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医防治疾病的基本原则

中医防治疾病的基本原则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医防治疾病的基本原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医防治疾病的基本原则

中医防治疾病的基本原则范文第1篇

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而引起的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的一种全身性疾病。临床表现以多饮、多食、多尿与机体日益消瘦为主的三多一少症状,属中医学消渴范畴。防治糖尿病对提高全人类的身体素质有着深远意义。故积极开展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已成为目前医学界研究的热点,而中医药在防治糖尿病方面,尤其在糖尿病的养生防治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并形成了系统的防治理论体系。养生是以延缓衰老,延年益寿为目的,以自身调摄为主要手段的一系列综合性保健措施,以人与天地相参、人与自然融合、形神合一、经络学说等为理论基础,以协调阴阳、养神、裕气、保精为基本原则,故养生学对消渴病的防治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现仅从中医养生学角度谈谈糖尿病的防治。

1 强调运动,寓养于动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运动对调整机体心肺功能、神经、内分泌、物质代谢有益,且早已为人们广泛应用于许多疾病的防治。远在公元前6世纪华佗就有“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其极耳。动则谷气全消,血脉流动,病不得生”的精彩论断。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提出糖尿病患者应该“先行一百二十步,多者千步,然后食”。王焘亦云:“消渴病人不欲饱食而卧,终日久坐……人欲小劳,但不可强所不能堪耳。”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运动可增强心肺功能;增强末梢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糖代谢;增强脂肪分解,减少脂肪堆积;增强机体的运动能力及体力;消除应激,改善神经功能状态;预防或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2 注重食养,法于宜忌

《黄帝内经》早已确立了有关饮食宜忌的基本原则,经过后世的不断完善,现已成为中医养生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饮食养生法对防治消渴病尤为重要。因饮食失宜是消渴病的首要致病因素,如《素问·奇病论》云:“此人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唐·孙思邈指出:“凡积久饮酒,未有不成消渴……三觞之后,制不由己,饮啖无度……在人何能不消渴?”并在消渴病的防治上提出:“安身之本,必须于食……为知食宜者,不足以余生。”“其所慎有三:一饮酒,二房室,三咸食及面。能慎此者,虽不服药而可无他,不知此者,纵有金丹亦不可救,深思慎之!”王焘《外台秘要》亦记载:“消渴之病特忌房室、热面并干脯一切热肉、粳米饭、李子等。”可见在我国古代对消渴病饮食疗法的认识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在饮食的调配方面,中医养生学家提出,不同的食物性味不同,归经不同,所含的营养成分以及所起的作用亦不同,如“酸入肝,苦入心,辛入肺,甘入脾,咸入肾”等。针对消渴患者的饮食,必须做到以下4个方面:一是慎和五味,二是合理搭配,三是饮食清淡,四是固定的时间和一定的规律。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人体的复杂需求,维持气血阴阳平衡而治疗消渴病。饮食疗法对糖尿病的治疗十分重要,一切患者都必须首先要采用饮食疗法。轻型患者可以不用药物,但不可不调控饮食。研究证明,合理的饮食在糖尿病的治疗中可减轻胰岛负担,降低餐后高血糖;减肥,纠正已发生的代谢紊乱。故有些国外学者把糖尿病饮食提到健康长寿的高度,即糖尿病饮食量和质的安排不仅对糖尿病患者是有益的,而且对所有人也都是有益的,也同样有预防糖尿病的积极作用。

3 顺应自然,四时调养

中医学认为,糖尿病的发生是由体内阴阳水火失衡而致,明·赵献可云:“人之水火得其平,气血得其养,何消之有?”认为糖尿病致病因素包括内因和外因2个方面,外因即秦景明所言:“外感三消,即燥火三消与湿火三消。”他在《症因脉治》中又云:“燥火三消之因,或赫义之年,燥金从令;或干旱之岁,燥火行权;或秋令之月,燥金太过,燥火伤人。”又曰:“湿火三消之因,酒湿水饮之热,积于其内,时行湿热之气,蒸于其外,内外合受,郁以成热,湿热转燥,则三消乃作矣。”可见时令之邪伤及人体,皆可引起消渴之疾。因此顺应四时寒暑阴阳变化规律,调整机体阴阳对糖尿病的防治十分重要。对此,《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春三月……夜卧早起,广步于庭……以使志生……养生之道也。夏三月……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养长之道也。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养收之道也。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极亟夺,此养藏之道也。”阐明了“顺四时而适寒暑”、“服天气而通神明”的人体阴阳消长与自然界变化息息相关的道理。又如《千金翼方》说:“一体之盈虚消息,皆能于天地,应于物类。”强调顺应自然界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变化规律,做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借以提高人体对外界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4 起居调摄,固精护生

