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固定资产整个流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县级供电企业; 固定资产管理; 改善建议
一、引言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县级供电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农村电力市场在电网经营中占据较大份额,县级供电企业经营面积覆盖国土面积的80%,县及县以下售电量占全国总售电量的近50%,全国农电工总人数约达到52万人。
县级供电企业的综合管理、安全管理、经营绩效是电网企业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固定资产管理是综合管理的重要内容。全国县级供电企业的固定资产约达到6 000亿元,受传统管理思维习惯的影响,该部分固定资产的管理模式较为落后,存在多方面问题,越来越难以适应资产精细化管理的要求。
本文从实际出发,全面、详细地对县级供电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现状进行分析,透视其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以期有助于县级供电企业改善其固定资产管理模式,推动县级供电企业的健康发展,进而促进整个电网企业的快速成长。
(二)固定资产管理的内容
《潮州饶平供电局固定资产管理办法》中指出,固定资产管理包括固定资产增加管理、固定资产减少管理、固定资产变更管理以及固定资产日常管理。
二、县级供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县级供电企业与一般企业不同,在固定资产上具有资产规模大、价值高、资产结构和分类复杂、分布地域广泛、变动频繁、更新快等特点,而且资产的生命周期比较长,一项电力资产完整的生命周期历经规划、设计、建设、购置、运行、维护,直至退役报废,时间跨度大多在十几年甚至数十年以上。但是受传统管理思维习惯的影响,县级供电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一直采取基于职能部门分工的“条块化”、“分段式”的粗放、落后的管理模式,存在诸多问题,已严重阻碍到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企业目标的实现以及资产保值增值、经济效益的提高。
(一)原始资料不完整、基础数据不健全
县级供电企业固定资产卡片的填写不完整、不规范,原始数据准确率较低。部分资产卡片存在“打包入账”情况,造成固定资产在分类、折旧年限上出现错误。以潮州饶平供电局为例,2009年仍未能根据工程结算书编制工程竣工决算报告,特别是交付使用资产明细表,在中介工程竣工决算审计中也未指明需编制决算报告,所以入账时需打包入账。在清产核资工作中,发现打包入账的固定资产,由于难度较大,潮州饶平供电局一直尚未做拆包处理,造成固定资产分类上的混乱,严重影响固定资产的分类管理。
(二)固定资产管理不到位、固定资产账卡物不符
县级供电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执行缺位,造成固定资产价值管理与实物管理脱节,固定资产实物的修理、技改、调拨、报废等信息反馈不准确、不及时,使得固定资产台账信息滞后,甚至与实物资产的现实状况不符。部分县级供电企业借用市一级供电企业的资产或者存在市一级供电企业甚至省级总公司的投资,将对应的固定资产制成卡片、计入自己的明细账中,造成重复入账的问题。
(三)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水平低下
县级供电企业的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普遍存在着一种现象:可用于固定资产管理的信息化系统偏少,已经使用的系统由于整体从业人员能力偏低而难以推广。
(四)固定资产存在闲置状况
县级供电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中对投资的经济效益结果考虑的程度不够深入,固定资产实物使用保管部门在提出固定资产更新改造的需求时,并没有紧密联系需改造固定资产的实际状况,没有从切实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出发,再加上很少重视基建成本的控制,盲目追求大而全,所以造成部分新投入或者新改造的固定资产出现闲置状况,重复建设、无效投资现象严重。
(五)经营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未严格区分
县级供电企业由于历史遗留原因,经营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未进行严格区分,而这部分问题清理起来难度较大,因此一直未作处理。特别是在部分技术改造项目的修理费、材料费上,形成大量的账外资产,不利于固定资产的后续管理。
三、县级供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分析
(一)供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特点所致
供电企业由于经营特点与经营范围的原因,使得其固定资产管理具有一定的行业特点。其一,供电企业资产量大,且增长速度快,为满足现代经济发展所需电力,供电企业的固定资产每年增幅达20%以上,造成了供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困难;其二,供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多,管理环节多,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固定资产管理的难度;其三,由于供电过程中需要对供电线路、变电所等重要组成部分进行扩建、技改、定期大修、检修、日常维护等工作,使得供电企业固定资产变动频繁,造成供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难度进一步加大。
(二)县级供电企业固定资产缺少业务流程化管理所致
县级供电企业对固定资产缺少业务流程管理,如未建立相应的在建工程项目结算决算流程、固定资产报废流程、资产再利用流程等,造成管理上出现漏洞。有部分县级供电企业已经对固定资产实施业务流程管理,但却无法在固定资产的整个生命周期整合各个业务流程环节,实现固定资产价值流、物流、信息流的三流合一。
(三)县级供电企业相关领导和各管理部门重视程度不够所致
县级供电企业相关领导对固定资产管理不够重视,致使工作松懈,企业单纯停留在固定资产的卡片管理,忽略了固定资产的过程管理。固定资产的管理涉及基建部门、财务部门、生产部门、物资管理等,各个部门按照固定资产管理的职责分工分别承担固定资产管理的某一阶段或者某一方面的管理维护职能,由于各相关管理部门重视力度不够,没有完全掌握本部门固定资产的实际状况,使固定资产管理出现一系列问题。
(四)县级供电企业信息化支撑力度不足所致
