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生数感培养策略

小学生数感培养策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生数感培养策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小学生数感培养策略

小学生数感培养策略范文第1篇

数感的培养应体现在各部分内容之中,如: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包括口算、笔算和估算)。在具体目标中规定,“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目,并能进行估计”。“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会运用数表示事物,并能进行交流”。在这些内容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哪些有效的策略和方法,使学生的数感得以更好的发展呢?

1 在数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数感

《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数概念的切实体验和理解与数感密切相关,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材本身的逻辑顺序,使学生在认识数的过程,更多地接触和经历有关的情境和实例,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就会使学生更具体更深刻地把握数概念,建立数感。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摄取生活素材,让学生感知数。

小学生的生活经历中处处充满着与数相关的活动,

培养学生的数感就是让学生感知周围的世界具有量化的意味。因此,在认数的过程中,我有意识地根据所学数的内容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去寻找数、体察数、感知数,让他们感到数就在身边,而且每天都离不开数。

如在教学认识数时,开展了“天天和数交朋友”辨论会,有的学生慷慨陈辞:“早晨要看手表几点起床;打电话要看电话号码;进教室要看几楼几班……我们每天不和数打交道就不行”。

2.设计多种方式,让学生表达数。

抽象的数学符号不是表示数的唯一方式。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示数,会使学生切实了解数的发展过程,增强学生的数感。如通过数学故事向学生介绍古代人们用“结绳记数”方式表示数、用算筹进行计算等。

3.开放思考空间,让学生学会找数、说数、用数,并从同伴表达的数据信息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学会用数描述和交流。例如教学“万以内数的认识”后,我设计了“家庭中的数”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搜集自家中的“数”到课堂上交流。学生搜集的数简直是五花八门:储蓄存款有多少,一个月用多少度电,用多少吨水;家里有多少本书,多少件衣服,多少个碗;地面铺了多少多少块地板砖等等。还有的学生从中提出质疑:小明家一个月要用390度电,平均每天要用多少度电?如果按每度电5角钱算,一个月要用多少电费?怎样节约用电?……学生把具体问题与数学联系起来,用数学的方法思考问题,体现了学生用数产意识,并在交流中培养了数感。

2 在实践操作活动中培养学生数感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小学数学实践活动强调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学习数学,强调动手做数学、用数学,而不是仅仅听数学、记数学。数学实践活动是学生主动发展的自由天地,注重实践活动的数学学习将会成为学生探索和创新的活动载体。同样,数感的培养和发展,更离不开实践活动。低年级学生好奇好动,简单的实践活动如操作、观察、猜测、交流等对他们来说是充满吸引力的,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数感,教学活动中应更多为学生设计有趣的实践活动。如:在认识“几和第几”时,让学生用动物图片摆出小动物们跑步的名次,并说一说:谁跑第一?谁第二?第四名是谁?让学生在摆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几和第几”的理解和认识。如在教学“千克的初步认识”时,我设计了操作活动:

(1)称一称:学生动手称苹果(1千克)、盐(500克,2袋)、洗衣粉(250,4袋)。

(2)数一数:学生数,千克盐有几袋?1千克洗衣粉有几袋?1千克苹果有几个?

(3)掂一掂:学生用手掂自己称的1千克的物品,再在组内交换物品掂,边掂边闭上眼睛体会1千克有多重。

(4)找一找:教师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三个外形一样而重量各异的盒子,要求学生不能用秤称,保能用手掂找出重1千克的盒子。

通过以下一系列操作活动,让学生“触摸”了数学知识,体验到“1千克”的实际重量,获得了亲自感受,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借对苹果等重量的感受来体会1千克究竟有多重,从而利用这种直接经验去测量其他物品的重量,培养了学生的,为将来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3 在数的运算教学中培养数感

