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行业协会年度工作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那么,企业年度工作计划该如何制定呢?在计划制定的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该计划是粗放式的,还是要精确到年月日? 要制作一个结构合理、内容充实、外观漂亮的企业年度计划书,还真存在不少的技,需要花费一些心思。
年度计划所包含的内容
工作计划是包罗万象的,不同的人、不同的部门、不同的职别,他的着眼点和出发点会不尽相同,那么所作的工作计划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可能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比如销售部门,则更多的偏重于数据说话,销售额要达到多少,具体分解到产品中每个产品的贡献度是多少,划分到区域和季度又该如何达成,同时对渠道开发和终端网点的设置上也需要数字说话。而市场和品牌部门则相对更感性一些,会以描述性的语言为主,数据则作为辅支撑,在创造价值的同时,更多地体现在花多少钱,如何花钱上。人力资源部门则落脚在绩效考核、人员招募和培训、人才结构的优化和员工稳定性上下功夫。作为老板则更多地从全局的角度,提纲挈领地规划年度工作计划。
归纳起来,一份完整的年度工作计划,应包含如下一些内容:
首先,要对整体市场环境进行分析,并给出专业的判断。这里的市场环境包含宏观的所在国或区域经济运行走势,法律法规的出台、行业协会的行为及政府监管力度等对所从事行业的正负面影响;所在行业整体市场情况分析及其走势判断,比如说办公家具行业走势、工程客户和终端消费者对办公家具的认知和接受度的变化等;行业内主要竞争对手的发展情况,以及重要行为活动及该活动对本企业的影响分析等。通过此种分析方式,往往可以系统的研判以推断将来(下一年度)的行业和市场趋势。
其次,对企业(部门)自身经营情况进行简要的盘整,并列出可能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具体计划的提出打下基础。这一步非常重要,决定了企业(部门)是否能够对自我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此环节可以从内外部两个方面去总结和评定,比如外部资源和外协机构的配合辅助情况,内部各部门间的协同性、对所定目标的一致认可性等。至于具体体现的指标,则包含了年度任务的完成情况,比如从产品销售额、市场占有率、分季度和月度的完成情况、区域指标的完成情况;新产品开发上市、主力产品和淘汰品的年度推进情况,通路的变化及精耕细作情况、空白区域的开况,客户和消费者的满意度情况,品牌塑造之知名度、美誉度、满意度和第一提及率等情况的变化,媒体传播率、公关及促销活动推广率、员工配置率、费用预算使用率,等等。一些企业为了的到客观真实的数据,往往会委托第三方市调机构进行调查。
第三,具体新年度工作计划。如果说上文两个环节是简要的分析和总括,以使年度报告更系统和全面,能够使报告的撰写者和阅读者有一个整体把握的话,那么本部分则是决战新年工作的一个灵魂和纲领,一旦此部分得到确定,整个年度工作便有了指针和方向。那么企业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多地是围绕第三个环节进行修正、丰富和完善。
在编制年度工作计划的时候,首先需要引进SWOT分析模型(Strengths、Weaknesses、Opportunities、Threats,第一个字母缩写),进一步给企业或部门定位,明确企业的优势、劣势、机会点和威胁点,扬长避短,发挥企业最大的潜能,制定出更有针对性的市场营销策略。
接下来就是给自己设定一个明确的目标,这个目标往往以理性可考评的数字目标为主导,比如年度销售指标、分产品贡献指标、市场占有指标、网点开发指标、大客户销售与零售指标、人员流失率指标等。目标的设定必须与所在地的宏观经济走势与行业走势结合起来,参照近两年的公司运营状况,以及下一年度公司的整体资源和资金支持程度。目标的设定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过高达不成没有意义,过低就失去了目标设定的本意。目标设定如同触摸天花板,必须跳起来才能够摸得到。
设定完目标后,接着就要拟订经营策略。这里指的策略是指战术,即围绕所拟订的各项目标,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和手段去达成的问题,比如品牌塑造怎么做,广告是否要找代言人,广告的投放是以央视为主,还是以各地方媒体为主导。各品类产品的目标消费者是否需要进一步聚焦和定位,如何聚焦推广。产品的升级换代是否有一个完备的策略思想去支撑。重点市场与非重点市场如何划定及政策倾斜和扶持。针对产品的行业销售与终端零售之间,该有什么样的新的策略去应对和调整。年度是否应该设定系列大型的公关活动,这样的公关活动如何与品牌匹配及整体产品的集中推出配合,等等。这里有两个例子,统一冰红茶为了配合新产品的上市及旺季的销售,在2003年4月至9月在全国各高校举办“统一冰红茶校园歌手大奖赛”。而诺基亚为了以中低端手机开拓三级市场,则于2006年4-6月在华东16个地级城市巡回开展“梦想成真”的路演。
