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医基础培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素描;形象记忆能力;直接写生;快画;默写
学习造型艺术,首先从素描入手,通过素描训练,培养对形象的敏锐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形象记忆能力、艺术表现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操。在美术专业的素描教学中,人们一直对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的训练非常重视,而往往忽视了形象记忆能力的训练。
长期以来,我们的素描教学基本上都以长期的定点写生训练为主,辅以短期素描和速写,默写在一些院校仅作为次要的辅助课程,而在一些院校还没有设置这门课程。在以长期的定点写生为主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画不了几张素描。从画面效果看,似乎有些学生的造型能力提高了,因为他们的长期作业还像样,能够完成几幅调子丰富的全因素素描。但从整体来看,学生造型能力的提高速度是很慢的。
从全面关照来看,重视长期作业,忽视短期作业和速写,必然导致学生造型上综合能力的下降,重视长期的直接面对写生对象,而忽视默写的训练,其后果是学生只能对着静止对象作画,而不会离开对象背着画,不会画运动着的物象,更不会凭自己的想象作画和进行艺术上的加工,因为他们不具备凭记忆作画和储存生活与形象的能力。表现在创作上,常常只能照搬直接写生的形象和临照片,这样的创作方式,势必给艺术加工和表现带来很大的局限,结果是磨掉灵气,画面生硬刻板,没有感染力。总而言之,在素描基础训练中,绘画艺术不可或缺的视觉记忆能力根本没有得到培养。
形象记忆力的培养和掌握,对于画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在美术史上,一些大家都有着惊人的形象记忆能力。我国的传统绘画在长期不断的实践中,创造出一种主要依靠视觉记忆进行创作的方法,这种方法,一直为中国画家所采用。南北朝时期的宗炳亲历许多名山大川,“身所盘桓,目所绸缪”,①不仅饱游沃看,而且“应目会心为理”,②找出自然景观的规律。由于观察体验精熟,所以“虽复虚求幽岩,何以加焉?”③ 就是不面临自然景物,也能默画出完美的形象。同时期的王微也有这种修养,他致友人书说:“盘纡纠纷,咸纪心目。故山水之好,一往迹求,皆得仿佛。”④通过观察体验,将山川景物默记在心里,背对他们依然可以画出来。这是中国山水画创作的传统和训练方法。五代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中描写的听曲、观舞、休憩、清吹、散宴五个复杂场面是作者偷看,目识心记之后回来画成的。画中的人物都有名有姓,李后主一看就认出谁是谁。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以及中国古代大量优秀的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等,大都是画家采用目识心记的默法和进行意匠加工而画成的。
形象记忆能力,可以通过正确的训练途径而得到提高。在素描基础教学中,用视觉记忆的方法来训练学生,培养学生的形象记忆能力,使学生既会面对物象直接写生,又会离开对象默写。在整个素描基础训练过程当中,通过直接写生、快画、默写三种方式来进行训练。这三种方法都作为素描教学的主要课程来进行,缺一不可。同时,这三种方法又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相辅相成的。直接写生是快画、默写的基础,是基本功,辅以快画训练,中间穿插默写,逐步过渡到默写。
在形象记忆能力训练中,整个课程安排,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的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学内容以人像写生为主,从头像入手,逐渐到胸像、半身像,并对衣着特点进行研究。
