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医解剖学基础知识

中医解剖学基础知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医解剖学基础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医解剖学基础知识

中医解剖学基础知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医骨科疾病;解剖学;疾病发生规律

中医骨科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一个分支,其主要研究任务是如何预防和治疗骨折、脱位、软组织损伤及内伤,从古至今都是我国传统医学的一支重要学科。而医学解剖学是西医中最为基础的学科,它系统的介绍了人体各器官、组织的位置和关系,与中医骨科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断和治疗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中医骨科大夫应当掌握一定的解剖学基础知识,认识人体内各主要系统的解剖关系,了解每个骨的位置、形状,与其相毗邻的各软组织的名称、位置、走形,各软组织与骨的解剖关系,以及各软组织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的了解各骨的营养支持血管,运动和作用,这样才能更好的认识骨科疾病的发病情况,做出正确的诊断以实施简单有效的治疗手段。此篇文章以解剖学的角度考虑,仔细分析了当骨科疾病发生时其发病部位,移位方向,周围软组织损伤等情况,从中发现了一些疾病规律,特在此详述以证明在中医骨科的学习中应该掌握一定量的解剖学基础知识,才能更高的服务病人。

1 解剖结构特点与骨科疾病好发部位的关系

人体在发育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薄弱的解剖部位,而这些位置往往是中医骨科疾病的好发部位。

1.1 骨的结构特点与骨折发生的部位

骨分为骨松质和骨密质,两者的组成成分,质地,硬度都有明显的改变,而两者的交接处往往是骨折的好发部位,比如肱骨外科颈、股骨大小转子间。骨在生长的过程中,为适应相应的切力,骨干形状往往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比如锁骨呈倒的“S”型,内侧向前凸起而外侧向后凸出,骨折好发在此的交界处;胫骨的中上2/3横切面为三角型,下1/3呈四边形,两处的交接多发生骨折。而且,不同的骨组织之间,其活动度和范围有很大的差异。当发生剧烈或大幅度的活动时,由于突然强烈的拉力,常导致关节的损伤而发生骨折。此种骨折较多发生在脊柱的关节,其中以颈6、颈7和胸1,以及胸12、腰1和腰2之间最为常见。

1.2 关节的结构特点与脱位的关系

脱位是指骨之间的正常解剖关系发生改变,造成其相应的正常功能障碍。关节周围一般都有关节囊和关节韧带附着,还有肌肉覆盖,形成稳定的关节关系,故不易发生脱位。但有些关节因其结构特点,关节的稳定性较差,当给予一定的外力时,关节容易从不稳定的部位脱出,形成脱位。肩关节最易发生脱位,关节囊的前下方缺乏肌肉和韧带覆盖,易发生钱下脱位。肘关节囊的后壁较薄弱,所以易发生后脱位。

1.3 解剖结构特点与周围软组织的损伤

在人体中,许多软组织因为其特殊的解剖结构,会在生理条件下与其周围的骨组织发生摩擦,在长时间或者高强度的活动中,容易产生炎症,造成不可逆性损伤。现将易发生摩擦的软组织及其发病原因总结如下,见表1.

2 肌肉收缩的方向决定了骨折移位的方向

骨折移位方向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而肌肉收缩的方向是其最重要的因素。骨的运动是由附着在其上的肌肉通过收缩引起牵拉力而形成的。当发生骨折时,肌肉的牵拉势必引起骨折的断端向着肌肉收缩的方向移动,决定了骨折的移位方向。因此,熟练掌握各个骨上肌肉的附着点,收缩方向,有助于诊断骨折的移位方向和类型,对于我们学习和理解中医骨科疾病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1锁骨骨折 锁骨的内外端侧附着不同的肌肉,内端为胸锁乳突肌,外端则是胸大肌。当发生骨折时,内侧肌向后上方牵拉,外侧肌向前下方牵拉,造成锁骨的航向移位。

2.2髌骨骨折 髌骨质硬、较厚,直接撞击不易发生骨折。其骨折多由间接暴力,主要是股四头肌的强烈牵拉引起。股四头肌收缩时,其肌腱产生向上和向下的拉力,导致髌骨分裂移位。