如果说年度工作计划中经营策略是架设梯子,那么行动计划则是沿着阶梯攀爬,二者一脉相承。行动计划更多的是时间的推演,即以季度或月度设定要做什么工作,在哪里做工作,都需要哪些部门和哪些人员做该工作,整体如何配合。简单点说,行动计划就是时间表的推进问题。
任何工作都需要支持,而最大的支持莫过于资金的到位了。因此,在年度工作计划的最后,要专门有一项费用预算。做费用预算也有一些学问,要把握好一个度,高了可能不能够获得批准,而低了将来在开展工作时会受到种种限制。
做年度计划的技巧
以上就企业年度工作计划的内容作了总体的概括。在年度计划的编制过程中,也还有一些技巧或者和方法值得借鉴和遵循。如果运用得当,可以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
首先要明白的一点,年度营销计划更多的是一种基于年度工作分析和总结基础上而撰写的工作策略和思路,它还仍然是一个纲领,并不需要非常的具体。而每一个具体的环节和思路都需要另外拟订非常详尽的行销计划和可执行性的方案。因此,具体详细的行销计划是要分解到季度或月度来制定和执行的。只有这样才具有现实意义和针对性,与当时企业所处的时间、环境和竞争对手的动态匹配起来,从而形成更大的“杀伤力”。
其次,目标的设定需要层级加码。根据笔者所服务企业的经验,一般企业对销售人员的指标设定从上到下一级级都会有一定的比例的加码提高。这种做法能够保证企业整体目标的完成率乃至超额率。至于加码的比率,因人因企业而异,一般会在30-50%之间。
上半年建管科在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顺利完成上半年度工作计划,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1、建筑行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上半年,紧紧围绕我区经济发展这个大局,狠抓建筑业发展。200X年1~3月全区建筑业总产值2.1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左右,创历史新高。
2、依法行政,强化对建筑市场监管工作。为了加强对工程建设监管力度,严肃行政纪律,在巩固对政府投资建设工程项目、房地产项目管理成果基础上,重点加强了对定海区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200X年1—6月已办理工程报建26个,办理施工许可证17项,建筑面积74118平方米,办理竣工备案工程8个,建筑面积26832平方米。
继续规范整顿乡镇建筑市场秩序。在200X年全区开展建筑市场秩序整顿工作的基础上,按照建设部、省建设厅、市城建委的要求,深入开展了全市建设工程综合执法等大检查,重点检查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和各方主体的市场行为。上半年共组织质量安全大检查4次,分市场行为、工程质量、施工安全三个方面,对全区乡镇、定海工业园区在建工程进行检查,共检查在建工程45个,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查出了有违法违规行为的项目10个,对查出来的问题,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进行了认真查处,有力地打击了各种违法违规行为。
3、建筑企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按照“调整规模、调控结构”的总体要求,严格控制低资质企业和违规行为的企业,重点扶持市广宇建筑公司、舟山弘业建设工程公司、市博宇建筑工程公司、市大沙建筑工程公司等四家骨干企业,全面调整建筑企业的规模、等级、专业。严格控制总承包企业,引导总承包三级企业晋升二级,鼓励发展专业分包和劳务分包企业。今年新增专业分包企业1家(舟山龙飞土石方工程公司)。到6月止,全区共有建筑企业38家,其中总承包企业15家,专业承包和劳务分包企业23家。
4、强化施工安全管理,确保全年无重大安全事故。落实逐级负责制,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与区属建筑施工企业负责人、燃气企业负责人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书,明确安全生产职责。进一步理顺我局与建筑施工企业、燃气企业安全生产工作职责,健全了安全管理工作各项制度,完善施工安全评价制度。
5、强化行业管理,服务建筑企业。针对区属行业管理建筑施工企业资质等级低、专业技术人员少、管理水平落后等特点,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在企业资质管理上对企业进行政策扶持,重点对舟山弘业建设工程公司建筑总承包三级晋升二级进行业务指导。在建筑业税收问题上积极向区政府、区财政部门反映,并根据区政府指示完成《舟山市定海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筑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征求稿)。针对区属建筑行业高学历专业技术、管理人才缺乏现状,继续做好与浙江海洋学院、武汉理工大学联合办学工作。