《新课程标准》提出:“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应减少单纯的技能性训练,避免繁杂计算和程式化地叙述算理。”估算不仅是促进学生数感内化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保证计算正确的重要环节,由其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很有益处。计算前估算出大致结果,为计算的准确性创设条件;计算后进行估算,能验证自己的计算有无错误并找出错误的原因,及时纠正。如,计算5.96×8.2,可以要求学生从两方面进行估算:一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二看因数接近整数几,5.96接近6,8.2接近8,所以积一定在48左右。估算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教师要运用各种有利时机,创设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学好估算的兴趣。如这样一些问题:估计500张纸大约有多厚?一本书中有多少个字?走300步大约有多米?50克大米大约有多少粒?学校阶梯教室大约有多少个座位等?学生在进行大数目估算时很少会凭空估计,大多数学生能自觉地把估算的数平均分成若干份,数出或估计出其中一份是多少,再看大数相当于一份的多少倍,用这种方法估算大数。当学生把一份数与大数比较时,感受了数的大小关系,了解大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学生在这种估算活动中不但亲身感受到有一个可以展示自己的空间和学习极大的乐趣,而且促进了学生数感的内化。

4 在生活问题探究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只有当学生把所学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内化知识。因此,培养学生的数感还要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和理解现实问题,有意识地将现实问题与数量关系建立起联系。要使学生学会从现实情境中提出问题,从一个复杂的情境中提出问题,选择恰当的方法解决问题,并对运算结果的合理性做出解释,这样不仅使学生建立起一定的数感,同时也使已具备的数感得到了强化。

总之,培养学生数感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也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必须在实际教学中进一步深入钻研教材,结合具体内容有意识地设计具体目标,提供有助于培养学生数感的情景,探索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把培养数感的任务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随着数感的建立、发展、形成和强化,学生的数学素养也必将有所提高。

小学生数感培养策略范文第2篇

【关键词】低年级 数感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7-0078-02

2011年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等10项能力。其中数感排在第一位,由此可见,数感的培养在数学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什么是数感,《数学课程标准》中的定义是“数感主要指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数感是一种感悟,是一种长期积累的数学素养。在数学学习中,具有良好数感的人会主动地、自觉地或自动化理解数和运用数,是将数学与现实问题后建立联系。然而培养数感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

如何在低年级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呢?经过几年的摸索和研究有如下的想法:

一、生活经验中体验数感

数学作为一门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具有很强的抽象性。数学源于生活但是又用于生活,数学教学应该紧密联系生活。在数学教学中,要把数学问题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其实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数学知识还能用来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进而感受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学,从而喜欢数学、热爱数学。这样就能培养学生的数感以及应用意识和实践应用能力,使学生体验数学的乐趣和价值,能在学习和生活中主动地运用数学。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时,我提前布置了一项作业,利用周末的时间和爸妈逛一趟超市或者菜场,学会看商品价格和付钱。这项作业深受学生的喜欢,当然完成的效果也不错。在上新授课的时候,很多学生已经掌握了元、角、分的换算,以及给出一个物体给它标上合适的价格单位。由于课前积累了大量的生活经验,学生很轻松地在体验中获得有关人民币的知识,体验数感。

二、动手操作中感悟数感

低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还没有完全形成,相对比较弱。这时,学生需要在动手操作中完成从直观的动作思维到具体的形象思维,最后达到抽象的逻辑思维。在日常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

例如,在执教二年级《认识平行四边形》,要求学生用6根小棒搭一个平行四边形,很快学生就完成了。接着,我又提出用8根小棒搭一个平行四边形,学生也很轻松地完成。这时,我又提出新的要求,请同学们用9根小棒搭一个平行四边形。话刚说完,很多学生立刻嚷起来:“不可以的,9根小棒不能搭平行四边形。”我立即追问:“为什么,你们不搭怎么知道?动手试一试再说。”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样子,对边都一样,我觉得搭平行四边形需要的小棒数应该是一个双数,9是单数肯定搭不起来。”我默许的点点头,说:“你们再试试看,是不是真的不可以。”学生们开始认真地搭平行四边形,最终全班一致告诉我是不可以的。这样,在学生的动手操作中感悟到了数感,从而对数学产生喜爱。