3骨周围神经,血管损伤的原因

骨的周围存在丰富的神经和血管,起着支配骨的运动和供给骨骼营养的作用。当发生严重的骨折时,重要神经往往会被压迫,大的血管被骨折被断端压迫或者被刺破,肢体缺血,发生坏死。这些损伤如不及时治疗,多会导致骨发生不可逆的功能障碍,严重者亦可能截肢。刺破的大血管有可能引发大出血,机体休克,危及生命。所以,当发生骨折时必须尽早诊断是否有周围重要血管和神经的损伤,尽早给予治疗。发生骨折容易导致神经和血管发生损伤的,主要有以下几种并举例如下,见表2。

4 骨毗邻内脏器官损伤的原因

在骨的周围常常毗邻人体内重要的内脏器官,比如肋骨构成桶状结构保护胸腹部内的重要器官,但当它们发生骨折时亦会导致这些器官的损伤。

(1)肺损伤:肋骨的骨折断端刺入肺部,引起气胸、血胸或者血气胸,导致患者呼吸困难,而且还常会造成肋骨下缘的肋间神经和血管损伤,严重者危及生命。

(2)肝、脾损伤:严重的肋骨骨折,还会导致下缘肋骨损伤左上腹部的脾脏和右上腹部的肝脏,这些器官破裂引起机体大出血,导致休克。

(3)膀胱及尿道损伤:膀胱位于骨盆内,当髂骨、骶骨等发生骨折,刺破膀胱,损伤尿道,引起血尿和排尿困难。而且,骨盆骨折最易导致大出血,引起休克,病情凶险。

(4)直肠损伤:骶骨骨折,刺入直肠,引起便血、下腹部疼痛。

从以上可以看出,解剖学作为一种基础学科,对于研究中医骨科疾病有着重要的临床作用。它不仅与中医骨科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还关乎着疾病的变化,并发症以及预后等规律。在现在中医衰落的大环境下,我们中医临床医护人员应当认真学习西医解剖学,掌握一定的解剖知识,了解各个系统之间的毗邻关系和各器官组织之间的位置关系,分清楚层次,从而更好的服务患者,提高中医在大众人民之间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卫建民,王小明,王凯军.开放复位治疗跟骨关节内骨26例[J]. 陕西医学杂志,2010(02):102-103

[2]陈玉晋.胫骨平台骨折合并损伤的治疗体会[J]. 中国骨与关

中医解剖学基础知识范文第2篇

【摘要】学好解剖学是医学生成为一名合格医生的基础条件。然而,此学科的特点是内容多、名词术语多、概念多。医学生们学起来容易感觉无味、抽象、难学、难记,难以深入的理解。这些都大大降低了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影响到教学质量。为提高解剖学的教学质量,笔者在积累了多年的教学经验后,经过深入的思考和总结,对如何提高解剖学教学质量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索。

【关键词】解剖学;教学;质量

对于医学生来说,学好人体解剖学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解剖学内容繁杂,需要记忆的知识点非常多,记忆起来又有非常大的难度,这些很容易造成课堂的枯燥无味,引起学生的厌学心里,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大大降低了解剖学的教学质量。因此,如何提高解剖学的教学质量,使学生具备更加牢固的解剖学知识成了当前解剖学教育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进行了深入的总结和思考,对如何提高解剖学的教学质量也有了一定的探索,现综述如下。

1 了解学生,准确把握学生心里

多年来,通过对入学新生的调查,笔者发现:①绝大多数新人学考生在高考前都全力以赴地复习文化课,多数学生入学前必备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储备不足或没有储备。②很多学生都怀着一种走过高考后如释重负的感觉,认为大学生活应该是轻松、自由的,对学习也抱着一种玩的心态,在课堂上常表现出坐不住、厌学、甚至不学的情况。

针对以上两个现象,笔者认为,要准确把握学生心里,对症下药,以达到“治疗”的目的。第一:要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第二:要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2 认真钻研,提高教师素质

