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范文第1篇

(一)公共性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是确保其能够充分发挥其自身职能和社会公益作用的基础保障,同时也是促进社会公益事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因此,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应该具有较强的公共性,其管理工作必须面向全社会,而不能具有排他性和私利性。

(二)非营利性

非营利性是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所具有的最大特点,也是事业单位存在的基础保障,因此,在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一定要充分满足非营利性特点要求。在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工作中,其首要任务就是要确保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能够满足社会公益发展需求,充分发挥事业单位的社会职能的,更好的服务于社会。

(三)资金来源主要靠国家财政支持

事业单位为非营利性组织,其资产和资源使用多具有无偿性,由此特点就决定了事业单位无法从日常的经营中从外部获取经济支持。因此,为了能够确保事业单位经营和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就需要依靠国家各级部门的财政支持。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属于国有资产,对其进行有效管理对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进一步促进我国国有经济的发展具有较为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内部财务管理体系不完善

我国多数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数额都比较大,尤其是以教育为主要目的大型院校,其固定资产数额更是非常庞大,所以其管理工作难度较高,需要成立专门的财务管理部门和构建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来支持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同时涉及到财务管理部门、设备管理部门以及各资产使用部门,在资产管理中只有对各部门直接的关系进行有效协调,才能够确保资产管理工作的高效性。但是,在当前的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由于财务管理体系不完善,无法对各部门之间的关系进行有效协调,进而导致资产管理工作效率低下。

(二)资源分配不合理,个别单位之间存在攀比现象

一直以来,资源分配不合理都是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不同地区的同级事业单位其资源配置情况和国家财政支持力度都具有较大差距。以教育性事业单位为例,同等级院校之间,由于所处城市不同,财政支持力度和资源配置情况就会存在较大区别,导致资源配置失衡,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事业单位之间攀比情况的滋生,影响了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效率。除此之外,在对计提固定资产进行折旧处理的过程中,也存在方法选择不当的情况。当前,固定资产折旧方式主要有直线法和加速折旧法两种,不同的折旧方法,所计提折旧额也不相同,而在当前的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折旧中,工作人员并没有对此引起足够重视,进而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三)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工作人

员知识更新滞后一直以来,由于我国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的资金来源是财政拨款,实物使用具有公益性。且2008年之前不提折旧。所以,我国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一般不够重视,所以导致事业单位内部财务部门的财务管理工作人员能力和有限,进而致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队伍整体素质偏低,胜任不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另外,由于部分规模小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大权掌握在个别人手中,财务管理部门管理权限有限。因此,部分财务管理人员为了不得罪领导,讨好领导,其在在工作中就会出现违章违规办事,违背职业道德,使财务管理部门成为某些有心人谋私利的工具,严重影响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构建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

在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过程中,要想有效提升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效率,就要先构建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以此来为财务管理工作人员提供科学合理、高效的管理准则。在管理工作中,事业单位要赋予财务管理部门足够大的管理权限,使其能够对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进行统一、集中式管理。财务管理部门应该做好财务信息管理,明确每一分钱的最终用途,避免财务管理问题的发生。比如,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会由于历史遗留问题以及管理人员问题等,出现单位各部门总账与明细账不符的情况,导致单位固定资产遭受损失。因此,为了能够有效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就需要构建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并将财务管理工作有效落实。

(二)对事业单位资源进行优化配置

如非有特殊需求,在对事业单位资源进行配置的过程中应该一视同仁,不能搞特殊化。在事业单位内部,比如从事教育工作的学校,应该对各部门的资源和办公设备进行统一配置,以此来避免攀比现象的出现。同时,对事业单位内部各部门固定资产折旧之后所申请的资源革新和增加,财务管理部门应该对其真实情况和设备功用进行详细分析和判断,如与实际情况存在出入则不予批准,以避免无用配置或形象配置的出现,影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效率。

(三)做好预算管理

在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中,为了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应该做好预算管理。在此过程中,事业单位应该根据历年来资金使用情况和固定资产折旧情况进行详细统计和规划。在教育性事业单位中,其应该自身资金的收支比进行详细统计,并对固定资产折旧情况和数据进行分析和核算,做好每一季度或者年度的预算工作。通过预算,不仅能够有效提高事业单位对资金的使用效率,还能够有效杜绝财务管理问题的出现,进而全面提升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效率。