面对对象直接写生,这是我们学习素描的一贯方法,在这初级阶段的直接写生中必须培养一种科学的、正确的观察方法。素描的这种观察方法,是以全面研究对象的各种复杂关系为基础的,掌握这种从整体出发,将各部分进行联系比较的方法,就会帮助我们有效的摆脱孤立地看和描绘对象的各个局部而造成破坏统一和整体的被动局面。培养正确的观察方法,必然会促使我们观察能力的提高。观察力是造型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判断一个人的造型方法是否已走上轨道和纳入规范的重要标志之一,有些同学在较长时间内,素描提高很慢,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观察方法不当引起的。初学者,容易陷入局部观察,单纯从物体的外轮廓线出发,从表面的明暗光影出发,“如实”地照抄;或彼此孤立各部分,平均对待,罗列一切局部与细节。长期养成局部观察的习惯,造成积习难改,甚至形成一种偏见,这是在素描中通往正确认识对象道路上的巨大障碍。要能动地、创造性地表现对象,必须深入了解事物的精神实质,这就要培养分析能力。分析能力是抽象概括对象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能力的提高对学生素描能力水平的提高起着很大的作用。
在保证深入研究对象的前提下,进入第二阶段的快画(速写性的素描习作),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快速理解及概括表现的能力。过去认为长期作业的慢慢地画有助于深入观察、深入分析、深入理解、深入表现对象,但也导致精神疲惫,感觉逐渐麻木迟钝,直至磨洋工,失去画素描的兴趣。快画使得注意力高度集中,注意力的高度集中有助于理解对象,有利于保持对物象的新鲜感。快画,要将长期作业中规律性的东西融入其中。快画,更容易暴露问题和解决问题,由于时间的限定,迫使学生不得不放弃不紧不慢的疲沓作风和惯例的思考,换之勤奋的工作状态和作画的热情,迫使学生把精力和注意力集中到最能表现对象精神实质的有效造型上,敏锐的观察能力、果断的概括能力和准确的造型能力才能得到积极的锻炼。久而久之,使学生养成抓全局,抓对象本质和主要特征的习惯和能力。快画,为训练赢得了时间,就有可能多画,多画就有利于反复的艺术实践,可以提高作画的熟练程度。同一对象,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多次反复的描写,有助于深入理解对象,加深形象记忆,能提高默写和想象能力。速写性的素描阶段,既是向速写的必要过渡,又是此阶段的目的性练习。在速写性的素描练习具有一定功底后,再在速度上加快,在手段上简化。速写的概括、精炼、生动,是在画准确、丰富、精到的基础上经过长期训练取得的。
素描教学单纯依赖课堂内的教学来解决所有问题是不可能的,还要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尽可能多画、背画。多画就是多画速写,多画速写性的素描习作。背画就是把主要的形体结构和人体解剖像记英语单词一样背记。课外多画与背画是补充课堂学习的局限性和巩固已学知识。
直接写生的好处是面对静止的对象,我们有充裕的时间,可以从容不迫的进行研究和理解,有错误也能及时发现,及时纠正,但长期的面对对象直接写生,又往往形成过分地依赖眼睛的观察,不去进行艺术形象思维,不能进一步进行艺术加工,造成思维的惰性,严重阻碍艺术想象力的锻炼和提高。
对于这些在直接写生中难以解决的问题,只有到默写中去解决。在面对对象直接写生中要逐渐加入默写的训练。作画时要求学生不要看一点画一点,而要全面观察,加强记忆,加强对全局的认识和把握,努力做到使感知的对象在头脑中印象深刻而全面,然后离开对象迅速表现出自己的感受。画好之后,再次检验自己所画的对象是否达到目标要求,如没有达到要求,可重画一遍,如此反复进行。
在教学过程中,因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能力水平不同,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提出不同的形象记忆任务。为了促进形象记忆,提高形象记忆的持久性和形象再现时的准确性,要合理的安排重复作业训练,以巩固学生的形象记忆,把感知和认识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性的训练。
默写训练是素描基础训练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要给予相当的重视,要以相当的分量列入教学内容。大量事实证明,画家如没有很好的形象记忆能力和一定的生活形象储备,则不可能很好的进行艺术创作活动,良好的形象记忆能力是摆脱对象束缚、进行艺术加工和艺术想象、获得创作自由的重要基础。
注释:
①、②俞建华编著《. 中国古代画论类编》.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 年版,P583.
