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学中医的途径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中学化学 环境污染 环境教育
当今世界,经济在高速发展的同时造成了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而且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仍然存在,解决环境问题不是少数人通过努力就能做到的,需要提高全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是青少年初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所接受的知识将对人的一生产生深刻影响。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能保证使全部的适龄儿童都上完初中,因此,在初中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环保素质,其意义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是前所未有的。化学技术的运用将是人类最终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所以在学生刚接触化学知识的九年级,渗透环境教育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对在九年级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意义和途径作一些探讨。
一、化学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的意义
1.1素质教育离不开环境教育。
素质教育是把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教育的主要目地,环境素养已成为现代人和未来人必不可少的科学素养之一,环境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环境意识,自觉养成良好的环境道德和维护环境的习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进行环境教育,通过环境教育培养公民的环境意识,使公民具有良好的环保行为,进一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所以说,环境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素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1.2化学教材突出了培养环境意识的目标。
新世纪中学化学课程教材改革的重点是促使学生认识和理解化学肩负的种种责任,更好地体现学生发展和社会需要。新教材以较大的篇幅编著了化学知识对环境保护的作用,如教材开篇《绪言》中提到“如何使天空变蓝,河水变清”,《我们周围的空气》中提到空气的污染来源有“烟尘和有害气体”,《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强调“水污染的来源有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等等。选择一些与化学学科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以及人类共同面临的能源、环境等问题,可使学生通过学习,理解工农业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给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人与自然环境的不协调,懂得和谐发展的意义,形成珍爱环境的情感,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产生社会责任感,并付诸行动。总之,以环境教育为线素,提高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在化学新编教科书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二、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途径
2.1走进生活体会污染,激发学生的危机感,渗透环境教育。
对生存环境的危机感,是环境意识产生的基础,学生如果身临其境感受到环境的恶化,心灵将会产生震撼,其教育的意义不可低估。我每年教完“农业污染、生活污染”有关内容,便利用课余活动时间带学生到附近小溪、池塘实践体会,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水质、水草,总是发现水生动物很少,引导学生思索:农药化肥和洗衣粉的使用,使水中动物中毒死亡,生活污水中的洗衣粉使水中含磷养分增多,水生植物疯长,导致水中缺氧,动物不能呼吸而死亡。学生由此认识到要合理使用农药化肥,不能使用含磷洗衣粉。每年秋收季节当地农民有焚烧稻草的习惯,教室里不时飘来浓烈的烟味,这时我便及时巩固空气污染的知识:烟中含有可吸入性颗粒、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污染物,不但破坏空气质量,而且危害人健康,结合教室里的咳嗽声,学生很容易就明白了焚烧稻草的害处。学生从这些亲身经历中得到环境教育,产生深深的危机感,居安思危,从而深切地认识到保护环境已刻不容缓。
2.2挖掘教材的相关因素,渗透环境教育。