(四)提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要想有效提高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效率,首要工作就是提升财务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对于教育性事业单位而言,其不仅要对自身的教育工作引起足够重视,还应该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引起足够重视,为此,就要对财务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进行有效提升。首先,其应该加强对现有管理人员的培训,加快知识更新;其次,应该加强外部招聘,择优录取,不断扩充管理队伍管理人才数量。通过以上的方法,来有效提升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进而使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能够得到有效落实。

四、结束语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策略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固定资产作为我国事业单位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事业单位资产的安全稳定有着积极地促进作用。但是,一般而言,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具有价值较高、使用期间较长、使用中的管理难度较大等明显特点。同时,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与控制也具有:统计时间长、经常发生转移、盘点工作量较大、对信息反应不及时等问题。正是由于固定资产的这些特性,导致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核算与管理中出现重复购置、运行成本增加、影响事业单位经济效益和工作效率等问题。虽然近年来,我国事业单位加强了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与控制,但是在实际的固定资产的清理工作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例如:管理不健全、账实不符、固定资产存量不明确、资产的配置与使用效率低下等。随着事业单位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传统的固定资产的管理不论是在质量上,还是在形式上都已经无法满足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管理与发展的需要。因此,针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其进行有效管理,已经成为各事业单位必须正视的课题。

一、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对固定资产管理缺乏必要的认识,只注重固定资产的购置

由于事业单位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固定资产的来源主要是依赖于国家财政投资。有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到账后就将固定资产发放到不同职能部门使用,而对于固定资产能否在使用中发挥其最大效益、其功能是否能合理实现等并不做过多的考核与监督。例如:有的事业单位为了争取经费,盲目购置、重复购置、过量购置固定资产的现象严重,上至事业单位的领导层,下至事业单位的普通员工,最关注的不是对被替代后的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处置等问题,最关注的是新购置的固定资产的性能。比如:我单位最近几年通过上级财政补助资金购置和上级主管部门拨付了清扫车、压缩车、快速保洁车,而对于旧的环卫车辆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造成了固定资产闲置、浪费。长期以来,事业单位由于受到计划经济体制影响,在对固定资产管理认识上存在偏差,并未形成科学的、系统的、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也未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形成有效地监督与考核机制,造成事业单位固定资产闲置、重复购置、管理不到位等现象严重。

(二)固定资产账实不符,帐外资产现象明显

目前,我国部分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存在账实不符的现象,例如:会计信息缺乏真实性、及时性,不能及时、全面、准确地控制固定资产的实物状况。由于无法真实反映固定资产的实际数量、不能准确反映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化情况,使得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之间的差距较大,特别是事业单位在早期年份中购入的固定资产,在购入初期账面价值较大,但是经过多年的使用后,有的固定资产已经处于超期服役的状态中,有的已经达到了报废年限,这些固定资产的账面上记录的仍是当年的购入价值,这就造成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不符的问题。例如:我单位很多年前购置的垃圾车、自卸车、洒水车等已使用多年,且已报废,但这些车辆仍留在账上,并未按照相关财务制度的规定进行清理。再例如:我单位新购置的车辆等固定资产有些是上级主管部门拨付、调配,拨付的时候只要相关部门办一下交接手续就行了,由于不是我处购买,所以未经单位内部多方联合验收,也未对购入的资产登记入账;还有的我单位中的固定资产都没有按规定每年对固定资产进行折旧处理,已经报废的固定资产未做冲减处理等。这些都是造成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账实不符的主要原因。

(三)固定资产重复购置现象严重,造成国家资产的浪费

有的事业单位在购进固定资产配置时,出于对价格、便利等方面因素的考虑,事业单位购入了很多实际价值并不高的小型设备或仪器,而事业单位的其他部门并不知道单位已经购入的这些固定资产,为了工作便利又购入了多套仪器和设备,这种重复购置的现象造成事业单位浪费现象严重。例如:有的事业单位对办公用品追求的宗旨是:时尚、求新、求全,再加之各科室之间的攀比之风严重,结果为单位带来了不必要的浪费。再例如:有的事业单位购入固定资产后并未完全投入使用中,也没有按照各科室的实际需求进行分配,出现大量固定资产闲置的现象。

