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商业银行如何发展

商业银行如何发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商业银行如何发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商业银行如何发展

商业银行如何发展范文第1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合规管理;内涵;途径

一、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行业发展迅速,商业银行作为其中重要的分支,在金融行业中占有主导地位。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具有高效益性和高风险性。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活动中,必须要保持必要的安全性,在经营中注重流动,以增强效益为中心思想。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历史较短,在运行的过程中,借鉴了很多国外银行的先进经验。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也发现了很多存在的问题。商业银行合规管理就是要积极规避运行中的风险,让商业银行沿着正确的道路发展下去,为经济和社会做出贡献。合规管理是提高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的重要途径,合规守法可以有效减少商业银行的不良案件发生,同样,合规管理对于商业银行提高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合规管理是促进商业银行经营发展的必要手段。

二、合规管理的主要内容和对商业银行经营的意义

(1)合规管理的主要内容。合规管理是金融行业发展的必然产物。在金融行业管理中,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独到的管理模式。合规管理是保障商业银行合法健康发展的途径。合规管理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技术要求。合规风险是银行在经营中,没有按照规定进行经营活动,出现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和违法行为。合规管理主要就是对你合规风险进行管理。它包括市场准则,法律法规,内部规则,政策动向,市场惯例等多方面内容。合规管理需要建立具体的措施和制度,用以保证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

(2)合规管理在商业银行经营中的重要意义。商业银行要想长期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要建立符合法律规定的制度体系。合规管理是实现商业银行全面监管的重要手段。合规管理是控制商业银行风险的必要方法。合规管理可以有效保证商业银行的资金安全。合规管理在创造商业银行效益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要求。合规管理在最大程度上规避了银行经营中的风险,合理处理风险是合规管理的主要任务。在我国积极推进现代银行制度的关键时期,合规管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为商业银行的整体经营活动提供必要的依据。

三、现阶段商业银行合规制度存在的弊端

(1)合规制度体系尚未完善。我国目前的合规管理中,主要的缺点就是合规制度体系的合理性要求不足。商业银行的工作流程是具体的和细化的。因此,在制度体系方面,要把细致性当成制度制定的标准。商业银行在经营中,具有各自的特点,在制度上,我们必须要遵循商业银行各自的业务特点,不能盲目地建立制度。在管理形式上,要符合银行的年度计划和目标要求。制度建立是一项长期的工程,目前合规制度体系的不完善,是阻碍商业自身发展的主要障碍。

(2)合规文化建设意识较弱。合规文化是保证商业银行的所有成员能够做到自觉依法合规,在经营活动中倡导合规理念,强化养成合规的风气。但是,现阶段的商业银行内部管理中,合规文化建设的意识较弱,在合规管理中,不能形成良好的合规氛围,商业银行不具备合规文化的软环境。

(3)合规管理的执行存在环节上的弊端。商业银行的业务具有复杂性和完整性。在有些商业银行的经营中,企业领导者和组织者,在具体制度执行上,停留在表面,这就造成员工在执行上,也停留在表面,无法实现合规管理的细致性和全面性。合规管理的优势就是处理细节问题。执行力度不够必然造成环节上的疏松,从而影响商业银行的发展节奏要求。

四、规范合规制度管理,促进商业银行经营发展

(1)在意识上增强合规制度管理的认知。在任何一项制度的建立和改革上,意识层面都是所有活动的前提。商业银行的经营与管理尤其更要重视意识理念的树立和培养。在改革中,我们要加大对合规管理和合规文化的建设,在建设中,注重提高管理水平的方法培训。要将合规管理的意识渗透到员工的日常工作中,在细节中展开合规管理的优势。商业银行的制度建设中,对制度的认知和理解,是员工自我发展的基础。我们要倡导诚实守信、公平公正的道德标准,在实际工作中,遵守法律、积极完善业务水准,让企业员工实现自我和企业提升的统一性和一致性。

