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态旅游的本质

生态旅游的本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态旅游的本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生态旅游的本质

生态旅游的本质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规划 可持续发展

正 文:

生态旅游在我国已经是大家关注的焦点,而在我国生态旅游有太多的“挂羊头买狗肉现象,很多名不副实的生态旅游出现在我们面前。渐渐的形成了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的误区。

1,在发展原则上,将生态旅游等同于可持续旅游发展原则本身。

目前一些研究者把生态旅游当作是指导旅游业发展的一种原则、模式、规划方法、管理方法,将其看成是适合所有旅游形式、所有地区、所有旅游相关建设和管理的一种普遍原则,于是便有了各种冠之以“乡村生态旅游”、“城市生态旅游”的项目和规划。实际上,生态旅游是实现可持续旅游发展原则的一种典型形式,但不是惟一形式,更不是可持续旅游发展原则本身。所有的旅游活动,尤其是占主流的大众旅游,都应该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将对环境和社会文化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小。而将生态旅游混同于可持续旅游发展原则,将导致对生态旅游的泛化理解,造成认识和管理上的混乱。

2,在道德价值上,认为只有生态旅游才是好的,而其他旅游形式就是不好的。

这种错误理解实际上是基于第一种观点而产生的,认为只有生态旅游是好的,是可持续的,而其他旅游形式,特别是大众旅游是不可持续的。由于生态旅游这种道德上的天然优越性,使得许多地方和企业对它趋之若鹜,想尽一切办法拼命贴上这个标签。实际上,尽管生态旅游是在人们对传统旅游进行反思的基础上产生的,但是反思的结果不是用生态旅游替代、消除大众旅游,而是要起到借鉴、示范的作用。生态旅游与其他旅游形式之间的最终区别不是好与坏、可持续与不可持续的差别,而是产品类型和形式的不同。

3,在具体开发上,用发展大众旅游的观念和方法来发展生态旅游。

实践中,很多人认为搞生态旅游就要大搞设施建设、铺大摊子、上大项目,这种沿用发展大众旅游的方法来发展生态旅游的做法曲解了生态旅游的本质和特点。实际上,真正的生态旅游者愿意承受一定程度的艰辛,所以生态旅游不需要大规模的设施建设,不需要一应俱全的娱乐设施,甚至不一定需要斥巨资建造高级公路。同时,他们对环境保护措施、环境教育手段、环境监测技术等方面又极为重视。因此,需要在设施建设、管理方式等方面创新。

4,从成本收益看,夸大生态旅游的收益而忽视生态旅游的成本。

任何发展都是需要成本的,认为生态旅游只有积极作用而没有负面影响的想法是不现实的。无论旅游者多么具有环境意识和文化敏感性,无论企业多么具有环境伦理和社会责任感,生态旅游都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重要的是如何保证最终的整体正效应最大,如何在扩大收益的同时将成本降低到最小。生态旅游的发展需要一个全新的成本收益观,需要将生态、社会文化等因素也考虑到成本之中,需要将社区的付出和所得也纳入成本收益分析体系。要根据多个方面、多个主体的成本收益最大化原则来考虑和衡量生态旅游的发展。在现实中,生态旅游经常被当成营销手段、策略、技巧乃至市场标签。一些地方政府和旅游企业,把生态旅游看成是一种时尚、潮流而趋之若鹜,更多地注重了生态旅游的“牌子”,而并没有认真地在管理制度上下工夫。这种重形式、轻本质,重标签、轻规范的做法,对生态旅游发展的危害极大。

下面的一组数字可谓是触目惊心,据“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提供的调查资料显示,中国已有22%的自然保护区由于开展生态旅游而造成保护对象的破坏,11%的自然保护区出现了旅游资源退化。有44%的保护区存在垃圾公害,12%出现水污染,11%有噪声污染,3%有空气污染缺乏必要的环境教育设施在全国建立的932个各类保护区中,仅有38个建立了自然博物馆或展厅,59个设置了知识讲解标牌。而且这些设施许多已经陈旧不堪,野外的知识性标牌数量稀少。同时,设施所提供的知识内容也残缺不全,形式单调,无法满足游人的需要。其次,缺乏专业人员。不仅生态旅游区的许多导游没有经过专业训练,不能把地质地貌的形成、动植物的分布及保护区生态系统的意义等自然知识讲解给游客,而是牵强附会,胡编乱造,达不到让游客认识自然、增强环保意识的目的,就连生态旅游区的经营管理人员有时候自己也不是十分清楚生态旅游的本质内涵。

以此我国的生态旅游正走向一个恶性的发展循环中,所谓的生态旅游正严重的破坏着原有的自然环境。这样才能解决这样的现状,我国的生态旅游的前景又如何呢?