二、加强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提升固定资产使用效率

(一)转变观念,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的认识

加强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与控制关键是在人这一基础环节上。只有在事业单位内部重新树立全新的固定资产管理思想和理念才能保证固定资产使用效率的提升。这就要求事业单位必须建立从上至下的管理模式,单位领导必须站在战略发展高度,加强整个单位内部固定资产管理的执行力,在不断地实践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此来保证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机制的完整与高效发展。另外,事业单位的领导层必须高度重视固定资产的管理权和使用权,要求在单位中层领导、普通员工的密切配合与支持下完成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例如:组织单位内部人员进行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学习和宣传,使每名员工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紧迫性,增强员工爱护和使用固定资产的意识,并努力维护固定资产的安全与完整,增强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意识。

(二)从实际出发,科学制定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目标

一般而言,不论是事业单位还是企业,其所追求的目标与所承担的风险之间呈现出正相关性的特点,即:追求的目标越高,所承担的风险也就越高,反之亦然。因此,这就要求事业单位必须通过科学、公正、客观的自我评估制定出合理的、科学的固定资产管理目标,为规避不可控风险的发生创造条件。而进行风险评估的基本前提是能够掌握足够的情报,能够进行正确地自我评价。因此,事业单位在对购进的固定资产进行风险评估时,一定要对事业单位内部掌握的资固定资产的规模、特性、增长速度、可控的范围等进行细致了解,同时对所在行业、目标领域的发展状况、不可控因素、风险影响的范围与程度等资料进行整理与搜集,最后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计算,制定出科学的固定资产管理目标和战略规划。

(三)加强预算,实现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内控机制的完善

由于事业单位自身的特殊性,使得事业单位的科学、合理的预算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内部控制作为固定资产管理与控制的一种重要手段,在编制预算时一定充分体现出本单位的管理目标,尽量避免预算目标偏离实际。例如:如果预算的目标制定过细,会严重影响事业单位的运行效率,因此,在编制固定资产预算时一定要留出一定的弹性空间,实现预算管理的灵活性。另外,还必须兼顾事业单位过去、现在、未来等的发展状况,制定预算时应理性地结合这些时段的情况,既要避免预算的守旧性,又要全面考虑预算的综合因素。例如:应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盘点,及时了解事业单位内部各使用部门在不同时期固定资产的存量结构,根据单位的人员数量确定合理的配置标准,为固定资产预算编制上提供准确的信息。

(四)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监管作用,实现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

政府部门应加大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指导、监督和管理,财政部门是政府负责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职能部门,应研究制定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配置标准,负责固定资产的配置,按规定进行资产处置和产权变动管理,负责组织产权界定、产权纠纷调处、资产统计报告、资产评估、资产清查等工作。对下属事业单位须安装财政部门统一配备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在系统中对固定资产进行登记、清查、统计及日常监督管理等工作。事业单位也应接受财政部门的指导和监督,及时报告本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及使用、处置情况。总之,建立完整的、标准化的、集中化的针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体系,能够实现保证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安全与完善的目的,为促进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永泽,张亮.我国政府部门内部控制框架体系的构建研究[J].会计研究,2012

[2]刘永泽,唐火鹏.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几个问题[J].会计研究,2013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对策

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事业单位运转的必要条件。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主要是由财政拨款购置的,使用过程中不计成本、不提折旧。它是事业单位开展业务及其他活动的重要物质条件,在事业单位的资产结构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其管理好坏,直接影响到事业单位业务活动的开展、经济效益的提高以及资产的保值增值等。因此,必须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益,保障固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促进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但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上普遍存在核算不规范、制度不健全、监管弱化等问题,亟待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管理。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和科学的管理机制。单位领导必须重视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管理意识,从思想上认识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到固定资产的流失也是一种失职行为。每个单位要确定一名领导负责本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组织落实工作,切实加强监督,消除那种表面上、形式上的重视,把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作为考核领导干部和每一名管理人员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要加强固定资产的价值管理和实物管理,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包括计划审批,采购与验收,登记与审核,保管、使用及养护,资产变动及调拨管理,财产清查,损失、丢失赔偿,报废、报损,统计报告,监督检查,考核评价和奖惩,租赁管理制度,以及业务管理规范、规程、标准等等。要有一个科学的管理机制来保障固定资产管理的运行质量。

