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资产负债的关系

资产负债的关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资产负债的关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资产负债的关系

资产负债的关系范文第1篇

【关键词】资产负债表 分析 研究

分析财务报表可以及早地帮助和提醒利益相关者确认企业的发展趋势和潜在的问题。对财务报表尤其是资产负债表的分析能使使用者真正理解会计报表所揭示的经济内涵,从而有利于报表使用者做出正确决策。

一、资产负债表的分析

资产负债表的分析方法可以概括为三种:数字对比法,数字核对法,指标对比法。在综合运用各种分析方法的基础上,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具体分析和研究资产负债表。

(一)资产结构分析。资产是企业的经济资源,公司所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要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能,要用一个合理的配置。对资产结构的分析有助于企业优化资产结构,改善财务状况,降低风险时期保持适当的流动性。合理的资产结构是企业正常经营并实现良性循环的必要条件。企业资产按其变现速度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固定资产),两者的结构受企业的经营性质、经营状况、生产经营周期、风险偏好以及市场环境影响。目前大多数企业普遍采用一系列统一的资产结构分析的指标对资产的结构进行比较分析,包括一系列表示各类资产占总资产比重。各类资产比率,有现金资产比率、应收账款比率、存货资产比率、流动资产比率、固定资产比率、对外投资比率、无形资产比率,以及表示流动资产与固定资产之间比例关系的流动资产与固定资产比率。资产的变动是由各资产项目的结构比重变动引起的,流动性资产的比重尤其重要。货币资产的流动性是最强的,因此企业要保持一定的货币资产来进行利率和价格投机,满足日常支付和应付各种风险,以不造成资产闲置为目标限量。其余资产的比重也应该以企业的经营业务要求为标准正确确定各资产比率,例如控制长期投资率以免其过高使金融风险加大,拥有一定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以控制经营风险,避免影响企业资信。

(二)对偿债能力的分析。企业偿债能力是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能力的重要标志。投资者在选定投资企业的过程中,偿债能力是其最先考虑也是衡量投资回报时间的重要标志之一。投资者应关注的企业偿债能力应从两方面来分析,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

1、短期偿债能力分析。企业偿付短期债务的能力分析是资产负债表的主要作用,其主要考察指标有:营运资金,是指流动资产超过该负债部分,短缺会使企事业难以偿债,过多则会使企业扩大经营获取更多利润的机会;流动比率,是资产与负债的比率,评价企业用流动资产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速动比率,是资产中扣除存货的部分再除以负债的比值,准确反映企业变现能力;现金流动债务比,较好反映企业实际的短期偿债能力,因为流动资产中大部分并不可能很快转变为可偿债的现金。

2、长期偿债能力分析。长期资产与长期资金比率是一项重要的指标,它不仅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及偿债能力,在其值高于1时也会影响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其公式为:长期资产与长期资金比率=(资产总额 - 流动资产)/(长期负债+所有者权益)。其余像资产负债率、权益比率、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比率可以反映企业清算时债权人得到的保障,这几项可以综合反映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

(三)对资产流动性的分析。流动性指资产转换成现金或负债到期清偿所需时间,资产越能快速转换成现金、负债到期日越短,其流动性越强。流动性不仅能反映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也有助于判断公司的破产风险,资产的流动性分析还能对公司的资产质量和资金运用效率作出评价。资产流动性在资产结构中已有所涉及,不同行业的流动资产比重应注意区分,一般制造业企业固定资产比重要大于商业企业,而高科技企业的无形资产比重也高于其他行业。反映流动性的比率指标主要是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比率越高说明公司用以偿债的流动资金越充裕,债权人向公司放债的安全程度越高。而投资者还要管住其他方面,流动性与盈利性是矛盾的,拥有较高收益率的往往是一些投资期限长、见效慢的项目。公司保持较高的流动性,会使资金运用效率低下,收益率较低。投资者应参考经验数据和行业平均水平作出适度的流动性比率评价。

(四)负债与所有者权益分析。对比分析负债比率、流动负债率、负债经营率可以反映出企业的融资结构比重。企业负债率是负债总额占资产总额的比重,反映企业使用自有资金和吸收、利用外部Y金的情况,企业这一比率大体在70%左右。流动负债率是流动负债总额,比率升高则偿债风险加大,企业盈利能力降低,企业结构稳定性会降低。负债经营率是长期负债总额占所有者权益总额的比率,在25%-30%间比较合理,升高说明企业资金来源增大,长期偿债成本高,但是过高会降低企业独立性。所有者权益即公司的净资产,可以从总量与结构两个角度对所有者权益进行判断,判断公司的保值和增值能力。分析所有者权益项目,可使投资者了解公司拥有的自有资金,也能够评价公司的经营业绩,保证公司良好的获利能力和投资安全性。

二、资产负债表的局限性

资产负债表能够为投资者决策提供必不可少的信息,但是它本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只能进行静态数据的分析是资产负债表的最大缺陷,不能反映财务状况变动的过程,应与现金流量表结合分析。而且,资产和负债的确认和计量都涉及到人为估计,准确性不能保证,资产项目的计量,受到不同计价方法和会计原则的制约。历史成本计价使公司计提的减值准备不能在报表中体现,会计核算方法的多样性也对报表的可比性产生影响,应注意会计核算方法的选用和调整,从而在可比的基础上做出最优决策。在资产负债表的审核分析中切忌就数论数,应在分析前与分析中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和主客观环境的变化,并且注意表中数字形成的原因,结合企业的性质以及不同的分析时间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三、结语