县级供电企业作为最基层的供电单位,新信息系统的推广应用往往是最后一批。县级供电企业在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依赖手工进行管理,传统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存在抵制,这给信息化系统的推广带来很大障碍。
(五)县级供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素质偏低所致
县级供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大多停滞于传统的管理思想,没有站在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的高度考虑固定资产管理问题,满足于之前的业务流程,无法驾驭新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虽然近几年供电企业通过在各大知名高校招录应届大学毕业生,整体上提高了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素质,但分配到县级供电企业的优秀人才依然很少,影响了县级供电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水平。
四、县级供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改善建议
(一)强化资产统计评估与清算,为固定资产管理打下基础
县级供电企业为更好地实施固定资产管理,首先要对现有资产进行统计评估与清算,以此为固定资产管理打下基础。完善固定资产卡片的填写,提高固定资产卡片的信息准确率。在进行统计评估清算时,可积极采用现代条码与信息库系统进行,利用信息条码对每一件固定资产进行编码并录入数据库,准备统计固定资产。另外,在清产核资工作中,对于打包入账的固定资产,县级供电企业应积极进行拆包处理,有效加强固定资产的分类管理。
(二)以现代条码技术与软件进行固定资产管理
利用条码技术与软件相结合的方式能够很好地解决县级供电企业固定资产数量多、变动大、部门泛、价值高、使用周期长、管理难度大等问题,同时实现固定资产的信息化管理。固定资产条码管理系统将原来分散的管理信息集中起来,组合成一个具有整体功能的管理平台。每一件固定资产进入系统后系统会给出其唯一标识的条形码,此条形码相当于固定资产的身份证。在资产盘点时能够通过条码识别设备准确地识别资产的相应信息,减少人为错误,对每一件资产了如指掌,大大提高县级供电企业在资产管理上的效益。
(三)再造业务流程
县级供电企业应从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出发,对各项核心业务流程进行梳理和流程再造,以核心流程贯穿固定资产管理的全过程。通过协调各具体业务流程之间的衔接关系,特别强调流程中的跨部门协作,完善跨部门交接的流程关键节点设计、相关职责以及交接控制点,形成流程之间的紧密结合,建立完善的闭环管理机制。
(四)优化固定资产管理组织架构
以基本不改变目前县级供电企业的部门架构设置格局为原则,建立以“流程管理”为导向、流程与职能结合驱动的跨部门协作管理模式,提高县级供电企业管理层面和各个部门对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重视程度。具体组织架构可分三个层次设置:
第一,决策层。成立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委员会,其职责是按照县级供电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从全局利益出发,对整体工作实行统一指挥和系统管理,制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策略。
第二,管理层。县级供电企业设立固定资产管理常设办公机构(如资产管理小组等),对决策层负责,进行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日常协调和管理工作。
第三,执行层。县级供电企业的执行层按照管理层制定的工作目标、流程、制度规范和完成指标开展工作,制定执行层的业务流程及作业标准,执行标准化、规范化作业,落实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各项任务和目标。
(五)建立评估考核制度
将县级供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绩效评估指标分为三个层次建立:首先,针对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整体策略目标,确定衡量资产管理整体表现的最重要的顶层绩效指标;其次,围绕县级供电企业与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紧密相关的多个核心业务能力及主要流程确定关键绩效指标;最后,根据管理需要将核心业务流程分解为具体子流程,并确定衡量子流程对应业务的关键绩效指标。
(六)构建信息系统
县级供电企业应积极改变传统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固定资产管理变革。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必须由业务应用层、管理层及战略决策层组成。
其中,业务执行(应用)层信息化的主要功能是,实现资产实物管理和价值管理的高度统一,提高资产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精益化水平,并实时采集业务信息,为管理分析及战略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支持。
管理层信息化的主要功能是,在业务应用层信息化的基础之上,收集、整理和提炼业务信息,满足县级供电企业相关业务主管部门的分析及考核需求。
战略决策层信息化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建立决策支持模型,为县级供电企业的固定资产策略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持。
(七)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培训
县级供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人员整体业务水平偏低,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供电企业管理的要求。所以,要想做好县级供电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必须适时组织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学习,采用多种形式加强相关人员培训,培养出一支足以胜任本职工作的专业化队伍,这在目前会计制度和会计处理方法更新频繁的时期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 张志广.浅析如何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J].经营管理,2010:138.