三、数的运算中发展数感

我国基础教育数学课程一直将数的运算作为主要内容,运算能力是我国数学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几十年来一直是我国数学教育界关注的焦点。但是长期以来,由于过分追求计算的熟练程度,导致了大量机械、重复的计算,忽视了学生在计算中一些思考。

例如,在执教一年级上册《9加几》时,我先进行了铺垫,出了一组口算9+1+1=,9+1+2=,9+1+5=,……问学生:为什么你们算得这么快?学生说:因为前面都是9+1=,正好凑成十。然后口算9+2=,9+3=,9+6=,……问学生:为什么你们还算得这么快?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9 + 2 = 11 9 + 3 = 12 9 + 6 = 15

/ \ / \ / \

1 1 1 2 1 5

10 10 10

……

进一步,让学生独立口算8+3= ,8+4= ,8+6= ,……小组交流自己是怎样想的……就这样,让学生一步步领悟了凑十的算法。通过这样铺垫,学生慢慢地发展了数感,。

四、对比学习中强化数感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很多问题都是跟数学有关系。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比较几个数或者一堆数之间的相对关系。把握数之间的相对关系,不仅是理解数概念的需要,同时也会使学生加深对数的感悟,从而较好地强化数感。

例如,在执教一年级下册《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时,教材要求学生会用这些词语来描述两个100以内数的大小关系。书后练习题中出现了这样的一道练习:两个同样大小的箩筐,一个里面装了20个苹果,另一个箩筐里装了一些草莓,要求学生在20、25和80 里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大多数学生很容易地找出正确答案。由于学生在生活中见过、吃过苹果和草莓,知道一个苹果比个草莓大得多,所以同样的箩筐里装的草莓个数就要比苹果的个数多得多,80比20多得多,所以选择80。通过这道题学生更深地感受到数感,并且能利用数感大致、粗略表述两个数之间的关系,会用数学语言来解释生活中的问题。

五、解决问题中升华数感

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个引导学生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要使学生能在复杂的情境中收集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对运算结果作出合理的解释就需要具备一定的数学素养,其中数感就是不可或缺的,而且通过长期这样的训练,就会使已经具备的数感得到升华。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的两步计算的解决问题时,有这样的一道题目:工程队要修一条80米长的路,第一天修了15米,第二天修了24米,还剩多少米?很多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先求出第一天和第二天一共修的米数,15+24=39米,再用80米减去前两天一共修的米数就是还剩下的米数,80-39=41米。这时,我提问:“有没有别的方法了?都这样想的吗?”不少学生思考了一下,提出了第二种方法:先用80-15=65米,求出第一天修完后还剩下的米数,再用65-24=41米,就可以求出最终还剩下的米数。通过多角度的思考问题,学生会不断完善自己对已经学过的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并会不断赋予旧知的新意,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更加自如、自主。

通过几年的教学发现,数感的形成不是一节课、一个单元甚至是一学期就可以完成的,它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我们教师只有在日常的点点滴滴教学中慢慢渗透、长期培养,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让学生充分感悟数感的价值和作用,才能发展和强化小学生敏锐的数感,从而将数学知识更好地运用于生活,优化生活。

参考文献:

小学生数感培养策略范文第3篇

[关键词] 自我效能感;归因;策略;初中数学

现代数学教育将学生自己能否凭借已有的知识基础与认知经验或能力对达成数学学习任务自信程度进行恰当有效的评价称之为数学学习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学生个体对控制自主学习行为与学习能力的一种主观性判断与主观感受. 研究认为:中学生的数学学习自我效能感与数学学业成就关系密切,成高度正相关. 新课改强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学习的主体性,提倡自我调控学习. 所以,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主观判断和感受,培养、激发并不断提高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自我效能感,以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出一些方法,以期抛砖引玉.

