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小学德育的最基本途径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论文摘要:当前,我国中小学德育研究工作正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喜人局面,为促使外国教育事业的顺畅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目前我国中小学德育研究的焦点和兴奋点集中体现在五个方面,即德育工作的整体化创新、德育工作回归生活研究、德育观念现代化研究、德育工作者专业化研究及从“大德育”走向“小德育”等的研究。这些研究兴奋点客观地展示着我国中小学德育研究的现状和水平。
目前,我们中小学德育研究异常活跃,形形的研究实验此起彼伏,研究成果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为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总体而言,中小学德育研究的形势令人振奋,研究问题日益集中,研究焦点正在形成。实际上,这些研究焦点就客观地展示着我国中小学德育研究的现状和水平。
一、德育工作的整体化创新
受全球化、信息化、价值多元化等社会思潮的冲击,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正朝着四面开花、各放异彩、不拘一格的方向发展,各种德育理论与实践层出不穷,相继呈现,不断丰富着我国中小学德育的研究领域。从德育理念上来看,德育体验论、对话德育论、交往德育理论、生活德育论、德性论等各领,为德育工作者提供了丰厚的观念智囊;从德育实践上来看,网络德育、生态道德教育、校本德育、叙事德育、活动德育、欣赏型德育等都是德育工作者创造出来的德育实践样式。由此可以说,我国的德育理论深化了,德育实践丰富了,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视野与思路拓宽了。然而,与之并行不悖的是,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离心”倾向日益明显,到底什么样的德育形态最适合我国中小学的需要开始成为令所有德育工作者头疼的问题。如若对该问题给不出一个科学的答案,德育工作者极有可能在这五彩缤纷的德育理论面前无所适从、乱了阵脚。所以,在吸收、统整、综合所有德育理论形态与实践样式的优势和智慧的基础上对德育工作进行综合创新、整体转换,就成为摆在我国德育研究者面前的一个关键问题。进而言之,这种“整体化创新”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以德育工作为中心对各种德育理论进行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形成一套适合我国国情、学校校情的德育思路;以学生品德形成与发展为纽带来协调道德认识、情感、意志、行为,培育学生应对特定社会境遇、道德问题的道德智慧;以学校德育工作为线索来协调社会德育、家庭德育、网络德育,构建立体交叉、合力最大的德育网络,为学生品德的发展建立一条高速公路等等。这些工作将成为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德育工作者与教育者思考的重点问题。
二、德育工作要回归生活
在90年代以前,德育工作者一直将德育视为一项道德规范、道德认识的传达活动、道德理论的教授活动,甚至认为它与一般的学科教学活动别无二致。其结果,德育工作沦为课堂教学事件,沦为一种游离于生活之外,与学生的生活世界毫无关联的事情,学生对道德教育产生了一种无言的抵制情绪,导致德育影响难以深入学生的心灵。近年来,随之德育研究的深入,研究者越来越多地认为:德育源自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生活是德育的基础和源泉;一种合理的德育活动应该时刻保持与学生生活间的血肉联系,必须回归生活,获得德育活动的生动形象;德育必须在走进生活的同时将自己“隐藏”起来,着力构建一种“无痕”、“无言”的德育形态。正是在此背景下,德育回归生活成为德育研究者们炙手可热的一个课题,并获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从现实生活出发,使道德教育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让儿童在生活中认识到道德法则对生活的重要性,认识到道德就在自己身边,是为保障自己生活服务的”。[1]关注中小学生的日常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去体验、去感悟、去经历,努力构筑一种社会与个体发展所期待的道德教育,这正是德育回归生活的真正目的所在。在当前,德育到底回归什么样的生活?是日常生活还是非日常生活?怎样回归生活?回归生活与联系生活、面对生活的区别何在?到底是德育要回归生活还是面对生活等等,这都是让德育工作者绞尽脑汁的问题,是需要德育工作者给出创造性答复的问题。因此,德育回归生活这一问题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德育研究的现实和状况。
三、德育观念现代化