(2)完善合规制度管理的体系。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历史中,没有现成的经验照搬。我国的经济制度与发达国家不同,金融发展模式必然与他们有明显的区别。但是,经济活动目标都是促进社会发展。因此,应该建立属于我们本国实际、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特点的银行管理体系。合规制度管理体系的建立要在识别、量化、评估等方面,建立规章制度和操作办法。一个完善的合规制度管理体系,需要有制度政策,有方法理论,有操作规则,有处罚办法。完善合规管理体系,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精神层面的支持,也需要基础设施方面的保证。(3)强化人力资源管理。银行的管理是银行经营发展的保证,其中人力资源管理是银行管理的重中之重。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人员的素质决定了业务开展的效果。在基层经营的管理中,要对银行全体员工实行合规文化的培训活动。在培训中,要让银行职员学习到法律常识、法律规定、职业操守等内容。在日常业务办理中,要注意按照行为规范进行操作。开展合规文化培训,是保证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的公正客观,让银行人员具有专业的金融知识素养,在应对业务和处理复杂问题时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

(4)科学规范商业银行合规管理体系。合规管理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商业银行在我国的发展受到相应的限制,这就造成在运行过程中,制度没有发挥必要的作用。银行制度多数存在模糊状态和粗放的管理状态。科学的合规管理可以有效避免这样的发展局面。在运营中,要强化规章制度的力度,明确责任,明确任务,在制定规章制度和实际操作中,要把经营和管理统一起来,实现科学的管理方式。

(5)建立科学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银行的业务性和功能性决定了银行在经营中会遇到很多管理上的漏洞。每年商业银行的案件都是由于管理的疏漏。因此,在合规管理中,要让社会对银行实行透明的监督,让职能管理部门加强对重点业务的管理。例如房贷的管理、车贷的管理、票据业务、理财管理等。在检查中,要对票据凭证进行全面的检查,对具体环节进行细致整理。监督约束机制就是要对商业银行的运营实现全程的监控,让商业银行的日常操作有法可依。

五、结论

合规管理是证券公司制定和执行的合规管理制度。提高商业银行经营发展的核心动力就是增强企业内部管理,内部管理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是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据。合规制度的建立就是要从根本解决商业银行的运行风险。规避风险是提高利润的必要途径。我们建立和完善合规风险管理,可以把商业的经营活动,统一到一个整体目标上来,实现商业银行资本方面、控制方面、服务方面的现代经营理念,让商业银行成为金融体系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 刘燕.加强合规管理,促进稳健经营[J].农业发展与金融,2009(03).

[2] 刘春辉.浅谈商业银行合规经营的必要性[J].经营管理者,2010(05).

商业银行如何发展范文第2篇

关键词:恒丰银行 商业银行 发展模式

一、依据现代商业银行的发展模式,制定发展战略

(一)创建中国最佳管理、最高回报和适中规模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是恒丰银行不懈的追求。要实现这一目标,最重要的是建立健全以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等机构为主体的组织架构和保证各机构独立运作、有效制衡的制度,以及建立科学、高效的决策、激励和约束机制。与此同时,完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的议事制度和决策程序;明确股东、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权利、义务;建立、健全以监事会为核心的监督机制;建立完善的信息报告和信息披露制度;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强化激励约束机制。

(二)重新修订和诠释恒丰银行企业理念。企业理念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精神的核心。恒丰银行改制为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后,昭示着恒丰银行阔步发展的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原来的企业理念已经不适应时代的要求。我们根据恒丰银行新的使命和任务,重新修订和诠释了的企业理念,明确了恒丰银行发展目标定位、经营理念、管理理念、价值理念、社会理念、服务理念。新的企业理念的丰富和发展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为恒丰银行今后的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和准则。

(三)以不断满足客户需求为己任,以追求股东长期利益最大化为目标。通过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高效管理机制、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培育不断创新的企业文化,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实现恒久发展、永远盈丰。