起居调摄、固精护生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一是起居有常,中医养生学认为:“天地升降惟阴阳升降而尽之矣,人亦应之。”因此,作息制度必须符合上述阴阳消长规律,顺四时不同而定起卧规则,反之则病作矣。如果起卧无常,则可影响人体内气血阴阳的正常生理状态,对糖尿病起推波助澜的作用。二是审慎房帏,谨防劳伤,房室过度会耗损肾精,精生气,气生神,营卫周身,莫大于此,故养生必须审慎房帏以保其精。特别是糖尿病患者更应引以为戒,如《千金方》云消渴乃由“盛壮之时,不自慎惜,快情,极意房中,稍至年长,肾气虚竭……此皆由房室不洁之所致也”,“若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散其真,耗其神,则火因水渴而益烈,水因火烈而益干,消渴之病情加重矣”。三是居处与衣着适宜,历代养生学家都很重视居处环境与衣着的选择。糖尿病主要以燥为成因,《内经》云“燥者濡之”,因此,居处环境应保持润而不燥,但不能过于潮湿。衣着的选择应顺应四时寒暑而增减衣服,时时预防外感,因外感能诱发和加重糖尿病。

5 调神养生,愉悦情志

中医学认为,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为心所生,心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是“五脏六腑之大主”。不同的情志变化对五脏有着不同的影响,如“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情志过极,心理活动变化可导致气血功能紊乱,损害人体阴阳。同样,糖尿病与五脏关系甚密,情志为病也是糖尿病的一个重要致病因素。早在《灵枢·五变》中就指出:“怒则气上逆,胸中蓄积,血气逆流……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肤,故为消瘅。”《医宗己任篇·消症》亦云:“消之为病,一源于心火炽炎……然其病之始,皆由不节嗜欲,不慎喜怒。”故调神对糖尿病的防治至关重要。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应树立坚强的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做到“恬淡虚无”、“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方能“形体不敝,精神不散”,否则,将如《养生肤语》所云:“人之至思发虑,致一思出一神,注一念出一神,如分人焉,火愈分油愈干,火愈小;神愈分精愈竭,神欲少。”如是则对糖尿病的防治极为不利。

小结

中医防治疾病的基本原则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冠心病;危险因素;证候;证候要素;文献分析

作者单位:130021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

Thte correlation of risk factors of coronery heart disease phlegm and blood stasisCHEN Ying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Changchun,130021,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syndrome characterize type of disease involved in hypertension, hyperlipidemia, atherosclerosis which is the risk factor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to analyze these disease syndromes variation MethodsSearch for 1970~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CNKI) and Weipu Information (VIP) Chinese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journals published in the database which related to coronary heart disease syndromes, to analysis the syndrome and elements distribution of such disease Resultsthe phlegm and blood stasis was the first type syndrome in atherosclerosis, hypertension, high cholesterol. In the distribution of elements, phlegm, blood stasis were common in atherosclerosis and hyperlipidemia Yang Kang was the most common elements of hypertensionConclusionRisk factors for coronary heart disease became more common with phlegm and blood stasis, clinical prevention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up front for phlegm and blood stasis.

【Key words】Coronary heart disease;Risk factors;Syndrome;Syndrome factor;Literature

心血管系统疾病是对人类健康和生命构成威胁最大的一组疾病,近年来,中医药在多靶点、多层次干预心血管系统疾病方面逐渐显示出巨大的优势,目前中医药不仅在冠心病、心衰等疾病防治中显示出良好的效果,其对于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防治也显示出良好的效果,其有别与西医药治疗的突出特点正是以辨证论治基本原则为指导的个体化治疗方法。抓住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基本病机变化,辨明证候是有效论治疾病的关键。因此深入研究心血管系统疾病相关危险因素的基本病机变化及证候分布特点,对于心血管系统疾病预防和治疗防线的前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对近年来发表的有关心血管疾病相关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性的搜集和整理,以期对其证候特点分布有进一步的认识。