当前,现代化是许多社会领域追求的目标之一,是社会实践追求创新和自我超越的表现。与之同理,德育也需要现代化,德育现代化的基础就是德育观念的现代化,德育的其他现代化内容,如德育手段、德育管理、德育内容的现代化等都是德育观念现代化的表现与延伸。德育观念现代化是推动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稳步前进的引擎,是实现德育工作科学化、合理化的必由之路。当前,学者们对德育观念现代化的研究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全面认识德育在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把德育视为国家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中的一个能动因素来认识;对中小学德育的科学性进行反思和深究,提高德育目标、德育功能在人们心目中的认同度,切实转变德育工作的思路,创造一种服务于学生发展、社会进步、人类文明增进的德育观念形态;认识学生在德育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全面提高学生在德育工作中的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摆正学生与教师间的地位,实现从灌输型德育向学习型德育、从规范性德育向发展性德育、从道德知识传授向道德素质提升的转变;推行全员德育、全程德育、全面德育的观念,贯彻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教学的所有环节都渗透德育、全面关注学生道德认识、情感、意志、行为等发展的德育理念,让学生在学校生活中顺利成长为一个“有道德的人”。
四、从“大德育”走向“小德育”
中小学德育不是一项面面俱到的教育工作,而是有其特定的关注对象、目标定位的,那种将对学生的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等都一股脑地放进德育工作的做法,即所谓的“大德育”,日益为学校德育工作者所拒绝。中小学德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基础品德,如尊重他人、善待他人、关爱他人、诚实守信、孝敬父母、关爱社会等品德。一句话,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用道德的方式去做人、做事、处世,学会用自己的道德“心”来控制自己的行为,而非用一定的政治标准、法律准则等去参与社会生活,处理社会关系,这就是“小德育”。北京师范大学檀传宝教授的《学校道德教育原理》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这一转变的发生。这一转变必将促使中小学德育工作把主要精力放在学生基本道德素养的培育上,促使德育工作者更加明确自己肩负的使命和责任。叶澜教授指出,德育具有四个层次的内容:最基本的是以诚实守信为核心的“为人之德”,其次是责任心,再次是爱国,最后是追求自我完善的“立身之德”。[2]应该说,这一概括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小德育”的基本内容。德育是一个从爱己到爱人,从爱家到爱社会,从爱国到爱人类依次推进的过程,推己及人、爱及社会是当代德育应该具有的一种视野。因此,那些基础品德的培养正是德育的重中之重、立根之基,正是中小学德育的直接目的、核心使命所在。从“大德育”向“小德育”的转变体现着德育研究者对中小学德育工作认识的深化,体现着中小学道德教育正步入一个科学的轨道。
五、德育工作者专业化
在中小学中,德育工作者主要包括两部分:德育课程的授课教师和学校的其他专职德育教师(德育处、团队专职教师)两部分。所谓德育工作者专业化就是指按照专业的标准来培养、管理上述人员。德育工作者专业化的基础是德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实现德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性源自德育教学和德育工作自身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以及学校德育工作专业化发展的需要。按照综合性、高水平的德育教师专业标准来要求德育工作者是德育工作者专业化的实质。德育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主要是德育教师的职前与职后培训、德育教师自身的知识更新与其在德育实践中的积累。[3]同时,德育教师的专业化与教师的德育专业化是两个密切相关的问题。在西方,伴随着品格教育运动的兴起,开设专门德育课程的问题再一次被提出,德育专业化问题随之出现。因此,教师德育专业化是德育教师专业化的前提。要实现德育教师专业化,我们需要从三个方面来努力:其一,确立“将德育作为教育目的与教育任务同样重要”观念;其二,建立对所有教师的德育素养专业标准;其三,对狭义德育教师(即专职德育工作者)的专业标准提出有更高要求。[4]
六、德育实验研究活跃
要推进德育工作的科学化,开展德育实验是一条有效路径。在探索中认识德育、开展德育、改进德育是当代我国德育工作的一大优势。同时,随着国家德育类课题申报、立项工作的有序化,一批有识之士、专业德育研究人员对德育实验研究青睐有加,倍受关注。随之,德育实验研究在我国正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对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理性认识。在这些实验研究中,比较引人注目的有:中央教科所开展的“和谐德育研究与实验”、“体验德育研究”实验、“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北京师范大学檀传宝教授开展的“欣赏型德育模式研究实验”、肖川教授等人开展的“主体性德育研究实验”、山东师范大学戚万学教授主持开展的“活动德育模式研究”实验、江西省黎川一中开展的“3+1”德育改革、黑龙江省小学开展的“德育整体改革”实验、广东省小学的开展的“信息化条件下德育课程改革”实验、重庆石柱中学校的“开发人性化德育校本教材的实验研究”等等。这些实验的开展为开拓我国德育工作的新思路、新路径提供了可贵的探索和尝试,值得所有德育工作者重视和借鉴。
纵观上述研究焦点,我们不难发现:当代德育研究正日益呈现出面向实践、注重创新、专业发展的道路。这一研究势头的形成有助于提升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实际效能,有助于拉近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间的距离,从而为促使我国德育研究工作健康、快速发展产生了积极功能。
参考文献
[1] 冯建军.儿童道德生活该如何加强.教育科学研究,2004(11).