只有具备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后,方能做到授人以渔。因此解剖学教师要想获得较高的教学质量,首先必须提高自身的素质。解剖学概念多,名词多,记忆多,又枯燥繁琐,这就向授课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除了有较高的语言艺术外,课堂上绘图讲解也十分重要,如在讲解非常重要的解剖结构及毗邻关系时,教师在黑板上用优美工整的板书,用简洁、准确的线条,形象地勾画出所要讲述的解剖结构和毗邻关系,对加强学生的学习印象是非常有利的。

3 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增强课堂授课效果

3.1 采用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case method)又称“苏格拉底式教学法”,是英美法系国家法学院最主要的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法早就应用于医学课程的教学中,并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经过笔者的亲身实践,解剖学作为一门医学的基础学科,将“案例教学法”运用于教学过程,也能收到很好的效果。这能大大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课堂的吸引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临床知识。

3.2 结合多媒体进行教学:多媒体教学中,多媒体课件将图片、文字、动画融入其中,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思维过程展现在学生面前,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理解、掌握知识有相当大的作用。

3.3 互换角色:长期以来,人们对于学生和教师概念都有着非常明确的区分,认为在课堂上老师和学生之间不应该存在互换角色的可能。其实不然,教师和学生应该通过一定的方式,在课堂上进行合理的角色互换。比如说,教师可以挑选一些相对来说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内容,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备课”,然后再选择一名代表,以教师的身份到讲台上给其他学生进行讲解。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在“备课”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又可以加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3.4 鼓励提问、鼓励质疑:以肝门静脉系的教学为例,教师在着重讲授肝门静脉系的组成、结构特点及其属支后,提出讨论题――肝门静脉系与上、下腔静脉系之间存在哪些吻合?为什么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会出现呕血、便血、脐周静脉曲张等现象?教师对学生提出的见解采用引导式的反问形式,同样以解答问题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在保持学生积极性的同时又让学生自主的去理解和解决问题。

4 丰富课余生活,组建第二课堂

4.1 自建模型:自建模型教学法是笔者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在课下,以组为单位组建人体解剖模型,然后让同学们根据创建的模型在课堂上对与模型相关的解剖知识进行讲解。这种方式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可以使学生在建设模型的过程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着巨大的帮助。

4.2 成立学习合作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一种符合现代教育心理学理论的教学模式,是指学生在没有教师直接参与情况下,自己组成一个学习小团体进行学习,小组内学生之间相互依赖、相互沟通、相互合作,从而达到共同获取知识,并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的目标[2]。经实践证明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技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有利于增进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等。

4.3 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解剖学虽然比较难学、难记,但是要是善于发挥创新思维,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有可能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说,可以通过自编句式整齐,朗朗上口的歌诀来提高对知识的记忆。例如对上肢浅静脉与下肢浅静脉的记忆,可编写如下:上肢浅静脉“外头内贵,源于手背,肘横正中,腋肱深归”;下肢浅静脉“大隐前内走,小隐走外后,大隐注入股,小隐注月国处”。通过这样的方式,在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实现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综合上述,提高解剖学教学质量,应该以学生为先导,以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为基础,注重对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的转变,结合所在院校的办学条件与办学特点,灵活采用“案例教学法”、鼓励学生进行提问和质疑、适当采取互换角色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结合多媒体技术等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以期最大限度的提高解剖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中医解剖学基础知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职卫校 解剖教学 观察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a)-0192-02

1 掌握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一般方法

在解剖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1 从整体到局部再回归整体

该原则要求学生基于宏观的角度对事物形成一个整体的认识,然后再分析事物的局部特征,理解其在整体中的地位,发现规律与关键点,最终对事物形成一个清晰、完整的认识。比如在进行髋骨的观察教学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照图谱了解髋骨的正常方位,再根据相关教学、指导大纲行等对其的描述,通过图谱观察离体髋骨的具体形态及表面骨性标志,最后引导学生通过骨架、相关关节标本等模型了解髋骨与其它相邻骨骼的连接关系,在对照骨架的基础上与活体相结合,加深对“髂嵴最高点是确定腰穿定位的标志”这一重要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

