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血压治疗策略

高血压治疗策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血压治疗策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血压治疗策略

高血压治疗策略范文第1篇

注重“时间治疗”, 提高降压效果

近年来,有学者对高血压病患者血压的时间节律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有些高血压患者在凌晨的血压下降现象消失,甚至高于白天的血压,表现为“非勺型”(血压下降比值<10%,但≥0%)或“反勺型”(血压下降比值<0%)【编者注:可参阅本刊2010年9月上旬刊《你的血压是“勺型”吗》】。高血压患者中非勺型血压约占17%~40%,而这类患者的器官损害程度更加严重。

因此,调控夜间血压水平及血压模式已成为降压治疗的重要目标。“时间治疗”,就是有目的地择时服用降压药,使人体内的药物浓度与血压的昼夜节律同步,以达到提高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的目的。

降压的时间选择

如何将“时间治疗学”应用于降血压治疗过程中?

24小时血压监测

高血压患者开展择时降压治疗,首先需要明确血压的节律类型。尤其是顽固性高血压、初发性高血压以及血压变化波动大的患者。目前医院通常采用的是无创伤的袖带式动态血压记录仪。它通常白天每隔15分钟测量1次,夜间每隔30分钟测量1次,然后将全天24小时的血压控制情况输回计算机进行分析统计。患者在医院佩带好输入个人信息的记录仪即可继续平时的日常活动,通常24小时后返回医院然后将采集的血压信息交由计算机分析处理即可。

袖带式动态血压记录仪的主要缺点是袖带频繁地充气和放气,晚间影响患者休息。此外,肢体活动可能干扰测量结果。

根据类型选择服药时间

高血压治疗策略范文第2篇

【关键词】

脑出血;保守治疗;开颅血肿清除术;微创清除术

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血压性脑出血发病率不断呈现上升趋势,其致死、致残率均非常高,严重威胁患者生存及生活质量。截止目前,主要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常见的有内科保守术,开颅血肿清除术及颅内血肿清除术[1]。三种术式各有优缺点。本文回顾性分析河南驻马店中心医院收治的45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治疗资料,目的在于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疾病的良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研究资料中的450例患者,均为2010年1月至2011年7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门诊住院患者。全部病例入选标准:经CT检查头部确诊为脑出血且出血量为30~60 ml;有高血压发病史。排除标准:患动静脉畸形,回访无法联系上及脑干出血者。按照治疗方法全部病例分成保守治疗组(采用内科保守方法治疗),开颅组(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方法治疗),微创组(采用颅内血肿清除术方法治疗)三组,每组各150例。①微创组150例,男82例,女68例。年龄在41~80岁,平均年龄(39±68)岁。49例原发出血部位在基底节,39例在丘脑,62例在脑叶。②开颅组150例,男84例,女66例。年龄在40~78岁,平均年龄(40±69)岁。其中61例出血部位在脑叶,丘脑患者共38例,基底节患者共51例。③保守治疗组150例,男81例,女69例,年龄在43~76岁,平均年龄(38±67)岁。53例原发出血部位在基底节,在丘脑与脑叶部位者各51例。比较三组患者年龄,性别及病情等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因而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①微创治疗组。通过 CT片对穿刺点与穿刺针长度进行准确定位,再应用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电钻驱动作用下钻进颅骨,拔掉钻头,然后放入圆钝头针芯,推置血肿腔。拔除针芯后有暗红血液流出,把帽盖拧紧并和侧管连接妥当,同时应用注射器缓慢抽吸血肿部分。再次检查帽盖是否拧紧,确认拧紧后置入针型粉碎器,大量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最后关闭引流管。术后每天给予1~2次引流及液化冲洗。2~7 d再次CT复查,完全确认血肿病灶基本清除干净后,去除穿刺针。②开颅手术治疗组。首先全身麻醉并插管完毕后,然后通过内镜下小骨窗清除血肿。③保守方法治疗组。常规方法对症治疗,脱水降颅压,控制血压及有效防治术后并发症等。

1.3临床疗效判定标准按照[2]中《脑卒中患者临床疗效判定标准》规定标准,将病残程度共分为0~7级。0级:基本痊愈。1~3级:显著改善。4级:改善。5级:没有改善。6级:恶化。7级:上述指标无任何变化或死亡。治疗效果分4级:1级为优:临床症状有显著改善或基本上痊愈。2级为良:临床症状有显著改善。3级为无效:无任何变化甚至病情加重。4级:死亡。

1.4统计学方法全部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3.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

高血压治疗策略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治疗现状;调查分析

目前原发性高血压治疗原则有改善生活方式、降压药治疗对象、血压控制目标值、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协同控制。这四个方面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1-3]。但目前许多患者对原发性高血压治疗原则的认知不到位, 导致许多并发症发生, 甚至危及生命[4]。本调查旨在了解贵州长顺县原发性高血压治疗现状, 为制定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治疗现状的策略、降低并发症提供依据。3 讨论