信息素养,是指一个具有信息素质的人能够认识到精确完整的信息,通过确定对信息要求,形成基于信息需求的问题,明确信息源,采取成功的检索方式,获取信息,评价信息,组织信息,运用信息,从而将新信息与原由的知识体系相融合,强化学生批判性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素养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激活动机,引发兴趣,树立学生的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指学生呢感使用信息技术解决学习和生活问题的意识。依据小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激活学生对信息资源的学习动机,引发对信息的兴趣,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前提。例如学习了《赵州桥》后,学生对桥的结构与力的关系领会不了,我就让学生回家查找资料,同学们丛刻外资料上查到了斜拉桥、吊桥、架桥等许许多多桥的知识,通过查找学生大体知道了桥的设计原理和成立的条件,各个成了小小的“桥梁行家”,有的还说长大要造一座桥呢?对于引力、拉力、承载力等,有了最初的想学的欲望,为以后学习集合学与物理学奠定了良好的信息基础和兴趣基础。学了书信以后,我给全班的同学发了信,并要求他们回信,全班同学为了和老师通信一下子掀起了写信的热潮,而书信的写法在写信的过程中也逐步掌握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信息产生了兴趣,才能初步树立学生的信息意识。
二、强化训练,注重时间,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
信息的获取能力是指确定信息源,并根据信息需求选择最佳信息源,查找信息资料,完成一定信息任务的能力。
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进而引导学生思考哪些问题的解决可以借助查找信息资料得以解决。这样就可以使学生的每一步活动有目的性,针对性和方向性。比如《黄山奇松》一课,可通过师生群议确定信息任务为:黄山松究竟有哪些奇特的姿态?除了文中介绍的几中奇松外,还有哪些奇松呢?迎客松为什么会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及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为体明确了,我门可以引导学生明确:黄山松的奇特姿态可以查找相关图片以及古今赞美黄山松的诗词文章;迎客松为什么是黄山的象征,可以查找有关迎客松的生长位置、生长特点和相关图片介绍。信息来源有了,许解决技术问题,我门可通过电视、广播、报刊杂志、图片、图书查找,也可以利用网络搜索有关黄山奇松的知识。
三、引导积累,知道运用,培养分析信息的能力。
分析信息的能力指要求学生对收集的信息进行鉴别、筛选、分析和判断,自觉抵制和消除垃圾信息的干扰和侵蚀,并且完善合乎时代要求的信息伦理素养。我们需要训练的是引导学生根据信息任务和信息来源判断现有的信息资源是否有用,然后有目的的整理出来。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细致深入地锻炼学生。把阅读中遇到的优美词句,学到的新知识、新信息、新方法以及望站地址灯油关信息,有选择有重点地摘抄,并知道学生对获得的信息资料进行排序、编码、建立索引等存储处理,使摘录的信息资料系统化、简明化、便于查阅。
四、合作交流,培养学生集成信息的能力。
信息的集成是指把来自多种信息源的信息组织起来,把组织好的信息展示和表达出来。这是检验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最佳体现。教学中我培养学生:读懂你的信息资料,试着用你自己的话说出来,还可以谈谈你的想法。把学生集成的信息用各种途径发表出来,这样,不仅可以增进学生的交流、协作能力,还有利于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培养他们的创造性。
实践证明,具备了一定的信息素养,学生就能够主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积累、运用、处理信息,实现课本内容、课外知识与现代信息的有机融合,提高学习效率,将“实现学生好曾为学习的主人”的教学目标执行到底。
附:
姓名:赵淑芳 性别:女