关键词:供电企业 固定资产管理 全生命周期
一、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理论概述
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即从传统的固定资产使用、维修管理转变为固定资产的计划、设计、购入、运营、处置、报废等全过程的管理。在意识到生命周期管理方法在固定资产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后,20世纪70年代以来,这种全新视觉的方法一度在国外得到普遍推广。
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特点为整体性、集成性、协调性、并行性及目的性,全生命周期管理站在资产形成、运营和退出的角度上,通过集成化、信息化、全过程化来统一管理思想、统一管理目标,所追求的管理目标一般包括安全要求、可持续发展、时间进度等几个方面。
对资产生命周期目标的评价上,通过定量和定性的方法来进行,在成本控制上,与固定资产有关的费用也由原来的投资阶段扩展到整个固定资产的生命周期阶段,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以信息管理系统为手段,在安全运行的基础上实现可靠性与经济性的最优组合。
力求固定资产在其生命周期内成本最小化,可以通过以下模型加以说明:
式中:LCC表示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成本;CI表示投入成本;CO表示运营成本;CM表示维护成本;CF表示故障成本;CD表示遗弃成本。
二、A供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特点及其管理现状
(一)A供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特点
电力工业除了具有技术、资金密集型,垄断程度较高等特点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特性就是电能无法储存,产供销用电的连续性。正是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就造成了供电企业固定资产具有不同于一般企业所具有的特点。
首先,固定资产种类繁多且大量分散。供电企业的固定资产有输电线路、配电线路及设备、用电计量设备等近10个种类,电网服务延伸到哪里,电网固定资产就分布到哪里,当前我国用电普及率除了极少数地方外基本上已达100%,高山、丘陵、平原、村落几乎每一处都能发现电力资产的影子。其次,资产更换频繁。输电线路、配电线路、配电变压器等资产由于技术进步、设备老化、长时间暴露于山间野外,自然侵蚀及人为盗窃等原因经常导致电力资产更换频繁,城镇化建设和城市规划变更也是导致电网资产更换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电力资产管理难度大,面临的风险较多。与生产企业相比,供电企业虽然业务关系较为简单,但对资产管理的难度和所面临的风险更大,供电企业的社会责任风险、供电资产可靠性风险和供电资产安全风险是一般企业所无法比拟的。
(二)A供电企业实施固定资产全生命管理存在的问题
A供电企业作为南方电网系统的一员,南方电网自2002年成立以来,就一直以全球领先企业作为企业的愿景并为这一目标的实现制定了“五个能力、十七个领域”的创先建设,五个能力之一的价值创造能力就提出了利用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深挖潜能,着力提高经营效益。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在国外电力行业的应用相比国内来说要成熟一些,我国电网企业资产的全生命周期主要还处于探索阶段,A供电企业作为国内较早开展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电力企业,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方面问题。
1.价值管理与实物管理相脱节
固定资产的价值管理和实物管理一般分别由财务部门和生技部门负责,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固定资产的价值管理部门和实物管理部门对固定资产管理的角度不尽相同,实物管理部门侧重于从技术参数、实际用途等方面去对固定资产进行分类,价值管理部门则从财务制度的规定对固定资产进行归类管理,实物管理部门提供的固定资产记录往往与价值管理部门所要求的存在差异,财务人员凭借主观判断创建固定资产卡片,造成了资产卡片和实际资产不一致,这种“财务人员不懂业务,业务人员不懂”的情况,常常造成固定资产的价值管理和实物管理相脱节,致使会计信息不能准确反映实物资产实际状况。
2.有效的固定资产动态控制机制尚未建立
信息化是企业开展资产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信息化工作虽然在A供电企业有了较快发展,所使用的财务系统对资产管理实现了一部分信息化,但目前该资产管理仅仅根据企业的资产管理和资产调拨与报废等制度对资产入账、报废等方面的工作,还停留在资产价值处理方面,固定资产价值管理部门和实物管理部门使用各自的信息系统,数据很难进行统一的管理,各管理系统处于“孤岛”状态,需要对固定资产进行某些决策时,比如供电企业由于其行业特征,电力资产故障的发生具有偶发性、突发性的特点,对输配电线路的技改、大修、扩建等日常发生,实物管理部门对固定资产的修理、调拨和技改信息不能及时传递给价值管理部门,各部门的信息不能进行及时的传递和共享,无法准确有效的了解固定资产的实时动态。
3.报废资产管理混乱,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在现有的资产生命周期管理过程中,资产报废管理还未做到科学的管理,对资产报废往往存在着一定盲目性。在某些情况下,对于一些待报废的资产经过适当修理是可以正常使用的,但是对于一些固定资产在未完全达到使用寿命时就停运报废了,这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虽然为了保证电力供应的稳定,自然灾害所导致的电力资产的毁损,人为因素所导致的损坏以及电网资产的自然毁损,供电企业都必要马上投入人力、物力进行抢修确保社会的及时供电,对于报废的资产,基层供电企业没有自行处理的权力,需要上报上级单位审核批准,由于上级单位审批周期较长,会影响到报废资产的及时处理。另外,经审批的报废资产本应集中由物资公司通过招投标进行销售,但对报废资产残值的评估、招投标标准缺乏统一的标准,对资产报废后的数据、资料严重滞后于资产实际报废时间。
4.缺乏一批开展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的专业人才