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分析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工程,对资产负债表的分析了解掌握企业的资产总额及结构、负债总额及结构,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判断企业的经营趋势,为经营者选择经营方向、经营结构及筹资方式提供有用依据。为了使资产负债表分析更为有效,应采用一定的分析技巧和分析方法,将本期报表项目与前几期项目相比较,把多个时点的财务状况综合分析,结合利润表与现金流量表更全面动态地分析企业的资产负债表。

参考文献:

资产负债的关系范文第2篇

关键词:现金 关联 现金流量表

一、现金流量表的界定

(一)现金流量的界定

现金流量主要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值得注意的是,涉及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形式上的转换时,不会使其产生流入和流出,即不构成现金流量。常见业务如,用现金购买3个月内到期的国债;从银行提取现金等。前者属现金与现金等价物之间的转换,后者属现金存放形式的转换。

(二)现金流量表的界定

现金流量表主要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的报表。在现金流量表中,通常现金、现金等价物被看作“一个整体”。除非提及现金等价物,否则“现金”的概念中就包含了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与“现金”对应的是资产负债表中的“货币资金”项目。

二、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思路

企业一定时期的现金流量主要分为三部分,即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及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在编制现金流量表时,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而定,可依据企业规模、业务量大小等因素选择适当的编制思路。

第一种思路是直接从企业的相关会计记录中获取现金收入、现金支出等信息;

第二种思路是以利润表的相关数据为基础,通过调整相关资产负债表项目从而获取有关信息。例如,“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项目的数据。(具体见例1中表1、表2、表3的列示)

三、三表的关联体现

(一)企业基本财务报表间的关系

财务报表是财务报告的枢纽,可综合反映某一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主要从整体和结构两个维度上,架构了企业经营活动的核心“价值”。基于此,基本财务报表间的关系、具体项目的数字联动如图1所示。

在三表关系中,现金项目是现金流量表与资产负债表间联系的一个纽带。例如,当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基础不涉及现金等价物的情况下,资产负债表中货币资金的年末年初之差应等于当期现金流量表中现金的净增加额。又如,资产负债表的未分配利润与利润表间也有其内在的对应关系,主要体现在资产负债表中未分配利润的期末数扣除年初数,应等价于利润表中净利润的累计数。这说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存在密切的关系。而现金流量表主要揭示了企业的现金从哪里来,又到何处去,它进一步说明的是资产负债表的结果。综上所述,三表间具有相互解释、相互说明作用。

(二)以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为例

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流量分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及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现以“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部分项目为例,进一步探讨三表的内在机理。

图1 基本财务报表间的关系

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项目

该项目反映了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实际收到的现金。在填列该项目时应考虑的因素主要有“营业收入”、“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收账款”、“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坏账”等。具体计算如下: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营业收入+增值税的销项税额+(应收票据年初余额-应收票据期末余额)+(应收账款年初余额-应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账款年初余额)-当期计提的坏账准备

例1:M公司2014年有关会计报表、补充资料具体如下:

要求:根据上述相关资料计算分析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多少万元?

解析: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30000+5100+(340-460)+(375-330)+(170-80)-6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35109(万元)

例2:N公司2014年相关资料如下: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项目年初余额为8.5万元,年末余额为1.6万元;利润表中“营业收入”为28.5万元。本年度发生坏账为0.26万元已予以核销。

要求:分析填列“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项目的金额为多少万元?

解析: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28.5+(8.5-1.6)=35.4(万元)

2、“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项目

该项目反映了企业购买材料、商品、接受劳务实际支付的现金。在填列该项目时应考虑的因素主要有“营业成本”、“存货”、“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付账款”、“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等等。具体计算如下: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营业成本+增值税的进项税额+(存货期末余额-存货年初余额)+(应付账款年初余额-应付账款期末余额)+(应付票据年初余额-应付票据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期末余额-预付账款年初余额)-当期列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的职工薪酬-当期列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的折旧费

例3:承接业务例1资料,假设M公司2014年在存货项目中包含计提车间折旧费为12万元,营业成本项目中包含计提车间折旧费为35万元,本期增值税的进项税额为398万元,请计算分析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多少万元?

解析: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25500+398+(6220-8100)+(600-752)+(558-422)-(12+35)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23955(万元)

四、关联分析之建议

(一)关注三表的整体性、结构性

财务分析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每一种财务报表都有其特定的目的,除了“数字联动”还应结合企业所面临的经营环境、战略、政策等。立足结构、把握整体,能够更准确地掌握企业存在的潜在风险因素。从而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等的认识和评价更客观、真实,为优化经济决策提供重要的财务信息。

(二)动态分析现金流量过程

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集中反映了一个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能力,以实时动态的角度分析企业经营和发展的过程,能够更加明确现金从哪流来,又流向哪去,这种“发展中求平衡”的思想,会使分析结果更为准确、科学,同时也降低了后续的审计风险,从而为使用者制定合理的投资、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

参考文献:

[1]肖序,陈宝玉.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联系机理[J].会计之友,2015(9)

