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劳动教育的含义

劳动教育的含义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劳动教育的含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劳动教育的含义

劳动教育的含义范文第1篇

【关键词】劳动教育;习惯;“家社校”三位一体

2020年印发的《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把劳动教育、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融入了课程标准。劳动教育一直以来都是职业院校“五育并举”中的重要一环,“五育”之间既紧密联系又相互融合。但现实中很多职业院校在“就业为先”的指导思想下,已将劳动教育“工具化”并出现了功利主义的倾向,导致劳动教育出现了理念功利、目标模糊等一系列问题,劳动教育在职业教育体系中亟需回归育人本位。在这种大前提下,分析劳动教育的内涵特点,探索“以劳促智、以劳树德”的育人途径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劳动教育的含义及其与德智体美“四育”的关系

从学科地位的角度来讲,劳动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有其特定的教育目标,涵盖特定的教育内容,与“德智体美”四育并行。从本质上讲,劳动其实是脑力和体力的结合。如果缺乏脑力劳动,学生也许会“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如果缺乏体力劳动,学生可能变成“书呆子”。脱离劳动教育的德育会成为“夸夸其谈”,脱离了劳动教育的智育则会变成“纸上谈兵”,脱离了劳动教育的体育往往“顾此失彼”,脱离了劳动教育的美育将成“无果之花”。因此,“五育并举、缺一不可”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

二、职业院校劳动教育面临的困境

(一)劳动教育边缘化

目前,劳动教育在家庭中被薄弱化,在学校中被边缘化,在社会中被轻视化。职业院校很多学生在家中“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在学校,学生的大部分时间被各类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所占据;在整个社会大环境中,目前还没有完善的机制和平台来专门支持劳动教育的开展,且部分网红、主播传播的扭曲的价值观,使很多学生对劳动的看法出现了严重偏差。

(二)劳动教育口号化

劳动教育作为德育的关键载体,本应让学生去主动体验,但在操作过程中往往是学生被动接受。很多劳动教育活动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停留在“口号”上,学生仅仅是为了完成劳动而去劳动,学校忽视了将劳动情感和劳动精神融入劳动教育中。劳动教育逐渐沦为某个特定时期内临时起意的第二课堂活动(如学雷锋活动、纪念日大扫除等),或者在技能大赛中强行融入劳动元素,明显缺乏长效机制,导致了劳动教育在组织形式和活动内容上“变了味儿”。

三、职业院校开展劳动教育的途径

构建“家庭—社会—学校”三位一体的劳动教育体系已成必然趋势,三个要素应分别发挥不同作用,在劳动教育体系中扮演不同角色。

(一)家庭要素

家庭对于孩子劳动观的形成具有最直接和最深远的影响。很多家长虽然在心里也认同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但落实到行动上却瞻前顾后、缺乏魄力,没有真正让孩子感受到劳动的价值。在这方面,学校可以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利用周末以及寒暑假等学生在家的时间,专门安排一些操作性、针对性较强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如“两个一”(一道拿手菜、一次家务活)主题劳动教育活动等,既让孩子享受到劳动成果带来的喜悦,又让家长感受到孩子的成长。

(二)社会要素

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的开展要不断强化社会要素的作用。学校应鼓励各系部、各班级广泛开展社区服务(利用寒暑假时间)、志愿者服务(地区举办的大型活动如“马拉松比赛”等)、校内服务(如定期打扫校园包干区、校内实训场所等)、家务劳动(以寒暑假作业的形式开展)等形式多样的普遍性劳动教育。这样可以让学生时刻感受劳动氛围,享受劳动果实,从而进一步促进他们职业精神的养成,继而掌握社会生活所必须的劳动技能,不断增强他们的劳动信心以及对劳动的认同感和幸福感。

