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医药基础理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药剂人员;中医理论;阐述和探讨
中图分类号:R2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2(B)-0000-00
中国医药学有数千年的历史,是我国劳动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是我国宝贵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医药学是在实践中产生,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它积累了极为丰富的诊治经验,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几千年来中医学理论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中医各种临床实践,并在实践中得到不断丰富和发展,对于我国民族的繁荣昌盛有着巨大贡献。
一、 祖国医药学发展概况
1、 中国医药学的起源
中国医药学的起源和形成是和我国劳动人民长期的劳动生活、生产实践分不开的。早在一百万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在伟大祖国的土地上生活着、劳动着。他们为了生存,依靠集体智慧和力量,同大自然及猛兽作斗争。在劳动过程中,不仅创造了物质财富,而且也逐步地积累了原始的医药知识,创造了医药学。
2、 医学理论原则的确立
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祖国医学的理论原则大约在春秋战国时期已逐渐形成了,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医学成就并成为基础理论经典著作的《内经》就是在这个时期写成的,它总结了春秋战国以前的治疗经验和理论知识,它包括《素问》《灵枢》两部书,从整体观念出发运用朴素唯物论和自然的辩证法阴阳五行学说,对人体的生理、病理及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等方面,作了初步较为系统全面的阐述,奠定了中国医药学的理念基础,两千多年来始终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同时也在实践中不断地得到充实和发展。
3、 治疗方法的丰富
随着医疗实践的深入,治疗方法在不断的丰富和发展。
(1) 药物学和方剂学的发展
生产技术、科学文化的发展,医疗实践的需要以及对外交流,为药物学的发展提供了好的条件。长期的医疗实践人们认识到由单味药组成复方用于临床,既能提高疗效,又能减少某些药物的副作用。而药物知识的不断丰富,又促进了方剂学的发展。祖国医学中方剂的应用是很早的,《内经》中已有十二方的记载,《伤寒论》内用方113个,且能按辩证论治的法则,加减灵活用药,在剂型方面《伤寒论》内有汤、丸、散、酒、灌肠剂、熏剂、坐药等的使用与记载,说明方剂学到汉代已有一定成就。
(2) 针灸的发展
针灸的起源很早,但对其经验和理论的记载,首先是《内经》、《难经》。早在晋代皇甫谧总结了秦汉三国以来针灸学的成就,并结合自己的经验写成了《针灸甲乙经》,对后世针灸学发展有较大影响。
(3) 其它疗法
除方药、针灸等治疗方法外,祖国医学还有刮痧、薄贴、火罐、温热、水疗、蜡疗、泥疗、发泡、推拿、气功、捏脊、割治等疗法,这些疗法不仅在文献中有记载,而且有许多疗法仍在推广使用,并不断改进、发展。
4、 临床医学的发展
随着治疗技术和医学理论的提高,祖国医学渐向专科方面发展,分为大方脉、杂医、小方脉、妇产、正骨、眼科、口齿等十三种,各种医学专著也逐渐增多。
二、 祖国医学的基本特点
祖国医学把人体看在一个以脏腑经络为核心的有机整体,把人和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看成是阴阳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是阴阳失调、邪正斗争的过程,重视机体的内因,有“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理论。所以治病就是调整阴阳、扶正驱邪。在诊断学上形成了以“四诊”为方法,以“八纲”为辩证纲领,以“脏腑辩证”为基础进行临床辩证的理论。在疾病防治上重视预防,主张“未病而治”。在具体治疗上强调“辩证求因”,“审因论治”,“治病求本”,并提出“标本缓急”,“虚实补泻”,因人、因地、因时施治等一系列治疗原则。
总之概括起来祖国医学学术体系主要有以下两个基本特点:一整体观念:人体是有机的整体和自然的关系。二是辩证论治。
三、 对中药基本知识的掌握、研究与探讨
1、 中药的炮制
炮制是将采集来的原药,用水、火、酒、醋等加以处理,其目的是清除杂质,使药物清洁,便于服用和贮藏。消除或减轻药物的毒性、烈性和副作用,增强疗效。如酒制升提,姜制温散,入盐则软坚,用醋则收敛,米泔去燥和中,蜜炙甘缓益气,去瓤免胀,去心除烦等。
常用的炮制方法有:
(一) 火制法,是把药物直接或间接放置火上加热的炮制方法,其中并有加入辅料拌制。应根据药物的不同性质,以及临床治疗的需要分别用各种不同的火制法。