[2]周建新.如何利用现金流量表分析企业现金流量[J].会计师,2014(14)

[3]李银铃.财务报表分析一点通[M].中国铁道出版社,2013

资产负债的关系范文第3篇

关键词:所得税会计 资产负债表观利润表观

中图分类号:F810.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5-158-02

在我国颁布的最新企业会计准则中,第18号准则――《所得税》会计准则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遵循的基本理念发生了根本性转变,集中体现了资产负债表观。当前,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及世界各国纷纷在资产负债表观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会计准则体系。我国也适时地顺应发展潮流颁布了自己的所得税准则,充分体现了与国际会计理念的趋同。

一、所得税会计的涵义及成因

所得税会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按照会计制度计算的税前会计利润(或亏损)与按照税法计算的应税所得(或亏损)之间存在差异所致。会计和税收是经济领域中两个不同的分支,分别遵循不同的原则,规范不同的对象。会计遵循的是公认的会计原则,反映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变动,税前会计利润即为目前利润表中的利润总额;税收遵循的是税收法规,其目的是课税以调节经济,应税所得是指按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由此产生了会计和税收的差异,进而出现了所得税会计核算的问题。

二、资产负债表观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1.资产负债表观的概念。资产负债表观是指会计准则制订者在制定规范某类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准则时,应首先定义并规范由此类交易产生的资产或负债的计量;然后,再根据所定义的资产和负债的变化来确认收益。资产负债表观认为,企业的收益是企业期末净资产比期初净资产的净增长额,而净资产又是由资产减去负债计算得到的,因此:收益=期末净资产价值-期初净资产价值-投资者投入+向投资者分配。在这种理念下,会计确认和计量的重心放在了资产负债表上,它首先考虑从交易或事项产生的有关资产和负债的计量入手,然后根据资产和负债的变化来确认收益。此时,收益只是资产和负债计价的副产品,利润表成为资产负债表的附属产物。

2.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会计原理。在资产负债表观下,会计利润与应税收益(应纳税所得税额)分别表示为:

会计利润(会计收益)=期末净资产的账面价值-期初净资产的账面价值(1)

应纳税所得额(应税收益)=期末净资产的计税基础-期初净资产的计税基础(2)

从(1)式来看,资产和负债的账面基础是按会计准则确认、计量的资产和负债的价值。(2)式表明,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是按税法确认和计量的资产和负债的价值,即“计税时归属于该资产或负债的金额”。递延所得税源于会计与税法的差异,即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的差额。

综上,我们可以归纳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基本原理是:在企业应当按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计算暂时性差异,再根据这些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进而由其变动来确定当期所得税费用。

三、新所得税会计中资产负债表观的具体体现

1.计税基础方面。与原制度利润表债务法相比,资产负债表观下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特点是计税基础和暂时性差异。企业于每一资产负债表日根据资产负债表,确认每一项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若账面价值等于计税基础,则不存在暂时性差异;若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或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则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若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或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则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分别乘以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得出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计税基础源于资产负债表项目,有别于旧准则确定计税基础源于利润表项目,体现了准则制定时以资产负债表为出发点,把资产、负债的确定作为首要规范的内容,遵循了资产负债表观的理念。

2.会计处理方法方面。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核算程序可以概括为以下四步:(1)计算税前会计利润,并调整所得税项目得出纳税所得;(2)用纳税所得乘以适用税率得出“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核算的金额;(3)根据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判断是否存在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或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若存在,用相应的数额乘以适用税率得出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4)根据“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倒推出“所得税费用”的金额并作相关会计分录。而在利润表债务法在核算时,首先要确定的就是当期所得税费用;然后根据应纳税所得额确定应交所得税;最后根据所得税费用与当期应纳税款之差,倒推出本期递延税款。确定先后顺序的不同,体现了两种不同理念下的不同侧重点。这种会计处理方式认为,只要资产和负债的会计核算符合真实公允原则,所得税费用信息自然真实可靠。在核算时以首先确认资产、负债为重,是遵循资产负债表观的具体体现。

3.收益的理解方面。以决策有用这一目标为指导,美国FASB在1980年的第3号概念公告,从导致未来经济利益流入和流出企业的角度定义资产和负债,并定义了全面收益这一会计要素,使得资产负债表不仅能反映公司在某一会计期间的全面收益,还能向投资者提供与其决策密切相关的未来收益情况的信息。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包含在收益中,产生了新的盈利模式,即收益=已实现的收益+未实现收益。而利润表观下的收益只包括已实现的收益。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而在利润表债务法下,所得税费用直接根据会计利润与适用税率相乘直接计算得出的,本期会计利润是已实现了的利润,是利润表观的体现。现行准则中,收益的计算包括了递延到以后期间的未实现收益,符合了资产负债表观的全面收益观。

4.会计要素名称方面。在新会计准则下,取消了“递延税款”会计科目,增加了“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概念,这是理念上的进步。在资产负债表法下,原有的“递延税款”由于其借项和贷项并不符合资产和负债定义,而且更多地扮演的只是起平衡作用的余额项目的角色,所以不能适应理论发展的需要。改进后的两个账户在资产负债表中应该与其他资产和负债分开列报,这两个账户符合资产和负债的定义,真实、公允地反映企业资产和负债未来能为企业带来的实际的现金流量。这也是资产负债表观的具体体现。

