研究薪酬、学历、经营能力做基础支撑。为研究简单,将商业银行学历通过设定定值的方式进行量化,具体为:博士设定值为10、硕士设定值为7、本科设定值为5、大专设定值为3。各行相关数据如下:

(三)商业银行经营能力的因子分析

1.因子分析模型分析

因子分析方法的核心思想是以因子分析模型为出发点,在满足数据信息丢失容许的范围内对多个指标提取公因子,通过计算确定哪些因子对原始变量有影响以及影响大小。通常,提取因子数目少于原始变量,但可以较全面地描述原始变量。因此,因子分析属于降维处理的范畴,使指标体系的分析更加简单有效。为商业银行经营能力评价体系建立的因子分析模型可简记为:

X=AF+ξ

且满足下列条件:

(1) m≤p

(2) Cov(F,ξ)=0,即F和ξ不相关

(3) D(F)=Im,Im为单位矩阵,即F1、F2…Fm不相关且方差为1。

其中X=(X1,X2…,Xp)T是可实测的p个指标所构成p维随机向量,F=(F1,F2…,Fm)T是不可观测的向量,F称为X的公因子,矩阵A称为因子载荷矩阵;ξ称为X的特殊因子,包含了随机误差。

以7家上市商业银行的11个指标数据为样本,计算样本协差阵的特征值。从因子提取和旋转结果(如表4)来看,前3个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2.232%,即此3个公共因子可以描述原变量总方差的92.232%,大于80%,可以认为这3个因子基本反映了原变量的绝大部分信息。从公共因子碎石图中我们还可以证明:当取1、2、3个公共因子时,特征值变化非常明显,当取4个以后的公因子时,特征值变化很小,基本趋于平缓。从采用方差极大正交旋转法后的结果可以看出,因子变量在许多变量上都有较高的载荷。从协方差阵上看,因子变量是正交的、不相关的,这也验证了我们的假设。

2.因子得分

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计算浦发、华夏、交通、工商、建设、中国和宁波银行的经营能力因子得分,同样运用SPSS软件,结果如表5:其中F1、F2、F3为各斜因子得分,Z为各上市商业银行经营能力得分,由方差贡献率和F1、F2、F3的代数和表示,P为按得分排序。可以看出:股份制银行经营能力相对较强,其中宁波银行最为突出。

(四)学历、薪酬与经营能力的相关性分析

结合表3与表5分析结果,运用SPSS软件分析学历、工资和经营能力的相关性,得出相关系数。在这里我们采用了Pearson简单相关系数,对三者进行分析。Pearson简单相关系数显示学历与薪酬的Pearson Correlation值为0.370,薪酬与经营能力的Pearson Correlation值为-0.731。

三、相关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1.四大国有银行动态经营能力低于其他银行。因子得分结果显示,经营能力前三名分别为宁波银行、交通银行和浦发银行,作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其经营能力得分排名分别为第七、第六和第四。

2.商业银行高管学历高,薪酬也高。统计显示,商业银行高管平均学历为7.44,略高于硕士研究生学历,工商银行高管平均学历最高,为9.6,略低于博士学历。薪酬方面,商业银行高管平均年薪为167.12万元人民币。根据有关数据显示,国内上市公司高管的平均年薪为29.08万元人民币,其中有238家公司的高管最高年薪低于10万元人民币,商业银行高管工资严重偏高。

3.薪酬与经营能力倒挂,高管薪酬没有体现业绩激励的作用和效果。①薪酬中的绝大部分属于固定薪酬,浮动薪酬和股权薪酬的比例很小。银行高管的薪酬设计和激励制度没有科学的依据,更多的情况下是由银行高管与股东之间的讨价还价而成。②学历也是这种讨价还价的砝码之一,这也可以解释学历薪酬弱正相关。从另外的角度看,商业银行普遍存在的“内部人控制”也为这种倒挂的薪酬体制提供了滋生土壤,在大股东为国有股份的上市公司,所有者的监管往往处于缺位状态,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高管们的薪酬设计就等于高管们自己控制和决定。这也是银行高管薪酬严重偏高的原因。

参考文献:

[1] 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课题组.中外资银行竞争力比较与分析[J].中国金融,2004,(17).