尽管中国目前的生态旅游有“挂羊头卖狗肉”现象,也的确有旅游商和旅游者的素质欠佳的障碍,但就生态旅游而论,不存在发展与不发展的问题,而是如何发展和管理的问题。这是因为比起其它的资源利用方式,生态旅游应当是我国生态型旅游地的最佳发展策略。而且,要让迷路的中国特色的生态旅游走回正道,出路并不难找:用生态旅游的两个特性来要求两方面参与者,旅游者和旅游商。

对于旅游商而言,保护性体现在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和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旅游产品开发设计,在资源环境容量范围内的适度开发,在科学的开发规划基础上谋求持续的投资效益。可以这样的说法来转化这三句“公文”:生态旅游是精英旅游,是品牌旅游,是文化旅游,如果都用甩地摊货的架势来开发,保证只会“货三天甩光、钱三天用光”。要是以引领西方贵族化旅游潮流的架势来开发,一个景区就可以成为开发商的传家宝。另外,旅游是一个利用资源的产业,不过,除了自然资源,伴生的文化资源也是产生旅游需求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单纯的利用自然资源,除了容易造成资源破坏或者不好保护外,也难以刺激旅客多层次多角度长时间高强度消费,难以提高整个旅游产业的产出。所以,为了保护,也为了产业的效益,挖掘文化资源是搞好生态旅游的重要方向。像云南的迪庆,本来资源优势并不明显,就是巧妙利用了香格里拉的概念,将资源重新包装,在没有多少人为改造的情况下办成了环境友好型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的本质范文第2篇

关键词:福建;茶文化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文化旅游”、“茶文化旅游”、“生态旅游”早已为人们所熟知。而“茶文化生态旅游”目前国内尚无统一概念。这不只是概念上的差异,而是一个关乎文化旅游可否持续发展的问题。其实早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人斯图尔德就提出了“文化生态学”的命题。国内学术界也普遍认为,生态旅游资源不仅包括自然旅游资源,同时也应包括人文生态旅游资源。代表观点就是黄凯南在《文化生态旅游――一种基于生态文化观的旅游方式探索》一文中所讲的:“文化生态旅游是指旅游者通过体验与自然、社会环境协调一致的文化生态资源,以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三者均衡的文化知识和审美价值,并且强调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对旅游环境承担责任和义务的一种基于生态文化观的旅游形式,是文化旅游和生态旅游的新发展。”开展文化生态旅游,使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互动、持续、和谐发展,体现了人类向生态文明的新跨越。近年来,福建茶产地尤其是名茶产地的茶文化旅游蓬勃发展,但也存在着过渡商业开发而忽视原生态开发的倾向。本文仅从生态文明观的角度,对福建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开发策略、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做以初步探讨。

一、福建茶文化旅游资源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观

福建茶文化在中国乃至全世界茶叶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茶叶在福建省有上千年的历史,不仅茶类的创制数福建最多――是乌龙茶、青茶、红茶、白茶的发源地,武夷岩茶、大红袍、铁观音、白毫银针、工夫红茶扬名中外,而且品茶的技艺数福建最奇,是茶文化的发祥地。现代福建茶人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扬光大,种茶、售茶、品茶、赛茶等几乎占据了茶乡人的生活内容。种茶讲科学,品茶有文化,构成了独特的福建区域人文特征。作为以茶为中心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产物,福建茶文化旅游资源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观念。

(一)茶是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产物

茶树作为多年生常绿植物,品种繁多,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如武夷山的大红袍、生态茶园等;其多样化的形态也是大自然土壤、水、光、热、地形等诸要素的综合产物,并成为“茶韵”的根本所在。如武夷岩茶的“岩韵”、铁观音的“音韵”等。武夷岩茶与武夷山堪称一体。武夷山是山水石的一体化,“三三秀水清如玉”、“六六奇峰翠插天”,“石者,天地之骨也”,“水者,天地之血也”,“好山,好水,出好茶”,从而形成了岩骨花香、“清、香、甘、活”的“岩韵”。作为一种深根植物,茶树的种植有利于福建丘陵山区的水土保持和气候调节,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

(二)茶文化以“和”为中心,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生态文明观

福建茶文化融合了儒家的“中”“和”之道、佛家的“中道妙理”,尤其是“茶禅一味”、道家的“天人合一”等优秀思想内涵,形成了今天以“和”为中心的茶道精神,体现了人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发展。如武夷山是儒、释、道三教同山之处,茶与三教有不解之缘,茶中蕴和,茶中寓静,茶的“和”“静”禀性正是三教追求的境界,三教思想之精华也丰富了武夷山茶文化的内涵。人与自然的和谐也反映在祭茶、喊茶等茶俗中。“千载儒释道,万古山水茶”,不仅是对自然、人文资源的赞美,更是茶道灵魂和“天人合一”思想的集中体现。

(三)茶文化生态旅游体现出多元文化的良性互动与发展

文化具有区域性或民族性的多元化特点,而茶文化为各地区、各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搭起了联系的纽带,从而使多元化文化呈现出共存、共融的良性循环的文化生态。同时,茶作为福建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生活资料,在婚丧嫁娶、满月、祝寿、祭祀、会友等活动中,有助于创造一种和谐的人文生态环境。如安溪茶艺就是传达了“纯、雅、礼、和”的精神追求,武夷茶艺则是把“品茗、观景、赏艺”融为一体。可见,从茶文化旅游资源的角度讲,茶文化旅游本质上就是一种文化生态旅游。