关键词:中医药标准化;培训;基地医院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B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中,各类技术标准和规范在国际贸易及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在世界范围内的需求与日俱增,而中医药的国际化有赖于中医药标准的制定、完善和推广。2010年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了第一批42家中医药标准研究推广基地(试点)建设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药为建设单位之一。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承担了2012~2013两个年度的中医药标准化培训工作,在广东省内共培训了学员逾2000人次。开展培训是推广中医药标准化知识的重要手段。如何开展培训,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呢?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总结了一些经验。
1政策与资金支持
国家在政策、资金上的有力保障,有力地推动中医药标准化培训的开展。国家在中医药标准化工作上给予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提出以中医药的标准化推动中医药的国际化、现代化[1]。自2003年起,财政部每年安排财政专项经费对中医药标准化工作给予支持[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先后印发了《2012年公共卫生专项资金中医药标准化培训项目实施方案》《2013年度公共卫生专项资金中医药标准化培训项目实施方案》,明确了各基地的培训任务,同时设立专项资金,专款专用。将中医药标准化培训项目纳入国家级继续教育课程,激发了基层医疗工作者参与培训的热情。发文将标准化项目等同于国家局级科研课题,具有激励作用。广东省人民政府在2014年的《广东省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行动纲要(2014~2018年)》中明确指出,要推进标准化建设,发挥标准化在中医药发展中的作用。广东省中医药局在培训举办的过程当中也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帮助。
2注重学科交叉,保证高质量授课师资
在安排中医药标准化课程中,需要注意各类学科的交叉。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多次的培训中,专门邀请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专家,专场讲授标准化基础知识。特别是中医临床各科常见病诊疗指南实施推广培训,既要涵盖中医药标准化基础知识,又要包含各科临床诊疗指南,且要兼顾不同学科、专业的临床工作者的需求,尽可能邀请不同领域的专家授课。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2012年度、2013年度的培训中,分别邀请了中国标准化研究、针灸学、中医耳鼻喉科、中医脾胃病科、中医妇科学、中医肿瘤学、中医风湿病学、中医儿科学、中医骨伤科学等领域的专家前来授课。受邀的专家在各自研究领域享有盛名,同时有丰富的标准化培训经验,获得学员们的高度肯定。
3以多场次授课的形式开展院内骨干培训
我们在开展院内骨干培训时发现,集中单场次培训,耗时较长,值班医生难以参与,且不易调动积极性。临床一线工作人员日常医教研工作繁忙,如何能提高他们参加培训的热情呢?通过摸索,发现培训采取多场次授课的形式开展,既可保证临床医生都有参加的机会,又能让大家可以选取感兴趣的场次,通过内需调动积极性。此方法在实践中受到欢迎及支持。2013年度的院内骨干培训中,我们共同时,培训还可以采取科室内讲小课的形式开展。在每个年度项目开展初期,医院均会派出业务骨干参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中医药标准化高级人才培训”“中医标准应用评价人员培训”等统一培训,参与培训的老师将学习的知识在科室内宣讲,在科室范围内普及基础知识,这也是分场次开展培训的另一种形式。
4运用网络信息化推动中医药标准化推广培训开展
2012年度、2013年度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连续承办了两次广东省中医药标准化推广培训,共培训了基层医疗工作人员逾1400人次。由于2012年度培训反响较好,2013年度报名人数远远超过预期,为了让更多学员能够参加培训,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启用了院内会议室导播系统,将主会场的音像视频连接到分会场,实现了课程同步,使分会场的学员既能有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同时又对专家的授课身临其境,获得了一致好评。受此启发,在今后的培训中还可与基层医院合作,设置基层分会场,运用远程网络授课的形式,同步开展培训,既可免除学员路途的奔波,又可更广泛地推广标准化知识。
5注重意见反馈