(四)有效推进发展战略的实现。在未来三年内将以长江经济带、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经济圈为优先发展区域,向中西部经济中心城市渗透;同时,以上海、香港为基点,衔接境内外,推进国际化经营,确立“建设一流全国性现代化商业银行”的战略目标定位,形成“有形机构扩展与无形网络延伸、有形产品创新与无形体制改革”两个虚实结合的策略,增强核心竞争力,明确业务模式,找准市场定位,以保持业务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强化全面风险意识,现代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灵魂

(一)要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能够从制度上最大限度地协调商业银行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消除信息不对称,以及由此产生的道德风险,促使高层管理者作出科学合理的决策,并在决策失误时能够得到及时纠偏,使风险能够得到有效控制。从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情况看,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董事会功能弱化的问题,经营决策权力过分集中在高级管理层。我们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重点是充分发挥董事会的决策职能,董事会作为银行风险管理最高权力机构,要依据经济环境和银行市场定位,制定明确的风险管理策略。

(二)要树立全面风险管理理念。金融界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发展方向进行了多方面理论分析和探讨,综合各方面的意见,我认为,当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面临着两大根本性转变:一是风险管理内容由信用风险向信用、市场、操作、法律多类型风险转变。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不仅要对信用风险管理更加有效,而且应更加注重市场、操作和法律风险。二是风险管理对象由单笔贷款向企业整体风险转变,由单一行业向资产管理组合转变。

培育一种融合现代商业银行经营思想、风险管理理念、风险管理行为、风险道德标准和风险管理环境为一体的风险管理文化。

(三)要完善商业银行内部信用评级体系。商业银行内部信用评级是商业银行利用内部信用评级标准确定信用风险最低基本要求,确保银行资本充足,反映银行特殊风险的一种方法,也是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建立内部信用评级体系既是适应银行监管要求的必然趋势,也是适应商业银行自身发展的需要。

(四)建立完善的授信尽职制度。信贷授信是商业银行贷款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防范贷款风险的基础性工作。我们要按照有关规定的要求,尽快制定和完善授信尽职调查制度和实施细则,落实有关规定对授信尽职的要求,增强风险意识、风险识别和风险预警能力,从信贷风险产生的源头上进行有效控制。

三、加快业务创新,现代商业银行发展的策略选择

一是加快个人银行业务开发。未来三年发展策略是继续扩大个人储蓄规模,同时大力发展个人资产业务及中间业务,提高个人银行业务对全行利润的贡献。在未来三年将构建包括个人资产业务、负债业务、中间业务在内的全能化银行为标志的个人银行业务体系,在保持业务规模快速发展的同时,开拓新的利润增长点。

二是加快对公银行业务开发。未来三年发展战略是在为对公客户提供个性化综合性金融服务的基础上,利用高效的市场营销机制,全面提高公司银行业务的市场份额,改善资产质量,提高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的盈利能力。

为了保证对公业务发展目标的实现,将以改造公司银行市场营销体系为基础,利用已有的技术优势和业务联动特色,进一步提高在对公业务市场的竞争力。在几个经济发达的重点地区设立区域性对公业务营销中心,保证为重点客户提供“贴身”服务的效率和业务推广的有效性。

三是加快技术开发与创新步伐。未来三年的电子化建设的策略是进一步完善银行管理信息系统,重点建设电子网络、虚拟银行,实现管理信息化。

1、建设集成的后台业务处理系统。银行虚拟化和客户服务个性化要求银行的业务处理模式和客户服务模式要发生本质变化。实现业务处理模式和客户服务模式的转变涉及到对银行业务流程的重组和新型后台业务系统的建设。后台业务系统的先进性是决定银行在竞争中成败的关键,改造传统后台业务系统是当前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2、建设以业务处理中心为核心的银行虚拟化服务体系。未来银行的业务运作体系将呈现虚拟化的特征,银行在物理网点职能弱化的同时,业务人员向后台业务处理中心转移。银行将通过电话银行、网上银行等虚拟化通道向客户提供大量的服务,银行的业务处理流程和组织结构将发生明显的变化。顺应银行虚拟化发展趋势,将把银行业务处理系统调整到通道系统、业务处理中心平台、后台业务系统三个层次的体系结构。以业务处理中心为核心的银行虚拟化服务体系的建成,将提供强大的业务支撑和客户关系管理工具,同时人力资源的集中使用也将显著降低银行的业务运作成本。