经营能力分析范文第2篇

一、市场竞争格局

在波士顿咨询公司一份对中国银行业的研究报告中,按照经营的产品种类和地理范围,将银行业可能的竞争格局分为五种类型:专业化主导、割据时代、百花齐放、适者生存、巨人之战。按照这样的分类,我国银行业目前属于专业化主导的格局,即金融领域的银行、保险、证券实行分业经营。我国这种格局主要是出于金融安全的考虑、由规章制度的约束形成的。而在美国、德国、日本等金融市场发达的国家,行业的专业化界限越来越模糊。即使有专业化银行,如信用卡和抵押贷款,也是为了专业从事利润较高的业务。

从政府对银行业采取稳步推进改革的态度看,银行业今后的格局短期内不会有大的变化,仍然会维持现有的专业化主导格局。出于稳定金融市场的考虑,混业经营的限制不会很快放开。从长期来看,我国银行业的竞争格局更有可能发展成类似美国银行市场的“适者生存”格局。从我国金融法规的变化趋势来看,在国内银行实力不断增强的基础上,政府将促进金融市场的自由竞争,允许银行在不同的领域展开竞争,而我国规模庞大的市场也将为各种类型的银行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竞争的加剧总是会带来行业利润率的降低。因此,国有商业银行如果要在今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到发展,一方面是要有不断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新产品,一方面也要降低经营成本。

二、商业银行定价权限政策约束

定价政策是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方面。商业银行作为一个企业,对提供的服务收费原本是应有的权利,2003年6月26日颁布的、从今年10月1日起实施的《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暂行办法》为银行收取服务费用提供了法律依据。尽管还未有数据显示该办法的实施为银行增加了多少收入,但是服务收费的放开使银行能够更加自主地根据经营战略、自身条件确定产品价格。可见,服务收费的放开对增强银行的盈利能力、提升竞争力有很大帮助。当然,商业银行服务收费,还是要根据服务的性质、特点和市场竞争状况,分别实行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除此之外还规定了不得对人民币储蓄开户、销户、同城的同一银行内发生的人民币储蓄存款及大额以下取款业务收费。不过有了大多数服务的定价自,国有银行更需要加强对新业务的创新,通过提供独特的、有吸引力的、适应客户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开拓利润空间,提高盈利能力。

三、税收政策的影响

我国金融税收为国家财政做出了极大的贡献。1997年之前金融保险业缴纳的营业税为5%。税制的改革中,金融保险业所得税改革严重滞后于其他行业,在1994年税收改革时,内资企业所得税税率统一为33%,但国有商业银行等金融保险机构继续按照55%的税率向国家财政计缴所得税,一直延续到1997年1月1日才下调为33%。从银行的盈利能力角度来考察,它和税收的关系最为直接。判断一家银行盈利状况的好坏,通常以税前资产利润率(ROA)作为衡量指标。我国银行业在八十年代中期至九十年代初期,盈利额有了很大的提高,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税前利润合计从1985年的130亿元,增加到1992年的320亿元,增长了一倍以上,但到了九十年代中期以后,其资产汇报率明显下降。因此,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税前资产利润率基本上呈现逐年递减的发展趋势。特别是在1997年开始,由于提高了商业银行的营业税率,这一现象更为明显。和国内其他服务性行业相比,现行银行营业税率仍然很高,这直接影响了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

另外,中外资金融机构分别适用两套所得税制,外资金融机构享受了超国民待遇。第一,税率优惠政策。根据我国目前对外资金融机构优惠规定,设立在经济特区内的外资金融机构,其来源于特区内的营业收入,从注册之日起5年免税。在经济特区和国务院批准的其他地区设立的外资金融机构,外国投资者投入资本或分行由总行拨入运营资金超过1000万美元、经营期在10年以上的,其经营业务所得按15%的税率征收所得税,从获利年度起,享受“一免两减”的所得税优惠。而中资金融机构一律适用33%的企业所得税。这也是影响中资商业银行盈利水平的因素之一。第二,外资金融机构享受税制优惠政策。外资银行支付给职工的工资可以在费用中据实列支,全部在税前抵扣,中资银行只能按国家规定的计税工资标准,在税前列支部分工资支出;而对于公益捐赠,外资银行可以全部作为当期的成本、费用处理,而中资银行的公益、救济性捐赠支出,只能在不超过企业当年应纳所得额的1.5%的范围内据实扣除。第三,外资银行可享受再投资退税。如果外资银行将从本企业取得的利润直接再投资于该企业,增加注册资本,或者作为资本投资开办其他外商投资企业,经营期不少于5年的,可退还其投资部分已缴纳所得税的40%税款。