在化学教材中,有许多与环境教育相关的知识点,教师要深入教材,善于挖掘,寻找结合点,并加以归类整理,适当拓展延伸,才能做到“渗于其内,寓于其中”。如我在讲“酸雨”时,注意介绍全世界年产钢铁21亿吨,但每年被酸雨等腐蚀的钢铁约占年产量的十分之一,学生通过简单计算,发现被腐蚀的钢铁量非常惊人,认识到防治空气污染的重要意义。又如在教学“废弃金属对环境影响”一节时,我引导学生通过了解干电池的结构,指出一节废弃电池的渗出液可污染5平方米的土壤,6吨地下水,使学生明白日常生活中随手一扔,也会给环境造成严重破坏,从而养成不乱扔废弃物的习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适当沿引用一些贴近教材的具体事例与详细数据,对教材进行补充、引伸和扩展,利用其与环境教育的知识与观念间的内在联系,对学生进行环保渗透,学生印象深刻,教育效果良好。
2.3引入新闻事例,渗透环境教育。
新闻事件因其突发性、及时性而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在化学课堂上引入一些恰当的环保新闻,容易引起学生的关注,从而树立环境意识。如2008年10月中旬,我在教“水污染及水的净化”时,让学生课堂上收看湖南电视台报道的“久旱造成湘江水位降到历史最低,水质变差,长沙用水困难”。接着我让学生利用化学知识分析水质下降的原因,学习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归纳出两点:一是上游化工厂照常生产并排污,二是水流变慢,水中藻类大量生长。这时我又让学生提出合理化建议,正好与政府采取的错施大致相同,学生拥有了成就感,认识到学好化学可造福环境。反面的事例也是良好的教育素材。如当地的一家造纸厂,由于设备陈旧,技术落后,排出的污水,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对周围的农村和生活人群造成极大危害,因而被政府爆破拆迁了。及时引用这种新闻性强的事例来渗透环境教育,学生关注度较高,能切身体会到环境污染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保护好我们生活的环境,使家乡更美好。
2.4化学实验中渗透环境教育。
化学实验是化学探究的重要方式,是学生获取化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化学实验中的废水、废气、废渣都是重要的污染物,因而,实验过程中一定要有目的地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如做CO还原CuO实验时要求学生烧掉尾气,防止污染空气;做酸的性质实验时,将残液倒入有生石灰的缸中,去除酸性后再倒进下水道,防止水污染。这些学生亲身经历的废弃物处理,无疑会对其今后在生产生活中注意环保产生重要影响。
三、结语
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从节约资源和防止污染的观点出发,使学生对化学与可持续发展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为了不让环境污染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我们一定要保护环境,并深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7A-0024-02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应渗透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之中,创新意识的培养应该从义务教育阶段做起,贯穿数学教育的始终。可见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教师的神圣职责。那么,怎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点肤浅的体会。
一、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
现代思维科学认为,思维过程起始于问题的形成和确定,任何思维过程总是指向于某一具体问题,没有问题,思维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爱因斯坦也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教学上的或实验上的一个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因此,在教学中要鼓励和培养学生独立发现新问题,提出新问题的能力。
1引导联想,发现和提出问题。新知导入时应结合教学内容,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联想,从而发现和提出问题。
如在教学《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一课时,在揭示课题后,教师提出: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于是学生联系有关知识,纷纷提出问题:长方形面积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长方形面积公式是怎样的?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是怎么推导的?这些由学生主动提出的问题正是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再如教学“某工厂男职工人数与职工总数的比是2∶5,根据这个条件,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提出如下问题:
生1:男职工人数与女职工人数的比是多少?女职工人数占职工总数的几分之几?
生2:女职工人数是男职工人数的几倍?男职工人数是女职工人数的几分之几?