5.信息披露方面。新所得税准则规定,对于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要求在每一个资产负债表日进行价值复核。如果企业未来期间不可能获得足够的应税利润可供抵扣,应当减记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计提减值准备。在资产负债表中,除非有准则规定的两种情况,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两个账户都要单独列示,以便体现为一项资产或一项负债。这与在利润表下以借项和贷项抵消后的净额列示有很大差异。

从信息披露的角度来讲,上述两项规定显然是对资产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报表中揭示可能存在的风险和权利义务,而不是单纯列示一些数据,这其实也是资产负债表观的体现。

四、采用资产负债表观的积极意义

1.所得税费用的核算更为简单和准确。过去我们强调利润表中收入和费用的配比,因而对所得税费用的核算需要以收入和费用为着眼点,逐一确认每一笔收入和费用。但是,现在在资产负债表观下,我们的着眼点放在了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上。在每一会计期末,只需将期末暂时性差异与期初暂时性差异的纳税影响额的差额作为本期所得税费用的调整。会计人员要做的工作无非是在资产负债表中获取现成的数据,从税务的角度去衡量其计税价值,然后去计算其差异,把本期新增的税务与会计之间的差异作为所得税费用的调整。这一核算方法在程序上相对简单,并且其确认所得税费用的方法克服了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和配比原则在确定收入和费用时适用标准不统一的缺陷,提高了所得税费用信息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2.资产负债表观能够反映出更真实、更详细的所得税会计信息。旧的利润表债务法考虑了时间差异对纳税的影响,但只注重差异本身,而对差异产生的根源没有清晰地反映出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时间将致力于国有企业改造,同时又有特殊事项出现,由此产生许多不属于时间性差异的暂时性差异,但是利润表债务法对这些方面的差异无能为力。当前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的暂时性差异包括了时间性差异,同时还包括一些特殊事项的影响,所以暂时性差异不一定是时间性差异。这种方法不仅强调了暂时性差异,更强调产生暂时性差异的根源在于资产和负债,同时注重对暂时性差异的处理和披露,因而能够真实、详细地反映企业所得税的核算和缴纳过程。

3.为税务机关稽查提供便利。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每一笔暂时性差异都能够找到其根源,因此这种方法的使用为税务稽查提供了便利,因为税务机关在检查企业是否偷漏税时可以与企业资产负债表对应起来。

4.为报表使用者的决策提供更可靠的依据。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基于资产负债观,根据《基本会计准则》对资产和负债的定义,对全部暂时性差异确认为一项“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在这种方法下,由于反映的差异是资产和负债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累计的差额,因而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反映的是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可以揭示报告日存在的资产或负债在未来期间因所得税导致现金流入或流出企业的情况,有助于信息使用者根据财务报告对企业财务状况和未来现金流量作出恰当的评价和预测,满足了决策相关性。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拥有利润表债务法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但是,由于我国长期使用利润表债务法进行核算所得税,所以加强我国会计人员素质建设,成为另外一项相配套的艰巨任务。

参考文献:

1.冯淑萍.中国对于国际会计协调的基本态度与所面临的问题.会计研究,2004(1)

2.Stephen A.Zeff,著.财政部会计司组织翻译.会计准则制定: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3.王军.顺时应势加速构建会计准则体系:出席联合国国际会计标准专家工作组会议的演讲.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网站(WWW.case.省略),2005

4.夏文贤.新会计准则体系的资产负债表观与所得税会计改革.财务与会计导刊,2006(8)

资产负债的关系范文第4篇

关键词:资产负债管理 典型相关系数 金融脱媒 价值最大化

中图分类号:F830.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770(2008)012-026-05

一、引言

资产负债管理(Asset-liability Management,ALM)是商业银行按一定策略进行资金配置,实现银行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目标组合的一种全方位管理过程,其实质在于对银行资产负债表各账户包括各种资产、负债以及资本的余额、变化和相互之间的组合进行规划、支配和控制,以实现风险控制和价值创造的目标。资产负债管理于1970年代后期开始形成,1990年代中后期逐步成为商业银行主流的经营管理方法,目前已成为发达经济体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重心,资产负债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商业银行经营水平和竞争力。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重要性源于其业务特征。与一般行业的公司不同,商业银行业务的典型特征是借短贷长,通过负债业务集中各资金盈余主体的资金,经由资产业务加以运用,形成贷款、证券投资等不同形式和属性的资产并从中获利,因而必须同时兼顾投资决策与融资决策,在资产负债期限和结构不匹配所带来的风险与收益的权衡中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然而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在期限、收益、流动性和风险等方面不可能完全一致,经济形势波动等因素常常使得银行面临巨大风险,当银行大量过度利用短期资金来源(活期存款等)为长期资产(如长期固定利率贷款等)提供资金时更为严重。美国1970年代和1980年代的严重金融危机以及2007年开始并蔓延至今且不断恶化的次贷危机皆源于此。由此,商业银行日益强调资产负债管理的重要性。传统的资产负债管理一般要求商业银行保持资产账户和负债账户在到期日、久期等方面的完全匹配,以达到控制风险前提下的收益最大化。不过这一要求限制了商业银行优化资产负债管理的能力,且成本极高。随着金融市场发展以及金融自由化趋势的加强,发达国家商业银行越来越多的利用金融市场提供的便利和衍生产品以及开辟新市场等来分散和管理风险,大大弱化了资产负债表的限制。