经营能力分析范文第3篇

关键词:供应链 核心能力 竞争层次

随着制造全球化的出现,供应链在制造业中得到普遍应用,人们进一步认识到供应链管理是企业适应全球竞争的一种有效的管理模式。供应链是指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所涉及的原材料供应商、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以及最终消费者组成的供需网络,即由原材料获取、物料加工直至将成品送到用户手中,这一完整过程所涉及的企业和企业部门组成的网络。供应链管理(SCM)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它执行供应链中从供应商到最终用户的物流的计划和控制等职能,其优势体现在供应链中各个成员的优势和资源的整合,成功地实施供应链管理需要依靠集成化的供应链管理体系。

核心能力与供应链理论的融合

供应链在完成内部供应链集成、一体化供应链的阶段后,逐步进入了集成化供应链联盟阶段。集成化供应链动态联盟是通过实时信息的共享,应用信息技术实现集成。通过对生产经营过程的物料流、管理过程的信息流和决策过程的决策流进行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将企业内部的供应链与企业外部的供应链有机地集成起来进行管理,达到全局动态最优目标,以适应在新的竞争环境下高质量、高柔性和低成本的要求,是供应链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供应链各个发展阶段,如图1所示。

供应链管理发展到这一时期以后,企业认识到市场竞争不仅仅是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同时也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只有使整个供应链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成员企业才有生存与发展的空间。这使得供应链管理逐渐由只是降低成本和提供效率的运作层次的工具,上升为一种重要的管理思想体系。供应链管理的重点逐渐转变如何为使企业的提高收益而寻找建立新的商业模式,如何获得潜在的收益和重构现有的竞争优势。

而此时,企业面对的供应链格局己经形成一个非常庞大、复杂交错的供应链网络,网络化与集成化趋势逐渐的加强使得涉及利润的各个环节及影响因素都被纳入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即使是同一市场的竞争对手,也参与到某种默契程度的联盟中,管理和控制好供应链联盟的难度越来越大。供应链之间的竞争特别需要核心能力强有力的支撑,实现组织的整体优势的发挥。同时,即使像VMI这种几年前还非常前沿的方法现在也已经变得大众化(Michaelhammer,1999),这种供应链之间呈现的同质化的趋势也迫切需要核心能力对上下游企业的整合,实现供应链竞争的差异化。核心能力与供应链理论逐渐出现了相互融合的趋势。

基于核心能力的供应链竞争

(一)核心能力理论

企业之间竞争的加剧使得核心能力的建设和培养倍受关注。核心能力是企业发展过程中长期积累起来不同于其他企业的、能够在企业为顾客创造价值过程之中起到特殊贡献的能力,是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与新业务发展的源泉,具有高价值性、可扩展性和难模仿性。公司的真正竞争力是来源于能够比竞争对手以更低成本、更快速度建立起核心能力的能力,企业只有具备核心能力、核心产品和市场导向的层次结构时,才能在全球的竞争中取得持久的领先地位,其形成的过程如图2所示。

核心能力是多因素的复合体,它是技术、治理机制和集体学习的结合,需要经过长时间专注的积累和企业基于核心能力进行的战略性资产的配置与整合才能形成。这使得核心能力的来源与形成过程十分模糊,也使其动态的调整十分困难。

(二)基于核心能力的供应链管理

核心能力理论和供应链理论的融合是管理理论具有代表性的一次重大突破,研究核心能力的形成机理对于供应链管理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启发意义。核心能力突破了基于行业结构进行战略定位的局限,解决了企业自身可获资源约束及战略定位选择上的内部问题,而供应链则是从专业化分工、企业生态环境的角度理论上解决了企业外部环境的整合问题。两种理论内外结合,具有极强的互补性,对企业发展具有很大的战略指导意义。