1资料与方法

本研究纳入的文献要求高血压病、高血脂症、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符合国内外相关诊断标准及指南,同时中医辨证标准明确,要有明确辨证分型。对于上述文献中出现的中医证候进行归类,计算个证候出现的频数,并计算其占各自总例数或例次的百分比。另外对各文献中出现的证候要素依据文献[1]进行归类,主要包括:血瘀(心血瘀阻)、痰浊(痰阻心脉、痰浊阻闭)、气虚(心气虚、脾气虚、肾气虚)、阴虚(心阴虚、肾阴虚)、气滞(肝郁气滞)、阳虚(心阳虚、肾阳虚、心阳不振)、寒凝(阴寒凝滞)、阳亢(肝阳上亢、阳亢)、热(毒)、血虚、水饮等。根据上述证候要素分类提取证候要素,以明确不同证素在上述疾病发病中所占的权重,分别统计该证素出现的频数,另外对复合证候的证素采取分别计数的办法处理,如气虚血瘀证频数为12,则气虚证素和血瘀证素的频数分别计为12。

2结果

共收集动脉粥样硬化(中医药临床研究文献1997~2009年,共132篇;高血压病(中医药临床研究文献来源于1989~2009年,共389篇);高脂血症(中医药临床研究文献1977~2009年,共146篇)。

3讨论

从以上对证候的统计结果可见,心血管系统疾病复合证型较多,作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动脉硬化、高血压病、高血脂疾病单一证型比重略大。但是由于文献中采用的辨证标准不尽统一,因此仅用证型难以直接得出明确的结论。在近年中医证候规范化的进程中,以“证素”为基本单位进行研究已逐渐成为共识。王永炎院士在“完善中医辨证方法体系的建议”等文中提出了“以象为素,以素为候,以候为证”的证候研究理念。认为应把证候分解为证候要素及其靶位与要素的表象上来研究。象、素、候、证这四者的关系是素由象来表现,候由素来组合,证以可以观察的候为依据[2,3]。因此我们采用已被多数学者所认可和接受的证候要素进行比较。因此我们采用已被多数学者所认可和接受的证候要素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高血脂三种疾病的证候分型中痰瘀互结均居首位。证素的分布中,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脂血症以痰浊、血瘀最为常见,而高血压病除以阳亢最为常见外,痰浊和血瘀所占的比重仍较大。通过对证素的比较,我们发现心血管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中血瘀、痰浊是最常见的证候要素。从上述结果可见虽然中医文献对心血管疾病辨证分型复杂而多样,但心脑血管疾病的基本病机演变仍有一定的规律性,因此探讨其演变规律,对指导临床辨证和用药有重要的意义。

痰瘀互结是脂质异常的主要病理基础,可以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动脉粥样硬化从而进一步参与冠心病的发生与发展。因此可以认为痰瘀互结是心血管疾病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冠心病发生发展的始动因素。目前国内医家多倡导冠心病从“痰瘀互结”病机认识的证候论治,我们认为,痰浊、血瘀与冠心病有着密切的相关性,无论是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还是在其发生之前的动脉粥样硬化、高血脂、高血压阶段都是客观存在的,而动脉粥样硬化、高血脂症、高血压病均起病隐匿,病程漫长,符合伏邪为病的特点。因此我们认为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具有痰浊伏邪、血瘀伏邪的特征。本中医临床研究基地根据任继学教授的杂病伏邪理论,提出“伏邪内藏,营卫不和,逆于肉腠”、“心病伏邪,蕴结成毒”的病因理论,认为伏痰、伏瘀等后天伏邪内藏,蕴结成毒,伏于血络,而正能胜邪,邪气内藏,伏而待发;临床期(急性期或发作期)正不胜邪,触动而发(痰瘀阻络);缓解期(稳定期)正能胜邪,邪气内藏,伏而待发(痰瘀伏络)。痰瘀之邪,伏于血络是冠心病治疗的重要靶标。气虚、气滞是其发生发展的重要条件,痰瘀伏邪,病性属阴,易阻气机,损伤阳气,导致气虚气滞,痰瘀(伏)阻络之病变。因此针对这一基本病机,本着“以通为主,祛除伏痰、伏瘀、伏毒以救心”的基本法则,采用“益气化瘀,豁痰通络”的方法。以尽早阻断气虚气滞,痰瘀(伏)阻络这条心系疾病的共有通路,从而做到冠心病早期干预,体现“未病先防、已病防病”的科学内涵,充分发挥中医“治未病”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志斌,王永炎证候名称及分类研究的回顾与假设的提出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26(2):14.