二、社区参与是福建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的首选模式

茶文化旅游是以茶产地自然山水景观和人文景观、茶的历史发展、茶区人文环境、茶业科技、茶类和茶具、饮茶习惯、以及茶道、茶艺、茶书画诗词歌舞,茶制品等为主要内容。茶文化生态旅游则是旅游者体验、感受和品味与茶相关的生态环境和古朴的民情民风并获得教益的过程。茶文化旅游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生态旅游,就决定了其开发不宜侧重商业化,尤其不宜搞脱离其生存土壤和文化背景的异地移植,建民俗村、开风味茶楼、搞星级服务,而应保持原生态风貌。在开发模式上,生态旅游模式与传统旅游模式在指导理论、目标体系、运作方式、解译系统、生态教育受益对象及发展前景等方面有很大不同。因此,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拟首选“以社区参与为主,环境教育为辅”的旅游模式。

(一)文化的形成和传承特点决定了茶文化生态旅游的开发首选社区参与模式

这是茶文化能否保持原有纯朴风貌的基础,也是茶文化旅游的魅力所在。社区的参与能更好地展现茶文化生长的土壤,展现与茶文化有关的自然和文化的原生态风貌,让旅游者身临其间感受纯朴、自然与真实,从而更好地理解茶文化的实质和内涵,这也是茶文化旅游的宗旨。在文化旅游开发过程存在的诸多矛盾中,最主要的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既要积极发展茶文化旅游,又不能坐视外来文化冲击社区文化而失去原有文化的特色。开展参与式茶文化生态旅游,倡导生态旅游观,可以更好地引导当地居民认清发展方向,促进地方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二)旅游是一种体验,文化更是一种体验

感官对旅游的真实体验源于对象的真实反映。有无社区参与,营造出的文化旅游体验迥然不同。而这种不同的体验,正是异地旅游的动机所在。

(三)有利于营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环境

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并从中获得经济效益,能够增强他们对本地文化的认同与自豪感,从而更自觉、有效地保护当地自然和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同时,旅游开发收入的一部分用于改善社区基础设施等,也有利于消除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诸多矛盾,营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环境。

(四)福建茶文化生态旅游具有明显的知识性和教育性

福建茶文化生态旅游内容丰富,内涵深刻,具有明显的知识性和教育性,因而能够起到较好的环境教育作用。比如能够增强旅游活动参与者的生态意识,正确处理开发与保护、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弘扬客来敬茶的纯朴好客民风和“和敬真诚”的待人风尚,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并将这种好客文化通过旅游者得到发扬光大。中国传统的儒佛道3家的伦理道德在茶文化中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自身固有的文化功能、教育功能与审美功能,寓教于游,有助于提升旅游者的精神修养。

三、福建茶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旅游资源的生态化开发与保护

福建茶文化旅游的发展,必须坚持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所谓可持续发展观,按照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的解释为:“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的发展”。文化生态旅游就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其要义就是文化旅游产品的生态化开发和文化旅游资源的生态化保护。近年来,福建茶文化旅游蓬勃发展,且取得了一定成绩。如安溪作为乌龙“茶都”,先后举办多届茶文化旅游节和铁观音乌龙茶节,并推出茶叶大观园、茶叶公园、铁观音探源、茶园生态探幽等项目;武夷山亦举办过国际茶文化节、国际无我茶会等。但与生态旅游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尚有一定距离。因此,拟采取如下对策,以确保福建茶文化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一)统一认识,加强领导

要用可持续发展观和生态旅游观统一各职能部门领导尤其是决策者的思想认识,把发展生态旅游作为一项战略措施来实施;同时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确保落实。

(二)科学规划,积极实施

发展茶文化生态旅游,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要制定标准化的、可操作的科学旅游规划。要组织相关专家论证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开展茶文化旅游资源调查、评价和市场分析,制定全省范围的生态茶园和茶文化生态旅游区建设规划,并在政策上实施倾斜,多渠道、多方式的解决资金来源等问题。

(三)加强人员培训

要加强对规划区内相关人员的培训,使之精通茶知识,了解茶习俗,掌握茶礼仪,领会茶精神,并在行为上有所体现,以此来营造一个和谐、有吸引力的旅游和投资环境。

(四)加大宣传促销力度

要大力宣传茶文化,文商结合,以文促商,以茶道精神塑造茶文化生态旅游品牌。充分发挥茶文化旅游在茶叶营销和茶业发展方面的促进作用。

(五)以原生态开发为主,商业开发为辅,从物质与非物质、有形与无形两个层面加大开发力度

要搜集、整理、恢复和保护传统茶文化表演如斗茶、祭茶、茶宴、茶戏、茶歌舞等,促进茶文化的传承和保护;硬件设施要与自然、人文环境相协调,如闽南的石亭绿茶应再现当年茶与亭与人的侨乡风景,让游客充分领略当地茶文化的魅力。