注重学员反馈,了解学员需求,为继续开展培训打下基础。培训结束后,及时了解学员的反馈,征集意见及需求,能有依据地调整授课内容、学科编排、进度安排,使下一次培训更有针对性,取得更佳效果。为此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培训中,设置了问卷调查环节,听取学员培训会后的反馈,如“您认为本次培训班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如何”“您希望下1次中医药标准化培训着重或增加哪些方面内容”“关于广东省中医药标准化工作,您有何意见或建议”,用这种方式收集反馈意见。在针对广东省内基层中医药人员的标准化培训过程中,我们收集了逾800名基层工作人员的反馈意见和建议,90%以上的学员认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举办的培训班内容实用,能增进对中医药标准化相关知识的了解,并能拓宽工作思路。针对下一步的标准化培训,学员的主要建议是着重具体的病种或具有中医药特色的诊疗规范进行培训(如针灸、儿科保健等)。学员认为基层医院的主要职责是执行标准而非制定标准,希望在省级中医医院的指导和带领下,能使标准化工作服务于基层群众,解决临床具体问题,而同时不能增加患者的医疗费用,才具有可行性和可持续性。根据学员反馈的建议,标准化办公室在下年度的培训工作中将作出适当的调整,使之既有标准精神、又具有地方特色。
6结语
“中医药标准化培训”有利于“中医药标准应用评价任务”的开展。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开展中医药标准化培训的同时,有多个临床科室承担了中医药标准应用评价项目。承担评价项目科室的老师接触项目初期,往往有一知半解的感觉。参加了医院举办的培训后,他们表示理清了思路,明确研究方向及工作要点,同时对开展中医药标准化项目的重要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工作起来更有积极性。另一方面,能够把在培训中学到的相关知识,融入标准应用评价中,学以致用,印象更深刻。今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要通过努力,让更多的临床科室参与到标准应用评价项目中。中医药标准化是我国中医药工作重点之一,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一项长期性、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工作,是保障中医药质量安全、推广中医药成果、推进中医药现代化的重要依据和途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作为中医药标准研究推广基地(试点)建设单位,要打造一个推广平台,全面普及标准化基础知识,推进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的应用以及修订,为广东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长远布局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静莎,郭义,陈泽林.中医药标准化进程及其一些问题的思考[J].世界中医药,2011,6(4):360-363.
中医院是我县唯一一所政府举办的中医医疗机构,承担着全县中医科研、技术指导、业务培训等工作。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大力支持及县卫生局正确领导下,中医院的规模不断扩大。××年县中医院被省中医药管理局评定为“二级甲等中医院”,但距离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的标准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为使创建工作如期达标,今后我院将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统一认识健全组织加强领导
广泛宣传发动,使全院职工深刻认识到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的重要性,人人都行动起来,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创建中医工作先进县行列中。成立创建中医工作先进县领导小组,协助卫生局把各乡镇卫生院中医管理科设立齐全,制定出切合实际的工作计划、实施方案,并按照实施方案要求部署、落实、检查、考核各项工作,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二、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使“硬件”尽快达标
按照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的要求标准,中医院基础设施不达标。为此我院计划在两年内筹措资金100万元,用于医院基础建设,基本上达到门诊与住院处相对分开;办公区与病区相对分开;医疗区与生活区相对分开;急诊室、病案室、供应室达到要求标准;病床开放数达到100张,每床设备费达到7000元;争取尽快创造条件建设合格的制剂室和门诊楼。