根据Modigliani and Miller(1958)提出的MM定理(Modigliano-Miller Theorem),在一系列假定条件下(如无所得税、无破产成本、资本市场完善且无交易成本等),公司价值与融资结构无关,从而投资决策与融资决策可以相互独立。在一个MM场景下。投资决策可以更大程度上摆脱融资的束缚从而更有效率。对商业银行而言,如果可以在一定条件下满足MM定理的某些要求,那么其资产负债管理就可以具有更大的空间从而可以更有效的实现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目标。这其中比较重要的是资产账户对负债账户的依赖性,如果资产账户对负债账户的依赖较小。那么商业银行在运用资产时就可以在较大程度上摆脱负债的限制,并拥有更大的风险与收益权衡空间。

在当前中国银行业扩大开放、金融一体化和自由化程度不断提高以及金融脱媒趋势日渐显现的情况下,中国商业银行面临巨大挑战,实施战略转型、走综合经营之路已成为中国商业银行提高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提高资产负债管理能力是转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然而,在世界各大银行纷纷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防范各种风险,调整资产负债结构的同时,我国商业银行仍处于资产负债管理的初级阶段,风险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比较落后。严格的说,1994年以来普遍实施的、以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为主要特征的资产负债管理模式,本质上是-_种基于管理层视角的监管模式,而不是从商业银行利益出发为实现风险控制和价值最大化而实施的自律性资产负债管理。所以,中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面临的根本任务首先是建立真正的资产负债管理模式,然后才是如何加强和改善资产负债管理的水平和绩效。作为基础,我们首先需要把握中国商业银行资产账户与负债账户的相关性状况及其变化趋势。

本文采用典型相关分析ccanonical Correiaton Analysis对主要的14家商业银行1997-2007年间资产负债账户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以期为资产负债管理模式的选择提供基础。论文第二部分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最后是实证研究结果和研究结论。

二、本文的研究思路

(一)研究方法

典型相关是研究两组变量之间相关性的一种计分析方法。由Hotelling(1935)最早提出,Cooley以及Lohnes等推动了它的应用。典型相关是多个变量(Y1,Y2,…,Ym)和另一组变量(x1,X2,…xn)之线性组合的最大相关性,通过对线性组合权重的选择以使这种相关性最大。典型相关非常适应于对商业银行之类的金融中介机构的研究,这些机构的主要业务是把具有不同属性的各类负债(包括活期存款、储蓄存款以及各种主动负债)转化为特征各异的各类资产(例如短期贷款,按揭贷款、投资债券以及现金和流动性的储备等),对于商业银行而言,资产账户与负债(权益)账户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比如住房按揭贷款余额不仅取决于为这些贷款提供资金的负债账户的余额,而且还要依赖于预期收益率与按揭贷款收益率存在联动关系的其他资产账户,更进一步,甚至还要考虑为这些资产账户提供资金的负债账户的余额情况。通过典型相关分析可以更加准确全面地把握二者的复杂关系。不过,运用典型相关分析研究资产负债关系的文献并不多见。Simonson et al(1983)对美国大型商业银行的横截面数据进行了典型相关分析,Obben andShanmugam(1993)利用典型相关分析研究了马来西亚商业银行。金融公司等金融中介机构的期限匹配率。DeYoung and Yom(2008)则运用这一方法对1995-2005年美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的相关性及其变动趋势进行了研究。

为了进行典型相关分析,令X-[x1,x2,xp],Y=[Y1,Y2,Yq]分别表示资产向量和负债向量。根据这些变量,我们可以分别构造一个资产x和负债Y的线性组合(称之为典型变量)

A=BX=β1x1+β2X2+β3x3+……βpxp

L=CX=Y1Y1+Y2Y2+r3r3+……rprp

其中,B=[β1,β2……βp]和c=[r1,r2……rq]是需要估计的常数向量,线性组合和a'A、b'L为典型变量。典型相关系数应该

使得典型变量和之间的典型相关最大化。典型相关分析通过采用主成分降维思想寻找第i对典型{相关)变量(Ai,Li),通过典型变量系数或典型权重和的选择得到最大化的典型相关系数:

CanRi=Corr(Ai,Li)

假设存在p组典型相关变量,并分别记其典型相关系数为CanR1=Corr(U1,v1)(使u1与V1间线性相关最大相关),CanR2=Corr(U2,v2)(与u1、V1无关,使u2与V2间线性相关最大相关)等,则有:

0≤CanRp≤……≤CanR≤CanR≤1

(二)研究样本

为了分析中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关系及其变动趋势,我们以中国的5家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和9家主要商业银行,为样本,并以其1998~2007年期间的年度资产负债数据为研究基础。这14家商业银行的资产、存款以及利润规模的市场份额都在80%以上,具有足够的代表性。选择以1998-2007为样本区间涵盖了中国银行业发展过程中一系列代表性事件,包括商业银行法正式实施、银监会成立、成立专业资产管理公司剥离不良资产并对国有商业银行注资、银行业市场全面开放以及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和公开上市等。上述事件对中国银行业发展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这10年也是中国银行业发展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一个时期,以此为样本区间同样具有极大的代表性。在研究中,我们对1998年-2007年期间中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的关系逐年进行了研究,除2007年的分析不包含农业银行的数据外。其他年份涵盖了所有样本银行。研究在两个层次上逐步展开,首先我们以全部14家银行作为完整的样本检验了资产负债账户的关系及其变化趋势,其次我们以2007年资产总额为依据将14家银行分为2组,分别对其资产负债账户的关系及其变化趋势进行检验,以期发现规模不同银行在资产负债关系上可能存在的差异。