(三)学校要素

学校要把开展劳动教育的目标定位在“培养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上,将“教育就是生活,生活就是教育”的思想植根在学生的人生观培育过程中,让学生最终养成“肯吃苦、能吃苦、不怕吃苦”的劳动品质。校系两级可以组织开展“模拟面试”“劳动教育进课堂”等活动,在校园文化、宿舍文化等建设中融入劳动教育思想,构建具有特色的劳动教育制度,让学生真正“以劳为荣、以惰为耻”。“参与劳动”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之一,通过家庭、社会、学校三方面共同努力,让学生在思想层面慢慢转变,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变成“别人的事情帮着做”,继而发展为“大家的事情抢着做”。劳动教育不是凭借“一头热”就能完成的,它是具有社会属性的专门实践活动,必须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等多种要素的作用,才能让学生真正认可、接受劳动教育。

四、结语

劳动教育的含义范文第2篇

一、生命教育内涵

纵观国内外生命教育的有关研究,许多学者都对生命教育的含义有系统的阐述。刘翠花等认为:“生命教育,顾名思义就是有关生命的教育,学校生命教育是指通过对学生进行生命的孕育、生命发展知识的教授,让他们对自己的生命以及对他人的生命抱珍惜和尊重的态度,并让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对社会及他人,尤其是残疾人的爱心,使学生在人格上获得全面发展[2]。钱巨波认为,生命教育的含义包括:“一是教育要确认生命的整体性和人发展的主体作用;二是要按照人的生命成长、发展的规律和社会需求实施教育;三是其终极目标是培养人热爱人生,珍惜生命,塑造健全的人格,充分开发人的生命潜能和人生智慧,为受教育者实现人生的最大价值奠定基础。”[3]许世平则认为:“生命教育就是指对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中,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生存意识熏陶、生存能力培养和生命价值升华,最终使生命质量充分展现的活动过程,其宗旨是珍惜生命,注重生命质量,凸现生命价值。”[4]综上,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在生命教育的含义上,诸学者尚未达成一致,但是大致上可以得出生命教育就是指导我们认识生命、欣赏生命、珍重生命、珍惜生命的教育活动。泰戈尔曾经这样说,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生命是教育的起点,这是生命教育最好诠释。

二、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中的生命教育思想

1.苏霍姆林斯基智育思想中的生命教育思想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智育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得,“智育是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进行的,但又不能仅仅归结为一定量的积累。只有当知识在变为个人信念,变为人的精神财富,从而影响到他生活的思想方向和他的劳动、社会积极性及兴趣的时候,知识的获取过程和知识的深化过程才能成为智育的要素”[5]。在智力教育的过程中,苏霍姆林斯基十分强调人的智能的发展,美好心性的培养以及人内在精神力量的增加。这样的教育目标为我们探索生命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在苏霍姆林斯基的逻辑中,要想牢固掌握和记住所学的知识,必须深入理解它,而要真正理解,首先有赖于独立阅读、认真观察、深入思考、积极思维、细致分析和准确判断[6]。关于个人阅读,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我很高兴沃洛佳的母亲对我讲,这个十岁的少年沉思地、聚精会神地埋头读书,好像有什么东西使他情绪激动。我劝他的母亲说:‘不要破坏他的这种情绪,不要对你的儿子说去找你的同学解解闷吧。这是他在进行自我教育,是学校里获得的精神上的弹药在起作用。’阅读一本好书,阅读一本激动人心的书,或者反复地阅读它,这是人精神活动中一个最丰富的内容[7]。”

苏霍姆林斯基还很重视学科教学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在学科教育中,学校开展生命教育,对现行课程中所包蕴的生命教育因素进行深入挖掘和提炼[8]。苏霍姆林斯基抓住一切适合的机会,充分利用学科教材资源,利用科学的原理使学生明白生命过程的始终和延续,理解在人的一生中,人是要死的,但是整个人类却是永存的。生命教育的实施贯穿在教与学的始终,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也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2.苏霍姆林斯基道德教育思想中的生命教育思想