我们在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调查中发现,由于事业单位购置固定资产的资金来源大多是财政拨款,在经费支出中列支,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因此,一些部门单位在固定资产购买、管理、核算中不按制度规范要求处理,存在账外资产、私设“小金库”等问题,损失浪费现象时有发生,主要表现在:

固定资产的账实不符,资产存量不清。主要原因:一是财务会计信息不真实、不及时,无法真实反映和有效控制固定资产实物状况,不能真实反映固定资产的实际数量和增减变化情况,有的单位账面只反映固定资产原值总额,未建立固定资产台账或卡片,导致账、物脱节,账面总值对实物失去控制;二是建造的固定资产,由于资金不足、决算不办理等原因,造成结算不及时而未入账,部分单位甚至在建造的办公楼、教学楼已使用多年后,工程支出仍挂在“在建工程”和往来账户中;三是盘盈、接受捐赠和无偿调入的固定资产,由于各种原因滞留账外不入账,形成资产的账外循环。

固定资产长期被隐满、借用、侵占。由于种种原因,有些单位主动或被动地向对方提供实物,如行业性管理单位、行政隶属关系、权力机关单位,有的上下连动,表现为赠送、侵占、借用对方的固定资产?诸如轿车、空调、电脑等,这些资产以各种名义长期被单位和个人借用、侵占,有的是对个人的变相行贿、受贿,逃避了监督。

政府采购法对固定资产购置的制约力度不够。调查中发现事业单位在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政府采购法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固定资产的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些漏洞:一是在谈判小组的选择、标书的撰写等都可能存在人为的倾向性;二是政府采购人员及相关人员与供应商有利害关系的应当自行回避,但在政府采购法中的规定力度不够;三是部分事业单位对政府采购法的有关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内容、政府集中采购程序等不了解,疏忽了固定资产购置的政府采购环节。

房屋出租不规范,收支自行支配搞“账外账”。一是房屋租赁合同签定不规范,有的不签定合同,有的逾期不续签,有的条文不符合法律的规范要求,造成租赁费不能及时收取;二是有些单位对外招租不透明、不公开,有的以低价格租出,经办人从中谋取私利,有的单位将资产无偿转给下属单位租赁经营,变相转移国有资产租赁收入;三是收支不纳入财务统一核算,出租收入不按规定进行会计核算和作台账记录,长期游离于账外,形成“小金库”,有的租赁收入直接冲抵单位的账外招待费,或用于职工的奖金、补贴及福利开支等私分性质的支出;四是国家税收的多重流失。由于收支不入账的核算,造成了出租、出借方偷逃房产税、营业税以及所得税等税款情况的发生。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监管不善,容易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防止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闲置浪费,提高其使用效率的最好办法,就是进一步加强管理和监督,做到统一政策、分级管理、加强监管、规范收益,才能有效杜绝各类违纪违规问题的发生。

建立和健全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责任制。实行单位主要领导、分管领导、财务及购置、使用部门负责人的分级管理责任制,明确各自的职责范围,做到层层落实,责任到人;二是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作为单位领导经济责任的一项重要内容,促使各部门单位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加强对固定资产购建、保管、使用、维护和盘存等的管理和监督,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

各级党委、政府职能部门应强化管理和监督,促进事业单位增强管好用好国有资产的自觉性。一是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要建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制度,建立定期分析,促进事业单位建立健全自我约束机制,强化内部管理,完善内部控制;二是要加大监督的力度,审计、财政、监察等部门要履行好职责,切实加强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购置、增减、租赁的监督,把固定资产的真实完整和保值增值作为经常性监督的重点,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制止资产流失。对各种违法违纪的单位和个人,要坚决按照规定进行处理。