生3:男职工人数比女职工人数少几分之几?女职工人数比男职工人数多几分之几?
生4:职工总数相当于女职工人数的百分之几?……
2创设疑点,发现和提出问题。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时,笔者出示课件:“今天是猴大王生日,小猴们买了一个蛋糕来孝敬它,可小猴们又不敢怠慢猴二王和猴三王,所以它们讨论着,准备把蛋糕的给猴大王,蛋糕的给猴二王,蛋糕的给猴三王。没等小猴们说完,猴大王大怒,吼道:‘今天是我生日,怎么我吃得最少?’这时猴二王也叫起来:‘不对呀,是我吃得最少。’猴三王想了想,也嚷起来:‘你们吃的蛋糕都比我多。’”听到这里,学生们热情倍增,情绪高涨。问题出现了:它们到底谁吃得最多?一个蛋糕分完了吗?笔者通过课件操作展示各猴可分得的蛋糕量,学生又是一片欢呼声:“三只猴子吃的同样多!”“一个蛋糕分完了!”随之,又是一片惊奇声:“为什么会是一样多呀?”这样,学生的潜在创新意识被开发了,思维被激活了,其主动性得到了发挥,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二、学会独立思考是创新的核心
数学思考是在面临各种现实的问题情境时,从数学角度去思考问题,自觉运用数学的知识、方法、思想和观念去发现其中存在的数学现象和数学规律,并能够运用数学的知识和数学的思想方法去解决问题。思考作为一种过程性目标,实际上是让学生经历做数学的过程,提高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核心。
1引导学生思考什么
人的思维有能动的一面,也有惰性的一面,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是当前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创设问题情境,把学生引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使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的过程,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学会思考,并能主动构建数学知识,从而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如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一课时,我先让学生分别用观察法和重叠法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然后出示用这两种方法都无法直接比较大小的两个图形,这时学生急于想知道:还有什么方法可以比较呢?有的学生提出用“划分方格”的办法来比较,于是把两个图形分别划分为8、16、32等方格来比较它们的面积。通过思考悟出:划分的方格要大小一样才能进行比较。这样的问题情境,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2引导学生怎样思考
“授人以鱼,三餐之需;授人以渔,终生之用。”学生有了思考的积极性后,教师还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给学生正确的思考方法,并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学会有根有据、有条有理地说出思考过程。为了帮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笔者常将一项知识分成几个有序的过程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在探索中求创新。如教学《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时,学生在认识正方形边长是1分米,它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之后,可以提出问题:1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此时,引导学生有序地从分米与厘米的关系入手,1分米等于10厘米,边长是10 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00平方厘米,从而推出1平方分米等于100平方厘米,学生能用同样的道理说明1平方米等于100平方分米。这样,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根据长度与长度、长度与面积之间的关系,很快找到思考问题的切入点,有序地进行问题的思考。再如教学《复式条形统计图》时,先出示两个同类但不同量的单式条形统计图,进行第一次对比辨析,让学生观察这两幅统计图有何异同。学生通过对比发现,这两幅统计图的横、纵坐标都是同类的量,间隔数也相同,但具体数量不相同,如果要更方便比较,就要把这两幅单式条形统计图合并成一幅统计图。那是不是随便两幅单式图都可以合并呢?不是!必须是横、纵坐标都是同类的量,间隔数也相同才能合并。学生在完成合并后,进行第二次对比辨析,复式统计图和刚才的单式统计图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学生观察到这两幅统计图的横、纵坐标都是同类的量,间隔数也相同,但复式条形图是在一个横轴项目上并列表示出了两个条形(数量),并且为加以区分,还多了图例,它信息容量更多,更方便学生进行比较。
三、归纳猜想并加以验证是创新的方法
著名科学家牛顿有句名言:“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不可能有伟大的发现和发明。”科学探索活动常常是人们在已有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想象、直觉、灵感等多种思维形式,提出猜想假设,最后通过实验予以验证,得出结论。这种“猜想――验证”的方法是现代科学探索的常用方法。