(六)开发以茶为主的组合型旅游产品

应把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作为旅游产品开发的一部分,进行综合开发,如开发茶农旅馆,开发绿色茶食品等;同时,开展形式多样的茶文化生态旅游活动,如品茶评茶,观看茶艺表演,学习茶艺,参观茶园生态风光,领略采茶制茶劳动生态,感受茶乡风土人情生态,旅客亲身体验采茶制茶过程,欣赏茶联吟咏茶诗,购买茶产品及相关产品和纪念品,开展住茶农旅馆、品茶、吃茶宴、睡茶枕、洗茶浴、制茶盆景等系列活动。

(七)加强闽台茶文化生态旅游区域协作

闽台等地区拥有丰富的茶文化旅游资源,闽台旅游存在着广泛的合作机缘。以合作求发展,以互动求双赢,有助于提升闽台茶文化旅游的竞争力。

(八)健全茶文化生态旅游健康持续发展的社会机制

要整顿茶叶市场和旅游市场,规范市场行为,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增强品牌意识,使游客与当地居民及相关从业人员真正能从旅游活动中体验到茶乡特有的茶道精神和自然、人文生态氛围,并从中获益,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田里,李常林.生态旅游学[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2、陆文荣.开展茶文化生态旅游活动,为建设生态经济强市服务[J].茶叶,2002(1).

生态旅游的本质范文第3篇

进入新世纪以来,旅游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成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国重视和扶持的发展目标,随着经济的发展,加上丰富的旅游资源,我国的旅游产业也发展迅速,成为很多地方的重要经济支柱。旅游产业本质上属于低污染的产业,但是由于过度的开发加上不合理的旅游观念的引导,在一些地方旅游业产生的污染十分严重,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背道而驰,生态旅游与低碳旅游的理念正是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背景下提出的,希望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来引导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一、生态旅游与低碳旅游的含义

低碳旅游是在低碳经济这一大背景下提出来的,面对全球的温室气体排放不断增长的严峻形势,英国政府首先在政府白皮书中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其根本思想就在于有最小的资源消耗量和环境污染量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低碳旅游将低碳经济的理念运用到旅游业开发中,低碳旅游是指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方式,保护旅游地的自然和文化环境,主要包括:保护植物、野生动物和其他资源,尊重当地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以及为当地的人文社区和自然环境做出积极贡献的旅游方式。

生态旅游是在产业生态化的概念上提出来的,所谓产业的生态化是指传统的产业活动模式应该转化为一种更综合的模式,即产业生态系统在这种系统中,能源和物质的消耗是优化的,产生的废物是最少的。正式提出生态旅游这一完整概念的是谢贝洛斯,生态旅游就是前往相对没有扰或污染的自然区域专门为了学习,赞美,欣赏这些地方的景色和野生动植物与存在的文化表现(现在和过去)的旅游。从这一概念我们可以看出,生态旅游是负责任的旅游,旅游者不是要单纯的去旅游地游玩赏乐,还要尊重与保护当地的旅游资源,维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二、低碳旅游是生态旅游的战略选择

虽然叫法不同,但是必须看到生态旅游与低碳旅游在本质上是殊途同归的,都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具有目标一致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旅游成为很多人的休闲选择,随着旅游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旅游业在经济中的地位也日益突出,耗费的能源也日益增多,此外,不合理的旅游活动还污染了旅游地的环境,在旅游业发展中实行生态旅游和低碳旅游的理念显得十分必要,首先由于旅游业有着广大的市场,而且人员各个年龄、阶层、地区都有,推行环保的旅游观念有利于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普及,另一方面,由于旅游业牵涉的行业众多,从运输业到酒店等服务业,如果能够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去指导,从而帮助和督促相关的各行业更多的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去经营产业,可以实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目标。

生态旅游希望建立起游客与旅游地的资源环境以及居民和谐友好共处的关系,而低碳旅游则为旅游产业生态化提供了一个重要途径,首先低碳旅游符合世界节能减排的大趋势,随着温室效应越来越严重,世界各国都开始重视减少碳的排放,低碳成为全世界各行业的目标和共识,旅游产业也不应例外,低碳旅游一方面通过倡导新技术等手段,要求旅游服务的生产者和提供者在发展旅游产业时,要优先考虑资源环境的因素,尽可能地使用新能源新技术,在保证原有的服务质量的基础上,实现碳排放量的降低,例如耗能大户的宾馆,一方面要注意引导纠正旅客不合理的消费习惯,倡导绿色消费,如拒绝提供一次性的餐具,不可降解的塑料袋等物品,帮助人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另一方面要使用环保的能源,如使用太阳能的热水器,使用节能灯等,尽可能减少污染气体的排放,还可以提供碳排放量更少的交通工具让乘客选择。对于游客而言,低碳旅游不仅仅要求旅游者在选择旅游地时选择更加天然和无污染的目的地,更要求游客主动地参与到保护环境中去,要求旅客在旅游的全过程中考虑到低碳排放,保护环境,从而鼓励人们在出行时尽量的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在选择旅游产品时,拒绝污染环境,碳排放量的旅游服务和项目,从而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保护环境。此外,由于旅游产业的生态化牵涉的目标较广,因此在具体的实施中由于缺少具体的目标,操控性差,而低碳旅游则提供了更加明确地目标,量化性和可操作性更强,因此在推行旅游产业的生态化战略中,低碳旅游是极其重要的途径和选择。