同时,为了研究的方便,我们根据资产和负债账户的期限特征,并兼顾分类标准的一贯性和数据的可获得性,对资产和负债账户各项目进行了合并。具体的说,将资产账户项目分为贷款(loan),其他收益资产(othera,包括银行存款,短期证券投资以及其他证券投资)固定资产(fixa)和非收益资产(nana主要是现金和存放同业款项),将负债账户也分为四个大项,即存款和短期负债融资(dep,其中短期负债融资主要是基于回购协议的证券卖出)、其他主动负债(otherf),非生息负债(nonf)以及所有者权益(equity)。

(三)数据来源及其说明

本文全部原始数据来自BANKSCOPE全球银行与金融机构分析库。表1是对上述项目的历年的平均值,均以其占当年总资产的比重衡量。

表1的数据显示,中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依然呈现出显著的传统银行特征,即存款仍然是最主要的资金来源,贷款是最重要的资金运用渠道。从全部银行的角度看,1998年到2007年存款占全部资金来源的比重均在84%以上,贷款在总资产中的比重也都在50%以上。从不同规模银行对比的角度看,小型商业银行在资产配置上对贷款的依赖也经历过一个逐步加强的趋势,2003年后虽趋于下降,但目前仍高于大中型商业银行,而在对存款的依赖方面则正好相反,大中型商业银行存款在资金来源中的比重远高于小型商业银行,小型银行的优势主要在于扩大了非生息负债作为资金来源的比重。图一显示了这一趋势。不过这种差异显然并不是根本性的,而且两类银行存贷款占总资产比重在经历一段时期的上涨后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

三、实证结果及主要建议

本文利用SPSS11.0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之问的典型相关系数进行了测算。表2分三组汇报了1998年到2007年商业银行资产负债典型相关系数的情况,对于每一组银行,我们列出了前4个典型相关系数,这些相关系数的解释能力依次下降。

从表2列示的资产负债典型相关系数可以看出,各层次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之间均具有较强的相关性,资产账户对负债业务的依赖性仍然很强。比如,从全体银行的角度看,1998年的第一典型相关系数为0.886,这说明第一组典型变量A1和L1的线性相关系数高达0.886。

从趋势上来看,中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的相关性近年来有一定程度的降低,2003年以来典型相关系数出现了明显下降(图二)。不过,这一趋势在大中型商业银行与小型银行间存在较大差异,大型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相关性1998年~2007年间波动幅度较大,但总体上并没有形成可持续的趋势,一段时期的下降之后往往会连续提高。而小型商业银行资产负债典型相关系数在2005后则出现了持续的下降。

综合上述数据,我们可以对中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的关系做出这样的判断在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的传统特征仍很明显,存款和贷款比重依然很高的情况下,资产账户和负债账户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这主要可以归结为资产业务对负债业务的依赖。从趋势上来看,近几年这一相关关系有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小型银行下降尤其明显。

资产负债账户之间的相关关系是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模式和策略选择的基础。同样,中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账户关系的上述特征对于中国商业银行建立和完善资产负债管理模式以及实施有效的资产负债管理、控制风险,实现银行价值最大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据此,我们认为中国商业银行在资产负债管理的决策上目前应着重于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资产负债管理模式的转变。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经历了负债管理一资产管理一资产负债管理(或称资金管理)的演变过程,主导这一过程的因素除了金融监管政策变迁和金融市场的发展外,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特征和依赖关系的变化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资产负债管理阶段,按照对投资业务和负债业务侧重点的不同,有以资产为主导和以负债为主导的两种管理模式。在资产主导的ALM管理模式下,商业银行首先要决定资产的投资渠道、比例,收益率和期限结构,再根据资产的配置结构和属性以及对金融市场的预期决定和调整负债规模及结构,使负债结构从属和服务于资产配置及收益最大化的需要。而负债主导的ALM管理模式下,负债的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以及商业银行本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被置于管理目标的首位,通常需要依据负债的特征来进行资产最优配置,资产结构从属于维护负债的流动性和安全性。显然,两种资产负债管理模式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管理思路,同时也依托于不同的资产负债关系,对商业银行的管理能力也有不同要求。资产主导的ALM管理模式直接服务于商业银行收益和公司价值最大化的经营目标,要求商业银行具有较强的负债控制能力和资产配置能力一面负债主导的ALM管理模式体现的是稳健经营,优先考虑流动性和安全性,对资产配置能力的要求不高。一般地说,商业银行应根据资金来源特征和经营宗旨选择不同的管理模式。但归根结底,资产主导的ALM管理模式应该成为商业银行ALM