1归纳概括得到猜想和规律
猜想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特征,是科学发现的前奏。因此课堂教学中要通过逐层深入的学习,让知识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并概括总结,加深理解。总结时要求学生尽量用自己的语言来归纳,把学到的知识融入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中,变成自己的东西。当一个学生讲得不全面时,让其他学生补充,从而在发言中取长补短,诱发主体完善知识,进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如教学《圆周率》时,笔者分三个层次进行教学。先通过迁移,由正方形周长概念推出圆周长概念,由正方形的周长与它的边长有着固定的倍数关系,引发学生联想:圆的周长是否也与圆内的某条线段存在一定倍数关系?再让学生观察发现,圆的直径越短,周长越短,反之,周长越长。然后引导学生猜想:圆的周长是否与直径存在着固定的倍数关系?最后引导学生参与动手实践,让学生动手测量几个大小不同的圆的直径和周长,并分别计算每个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接着引导学生观察对比思考:根据这些数据,你发现了什么?猜测有什么结论?进一步猜想,当直径是3厘米、4厘米时,猜猜它们的周长分别是多少?进而要求学生再次动手测量验证猜想,得出结论:“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学生在观察、探索、猜想过程中获取知识,同时也可以看到自己的创新成果,体验创新之乐。
2验证猜想和规律
猜想是规律形成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而验证是数学学习活动过中的重要环节。猜想的正确与否,必须通过验证。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一些适当的帮助,组织引导学生规范地进行验证,使得到的结论尽可能是完善的。如验证“商的不变规律”:
算式:24÷6=4 算式:50÷10=5
验证: 验证:
(24÷2)÷(6÷2)=4 (50÷2)÷(10÷2)=5
(24÷3)÷(6÷3)=4 (50÷5)÷(10÷5)=5
(24÷6)÷(6÷6)=4 (50÷10)÷(10÷10)=5
(24÷1)÷(6÷1)=4 (50÷1)÷(10÷1)=5
初步得出结论: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商不变。
在此基础上,教师提出:这个结论是从两个例子中概括总结出来的,是否一定正确呢?让学生再次验证。学生通过再次讨论验证,发现除以“0”时不行,因此把结论修正为: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一个相同的数(零除外),商不变。
这不仅为学生准确理解和把握商不变规律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同时也为学生体验数学学习过程创造了条件,提升了学生思维的缜密性。
关键词:翻译;使命;途径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6-0043-02
一、前言
我们知道,翻译(尤其是文学翻译)是一个发生在两种语言两种文化之间的转换过程。而译者作为翻译活动的主体,则一直伴随着这个活动的始终,其作用之重要是不言而喻的。有人将译者比作“媒婆”,认为译者是不同语言与文化之间进行交流的媒介。有人把译者喻为“叛逆者”,认为在文学翻译过程中他总是不得不或者是主动地出入于和背离着原作。也有人把译者称为“戴着脚镣跳舞”的舞者,因为译者自打开始翻译的那一刻起,就一直小心翼翼地处于原作、原语文化、译语和译语读者的四面夹击之中,“痛并快乐着”。
在本文中,笔者将针对“译者在文学翻译中的使命及其实现途径”这一古老而又崭新的话题进行探讨。本人“米粒之珠”,水平有限,撰写此文不啻于以管窥天,以蠡测海。诚然,笔者此举实欲抛砖引玉,向译界同仁求教。
二、译者的使命
译者对自己所肩负的使命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片面到完整的漫长过程。首先,我国的早期翻译始于南北朝时期一些佛教高僧对佛经的翻译。那时,人们视佛经为“天书天语”,字字珠玑,所以对佛经的翻译大都是“案本而译,不加文饰”。又由于古代懂得梵文的人很少,所以译者对于一般佛教信徒是否可以读懂佛经译文常常并不在意。可以说,译者的工作是单向的,即只对佛经原作负责,这样一来,普通读者与佛经之间就出现了一道难以跨越的高墙。到了唐朝,我国的翻译(主要仍然是佛经翻译)终于迎来了第一个高峰,高僧玄奘率先提出了关于翻译的“既须求真,又须喻俗”的口号,充分意识到译者的作用不仅仅是佛祖的机械的传声筒,而是沟通原作(佛经)与读者(佛教信众)的桥梁。玄奘学养深厚,汉语梵语俱佳,他的译文“依实出华”,用词贴切,深入浅出,现在的许多佛经译本均是出于其手,至今再无人可以重译得出。清末民初时期是我国翻译的第二个高峰。著名翻译家严复提出了关于翻译的“信、达、雅”三原则,这就为翻译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译者对自己的使命和作用更加明了。与其同时的马建忠则在其《拟设翻译书院议》一文中明确指出,翻译出的作品必须“能够使阅者所得之益,与观原文无异。是则为善译也已”。“善译”可以说是文学翻译的最高境界,而译者的使命就是致力于达到这一境界。为了完成自己肩负的神圣使命,一代又一代的翻译者们一直在理论上和在实践中进行着各种大胆的尝试和探索。那么,译者怎样才能有效地达到文学翻译的最高境界,完成自己的神圣使命呢?