中医防治疾病的基本原则范文第3篇

疲劳和未病都是疾病发展中一个必然层次,是疾病发展中的低级或初级阶段,他们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在此阶段进行适当的干预,阻止其发展,步入健康的方向。所以说对疲劳与未病的认识就显的尤为重要了。

“疲劳”、“未病”在现代“中介”理论中的不谋而合

作为科学辨证法的“中介”范畴,实际是指居于或介于矛盾运动过程“中间”和“之间”的、充当矛盾双方自身转化和相互转化的桥梁、纽带和媒介[2]。自然科学中的“中性”,在科学辨证法的哲学中,便是“中介”。“未病”是人们曾经历过的体验,他们是人体健康与疾病过程中某种特定的中间环节或阶段,它的发生、发展、演变过程就是“中介理论”、所说的“中间阶段”和“中间环节”。疲劳在正常人的生活、工作、运动以及人类疾病中都起到了它的中介作用。也就是说,疲劳作为一种警戒信号,在人类正常生活活动、运动与休息恢复之间,以及在疾病的减轻、康复与加重、甚至死亡之间,起到了它的中介作用。作为疲劳和未病都是健康和疾病的中间过渡阶段,向何方向演变、如何使这一演变有利于人体健康,这也就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

疲劳是未病、已病最抽象的简单性原则概念

简单性原则是科学和哲学的一种重要思维方法[3],是将复杂笼统、庞大、深奥的事物变为高度抽象,一语全括为简单化概念。目的是透过诸多现象,获取本质和规律。是把复杂纷繁的事物与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进,制作出能高度概括的概念和理论系统。通过研究我们发现“疲劳”确实普遍存在于是末病、前病、微病、不显病、潛病和已病之中。疲劳作为一种病证表象,客观存在于人的生命过程,做为一个高度概括符合于简单性原则的人类自身所感受到的症候,是现存各种医疗仪器,计量所规定的标准中,最敏感、最精微、最易于计算其量数的金标准。是揭示各种失去非平衡稳态过程中,人体所呈现出来的各种复杂而模糊,难以一时说清楚的精髓概念和开匙锁点。疲劳作为概述人体一种既特殊性又普遍的疾病名称,是符合简单性原则的。是符合人类科学发展史所呈现的事实的。疲劳是表象人类与大自然,社会及其自身所经历各种致人体功能衰减过程所表现出匮乏信号的警示,是历史的真实。是对人体处于疲劳疾病状态所映现的复杂性、模糊性,经过科学抽象所获得的最精髓、最简单性概念的真和美的体现,是未病、前病、微病、不显病、潜病和已病的最简单性概念的根本原因。

“疲劳”、“未病”在耗散结构理论中的不谋而合

中医防治疾病的基本原则范文第4篇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出自《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其意为春夏季节,宜保养阳气;秋冬季节,宜保养阴气,乃是历代医家长期以来顺应四季阴阳变化的养生之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为自然变化的普遍规律。春夏两季,阳气活动旺盛,万物生机盎然,气候温热,机体腠理开泄,汗出较多,加之乘凉喜冷更易损阳,致使阳气耗损,故春夏季宜早睡早起增加日照时间,以适应外界阳气升发旺盛之气。秋冬气候肃杀,阴气当令,肌表致密,阳气不易外泄而致阳气偏盛,阴气偏衰,故秋冬季宜早卧晚起,以避其寒,适应冬季阳气闭藏之气。随着一年四季阴阳寒暑的不断转变,机体必须顺应其变化做相应调节,方能养阳以助生长之能,育阴以益收藏之本。

通调血脉,增强经脉的有关功能:运动是最直接的活动之一。三国时期著名医家华佗曾说:“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并因此发明“五禽戏”,模仿五种动物的姿态达到锻炼机体的目的。在家庭病床病人中,倡导病人根据自身不同情况开展各种机能锻炼,对疾病恢复是大有裨益的。