炒:将药放在锅内加热并搅拌,炒至药材干脆,表面呈淡黄色的叫炒黄,如炒麦芽、炒扁豆等。炒至药材表面呈焦黄或焦褐色的叫炒焦,如焦山楂等。炒至药材全部焦黑的叫炒炭存性,如荆芥炭等。加入辅料同炒制的叫拌炒法,如土炒白术、盐水炒黄、醋炒柴胡等,其目的是增强药效性,更好的发挥疗效。
炮:将药用纸包埋于热炭中,或放于炒热之滑石、细砂中令其焦黄为度,以增强药物的温燥性,如炮姜、炮附子等。
炙:是指蜜炙的方法。将药物涂上蜂蜜,用微火徐徐炒炙,使药至老黄色而不焦,可增强药物的温补性,如党参等。
煅:将药物直接或间接放在火上煅烧使易于粉碎,可增强其收敛性,如煅石膏、煅牡蛎等。
煨:将药物用面包裹,放热火灰中或微火中加热使熟,以减少药物烈性和毒性,如煨豆蔻等。
(二) 水制法,是使药物达到洁净柔软便于加工切片,并减少药物的毒性、烈性以及不良的气味等。
洗泡:将药用水、酒洗净,便于保存、制剂,还可以起到防腐的作用,如酒洗当归。为使药物软化易于切片,可将药物放在水中泡,如泡附子、泡吴萸,也可减低药物的毒、烈性。
水飞:将研细之矿石类药物放水中,取上清再沉淀,可制取极细之药面,如水飞朱砂、珍珠、炉甘石等,其目的是内服时易于吸收,外用时可以减少刺激性。
(三)水火同制法,是将药物通过水火 同加热炮制,以便改变原药材性质与形态的一种方法。
蒸和煮:将药物放笼屉中蒸熟,如熟地、黄精、首乌等,也可将药物放水中煮,如首乌与黑豆同煮,可增强补血功效厚朴与生姜同煮,可增强温散理气作用。
淬:将矿物药放火上烧红,趁热投入醋或水中,反复数次,使之易于粉碎,并会改善其性能与功效,如自然铜、磁石、代赭石等。
(四)制法,包括洗、泡、切、炒等法,此外还有用发酵法制之,如豆豉、神曲等。
总之随着我国经济事业的不断发展,对社区卫生事业服务机构的新要求告诉我们,药剂从业人员要不断地加强学习与认识,不但要熟练掌握药学基本知识,还要在工作中不断实践与创新,让社区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迈向一个更新更高的台阶。
参考文献:
人才培养是学科建设和发展中最为活跃的要素,也为学科建设和发展储备了资源,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互相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促进[1]。1.1人才是学科建设和发展中最活跃的要素学科队伍是学科建设和发展的核心力量,是学科建设成败的关键。学科目前基本上形成了较为合理的老中青三代人才结构,硕士、博士超过一半。近两年来,学校又加强了人才队伍建设,在注重自身人才培养的同时,几年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用于硕士、博士人才的引进,充实到学科队伍之中。人才队伍更趋年轻化,学缘结构更加多元化,职称结构更加合理化。已经完全具备了学科发展、承担高层次学历教育和完成国家重大科研课题的能力和条件。1.2培养人才为学科建设和发展储备资源在重点学科建设的过程中,坚持培养和引进并重的人才模式,积极引进学科带头人,以科学优化、合理重组等方法培养打造优秀人才团队[2]。一方面先后为国家培养硕士研究生104人,分别奔赴全国各大学、中医药学院和三甲医院等,部分人员已经成为单位的技术骨干、学科负责人,或出国留学深造和就业;另一方面,通过公派留学、委托培养等方式充实教师队伍,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2科学研究
2.1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和发展的核心动力,是重点学科的主要工作内容,也是推动学科建设和发展的最活跃的因素[3]。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载体,也是新兴和交叉学科发展的源泉[4]。2.2结合学科发展的学术动态,追踪国际国内的中医药基础研究和发展的前沿,凝练出有特色、有优势和较稳定的四个研究方向:“辨证论治相关研究”,“藏象学说相关研究”,“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相关研究”,和“民族医药基础研究”。体现了学术发展的创新性和前瞻性。2.3随着学科发展的不断深入,利用引进国内外高层次人才的契机,注重加强基础性研究人才的组合,不断配置和整合研究团队,将具体的研究重点放在与中医四部经典著作相关的辨证论治实验研究,藏象理论的实证化研究,苗医药基础理论以及利用贵州小型香猪复制中医症候动物模型研究等,更加具有中医特色和地方优势,成功实现国家级重大课题立项突破。这些研究项目的特色和优势在于既重视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也重视与辨证论治和临床的关联研究;既有基础性研究,又有多学科参与的综合性研究;具有强烈的综合性基础研究和地方民族医药的创新性研究,使科研水平有了较大提升并达到了新的高度。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73”计划重点攻关等多个项目,并且获得了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多项。2.4学术专著是学科学术发展的载体和体现,它映射着学术发展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浸透着学者们的心血和汗水。