生态旅游的本质范文第4篇

协同学和生态旅游系统分析

1协同学分析

协同学的研究对象为一种远离平衡状态的开放系统,该系统能自发地产生一些的有序结构或者功能行为的一个规律。协同学的最为本质的核心和真正含义是:各种序变量之间相互合作彼此竞争,这决定了系统能从无序状态到有序状态的演化。协同学以信息论、控制论、突变论为研究基础,并吸取平衡相变中的一些序变量等概念与原理,从而形成了一整套研究模型与问题的处理方法。它所研究的开放系统既包括从无序状态到有序状态的变化规律,也包括从有序状态到无序状态的变化规律,真正做到了把无序状态和有序状态相互统一。研究的开放系统是由众多的子系统组成,其这些子系统之间并非彼此独立,而是相互联系。如果子系统之间的关联性非常弱化以致不能束缚各子系统独立运动,这时子系统无规则独立运动占主导地位,因而系统会呈现一种无序状态;随着控制参量力度不断增加,各子系统之间关联性会渐渐增强,当这种控制参量到了一定的“阈值”,各子系统之间那种无规则的独立运动就会显得弱小或零,这时关联性起主导作用,进而在系统中有了协同运动,宏观上的系统结构或类型也随之出现。目前,协同理论与耗散结构论、突变论一起被称为新三论[1]。

2生态旅游系统解析

“生态旅游”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豪谢贝洛斯拉斯喀瑞在1987年提出,随后生态旅游成为全球旅游发展一种全新模式,它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原则、兼顾社会经济发展及游客实际需求和满意等。其目的是让生态旅游者保护自然环境,担负生态责任,在生态容量承受范围内进行旅游,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造成负面影响。生态旅游系统是指生态旅游中各个要素按一定旅游规律进行组合而形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即由那些与生态旅游紧密联系的要素按照一定的运行机制而构成的动态有机整体,它自然与人工一个的复合性系统,主要特性是地域性、脆弱性及生态性[16]。生态旅游系统和协同学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是两者的生存发展都离不开环境的支撑,其中,生态旅游系统开发的内部环境包括资源子系统、设施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和设施子系统等四部分构成,外部环境包括自然生态环境、人文社会环境、客源市场环境和政策技术环境等。其中资源子系统作为生态旅游核心吸引物,它是生态旅游系统存在的关键要素等;设施子系统包括与生态旅游相关的基础设施、服务接待设施等,它们是生态旅游开发建设的主要内容,并为开展生态旅游提供服务支持;管理子系统包括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和旅游企事业单位的管理,它是生态旅游系统中最活跃的部分,承担着生态旅游发展的多项任务;支持子系统包括生态旅游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它对生态旅游系统的正常运转起到保障作用。

3协同视阈下生态旅游系统的非线性特征

非线性彼此之间的作用是生态旅游系统演化的动力。在生态旅游系统中,生态旅游者和生态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是主要的问题,如何让生态旅游者和生态自然环境和谐、协调,首要分析哪些因素能影响两者间的和谐关系。协同学中非线性间的互为作用对生态旅游者和生态自然环境给予分析,确定两者之间的影响因素,分析哪些因素对其起正作用,哪些起负作用。在生态旅游系统中,如果生态旅游系统表现内容不断增加,表现形式不断创新,并且被广大生态旅游者欣赏和接受,那么该系统就会处于正作用之下,其主要表现为:(1)各种途径有效保护好现有的生态遗产,并拓展保护对象的内容,使之更加完整;(2)对生态旅游进行人力资源、资金和技术等的投入,提高生态旅游产品的创新性,使得生态更加富有内涵;(3)提升生态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并提高普通老百姓的参与度。但对于生态旅游系统发展而言,也存在一些负作用因素,其具体表现为:(1)对现有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的思维定势;(2)由于外界各种环境因素的变化,某个或整体生态旅游产品被冷落,直至被淘汰;(3)对生态旅游缺乏系统而合理地开发和管理,导致整个系统所起的作用下降,运行状态变得脆弱。协同学中,将因非线性协同作用而形成的因素称为序变量,将其相互作用引起的效用称为协同与竞争。协同学中的序变量是表示系统有序或者混乱的一种度量,它一旦形成便会对其他子系统支配作用,主导系统整体演化的过程。在生态旅游系统中,存在多个序变量,它们之间互为依赖又彼此竞争,每个序变量各自决定着生态旅游协同中某一宏观结构和对应的微观状态。生态旅游系统由其序变量之间协同与竞争决定了它由无序状态向稳定化的有序结构迈进。因此在控制性的序变量之下,要尽可能消除生态旅游系统中的负作用因素。