供应链管理使得单个企业能够更好的集中资源与精力培育好各自的核心能力。供应链是一种新的一体化方式,这种方式显著区别于传统的一体化方式的地方就在于供应链管理特别的强调核心企业对于上下游企业的有效整合,采用合作竞争的方式,打通各个企业之间的障碍。此时,单个企业能够通过外包或者虚拟企业等方式实现非核心业务的剥离,并进一步集中精力于核心业务上,培养其核心能力。

供应链管理使得核心能力的应用界限得到了扩展,使得基于整个供应链构建核心能力成为了可能。探讨核心能力引入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其意义不仅仅在于通过外包的形式使得单个企业能够加强其核心能力的建设,而在于将核心能力引入供应链组织中,扩展了核心能力应用的范围。即实现了从单个企业的核心能力到供应链整体组织的核心能力的扩展。

一种能力是不是核心能力,关键是看该能力能否实现对本行业最终用户价值做出特别的贡献,同时看该能力是不是可以被替代。如果满足了上述两项,就可以说,该项核心能力就不只是属于拥有该能力的单个企业,而成为整条供应链的核心能力。核心能力在供应链中的纵向扩展,充分体现了核心能力的延展性特点。对于整体供应链也能够采用核心能力的视角来分析其竞争优势的形成和发挥作用的机理。但是目前的文献都很少谈到供应链核心能力的构建。

(三)核心能力在集成化供应链联盟阶段的作用

核心能力与供应链管理在集成化供应链联盟阶段结合得更加紧密,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更加需要核心能力的支撑,特别需要基于整个供应链组织的能力提升,而不仅仅是单个企业的能力的提升。供应链管理能力逐渐成为许多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许多企业把供应链管理能力培养成为其核心竞争能力。

在此过程中,核心能力发挥着比以往供应链各个阶段更加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对于单个企业的核心能力的延展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单个环节上的成员企业必须要改变狭隘的观念,从整个供应链的角度来考虑企业的核心能力的培育与发展,尤其是要对于核心能力的延展能力做出管理,使得单个企业的核心能力在整体上保持和供应链核心能力的一致性,并使其更好的融合到整个供应链核心能力的构建中。

对于供应链核心能力的动态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核心企业需要识别供应链的核心能力,该核心能力可能不同于单个企业的核心能力,但是一定是由供应链上各个环节企业核心能力的有机组成。同时需要加强对于进入与退出供应链成员对供应链核心能力影响的管理。

核心能力视角下的供应链竞争层次分析

(一)供应链核心能力的形成机制

从构成要素来看,供应链核心能力的形成与一般企业核心能力的形成一样都需要组织文化、战略性的实物资产、技术和管理能力等资源,但是从内容上,整合的范围和内涵上又有很大的不同。例如,公司战略的基石不是产品和市场,而是业务流程。竞争的成功取决于将公司的核心流程转换为能够为消费者提供较高价值的战略能力。供应链核心能力的建设中对于有战略意义的业务流程不仅仅要像一般的企业一样视其为战略的首要目标,确定出自己的主要业务流程、集中管理、大量投资、寻求长期回报,更加重要的是首先从多条流程中找到属于整个供应链的核心流程,并促进不同企业之间流程的有效衔接,实现基于流程的整合与协调。

又如,供应链在构建核心能力的时候,对于知识的管理,其范围也不会仅仅局限于单个企业内部,企业要和管理信息流一样促进知识在供应链各个环节之间循环,在更大范围实现网链中节点间的知识共享――各节点贡献知识――吸收、整合创新――节点核心能力提升――供应链竞争能力的提升――知识投入,这样一个盘旋盘升的过程不断重复与更新。

从形成的特点上来看,供应链构建核心能力与单个企业构建核心能力管理重点不尽相同。供应链核心能力的形成,更加重要的是把供应链各个环节企业的单个核心能力整合起来,形成整体供应链组织的核心能力,而不是如何加强单个企业的核心能力。单个企业的核心能力为在整合过程中为供应链整体的核心能力的形成做出不同程度的贡献。最终产品能够实现功能性、差异性、低成本、可获得性与快速反应等竞争优势都是成员企业将各自核心能力整合起来的最终体现,其简单示意如图3所示。