多年来,学校大力支持教师们主编、参编各种专著,及时地反映学术成就,丰富和传播中医药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学术动态。2.5高等医药规划教材是我国医药院校培养各类人才的基本手段之一,教材建设和编写直接关系到学术水平、教学质量等一系列重要问题。学校各级部门都极为重视教材建设,而且把它列为科学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鼓励教师竞争国家级规划教材的主编或副主编等。先后有十余位教师遴选为国家教育部、卫生部和中医药管理局“十五”、“十一五”和研究生规划教材的主编、副主编和编委,主编和参编国家级、卫生部等本科生、研究生规划教材。2.6学术论文能够及时地反映学术研究的动态、趋势以及最新成果。科学研究是对新知识的探求,创造性是科学研究的生命,学术论文的创造性在于作者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能提出新的观点、新的理论,是学科建设源源不断的新思想的来源。
3科学管理
3.1学科建设的总体管理思路以中医中药基础理论研究为突破点,结合贵州地方文化和民族医药科技特色,紧密联系贵州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以人才队伍建设为核心,以科研平台建设为契机,以全面提升科研能力和水平为重点,形成具有中医药基础研究和民族医药优势和特色的学科。学科建设不仅需要学科自身努力奋斗,也需要加强领导,强化管理[5]。学科建设是学校的一项根本性建设,涉及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需要调动全校资源[6],为此,学校出台了学科建设和发展总体规划,重新整合教学、科研、医疗以及人才资源。2005年颁布了《贵阳中医学院学科建设与发展“十一五”规划》,基础医学院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具体措施,并且挖掘自身优势,结合民族医药特色,凝练学科研究方向,明确发展目标,建设一支人才结构合理、科研平台共享、坚持地域特色,逐渐承担国家和省市重大项目的重点学科。3.2学科建设的重要举措3.2.1学科建设的管理结构建立和完善学科建设的管理体制是实现学科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组织保障。2005年重新组建了由院长担任组长,两位副院长担任副组长,部分职能部门及系部主要领导共同组成的新一届学科建设领导小组。基础部也成立了有基础部主任担任学科建设管理小组组长,由分管副主任具体负责,由首席学科带头人具体实施的三级负责制,即院学科建设领导小组-系部学科建设小组-学科点的三级模式。3.2.2学科建设的规章制度完善的学科建设规章制度是学科健康发展的政策保障。因此,学校高度重视重点学科建设管理机制的建立,先后颁布了多项管理办法,使学科建设和发展进入了健康发展轨道。3.2.3学科建设的人才制度人才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的核心问题,为加快我院的学科建设步伐,制定了我院高层次人才引进办法,加大了对高学历人员的引进力度,有力地改进了人才结构。3.2.4学科建设的经费制度同时,学科建设经费遵循“突出重点、保证必需、避免重复、注重实效”的使用原则,力争多渠道筹集学科建设经费,保障学科带头人在学科建设经费使用上的充分自。
4未来发展
4.1坚持中医药基础的传统研究中医药基础理论起源于中国哲学、天文学、数学以及人文科学,从本源上挖掘、阐明和揭示中医药基础理论的内涵和科学理论,仍然有漫长的路要走,同时又要借助已有的学科优势和擅长,保证中医药基础理论研究的继承性和独特性。高等中医药院校是中医药文化传承和创新、展示和传播的重要场所,大力研究、践行和弘扬中医药文化是高等中医药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7]。4.2创新中医药的纵深研究对中医基础理论中热点问题的研究之中,追踪现代科技的发展前沿,充分利用分子生物学、分子免疫学、分子药理学等学科的理念和方法,突破经方的药效学机制与辨证论治的关系,取得了较大成就,例如“抗郁散的药效学系列研究”等都是利用了多学科人才的优势,联合攻关,从多靶点、多层面和多路径去揭示中医基础理论的科学内涵,在原有研究成就的基础上,加强对经典著作、经方的现代研究,从分子水平上阐明中医药的基础理论,实现对中医药基础理论研究的发现和创新。4.3拓展中医实验动物模型的研究长期以来,探索如何用动物复制人类疾病模型,一直是国际性的难题,尤其是能够寻找到接近人类的动物。我校首先利用贵州独特的小型香猪资源,研究和复制中医证候动物模型,先后得到了国家科技部重大攻关立项支助和贵州省科技厅多次立项支助,在设计复合因素复制中医证候动物模型上处在全国领先地位,并且还得到了日本等外国专家的肯定和好评,产生了一定的国际影响。贵州小型香猪已经成为一种可供选择实验动物之一,今后的研究思路主要在于揭示小型香猪模型与人类疾病之间的深刻关系,拓展新型、复合型中医证候动物模型,为中医基础理论的客观化、实证化、标准化研究做出积极的贡献。4.4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医药体系结合我省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优势,充分地挖掘、整理、提高苗族医药基础理论和临床经验,厘清了苗族医药的发展历史,整理了一系列的苗族医药验方、疗法和技法,概括出较系统的苗族医药理论,并且编辑出版了一系列苗族医药教材,使我省苗族医药的研究和成就处在全国领先地位。今后在已经具备独特地域民族特征的苗医药系统理论的基础上,有序地再次拓展、深度挖掘、整理提高苗族医药基础理论、临床疗法和特殊技法,制定培养苗族医药基层人才的规划和实施方案,改进苗族医药研究生教育计划和培养模式,扩展高级人才的培养规模,建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苗族医药体系。