[2] 骆风.上海市中小学生品德状况调查研究.思想理论教育,2006(11).
一、德育观念的转变与创新
观念更新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先导和动力,认知、做事、合作、生存与创新是现代教育目标观念的五大支柱。知识经济发展,社会由重视学历、文凭转向重视能力发展,其中,创新是最重要的能力。在这种形势下,提高德育实效的最基本前提就是更新德育观念。在信息社会中,对学习的认识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学习不再仅是建构客观世界意义的认知性、文化性实践,同时也是建构人际关系的社会性、政治性实践,还是实现自我修养的伦理性、存在性实践。道德是一种群体,道德学习是通过交往实现的。学校德育需要在“全面学习观”指导下,由仅仅聚焦于“构筑世界”,转向关注“构筑伙伴”、“构筑自身”的实践,这样才有益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德性品质与道德人格。
南京市确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目标,认为道德是为人的生命成长和幸福生活而创造的。人的需要既是人进行道德创造、道德辩护的根本动力,也是其根本目的。学校德育不仅把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保障民族与国家的长远利益作为目标,更需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关注学生个人的生活及生命状况,关心学生成长的需求、烦恼,在满足学生基本需要的前提下,制定多层次的德育目标与内容,实现道德引导与提升的效果。因此,南京市德育工作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和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综合的、系统的、经常的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制定了对高中、初中各年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品质、良好个性心理素质和能力等系列内容,并结合经济、政治形势及党和国家重大决策,对学生进行形势任务和时事政策教育;结合纪念重大节日以及班、年级教育主题的需要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结合有关学科教学和各种课外活动进行审美教育。
二、德育课程的改革与创新
学校德育的主要实施途径是通过课程进行的。就德育课而言,从形式到内容都有很大变化。小学开设的“品德与生活”课,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把儿童的全部现实生活作为课程内容的来源,通过主题活动、游戏与其他活动进行。“品德与社会”这一课程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贴近儿童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课程以儿童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为面,针对儿童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等领域中的几个主要因素综合交叉,结成若干教育主题,然后在各年级以不同的层次反复呈现,螺旋上升。初中设“思想品德” 课程,围绕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等关系,整合道德、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法律与国情教育等内容,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
南京市的德育课程改革,奉行国家“一标多本”的政策,在制定统一的课程指导标准的基础上,组织力量编写多样特色的教材,充分利用课外教育基地和“乡土教材”,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爱学校教育。这几年,市教育部门陆续摄制了《雨花忠魂》、《国旗法宣传》、《300000的控诉》、《梅园风范》、《巍巍钟山英灵长眠》等教育录像片,学生们受到了形象生动的教育,激发了“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热情。
2003年,由市教育局徐传德局长主编的《向着太阳歌唱――青少年美德天地》一书出版。该书被誉为“诗意的德育:一种体验爱与美的解释”,开创了德育的新思维。该书以“爱、美、公民、立人”为核心理念,选编古今中外500余篇“最具精神营养”的精美文章,从孩子的体验出发,从人的成长的一些基本需求出发,从教育的规律出发,让孩子们在读书、思考中萌发爱心美德。该书入选全国“百种爱国图书”。
三、德育途径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教育,必须与家庭、社会密切合作,并充分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才能得以奏效。德育实施途径包括系统的思想政治课、其他各科教学、班主任工作、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劳动与社会实践,课外活动,校外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南京市德育工作均在这些方面做了深入探索,取得成效。