(二)供应链竞争的层次性

通过上述对于供应链核心能力形成机制的分析可以发现,和单个企业核心能力一样,供应链核心能力形成中的不同要素起到的作用不尽相同,这使得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呈现出层次性。

供应链竞争的第一层次是基于开发与获取构成竞争力的关键资源之争。企业这个阶段纷纷选取和争夺适合供应链构建策略且能够帮助供应链构建核心能力的战略性资源,这些战略性资源主要包括具有核心能力的上下游供应链伙伴、关键的技术与信息集成提供商和渠道拥有者,例如第三方物流企业;第二层是供应链成员构建企业核心能力之争,在此阶段供应链成员企业加强各自内部的整合与集成,提高各自的核心能力,进行间接竞争;第三层是基于业务流程与关系整合能力之争,在此阶段以供应链核心企业为主体通过的对于成员企业的整合,逐步实现基于业务流程与关系整合,在此阶段整个供应链的核心能力逐渐形成;第四层是扩大最终产品份额之争,即拥有品牌和原始设备制造者地位,供应链之间在此阶段进行基于产品―市场的直接竞争,如图4所示。

通过竞争优势层析分析图可知,为了在每个层次的对抗性活动中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供应链就必须在这四个层面上同时构造出一定的竞争优势。同时,供应链在各个层面上的竞争优势的发挥都要通过产品―市场层面的竞争结果加以体现,供应链还必须持续不断的把深层次的竞争优势逐层向外推进,使之转化成最临近的外层竞争优势并为该层的对抗活动提供支撑。也就是说,在集成供应链阶段中,供应链的竞争优势是一个由基本的开发与获取构成竞争力的关键资源竞争优势,中间层的基于成员企业的核心能力的竞争优势和第三层基于业务流程与关系整合能力以及表层的基于最终产品与细分市场层面的竞争优势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相互支撑而构成的动态层次体,从最深层的竞争优势一直到表层的竞争优势,竞争优势的作用范围依次缩小,竞争优势的持续时间逐渐缩短,对企业长期盈利和生存的作用不断减少,对企业短期内的盈利和生存能力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大。

有了以上的分析工具,我们可以知道要想在供应链核心能力培育方面取得突破,并不需要在四个层面上齐头并进,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从四个方面的某个或某几个方面着手,逐步实施和过渡,最终实现在各个层次都具备整体竞争优势。

供应链竞争层次对我国企业的启示

就我国当前的企业现状而言,绝大多数企业的核心能力仍然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奢侈的宝贵资源。企业可能在其识别上存在一定的难度,可能没有或者缺乏自信心承认,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很多企业都缺少专门对于核心能力的规划、培养、维护的有效管理。通过供应链间竞争的层次分析可以对我国企业核心能力匮乏条件下的供应链竞争策略选择提供很好的启示意义。

由于国内企业核心能力的极度缺乏,国内企业供应链被迫在产品层次进行激烈的竞争,而企业又限于能力的缺陷,基本上很难在短时间内能够培养出基于供应链联盟的管理能力以提升和形成供应链的核心能力。此时,可以借助上述分析工具,避开第一层次的激烈竞争和在第二层次的核心能力培养的巨大障碍,转向基于第二层的单个企业核心能力的构建与第一层基础的战略性资源的争夺。

这意味着供应链竞争的焦点不仅仅在于核心企业能力的提高,而在于一个网络系统内各成员的选择以及其联结是否具有优势,是否选取了有核心能力的企业加入供应链网络中。以美国计算机厂商Dell为例,其竞争优势并不在于其生产或设计能力,而在于它选择与管理供货商的能力。这样所构成的网络以满足顾客需要的效能,使得其它企业无法模仿、难以匹敌。跨国企业日趋激烈的兼并重组和联合浪潮也证明了对于战略性资源争夺的重要性。

也就是说,在目前国内核心企业还没有能力发展出供应链联盟的管理能力的时候,采取选取有核心能力的供应链成员企业加入供应链之中,避开在构建供应链核心能力上的高难度,以单个企业的强势核心能力弥补整体供应链管理与协调能力的不足。这是目前无法构建供应链核心能力前的权益之计。