3. 1资料表明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在逐年增加,但高血压控制率并不理想,血压控制不理想与下列因素有关:①生活方式如饮食含盐量高、饮酒、吸烟、高脂饮食;②拒绝药物治疗、不规律服药、药物降压不理想等有关[5, 6]。血压控制水平与心血管、脑血管、肾脏等危险因素呈正相关。 高血压可导致心脏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肾病、肾功能衰竭、尿毒症、脑出血、脑梗塞等严重并发症, 增加患者痛苦, 增加治疗费用, 也增加了家庭及社会负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

3. 3 本次调查的四项治疗措施采用药物治疗的患者最多患者未采取药物治疗, 与长期坚持高血压药治疗原则有一定差距。造成未采取药物治疗的因素有对疾病不了解, 害怕药物的副作用, 对自己健康不重视。在采用药物治疗的患者中仍有16例降压未达标。改善生活方式197例(68.6%)。仍有31.4%患者未改变生活方式。部分患者不了解改善生活方式对高血压治疗的重要性, 或知道重要性, 但控制不了食欲、对食盐的需求, 或不能坚持。降压未达标99例(34.4%)。增加了高血压并发症的风险。总之, 长顺县原发性高血压治疗现状不容乐观, 距离高血压治疗原则还有很大差距。加强治疗的依从性, 改变生活方式, 坚持终生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陆再英, 钟南山.原发性高血压//全国高等教材内科学, 第7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70-176.

[2] 胡大一, 郭艺芳.2009年心脏病学进展.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10, 30(2):99-101.

[3] 段秀芳, 吴锡桂, 顾东风, 等.中国人群血压分类与高血压患病率研究.高血压杂志, 2002,40(3):271.

[4] 周北凡, 吴锡桂.心血管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手册.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1997.

高血压治疗策略范文第4篇

高血压病是心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合并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更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研究证实,有效的抗高血压治疗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措施,小剂量联合用药治疗高血压,有利于减少单一药物可能存在的剂量依赖性不良反应,是控制高血压的策略之一。合并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类降压药。因为ACEI/ARB类降压药物可降低糖尿病患者的尿蛋白水平,保护肾脏。本研究采用动态血压检测(ABPM),对依那普利与吲哒帕胺联合治疗合并糖尿病的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效果和降低糖尿病患者的尿蛋白的效果及安全性进行临床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选择我院2006年12月―2008年12月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40例,均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学会(WHO/ISH)《高血压治疗指南》的分类标准【sup】[1]【/sup】,停用所有对血压有影响的药物≥2周。入选的40例患者1级高血压10例,2级高血压26例,3级高血压4例;其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32岁~78岁;病程2年~27年。所有患者均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及其他疾病引起的尿蛋白。

1.2 血压检测 由专人使用固定台式水银柱血压计测坐位右臂肱动脉血压,每周两次,每一次均要求测量08:00~09:00及15:00~16:00,两个高峰期血压值,测量前嘱患者禁饮浓茶及咖啡,排空膀胱并休息15 min。

1.3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口服依那普利10 mg,每日1次,服用一周降压效果未达标,15:00加用10 mg,再服用1周,血压未达标加用吲哒帕胺缓释片1.5 mg,每日1次,服用2周后、6个月后分别观察其疗效。

1.4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血压下降至120 mmHg~85 mmHg(1 mmHg0.133 kPa)以下;有效:血压下降至140 mmHg~90 mmHg以下;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sup】[2]【/sup】。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 40例患者服用2周后,显效20例,有效1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2.5%。尿蛋白(+-)或(+)者5例,(++)者3例,(+++)者1例。服药6个月后,2例因干咳明显退出观察。显效22例,有效1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2.5%。有5例无尿蛋白,(+-)或(+)者3例,(++)者1例。

2.2 不良反应 治疗中出现干咳8例,2例因干咳明显退出治疗组。1例出现轻度胃肠道反应。

3 讨 论

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是社区常见病、多发病,是心脑血管病和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由于主要累及全身小血管,可造成心、脑、肾、眼等主要脏器的损坏。所以有效控制高血压糖尿病,才能预防和延缓靶器官损害,提高生活质量及延长生存率【sup】[3]【/sup】。

抗高血压药物治疗是降低血压并达标的主要措施,目前高血压的联合用药已被明确地写入多个高血压的治疗的最新指南【sup】[4]【/sup】。在临床工作中应结合每例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治疗选择,此外,还应充分考虑到药物价格以及患者的经济状况,以利于患者坚持治疗。依那普利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而降血压,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有效药物,尤其它可以减少甚至消除糖尿病患者的尿蛋白,其逆转左室肥厚的作用已被公认。高血压防治指南已把ACEI列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首选降压药物。所以ACEI在高血压的治疗中的地位显而易见。其吲哒帕胺为非噻嗪类利尿药,并有弱的钙拮抗作用,临床经验表明两药单用降压幅度较小,很难使血压降到理想水平,但依那普利与吲哒帕胺联合用药,一方面,利尿剂激活了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而ACEI则抑制了该系统,减少水钠潴留,减轻醛固酮作为生长因子的不良反应。另一方面,减少了单一用药所出现的电解质紊乱。依那普利系保钾药,而吲达

帕胺利尿过程中会引起钾的丢失。两药联合增加了降压疗效,维持了体内钾的平衡。吲达帕胺片也对糖尿病患者没有明确的禁忌症。二者联合适合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同时也适合高血压合并心功能不全、轻度水肿的患者。所以,依那普利与吲哒帕胺联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其降压效果肯定,依那普利降低尿蛋白效果显著,且这种联合价格低廉,禁忌症和不良反应较少尤适于在基层推广。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内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58.