6、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为鼓励建筑业企业走多种经营之路,积极开拓外地建筑市场,5月我科随局领导赴湖北荆门、安徽合肥进行考察,考察组一行与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进行了深层次交流,并实地参观了我区建筑企业施工项目,与房地产业主、建筑施工企业进行了座谈,为下一步服务外拓企业积累了经验。目前我区建筑企业市广宇建筑公司、浙江弘业建设工程公司、市大沙建筑公司、市第五建筑公司等四家企业已分别在山东烟台、安徽合肥、湖北荆门、杭州、余等地开展房地产开发和建筑施工业务。
7、继续加大解决拖欠工程款、民工工资力度。根据国务院、省、市有关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的通知要求,继续开展解决拖欠工程款、民工工资专项治理工作。建立了协调机制,制定了清欠计划和工作措施,认真组织落实,使清欠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根据国务院和建设部的要求,从200X年开始,清欠工作的统计分析和目标考核以中国工程建设信息网上填报情况为依据。按照网上统计,我区除去临城街道共有拖欠项目24个,拖欠额为1188.9916万元,其中政府拖欠项目23个(涉及交通1个,教育3个,水利17个,政府用房2个),其它拖欠项目1个(工业),截止今年一季度共有4个项目完成全部还款,11个项目部分还款,已清欠291万元,拖欠农民工工资为零。
8、深入开展燃气市场的整顿清理活动。加大燃气安全宣传力度,采取定期和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狠抓燃气安全管理工作。上半年共进行4次安全大检查。重点对各储配站、销售网点及运输车辆进行安全检查,促使乡镇燃气企业建设规范化、正常化。
9、发挥行业协会、学会的作用,规范行业管理。区建筑业协会组织座谈会2次,结合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和局专项整治活动,举办施工临时用电培训班2次,特别是在白泉“万金湖花苑”施工现场对区属建筑施工企业部分项目经理、安全员、电工的施工临时用电培训,为下半年开展施工临时用电专项整治打下良好基础。区土木建筑学会开展了房屋鉴定工作。全年共鉴定房屋30幢,建筑面积近1.2万平方米。特别是开展对企业厂房鉴定工作,对解决历史遗留“三无”工程,盘活乡镇工商企业资产,促进全区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9、加强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业新风。深入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认真学习执行新的,加强建管队伍建设,提高科室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进一步抓好源头治理腐败和深化预防工作,继续深入开展源头治理工作。结合民主评议行风建设工作,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制度,以职业道德建设为基础,以诚信建设为重点,以创建文明行业为目标,按照巩固、提高、深化、延伸的工作思路,继续深入开展树行业新风,让人民满意主题活动。提案、信息、等工作卓有成效。到六月底共办理政协议案提案1份。刊登信息1条。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建管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
1、建筑市场、燃气市场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整顿。建设单位违反法定建设程序的问题还时有发生;个别乡镇“三无”工程仍然存在;质量、安全管理形势还十分严峻;建筑市场管理的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燃气储灌、充装、使用等的管理环节还存在许多问题,监管力量薄弱。
1建立中高职医学院校教师培养体系
目前,中高职医学院校教师培养体系缺乏规划性,覆盖面小,文化课教师缺少培训机会,专业课教师缺少实践锻炼。因此,要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和政策机制,逐步形成培养与培训并举、理论进修与企业实践并重的中高职教师培养体系。首先,实行中高职一体化教师培养。一体化教师培养是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关键,目前还没有形成成熟的培养机制,要建立“定期研讨、专项培训、常态沟通”的培养机制。中高职医学教育有着共同的使命,即为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支撑国家产业竞争力能力,系统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医学人才。因此,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科研和社会服务上需协调发展,共同提高,实现资源共享。