由于电网资产的种类较多且技术参数复杂,在企业实施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以前,各运维部门没有指定专人来管理资产,懂资产管理的人不懂电网,懂电网的人不懂资产管理,既懂资产管理又懂电网业务的人比较少,资产全生命周期的开展缺少有力的人才支撑,比如在固定资产成本的考虑上,资产管理人员不能从资产生命周期的角度上来综合考虑资产成本的问题,固定资产一般包括投资成本、建造成本、遗弃成本等,但业务人员在模块化管理方式下,以单一的成本项目的成本最优化为目标,以资产规划和建立为例,根据统计数据表明,虽然资产规划和建造在资产成本中所占比例不高,通常为2%左右,但规划阶段决定资产项目后期的技术参数、建设工期等,这些因素又会决定资产的建造成本,而资产的建造成本直接影响资产的折旧费用,由于缺乏统筹的考虑,虽然在资产的某一阶段实现了成本费用的最小化,但是从资产的整个生命周期来看成本反而会很大,这是当期供电企业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
三、优化固定资产管理的提升策略
1.成立专门的部门来统筹管理固定资产
在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过程中,信息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可以归责于组织结构,在现有的组织机构中,与固定资产管理有关的职能部门基本上都是平行机构,即使各个职能部门的业务能力和技术能力都提升较快,但由于缺乏横向间的配合,对资产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也无法有效的完成,因此,可以考虑设立一个类似于资产管理委员会的机构来负责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统筹协调各部门在资产管理过程中的关系,实现资源共享。
2.进一步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
目前,供电企业各部门都普遍使用管理系统来进行业务的管理,对提升业务处理效率取得了较大进步,但就目前各信息系统无法有效对接所存在的问题,供电企业应组织技术力量将不同领域的且相互独立的固定资产预算管理、实物管理、资产采购等信息数据库进行集成,确保信息出入口径的一致性,改变目前资产管理各模块不统一和不兼容状态,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系统集成除了能提供资产管理的相关固定资产报表外,还能生成各种管理报表及其查询功能的报表。信息化水平的提高,能很多程度上减少资产管理的随意性,比如就当前资产是否具备报废退役的条件,可以根据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中的运行数据来进行判断,最大程度上减少资产报废处理的人为主观性,实现固定资产从规划设计、申请采购到资产处置整个流程的闭环管理。
3.着力培养资产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重视数据收集和积累
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好坏最终取决于人的因素,供电企业首先要重视资产管理工作,要着力培养一批业务素质好、政治觉悟高的资产管理队伍,定期进行培训、轮岗、学历教育,提高相关管理人员的业务技能。同时,各资产管理人员要重视日常管理过程中的数据对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重要性,注重数据的收集和积累,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过程中,资产管理绩效和评价、收采购资产的可靠性、运行故障等都需要大量设备运行数据来进行验证,因此要注重对历史数据的收集,数据越充分、越准确,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过程中所使用的模型的分析结果就越能接近实际情况,与此相关的决策就更为科学。
4.在价值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固定资产流程再造
电网资产涉及的管理部门较多,涉及的管理部门越多,部门间的协调难度就越多,就会造成管理流程不畅,工作效率不高,因此,要从价值分析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企业、部门、班组在资产管理中的所创造的价值的步骤包括哪些?哪些步骤在不影响资产管理的前提下可以进行精简?哪些步骤是维护固定资产有效运营不可缺少的步骤?哪些步骤是冗余且不创造价值的步骤,通过分析识别出固定资产的管理的增值环节和非增值环节,以精简流程、提高效率为目标,力求增值环节最大化,非增值环节最小化,对固定资产现有的流程进行重新梳理,消除因为资产管理节点运行不畅所造成的工作延误,科学合理的固定资产管理业务流程对业务人员能够有效的业务指导,通过流程的固定化、规范化来确定在固定资产管理业务中本部门的职责,在业务处理过程中,因业务人员个人对资产管理制度的理解差异,部门与部门之间衔接不到位等因素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业务执行力,通过流程的规划设计,得到一张在固定资产业务处理过程中所涉及部门认可的、优化的,上下游关系清楚的业务管理流程,防止因程序的缺失或标准的不一致情况所造成的业务处理的非规划化,从而形成规范统一的企业固定资产运作模式。
四、结语
固定资产是供电企业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固定资产的管理及其所产生的折旧费、修理费等费用对生产经营产生重要的影响,对资产密集型的供电企业来说,实行资产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是一种必然,但资产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应在资产生命周期管理理论的指导下,结合企业实际,探索创新,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与企业实际相结合的科学的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陈海涛.加强供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J].会计之友(下旬刊),2011(5).
[2]任利园.供电企业固定资产特点分析[J].电力经济,2008(6).
[3]黄滢屏.供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J].民营科技,2010(2).
[4]高健.浅析供电企业固定资产有效管理的新途径[J].会计之友(上旬刊),2008(11).
[5]牟雪娜.电网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0(12).