饮食护理

孙思邈在《千金・食治方》中说:“安身之本,必资于食,救疾之速,必凭于药。不知良宜者,不足以存生也,不明药忌者,不能除病也,是故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惶神爽志,以资气血,若能用食平疴,释情谴疾者,可谓为良工”。中医治病不但以药物祛病除邪,更重视饮食调养的作用,用食疗之法,达到治病的目的。饮食调养的原则是饮食适量,定时定餐,不宜偏嗜。软硬、冷热相宜,饮食清洁,宜清淡。慎厚味肥甘之品,忌烟酒、煎炸、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对于某些疾病,饮食与治疗处于同等地位,了解饮食的宜忌与疾病的关系对于家庭病床的饮食护理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食物也同药物一样,分寒、热、温、凉四性,酸、苦、甘、辛、咸五味。食物的性味必须与疾病的属性相适应,否则就会起反作用而影响疗效。只有根据患者的具体病症和体质选择相应的食物,才能达到“虚则补之”、“实则泄之”、“寒则热之”、“热则寒之”的饮食调养配合治疗的目的。例如寒症忌食生冷瓜果等寒凉食物,宜食温暖性食物,可食些生姜、辣椒之类,既可补充阳气不足,又可健脾开胃;热症应忌辛辣炙等热性食物,宜食凉性食物,可食些秋梨、藕之类,宜养阴滋润。又如阳虚患者忌寒凉,宜温补,阴虚患者忌温热,宜清淡。总之,饮食宜忌正如《金匮要略》所言:“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若得宜则补体,为害则成疾”。因此在家庭病床治疗中,必须强调中医特点――辨证施护,因人、因时制宜,确定恰当的饮食计划,并随时掌握病情变化,加以调节,方可达到预期的效果。

例如:发热患者饮食宜清淡易消化的稀软食物,如面条、米粥、新鲜蔬菜水果等。高热伤津患者可用梨汁、藕汁、鲜茅、芦根汁或西瓜汁做饮料。属外感发热的患者服解表药后可啜热稀粥一碗,以助药力发汗,忌食荤腥厚味及滋补性食物。

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宜清淡低盐饮食,不宜过饱。鼓励多食豆制品类、粗粮及山楂、大蒜、芹菜等新鲜水果,少食细粮、甜食、肥肉等食物。忌煎炸、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及烟酒。

水肿病患者宜低盐、高蛋白饮食,如鱼、瘦肉、蛋类、豆类(赤小豆)和某些蔬菜如西瓜、冬瓜等,不仅营养丰富,还有消肿利尿作用。忌鹅、公鸡、猪头肉等食物。

消渴(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起着一定的治疗作用。要严格按照医生的规定,指导患者严格控制饮食量。并嘱咐家属注意观察和制止患者另加食物现象。应禁忌糖果、煎炸油腻食物。

情志护理

七情在心身疾病的发病中起着根本的作用,即“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些情志太过、太盛、超越了生理的调节限度,便使人体生理失去平衡,脏腑阴阳失调,气血功能紊乱而导致疾病,或者促使疾病的发展、恶化。所以在家庭病床的护理中,尤其是一些“所愿不远”或焦虑过度引起的病症,如心悸怔忡、不寐、脏躁、肝郁等病人,要特别强调精神护理。

《灵枢・师传》里说:“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虽无道之人,焉有不听者乎?”对急症后恢复期的患者,医生及家属要耐心劝慰,指出只要病人能与医生配合得当,是可以恢复健康的,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告诉病人如何调养,让病人遵照医生的治疗原则行事,解除病人的忧愁和烦恼、紧张和恐惧。即便那些脾气不好的病人,也应以诚挚的态度进行规劝说服。调摄情志,在疾病的防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内经》从脏腑五行相关理论指出情志相映治疗方法:悲胜怒,怒胜思,思胜恐,恐胜喜,喜胜忧。即为情志相胜的心理治疗方法。祖国医学一再提倡“善医者,必先医其心,而后医其身”、“心病需要心药医”,这是中医治疗心身疾病的特点和基本原则,也是家庭病床中情志护理的重要内容。