指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归因

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必然会有成功或失败,对成功或失败原因的不同看法直接影响着学生数学学习的自我效能感. 假如学生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主观努力与自主潜能的激发,则会有效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自我效能感. 因此,教师应帮助学生建立有利于增强其数学学习自我效能感的认知模式,树立“只有努力才有可能成功,不努力注定失败”的信念. 同时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归因训练,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自我效能感. 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小组合作讨论探究、教师点评、错题矫正等策略、方法、途径,引领、点拨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与发展过程,逐渐形成有效的归因方式. 例如,吴某某是我班的语文课代表,可她的数学总也考不好,为此,我找其谈心,先询问其目前的学习状态,让她谈谈自己的学习感受.

生:语文、英语学起来比较轻松,但数学学起来比较费劲,一提到考试我就害怕,没有成就感.

师: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状况呢?

生:首先,我心里感觉自己在文科方面挺强的(能力强),每天回家做作业时总是先做文科,而且还常常找一些辅导资料来读读. 但数学,我从小学就学得不好,总怕自己不会做(能力差),做作业时总是留到最后,一拖再拖,有时甚至抄袭别人的作业. 一考试就提心吊胆,脑中一片空白.

从吴某某的自我陈述不难看出:吴某某明显对学好数学缺乏自信心,在平时的数学学习过程中总处于被动状态,这是导致数学学习效率低下的原因.

师:你觉得用这样的学习态度去学习数学,能学好数学吗?认真反思一下你在优势学科学习过程中的一些好的做法(包括心态上的),可以把它们移植到学数学上来. 你有足够的数学学习潜能,但愿你能树立数学学习信心,掌握科学、合理、有效的学习方法,坚持不懈,这样的话,学好数学一定不成问题.

在以后的课堂上,我经常让她尝到成功的甜头,从那以后,她不再抄袭,测验成绩也逐步提升. 她高兴地说:“我的数学有进步了,我相信我还能学得更好!”她对自己有了“能学好数学”的信心,学习数学的劲头也就越来越足了.

在教学活动中优化教学策略

笔者认为,数学教学应突出探索活动的创设,而且探索活动不应停留在对问题的浅层解法探索上,而应适当地对问题进行变式,通过变式挖掘出问题的本质规律,这是数学教学中的变式艺术. 变式是初中数学教学的一种探索问题的方法,通过变式训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 基于此,笔者曾以一道课本例题为例,借题发挥,探索一题多变的价值,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我效能感.

例如,初中数学教材中关于“勾股定理”有这样的描述:“如果能画出长为的线段,就能在数轴上画出表示的点. 容易知道,两条直角边都是1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长为的线段是直角边为正整数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吗?”课本上介绍了通过构造多个辅助直角三角形的方法作出表示的线段.

引出问题

问题1?摇 能否通过只构造一个合适的直角三角形作出表示的线段呢?学生感到有趣,纷纷动笔在草稿纸上画图思考,很快就得到了结论:运用勾股定理可以发现直角边为正整数2 和3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 因此,只要作出两直角边分别是2和3的直角三角形就能解答. 学生按照这种思路画图后,笔者继续点拨:“哪一种画法更简单?”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只构造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方法. 此时,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明显高涨. (1)在数轴上找到点A,使OA=3;(2)过点A作直线l垂直于OA;(3)在l上取点B,使AB=2;(4)以原点O为圆心,OB长为半径画弧,与数轴交于点C,点C即为所求.

问题2?摇 对于,,…这类无理数,能否运用上述方法直接看成是两直角三角边为正整数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呢?

学生的兴趣更浓了,经过观察、分析、讨论,他们否定了这种可能. 如果把看成是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那么两直角边中其中一条的边长为正整数1,另一条直角边的长就等于,而长度为的线段必须再次仿照前面的方法先画出来,这样长度为的线段才能确定. 这个问题的解决就要构造两个直角三角形. 再如()2=()2+22,()2=()2+12,()2=12+12,所以的确定需要先确定的长,再确定的长,最后才能确定的长,整个问题的解决需要构造三个直角三角形.