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道德教育是他整个教育理论体系的灵魂。他认为,道德教育的重要任务,就在于要使儿童深刻地懂得:生命既是一种强大有力、不可战胜的财富,同时也是一种脆弱的,往往是无助的、极易受到损伤的珍品。有时候,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只消一句冷酷无情的话,一个漠不关心的眼光,就足以扯断一根纤细的生命之线[9]。

在道德教育中,苏霍姆林斯基让孩子多多地体会和观察各种社会现象和人们的相互关系,使学生对周围所发生的一切表示关切并从认识上初步形成是非、善恶、美丑的判断。他非常注重对孩子道德情感的培养,并认为道德情感主要从敏感性、同情心和义务感三个方面来培养,培养学生细腻地体察感受人心灵深处的忧患、不幸和郁闷情感。

苏霍姆林斯基倾心于道德教育实践,认为道德教育应贯穿教育过程的各个方面,培养学生细腻的感情,使学生对一切不幸和痛苦充满敏感和同情,并有义务感去帮助人,克服困难,学生一旦形成这样的道德习惯就会对幸福有强烈的责任感,不仅为自己,还要为别人、为社会带来幸福,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使生命的价值得到最大的实现和满足。为了使孩子们做一个善良的、有同情心的人,学校教育应培养孩子关心、珍惜一切有生之物和美好的东西——树木、花草、禽鸟、动物,激励孩子去关心人,首先是母亲、祖母、父亲和祖父。在开学的第一天在校园里为亲人种一棵苹果树,并精心照料,等果子成熟的时候献给自己的亲人,如果孩子觉得这是最快乐的时刻,那么道德价值就已经灌输到孩子的心灵深处了。

3.苏霍姆林斯基劳动教育思想中的生命教育思想

劳动教育的含义范文第3篇

关键词:我国;民间舞蹈;社会功能

中图分类号:J7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0-0036-02

让我们翻开古代乐论,用观舞知其德、舞以美善、舞中求知、舞以传艺、舞以健身、舞以达欢等为素材,结合我国民俗及舞蹈的实例,看我国民间舞蹈是怎样发挥作用的,以及古代乐论在今天有什么新的含义。

一、 舞蹈的德育功能

德,是为人之根本,有道德、品德、美德等含义。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道德观,通过舞蹈的活动可以了解他们的道德规范。敬老、爱农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苗族的“赶花坡”、“尝新节”、“叫谷魂”等民俗和舞蹈中,可以看到他们的道德风尚。

“赶花坡”是苗族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时间在春节过后的十几天中。节日的重要标志是“花树”,它是一根碗口般粗、几丈长的大楠竹,竹顶梢留着翠绿的竹叶,竹身上挂满花带,五彩斑斓的花带在春风摇曳,令人心醉,使人心花怒放。

立花树的仪式非常隆重,必须由德高望重的老人主持,将花树栽在花坡场中央,并亲自捧着芦笙围着花树边吹边舞,跳过一圈以后,男女老幼才跟在他的后面开始舞动,盛大的“花坡会”也由此开始。

“尝新节”,顾名思义就是秋收以后的一天,大家聚集在一起品尝新收成的稻米饭和新酿的米酒,在饱餐美食、畅饮美酒后,人们一起跳起芦笙舞庆贺丰收,预祝来年的收成更好。当活动开始时,人们首先端出热气腾腾的新米饭、喷香扑鼻的糯米酒送到老人面前,请他们最先品尝。人们认为第一口饭、第一口酒、饭后的第一曲芦笙,都应该由老人开始,因为是老人教会后代种田、造酒、吹芦笙,没有老人就没有后辈,不尊重老人天理难容。尝新节进入,人们在酒坛内插上细长的竹管,大家围坛用竹管吮吸美酒,边喝酒边跳舞,尽兴方休。醉人的米酒岂能比得上民族美德的淳厚,通宵达旦的欢舞更表达了苗家尊老爱农的深情。