商业银行如何发展范文第3篇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

互联网金融的早期雏形早在1995年就出现了,世界上第一家互联网银行建立在美国,也就是美国亚特兰大安全第一网络银行。但是由于西方国家的金融行业发展较为完善,因此在西方国家的互联网金融并没有真正的发展起来。而在我国由于金融市场的弊端存在,传统金融主体对于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实现,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正好弥补了市场的需要,因此发展迅速,成为我国金融发展的重要一极。

一、我国互联网金融快速崛起的原因

在我国,互联网金融能够出现如此迅速的发展离不开市场的综合效用。首先是市场对于资金的需求量非常大,而能够获得资金的渠道非常有限,有调查显示,在2015年我国需要无抵押贷款的群体占到了贷款群体的50%以上,而商业银行的严格要求使得这部分人群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其次是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政策的支持和各级政府的支持使得互联网金融在宽松的发展环境中茁壮成长。再次是我国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尤其是以移动客户端为代表的互联网的发展为互联网金融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渠道和资源。

二、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的强劲发展势头给资本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资本的流动变得更加便捷和迅速,资源配置的效率也变得更加的快捷,互联网金融在发展的同时也给传统金融行业的代表者银行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一)银行的中介地位受到影响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是基于互联网发展起来的,因此在资金流动的过程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被降低到最低,银行的传统金融中介的角色并逐渐的取代,银行的支付功能被不断的降低,互联网金融以其极低的交易成本和极端便捷的支付手段完全打破了传统银行的支付垄断,并逐渐快速的占领市场份额,银行在支付端的优势被逐渐抵消。

(二)互联网金融很好的弥补了银行的功能缺陷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基础是互联网,互联网在信息处理方面的优势在互联网金融行业得到了很好的利用,互联网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过程中充分充当信息中介的角色。传统银行业务中,银行对于客户的信息处理往往都是客户的身份等指标信息,但是在互联网金融时代,客户的相关性信息都能够得到运用,利用大数据分析,互联网金融企业能够根据对于客户习惯等信息的分析找出潜在需求,并定制最适合的服务形式,这样既能够有效的利用资金,又能够完美的实现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三)互联网金融给商业银行产品创新带来动力

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为金融市场发展带来了活力,但其极高的效率也给银行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互联网金融企业的产品更新速度很快,这就倒逼这传统的银行必须在企业的内容上和形式上都要加快创新。商业银行在经历了银行主宰市场之后逐渐转向了以服务客户为重点的服务中来。互联网金融带来的巨大冲击给传统商业银行敲响了警钟,如果传统商业银行不在产品和服务方面进行改进,那么金融市场的格局就必然发生巨大的变化。因此银行必须有相应的积极的应对措施来应对互联网金融带来的压力。

三、银行应该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发展带来的挑战

(一)商业银行应该积极推出互联网金融战略

在如何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商业银行必须在互联网金融发面加快涉足和发展。必须加快商业银行自身的技术升级,在服务客户群体方面进行革新和改变。近年来很多的商业银行都在相应的互联网金融方面做出了大的努力,比如中国工商银行的“融e 购、融e 联,融e行”三大平台,分别在电商、通信和直销银行方面进行突破,构建全方位的互联网金融体系,成果显著。在不断的实践后发现,商业银行网络渠道的完善给商业银行的业务带来了巨大的变化,通过银行互联网渠道进行交易的客户数量在不断的增加,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方面的涉足更加的深入,对互联网金融的发挥也有了明显的话语权。