三、加大学习培训力度,提高理论技术水平
为使医务人员的理论与技术水平得到提高,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今后我们将做好院内学习培训及基层培训工作。以科室为单位,每月集中组织一次中医处方、中医病案规范化书写及本学科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和讨论;全院医、药、护、技人员都要根据自己所从事的专业,做好中医温课学习;鼓励在职职工参加中医自学考试,每年参加中医大专、本科专业学习者不少于5人;鼓励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各种形式的医学继续教育培训班,每年参加市级以上医学教育培训班人数不少于20人;每年派出进修人员不少于4人,争取每年院内20%以上业务人员培训不少于150学时。版权所有
中医基层指导科人员下乡对各乡镇卫生院指导中医工作一次;免费为基层培训医务人员不少于5人;开办培训班至少一期,培训对象为乡镇中医人员,培训人数不少于50人。安排乡镇卫生院中医管理科人员对辖区村所中医药人员进行培训,每季度一次,每人培训时间不少于半个月,培训率达到100%。
四、提高中医工作质量,突出中医工作特色
巩固二甲级中医院成果,把抓中医工作质量作为我院工作重点,通过各项措施的落实,以期达到急诊室进一步规范,门诊中医药治疗率达到85%以上;病房中医药治疗率达到70%以上;病案书写合格率达到90%以上;处方合格率达到95%以上。加强中医专科建设,在原有开设脑血管病专科、腰腿痛专科、痔瘘专科、皮肤病专科、乳腺病专科的基础上,计划增开肝病专科、骨病专科。把脑血管病专科、痔瘘专科作为我院重点中医专科发展,两个专科收入不低于医院总收入的10%。积极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更好的发挥中医药在防病治病中的作用。按照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标准积极指导乡镇中医工作和村卫生所中医工作。
五、总结交流工作经验,为科研创造条件
开展学术活动3次以上,在省级以上医学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不少于10篇。年内争取科研课题立项2项。到2008年争取获得县级以上科研成果1项。
六、开源节流,为创建中医工作先进县提供经济保障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支援西部地区中医医院人才培养计划”的工作要求,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于2005年底派出医疗工作组参加了在湖北省恩施州建始县中医医院为期一个月的对口支援工作。工作组深入调查基层县中医院的基本状况,了解到基层中医院缺乏急诊急救知识,处理临床危急重症经验不足等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和自己的学科特点,积极开展查房、门诊和带教工作,并先后多次对县中医院的全体医务人员进行了相关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工作,如“心肺复苏术的应用”、“急性心肌梗死的诊疗规范”、“急性心力衰竭的诊疗规范”、“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等。培训主要在急诊急救、常见心脑血管疾病的诊疗规范等方面。经过培训前后两次基础知识测试表明,培训后基层医务人员对相关学科知识的了解和掌握都得到了大幅度提高,达到了“人才培养计划”的工作要求和扶贫支援的目的,现报告如下。
1一般情况湖北省恩施州建始县中医医院为国家二级甲等医院,湖北省示范中医院,现有病床204张。参加知识问卷调查的职工均为临床医生,其中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师14人,住院医师21人;学历大学本科毕业11人,大专及中专毕业28人;男性26人,女性23人,平均年龄32•7岁。
2急诊相关专业知识掌握情况与培训前后的对比
3分析
3•1关于心肺复苏术现场急救基础知识的培训
有关心肺复苏术的基础知识经过培训后,医务人员对相关概念和知识点的认知水平得到普遍提高,如心肺复苏的目的、重要性、具体方法和操作步骤等都能够达到记忆、再现和理解水平。其中对于心肺复苏的按压部位和深度,除颤能量的选择等正确回答率可达到100%,对于心肺复苏相关药物的认识也有进一步提高。但应该注意到,虽然此次培训后答题正确率大幅度提高,但培训中所包含的概念性、记忆性内容较多,而大部分医生在过去的临床实践中并没有真正碰到过类似的场景,更没有具体的操作体验,因此培训的真实效果还有待实践来检验。国外研究资料表明,心肺复苏术的培训必须常抓不懈才能达到有效应用水平。将来解决问题的办法应该是每年用一定的时间来定期培训,不断强化基础知识和模拟实战相结合。
3•2关于常见危重症中西医基础知识的培训