气候护理

中医防治疾病的基本原则范文第5篇

还原论是将物质的高级运动形式(如生命运动)归结为低级运动形式(如机械运动),用低级运动形式的规律代替高级运动形式的规律的机械性方法。还原论认为,各种现象都可被还原成一组基本的要素,各基本要素彼此独立,不因外在因素而改变其本质,通过对这些基本要素的研究,可推知整体现象的本质[1]。这在诊治疾病中就强调局部定位,这一特点与传统的原子论自然观是一致的。这就把人视为“机器”,把疾病视作机件失灵,由此西方医学始终把注意力集中在寻找失灵的机件上,着眼从部分、细节和微观机制上研究和诊治疾病。他们沿着人体的层次结构,从器官水平、细胞水平、分子水平进而到量子水平;从宏观领域深入到微观领域,对各个层次上的病理解剖、病理生理机制进行研究。这种研究方法,对医学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且形成了近代生物医学模式,西医学的主要成就就是在运用分析还原方法取得的。当今医学领域内,有一种趋势就是研究的问题越微观就越科学,微观才是生命的本质。西医学的精华就是通过解剖学、组织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技术途径将人体还原为独立的器官、组织、细胞、蛋白或基因,希望通过对单个细胞,蛋白或基因的研究找出影响生命运动规律(即导致疾病)的最微小最特异的生物学变化。但它侧重于线型关系,忽视致病因素的因果网络作用,把医学研究的视角仅仅投射在人体自身某一层次的病变上,只重疾病、重治疗、重个体、重局部病变、重生物性因素。很多疾病有可还原性的一面,可找到特定部位,或微观机制的生理、病理变化。但部分与整体、生命现象与非生命现象之间有质的不同,因此,人体和疾病有不可还原性的一面。完全用还原方法来探求错综复杂的疾病现象是不可能获得对疾病的全面认识的。例如,在现代社会,居于前三位死因的心血管疾病、肿瘤和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心理紧张、人格差异、行为不良和环境污染等都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光靠生物学手段要解决这类疾病的防治问题显然鞭长莫及 [2]。当还原论指导下的单纯生物医学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人类医学研究的需要时,这就需要更先进的方法论及更完善的医学模式,系统论及系统论指导下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就自然进入了人们的研究领域。

系统论是研究系统的一般模式、结构和规律的学问,它研究各种系统的共同特征,用数学方法定量地描述其功能,寻求并确立适用于一切系统的原理、原则和数学模型,是具有逻辑和数学性质的一门新兴的科学。系统思想源远流长,但作为一门科学的系统论是美籍奥地利理论生物学家LV贝塔朗创立的[3]。系统论原则是整体性原则、结构功能原则、目的性原则及最优化原则。其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这正是中医理论的基本特征。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性质。同时,系统中各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着,每个要素在系统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上,起着特定的作用。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由此,便兴起了以生物-心理-社会为模式的现代医学。生物、心理、社会三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高度统一,任何一方出现问题都会牵涉到另外两方面,如躯体疾病可以引发心理问题,心理问题引发的适应不良可导致社会功能障碍,社会因素如人际关系紧张、矛盾冲突、压力等又可以导致心理困难出现,产生紧张、焦虑、抑郁、困惑、烦恼等。而长期的心理矛盾又是身心疾病产生的原因,所以应从生物、心理、社会三轴系统着手全面对疾病进行诊断、治疗、预防。在中医看来,它所研究的对象,不是仅具有形质的“人体”,而“形神合一”,“形神相即”的“人”,是形(生物形质)、神(精神心理)活动有机结合的人,形神两者缺一便不成为“人”。 由于人生活在天地之间,时空之内,形神功能活动不可避免地受到周围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因此,置人于自然、社会环境的变化中,以分析考虑其功能状态,并结合环境变化诸因素,进行诊断、治疗、预防等一系列医学实践活动,是中医的基本原则。对于这种模式,何裕民教授提出了“环境-形神”医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中,环境主要指自然环境(包括日月、气候、季节、地理等因素)和社会环境(包括社会、人事、文化等因素)两大方面。所谓形神,形者,形体功能也,可视为生物因素;神者,心神活动也,可视为心理因素。“形”,泛指一切物质形体,中医中的形,主要指气血津液、脏腑经络、躯体肌肉等生物机体或生命物质及其所进行的功能活动;“神”,的概念较为复杂,一般泛指精神魂魄、感觉思维、性志等各种心理活动。《内经》认为:“形具则神生”,“形神合一”而为人。这就从医学角度,对形神关系做出了科学的论述。“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则说明人之功能活动无不相应于天地间自然环境。这种环境不仅指自然环境,而且也包括社会环境。“病为本,工为标,标本不得,邪气不服。”说明医患间要保持密切配合的良好关系,调动患者本人健康的心理精神活动,对各种疾病的康复都有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

由此,可以看出现代西医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和中医的环境-形神模式有着许多相同和相通之处。这就需要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现在的中西医结合只是运用西医的高科技诊断技术,诊断出疾病再应用中药、方剂进行治疗,这充其量不过是中西医的“凑合”,并没有在理论高度进行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相互完善,以达到中西医的有机结合。如果西医发展为生物-心理-环境医学模式则更接近中医,理论会更完善,在这种模式下,我们对疾病有全面的认识,达到微观与宏观的结合,使我们不再单纯地注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而是将疾病研究重点上升到医学预防保健的高度,因病治病是下策,只有将疾病防患于未然才是上策,只有这样,全民健康才能真正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王小英.况立洪.从还原论到系统论看医学模式的转变. 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