(二)银行加快线上线下的融合

互联网金融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是企业在客户和数据方面的优势,而传统商业银行的优势则显现在其完善的产品和充分的线下经验方面。商业银行在不断加快自身的互联网渠道建设的同时也在不断的进行线上线下资源的整合。主要体现在商业银行在银行网点的网络覆盖和互联网金融安全的建设方面。当前我国的各项政策也非常的支持互联网金融和传统商业银行的融合,希望依托互联网金融带来的竞争充分释放商业银行的优势和潜力。

四、未来发展建议

虽然目前商业银行在很多方面进行了革新,并积极的向互联网金融企业学习经验,但是面对互联网金融极端迅速的发展态势,银行能否适应其发展而不超越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一)维护二者共存的市场局面

传统商业银行的垄断造成了其服务质量的不完善,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使得银行逐渐改善其服务。但是如果互联网金融独占市场,以目前的金融安全环境来说,会给市场带来巨大风险。因此既要维护商业银行的稳定,又要保证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二者和谐共生。

(二)控制互联网金融风险

互联网金融的高速发展给法规和政策的制定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同时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有着非常大的偶然性和创新性,风险也随之产生,虽然目前商业银行的辅助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作用,但是这仍然不能使得这种风险明显的降低,因此如何有效的对这种风险进行控制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三)加强合作,不断进行创新

目前互联网金融和传统商业银行的竞争态势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目前如何中和二者的优势,并实现化学作用有待进一步探讨。目前互联网金融企业的金融产品更新速度非常快,但是任何一项产品的质量和市场接受程度都要接受市场的检验,满足市场的多方面需求,互联网金融企业有着明显的效率优势,而传统商业银行有着明显的市场和经验优势,这二者的结合将毫无疑问的为未来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孙国茂.互联网金融:本质、现状与趋势[J].理论学刊,2015(3)

[2] 彭迪云,李阳.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的共生关系研究及其互动发展对策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5(3)

商业银行如何发展范文第4篇

一、商业银行财务顾问业务的内涵

财务顾问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依托自身在长期经营过程中形成的网络、资金、信息、人才和客户群方面的优势,为客户提供策划、咨询、分析、方案设计等服务并从中收取一定咨询费的业务。财务顾问的对象有两大类:一类是资金筹集者,包括国内外工商企业和各级政府部门,对工商企业而言,主要是为其提供并购重组顾问、风险管理顾问、项目融资顾问等;对政府来说,则主要涉及实施产业政策和区域经济政策,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就区域经济和行业经济的整合提出决策方案,委托银行进行公共工程的可行性分析、筹资安排和资金运用,进行国有资产的估价、出售和资产转换等;另一类是投资者,包括中小投资者或机构投资者,主要内容是为投资者进行宏观经济分析、行业分析、公司分析和市场分析,为其提供投资项目策划和投资方案等。不同层次的商业银行根据自身经营的特点和发展战略侧重领域又会有所不同。这一业务的特点是银行为客户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专门为客户“量体裁衣”,以提升银行的服务层次与核心竞争力。它使商业银行走出一条“融资”与“融智”相结合的道路,也体现了21世纪知识管理的新思维。

二、财务顾问业务兴起的原因分析

(一)从商业银行角度审视

1.迎接外资银行挑战的需要。随着入世过渡期的即将结束,我国商业银行将面临外资银行强大的竞争压力。但受国内市场环境、信用体系或成本费用等因素的限制,外资银行在传统业务上与中资银行全面争锋的可能性不大,那么潜在市场巨大的中间业务将是外资银行竞争的着眼点,而在中间业务中外资银行又可能会凭借其运作的娴熟和经验的丰富选择财务顾问业务作为突破口。目前外资银行收入结构中非利差收入已经占到40%~70%,其中具有高智力含量的财务顾问业务收入占20%~30%.到2003年,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平均非利差收入不足10%.可见,中间业务的兴盛,已经对我国商业银行传统业务产生了巨大冲击,只有进行赢利模式的脱胎换骨,我国商业银行才有同外资银行竞争的资格。