5小结
关键词:中医药教育;中医药文化;中医临床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1-0101-02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在新时代下现代医学飞速发展给中医药学带来了巨大的震撼,为继承和发展中医药文化,中医院校的师生们担负着艰巨的历史性使命,坚持中医道路是我们新老中医人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当前中医教育为适应时展,在为社会培养输送大量医学人才时,应当坚持中医药文化教学宗旨,培养有中医特色的新时代中医临床人才。
一、要培养新时代的中医临床人才,临床上首先要重视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运用
现代医学的发展开辟了一系列崭新的领域,人类对许多新理论的探索及层出不穷的诊疗技术的改进促进了医学界前所未有地发展,也给中医的发展带来了疑惑与压力,甚至世人对中医方向产生了动摇,在中医临床中或临床教学中,摒弃中医,独重西医的现象彻底摧毁了新学子内心仅存的对中医的渺茫,为此培养新时期有觉悟的中医特色的中医临床人才,是我们临床教学的紧迫任务,而且当前,在国家制定的各项发展中医的方针下,各中医药学校也提出了坚持中医道路。所以临床教学也要紧密围绕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将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作为首位。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药文化的基本内容,是中医的入门学科,作为初学中医者来说应当熟记领悟中医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脏腑经络学说、气血、四诊八纲、整体辨证、三焦辨证、六经辨证等,这些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的思想基础,我们运用中医基础理论来思考天地人的自然现象,运用中医基础理论来思考人的生理病理现象,运用中医基础理论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来调节人的阴阳平衡,来养生、防病、治病……故中医基础理论是我们行走中医的耳目、拐杖,是我们打开中医这座宝藏的第一扇门。作为中医临床教学应当注重学生对中医基础理论的掌握运用。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来加强学生对中医基础理论的掌握运用,如建立阶段性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的回顾性学习,对中医基础理论的知识制定每周学习计划,已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临证注重运用中医基础理论探讨实际病案,在诊病过程中注意运用理论结合实际,对病案进行解析,并给出中医辨证施治方案;注意启发或激发学生自行运用中医理论对病案进行分析,使学生学会运用中医理论中医思想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学有所用,增加学生的学习中医动力信心,为成为合格的中医人才打好基础。
二、要培养新时代的中医临床人才,就要注重培养学生对中医经典的诵读学习
中医经典著作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具体体现,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富含哲理,是古代中医药学的珍贵遗产。主要包括《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著作,它们是中医理论体系的精髓体现,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凝聚。历代中医名家,没有不熟读与活用经典者。作为新时代的中医人,更好地将祖国的传统医学弘扬光大、传承创新是我们的责任与使命,因此,凡治学于中医者,都应当反复研习这些中医经典著作,掌握经典著作所阐发或应用的思想、方法和原则,并不断创新应用于现代临床。一方面在临床教学中应当鼓励学生的经典背诵,在诵读过程中,聆听圣贤教诲,领略经典雅韵,感悟大医风骨,品味中医文化,汲取心灵滋养,将中医经典作为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源泉,在临证中才会做到有根可寻,有据可依。同时中医经典,思维缜密,文字凝练,抑扬顿挫,朗朗上口,通过口诵心铭,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使中医传统美德与大医精诚的理念扎根于每个医学者的心中,更好地弘扬与传承中医精妙医理与医术,提高中医文化素养,从而不断窥探中医瑰宝。另一方面在经典背诵的同时,鼓励学生学以致用,对经典著作的研读,重在其中的方法论思想论。临床教学时可以注意中医经方的灵活运用,随证变化,遣方用药。