雨花台区的“志愿者行动”就是充分体现以上德育实施途径的一个系统工程。他们与老前辈、战斗英雄、改革带头人、劳动模范、科学家等建立联系,发挥他们对学生的榜样教育作用,并争取社会团体和各方面力量的支持。全市各学校重视各种社会信息对学生的影响,大力加强书刊阅读指导,选择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书籍、电影、电视、音像、文娱节目等,对学生进行生动形象的思想品德教育。如南京市五老村小学所探索的“电影德育”享誉全国。
南京市学校的德育课堂一改机械行为训练和把规范、条例当做知识向学生进行灌输的传统做法,充分发挥学生的德育主体性,培养他们对现实道德问题的分析、判断能力,对规范的选择、创造能力。在课堂上引进现实道德问题、道德两难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价值澄清,锻炼他们的道德思维、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能力,培养正确的道德态度、道德信仰。在课外,让学生走入现实的道德生活,在具体的情境、关系中进行判断、选择,自觉认同、内化规范,实现真正的道德自律。
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主持的“基于学生基本需要的主体育德范式研究”,带动近40家中小学开展充分强调学生主体性的研究与实践,这些内容有的侧重于课程角度,有的侧重于活动角度,有的侧重于品质培养,有的侧重于习惯养成,有的侧重于“外修”,有的侧重于“内省”,有的侧重于主流文化、有的侧重于亚文化,有的侧重于道德认知、有的侧重于道德行为。这些创新性实践探索,让主体育德成为了各学校德育工作的选择视野与范式。
南京市德育工作,坚持国家教育部有关德育工作的政策文件中有关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和性格心理素质教育的要求,强化心理教育,在坚定不移地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高度关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坚持德育与心理教育相结合。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自1987年以来,就注重从心理教育理念、机制及教学实践上创新。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建设、制度建设、队伍建设、阵地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一些富有成效的探索,对全市中小学生全面、健康、协调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目前,南京市心理健康教育基本达到服务体系化,制度化,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科学化,心理健康教育师资专业化,学校心理咨询工作规范化,心理健康教育运作品牌化,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多样化等稳定性的教育特征。很多中小学校建立了心理咨询室,配备了专兼职心理教师,组织了心理教师的岗位培训和资格认证工作。
四、德育政策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关键词】学校德育 素质教育 管理
教育教学管理是学校最基本、最重要的管理,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德育为首,育人为先”的要求,如何实现学校高效务实的管理,提高学校德育的主动性、针对性、有效性是当前学校管理,尤其是德育管理的最基本、最重要的问题。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培养中小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就其核心意义而言,是教会学生做人,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一、坚定不移地把德育放在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位置
注重德育,正是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一个根本区别。基础教育处于一个人发育成长的重要阶段,是初步形成正确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关键时期。由于“应试教育”将学生置于沉重的升学压力和过重课业负担之下,过分强调智育,忽视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甚至出现了对学生进行做人教育和健全人格培养方面的空白,不仅限制了学生创造力和个性特长的发展,而且严重影响了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导致了一些学生缺乏远大理想,自私狭隘,缺乏脚踏实地、艰苦奋斗、自强自主精神等等问题。科技兴国,关键在于人的素质,知识科学素质固然十分重要,但知识方面的素质再高也弥补不了思想道德素质的失衡。道德素质堪忧的一代怎能担当建设祖国的重任,迎接跨世纪的挑战?教育是百年树人的奠基工程,现在不站在这样的高度来认识德育的“重中之重”地位,将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德育既包含着人类社会文明进步对教育培养人的素质的普遍要求,更贯穿着一定社会制度的国家对教育培养人的思想政治等方面的某些特殊要求。