2.拓展赢利空间的需要。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传统业务已进入了一个微利时代,存贷市场已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银行的存贷利差缩小,经营成本增加,赢利空间有收窄的趋势。据中国建设银行的分析统计,存贷利差每收窄1个百分点,效益将减少100亿元以上。随着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和利率的市场化,这种趋势会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要摆脱目前的这种困境,必须要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财务顾问业务是一种不直接占有资金成本,不产生坏账的低风险高收益的黄金业务,积极拓展不仅可以增加商业银行的收入,使收入结构多元化,而且它可以通过对传统业务和内外部资源的整合,创造市场需求,引导客户去使用银行新的产品和服务。开展财务顾问业务具有不可估量的滚动效应和联动效应。

3.建立新型银政、银企关系的需要。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是银行的顶头上司,在银行眼中政府不是客户,在政府心中,银行也不是真正的服务机构。经过十几年市场经济的洗礼,银行与政府的关系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化。从政府财务顾问可以看出,政府不但是银行的“新”客户,而且是银行的优质客户,其结果是双赢的格局:政府得到了银行的专业服务,银行增加了利润收入和影响力。从银企关系来看,近年来,资本市场的发展导致以传统信贷关系为主要纽带的银企关系受到了挑战,外资银行的进入也使业已建立的银企关系格局发生了变化。银行通过担任企业财务顾问,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有广泛的参与性和极强的渗透性,通过提前参与企业的项目或发展,实现银行经营管理有广泛的参与性和极强的渗透性,实现银行营销战略性前移,达到稳定和控制优质高端客户的目的;此外,为企业提供财务顾问,对企业进行深入了解,有利于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加强银行整体的风险防范与控制。

4.经营模式转变的需要。在现有法律的框架下,我国商业银行实行的是分业经营模式,这是我国现阶段合乎逻辑的必然选择。但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以为客户提供最佳金融服务为中心的混业经营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毋庸置疑我国商业银行要融入到这一潮流中。财务顾问业务就是商业银行在不违背分业经营禁令的前提下逐步向混业经营转变的突破口。开展财务顾问业务不仅本身能带来丰厚的回报,而且可以大大改善国内银行“一条腿走路”的不利局面,为未来混业经营积累经验、锻炼人才、储备客户,可以说是混业经营的前哨战。

(二)从客户方面考察

1.以股份制改造、上市、兼并、收购和资产转换等为主要形式的结构大调整、企业大重组的经验改革将全面推进,企业并购战略和财务方案的制订、并购目标企业的寻找以及融资服务安排都需要财务顾问支持。

2.国内很多私营企业已超越粗放经营阶段,正处在向规模化全新平台跃升的当口,也迫切需要经验丰富的财务顾问提供指导,以实现质的飞跃。比如聘请商业银行当财务顾问已成为温州老板的时髦之举。据介绍,财务顾问极大地增强了当地企业的造血功能。财务顾问不仅解决了企业发展急需的资金问题,而且为企业提供了发展的“金点子”,便于企业做大做好。

3.伴随全球化、信息化扑面而来,企业正在实现生产经营到资本经营的转变,而企业可使用的资本扩张工具、竞争工具更多,难度更大,专业要求更高,如何合理地利用信息化手段,如何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等复杂的情况使越来越多的企业难以独立应对,需要寻求“外脑”的支持。

4.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如何振兴地方经济和区域经济;如何促进当地国有经济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如何招商引资,分析投资环境;如何支持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等等关系到国计民生。对于非专业化的地方政府而言,迫切需要银行等金融机构“融智”。