1.2 由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

该原则要求老师引导学生先分析事物的特殊性,以此为基础分析事物的一般性,最后再加深学生对事物特殊性的理解,该方法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对繁琐的内容,而且可以在观察中分析多种事物的特征,总结其中的一般规律。比如在观察椎骨时,可以通过骨架引导学生了解椎骨的数目,掌握各部椎有的具体数目与比较明显的特征,然后再选择一个典型的椎骨,比如胸椎,将其正常方位确定出来;接下来对照图谱对椎骨的一般形态进行深入认识,再对各部椎骨的具体数目、一些比较特殊的椎骨进行观察,思考分析各部椎骨形态体现出不同特点的原因。

1.3 遵循特定顺序的原则

在观察过程中,先分析器官的具置,再介绍其毗邻的各个器官,可以帮助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对观察对象形成更好的感知。比如在观察子宫位置及其毗邻的器官时,可以先指导学生明确子宫的具置,然后对其前、后、左、右、上、下等毗邻的器官或结构进行观察,这种方法适用于所有器官的位置观察及其邻位器官的观察。此外,还可以根据人体的生理功能顺序进行观察。解剖学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对正常人类的形态结构进行研究,而观察能力是培养学生智力结构的基础素质,因此解剖学教学中,遵循人类生理功能的顺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十分有效。比如在学习泌尿系统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先观察肾脏,然后再到输尿管,至膀胱,最后再到尿道,这种根据人类特定生理功能顺序的观察方法可以加强学生对泌尿系统的组成及连通关系的理解,并且在观察过程中,学生还可以进一步了解这些器官的形态结构及对应的生理功能。内脏学的其它几个系统也可以利用该方法进行观察。

1.4 比较观察研究

对需要鉴别的对象进行观察时,可以采取比较观察的方法进行研究,主要针对新、旧对象进行对比观察,区分二者的异同,比如在观察大肠外形时可以比较小肠的外形,通过对比学生即可理解大肠所特有的结构特点,大肠与小肠的区别点等。

2 与临床医学相结合

中职卫生学校的学生在毕业后最终会到各级医院、各个科室从事护理工作,而解剖学教学过程中与临床知识相结合,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而且可以提高其观察能力。当然,解剖学教学过程中结合临床医学,就要求任课老师对医学知识体系有一个全面、动态的把握,特别是与解剖学相关的医学学科,老师更要加深了解。由中职卫校解剖学教材中可知,其中包含了越来越多的临床知识。具体而言,在解剖学教学过程中引入临床知识的教学流程如下。

首先进行临床讲座,通过临床病例对其临床表现进行简单介绍,将外科解剖内容作为讲解重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了解相关的解剖学知识,比如体表解剖、解剖层次、解剖标志、重要结构等等。其次进行手术示教,可以邀请高年资外科医师作为主讲教师,实习的高年级医学生或低年资住院医师作为助手,课堂其它学生则分以不同角色担任不同任务,比如二助手、三助手、器械员、巡回员等等,大家共同合作,协助主讲教师完成手术模拟,其它学生可以现场观摩。再次由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包括一些临床的基本操作及常见手术等,具体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外科的基本操作,比如器械识别与操作、切开与缝合、结扎等;二是常用操作,比如气管插管术以及深静脉穿刺术等;三是一些常见手术,比如大隐静脉剥脱术、甲状腺大部切除术以及胆囊切除术等等。最后老师要带领学生进行课后总结,参与手术的学生要认真总结手术中观察到的重要知识点,加深对课堂内容的记忆与理解。

在选择病例时,由于学生需要面对一个具体的病例而非枯燥的教材,因此老师要以教学目的及教学要求为基础,从病例分析中提炼出与解剖学密切相关的知识点,引导学生尽量运用单纯的解剖学知识解决问题,降低其对其它基础课程及专业课程的依赖性。对于中职卫校学生而言,初始阶段可以选择一些比较浅显的病例,比如为什么外科颈容易发生肱骨骨折,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比较容易的获取答案,有助于培养其学习自信心,激发其对解剖学相关观察内容的学习积极性。当然,随着课程的进一步深入,需要选择一些设计相对复杂的病例,诸如临床上腰椎穿刺选择第三、四腰椎进行的原则,以及穿次时由浅入深会依次经过哪些结构等,这类病例涉及到若干个系统的解剖学知识,学生需要通过横向观察、联系相关知认才能获得答案,使其所学知识向着系统化、整体化的方向发展。