关键词:信息技术;固定资产管理;业务流程;信息系统
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而信息化已经能够实现有效转化为生产力,这将社会资源配置与管理的方式赋予了新的定义。了解信息,掌握信息资源和信息管理,对当代管理者至关重要,就像抓企业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物流管理一样。当前各类组织都非常重视如何使自身实现信息化管理,甚至将信息技术提升到企业发展战略高度,致力于建设科学经济高效、适合本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信息系统管理体系,来推动自身管理发展。固定资产管理还存在着某些问题,如资产安全管理制度差,账户虚假,资产不实等,这些问题不符合企业管理改革的新形势。近年来,为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国内的许多企业已开始引进或设计管理软件,运用现代管理技术和管理设备来管理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但从大部分组织的信心化现状来看,目前大部分现有软件设计的功能仅仅是简单的替代,进行单一条线的业务或单一资产管理,这使整体固定资产的管理处于被动的情况。
1青城有限公司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设计分析
1.1青城有限公司基本情况概述
青岛青城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新兴的建筑公司,主营业务有建筑工程的施工,建筑材料生产、销售(规定该住所不得从事生产、加工),以及房地产项目的开发,运营酒店管理,建筑相关使用材料的研发,商务方面的中介服务(不含票据中介)。(依照法律须要将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等产品。公司自成立以来发展良好,固定资产规模与日俱增,资产管理事务日渐复杂,急需顺应信息化时代步伐,建立起固定资产管理系统,通过运用先进的技术和学习现代化知识,改善公司管理模式。
1.2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现状
目前,在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中,生产资源浪费现象是主要问题,以及投资方面存在安全隐患,现有管理制度不全面等。中国已经有了很多深入的研究。中国的信息资源开发和管理不能跟上信息资源增长的步伐。即使中国拥有非常丰富的原始信息资源,但在原有的基础上可以重复利用和增长二级信息系统和数据库行业的规模和市场份额、使用率非常低,未能达到最大值是因为大量有价值的信息不能进一步被处理成商品。中国已踏上世界信息高速公路的征程,单位通过已有的人力,物力,资金,设备,技术等资源来了解取证,只有建立正确的数据,并进行处理和编制才可以对管理需求有用的信息进行及时供应,以便做出及时的决策,以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效率。办公室和管理层的工作人员已经能够在进行快速,简单的上机操作,获取信息为单位带来了极其大的社会效益。
1.3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设计需求分析
1.3.1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功能需求分析1)人员管理:当公司员工申领固定资产时,主管可能首先需要查看组织结构树中是否有此人。如果没有,就请财务管理将增添该人员。如果该人的信息不正确或有变动,应该由系统中的财务管理来变更。2)数据维护管理需求:数据维护管理主要用于平台数据的输入输出。在系统建立之前,财务部门采取手工方式管理固定资产,因此为了配合当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紧密转型,系统需要提供数据输入和输出功能,方便工作人员在手动和自动化方面的来回转换。还可以导出固定资产数据进行相应的备份,以避免数据丢失。3)固定资产管理需求:固定资产管理过程是增加或更改固定资产信息的过程。固定资产不可以删除,只能通过修改固定资产的信息或状态来改变现有固定资产。目前,财务部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包括固定资产增值,固定资产重组,固定资产清理,固定资产使用和固定资产还款。4)统计报表需求:固定资产信息根据各种数据类型存储在系统中后,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通常需要对某些固定资产进行相应的统计查询。本文采用定制统计报告的方式向财务管理人员提供自己关注的固定资产类型统计数据。所以这个模块需要一个强大的自定义统计功能,并且初始化几个常见的统计类的问题,比如改变记录表。1.3.2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安全需求分析系统安全性相当重要,因为系统管理的是企业非常重要的资产信息,在管理当中可能经常涉及一些商业秘密信息,必须从整个系统的安全进行考虑:1)做好权限管理:主要是完成固定资产基础信息管理,用户可以分配到明确的权限,使用户不仅可以共享信息,还可以确保信息安全(如购买时间,资产价格和其他信息)。另外,对于不同的用户,可以修改指定的用户操作权限,批量管理权限设置,管理记录表单,根据不同的用户角色,设置不同的系统权限:例如增加,删除,查询等功能。2)做好系统数据备份工作:将系统数据丢失的可能性降到最低。3)做系统容错工作处理:实现数据在完整性和一致性的两方面上同时有可靠保障。4)做系统操作日志记录:系统出现错误,通过系统操作日志记录,可以跟踪,分析和处理问题。
1.4青城有限公司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设计可行性分析