完善政府采购管理体制及监督机制,规范事业单位固定资产采购工作。要抑制政府采购过程中的权钱交易和其他腐败行为,必须完善政府采购法律制度,努力实现政府采购的信息公开、过程透明、行为规范、手续简化。一是应建立政府采购法的实施方案,明确规定政府采购所遵循的原则、组织管理与实施、适用的对象和范围、采购方式、工作程序、监督检查等,以促进政府采购的运行和规范操作;二是要确保政府采购机构工作人员的素质;三是要对集中采购机构和工作人员实行全流程的跟踪监督和管理,把监督机制贯彻始终,采取制度管人,层层把关,否则容易造成新的腐败;四是对采购的固定资产,要注重分析和可行性研究,组织相关专家对市场进行调研和分析,调整采购价格,确保节约资金和确保质量之间的平衡,以达到有效抑制腐败、维护国家利益的目的。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范文第4篇

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维护事业固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是事业单位应当履行的职责。现阶段固定资产管理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物无账、账物不符,核算不规范,报废很随意,无偿占用等表现形式。找其原因是事业单位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不够重视,管理固定资产无明确的制度,从事管理固定资产的人员管理水平不专业。

关键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

固定资产是指事业单位持有的使用期限超过去1年(不含1年)、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事业单位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定义,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合于本单位的固定资产目录、具体分类方法,作为进行固定资产核算的依据。

一、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与总账会计对账不及时

在日常工作中,对于固定资产财务的管理,多数事业单位只注重对有国家采购的固定资产入账,只重视购置,不重视日常管理,缺乏对一般固定资产实物的登记或做台账,资产的使用及资产的保管无专人负责,固定资产交接手续不全面,往往造成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的不明确,保管及使用固定资产的人员无责任意识,或意识不够,有的事业单位甚至无人负责固定资产的记录及领用手续,导致有些固定资产的管理混乱,甚至造成固定资产的无故流失。

2.账面固定资产与实物资产的不相符

大多数事业单位普遍都存在账物不相符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一是由上级主管部门无偿拨付的或其他单位捐赠等方式的固定资产,未按规定纳入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中去核算。二是有些事业单位为职工购置的办公用的电脑、扫描仪等的办公物品,未纳入固定资产中去,一般账务处理都作为办公用品购置处置,故意不入固定资产账户。三是事业单位的加固或改扩建工程所购置的固定资产,未及时纳入固定资产账户,而是作为事业支出进行会计核算处理。四是有些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毁损、报废未及时到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去报批,而是事业单位直接对固定资产自行处置,如变卖,转让等。

二、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1.建立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完善固定资产管理流程,进行规范化管理

落实专人负责对本单位的固定资产进行登记建卡,定期对本单位的固定资产进行清点盘查,在实施国库支付或集中支付的部门或地区,资产管理人员或报账的财务人员应及时与做账的财务人员进行核对本单位的固定资产的品名、数量、金额、用途等重要信息,做到及时入账,这样有利于本单位的固定资产、固定基金与本单位的实际拥有的固定资产情况相符,做到账物相符,账账相符。事业单位应设置固定资产的总管理部门,由该部门负责本单位的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建立健全有利于固定资产管理的管理网络,并明确固定资产总管理部门的职责、固定资产管理员的职责、会计职责、各类使用人员职责等,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都应有人负责,责任到人。与此同时还应引进对固定资产相关责任人进行职责明确的管理制度,例如:制定固定资产请购制度、固定资产入库验收制度、固定资产的分配及调拨、固定资产领用、固定资产借用制度、固定资产的损毁报废制度、赔偿制度等,特别是对于随意侵占、挪用以及非法交易等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制定相应严格的措施来进行规范。固定资产的各类账与物之间最好做到每半年核对一次,每次核对的结果,都必须做到账账相符,账物相符。

2.依靠现代化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软件,做好固定资产的电算化管理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事业单位 内部管理 固定资产管理

一、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的主要问题

(一)资产使用缺乏高效意识

目前在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最为严重的一个问题就是在资产使用过程中缺乏足够的高效意识。大量固定资产被无端闲置,资产使用中也存在比较严重的浪费现象。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相对低下,这是由于单位管理者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从意识上还为树立一个科学正确的观念,固定资产的直接使用者也缺乏足够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加之固定资产的管理使用情况也未能与单位内部工作人员的切身利益有效结合,从而导致比较严重的闲置、浪费等不良现象。