……

此时,笔者引出第三个问题.

问题3?摇 有没有办法构造出一个合适的直角三角形,作出表示的线段呢?

到这时,学生深深地被这个问题吸引,他们对书本上这道例题的理解和体会达到了更高层次. 学生已经开始进入研究性学习. 通过小组互相讨论,他们用类似的方法又解答了这个问题.

如果把看成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一条直角边的长,斜边长记作c,另一直角边记为a,根据勾股定理,有c2-a2=()2,所以c2-a2=7. 所以(c+a)(c-a)=7. 因为c,a为正整数,所以c+a,c-a为正整数,且c+a>c-a. 因为7=7×1,所以c+a=7,c-a=1, 解得c=4,a=3. 即可看成是斜边为4、一条直角边为3的直角三角形的另一条直角边,利用这个直角三角形,我们只需画一个直角三角形就能确定的长度.

上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开拓创新的过程,就是数学的思维过程. 将例题变形后再探索就能找出一些特殊问题中所蕴涵的一般性结论,从而发现解决一类问题的方法.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认为: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一般倾向于回避求助他人(教师、同伴),即使希望得到他人的帮助,也不愿意主动向他人求助,抑或只是求助他人数学问题的结果而不善于求助他人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对数学问题的解决策略、方法、途径只追求一知半解,而不精益求精、深入剖析;而自我效能感较强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遇到问题时,则能及时求助于他人,对问题能刨根问底,能弄清问题的来龙去脉,其结果必然能形成良性循环,能提升数学学习成绩,发挥“正能量”. 在这种情况下,成立数学学习兴趣小组、互帮互助小组等,让学生合作学习,是十分必要的,它可以改变数学学习自我效能低的学生回避求助的不良行为习惯,还能鞭策优秀生更加努力地学习数学.

建立合适的作业评价机制

学生的作业是教师获取教学反馈信息的重要渠道. 有研究者曾建议采用批语式作业批改形式,因为研究者发现,教师花时间对学生的作业写出鼓励性与建设性的评语,对提升学生的学业成绩、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自我效能感,会产生十分显著的积极影响. 学者库帕也认为,教师对作业应尽可能写出评语,少用等级或分数,尤其是写作业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对学科的积极态度与培养学生自我效能感时.

评语式的作业评价,最根本的还是应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有利于培养学生自我效能感为宗旨. 在评价学生的作业时,不应将一本本作业看成冷冰冰的“物”,而应看做一个个有着鲜活生命、可以与之交流的“人”. 透过作业,不仅要把握认知,更要洞察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性格,要解读学生的心灵. 面对学生的错误或弱点,要少些责怪,多些理解,少些烦恼,多些思索;少些匠气分析,多些生命关怀. 撰写作业评语时应以一种平等的姿态,充分利用心理学上“自己人”的效应,以良师益友的身份对学生作业中流露出的情感、意向等给予最真诚的回应. 因而,优秀的作业批语往往具有浓郁的人文性. 阅读这样的批语,学生一般都能心领神会,不仅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更能使内在心灵为之一振,感受到教师的责任心,感受到教师的学问、才华,感受到教师的爱心和对自己的强烈期待,从而迸发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有效地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自我效能感.