协同视阈下生态旅游系统的非线性机制

宇宙中万事万物在本质上来说都是非线性、互相作用的,相互作用是非线性机制一个主要方面。因此我们要准确而深刻地认识生态旅游,需把生态旅游系统在其他系统作用下的一些规律和生态旅游系统对其他系统的影响联合加以考虑。这种双向作用会使其中的一个通过对方以作用于自身,由此形成正反馈或负反馈路径,产生放大或抑制作用,呈现出一种非线性现象。

1生态旅游系统开发的非线性机制条件

在协同学作用下,生态旅游地存在一个包括自然、社会经济和文化在内的复合系统,该系统具有生态保护与旅游的双重功能,并有开放而复杂的特性,因而生态旅游系统会向着更加有序、更加复杂的方向演进。同时,这种复合系统具有与生态旅游系统相关的内部禀性,同时也有与生态旅游系统开发相关的外部驱动,两者进行交叉耦合,使得系统远离平衡,因此生态旅游系统开发处于非线性发展状态。(1)生态旅游系统非线性环境形成的外部因素。生态旅游地复合系统中,物质性和非物质性内容之间或它们与周围环境之间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方面的交流和交换,在这种相互交流交换中,那些与生态旅游系统开发相关的外部驱动因素被引入,生态旅游系统开发的非线性环境渐渐得以形成。外部驱动有直接驱动和间接驱动这两种因素。直接驱动是指生态旅游在开发初期,接待一些稀少的生态旅游者并觉得大有可为,因而开发逐渐兴起,使整个社会处在生态旅游系统开发的不稳定非线性状态。间接驱动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全国性的经济建设处于非线性不稳定状态,这为生态旅游系统开发创造有利条件并形成巨大推动作用;二是对生态旅游发展前景过分的乐观而形成的开发热潮,使得各地发展生态旅游系统的非线性不平衡状态加剧;三是政府鼓励发展生态旅游政策措施的出台为生态旅游系统开发带来有利条件,使生态旅游向非线性方向发展。(2)生态旅游系统非线性环境形成的内部因素。外部因素是形成生态旅游系统非线性环境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必须有内部因素的配合才会使得非线性环境的形成顺畅。内部因素是指那些和生态旅游系统开发相关的资源和属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资源,生态旅游系统开发的物质基础就是资源,它是生态旅游系统开发非线性机制一个最直接的原因;二是市场,它对生态旅游系统非线性环境影响的强度和力度都非常巨大;三是区位条件,它的优劣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生态旅游系统开发的可能性和可行性,而且对生态旅游系统开发非线性环境形成与发展也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四是人才、资金和技术,他们对生态旅游系统开发非线性环境的形成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五是生态旅游容量,它对生态旅游系统发展的约束作用很强,一个生态旅游目的地若容量小,将限制生态旅游业发展的规模,对生态旅游系统开发将有不利的影响。这些内部因素对生态旅游系统开发环境形成的影响是比较非常复杂的,有了它们系统才能被约束到某个非线性的不稳定状态,为实现更高一级的非平衡相变创造条件。

2生态旅游系统演进中非线性机制

生态旅游系统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客源开拓不断深化、生态旅游产业逐渐高级化的过程,具体来说,有如下两个方面。(1)生态旅游系统演化规律。生态旅游系统具有整体性,它的结构、功能是一个动态的演化过程。生态旅游系统既是长期演化的结果,也是该系统继续能够演化的一个基础。要了解生态旅游系统演化规律,首先需研究生态旅游产品生命周期。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生态旅游产品演化存在这样一个演变过程:即由成长到衰退,其中主要包括了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4个不同阶段,具体如图1。在每个阶段中,生态旅游产品分别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状态。生态旅游产品生命周期对生态旅游的发展和战略的制定有着重要的意义。1997年,国内学者许春晓在分析旅游产品的演进轨迹和终极结构基础上,提出了旅游产品生命准周期的最终结果是“停滞”或“夭折”。生态旅游系统的演化过程是生态风景区资源不断开发、生态旅游产品进一步丰富、优化的一个过程。那么在生态旅游系统开发的产品中,“衰退”、“停滞”和“夭折”三种不同类型产品分别是指哪些,它们如何排序,这些问题会导致生态旅游系统的演化曲线变得较为复杂。(2)生态旅游系统演进中的非线性机制。在生态旅游系统演化过程中,以其核心要素为基础,在外部条件和自身的作用下,会形成新的子系统,这一子系统又作为核心要素不断演化,从而形成具有新功能的核心要素。其中任何一个因素微小的变动,都会对生态旅游系统的演进产生极大的影响。生态旅游系统演化进程由于受到外部某些因素影响,它们与自身一些内部因素相结合,使其进入远离平衡的非线性状态。生态旅游系统演进中除了其开发中所受的必需外部压力外,还承受其他一些额外的外部压力。在不同时间点,生态旅游景区产品会进入成熟期,但由于新的生态旅游产品没有推出,所以生态旅游景区的旅游者数量增速减缓,甚至停滞,这给生态旅游景区带来很大压力。就内部因素而言,生态旅游景区容量等因素影响着景区开发。另外,生态旅游已有产品与待开发产品之间关系也是景区开发的影响因素。当生态旅游系统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相耦合时,生态旅游系统演进的非线性环境因此而形成。在此情况下,一旦产生非平衡相变,生态旅游系统开发就会朝更有序高级化方向演进、发展。