三、通往文学翻译的最高境界――“善译”的途径和手段
原语与译语之间、原语文化与译语文化之间存在着诸多差异,构成了文学翻译中之路上的“沟沟坎坎”。译者要想达到“善译”,就必须将其“填平”。有时,译者必须在语言层面上对原作实施“外科手术”,使原作在译语中“旧貌换新颜”;有时,译者需要在文化层面上对原作实施“内科手术”,使原作在译语中“脱胎换骨”;有时,译者必须对原作同时实施“内科外科手术”,使得原作“这只凤凰”经过“炼狱”,达到“涅”。
1.“外科手术”――在语言层面上对原作进行“归化”或者“同化”处理。任何一种语言由于所处地域、历史、风俗以及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有着其独有的表达方式。而归化(domestication)或者同化(assimilation)就是要求译者在从事文学翻译时以译语为凭借,以译语读者为依归,对原文的句法结构进行合转换。例如:“‘Coming!’She skimmed over the lawn,up the path,up the stops,across the veranda,and into the porch.”译文:“‘来啦!’她转身蹦跳着跑了,越过草地,跑上小径,跨上台阶,穿过阳台,进了客厅。”可以发现,原文里的介词“over,up,up,across,into”分别用动词“越过,跑上,跨上,穿过,进了”译出,富有张力和动感,使得主人公的欢快和轻盈跃然纸上。正如香港翻译家思果所说,“字是翻译之敌。”在文学翻译中,“炼字”是最基础的功夫。
2.“内科手术”――在文化层面上对原作进行“异化处理”。刘宓庆指出:“译者是守护者。”我认为,译者首先是守护原语及其文化。这就要求译者在传达原作的文化意义时应当以原作及其文化为依归,优先采用“异化”(alalienation)原则,尽量保留原作的“洋气”(外译汉)和输出原作的“土气”(汉译外)。我们来比较一下闻一多先生翻译的美国女诗人萨拉・蒂斯戴尔(Sara Teasdale)的诗《忘掉她》(Be It Forgotten)。
原诗:Let it be forgotten,as a flower is forgotten,译文:忘掉她,像一朵忘掉的花!
Forgotten as a fine thatt once was singing gild 年华那朋友真好,
Let it be forgotten for ever and ever.她明天就教你老;
Time is a kind of friend,be wiill make us old. 忘掉她,像一朵忘掉的花!
闻译完全模仿了原诗,使得译诗的风格完全西化,保留了原诗的民族味道,促使了原诗在译语中的本土化。又如,“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这句诗出自《红楼梦》,是对林黛玉的描写。杨宪益、戴乃迭的译文为:“She looked more sensitive than Pikan more delicate than His Shih.”(A prime noted for his great intelligenceat the end of Shang Dynasty.A famous baeuty of the ancient Kingdom of Yueh.)比干是智慧的象征,西施则是美的象征,杨译在后面加了注脚,就在译文中实现了对文化信息的异域移植。这正如王佐良所说,翻译“贵创新,创新的一端是改造传统,另一端是借用外国语境”。
3.“另起炉灶”――再创造出原作的意境美。有的时候,在文学翻译中,由于原语和译语及其所处文化存在的彼此不对称性和表达上的相互缺位,使得译者无论采用直译法还是意译法,运用归化技巧还是异化技巧都无法完整再现原作的语言信息和文化意境。这时译者就只好抛开原作,另起炉灶,在译语中重新塑造一个可以和原作“赛跑”的意境。例如,郭沫若翻译的英国诗人纳什(Thomas Nash)的《春》,
,Spring,sweet spring,is the year’s pleasant king, 春,甘美之春,一年之中的尧舜,
The blooms each thing,the maids dance in a ring, 处处都有花树,都有女儿环舞,
Cold doth not sting,the pretty birds do sing. 微寒但觉情和,佳禽争着唱歌,
Cucjoo,jug-jug,pue-we,to-witta-woo!啁啁,啾啾,哥哥,割麦,插――禾!
纳什的《春》韵律轻重结合,节奏欢快,富有动感,是一首赞美春天和大自然的颂歌。译文首先是再现了原诗的腰韵(内韵),还在象声词里夹杂了拟人手法;第一句中的“the pleaant king”,译为“一年之中的尧舜”,营造出了国泰民安、安居乐业的文化意境。译文充分发挥了汉语的优势,通篇用词极其优美,绘制了一幅中华大地上的乡间春景。
四、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得出以下的结论:(1)文学翻译永远是动态的。这是因为,一方面原作的意境总给人以多元美感,不同的译者必然会得到不同的艺术感受;另外,译者不仅追求“精确”,同时也在追求“精彩”(罗新璋语)。任何一个译者都不会满足于只翻译出原作的语言信息,他总是自发地能动地诠释原作,使得译作“千人千面”。(2)译者总是在不断地打破原作――译者自己――译作――译语读者这四者之间的平衡,然后再试图实现新的平衡,实际上距离原作更远。结果,原作和译作之间的关系必然是“动态的但是并不对等”。
参考文献:
[1]边莉娟.春之赞――赏析托马斯纳什的诗歌《春》的艺术特色[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
[2]道探微[M].思果.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
[3]赵彦春.翻译诗学散论[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7.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实效;途径
华罗庚说:“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 ”而初中数学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对于学生发展思维能力,打好学习基础,培养学习兴趣,养成良好习惯,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牢记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性,善于思考、勤于钻研、不断创新,提高教学实效性.