在实际一个系统前,必须依据客户提供的时间来机型研究,为了从研究对象中减去研究风险,躲避各种基本资本力量的设计和风险在许多方面是相互关联的,对象的风险越重大,研发实用性较小。以下是关于这个对象的实用性的两个方向的研究:1)实用性:不变资产控制信息系统是管理单位的基本组成部分,涉及不变资产控制的不同方面,恒定资产控制带领单位管理自的各个方面进行改进。单位不变资产控制,使员工从日常琐碎繁杂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并迅速提高了公司的工作效率。2)方案的经济可行性: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使企业和机构的管理无疑变得更加简单快捷,减少了大量人力物力资源浪费,同时改善了由于浪费引起的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低效的问题,降低管理内容复杂性等,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以较少的资金,使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机会。所以可以使用在倾城有限公司。系统开发周期约为2个月。3)系统技术可行性:固定资产的管理信息系统,对于公司的领导者来说尤为关键,因此软件应当可以为用户提供便捷的搜索功能和全面的数据。在系统设计中,我们必须按照软件工程的步骤,首先要从软件的整体的布局来考虑,否则会导致设计工作量大增,反而软件不符合要求。更严重也可能导致软件不完整或整个软件无法正常工作。对软件可行性的分析是软件规划的基础方法,一定要有可行性报告批准软件应用分析步骤的开发。4)操作可行性:系统使用图形界面,可以很好的交互。具有友好的界面和简单的操作流程,注意整个平台的平稳运行,使用户使用过程清晰,非常简单,易于学习,易于使用。终端运营者通过极为简单的培训,或者即使没有任何培训,也可以在短时间内轻松胜任。而系统设计具有安全性,用户具有明确的权限限制,所以应用系统退出没有任何问题。
2青城有限公司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功能设计
2.1基础功能设计
2.1.1系统体系结构设计该系统采用自上而下的设计理念。这不仅有助于根据绣球分析扩展划分各种功能,而且可以直接用于生成,分解大的功能和复杂的子功能。最后产生整个系统的功能设计。所以,按照这个思路,系统的功能模块图如图1所示
2.2资产管理模块设计
2.2.1资产基本信息管理资产基本信息管理功能授权给财务主管对固定资产的基本信息进行设置,财务主管对资产信息进行设定的活动图如图2所示。当财务主管需要进行固定资产的基本信息的设置时,需先登陆系统,其次选择企业固定资产的基本信息管理选项,然后在界面中可选择固定资产的类别、名称以及其相应的存储位置等相关信息进行添加或变更,在完成该信息设置后,单击确定按钮。2.2.2固定资产管理企业固定资产的录入工作是由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员负责完成的,活动图如图3所示。使用固定资产的信息录入功能时,管理员需先登录系统,然后方可使用固定资产的入账或信息变更选项。如需选择企业固定资产增长,则系统将进入固定资产信息录入窗口。输入了固定资产的增长信息后,固定资产信息将输入系统中。如果管理员选择了固定资产更新,系统将查询管理人选定的相应固定资产的信息。管理员可以在界面进行企业固定资产的信息变更。最后点击确认保存到系统最新信息。
2.3业务流程模块设计
在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业务流程中,有采购申请,维护实施,退休审批,财务统计等功能角色数十种,这些功能角色给予不同的特定用户,因此用户的权限级别是不同的,例如资产部门负责人购买申请和购买固定资产,部门经理负责一级审批。购买资产金额超过一定限额时,则需要进一步的审批。所以对不同用户负责不同部分。对于整个系统,系统用户可以分为两类,系统管理员和普通用户。首先需要进行登录操作,这一步中用户名与密码同数据库的相关项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则登入系统,否则登录失败,要求重新进行输入用户名与密码;而登录的系统后所能进行的业务操作则依据用户的权限进行分配,管理员可进行系统的管理,包括组织机构、用户与角色的管理、授权管理等;而普通用户则根据系统管理员赋予的功能进行相应的业务操作,例如总经理可进行相应的审批功能、查询功能、统计功能等。
2.4资产统计分析
模块设计资产统计分析系统由资产统计、报表查询两部分构成。如图4所示:
3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设计的意义
为实现提高管理效率的目标,有效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同时能够提高企业资产信息的真实性,我们必须把现有的加工模式整合,建立一个统一的数据中心,将基础数据收集,实现所有数据在单位的收集和统一管理,确保数据的真实、完整、合法,并且进行实时监控,通过这种方式来满足业务管理的需要。通过近年来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基于计算机技术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也被证明是科学高效的,不仅仅是固定资产的变化、折旧、计算等管理的通常意义简单的聚集。能够高效使用的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同时,实现企业的管理固定资产的工作水平显著提高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优势:1)固定资产计算所花费的时间大大减少。2)固定资产管理质量明显增加。3)使用固定资产越来越合理。4)可以充分发挥固定资产的价值。5)使用固定资产比以前更有效率。
4结束语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常见的信息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企业提高管理效率的需求。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实现信息技术更加匹配企业需求的管理信息技术应运而生。固定资产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石,如何将信息管理运用于固定资产管理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对企业的战略决策,资源优化配置,财务审计统计等都有重大影响。因此,制作合理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是至关重要的。由于时间的局限,设计的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尚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一是尚未实施具体的财务管理软件系统对接,系统的兼容性亟待进一步验证;二是基于保密目的,涉及数据的文件是模拟数据,具体做法还需要进一步检验;第三,有必要实现系统界面的设计上能够做到美观与人性化相结合。
参考文献:
[1]贾松浩,杨彩,刘军,张海玉.RFID在图书馆管理系统中的应用[J].自动化仪表,2012(6).
[2]刘增勇,陈祥斌,王鹏,邵鹏飞.RFID技术在装备物流领域的应用[J].四川兵工学报,2012(5).