在小学、初中义务教育阶段,应从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入手,针对其特点和实际,着力培养我国公民应具有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关心他人、尊敬长辈、友爱同学及良好的社会公德、健康的心理素养等基本品质;到高中阶段,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逐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世界观,为他们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打下扎实基础,使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只有人的素质得到普遍的、全面的提高,社会风气才能根本好转,社会文明程度才能全面提高,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才能够最终实现。可见,德育工作肩负着培养塑造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责任。未来人才的许多品质要求,如诚实守纪、独立自强等都必须由德育来完成,参与竞争的意志、毅力、胆识等人格化素质的形成,主要靠德育途径来实现。所以,“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首先必须抓住德育这个“重中之重”。
二、突出德育的“重中之重”
教育应当使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缺一不可。由于德育是青少年个性发展的主导因素,故对智、体等方面的发展以及学校的多方面工作具有重要的动力和保证作用。学生学习目的明则动力足,非智力因素强则自觉性强。
当然,就德育抓德育容易空对空,无实效。只有把德育工作同提高教学水平等业务工作结合起来,使思想同心、目标同向、工作同步,德育才能体现其应有的地位和作用,才会无往而不胜。否则,德育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失去了生命线。
德育只有紧紧把握装两全”的办学方向,通过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和环境育人、活动育人等途径为建设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提供强有力的思想基础和政治保证,从而使“四有”新人的培养目标落到实处,才能实现基础教育的育人功能和提高整个民族素质以及社会长远发展所具有的真正效益,才能把素质教育理论转化为具体的学校办学思路和学校改革的运作机制。
三、落实德育“重中之重”地位的方法
1.正确的舆论和政策导向。
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人人成材。通过广泛宣传,应该让人们正视现状:升学率高低并不完全决定于学校和学生本人的努力,而主要取决于高一层次学校对招生的需求,最终取决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条件。目前,是要加大改革力度,端正办学指导思想,使全体学生全面发展,成为国家建设的有用之材。同时,用目标管理校正和规划办学思路,且细致到各科教学和各种教育活动之中,将德、智、体、美、劳全面加特长的原则有机地体现到升学考试之中,利用升学指挥棒把学校导向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把学生引向全面发展,发挥借力发力、四两拨千斤的效应。
2.科学的督导评估保驾护航。
(1)建立起有效可行的评价制度和评价指标体系。衡量教育质量,应以全体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状况和水平为标准,不能只看学生掌握书本知识的多少和升学率的高低;并且有意识地增加有关素质教育的内容,加大“两全”项目的权重,凡是有可能加剧“片追”的指标则一律不设。
(2)宏观督政。要变智育和德育一手硬一手软为两手都抓、两手都硬,关键是要党政领导树立全面质量观和综合人才观,用科学的评估代替只凭考试成绩定优劣奖惩的片面做法,实行德育“一票否决权”制度,逐步形成一整套的护航机制和激励机制。
关键词:德育实效性;现状;策略
一、德育实效性的内涵
狭义的德育,指道德教育;广义上的德育,指以品德教育为核心的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德育过程则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的心理、品德和思想健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传承先进文化,不断建构和提升思想意识、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念的教育活动。
所谓德育实效性,就是德育的实际效果,通俗地说就是学校或教师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在学生的心灵中到底有什么样的实际效果。
二、德育的现状及问题
(一)学校德育指导思想上忽视其地位性
我国的各中小学普遍存在着“重成绩,轻德育”的倾向,认为“三率”,“毕业率、升学率、优秀率”才是学校生存发展的“硬道理”,导致学校德育工作“提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盛行,普遍没有对德育足够重视,这样的观念现在看来是错误的,是不合时宜的。
(二)德育忽视学生的主体性
在德育过程中,学生应该是道德的主体,道德情感的主体,道德实践的主体,但是以往的德育过于强调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置于被动接受教导训诫的客体地位,在教育方法上偏重“被动灌输式”和“片面管束式”,忽视甚或抑制了学生的主体判断与选择。同时,在强调德育首位时,任意拔高关于政治的、信仰的、理想的、自由王国的认同,这些“高、大、空”的内容,不仅使德育陷入空洞注疏和运动式口号宣传的泥潭,而且使学生感到遥不可及。这种客体化的、没有参与决策权的学习使学生处于一个“他者”地位,又怎能期望他们对德育产生积极的态度呢?