3生态旅游系统开发非线性协同

随着非线性环境的出现,一种耦合现象产生了,那即是协同,它是指组织系统之间众多因素在非线性环境下受到某类激励信息的推动,出现为某个共同目标而相互协调、相互配合采取行动的状态、过程或机制。协同的产生需要两个条件:一是非线性环境的出现,另一个是激励信息的引导。多数情况下非线性协同是普遍存在的,激励信息的产生常则是作为协同机制是否成立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在系统非线性不稳定状态下,一旦生态旅游开发的某些有利扰动出现,便会通过非线性机制加以放大和增强,最终转化为巨涨落进而推动生态旅游开发进一步发展。(1)生态旅游开发激励信息的获取与传播。通过对生态旅游开发的资源和环境容量等条件的分析,并对其损益和可行性分析,即可得到生态旅游的激励信息。所有生态旅游激励信息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需对生态旅游开发地区各方面的优势和劣势作全面而科学的探索和研究,这样才能确保信息准确完整,为生态旅游开发非线性协同创造条件并奠定基础。非线性协同形成一个主要条件便是系统的各个元素需互为联系,相互配合。一旦生态旅游开发激励的传播方式如传播系统及民间口碑等类型等彼此配合,非线性协同局面由此产生。(2)生态旅游开发非线性协同机制中政府的作用。生态旅游开发非线性协同机制的建立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故因要发挥政府的主导和协调作用,政府作用发挥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生态旅游开发非线性协同机制的成功与否。具体来说,政府主要工作有下面几个作用:第一,信息是政府决策的基础,要强化政府在收集激励信息方面的主导作用,坚持系统性、及时性、可靠性等原则,以确保收集激励信息的完整、权威;第二,面对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冲突,政府必须利用其公权力资源,指挥和协调生态旅游有序开发,使各利益主体和谐、稳定,这为生态旅游开发非线性协同创造了有利条件;第三,在生态旅游开发上,政府需要不断地优化开发环境,并通过各种政策和手段增进生态旅游开发信心,支持和引导生态旅游朝预设的目标开发,最终使生态旅游开发非线性协同进一步发展与壮大。

结语

生态旅游的本质范文第5篇

农业生态旅游多存在乡村或特定的景观周围,不稳定的市场化境和不确定的气候条件,对于靠天吃饭的劳动人民往往是很大的打击,容易造成农业减产和收益降低。农业生态旅游可以说为农业耕作者提供了商机,通过旅游来提高农作物带来的收益,降低了恶劣自然灾害带来的风险,能为农民增收的另一种方式。偏远地区的自然风光,未受到城市工业的污染,只要稍加改造就可以投入使用,开发的成本较低,投入较低,但是收益潜力巨大。农业生态旅游类型与形式众多,包括观光型,品尝型,休闲型和综合型。通过动眼,即参观生态自然景观,带来真实的视觉感受;动口,如亲口品尝生态农业产品,体验农业饮食特色;动手,如通过亲身接触感受乡村生活的乐趣。这样通过不同方式的感官体验,达到全身心的放松,压力的释放,融入到生态旅游的境遇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二、当前我国农业生态旅游存在的主要问题

针对我国国情,在我国农业生态旅游中发展存在着很多问题。我国的农业生态旅游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之后得到迅速的发展,但仍存在管理不当,一些旅游区只关注眼前利益,对于旅游存在开发过度的现象,超过了生态环境的负荷,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一)思想认识上存在误区

我国农业生态旅游的经营者对于生态旅游的概念还存在一定的误区,没有深刻理解其内涵,他们错误的以为城市化才是生态旅游的目标,于是投入大量的资金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将传统的乡村居住房改为装修考究的洋房,把乡村小路改为柏油马路,增加了诸多城市中的娱乐设施,殊不知这样的做法与农业生态旅游完全背道而驰,不仅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环境污染,还使得游客失去了选择农业生态旅游的真正意义与价值,装修得如同城市般的农村,和城市又有什么区别呢?完全失去了乡村的乐趣,也改变了生态旅游的本质。

(二)地方特色不够明显

生态旅游的一大特色就是能够让游客体会到与平时生活不同的生活乐趣,在不同的地域能够感受到独特的文化,但现阶段我国的农业生态旅游只是停留在建立观光区,采摘园,森林公园等设施,或是让游客亲自动手劳作,体验农家生活,这样的组织形式过于单一,并没有自己独特的地域特色,失去了农业生态旅游的独立性。由于内容形式大多相同,使游客在乡村停留的时间较短,消费水平不高,使游客的期待落差太大,不仅不利于农户将其作为收入的来源,也不利于旅游景点的宣传。