三、开展财务顾问业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防范新的金融风险产生

在新的银政合作模式下,银行和政府过于“亲密接触”,有可能酝酿新的金融风险。因为,一方面政府在选择谁充当财务顾问的过程中没有充分市场化运作,选择的过程不太明晰;另一方面,政府需要过问的项目大多涉及国有大中型企业,而这些企业又多半是银行的高端客户。在这种情况下,有些银行可能为了获取财务顾问资格、收取业务费用而盲目加大对这些客户的贷款,从而制造出新的问题贷款。

(二)建立健全相关法规政策

目前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办法》只是一个指导性文件,缺乏具体的业务实施细则。可在其基础上尽快颁布《商业银行财务顾问业务管理办法》作为其必要的补充,对财务顾问业务的收费标准、业务范围、操作规程、监督管理等作更具体、更明确的规定。在适当的时机可出台《财务顾问法》,以规范业务的开展。如谁来监管财务顾问,如何防范个人“寻租”现象的发生,都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培养专业的业务人才

财务顾问业务专业人才的欠缺与拓展业务的紧迫性形成了十分突出的矛盾,为此须加大人才资源的开发力度,优化人才结构,不断壮大专业人才队伍。一是加强对现有员工的教育培训,提高现有员工的业务素质,以适应业务的急需;二是从现有人员中选拔一批敢于开拓创新,懂技术、精管理的人员进行培训,努力使他们既专又通,为业务的拓展奠定基础;三是加大中高级专业人才的引进力度,提高专业人才队伍的力量;四是要建立一个科学而又合理的人才激励约束机制,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四)营造业务开展的良好环境

金融管理部门在商业银行开展财务顾问银行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监督管理作用,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防止恶意竞争,对恶意竞争的商业银行应采取及时的违规处罚措施,维护竞争的公平性。杜绝各商业银行之间、商业银行与其他专业咨询机构之间的不规范行为,为我国商业银行拓展财务顾问业务创造一个健康、公平而又规范的环境。

(五)组建专门的业务部门

为推动此项业务的有序开展,应组建专门的业务部门。其主要职责有:(1)负责制定业务统一发展规划,明确目标定位;(2)负责业务的研究设计、市场调研、宣传及营销工作;(3)制定有关的规章制度、操作程序和业务考核体系;(4)负责选拔培训和引进专业人才;(5)负责总结业务经验,组织经验交流等等。其下面又可以设不同的子部门,比如企业并购部门、信息咨询部门等,这样使业务开展更加有的放矢。

商业银行如何发展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商业银行;文化管理;战略竞争力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5. 05. 078

[中图分类号] F2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5)05- 0161- 02

以往的研究中也有较多的关于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发展战略和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但这些研究大多是将文化管理、发展战略等问题分开进行研究,而对于经济、文化、管理和战略的融合很少有人提及。本文的研究一改往日的研究方法,在研究商业银行文化管理模式的过程中以一种新的视角,即如何提高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的角度出发,研究了一种新的商业银行文化管理模式――CHS管理模式,并希望对切实提高银行的战略竞争力有所帮助。

1 商业银行文化管理作用于战略竞争力的机制分析

1.1 商业银行文化管理与战略竞争力的关系

当文化因素在市场竞争中发挥主导作用的时候,提高企业的文化管理也成为凝聚员工力量、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核心力量。商业银行的文化管理是强调在管理过程中充分遵循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强调员工自觉形成企业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并能为提高银行的战略竞争力和可持续增长能力贡献自己的力量。文化管理也成为商业银行提高战略竞争力的内在动力,是商业银行形成战略竞争力的基础和前提,牢记文化管理的基本原则,不断加强文化管理才有助于提高商业银行的战略竞争力。