3 在解剖学课程中引入多媒体教学

随着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解剖学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其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立体、直观。因为解剖学是一门与形态学息息相关的课程,老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二维的“面”的结构,还要求其建立三维立体概念,教材中的二维图片不够立体,影响学生对事物具像化的效果,从而对其观察能力产生影响。而多媒体技术则利用计算机对图像进行三维重构,使得人体结构变得更加直观,更加利用学生观察、学习。且解剖学课程包含了内容繁杂的基础知识,学生必须从庞大的知识体系中提练出重点与要点知识,传统的学习方法难以保证学习效果,而多媒体技术可以将知识难点、重点直观显示出来,使得学生更加有条理的掌握知识。当然,多媒体技术也存在一定不足,比如信息过多可能导学生的学习负荷加大,并且会降低老师教学的灵活性;此外,多媒体技术还会对师生的交流进行一定限制,老师通过多媒体技术将图片、声音直观的呈现给学生,学生自行观察、获取知识,中间缺乏必要的交流反馈过程,这些都体现出多媒体技术机械化的不足。因此在解剖学教学过程中,要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才能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与提升起到有利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胡邓新.解剖生理学基础教学探讨[J].现代医药卫生,2011(15):2397-2398.

[2] 高洋.论解剖专业课教学中的创新[J].职业技术,2010(6):44.

[3] 程愉.浅论口腔解剖生理学教学及考核模式的实用性与特色性[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16):57-58.

[4] 吴珏.浅谈如何让中职解剖课生动起来[J].科学之友,2010(9):128-129.

[5] 谢红荣.情感教学在中职人体解剖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0(12):92-93.

[6] 钟强.让学生做解剖实验课的主角[J].中国西部科技,2011(18):82-86.

[7] 马军艳.提高中职动物解剖生理教学质量浅析[J].大众科技,2011(6):168-169.

中医解剖学基础知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职业院校;中医药;整脊;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8-0381-02

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和整脊医学的发展趋势及整脊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参照整脊职业的任职资格标准,充分体现以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为主线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特点,中医药类高职院系所设整脊专业应以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整脊临床工作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整脊人才为目标,建立结构合理、互补性强的综合性模块化课程体系,以便加强课程与学科在逻辑和结构上的联系与综合,从而形成有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整脊专业课程体系。

1职业院校中医药类院系整脊专业的综合性课程体系

整脊专业作为中西医骨伤和推拿、导引等相结合形成的新兴医学专业,要求学生既要有西医的解剖、生理、病理、诊断、脊诊、整脊等基本知识和技能,又要有中医的基础理论知识和骨伤、针推、脊诊、整脊等专业技能,更需要具备一定的传统文化功底和人文素养,这就决定了其课程体系的综合性。综合性课程体系能使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相统一,人文与科学技术素养教育相融合。

通过对整脊行业的调查和对整脊人才培养规格的研讨,我们认为职业院校整脊专业课程体系应包括人文课程体系、现代医学课程体系、中医学课程体系、整脊课程体系和实践课程体系5个方面,而每个方面的课程体系又可分成若干课程模块。

2职业院校中医药类院系整脊专业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2.1人文课程体系的课程模块: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因此,立德树人就成为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人文课程体系正是以职业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为核心,着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人文知识、文化修养、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升学生献身医学、爱岗敬业、救死扶伤、仁爱助人、甘于奉献、团结协作、自强不息等人文精神以及良好的道德修养等。

根据职业技术教育学制短等特点,其人文课程体系可分为2个子课程模块,即基础性人文课程模块和应用性人文课程模块。

(1)基础性人文课程模块:旨在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法律观等,增强学生的社会意识和人文素养。开设的必修课程有5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军事理论。

(2)应用性人文课程模块:旨在培养学生学习整脊医学所需的工具性知识、技能和身心素质,以便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开设的必修课程有4门:英语、体育、计算机基础及应用、应用文写作。