模式转变的目标,以适应高度竞争情形下的盈利要求。这一判断同样适用于中国商业银行。不过在目前的情况下,受资产负债的高度依赖关系所限,中国商业银行的现实选择依然是负债主导的ALM管理模式,根据负债特点来进行资产配置,在维系流动性。安全性目标的前提下,争取最大的盈利性。在实施负债主导ALM管理模式的过程中,通过管理策略和负债管理实施,积极向资产主导ALM管理模式转变。

资产负债的关系范文第5篇

关键词:资产负债率;有息负债率;无息负债率;成本;公司价值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01.042

1引言

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下,会产生成本,包括委托人的监控支出、人的管束支出,以及剩余损失。成本会引起公司价值下降。公司治理就是要解决因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而产生的问题,降低成本。

融资结构是指资产负债表右边各项目的构成和比例。在所有者和经营者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融资结构可以反映出公司治理问题。如何安排融资结构,才有助于降低成本,提高公司价值,值得研究。

2融资结构、成本与公司价值统计分析

2.1融资结构、成本与公司价值的计量方法

融资结构分别用资产负债率、有息负债率和无息负债率反映;成本分别用“总资产周转率(次数)”和“管理费用率”反映;公司价值分别用“股票价格”和“托宾Q值”反映。见表1。

2.2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利用CAMAR数据库,进行样本公司的筛选和原始数据搜集。所选样本同时满足以下条件:(1)样本时限:2007-2015年。(2)所属行业:制造业。(3)市场:包括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4)股票类型:选择A股,即不包括B股。(5)股票状态:正常上市,不包括ST、*ST、暂停上市,以及退市公司。

2.3统计分析结果

分年度的融资结构、成本与公司价值的统计分析结果,见表2和图1。折线图中的次坐标轴表示股票价格。

从表2和图1中可以发现:(1)托宾Q值与股票价格的变动趋势比较一致,说明托宾Q与股票价格之间存在密切关系,都可以反映公司价值;2008年和2012年的托宾Q值与股票价格处于折线图的低谷,这与宏观经济周期的波动是一致的。(2)从2007年到2015年,资产负债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说明制造行上市公司偿还债务的能力逐步增强。有息负债率和无息负债率波动都不大,说明从总体上看,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融资政策比较稳定;有息负债率一直大于无息负债率,说明与商业信用比较,制造行业更多地通过银行借款融资。(3)从2008年至2015年,总资产周转率0.8267次下降到0.5909次,说明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营效率在下降;从2007年至2015年,管理费用率逐步上升,从约8%上升到了约12%。

3融资结构对成本和公司价值的影响

3.1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理论认为,外部股票所占比例越大,成本就越高,企业也就越不值钱;外部股份越分散,监督成本就越高,成本也就越高,企业也越不值钱。如何降低企业的成本从融资的角度看,一个可行的办法就是负债。

自由现金流理论认为,债务可以通过限制企业自由现金流来减轻企业中的问题。经理人员由于受到一些因素的诱惑,倾向于将钱投向一些不会增加股东财富的项目(在职消费、社会捐赠等),而不是将留利用于股利支付。企业负债后,需要支付本金和利息,从而使经理人员可以自由支配的现金流大大减少,限制经理人员选择不能给股东增加价值的投资机会。

信息不对称理论认为,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债务融资的比例能传递企业价值的信息。负债越高,企业破产的可能性越大。如果企业破产了,经营者失去了控制企业所带来的货币和非货币好处(控制权收益和货币收益)。好的经营者可以用高负债来告诉投资者,他的企业是好企业。

总之,上述理论都认为负债可以减低成本,提高每股收益,提升公司价值。因此,提出以下理论假说:

假设1(H1):成本与资产负债率、有息负债率和无息负债率显著负相关。

假设2(H2):公司价值与资产负债率、有息负债率和无息负债率显著正相关。

3.2回归模型

3.2.1回归模型之一:成本与资产负债率、有息负债和无息负债回归

为了检验假设1,建立回归模型1。

PAit=α0+α1Xit+α2Yit+α3Zit+εit(模型1)

在模型1中,PAit表示第i家公司在第t年的总资产周转率;Xit、Yit和Zit分别表示第i家公司在第t年资产负债率、有息负债和无息负债;α0表示模型中的常数项,α1、α2和α3分别表示、Xit、Yit和Zit的系数;εit表示模型的残差项。

3.2.2回归模型之二:公司价值与资产负债率、有息负债和无息负债回归

为了检验假设2,建立回归模型2。

TBit=β0+β1Xit+β2Yit+β3Zit+ηit(模型2)

在模型2中,TBit表示第i家公司在第t年的托宾Q值;Xit、Yit和Zit分别表示第i家公司在第t年资产负债率、有息负债和无息负债;β0表示模型中的常数项,β1、β2和β3分别表示、Xit、Yit和Zit的系数;ηit表示模型的残差项。

3.3描述性统计分析

由表3可知,资产负债率的最小值是0,最大值是96.9593,均值是0.4879,标准差是1.5578,说明公司之间的资产负债率差异较大;有息负债率平均值为01903,标准差为01632,最小值是0,最大值是09999;无息负债率均值是01755,标准差是01508。总资产周转率的均值为06973,标准差为04963;管理费用率的最大值为09978,最小值是0,均值为00959,标准差是00078。股票价格的最大值是24974,标准差是153778;托宾Q值的均值为25852,标准差为40571,最小值是00472,最大值是19289977,说明公司之间差异较大。