1.2 商业银行文化管理作用于战略竞争力的机理分析

商业银行文化管理是如何对其战略竞争力产生影响和作用的呢?我们主要从3个方面进行分析:①商业银行的战略竞争力主要与银行的战略管理、公司治理、风险管控和金融创新等竞争能力有关,而这些都与银行家的价值取向有着密切的关系,商业银行的文化管理只需对企业家的价值取向造成一定影响,即可影响商业银行的战略竞争力;②员工的价值创造、风险管理、金融创新和服务营销等竞争能力的提升,是提高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的主要手段。商业银行文化管理通过企业文化可对员工的价值取向产生影响,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进而提高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③商业银行文化管理通过企业文化的传播为银行创造一个利于银行发展的环境,进而提高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

2 基于战略竞争力的商业银行文化模式

CHS(Culture Human and Strategy)管理模式在给予战略竞争力的商业银行文化管理模型这个理论平台上,通过战略绩效的不断刷新,使银行管理的管理模式不断优化。

2.1 CHS管理模式的核心思想

“文化+人+战略”这种思想是在对前人的研究成果不断总结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管理思想,也是CHS管理模式的核心思想。在银行的战略管理中,人、文化、战略这三大要素的作用都是不可替代的,也是商业银行不断提升战略竞争力、不断创造战略绩效的出发点。这三者的完美结合还能为商业银行的战略转型提供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2 CHS管理模式“文化、人、战略”之间的互动

商业银行文化管理的存在依靠人的创造活动,其管理之根本为人,而银行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是人在文化这种非正式制度的引导下完成的。人们在商业银行的管理活动受文化的引导、激励、约束、辐射和凝聚,并在制定的科学发展战略的执行过程中完成银行的战略目标。战略是作为发展的基础和管理的源头存在的,通过企业文化约束人的行为,加大战略执行力度,使三者之间彼此联系、相互作用,才能提升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促进商业银行健康、可持续发展。

2.3 CHS管理模式特征分析

CHS管理模式具有明显的系统化特征、人性化特征、个性化特征。CHS管理模式系统化特征主要体现在对于人、文化、战略这三大要素彼此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功能的强调,高于单一要素的战略绩效之和,而且还强调这种管理模式的环境适应性;在CHS管理模式中,人是作为管理的根本和首要因素存在的,脱离了人的存在是无法谈管理的,这就是其人性化特征的体现;CHS管理模式的个性化特征主要体现在其核心价值观突出每个商业银行个体的特色,其管理并不强调一致性。

2.4 CHS管理模式的根本目标

实现最优境界的管理是CHS管理模式要完成的根本目标。这种管理的最优境界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在目标完全一致的基础上建立良好的沟通,管理主体和客体之间能和谐、统一、高效、有序地进行管理互动。这种最优境界的管理状态也使得一些具体目标的完成变得简单而轻松。战略绩效最大化、制度安排最合理化、战略竞争力最优化等具体目标的完成是实现这种境界的具体表现。

2.5 CHS管理模式的实践意义

CHS管理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在我国已经进入文化经济时代的今天,商业银行生存发展和市场竞争所依赖的各大要素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使得人们对“文化经济”这一新命题的关注度逐渐提高。商业银行的战略管理模式向文化管理模式的转变是商业银行提高战略竞争力的新手段,其实践意义是有目共睹的。

3 结束语

顺应时展的要求,基于战略竞争力的文化管理模式――CHS管理模式应运而生。CHS管理模式通过加强企业文化管理,为提升企业战略竞争力而不断更新和发展,这种管理模式抓住了战略竞争力这个要点,并坚持以人为中心加强企业文化管理。以人为中心,对调动员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使每位员工的才能都能在商业银行中完全发挥,不断提升银行的战略竞争力。在坚持以人为中心的文化管理过程中,商业银行走过了“人治”和“法治”这两个阶段,再通过文化的创新和建设走向“文治”,这也是商业银行战略管理的必然选择。

主要参考文献

[1] 高斌.试论国有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和培养途径[J].金融管

理与研究,2006(1):47-49.

[2] 葛兆强.战略管理、银行成长与商业银行战略转型[J].广东金融学院学

报,2007(1):7.

[3] 葛兆强.商业银行成长:制度、技术与文化[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9:22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