(二)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目前许多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方面不仅存在许多制度不明、体制不够健全的问题,而且随着制度与体制的缺失,相关责任也就无法得到彻底落实,从而出现许多管理漏洞。事业单位在进行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时,主要会涉及到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会计管理部门以及物资供应相关部门。实际管理过程中,这两个原本应该紧密配合、相互协作的重要部门却往往因为体质、机制以及责任落实不够到位等问题而缺少必要衔接,从而经常出现账面与实际情况不符、各种固定资产的使用、挪用等没有进行准确登记。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那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也将难以取得重大突破。

(三)管理方法陈旧落后

目前我国许多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手段方法以及技术方面存在着很多不足。首先是管理者的素质还有所欠缺,管理者由于对固定资产管理缺乏基本的管理意识,缺乏具有高素质现代化管理技术的专业型人才,在管理过程中也相对机械和随意。这就容易造成管理流程的随意性、混乱性,所以日常管理工作中也未能实现有效维护与修理、保养。其次在管理流程上未能做到准确及时高效,对小问题的出现不管不问,直到事态逐渐严重化才开始手忙脚乱,这样的管理态度往往只能事倍功半。最后是在管理手段和技术上也明显陈旧,在信息化、技术化、网络化大行其道的今天,我们许多事业单位在非常重要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上还是保持着传统手工操作模式,没有电算化的资产核对、缺乏单位内部、部门之间的网络化实时共享等。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解决都将大大影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有效管理,给单位以及国家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二、提升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水平的建议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由于长期以来的历史原因造成了当前管理水平亟待提升的现状。虽然存在的问题比较多,但是只要找准切入点和关键环节,加大实际工作力度,必然能够最大限度的改善当前管理现状,提升管理水平。从改善的切入点及关键环节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一)树立正确科学的管理意识

树立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正确管理意识,这不仅仅是直接参与到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的管理人员应该注意的,从某些方面来说,这是单位最高领导者以及决策层人员尤其应该加以重视的。事业单位不同于普通的生产经营性企业,由于单位业务经费完全依赖于国家财政,对于资产管理、资金管理、成本计算等等与财会相关的工作都存在着比较隔膜的现象。一个单位的最高管理者和决策层是以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和观念在领导整个群体,就会把这个群体带领到什么样的方向上去。所以想要从根本上纠正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在观念上的问题,首先就要领导者及决策层做好表率,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真正的严肃起来、严谨起来。

(二)加强流程管理工作力度

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的管理流程过于稀松,缺乏秩序与规范是较为常见的问题。所以加强流程管理也是非常必要的。固定资产的流程管理首先就要对固定资产管理在各个阶段的主要管理内容进行科学、严密、规范的流程设置。比如固定资产购置流程设置、固定资产报废流程设置、固定资产的日常申报及使用流程设置等等。流程管理之所以困难,难就难在流程设置会牵扯到单位内部的许多部门及人员,进而因为许多人为原因而出现许多局限性以及管理漏洞。所以既然决心加强流程管理,就必须认真严肃的对待这些问题,如在问题较多的固定资产报废流程管理当中,就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对审批报废的固定资产进行认真严肃的审核、复审,对于未能达到报废标准的,哪怕相差无几也必须驳回报废申请,而且不论相同固定资产申请过多少次报废,在每一次申请过程中都必须履行完善的手续,必须每一项内容都严格检查和把关,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避免因人为原因而造成的资产流失及浪费。

(三)加强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

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非常重要,同时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又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理论性要求非常高的管理工作。所以想要切实做好这一项工作,离开了专业化的管理人才队伍就无从谈起了。但是就目前事业单位人员组织结构以及财务会计相关工作人员的资质水平来看,离我们所期望的专业化、现代化的人才队伍确实还有些差距。所以加强专业化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就成为了提升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水平的另一个关键。首先事业单位应该加大对兼具财务会计知识、计算机网络技术、资源管理知识以及企业综合管理知识的复合型现代化新型人才的引进力度。对于单位现役的从事管理工作的财会人员也要加大教育、再学习工作力度,努力调整管理人才队伍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提升管理队伍的工作创新能力,同时通过施行奖惩分明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主动性与积极性。从而建设一支真正的专业化管理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1]田洁萍,刘岩,姜宏宇.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今日科苑,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