3.4相关分析

总资产周转率与资产负债率的相关系数为0.014,显著性水平为0.123,说明总资产周转率与资产负债率正相关,但不够显著;总资产周转率与有息负债率的相关系数为0.042,显著性水平为0.00,则说明总资产周转率与有息负债率在0.01的置信水平显著正相关;总资产周转率与无息负债率的相关系数为0.041,显著性水平为0.000,说明在0.01的置信水平下总资产周转率与无息负债率显著正相关。

管理费用率与资产负债率的相关系数是0035,显著性水平是000,说明管理费用率与资产负债率在001的置信水平上显著正相关;管理费用率与有息负债率的相关系数为-0013,显著性水平为0136,说明管理费用率与有息负债率负相关,但不够显著;管理费用率与无息负债率的相关系数为-0017,显著性水平是0052,说明管理费用率与有息负债率负相关。

股票价格与资产负债率的相关系数为-0069,显著性水平为000,说明股票价格与资产负债率在001的置信水平上显著负相关;股票价格与有息负债率的相关系数为0004,显著性水平为0683,则说明股票价格与有息负债率正相关,但不够显著;股票价格与无息负债率的相关系数为0017,显著性水平为0052,说明股票价格与无息负债率正相关,但不够显著。

托宾Q值与资产负债率的相关系数是0154,显著性水平是000,说明托宾Q值与资产负债率显著正相关;托宾Q值与有息负债率的相关系数为-0015,显著性水平为0109,说明托宾Q值与有息负债率负相关,但不够显著;托宾Q值与无息负债率的相关系数为0010,显著性水平是0279,说明托宾Q值与无息负债率正相关,但不够显著。

3.5回归分析

3.5.1模型1的回归分析

模型1的回归分析结果,见表5。

从表5中可以发现,资产负债率、有息负债率和无息负债率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005、0.134和0.103,显著性水平分别为0.095,0.000和0.001。即资产负债率的回归系数在10%的水平上显著,有息负债率和无息负债率的回归系数都在1%的水平上显著。这表明,不管是总负债,还是有息负债和无息负债,都会引起成本的上升。与假设1相反,成本与资产负债率、有息负债率和无息负债率显著正相关。

3.5.2模型2的回归分析

模型2的回归分析结果,见表6。

从表6中可以发现,资产负债率、有息负债率和无息负债率的回归系数分别是0.429,-0.250和0.496,显著性水平分别是0.000、0.219和0.035。即资产负债率对公司价值有显著的正面影响;有息负债对公司价值有负面影响,但不够显著;无息负债对公司价值有显著的正面影响。

3.6稳健性检验

3.6.1模型1的稳健性检验

因为总资产周转率是正指标,管理费用率是逆指标,为了便于比较,用管理费用率的倒数代替总资产周转率对模型1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见表7。

把表7与表5进行对照可以发现,资产负债率、有息负债率和无息负债率回归系数的符号都没有变化。尽管显著性水平有一些差异,但总体上都是比较显著的。说明模型1通过了稳健性检验。

3.6.2模型2的稳健性检验

用股票价格代替托宾Q值对模型2进行稳健性检验。检验结果见表8。

把表8与表6进行对照可以发现,资产负债率、有息负债率和无息负债率回归系数的符号都没有变化,但显著性水平有一些差异。与表6中的回归分析结果一样,资产负债率对公司价值有显著的正面影响;有息负债对公司价值有负面影响,但不够显著;无息负债对公司价值有显著的正面影响。说明模型2通过了稳健性检验。

4研究结论

本文利用2007-2015年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对融资结构、成本和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和实证检验。

通^统计分析发现:(1)托宾Q值与股票价格的变动趋势比较一致,说明托宾Q与股票价格之间存在密切关系,都可以反映公司价值。(2)从2007年到2015年,资产负债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说明制造行上市公司偿还债务的能力逐步增强。有息负债率和无息负债率波动都不大,说明从总体上看,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融资政策比较稳定;有息负债率一直大于无息负债率,说明与商业信用比较,制造行业更多地通过银行借款融资。(3)从2008年至2015年,总资产周转率从0.8267次下降到0.5909次,说明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营效率在下降;从2007年至2015年,管理费用率逐步上升,从约8%上升到了约12%。

通过实证检验发现:(1)不管是总负债,还是有息负债和无息负债,都会引起成本的上升。成本与资产负债率、有息负债率和无息负债率显著正相关。(2)资产负债率对公司价值有显著的正面影响;有息负债对公司价值有负面影响,但不够显著;无息负债对公司价值有显著的正面影响。

参考文献

[1]汪辉.上市公司债务融资、公司治理与市场价值[J].经济研究,2003,(8):2835.

[2]陈耿,周军.企业债权融资及结构研究[J].财经研究,2004,(2):5865.

[3]丁毅,张瑞杰.基于托宾Q值理论的IPO抑价影响因素研究[J].当代经济研究,2014,(4):8487.

[4]杨兴全.企业债务融资结构与公司治理[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4,(4):5457.

[5]Jensen, M.Agency Costs of Free Cash Flow,Corporate Finance, and Takeover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6,(76):323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