农耕文化的基本精神是顺应自然,热爱大自然,崇敬大自然。农耕民族认为,大自然哺育着人类的生存与繁衍,人们的劳动生活不可违反大自然四季变化的规律,不误农时,精耕细作是农家的本质。过去,由于科学文化知识的局限,生活中也存在着许多不够科学韵、迷信的观念和习俗,如认为稻谷有魂,并进行“谷魂崇拜”就是一例,而且各民族都具有他们不同的崇拜方式。

布依族在听到当年第一声春雷时,各家要敲击锅盖和仓门,意思是唤醒休眠了一冬的谷魂,以免春播后不发芽。人们边敲边舞,即兴发挥,娱悦谷神。水族敬谷神的做法是,惊蛰后不准吹芦笙,更不准跳芦笙舞。他们认为一吹笙,就会把谷魂吹跑,把水稻上的扬花吹掉。而且要用蜡把芦笙嘴封上;以免风不小心把芦笙吹响。这种带有神话和迷信色彩的观念和做法,正反映出中国农民纯真、质朴的品德和知识之不足。也正是这些说法、做法,达到了不误农时、勤于耕作的目的。舞蹈就是这样的与弘扬民族美德结合在一起,在民俗活动中,使后辈们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接受传统教育。民族精神是宝贵的,当人们掌握科学知识以后,愚昧和无知便能克服,舞蹈就是为新的民俗活动注入新思想、新文化的和理想的渠道,自然它也成为使民族精神发扬光大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 舞蹈的美育功能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表现美的方法和审美的标准则各有不同,但少数民族通过舞蹈进行审美,则是他们的创举。节日中,全村寨参加表演的舞蹈,不但可以体现出民族群体团结、敬老、热爱农耕、热爱家乡的美德,而且还能使参加的人接受美的教育。

人们在跳舞时,感情集中,心灵在净化,各种优美的舞姿,显示出跳舞人的个性美,和他所追求的美善,舞蹈成了民族和个人美善的象征。舞蹈可以表达高度集中的虔诚、敬仰、友善、爱慕等各种感情,以及青年男女间的纯真爱情,这一切无不是对美善的追求。一些少数民族的节日话动,如“赶花坡”成为青年们谈恋爱的场合,不过不是用语言,而是用芦笙,用舞蹈,舞蹈是衡量情侣的审美标准之一。

人的外貌、面容、体态仅是美的外观,舞蹈跳得如何,却是内心和外表相融合的形神美的表现。所以,每当“赶花坡”时,母亲对已成年的姑娘,是想尽办法用服饰和银器把她打扮漂亮,让她在跳舞时显得更美。花坡场上,平时再腼腆的少女,也会大大方方地选择她认为最美的对象。男青年们也不例外,他们都把自己的芦笙油饰得特别明亮,上面还插着几根漂亮的长羽毛,表示他们在追求美丽的姑娘。

高原山区一顺边的美,是审美的标准之一,舞得和谐、优美,是长期的劳动生活锻炼出来的,体现了劳动的美;男青年芦笙吹得动听,舞得美妙,是他对民族乐舞掌握得牢实、思想敏捷、行动灵巧的表现,深为姑娘们爱慕。姑娘们也展示她们亲手绣制的花带,花带的图案新颖,色彩谐调,做工精细,说明她们心灵手巧、劳动勤快,也使男青年们重视。

聪颖的姑娘们,从多少支同时吹奏的芦笙曲调中,可以分辨出她所喜爱的青年吹出的音色,把精致的花带系在他的芦笙上,两人双双起舞,芦笙曲奏出了共同纯净的心灵之歌,表现出一种深情、秀丽的阴柔之美。