小学生数感培养策略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感;培养;理论分析;渐进阶段

数感是对数的感知能力,是学生基本的数学素养。数感的建立与培养,对于学生日后的数学课程学习和生活实践都至关重要。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初次入学,开始正规的知识教育,对数感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一、数感层次关系的理论分析

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低年级小学生的数感,虽然普遍处于比较混乱的状态,但是,同时表现出一定的高低层次性,表现为如下的渐进关系:

(1)对数的多少缺乏正确认识

处在这一数感认知层次的小学生,尚在最初级的阶段,还不具备最基本的数感,他们分不清3和5哪个大,10和100哪个多等,没有数的大小顺序概念,不知道数的分割组合等。

例如,有的家长反映,买东西的时候,交给孩子2张5元的钞票让他去结账,即使只需要付款4元,孩子也会把所有的钱都交给对方,说明孩子不知道5比4大,而10为两个5的组合。

(2)对数的大小认识正确,但不知道常识性的数量单位

处在这一数感认知层次的小学生,已经具备了对数的大小的判别能力,具备了基本的数感认知,但是,学生对基本的数量单位认知不够,因而并不具备运用数的能力。

例如,在课堂和课后活动中对学生的提问显示,很多学生不知道1公斤等于1000克,1公里等于1000米等概念,往往认为后者要多于前者。

(3)对数量单位有认识,但是存在感知上的误区

处在这一数感认知层次的小学生,知道数的大小顺序,了解基本的数量单位,拥有运用数的生活经验,已经达到了一个数感应用的较高的层次。但是,正是因为这一数感认知层次的小学生已经有了生活经验,所以,容易被生活经验所蒙蔽,导致在应用数的时候出现混乱。

例如,我曾经用经典的“1斤铁和1斤棉花相比哪个更重”的问题进行提问,结果显示,回答“1斤铁比1斤棉花重”的学生不在少数,比例大概在三分之一左右。这样的回答表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铁和棉花有过正确的、直观的感知,但恰恰是这样的生活经验,误导了学生做出正确的判断。

二、小学生数感培养的渐进阶段

综合以上的分析,我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对学生数感的培养,应该从以下的三个层次上,循序渐进地入手。

(1)对于处在尚不具备基本数感的初级阶段的小学生,可以首先通过教学生查数来建立数的大小顺序的初步概念,之后再通过实践活动来巩固这一概念。例如,可以通过在做体育游戏时,将学生分为数量不同的几组,然后让学生自行辨别哪个组的人多、哪个组的人少的方式,来让学生建立对数的大小的直观认识。又如,在教学“0”的认识时,我在讲台上放着5个水果(分五种,每种1个),让6个学生上来每人拿走1个自己喜欢吃的水果,前5个学生很快地拿走了自己喜欢吃的水果,第6个学生却为难了,不知所措。然后把水果重新放回讲台,另叫6个学生按上述方法再做一遍,结果相同。此时,我明知故问:“你为什么没有拿到水果呀?”学生回答:“水果没有了。”我接着追问:“那么,没有了该用什么数字来表示呢?”这样的教学,通过游戏活动加深了学生对“0”的理解,知道了“一个都没有,就用0来表示”,而且牢牢掌握了0比1小,1比0大的相对大小关系。同时,在认识了0以后,我也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在哪些地方见到“0”,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让学生在生活中体会了数的含义,在现实中初步地建立了数感。

(2)在上述建立起来的数的大小顺序的概念的基础上,应该让学生进一步建立数量单位的概念。当然,根据教纲的要求,以及小学生知识能力有限的实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需要引入太复杂的单位概念,但是,从素质教育和开发学生潜能的角度出发,使学生具备识别常识性数量单位的能力还是十分必要的。

例如,日常生活中需要经常用到的圆角分的概念,两、市斤、公斤的概念,以及米、公里的概念等,都是十分必要的。一旦学生具备这些基础性的概念的认知,在生活中就可以进一步丰富和巩固类似的数量单位概念,从而适应实际生活的需要,这也符合素质教育的教育理念。

(3)在有了数的大小和数量单位的概念后,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克服直观感觉上的认知障碍,也即克服类似“1斤铁比1斤棉花重”的认识误区,从而将数感的建立从感性层面提升到理性的层次上。

对于这一层次数感培养的方式,可以通过拿来实际的物体进行比较来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根据我的教学经验,将天秤这种“大玩具”引入课堂教学活动当中,可以起到比较好的效果,这样,不但可以使学生建立正确的数感认知,而且学生的动手操作的能力也有所提高,同时课堂氛围高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非常好。