制定有关制度,提高教师学历层次,采取多种方式,如脱产培训、下临床、岗位培训、跟班研讨、老教师带教等,促进年轻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医学院校要发挥自身优势,通过校企合作,组织临床和文化课教师下临床锻炼,了解临床新技术、新管理理念,及时跟踪学生实习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其次,完善中高职教师培训制度。比如建立5年一周期的教师轮训制度,包括专业课和文化课教师,以保证所有教师均有机会,促进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完善职业院校教师实践制度,要求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每两年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时间累计不少于两个月;探索新任教师到企业实践半年(或以上)后上岗任教制度,为不耽误正常教学工作,可以利用寒暑假集中到学校实习实训基地(各合作医院)训练,解决覆盖面小的问题;鼓励职业院校教师加入医学行业协会组织,了解医学前沿信息,及时更新理念。
2推行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
“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是“十二五”以来推行的师资培养计划,以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双师”型教师队伍为目标,以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完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为主要内容,以深化校企合作、提高培训质量为着力点,大幅度提高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水平,为职业教育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中高职医学院校要积极推行“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并将其列入年度工作计划中,有秩序地安排教师参加各类省级、国家级和跨国培训,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3实现“双师”到“三能”高层次人才转变
“三能”型教师是高职称、高学历、高技能人才。各中高职医学院校这方面师资数量都不足,教师队伍结构亟待调整。要采取灵活方式,加大兼职教师引进力度。首先,支持中高职院校设立一批兼职教师岗位,建立科学合理的工作量考评和薪酬补助机制,逐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其次,制定兼职教师相关政策和管理办法,完善兼职教师聘用程序、聘用合同、登记注册、使用考核等管理环节,加强兼职教师聘用工作指导与检查,建立兼职教师资助项目公示制度。再次,加强师资培训条件和内涵建设,牵头组织职业院校、医院等方面的研究力量,共同开发职业院校师资培养标准、培养方案、核心课程和特色教材,加强职业教育师资培养体系内涵建设。最后,除了培养现有的“双师”教师、中青年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外,要吸纳一批优秀硕士生和有临床实践经验的校外专家、学者、专业技术人员来校任教,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4加强校长队伍建设
在中高职衔接中,校长的改革创新意识、战略思维素养、决策执行能力和学校管理水平起着重要作用。首先,国家有严格的校长培训机制,是以国家和省级示范中高职院校校长、教学副校长为重点培训对象,举办中高职院校校长共同参加的专题研究班,促进中高等职业学校管理者之间办学经验和发展思路的交流。采取国内培训与海外考察相结合方式举办中高职院校骨干校长高级研修班,各医学院校校长交流讨论当前管理存在的问题。其次,作为校长,要与时俱进,积极学习、运用现代教育管理方法,多与兄弟院校交流,吸取成功经验,积极牵头,推进中高职院校师资培养的有效衔接。
一、嘉兴市稻渔综合种养发展主要措施
1.建立稻渔综合种养推广体系,落实责任分工一是围绕项目实施,建立组织体系。嘉兴市农渔技术推广站(下称农渔站)从2019年起连续两年申报了稻渔综合种养的丰收项目,并从组织体系上确保稻渔综合种养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将具体目标任务落实到位。为确保项目推进,出台了《嘉兴市稻渔综合种养“万元千斤”工程(2020-2022年)实施意见》,并从2020年起将该项工作列入全市农业高质量发展考核中。三是将项目列入全市农业主推技术中。为加快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推广,嘉兴市农渔站从2018年起已连续3年将该项技术列入全市主推技术,并将此列入市、县二级水产技术推广部门的中心工作。2.开展技术研究,形成嘉兴模式课题组开展了市场调查,根据产业发展匹配度,选择适合嘉兴市发展的稻小龙虾、稻鳖、稻澳龙为主要研究对象,并进行了分工,同时制定年度工作计划,2019年重点开展稻鳖、稻小龙虾共生技术研究;2020年重点开展稻小龙虾轮作、稻澳龙共生研究;2021年重点开展稻小龙虾和澳龙、青虾连作研究。