三、要培养新时代的中医临床人才,还要注意中医思维能力的培养
现代医学之所以得以飞速发展,与其借鉴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一些边缘学科的研究是分不开的,中医要在新形势下生存壮大并进步也不能抛弃其他科学的发展。作为新时代的中医临床人才应当具备系统的科学的知识体系,拥有宽广的知识面,积极涉猎当代前沿学科,运用现代思想技术发展中医。首先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中医学与现代医学的关系。作为现代中医临床教师,一方面坚持中医学科学的整体观、系统论,另一方面应学习西医对医学问题的分析认识的精确和细化,辩证地看待中西医的关系,所以作为临床教师应当弥补学生前期学习过程中,现代医学知识的相对薄弱,展开对学生现代医学知识的讲解,在临证时充分发挥中医专科专病的优势,选择中医,同时注重中西医结合诊疗示教。这有利于学生开拓眼界与思路,有利于自身的个性化发展以激发学生对医学的热爱,并潜心学习研究。其次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字信息化技术、生命学技术、数子化电子影像学等等。而中医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经验科学,需要我们借鉴现代数据建设与信息采集系统,来更科学地研究,尤其是对病案、证型、理法方药的统计学研究,立法处方,转法转方,联合治疗及疗效评价等方面都需要借助现代科学。这就要求我们培养一批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新型中医人才。
四、要培养新时代的中医临床人才,应当注意师承教育
现在中医学的发展相对迟缓,一直以来难有突破性发展,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我们作为现代中医人缺乏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未能向纵深拓宽中医学,创造出适应现代需要的中医新理论、新方法。作为新时代下的中医临床教师,应当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首先注重人才的个性化培养,“以人为本”、“因人而异”,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临床教学中,应注重启发学生临证思辨能力,拓宽学生的思路,重视对学生自学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其次,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医学临床课的理论教学应与临床紧密结合才能使理论教学不留于空泛。在临床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向学生介绍国内外的医学新动态、标准、疗法,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提升学生的视野思路,从而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对科学问题的浓厚的探索兴趣,并能将实际问题升华到理论性思维,使之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得以培养和训练,大胆提出假说、思路,使中医的理论研究及临床诊疗取得突破性进展。另外,中医临床思维有其特殊的思维方式和逻辑线路。要培养中医临证思维,在强化经典医著的教学同时,注意对中医各家学说教学的深化,创造性思想或者是创新性理论往往是一种个性化体现,所以各家学说是从不同角度和领域对中医理论的阐述,往往有其独特鲜明的思想光辉,更能代表性地表述中医的理论思维和临床思维。所以临床教师应当通过对各家学说、各家医著的教学讲解、分析,逐步洞悉其理论实质,加深对中医传统思维方式的理解和把握,得到思想的启迪。
参考文献:
《中医药基础》是一门着眼于医药专业学生学习与工作实践,较系统全面介绍中医药理论与应用的基础课程,目前国内同类课程的教育规划指导较少。因此,笔者在《中医药基础》知识体系中进行了大胆的结构创新与优化重组。随着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方式的改良,经过几年时间的努力,该课程已成为本校非中药专业内容较全面、实用性较强的课程之一。
1 课程建设的背景
1.1 外环境