进一步,如果寻找到有核心能力的企业还仍然十分困难,可以以现有的企业能力水平为基础,创造条件,通过积极的互补性合作互惠的方式使核心能力的培养和供应链组建同时进行。

参考文献:

1.孙元欣.供应链管理原理.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2.马士华等.供应链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3.黄继刚.核心竞争力的动态管理.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经营能力分析范文第4篇

关键词:热能动力;生产经营;改进方案

中图分类号:R151.4+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发展动向

1.提高蒸汽参数。大多是采用亚临界压力17兆帕和540的蒸汽初参数,个别也有采用超临界压力22.6兆帕和570的机组。此外,超超临界压力35兆帕及600左右的试验机组正在研制。

2.强化燃烧方式。由于燃用劣质煤,除已采用液态排渣炉和旋风炉外,为了强化燃烧,正在试验研究沸腾燃烧锅炉、微正压燃烧锅炉以及脉动燃烧锅炉等。

3.提高自动化水平。采用计算机对火力发电厂整套设备(包括热能动力装置)的全部运行操作过程进行全盘自动化控制,其中包括最佳方式运行,最佳方式自动起停以及事故自动处理,达到闭环运行。

4.加强环境保护,防止三废污染。提高防尘效率,大力发展电除尘器是降低粉尘污染的一种主要措施。采用高烟囱作为稀释环境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及其他有害气体的有效措施。已开始采用多管组合式烟囱,提高烟气出口的抬升高度,加大扩散范围,并增设排烟脱硫装置,降低二氧化硫排放量。中国试用的方法有氨法、钠法和石灰石法等。

5.开展对灰渣的综合利用。由于底渣含炭量低,且具备一定的水硬活性,可以直接用作制造水泥或建筑材料的原料;而飞灰含炭量高,以及水硬活性不理想,可通过飞灰造粒回燃、飞灰直接返送和水化后返送脱硫,用作水泥的原料和土壤改良剂等。也可以二次加工为粉煤灰加气砌块砖。上述灰渣综合利用方法,在目前国内一些企业已经成功应用。

生产经营

1.以经营指标为中心建立经营和生产统一的指标体系。要建立使生产指标与经营指标相联系的指标体系,首先要明确企业的主要经营指标是利润总额。这一点明确以后才能以利润总额为中心,分层次地建立指标体系,通过分析各项指标对成本和收入的影响,分析各项指标变化对利润的影响。

2.建立经营和生产统筹的管理体系。要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进行经营,则必须要有一个部门能够将生产指标与经营指标统筹起来,在具体管理中围绕利润制定企业的各项管理和技术措施,这就需要对现有的管理体系进行必要的整合和创新。要按利润最大化的目标进行生产,则生产人员不仅要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还需要掌握一定经济知识,能够在了解企业经营指标的基础上,准确地做出分析。但是,要让所有的生产人员掌握这些是不现实的,而且不再追求供电煤耗的最低,也会使得生产人员无所适从;同时生产设备的状态和各个系统的运行方式以及煤和电的价格也是经常变化的,需要根据市场和生产的实际情况,经常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才能保证始终按利润最大化的目标进行生产。

3.正确认识设备对经济性的影响。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一些新技术的应用对提高电厂经济效益具有很大的作用。如变速调节技术应用于泵和风机的调节,少油点火和等离子点火用于锅炉点火系统等。同时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设计上的不足等也需要对已有设备进行必要的改造。对于有多种技术可以解决某一问题的技改,就要重点论证不同技术在经济上哪一种更合理。如电动机变速调节有变频调节、液力偶合器调节和双速电机。实践证明,在一般情况下,对于中小电机变频调节最合理,对于大电机液力偶合器更经济,对于经常在两种负荷间变换的设备采用双速电机即可,而对于负荷变化范围较小的设备则无需进行改造。在新型点火方式的选择上,等离子点火技术水平更高,但油点火技术更成熟,经济上更合理。

技术改造是提高现有设备效率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技术改造中应遵循经济效益最高这一原则,综合考虑,严谨论证,确保其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避免盲目地追求高新技术。