水族青年男女在“端节”上,也是用芦笙舞传情的,但却是另一番景象:芦笙曲调浑厚有力、刚劲奔放,舞步摆动如风,又像翻动的波浪,充满阳刚之美。

三、 舞蹈具有开发智慧及传授知识的功能

一些民族常通过民间舞蹈宣扬本民族的历史,介绍劳动知识,发挥舞蹈传授知识和技艺的智育功能。

“傩舞”原是中国古代祭典仪式的舞蹈,舞者戴木制面具,扮作神灵驱逐疫鬼。它的历史悠久,孔子《论语》中就有“乡人傩”的记载。后发展为民间舞蹈形式,在江西、湖南、贵州等一些地区流传,并出现了许多神话人物和表现劳动生活的内容,具有传授知识的功能。例如江西的傩舞中有“开山”、“纺绩娘”等舞蹈节目。

“开山”的舞者头戴开山神的面具,手执一把长柄的板斧,表演“开天地”用大斧开山创造世界的传说,虽是独舞,但很有气魄,包含着祖先创业维艰的深义。

表现劳动生活的“纺绩娘”。舞者戴形象乐观“歪嘴婆婆”的面具,表现她辛勤纺麻,却又讲求整洁,在整天忙碌中,也要先梳洗整妆之后才开始劳动,宣扬爱整洁、爱劳动的美德。观众在观赏中受到教育,得到一些纺麻的知识。

过去,满族有一种叫做“拍水茶茶妞”的民间舞蹈,在黑龙江宁安流传。舞蹈为母亲、长女、次女三人,表现母亲教两个女儿如何使用盆、瓢、勺在河边舀鱼、嬉戏的妇女日常生活,使观众看到过去女真族渔猎遗风。“茶茶”女真语意为“少女”,此舞有教少女学生活知识的含义。

此外,景颇族的“木脑纵歌”、苗族的“迁徙舞”等舞蹈形式中;舞蹈情节都有反映先民迁徙历史的歌舞内容。这些节目,多比较简单,但和民族生活结合紧密,使观众看后感到亲切,印象深刻。舞蹈具有启发智慧、联想知识的功能。

四、 舞蹈的劳动教育功能

舞蹈源于劳动生活,也就大量地表现劳动生活,并把它升华为艺术形式,使观众从中得到艺术欣赏,又受到劳动教育。像“狩猎舞”、“绣花舞”、“舂碓舞”、“纺织舞”等都是这种类型的节目。其中布依族的“纺织舞”更有典型性。

布依族古代也叫“仲家”,居住在贵州黔南、黔西南的一些地区。自古以来,布依族的纺织和蜡染工艺,就像他们家乡内黄果树瀑布一样久负盛名。妇女们精工巧织的“仲家布”著称于世。布依族妇女素有吃苦耐劳,勤俭持家的美德,过去,她们白天和男人一样的下地耕耘劳作,晚上还要在微弱的灯光下,坐在家传的纺织机前纺纱、织布。在艰苦的环境和简陋的织布机上,她们灵巧的双手却神话般地织出精美的布匹,而且,还把纺织的劳动生活编成“纺织舞”,通过舞蹈歌颂布依族妇女的美德,向子孙后代弘扬美善,传授纺织技艺,进行劳动教育。

布依族妇女长年在水田劳作,脚步练得轻稳有力,织布机上的操劳,也使双眼灵活、双手灵巧。当地民歌《纺织谣》这样写到:“十五月儿亮堂堂,布依姑娘纺织忙,纺车团团转,棉花细细纺,家家户户不愁吃,男女老少不愁穿……”。随着中国现代经济的发展,笨拙简陋的织布机已经成为历史文物,布依族人民的生活已像民歌所企望的那样美好。而她们的智慧与美德,则仍在不断地编织民族繁荣之歌。