(三)德育在方式方法上忽视其渗透性和多样性
德育是一种培养人、塑造人的教育,德育是一种文化,应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地渗透到整个教育过程中,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自然流露的教育。德育工作,也必须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并与时俱进。那种硬贴政治标签的空洞说教和“管”“灌”“卡”“压”的行政手段,手法单一,硬性老套,无疑削弱了德育的功能。
三、增强德育实效性的策略
所谓德育实效性,就是德育的实际效果,通俗地说就是学校或教师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在学生的心灵中到底有什么样的实际效果。要增强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应做到:
(一)重视德育的重要性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而德育是衡量人才的最基本的准则。从学校讲,它的内涵牵涉到德、智、体、美、劳等方面,这几方面都得到了发展,才能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和谐健康地发展。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应该改变。学校教育作为最根本的教育手段,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才无德不可用,德育工作应该被视为学校正常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领导带头,全员动员,责无旁贷,从小抓起,不得忽视。
(二)提高德育的科学性
成功的教育首先必须是建立在对受教育者真正了解和理解的基础上,在道德教育方面要切实使学生乐于接受,起点就不能固定在把学生当作被动受体这一传统模式上,而必须确定在对教育对象实事求是的把握上,摸索出符合时代特征和学生特点的新方法。教育方式、教育途径、教育评价体系应合理,与时俱进,具有科学性。
(三)转变德育育人模式、育人方式
主要是改变过去学校的教书与育人分离、管理与育人分离、环境与育人分离的现象,致力于构建新型的德育模式,除了课堂教育主渠道外,社会实践、党团组织,以及校园文化和日常德育等多渠道都要发挥应有的作用。应将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打破传统的狭小的德育天地,以便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就整个社会而言,学校德育、家庭德育、社会德育要形成一体化,也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德育的最佳效果。转变育人方法,主要改变过去学校育人工作方法落后、内容单一、手段呆板的现状,更新德育教学观念,突破课堂德育空间,让德育从课堂走向社会,从说教走向实践,从遥远走向身边。
综上所述,德育始终是一个社会性的大课题,要扭转新时期德育工作之薄弱局面,收到良好的德育实效,不但需要教育工作者的积极努力,同时还需要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让我们共同来营造适应青少年成长的大德育环境,给学生以好坏、是非的肯定评价,使社会道德在他们身上迅速内化,转化为他们自身的道德行为的提高,从而促进我校我省乃至整个中华民族之未来整体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
我们八坼小学作为一所传统艺术特色学校,多年的坚持和传承,在师生中形成了良好的艺术氛围。近年来,学校在传承原有特色的基础上,利用各类资源,开发文化特色项目的新途径,着力打造文化特色品牌项目。
一、以地域文化为依托,开发地方文化特色课程
长期以来,学校一直遵循自上而下的国家课程开发模式,忽视了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多样性、地域性。而本乡本土的地域特色资源在以一种“无声”的文化形式影响和熏陶着周围的人们。通过挖掘乡土教育资源,形成富有乡土气息和人文精神的课程资源,进而渗透到学校教育之中,可以丰富课堂教育活动,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使教学本土化、生活化。
随着办学的深入,原有的艺术特色课程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为了让特色更优,学校依托地域资源,引进农民画和锡剧的教学。
周鑫华,是吴江农民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他的作品植根于农村,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农村江南水乡的韵味。近几年,周鑫华在农民画创作路上,收获颇丰,在各级各类比赛中频频获奖。他的作品还曾被吴江政府作为礼品,赠送给日本友人。我校充分利用这一地域资源,传承地方文化,请周老师走进课堂,为学生们授课。如今,学生在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逐步掌握了农民画的绘画技巧,在各级绘画比赛中多次获奖。