一、提高备课质量,保证教学实效
要提高教学实效,教师的备课质量尤其重要. 教师只有在备课时把学生放在首位,关注学生的发展,预见学生在课堂上会提出的问题,才能保证进入课堂教学情境后,能正确地做好教学决策并解决问题,不断促进学生学习的正向迁移,从而把课堂教学推向. 那么如何备好一堂课呢?首先,要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制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制定既要体现科学性和发展性,又要切合学生实际,关注学生差异,具有可操作性,在教学设计与实施中起导向作用. 其次,要精心安排教学设计. 对于一节新课,教师可设计承上启下的复习引入、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形式多样的小组竞赛、开拓思维的拓展探索、深入浅出的讨论交流、分组合作、手工制作等教学形式. 通过这些多样化的设计,可以充分挖掘教学资源,提升教学效果. 第三,要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地设计教学问题. 备课时教师应对教学中准备提出的问题进行反复推敲,精益求精,提出的问题要求既能体现出教学重难点,又能符合学生认知水平,举一反三,切忌重复雷同. 另外,教师还要预先考虑问题提出后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做好充分准备,提升教学时的实际调控能力.
二、因材施教,注重教学方式的选择
提高教学实效必须从教学内容出发,结合学生实际,正确选择教学方式,因材施教. 但目前有些教师常常在实际教学时只注重形式,脱离实际,结果适得其反,缺乏实效. 例如,合作学习. 它主要表现为:异质分组,追求生生互动;角色分配,人人承担责任;交往训练,发展社交能力;教师参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但在听课的时候,笔者却常看到这样的情形:在一节课上,教师将学生前后桌四人随意组成一组,每次教师提出问题后,都组织学生讨论,前后桌四人头碰头凑在一起轻声嘀咕,三五分钟后各组派一位代表发言,教师加以点评,取得一致意见后,讨论完成,教师继续授课. 一堂课上完后讨论多达五到六次以上,表面上看上去很热闹,学生互助、师生互动、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充分体现课改的理念与素质教育的要求,但实际上当我们关注该堂课的实效性时,却发现授课教师没有真正关注合作学习的基本特质. 前后桌四人一组随意性大,角色分配不均衡,讨论仓促流于形式,教师调控不到位. 这样的一堂课只能称之为“花架子”,缺乏实效.
笔者认为:“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因材施教,重在实效. ”结合当前初中数学教学的实际,教学的主要模式还应是以接受式学习为主,体验式学习为辅. 教师通过带有启发式的讲授教学,再辅以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等其他教学方式达能到教学要求. 不能本末倒置,搞“花架子”,否则数学教学必无实效可言. 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需要学习和掌握各种教学方式,不断融会贯通,结合自身和学生实际,因材施教,做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从整体上优化教学过程,才能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三、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注重教学过程中的情感交流
当今社会传媒发达,信息流量大,对于学生的诱惑很多,学习枯燥,外面的世界又很精彩,使得部分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厌学情绪普遍,学习成绩难以提高,教师教学的实效性不理想. 如何提高这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落实初中数学教学实效的关键.
要解决这个问题,应注重教学过程中的情感交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1. 在教学中注重问题情景的设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2010年,笔者在讲授多边形内角和时,就曾作如下设问:某同学利用多边形给上海世博会设计会徽,这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有可能等于2010°吗?学生的学习兴趣马上就被调动起来了.
2. 对于学生的讨论、质疑和回答应充分运用激励评价手段,不吝表扬、鼓励,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 可采用发放卡通贴纸,期末汇总奖励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3. 教师应扫除“数学刻板”的误解,在授课时通过控制节奏的快慢缓急、语调的抑扬顿挫、语气的高低起伏,再运用比喻、夸张、故错、曲解、反语、双关、歇后语等幽默于课堂,让学生和自己在会心一笑中一起获得某种理智上的启迪、心理上的愉悦和精神上的放松,使双方的情感得以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 教师要在教学中用自己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去感染、引导学生,以人为本,发挥楷模作用,落实教学的实效.