五、 舞蹈的体育健身功能

舞蹈不仅具有陶冶品德的功能,同时也具有体育健身的作用。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在中国传统的武术中却带有舞蹈的成分,舞蹈中又大量地吸收武术的技艺,而且,有些民间舞蹈就来源于武术。例如:汉末华陀倡导的“五禽戏”,是模仿虎、鹿、熊、猿、鸟的动态;猴拳、醉拳以及傣族的“孔雀拳”等,都有舞蹈形象。民间 舞蹈中,北京郊县盛行的“五虎棍”,来源于武术的棍棒;安徽花鼓灯的“鼓架子”(男角)的舞蹈,是武术技艺的升华。傣族的男性舞蹈中,也从武术中提炼了许多动作和技巧。舞蹈的健身功能,是显而易见的,有的舞蹈还可以将舞蹈、体育、娱乐、交际结合在一起,这在少数民族中比较常见,例如布依族的“糠包舞,就是如此。

布依族青年男女在交往中,“糠包舞”是他们用来选择情侣的方式,也是健身、娱乐的活动。

糠包舞是在节日中进行的。姑娘们用五色布制作成20厘米见方的糠包,四边缀有精美的短穗,当中还有一根绳子,抓着它可以抡起糠包远远抛去。人们选好活动场地后,男女青年分站两边,相距约20米。小巧的糠包寄寓着姑娘们的深情厚意,她们抛出时,此中都有各自明确的“目标”。小伙子们则个个心领神会,巧妙地接住糠包后又向姑娘抛去。五彩缤纷的糠包在空中来回飞舞,传递友情,青年们欢叫、雀跃的神情动态,那抛与接的形象,都是优美的舞蹈,如诗似画。他们不经过臂力的训练,就难以准确地“打中”心上人,或接住飞来的深情,舞蹈增进了青年们的友谊,增强了健身训练。

你曾看过或听说过在击打着的木杆中间穿插跳舞的情景吗?那就是在海南岛黎族群众中广泛流传的“打柴舞”(也叫“打竹舞”),它也是融娱乐、健身、交际为一体的民间舞蹈形式。表演前,先把两根粗木杆按一定距离平行放在地上,上面再横放几根细木杆,击木杆的人两人一组,对面跪坐,两手执木杆的两端。表演时,他们错落有致地合击手上的木杆和击打粗木杆,不停地发出清脆的声响。舞者人数不限(过去多是男子),和着声响节奏在木杆张合的间隙跳跃起舞,穿杆而过,如此反复,还模仿猴子青蛙等动态,情趣盎然。舞至,击杆者起身跪立,并把木杆抬高,舞者就在围观群众的欢叫声、口哨声中越杆而过。这样精采的表演,自然是经常跳舞中练成的,也是经过训练后,才能使击杆和跳舞两者,达到轻松自如、和谐完美的境界。近年来,“打柴舞”又有新的发展,经常有男女同舞的表演,而且,已把木杆改为轻便的竹子,舞蹈更加美妙动人。

六、舞蹈的趣味及娱乐功能

民间舞蹈给人们带来和乐趣,带来美的享受,即便在艰苦的环境和贫困的生活中,仍然发挥它趣育的功能。流传在安徽淮河两岸怀远、风台、淮南等地农村的“花鼓灯”,就是实例。

花鼓灯是自娱、娱人的群众性广场舞蹈,女角叫“兰花”、男角叫“鼓架子”,过去都由男青年扮演。演员中,虽有许多技艺高超的半职业的民间艺人,但更多的仍是农村青年。当地把花鼓灯叫做“玩灯”,把演员叫做“玩灯人”。从这“玩”字中,就可看出它的群众娱乐性。

花鼓灯的内容丰富,有歌有舞,歌舞相间,形式多样。歌的部分叫“花鼓歌”,多是用民歌曲调即兴编唱,用词美妙,情意深邃。舞蹈有“舞岔伞”(道具)、群舞、双人舞。舞姿优美,技巧性强,所以深受群众欢迎。