经过两年多的专项研究,课题组形成了一整套适合嘉兴发展的稻渔综合种养技术,其中稻鳖共生技术创造了亩效益超3万元的高效典型,稻虾轮作技术最大程度上兼顾了粮食生产和经济效益的平衡,稻澳龙共生技术成为稻渔综合种养新的“风口”。3.制定稻渔标准,规范产业发展嘉兴在推广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时,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刚刚了《稻渔种养技术规范第1部分:通则》,其中对相关技术参数做了一定规定,但没有全部明确,如最重要的沟坑比,具体是以单个田块为基数还是整个稻渔基地为基数存在一定争议,为便于规范行业发展,课题组觉得有必要通过制定标准来实现规范。为此嘉兴市农渔站于2019年申报了嘉兴市地方标准《平原水乡稻渔综合技术规范》,目前已正式,同时在《红螯螯虾人工繁育及养殖技术规范》中制定了稻和红螯螯虾共生部分,为下一步通过标准化推广打好了基础。4.抓好示范推广,实现以点扩面稻渔综合种养是一项新型农作制度,要发展首先要让从业人员看到实实在在的效益,建立示范基地,通过示范带动是最好的路径。各地在发展稻渔综合种养时也以创建示范基地为主要工作,全市共申报了26家省级稻渔示范基地,截至目前共有23家基地通过了省级基地验收,而秀洲、海盐以高分通过了省级稻渔综合种养重点示范县创建验收,得到省厅领导和专家组的高度肯定。5.加强技术培训,注重能力提升2019年以来,嘉兴市、县二级水产推广部门先后共举办稻渔综合种养培训16期,共计1280人次,组织现场观摩30次,共计660人次。为全市稻渔综合种养人才培育打好良好基础。6.出台扶持政策,加快产业发展嘉兴市对稻渔综合种养给予的财政资金逐年增加,合理引导了产业健康持续发展。2019年《市区支持农业农村发展若干财政政策意见》文件中,对本级稻渔综合种养主体财政给予200元/亩一次性项目建设资金补助。同时各县(市、区)均出台相关文件对本地区稻渔综合种养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截至2020年底,全市共投入财政补助资金2694.9万元,通过财政扶持的激励作用,极大地推动了全市稻渔综合种养产业的发展。7.提升品牌效应,促进三产融合稻渔综合种养要提升效益,最重要的是品牌的溢出效应,最佳的方式是双品牌运作,将稻米、水产品通过各种途径宣传后,迅速提升品牌的无形价值,最终将品牌效应反映到产品价格上。8.加强全程监管、确保安全发展发展稻渔综合种养,要做好全程监管,严守3个安全:一是耕地安全,确保开沟面积不超10%;二是质量安全,加强投入品监管,确保稻渔产品质量安全;三是生态安全,注重以生态循环方式生产,加强尾水监管,确保环境安全。各地结合财政资金补助委托第三方审核,做到一场一报告,不符合要求的限期整改。同时在农产品监管中加强稻渔产品抽检,2020年全市共开展256批抽检,100%合格;各地也对稻田水质开展抽检,适时监控氮、磷指标,配合做好“肥药两制”工作,积极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二、下一步工作
关键词:职业教育集团 运行初期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10-0101-01
广东工贸职业教育集团(以下简称广东工贸职教集团)成立于2012年4月,以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为牵头单位,集合了广东省20多所中高职院校,涵盖了60多家企事业单位和20多家行业协会及科研机构。本集团以项目合作为基础,有效整合集团成员的技术、人才、资源等优势,充分发挥群体优势、组合效应和规模效应,以校际合作、校企合作和产学研结合为主要形式培养冶金、有色金属、制造、服务等行业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服务于广东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一、广东工贸职教集团组织机构及运行方式
集团总部设在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集团设理事大会、常务理事会和秘书处等机构。理事大会是集团最高权力机构。常务理事会是理事大会的执行机构,在理事大会的领导下进行工作。秘书处是集团的常设机构,具体负责集团的日常工作事务。
集团实行理事会制,接受广东省教育厅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理事会为学校非行政的常设机构,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集团内各成员单位原有的管理体制、隶属关系、人事关系、财政渠道、经济独立核算等不变。
理事大会原则上每年召开一次。理事大会的主要职责是:审议通过或修改集团章程;审议通过年度工作计划、工作报告;审议决定理事单位的加入与退出;审议通过集团常务理事会或理事提出的重要议案;审议和决定集团的其他重要事项;研究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
二、职教集团运行初期存在的问题
1.集团运行指导有待明确