四、学会调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数学是一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科学,在教学中我们面对的是充满求知欲望的学生,教学又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要想提高实效就必须关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给学生参与的空间和时间. 所以,教师就应该具备良好的课堂调控能力,在教学上随机应变,循循善诱,及时调控教学环节,以适应学生的要求. 我们也常常遇见这样的情况:有些教师教学设计非常完美,但局限于自身的课堂调控能力,无法调动学生的参与度,使得教学实效大打折扣,令人遗憾.
曾经听过“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一例,该教师通过撕纸演示引导学生添加辅助线,这时一名学生回答:
“如图,过点C作CE∥AB”,应当说,该方法是正确的,但教师当时并未予以肯定,而是继续引导学生答出“延长BC,作CE∥AB”,并按此证明得出结论. 教师这样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使得证明过程与其引导的撕纸演示一致. 实际上,学生的做法是有创造性的,应得到及时的肯定与表扬. 当时,教师完全可以及时调控教学,按照该生思维予以肯定并引导写出证明过程. 然后指出,辅助线具有“使隐含的关系显现,使分散的条件集中”的作用,提出撕纸演示中的方法,引导学生结合演示思考其他辅助线的作法,在保护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同时,又使教学目标得到落实,效果应当会更理想一些.
笔者认为,在教学中提高实效的必由之路应是当学生在积极投入地思考问题,认真踊跃地发表个人见解,全身心地参与教学时,教师能够及时地处理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灵活地调控课堂,倾听、协作、分享、因势利导,充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
五、讲求实效,合理整合信息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已在数学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 它具有绘画、测算功能,既可以进行烦琐的计算和复杂的几何画图,又可以实现动态的演示和静态的投影,开拓了教材的空间,化虚为实,化静为动,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了教学的实效性. 但是,在提倡数学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强迫”使用信息技术的现象. 例如,有的教师在授课时不管什么内容全部使用多媒体教学,整堂课不断播放录像、室内投影、计算机动态演示,使得学生目不暇接,整节课“很热闹”,几乎变成了多媒体技术展示课,其实毫无实效. 实际上,传统的板书、板图、模型演示在教学中还是有着特殊作用的. 比如,对于各种函数图像和性质的教学,教师在给学生演示图像列表、描点、连线的具体画法时,规范的板书、板图的应用对于学生作图、联想、分析等能力的培养就是计算机无法替代的. 再如,对于立体图形的三视图、展开图的教学,就必须先从模型入手,让学生感知空间概念,再通过动手实践了解展开图与实物的联系,最后使用多媒体演示直观图,从而完成由实物到直观图的过渡,才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如果只用多媒体演示,其教学效果就并不理想了.
众所周知,要有效地上好一堂课,并不是单纯地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必须要求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设计进行适时调控,灵活应对一些“突况”. 假如一堂课完全利用课件教学,当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出现一些原先课件固有设计中未考虑到的突况时,由于课件的机动性不高,教师往往措手不及,难以调控,无所适从. 因此,教师如果过分地依赖课件,教学过程只强调多媒体形式,完全由计算机控制,实际教学既被动效果又不好. 笔者认为,信息技术的使用应建立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是为传统教学服务,而不是替代传统教学.