4.提高全员经济意识,在技术人员中普及经济学知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大多数电厂都是重生产轻经营,重技术轻经济。工程技术人员掌握经济学知识不够,对工作中遇到的经济问题只是按通常思维进行简单的处理。事实上,技术与经济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任何技术的应用都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还是一个经济问题。技术作为企业生产的强有力手段,具有十分明显和突出的经济目的性,生产中的每一项工程技术问题都涉及经济问题,所以工程技术人员的工作都离不开经济知识,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掌握常用、基本的经济常识。这样才能保证企业进行每项生产活动时都能考虑经济效益问题以追求企业利润的最大化。解决上述问题的办法就是在经济管理上实行精英制。企业要培养一部分既熟悉生产又掌握较多经济学知识的高级技术人员,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由这个部门根据电价、燃料价格和生产设备的实际特性来确定生产方案,指导生产人员进行生产,并在竞价上网的报价方案制定方面发挥作用,从而将生产和经营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发电企业由生产型转变为经营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电力生产企业全面走向市场已是必然,只有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才能长期生存,才能具有较强的生命力。由于电力行业是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较晚的一个行业,人们的经济意识不强,经济学知识不足,因此,必须全面地增强经济意识,将企业的重心转到经济效益上来,按经济学规律在市场中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改进方案

按照发展要求,以安全发供电和防汛为中心,强化企业管理,进一步深化改革,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全力做好机组改造安装工作,实现安全生产目标;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多种经营发展实力;加快人才培养和技术储备,努力开拓水电检修、测量试验和维护托管市场,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努力构建和谐企业,提高职工生活质量。发电厂的生产和经营管理贯穿了一条以工作流为主线的流程化管理——即物流、人流、资金流。在进行发电厂工作流总体设计时,工作流的最优化、工作流的数字化空间、工作流整体再创造、工作流的战略重要性、工作流的虚拟化,都是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

1.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指导思想是立足企业长远的发展战略目标,引入国际先进的管理理念,依托先进的信息技术,基于数字化电厂的概念和管理模型,注重信息和应用的集成,坚持与生产系统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实现与生产系统同步投产。

经营能力分析范文第5篇

脑梗死是因脑动脉粥样硬化、血管损伤致使脑动脉血管腔狭窄,后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局部形成血栓,最终致动脉闭塞,引起患者神经功能障碍的疾病。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意识不清、言语不清、偏瘫以及偏身感觉障碍等神经性功能损伤。有调查显示脑梗死患者致残率高达70%[1],给家庭、社会带来严重负担。我院特对2010年4月-2013年10月期间门诊收入的50例脑梗死患者采用康复护理干预模式,取得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4月-2013年10月期间门诊收入的脑梗死患者100例,根据不同的护理模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50-75岁,平均(63.8±2.1)岁。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48-79岁,平均(62.7±1.8)岁。两组在性别、年龄、临床症状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及其家属均对研究过程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干预,主要包括:①护理;②心理护理干预;③关节按摩及活动护理;④坐位、步态及立位康复训练;⑤生活能力康复训练。

1.3评价指标

对两组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及生活能力评分,采用自拟问卷对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2]。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均由我院数据处理中心专门人员进行,保证数据真实性与科学性。初步数据录入EXCEL(2003版)进行逻辑校对与分析,得出清洁数据采用四方表格法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结果以p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和生活能力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均有显著改善,相较之下,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更为显著。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和生活能力评分比较(n; 分)

注:经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患者护理后非常满意者41例,对照组25例;研究组较满意8例,对照组12例;研究组一般满意1例,对照组7例;研究组不满意0例,对照组6例。详见表2.

表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注: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结论

脑梗死是脑动脉粥样硬化以及斑块基础上,一旦血压偏低或血流缓慢,其血液中有形成分就附着于动脉内膜形成血栓。患者在脑梗死后,局部血流灌注少,大脑细胞受损,氧自由基增多,导致大脑细胞的细胞膜被破坏,加之梗塞区域促血栓素、钙离子以及内源性吗啡的内流介导作用等,促使脑组织缺氧、缺血、坏死等,最终导致偏瘫等症状。常发生在50岁以上年龄群体中,该症在男性中发病率稍高于女性。康复护理干预作为一种优质且高效的护理模式,可显著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症状,促进患者康复。尤其对于早期介入的有效康复护理,其临床效果更为显著[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