常见危重症基础知识的培训主要选择的是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其中心肌梗塞的诊疗常规经过进一步培训后,大部分医生对于心肌梗塞的临床表现、心电图典型改变和诊断要点的理解掌握可达到90%以上,对溶栓治疗的认知率可达到92•6%,比培训前的比例多出近1倍,对PTCA治疗的认知率也从7•7%上升到22•2%。这表明当这些经过培训的医生再次面对急性心梗病人时,他们选择最佳的心肌再灌注治疗方案的可能性将大幅度提高。大部分医务人员培训后对急性左心衰竭诊疗规范中的强心、利尿、扩血管等基本治疗方法的掌握已达到80%以上,这说明培训对提高基层医生处理临床常见危重症的能力将有所帮助。基层医务人员普遍对中风的概念和临床表现的认知程度较高,因此中医诊断符合率高达100%,对于头颅CT在确诊急性脑血管病中的作用大都有比较正确的认识。
在培训结果的分析中除了可以看到系统培训带来的有效成果之外,也应该看到基层医生在知识技能等方面普遍存在的不足之处。如基层医生对急性心肌梗塞相关酶学改变的认识程度还不高,这可能与基层单位在先前的临床工作中没有广泛采用溶栓疗法有关,另外对于急性心肌梗塞的抗凝、抗血小板治疗的认知程度还有待提高。急性左心衰竭是一组复杂的综合症候群,易与很多疾病相混淆,因此,对于本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对于缺血性中风诊疗规范中血压管理的认知率从7•8%提高到51•9%应该看作是一个可喜的进步,这说明很多基层医生将来面对相关病人时,可能不再只知道单纯一味地降低病人的血压。管理血压而不是降低血压,虽然只是简单的概念转换,但却可以使更多的病人避免遭受到脑灌注压不足带来的第二次危害。遗憾的是培训后刚到一半的认知率显然还是偏低了。
从此次培训的结果来看,最突出的问题是基层医务人员普遍在中医诊断、辨证、立法和方药等方面表现出能力上的巨大差距。具体表现在诊病过程中普遍忽视对中医传统望闻问切四诊内容的采集,套用书本现成的模式,不能运用中医基础理论对所掌握的的病历资料进行深入的思考分析。因此,一方面中医理法方药各方面基础知识普遍欠缺,另一方面工作中又存在的对传统中医的消极态度,这就造成了对中医理论的运用、分析和综合能力的日渐衰减。这些现象的产生不是偶然的,而是在基层中医院普遍存在。究其原因,恐怕与日常工作中普遍重视西医诊断治疗,过度关注西医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而轻视中医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以及缺乏对中医治疗危重症的信心有关。
4对策研究和展望
湖北省恩施州建始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这里山高林密,交通闭塞,人口50万,但居住分散。当地经济欠发达,多数人为农业人口,只有少数煤矿、化工和制烟业为经济支柱产业,因此人们的经济收入普遍不高,医疗费用相对较低。因此当地百姓就医时,小病多在乡镇卫生院解决,大病才到县医院和县中医院。如果解决不了,个人经济情况又许可的话,则会到州中心医院或省级大医院就医。这就决定了医院的医疗收入有限,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医院的软件和硬件的发展。医疗设备相对滞后,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与内地大城市医院相比相对薄弱。前来就医的患者,大多病情复杂多样,这不仅与当地的气候环境,医疗环境(医生的技术水平,病人的文化水平等)有关,还与当地的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有关。贫穷是健康的最大杀手,当地很多病人由于经济拮据,小病硬扛,终成大病;而来住院的患者只带着一两百元钱押金又是常事;病虽重但尚可医的病人,却常因无法承受经济负担而回家放弃治疗。另外,矿山、印染等行业工人由于缺乏严格的劳动保护措施,矽肺等职业病更是屡见不鲜。这就造成了病人身上常常是病多而复杂,病重而无钱医,有钱诊断而无余钱治疗的尴尬情况,让人感到扼腕叹惜,束手无策。而湖北恩施州建始县的这些情况(医疗、经济、交通、地理环境等)在西部贫困地区不是唯一的,而是普遍存在的。
基层中医院面临的困难巨大而复杂,既有经济上的,又有政策上的,还有人才上的。对于领导班子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生存问题,没有生存,就谈不上发展。经济条件的限制迫使很多基层中医院把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经济工作中,千方百计搞创收,因为没有钱就无法购进先进的仪器设备,没有钱就不能发放足额的工资奖金,没有钱就更谈不上留住人才、吸引人才和培训人才。因此,偏重于经济效益较高的西医检查和治疗是很多基层中医院无奈和现实的选择,传统中医的检查和治疗不能带来足够的利润而被人忽视,被置于从属地位。#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