中医中药理论和技术历经数千年的革新与发展,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为我国医药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的纲领;同时,着眼于21世纪市场经济对人才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要求,建立技术型教学体系,促进课程结构体系整体优化,更新教学内容,以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中医药基础》课程即在此大环境下进行改革与探索,这不仅有利于学生获得中医药应用型专业知识与技能,而且有助于学生具备一定的认识本专业发展方向的能力,使传统中医药文化不断弘扬光大。
1.2 内环境
在我国医药教育原有体系中,针对非中医药专业学生讲授的中药内容主要是《生药学》。该学科侧重天然药物的来源、鉴定,如果延续这一思路,高校非中医药专业学生接受的中医药教育不仅片面,而且应用范围较窄,学生缺乏中医药常用和实用性的知识与能力。因此,为更好适应医药类高校教育发展要求,在课程教学规划中,基于“传承与发展”的理念,笔者针对非中医药专业学生讲授的内容做到合理取材,优化中医药理论与应用知识体系,使教学效果达到“易懂、易学、易用”,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其课程建设,争创精品课程。
2 课程建设的内容
2.1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目前重点设立了以下内容:①中医、中药学发展史,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整体与辨证观、阴阳与五行理论);②脏腑功能与辨证用药,包括脏腑的主要生理功能、病理表现、病因与辨证;③气血的主要生理功能、病理表现、气病与血病的病因与辨证;④病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等。
2.2 中药学综合知识
中医中药密不可分,本课程在中药学板块设立了总论与各论两部分内容。前者包括中药的性能,中药鉴定学概述(包括鉴定学面临的问题及任务)及鉴定方法,中药化学成分、结构与常用中药的生物活性成分,常用成分的提取、分离及检识,以及中药炮制的目的、常用炮制原理和方法等内容;后者则详述了按功效所分的15大类中药,涉及性状特征、功效与适应症、使用注意等。
2.3 成药及其应用常识
中医学贵在临床实践,而《中医药基础》课程则重在中成药(非处方药)应用知识的掌握,本部分内容亦分为总论与各论。前者以方剂的组成原则、剂型为主要内容;后者则以市场流行品种的中成药的适应症、方解、作用为重点,如二陈汤、逍遥散、六味地黄丸、藿香正气散、四君子汤、四物汤、肾气丸、理中丸等。
3 课程建设的目标与要求
3.1 领悟中医学整体观与辨证论治的法则
纵观中医基础理论架构体系,《中医药基础》课程围绕阴阳、五行的哲学基础、脏腑经络生理病理的理论基础,突出了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为指导思想和诊疗特点的核心内容。辨证涉及的临床表现错综复杂,千变万化,其中“八纲”涵盖了整个病证的所有特点,如人体表现出的色泽、声息及脉象等。因此,通过这方面的学习,不仅应掌握辨证论治的本质,更重要的是应学会从“八纲”的角度出发,对常见病证作出初步诊断,为合理地选用非处方中药及其制剂提供依据。
3.2 掌握中药学理论与实践的综合知识
当代中药学是传统医药理论、临床实践与现代医药学技术的结合体,并衍生出诸如中药药理学、中药化学、中药药剂学等学科,从而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中药学知识的内涵。这有助于学生掌握本课程涉及到的常用中药性味、鉴别方法、炮制方法与原理、功能与主治、禁忌、常规剂量等应用原则,其掌握程度应限于常用药的使用常识,而对于那些对中医药发生浓厚兴趣的学生,应积极引导其掌握常用中药与辨证施治有机结合的原则和方法。
3.3 熟悉常用中成药的临床应用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融入和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固然重要,而中药及其复方的正确使用更是不可或缺。作为中医临床用药的最基本形式,中药复方严格遵循中医整体观、系统论和辨证施治的法则,依据“方从法出”、“君臣佐使”及“七情配伍”等原理遣药组方。通过学习和掌握常见病的非处方中药及其复方制剂用药知识,能够培养学生自我保健的理念,达到安全用药的目的。
4 课程建设的改革与研究
4.1 课程内容体系结构
《中医药基础》讲授中药传统与现代的相关知识,内容有机贯穿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非处方中成药、中药化学、中药鉴定学等5个学科的架构体系。学生经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能够掌握非处方中成药的应用知识;熟悉中药学赖以建立的中医学与现代医学基础知识,常用中药的药性与功效;了解中药有效成分的性质,常用、贵稀药材真伪优劣鉴别的一般知识等。
4.2 教学方法组织搭配
《中医药基础》课程的教学手段分为理论与实践两部分内容。由于该课程涵盖内容较多,而课时有限,因此,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在应用的教学思路尤为重要。以中医药基础理论为基点,架构中药传统与现代的知识体系。实践部分将突出对中药的感性认知,包括中药标本见习、中药显微与理化鉴定、常用中药制剂的制备等,今后还应加强中成药的实践运用教学。