(三)相关法律法规落后

在新闻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游客与业主发生纠纷,轻则发生口角,重则导致流血的悲剧,由此可见我国的农业生态旅游发展的不够成熟。生态旅游在迅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的相关法律制度并没有跟上发展的脚步,存在一些相关法规没有出台,或是监管不力,执法不严。农家乐的食品中没有相关的质量检验和卫生监督,工商部门没有对定价进行严格的监管,政府的相关部门对于农业生态旅游的不重视,放任其自由发展,这些问题都极大的限制了我国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使得在农业生态旅游项目中存在着无约束性,盲目性,导致项目重复的低水平建设,也不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四)非专业的管理人员制约

在农业生态旅游迅速发展的时代,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极度匮乏。在农业生态旅游的管理方面,大多以“农家乐”形式存在,即一个家庭就是一个小的管理团队,在活动的趣味性和组织性上,不够丰富,使得游客在游玩期间只能单一的进行聊天、打牌等活动,不能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以家庭为主体的生态旅游形式在用人方面有着很大的限制,用人制度不够完善,造成内部管理杂乱无章。同时,部分乡村景点的管理人员属于村子内部成员,并无专业的生态旅游人才,使管理者的专业型高低不等,对于旅游景点的设计和规划理念不够成熟,只注重眼前利益,并不考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此外,目前许多乡村中都缺少专业性的管理人才,这就使得整个旅游管理团队的发展方向不明确,由此导致了农业旅游的投资回报率低,不仅不能满足游客日益多样化的旅游需要和消费需求,还使得农业生态旅游不能得到健康全面地发展。

(五)不重视可持续发展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工业、建筑等用地不断增加,导致农业生产用地不断减少,在少之又少的耕地中,有的农户进行不合理的开垦以及不顾后果的过度开发,植被减少,导致水土流失严重。种植农作物期间过度使用化肥、农药等化学制品,对于土地的掠夺经营,导致土壤结构受到很严重的破坏。不文明的旅游现象,如游客乱扔垃圾和农户错误的生活习惯,随意堆放生活垃圾,导致环境污染,影响农作物生长,大大降低了农业生态旅游的质量。

三、我国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对策

我国的农业生态旅游虽然存在着认识不足。法律法规不健全,管理人员专业性不强等问题,但是我国的农业生态旅游也存在着自己的优势。农业生态旅游的一大特点就是它展示了各个地域的特色和文化,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的历史源远流长,乡土文化资源丰富,是开展农业生态旅游的基础。我国气候多样,各地的自然风光个性鲜明,不管是一望无际的草原,还是温婉柔美的江南水乡,或是白雪皑皑的北国风光,都能给予全国各地人民以美的享受。上述得天独厚的优点,明确指出了我国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还有很大的潜力,我们应对存在的问题积极进行解决,下面将主要的发展对策整理如下:

(一)进行合理的生态规划

在我国的农业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应培养专项的旅游方面人才,培养其管理才能,使其明确农业生态旅游的本质,对景区的产业布局、发展目标进行合理详细的规划,能够充分发挥景区的独特性,并将民间工艺、民俗文化等融入到活动中,使旅游过程具有知识性、参与性、感染性和欣赏性。并着手进行对于当地旅游产品的开发,使产品具有生态型,实用性和保存性。管理人员应与政府积极合作,及时反映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政府应配合并指导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积极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规范和保护,使得在经营者和政府的共同努力下,营造农业生态旅游发展的和谐的环境。

(二)因地制宜,突出地方农业特色

农业生态旅游是一种具有趣味性和参与性的旅游方式,游客是为了体会与城市不同的生活节奏才会选择的形式,经营者应该充分利用所在地区的气候条件、风俗习惯、文化信仰,来打造有自己地域特色的旅游景观,创设自己的旅游品牌。具体来讲,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首先,要深入地调查所要开发的旅游地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对当地的生态特点、资源环境特点和人文历史等情况进行把握,进而制定出合适的农业生态旅游开发方案。其次,要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并结合当地的农业特色,打造一批优秀的旅游项目,规划好旅游路线,创新农业旅游产品,为游客带来新鲜的旅游体验和留下深刻的旅游感受和印象。最后,要加大研发力度和资金投入,要突出地方农业特色,加快农业生态旅游建设和开发,离不开技术的支持和财力、物力、人力等因素做后盾,因此,要加大对于特色农业旅游产品的研发力度,加大资金投入,不断创新服务,努力打造科学化地农业生态旅游产业体系。

(三)转变开发模式,促进可持续发展

农业生态旅游的开发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在保护生态环境和农业资源的基础上,尽可能的满足游客的需求,获取经济利益。良好的乡村生活环境和农业发展是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前提,考虑自然和社会的多重因素,重点开发对于环境造成的污染小的项目,使旅游活动不仅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还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在规划过程中要以保护自然为核心,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种植绿色产品,杜绝对土地掠夺式开发,改变不合理的耕种方式,保护所在地的土壤结构,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