演员多是临时组成娱乐演出班子,演完后,还要回去参加田间劳作。演出自始至终充满和谐欢乐的气氛,给在苦难生活中的人们带来了乐趣,给演员和观众带来了艺术享受,让他们满足而归。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由于我国民间舞蹈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人们乐于学习和表演舞蹈,所以,很多舞蹈几百年来一直流传下来,最主要原因还应是舞蹈本身所具有得社会功能及作用。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我国民间舞蹈得到进一步发展,民间老艺人和新秀荟萃一堂献艺交流,其场面之壮观、气势之磅礴,不言而喻,有利的促进了社会的谐和及发展。

参考文献:

劳动教育的含义范文第4篇

途径

〔中图分类号〕 G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20―0042―01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高考的狂热追求,僵化了的所谓理性教育空前繁荣,学校和家长为了高考这个至高无上的目标而艰苦奋斗,导致成绩成了检验学校教学质量和家庭教育成败的唯一标准,这显然有悖于教育教学的规律。

理论来自实践,过度的应试教育所造成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我作为一位基层音乐教育工作者,下面谈一谈对感性教育的认识。

一、感性教育的概念

“感”的基本含义有两层,其一:“格也,触也。”即人的第一信号系统对外物的感知;其二:“感者,动人心也”,感就是心有所动。这里,“感”既是一个生理过程,又是一个心理过程。 “性”主要指本能、欲望和情感。“生之谓性。”(《孟子・告子》)“凡性者,天之就也。”(《荀子・性恶》)“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荀子・正名》)

“感”和“性”合二为一的“感性”则是一个外来词,主要指感性认识,即认识的初级阶段,与理性认识相对。理性教育是为了帮助人们认知,而感性教育则是提倡原始、本能、自然等直观型的教育过程。艺术教育实际上就是一种感性教育,如,音乐是听觉的艺术,绘画为视觉艺术等。本文中的感性教育是指一切非强加性的、带有原始性的兴趣实践和本能性的活动创造,包括艺术、体育、劳动和各种实践创造活动等等。

二、感性教育的目标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具有创造性才能的人。而人的创造性才能恰恰来源于感性认识。爱因斯坦说自己的研究灵感要归功于他对音乐的热爱,拉小提琴是他调节精神和获得灵感的重要手段;达尔克罗兹认为,一切音乐教育都应该建立在听觉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模仿和数字运算的训练上;奥尔夫指出,具有创造性的人必然是感觉灵敏的人。可见,艺术教育正是培养感性知觉的最好途径。我认为正确的感性教育的目标是:

1.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思维,敢于表现。学校要以“培养学生个性”为职责,但并非无的放矢,不是任何“个性”都值得培养。“个性”,在比较不同个人之间差异的语境中,是指“这个人”或“那个人”的特性;在同某种群体的共性对举的意义上,是指一定群体中各个人的独立性。另外,学校还应注重培养和挖掘学生的创造性潜力,利用“问题探究”的方式开拓学生的想象空间。

2.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劳动意识。要让学生勤于动手、善于实践。独生子女家庭要特别注重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马克思说过:“劳动创造了人类,没有经过艰苦劳动锻炼的人则很难担负起自己应有的社会责任。”从素质教育的高度切实加强劳动教育,可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让学生学会劳动知识与劳动技能,还能充分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能。

三、感性教育的实施途径

1.学校要进一步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要少布置作业,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使学生有时间开展自己喜爱的实践活动。要少要求,多行动。学校里学生的节目、作品要多鼓励、少批评,多引导、少教训。

2.大力宣传感性教育,树立新的人才观。进一步解放思想,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感性教育的宣传,使家长、学校和教师转变观念,树立新型人才观,这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任务,也是感性教育的关键所在。大力提倡在小学、幼儿园发展感性教育,防止“小学中学化,幼儿园小学化”。

3.鼓励创新意识,提倡学科综合。要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出问题,并在实践中加以解决;要创造研究性学习的氛围,鼓励学生挖掘学科知识,从实验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引导学生用综合性的知识解决问题。