锡剧是我们江苏省主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曲调优美流畅,轻快悦耳,深受江南人的喜爱。让戏曲走进校园,是传承传统文化和提高师生艺术素养的有效举措。2010年,我校成立了“尚美”锡剧社团,先后聘请了锡剧名家卞雁敏、盛连荣、赵玉华等老师莅临指导。卞雁敏老师是国家一级演员,曾在多部锡剧中担任主角和主要配角。盛连荣和赵玉华老师是吴江公共文化中心艺术团成员,多次参加全国省市级演出并获奖。学生们在几位老师的悉心教导下,了解了锡剧文化,掌握了演唱的技巧,多次参加各级各类演出。
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课程,是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需要,是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青少年艺术修养的有效途径。这些课程的引进,为我校特色文化内涵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014年12月25日,我校为全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推进会作现场展示,收到极好的反响。
二、与外界机构合作,打造学校特色品牌项目
我校的特色建设起步于20纪90年代中叶,在实践层面上取得一些成绩。随着办学的深入,我们发现学校特色还停留在浅层面,缺乏广度,缺乏全局性,更缺乏深度,不利于学校的整体改革,不利于素质教育的深化。为此,我校在总结、反思的基础上,把学校坚持了近二十年的美术特色转型为“尚美特色文化项目构建”,更关注学校内涵发展和学生个性发展。
学校充分挖掘尚美文化的内涵与价值取向,传承原有的术特色,在此基础上积极与校外机构进行合作,提升学生审美素养,进一步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打造学校教育品牌。
2014年6月,学校与苏州大学艺术研究院合作,成立了徐海鸥工作室,引进了油画课程。徐海鸥是苏州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教授、硕士生导师,先后出版了《徐海鸥油画作品集》《当代美术家――徐海鸥》《徐海鸥油画作品》等作品集。学校油画课程由徐海鸥教授和他的学生定期来校执教,孩子们被这种表现力极强的艺术所吸引,学习兴趣浓厚,在线条与色彩的交融中逐渐掌握了油画的技巧,受到美的熏陶与感染。现在,学校的艺术长廊、教室门口,随处可见学生的油画作品。
2015年,学校又与区科技中心合作,引进了绘本插画、丙烯装饰画、构成设计三个精品艺术社团,由科技中心定期指派专业老师到校上课。学校越来越注重核心社团的质量,这三个社团的成立是活动社团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积极打造精品社团的体现。2016年11月,我校学生艺术作品在苏州市教育局金色大厅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展示活动。
三、以尚美文化为核心,建构德育品牌特色活动
学校德育工作是教育工作的灵魂,它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起着导向作用。
在全区广泛开展“三有三讲”德育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我校创新方式方法,将“尚美文化”融于德育工作的各个环节,坚持立德树人,以“和谐、求美”为总目标,以“做一个有感恩心、有责任心、有进取心;讲文明、讲礼貌、讲道德的人”为主要内容,开展行之有效的德育品牌特色活动,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人生观,提升德行修养,争做“尚美”好少年。学校三大仪式,即一年级新生入学励志仪式、三年级学生生日成长仪式、六年级学生毕业感恩仪式,已成了学校的品牌德育活动。
一年级新生入学励志仪式在每年9月份举行,作为一名刚踏人校园的小学生,迎着开学的第一缕阳光,来到美丽的校园,心中充满了无限的热情与激动。为了使学生们能在学校这个大家庭中更愉悦地学习、生活。八坼小学在每学年9月开学初举行一年级新生入学仪式,为新入学的同学们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入学氛围,让他们快速地融入小学生活,适应校园集体生活。
三年级学生生日成长仪式在每年4月举行,十岁是孩子金色童年中最值得纪念的年龄。为此,学校少先队策划了三年级同学的集体生日,纪念这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垂髫之年”。希望通过活动让队员过一个有意义的生日,在这次难忘的经历中学会承担责任,懂得感恩,同时也让队员们感受集体的温暖和快乐。
六年级学生毕业感恩仪式在每年6月举行。六年的小学生活对每个毕业生来说都是难忘的、值得珍惜和怀念的。“毕业感恩季”旨在培育学生最基本的道德素养――懂得感恩!通过活动,唤起学生对学校的感恩之心,感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母校,也懂得将这份感恩之心回馈,用实际行动感恩社会、回报社会、服务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