[3]袁赪.利用条形码技术加强固定资产管理[J].科技致富向导,2011(14).
[4]孙艳崇.WindowsCE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特点及开发要点[J].科技信息,2010(21).
[5]贺特克.SQLServer2008从入门到精通[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关键词:中小学固定资产 管理 信息化
固定资产作为中小学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是整个中小学教学、科研以及学生培养工作的基本物质基础保障,对于整个学校的正常运转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现阶段很多中小学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特别是固定资产管理方式陈旧,固定资产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不高,影响了固定资产管理效率。因此,按照现代化的固定资产管理理念,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固定资产管理质效,已经成为当前中小学管理的重要内容,这对于中小学管理工作整体水平提升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必要性分析
随着中小学教育教学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现阶段中小学的固定资产越来越多,中小学的房屋建筑、办公设备、教学仪器等固定资产种类和数量逐渐增多,对于固定资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传统的人工记账的方式开展固定资产管理,已经难以满足中小学管理的现实需要。在这种形势下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就显得越发重要,加强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实现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能够及时对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中的有关数据进行及时快速的分析,全面掌握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准确掌握固定资产管理从购入、配置、维护、处置各个环节的情况。
二是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能够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效率,适应固定资产管理涉及面相对较广、内容变化频发、各类统计报表较多的问题,减轻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强度的同时,实现固定资产管理的精细化。
三是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能够及时准确掌握固定资产管理的各项信息,因而也能够为固定资产配置以及管理等各项决策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对于改进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非常有利。
二、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推进措施研究
(一)完善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信息数据库的建设
加强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前提工作就是应该按照中小学固定资产的实际状况完善固定资产管理有关基础数据库的建设。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首先应该对中小学的固定资产建立资产编号,并将编号贯穿到中小学固定资产的全过程。同时,还应该将固定资产的编号以及固定资产的详细信息全面的录入到中小学的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之中,特别是中小学固定资产的规格、型号、采购价格、主要用途、资产分类、技术参数、使用产权、使用年限、固定资产折旧等相关的信息。在完成中小学固定资产的所有信息数据录入到固定资产的信息系统以后,应该按照固定资产实际状况的变化,及时对固定资产的有关信息进行调整,确保能够及时的掌握好固定资产的实际状况以及变动状态。
(二)明确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功能要求
在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功能要求方面,主要包括中小学固定资产的申购、报增、变动、处置、维护、清查、盘点等业务功能,实现对中小学固定资产的全息、实时与多维管理,解决清查、统计、对帐等方面的问题。同时,还应该根据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完善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有关的数据整理导入、信息查询等信息服务功能。特别是重点强化固定资产信息管理系统的财务管理服务功能,依托信息系统完善固定资产有关的财务账目处理,强化对中小学固定资产的财务实时监督管理。
(三)优化信息化环境下的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流程
提高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水平,关键的一点是应该按照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的需要对有关的固定资产管理流程进行优化。首先,应该注重加强中小学固定资产的协同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彻底解决当前中小学内部不同部门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的信息闭塞问题,最大程度的实现内部信息数据的沟通共享,并将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与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确保能够自动完成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各种账目和财务报表的设置。其次,应该按照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的实际需要,对固定资产管理从资产购置可行性分析、采购招标、配置、使用、维护保管、借用出租、清产处置等各个环节规范固定资产的管理流程,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规范化水平。
(四)充分发挥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信息系统在固定资产管理中的辅助功能
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目的就是以信息化系统辅助固定资产管理。一方面,应该充分利用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各项信息,掌握好中小学固定资产的实际状况,为中小学落实固定资产管理提供全面准确科学的参考依据,合理安排预算,优化中小学固定资产的配置管理,提高资产利用率。另一方面,应该利用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监控,特别是及时关注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责任落实情况、账实及帐帐情况等,利用信息系统开展动态跟踪分析,防范固定资产流失或者是闲置浪费等问题的发生。