职教集团作为我国特有的一种新兴人才培养模式,其理论研究远远滞后于办学实践的探索,尤其是职教集团成立之后如何持续健康地运行缺乏有效的系统的理论指导,致使其在运行过程中会出现盲目、低效率、甚至不能正常运转的情况。广东工贸职业教育集团和全国其他松散型职教集团一样缺乏有效的理论来指导集团健康运行,集团运行机制和章程比较笼统宽泛,不能为集团发展运行提供准确的方向和有效指导。
2.集团成员凝聚力亟待加强
集团以章程为主要连接纽带,而不是以资产为纽带,成员之问是合作伙伴关系,本着互利互惠的原则自愿参加,在产权、人事、管理等方面没有改变,是典型的“松散型”职教集团。这种模式的集团在组建之初容易将各成员单位联结在一起,且成员单位也能够保持自选择权,进退自如。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由于成员之间没有强有力的利益机制制约,导致各成员单位的个体利益与集团整体利益产生矛盾,使集团内部缺乏动力和凝聚力。
3.集团运行动力有待增强
在目前的集团运作中,主要由秘书处也就是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来维持日常运行,企业参与集团运行的程度不明显,大多数企业都只是挂个名而没有深度参与集团合作。如何挖掘集团内校企合作利益契合点和健全利益互动机制、评价监督机制,提高行业企业参与合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六个主体力量之间的多元化合作,增强集团运行动力是广东工贸职教集团又一迫切需求。
三、职教集团有效运行的对策及建议
1.加强制度建设,促进内涵发展
体制机制的不完善已然成为职教集团发展的瓶颈。为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建设,完善内部激励、健全外部监管,根据不断发展的需要,及时修改、完善集团章程和制度,明确成员单位的权、责、利,以制度形式规范校际和校企之间的具体工作,建立约束机制。明确发展目标,理清发展思路,在校际与校企共同治理、利益共赢的基础上共同制定完整的内部运行机制,建立起平等互利、责权相应、双向互动管理制度,达到体制机制创新的目的。
2.构建常态化定期会商机制,加强集团成员联系
目前,广东工贸职教集团章程规定理事会每年召开一次,例会每年举行一次。这样一年一次的集团沟通交流机会对集团发展是不够的,也降低了成员单位参与集团合作的积极性。集团可通过建立常态化定期会商机制,对集团建设发展的重点工作进行交流协调,加强集团管理层与集团成员之问的联系。例如,建立“理事长轮流坐庄”会议制度,每一个月由一位理事长来负责管理和召开会议,从自身行业角度为集团提供专业性建议与咨询,分享本行业的最新动态和成功经验。每个月定期会商可比较有效地缓解目前广东工贸职教集团成员沟通不畅,参与积极性不高等问题。
3.实现政企校三方共赢
3.1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社会服务。首先,学校要不断扩大行业企业培训范围,健全社会培训机制、加大社会培训投入、利用职教集团促进社会培训工作的有序开展;其次,学校要强化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促使专业教师由单一教学型向教学、科研、生产实践一体化的复合型人才转变,构建专业教师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激励机制。
3.2为行业企业发展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持。相关政府部门应该积极调动行业企业参加职教集团的热情、参与职业教育的动力,为企业出台相应优惠政策,允许企业赢利或减免税收,追求校企互惠共赢。在教师培养上,学校要建立起教师到企业挂职、定期轮训的制度,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驱动教师将提升各项能力尤其是社会服务能力内化为自身要求,促使教师主动联系企业,开展技术服务。在学生培养上,学校要以完全的职场化、企业化、以工代学、以工促学为教学模式,为企业培养有能力、有潜质的创新型技术人才。
3.3为高校发展提供实践平台。学校借助职教集团平台,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参与课程设置,担任教学任务,共同开发课程。由企业引入真实项目和校企合作开发项目,为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提供了实践平台。通过企业兼职教师参与到学院的课程教学和项目评价,根据社会需求和职业能力来推动课程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以企业的发展带动专业发展,校企共同探索合作育人新模式,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提供有力保证。
参考文献
[1]胡勇.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机制创新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3(6):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