总而言之,要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实效需要我们广大初中数学教师共同努力,更多地从教与学的实际出发,以人为本,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身素质,才能真正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一、明确目标,树立先进的办学理念
学校办学理念先进,办学目标明确,实践操作性强,就可以作为统领学校一切工作的纲领性和全局性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在当前办学趋同化的大潮中,先进的办学理念是学校赖以生存的理由、动力、期望和策略,也是提升学校办学品位的深层次哲学思考的结晶。体现了时展的主题,体现了学校科学发展观及和谐校园建的本质要求和核心精髓。所以鲁山四中坚持以人为本,全校干部教师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了解校情。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学校整体工作坚定一个目标,抓住一个核心,明确一个思路,坚持一个原则。
坚定一个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办学层次,全方位推进特色学校建设进程,实现学校特色到特色学校的转化。努力把鲁山四中打造成鲁山县的一所特色学校。
抓住一个核心:就是以美立校,全面发展。学校的各项工作都要紧紧围绕这一核心,服务于这一核心,力求做到美德双修,美学双收,一举多赢,一切工作都要保安全,保稳定,齐抓共管,全方位,全天侯监控。创造平安、稳定环境,为发展奠定基础。
明确一个思路:以特色学校建设为核心,以德育工作为切入点,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师资为支撑,以管理为保证,以活动为载体,走规范加特色的办学之路。坚持以人为本与依法治教相结合,实施双治并举,实现学校管理的人性化、有序化、制度化、科学化,依法治校。
坚持一个原则:讲求实效,立足创新,循序渐进,巩固提高。学校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抓住机遇,锐意进取,双向促进。
二、追求卓越,凸现创新管理模式
科学、规范、制度化的管理是学校和谐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学校在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法规、文件的同时,结合学校具体工作狠抓德育、教学等工作,坚持人性化与法制化相结合的原则,使学校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1、以德为本、全员育人
德育是民族立国之本,学校立教之本,学生立身之本,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因此学校把德育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切入点,摆在重要位置,做到了六个落实。即地位上落实:就是实施德育工作一票否决;组织上落实:就是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配备专职德育管理人员,研究制定德育工作规划,建立检查、评比、监督的管理队伍,形成社会、学校、家庭的教育管理网络;制度上落实:为了保证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除了上级制定的制度外,又制定了班主任培训制度,学科德育渗透考核制度,评优评先制度,实现德育工作制度化;内容上落实: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积极开展系列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搞好理想教育,道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行为规范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学习目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实施全方位规范与分层次分时段教育相结合,规范课上、课间、间操、宿舍、卫生,初一"入学教育",初三"成功教育;方法上落实:主题周会法,讲授辅导法,典型引路法,个别谈访法,寓教于乐法,直观感受法,行为实践法,心灵体验法,班务训导法及纪律约束法等;途径上落实:充分发挥思想品德、思想政治学科主渠道作用的同时,教职工以身示范教育形式,学校、家庭、社会结合教育形式,课外活动教育形式,党团教育形式及学生自我教育形式,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德育教育寓于各项活动之中。
2、深化课改,规范教学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因此学校紧紧的抓住课堂教学这一实施素质的教育的主渠道,强化管理,依法治教,实施科研兴校战略,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素质。严格执行省颁课程计划,开全学科,开足课时,切实做到五育并举,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学校根据《中小学教学常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了备、教、批、辅、考等一系列制度,对教学的管理学校采用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检查方式进行全方位的检查,时刻把握教学动态。学校领导在学校教学工作中不但深入课堂,严格管理而且能够充分发挥教学指导作用,对教师教学领导能够做到:业务学习集体指导、集体备课、分组指导、随时随地个别指导。学校大兴教研之风、课改之风,开展了专项研究和针对性的活动。做到了把握新课标,吃透新教材,采用新教法,熟练新手段,指导新学法,开发新课程。学校大力提倡和支持教师进行教改实验和学术研究,以教研促教师发展,向教改要质量。采取人人小课题,团队大课题,学校总课题梯次科研模式,形成了人人讲科研,人人有课题的良好科研气氛。学校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使其在"点"上开花,在"面"上结果,学校设立了学术教研专项奖、优秀奖和特别奖,以激励广大教师学术研究的积极性。
3、丰富活动、全面发展
学校体育工作要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指导,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规范广播操、大课间活动,群众性体育活动,增强群体工作的实效性、趣味性、全员性。同事重视体育特长队的训练工作,能够科学安排训练的内容、训练时间,利用现有条件采取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加强体育特长队的训练。学校树立了"健康第一"的思想,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全面落实卫生工作的法律法规,不断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经常做好卫生知识的宣传、卫生监督、营养指导、校园保洁和常规传染病的防控工作,促进了学生卫生知识的掌握和健康行为的养成。学校能够全面落实教育部颁发的《学校艺术教育管理规程》在上好音、美课的同时,组建艺术团队,艺术活动小组,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人员,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教育活动。坚持普遍培养,重点提高,精品输出的原则,走特色办学之路。艺术教育成为学校特色教育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