2.2现代医学课程体系的课程模块:整脊医学职业教育需要学生具有扎实的现代医学基础,尤其是必须、够用的脊柱解剖、生理、病理知识和脊柱病变的诊断技能基础。为了便于教学,我们将现代医学课程体系分为2个子课程模块,即现代医学基础知识模块和现代医学专业技能模块。

(1)现代医学基础知识模块:旨在培养学生学习整脊医学所需的现代医学基础知识,尤其是必须、够用的脊柱解剖、生理、病理知识,为整脊专业课程学习奠定基础。开设的必修课程有5门: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微生物与免疫学。可选修医学心理学、社会医学、康复医学、老年医学、执业医师考试。

(2)现代医学专业技能模块:旨在培养学生学习整脊医学所需的现代诊断技能基础,尤其是脊柱病变的诊断技能基础。开设西医诊断学基础1门必修课。

2.3中医学课程体系的课程模块:由于整脊医学属中西医骨伤、推拿、按摩、导引等相结合的一门新兴医学学科,因此,要求学生应具备足够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和临床诊治技能。所以,其中医学课程体系也应分为中医学基础知识模块和中医学技能模块2个子模块。

(1)中医学基础知识模块:旨在培养学生学习整脊医学所需的中医学基础知识。开设的必修课程有5门:医古文选读、中医学基础、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

(2)中医学技能模块:旨在培养学生学习整脊医学所需的针灸、推拿技能和内、外、骨伤、妇科等常见病的诊疗技能。开设的必修课程有6门:针灸学、推拿学、中医内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

2.4整脊学课程体系模块:作为专业主干课程体系,主要培养学生整脊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成为高技能整脊医学专业人才,能胜任整脊临床工作并有所创新、可持续发展。根据培养目标要求,整脊学课程体系可分为2个子模块,即整脊学基础知识模块和整脊专业技能模块。

(1)整脊学基础知识模块:旨在培养学生的整脊医学基础知识,如整脊的基本概念、原理,脊柱的解剖、生理、病理、生物力学、诊断、预防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开设的必修课程有整脊学基础1门。

(2)整脊专业技能模块:旨在培养学生从事整脊临床工作的诊疗技能和脊椎病的预防技术,并提高学生对脊柱学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所开设必修课程有3门:整脊学技术、整脊治疗学、整脊保健学。

2.5实践课程体系模块:整脊医学职业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基本实践操作能力。因此,实践课程是非常重要的课程体系,是整脊专业教学的重要核心环节。根据实践课程的性质、教学形式和教学目标的不同,可分为实验、实训和实习3个子模块。

(1)实验课程模块:采取少而精的原则,使学生通过实验课程对现代医学的基础知识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尤其对脊柱的解剖、生理、病理、生物力学有直观的认识。实验课程的教学采用穿插式,安排于现代医学基础知识模块的各科目课程的教学中。

(2)实训课程模块:实训课程是中医学技能模块和整脊学专业技能模块的主要教学模式,应占总教学课时的50%。实训课程教学也应采用穿插式,安排于各技能科目课程的教学中。

(3)实习课程模块:实习课程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于整脊临床的主要教学模式,在整脊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占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实习课程集中在第3学年进行,为期44周(10个月),由学校安排学生到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并切实加强对顶岗实习过程的管理,注意提高顶岗实习内容与专业培养目标的吻合度。

课程体系的建设和改革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题,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本研究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重组课程结构,注重人文社会科学与技术教育相结合,形成以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为主线的有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整脊专业课程体系。

中医解剖学基础知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医骨伤临床课教学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4-0188-02

中医骨伤临床课是骨伤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同时也是一类专业性和实践性要求都很强的课程,是学生在掌握了中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前提下所开设的一系列课程,在中医学教学体系中被设置于后期的教学阶段。由于专业性及实践性非常强,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加之,骨伤科疾病往往涉及到多个学科知识,其中尤其是对局部解剖学知识的掌握,且病情复杂。这就要求学生在前期基础课的学习中要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作为一名临床课教师我们的责任是如何让学生将前期基础知识和现在的专业知识相结合,使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为社会培养合格的骨伤科临床医生。因此在教学中需要综合运用教学方法,采用多学科理论交叉教学。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经常用到的有以下几种常用的教学方法,每种教学方法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各位老师可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