4.3 授课效果实践检验
在教学改革中首先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将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既要做到“传道、授业、解惑”,又要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中将现代中药研究方面的前沿知识和科研成果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去;同时,打破死记硬背的传统考试形式,侧重于应用能力,改变出题比例,增加灵活理解内容,即主观与客观试题比为6∶4,从而使学生获得日后工作与继续学习,以及生活中涉及到中医药知识应用与技能操作的能力。
5 课程建设的意义
5.1 增强实用性意义
通过对课程的不断改进与完善,使教师课堂的讲授更加生动、易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其发挥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和自主探究的能动性;同时,利用文献检索的方式,自觉学习探索,使学生努力做到在实践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加,在探究中创新,将对临床中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5.2 提高应用性能力
本课程不仅突出了传统中医药学辨证施治的实质性内容,而且体现出“继承与发扬”的特点,即符合现代中医药的发展趋势。我国已从2001年起实行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制度,非处方药具有“安全、有效、稳定、方便”的特点,是患者能够快速有效缓解症状的主要手段之一。具体到非处方药(中药及其制剂),该课程应侧重于对其使用、适用、作用等应用方面知识的讲解,使学生初步具备实惠就医、安全用药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其健康水准。
5.3 强化适用性范围
本课程的开设符合医药类高校“增强实践性,培养高技能,满足就业需求”的人才培养特点,更适合于学生掌握中医药知识,扩充就业资本的要求。同时,针对非中医药专业学生,该课程承担着传播中华优秀医药文化的重任。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可以理解优秀的中华医药文化,还可以较为系统地学习非处方中成药的应用方法,做到学以致用。
【关键词】中医基础;理论;临床思维;培养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626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375-01
中医基础理论的授课对象是刚刚迈入大学校园的一年级新生,对于这些新生来说,中医学是一门晦涩难懂的学科。而中医基础理论就是带领学生迈入培养学生中医特有的思维方式的基础学科,是其他中医学科的基础[1]。因为中医学是一门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思维方法的学科,其与各学科之间都是一脉相承的,所以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对于是否能学好全部中医课程都有着积极的意义。而临床思维是医生在医疗过程中运用思维工具对患者和病证进行分析判断并最终形成判断决策,以探求疾病的本质与治疗规律的思维活动过程[2]。目前的毕业生普遍存在中医辨证能力较差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在课程的学习当中中医临床思维的培养没有跟上,要培养学生的中医临床思维,应该从中医基础理论这门基础课程开始[3]。
1临床思维培养的重要性
现在的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大纲所规定的目标是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即使达到了这个目标,学生也无法很好的为后几年的学习奠定一个扎实的基础,因为中医学临床思维的方法这个必须要重视的环节被忽视了。这门课是面对刚入学的新生的,而这些新生还习惯于逻辑性思维,感性认识事物,通过记忆和背诵来积累知识。中医学的思维是思辨性思维,理性认知事物,通过思考来积累知识[4]。这种思维方式的变化会让新生无所适从,造成学习时困惑较多,这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兴趣。
2中医学临床思维
中医学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思维方法,中医临床思维是中医思维体系的一部分,核心就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5]。整体观念就是看待世界时用一种普遍联系,相互制约的思维方式,不仅把世界看作一个整体,还把每一个事物,每一个人都看作一个整体,而且人作为世界的一部分,不仅自身是一个整体,而且与周围世界密切相关[6]。这跟西方医学,把人体视为各个不同系统的组合来看待是有着本质的不同的。辨证思维就是在面对病人时,不光着眼于病人的“病”和“症”,更重要的是分析清楚当时病人的“证”。在中医的理论指导之下,把病人各种症状有机联系在一起并进行分类,根据中医辨证模式,对疾病现阶段的病因、病性、病位、病势做出综合性的概括,并给出明确诊断和治疗方法[7]。