[2] 中国高血压病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2004年中国高血压病防治指南(实用本) [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32(12):1060-1064.

[3] 刘国仗,于汇民.高血压治疗策略的演化[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6,34(7):668-670.

[4]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第10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232.

高血压治疗策略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血压;社区就诊;分析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015(2011)02-0029-02

高血压是脑卒中、冠心病、心、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危险因素,在我国人群中存在“三高”“三低”现象,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2009年,我国将高血压管理纳入社区卫生服务内容[1],防治工作中心由医院转移到社区医疗机构,社区医疗机构能否担当起高血压防治重任,是值得关注的问题。为此,我们选择社区门诊一个月的高血压病人就诊情况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病例资料:社区门诊,随机抽取一个月首次就诊高血压病人,本月复诊病例不计入病人数。

(2)血压测量方法:难治性高血压,血压达标标准,降压药品种分类(CCB 、利尿剂 、ACEI、ARB 、B阻滞剂 、a阻滞剂),均按《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基层版.2009[3]执行。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2.1.1 本月首次就诊高血压病人数为:344 人,其中男性:153人,女性:191人,男女之比为1∶1.42。

2.1.2 在就诊病例中,年龄最小为:22 岁,最大为:85 岁。病例集中在61-70岁年龄组。(见图1)

2.2 降压药使用情况

2.2.1 高血压用药以CCB最多(241/664),依次为ARB(184/664)、B受体阻滞剂(140/664)、利尿剂(64/664)、ACEI(34/664)、a阻滞剂(1/664)。

2.2.2 单药和联合用药情况:在 344 例中,单药使用 112 例,占32.56%。二联用药使用 164例,占4767%。三联用药使用 49例,占14.24%。四联用药使用 18例,占 5.23%。五联用药使用 1 例,占 029%。(见表1)

2.3 治疗后血压达标情况

2.3.1 总达标率,在 344个病例中,血压达标 212 例,达标率为 62.09 %。

2.3.2 在单药和联合用药治疗中,以二联达标率最高,占29.36%,其次是单药治疗、三联、四联和五联。(见表2)

3.3 未达标率,在 344个病例中,血压未达标132例,未达标率为38.37 %。未达标构成比由高到低依次为五联、四联、三联、二联和单联。(见图2)

3.4 难治性高血压:在 344 例病例中,使用三种降压药,其中包括一种利尿剂,血压仍不达标者共 36例,难治性高血压占总病数的 10.47 %。

3 讨论

(1)高血压控制率是反映患者依从性与医生水平最直接的指标,是病人能否获得利益标志。据报导[1],我国高血压控制率仅为6.1%,美国2000年为31.6%,近期上海某社区报导为23.3-55%[2]。本次调查结果,该社区高血压门诊高血压控制率达62.09%。说明普及社区居民的健康教育,提高高血压患者的应知水平,增强高血压患者依从性,是提高高血压控制率的有效措施,同时也说明该社区医疗机构能够担当起高血压防治重任。充分证明我国高血压防治工作中心由医院转为社区医疗机构的决策是正确的。

(2)中国高血压指南[2],将高血压治疗药物分6类,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出,高血压门诊能遵照指南要求用药,无论是单药治疗,还是联合用药,CCB占据第一位,也印证了CCB是治疗高血压的基石。ARB有取代ACEI的趋势,ACEI引起干咳等副作用,制约了医患的使用,ARB取而代之,居第二位。利尿剂使用略显不足,可能与高血压病例集中在70岁年龄组,病例多合并有高血脂、高尿酸、糖耐量异常等原因限制其使用有关。

(3)难治性高血压是高血压致残致死的主要因素,应该引起高度重视。本次调查难治性高血压占高血压总数的10.47%。与张海燕报导[4]基本相同。调查结果显示,联合用药类别品种越多,不达标构成比率越大,充分说明高血压治疗达标的艰巨性。难治性高血压查因,是一件复杂的工作,社区医生要提高专业知识水平,积极查找难治性高血压的原因,解决一些常见的难治性高血压的诱因,使难治性高血压得到有效控制,这样既方便病人就医、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又缓解了上级医院的工作压力。同时,社区医疗机构要及时地转送难治性高血压病人到上级专科医院就医,确保病人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关于医药卫生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R〕.

[2] 中国高血压指南.基层版[M],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