经典病例教学法:经典病例教学法就是根据课程特点、学生知识结构和接受能力选择客观、典型且具有代表性的一些临床病例作为本次所授课程的导引。然后启发学生进行思考,组织学生对病例进行分析和探讨,对本病应如何进行诊断和治疗。给学生创设悬念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并在阶段讨论结束后教师及时给与客观评价。采用经典案例教学法教学,可以使教学过程更生动活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临床动手技能,加深学生的理解与印象,达到真正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

提问式教学法:思考的动力来自于疑问,提问式教学法也是我们经常用到的一种方法,它与上面所提到的经典案例教学法有相似之处,都是以问题开始,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在带动学生思考和提高学习兴趣等方面表现较为突出。具体方法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将与某章节内容相关的问题在讲授之前提出,围绕问题进行授课并最终解决该问题。例如讲授“腰椎椎管狭窄症”这一节时,可以先讲某个患者腰腿痛及间歇性跛行的案例,即该患者的症状多于站立或行走过久时发生,若躺下、蹲下或骑自行车时疼痛多可自行消失。下蹲后症状马上缓解,若继续行走则出现同样症状,常形象的描述为“走路走不了几十米,骑车能骑几十里”。提出疑问并让学生思考该病症的原因。但是问题不要太难,一般应该从简单的开始,循序渐进用引导法逐步提深问题的难度和高度,否则会伤了同学们的自信心就难以调动思考的积极性了。并且老师的问题要紧扣临床的疾病,最终讲完这一章节时,要用一点时间重复一下开始提的问题,加深同学们的印象,让学生有一个清晰的完整的认识。

情景模式教学法:情景模式教学法是指学生通过“患者”与“医生”的角色扮演,模拟疾病及就诊时的情景而达到学习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具体操作时挑选两名学生分别扮演患者和医生。由“患者”向“医生”求诊,“医生”根据望、闻、问、切四诊进行分析和诊断,再由其他同学进行补充诊断。然后由“医生”陈述病史、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案,最后由全体学生进行讨论,讨论中出现疑问由教师耐心进行解答。该教学方法可以活跃教学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增加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临床思考能力,提高学生与患者沟通能力和进行口头表达的能力。

引导式教学法:我们在讲解一个疾病时一般从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和治疗等几个方面来入手,一个疾病可以涉及到多个学科。这就要求任课教师要具备引导学生运所学过的如解剖学、诊断学、生理学、病理学等基础医学知识,对该疾病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如讲授腰椎间盘突出症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腰椎间盘退变时机体会出现那些临床表现。教师可这样加以引导:同学们可以从骨组织和软组织两方面考虑。多数学生会想到随着年龄的增长,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脱水,纤维环弹力降低,椎间隙变窄,周围韧带松弛,椎体失稳而位移,椎体边缘骨质增生,黄韧带肥厚、变性,钩椎关节增生及关节突关节的继发性改变等。这些结构变化,均可使腰椎椎管或椎间孔变形狭窄,直接刺激、压迫脊髓或脊神经根从而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教师可继续问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分类以及各类的临床表现,并且可由病理变化推导出一个疾病的治疗方法。这样教师从一个小的知识点可以延伸到多个面,可以从一个角度引导学生往多个角度思考,由一个学科向多个学科讲解,在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方面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总之,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各自的授课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教法,并在教学中不断改进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只要它适合你,适合你所承担的课程那么它就是以一种好的教学方法。中医骨伤临床课因其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实践操作性,对学生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应该灵活、综合的运用教学的各种方法以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目的,形成自己稳定的教学风格和特点,在教学中理论联系临床,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和临床思维的能力,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合格的骨伤科临床医生。

参考文献

[1]韦绍山.浅谈情景式教学法在中职卫校内科学中的应用,《教学探讨》.2011年第29卷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