三、结束语
随着国内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中小学校的固定资产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越来越繁重,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应该全面分析学校内部固定资产管理实际需要,不断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丰富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功能,以提高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效率和水平。
参考文献:
[1]唐继军. 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3
关键词:固定资产 仪器设备 实物管理
一、引言
固定资产是科研事业单位的重要经济资源,也是完成各项科研任务的基础条件,具有使用周期长、使用地点分散、管理链条长、管理难度大等特点。如何积极采取措施,改进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效率,使得固定资产管理做到科学化、自动化、规范化,本文从仪器设备的实物管理角度出发,针对固定资产中仪器设备实物管理环节出现的账物不符、账-账不符、管理流程不顺畅等问题,剖析了实物管理中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解决的方法。为进一步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提供借鉴意义。
二、仪器设备实物管理现状及问题
在仪器设备实物管理环节,台账的管理是首要的,也是最基础的,台账的精准,关系到科研事业单位挖掘固定资产潜能的准确与否,只有在摸清“家底”的前提下,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提高仪器设备的完好率、使用率;才能为固定资产投资、折旧提供真实的依据。
为了检验仪器设备台账准确与否,我们对某科研事业单位仪器设备进行了全面盘点。盘点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前期包括资产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使用部门对账;中期包括现场实物核对、问题记录;后期包括对盘点结果进行分析、提出问题解决建议、按程序完成审批流程,最终实现仪器设备账-账相符、账-物相符。
通过盘点我们发现,一些仪器设备财务有账但资产无账、资产有账但财务无账;还有有账无物、有物无账的现象。究其原因,是因为一些仪器设备已流转但账目没有任何信息变更;也有些仪器设备并非固定资产但也在账多年;也有使用部门申请报废流程审批完毕,但财务部门没有及时销账;甚至有些仪器设备已经投入使用多年,其资产仍然以零值形式挂在账面上。可以把这些问题分为7类如图1所示,其中突出问题有三种,一是资产部门进行零值上账;二是已报废,但未销账;三是标识不符。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剖析,暴露出固定资产管理中的主要病因出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固定资产人员队伍建设力量不足
由于近年来仪器设备管理中更换人员频繁,导致交接管理出现漏洞、管理没有延续性。新进人员因缺少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系统的培训。业务知识掌握的不够扎实,业务上手慢。
(二)职责不清,仪器设备管理互相脱节
在仪器设备的管理过程中职责分工不明确,流程不清晰。责任规定不具体,责任划分中出现“帮助实施…”、“或也可以”字样,导致实际操作中,互相推脱任务、逃避责任的情况发生。如固定资产管理的一个部门统一下发设备保养计划、工时记录任务,但年终统计使用率、完好率又由另外一个部门完成。使用率和完好率的完成过程监管却成了管理流程中的疏忽环节。
(三)管理手段落后,系统功能不完善
例如:仪器仪表的计量检定计划单独在一种管理系统中执行,没有统一录入到资产管理系统中;另外,仪器设备的报废手续是在管理系统中进行,而仪器类中的计算机在新机器的发放时还是使用纸质的《固定资产领用单》。由此可见,仪器设备管理没有统一的操作模式。目前用于记录仪器设备台账的资产管理系统也只能起到一个入账、销账的变更。再有,实物的盘点工作也处于技术落后状态,需要逐一实物人工核对,手动抄写变更信息,再统一整理到Excel中,确认无误后,才能逐台变更系统内的信息。
三、加强仪器设备管理的对策分析
(一)练“精鹰”―建设固定资产人员队伍
提高管理人员对固定资产的重视,积极开展人员的培训甚至基本专业知识的学习,建立一支高素质、懂专业、会管理的专职资产管理队伍。同时加强监管力度,仪器设备管理落实到个人,实现资产管理奖惩并施,促进积极、主动、负责的兼职管理团队的形成。
(二)抓“龙头”―掌握资产最全信息
资产验收是资产管理的“龙头”,是确保资产信息真实、完整、准确的关键所在。资产验收合格后,实物管理部门对报销单确认盖章,采购部门才能实施报销,然后实物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同时对仪器设备进行上账。在入账的时候,双方要建立统一的资产身份识别码,如统一编号或者内部编号,方便资产在账-账核对时的信息确认。
(三)控“凤尾”―清除账目残留
对资产进行及时的报废处置,及时销账确保账目的有效性,最终完成资产管理的闭环。因此,在各使用部门申请资产报废时,财务部门与实物管理部门统一报废条件,各使用部门填写报废申请,走完报废流程,双方同时进行账目信息更新。当使用人员调动、部门兼并有资产需要转移时,要保证物动卡动、卡随物走。由使用部门发起仪器设备变更申请,经领导批准后,实物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同时做资产账目变更。在实物管理过程中要制定实物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定期进行核对账目的流程。这样才能使得固定资产的账、物、卡相符。
(四)调“经络”―建设信息化系统
利用现代化手段,实施完整、统一的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不仅能节省大量的人力、增大管控范围,对资产进行监控,实现动态管理,还可利用信息系统在固定资产盘点时发挥重要作用,如管理员在系统中下发盘点计划,把相关数据导入扫描枪中,在实际盘查中,进行信息核对,盘点结束后,再统一把数据导入到信息系统之中。再有,利用信息系统对笔记本进行管理时,采用一人拖期归还资产超出一个星期,使用人所在部门借用程序全部封闭。如需借用必须办理更为复杂的审批程序。利用这种方法,使得设备借用归还都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现了“要我归还”到“我要归还”的转变。我们需要加速开展管理系统建设,早日实现固定资产的信息化管理。
四、结束语
在固定资产的实物管理环节,对于目前出现的问题,后续要做到入账信息完整、报废及时销账、实物管理部门定期与财务部门进行信息核对更新、再进一步利用信息化手段对仪器设备中间流转环节实施动态监管。通过严格控制仪器设备的“龙头”、“凤尾”,不仅可以实现资产的账-账-物相符,还可以实现资产的合理支配和利用,最大限度的发挥固定资产在科研事业单位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海东.浅析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固定资产投资管理工作[J].航天工业管理. 2013(3)
[2]赖永武. 关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的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10
[3]于艳萍.农业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研究[J].现代农业科学.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