3临床思维的培养方式
31强化基础知识的教育要想在浩瀚的中医知识海洋中前进,扎实的基础知识的掌握是必不可少的。这首先就要求教师对教学内容要熟练的掌握,只有教师自身业务熟练,知识丰富,才能更好的给学生进行讲授[8]。在教学时,除要强调基础知识的掌握外,更要运用原有知识迁移,形象生动的比喻,还要寻找到其和临床思维的契合点并加以强调。这样就能够在理论知识的学习的同时培养起临床思维的能力。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也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对于中医临床思维最好的培养方式就是临证学习,边观察,边思考。
32多采用案例和讨论医案是最能直接反映医生临床思维的实录。通过学习案例能够贴近实际情况,有效模拟直观场景,能够克服课堂教学中从概念到概念的理论学习比较抽象的弊端,通过对案例的学习、思考和讨论能把学生代入到临床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对于中医学的兴趣[9]。在对案例学习的同时,让学生结合已学的中医理论知识,通过查阅资料,自己分析案例,辨清病因、病位、病性并得出中医初步诊断、给出治法、方药、针刺、推拿,再进行课堂讨论。教师负责对学生点评与总结。通过实践能够证明,虽然其中很多内容学生并没有学习到,但通过学生查阅资料、主动学习及教师的指导和评价,学生可以对整个辨证论治过程进行学习和理解,这种学习方式既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中医、深入思考中医的兴趣还培养了学生的中医临床思维。
33多临床见习中医学是实践性非常强,单纯理论学习并不能让学生对学科有一个全面充分的理解。应该让学生早一点临床见习机会,多一些临床经验。在见习之前,教师应对病例有所选择,虽然多接触不同病例有利于学生开阔见识,增加知识面,但是选择病情简单但又能突出体现某一中医理论的病例更加能够符合大一学生的知识特点,并能够加深其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10]。让学生实地感受医院的诊疗氛围,自己动手收集病人的四诊信息,亲身参与辨证施治过程的讨论与决策能够让其对中医诊疗全过程留下深刻印象,建立并巩固中医临床思维。
新生入学后,就要培养,不断建立中医思维的方式,掌握辨证思维、整体思维等中医独特思维方式。当然,这种思维方式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在平日的授课和实际训练当中经常加以引导。另外,中医学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和传统文化的了解掌握密切相关,要想学好中医,需要广博的人文哲学知识,这是建立中医临床思维的基础。传统文化的熏陶对提高中医感悟能力大有裨益。学生加强中国传统文化修养对建立中医临床思维也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聂娅论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临床思维的培养[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04(72):134
[2]周立美,刘艳娇中医临床思维研究之现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2,11(11):1291-1294
[3]刘玉良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中医思维、兴趣和信心[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09(03):19-20
[4]韩善夯,朱蓓蓓加强实习生中医内科学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J]南方医学教育,2008,12(04):25-26
[5]朱玲玲中医内科学实习带教中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J]南方医学教育,2006,09(03):33-34
[6]魏凤琴重视《中医基础理论》思维方法教学的体会[J]中医药导报,2007,04(04):112-113
[7]段安中医外科教学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探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02(02):132-133
[8]张新霞,詹华奎以病案为基础的学习(CBS)教学法在中医专业本科生临床思维训练中的作用[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05(0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