总之,数感的培养与养成,对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小学生的日后学习和生活都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到小学生对数学课程学习的兴趣,从而影响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尤其是在初始阶段,循序渐进的教学步骤,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可以促进小学生数感的建立和数学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郑锡瑜,赵玉玲.小学生数感培养策略浅谈,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0.24(6)

[3]《培养小学生数感的教学策略》.北京教育学院教研员 范存丽主讲

小学生数感培养策略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语文教学 社会责任感 教学策略

社会责任感是一个人对社会所持的态度,它对一个人在社会上的言行具有一定的指向性。因此,对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教育是每一门学科教学中必须夯实的最基本的教育内容。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在让学生掌握各种语文知识的同时,也要对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教育,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造就现代化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至关重要、迫在眉睫的。不但要让学生掌握文化知识,还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其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一、小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概念及存在的问题

小学生社会责任感是指小学生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对自然、对未来等所应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意识,并承担应承担的过失的情感体验。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结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经验及课后观察我发现,一些孩子自私狭隘,唯我独尊,斤斤计较。不少学生胸无大志,缺乏理想和追求。当然,成绩较好的孩子并非没有缺点,如:不团结,不爱劳动,不关心班集体,容不得教师的批评,这种现象普遍存在。

二、小学生社会责任感问题产生的原因

1.身心发育不成熟

小学生具有身心发展不成熟、社会阅历少、心理承受能力弱等特点,研究小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同于高年级学生和成人的意义。社会责任感具有相对稳定性,小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产生途径主要是课堂教学和亲身实践,研究课堂教学模式更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2.家庭溺爱

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备受祖辈父辈的宠爱和娇惯,没吃过苦,不懂得真正的社会责任是什么。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凡事从己出发,对己有利就做,无利可做可不做,态度不端正。重视个人本位,忽视社会奉献和他人利益。对家庭负责,就是对父母感恩,理解父母,心疼父母。总之,小学生对待父母很随意,感恩心不强,似乎可有可无,这些都与家庭溺爱有很大关系。

3.课堂教育的缺失

学校学习仍是小学生获得知识和经验的主要途径。课堂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科学文化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做人做事的道理。不能重视语文知识的积累,重视考试分数,这将严重阻碍学生素质的提高。此外,小学生大多对待他人缺乏耐心,能偷懒就偷懒,所谓集体利益高于自己的利益只是一句口号,实效不高。小学生的这种重个体功利性轻他人奉献性的思想和行为值得语文教师深思。

三、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1.在阅读中培养

选入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一些文质优美的文章,思想性非常强,让学生在提高语文能力的同时受到思想教育,这是教材编写者的最初目的。但是,某些教师往往只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语文技能的培养,很少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渗透思想教育,特别是对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因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找出课文中有关社会责任感教育的素材,在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同时,找到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契机,借助阅读教学帮助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

2.在识字中培养

在传统的识写字教学中,语文教师注重的只是学生如何把一个字写正确写美观。因此,总是通过一遍又一遍的识写让学生记住字的写法,通过一遍又一遍的抄写强化学生把字写美观,这样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忽视了学生对写字兴趣的培养,没有照顾到学生的个体需要,只是一种单向的灌输教育,一来违背教育教学规律,二来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非常不利。在识字写字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先观察这些汉字的组成,再让学生分析这些汉字与责任感之间的关系,将识字写字教学与社会责任感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社会责任感对一个人的重要意义。

3.在作文中培养

作文是学生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表达情感的活动。学生有什么样的情感,就会用什么样的文字叙述这种情感,它是学生自我心理与个性体验的真实再现。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在字里行间表述自己对社会责任感的认识,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在写作教学中受到思想的“洗礼”,形成健康正确的社会责任感。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形成的,它需要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总结与积累,把社会责任感融入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只有这样,社会责任感教育才能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