劳动教育的含义范文第5篇

关键词:正常秩序;班风;班主任

一、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一个班集体,如果没有良好和正常的秩序来维护,就不可能称之为一个合格的班级。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良好班集体的形成,必须有一个人人都遵守的班级规章制度,这也是做好班级工作的重要保证。为此,班主任必须做到努力加强对班集体制度的建设,制定符合小学生的规章制度,并且要让学生做到严格遵守,从而引导班集体的持续健康发展。班集体是一个相互欣赏并使每个人的精神得以滋养、生命质量得以提高的民主主体,为更多的个体生命意识的觉醒与生命力的勃发敞开更多、更系统的成长空间和发展平台。

小学生的认知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对于规章制度的理解还不全面。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正是由于小学生的认知处于形成阶段,所以正是培养他们的好时机。班主任应该做好对他们遵守规章制度能力的培养工作。班主任应该制定一个班级规章,每个学生都应该严格遵守,让他们明白自己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例如,该打扫清洁的时候必须值日,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属于自己的劳动任务等等。这有利于小学生更好地融入班集体并培养他们遵守规章制度的能力。另外,对于班风的建立也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良好的班风是把一个班级建设好的重要前提,每个学生都有义务建设好属于自己的班级,当然作为班主任,更应该去管理好自己的班集体。班主任要正确引导舆论风气,正确的舆论导向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具体可以做到:在每周星期一的班会课上,班主任可以让学生对正确的、健康的舆论进行阐述,并且让学生将积极的东西加以发扬。另外,学生在遇到困y的时候,班主任应该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学生在参与集体活动时应该互帮互助,积极配合班主任的工作,形成良好的班级风气和氛围。

二、班级偶然事件的处理

班级活动时学生需要在班主任的引导下实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需要班主任将每个学生都发动起来,团结在一起,共同完成班集体的集体活动,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参与感。“危机”一词的含义为:生死存亡的关头。危机是一件事情转机与恶化的分水岭,是具有决定性的一刻,危机的发生都具有偶然性。在小学班级里,难免会发生很多难以预料的事情,班级危机事件的危害不可低估。学校生活中,班级危机的处理与管理是最让班主任困扰的事情,其发生往往过于突然,让人无法做事前准备,因此,充分认识班级危机的表现,对于班级危机的预防及应对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小学一般容易发生的危机事件有自然灾害、校园暴力、社会性灾害等等。首先说自然灾害的危机,主要包括地震、洪水、食物中毒、传染病等等,这些都会直接危害学生的身体健康和人身安全,所以必须引起班主任的高度警觉。另外班级里面比较调皮的男生会欺负比较弱势的女生,这个时候班主任就需要正确引导。班主任要防止和控制危机,必须树立正确的危机意识、居安思危,这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起点。班主任具体需要做到以下方面。首先,以预防为主。班主任必须在日常管理中做好危机预警的演练工作和制度的制定,从而实现管理得制度化和模式化。第二,培养学生的危机和安全意识。班主任危机意识的培养是预防工作的一部分,只有当学生也积极融入和配合老师的工作时,整个系统才能正常运作。最后,需要做到积极应对。虽然事实表明,班级的危机事件是可控和可防的,但是还是有难以避免的事件存在,所以这就要求班主任做到积极应对危机事件,当危机发生时,做到准确快速地判断,积极调整心态,首先保障学生的安全再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总之,如果想要创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对于班主任的要求非常多。作为一个高明的教育管理者,班主任要做的有很多,如果仅仅让学生去做是远远不够的,班主任要学会提高自身的素养,为学生的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创造一间适合学生成长的教室。当学生把遵守制度变成习惯的时候,一切的生活都那么井然有序。班主任要做的,只是随着学生的成长,不断地完善班级管理制度,让它更全面、具体,更人性化,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