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医的基础理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科学哲学作为一门哲学学科,以科学为分析和研究的对象,对科学活动和科学理论从认识论、方法论及本体论、价值论角度进行考察和分析,旨在提供关于科学认识及其发展的逻辑性、历史性和社会制约性的模型,探讨科学知识的本质,获取方法、评价标准、逻辑结果和目的等。中医基础理论作为一种科学理论,当然也在科学哲学研究的范围内,可以用科学哲学的观点来考察。
根据科学哲学的认识,理论(或假说)能得到经验证据的确证,就表明该理论具有解释或说明经验事实的可行性,从而引起科学家共同体或个人的信任,就被认为是科学的。121理论的可行性取决于理论自身的逻辑可行性、理论的可检验性以及理论的解释能力和预测能力等几个方面,以下从这几个方面对中医基础理论加以剖析。
1.理论的逻辑可行性
科学理论或科学假说都是由基本概念、基本命题以及得到解释的经验陈述,依据一定的逻辑法则组成的演绎系统。这样的系统必须是基本概念明晰,基本命题成立,命题之间协调而无矛盾的。因此评价理论的逻辑可行性就是要审视理论内部的结构要素及其逻辑关系。一个逻辑可行的理论,首先是具有逻辑一致性的理论,自相矛盾的和缺乏内在联系的“理论”都不是真正的理论,充其量也就是语句或命题的无规则组合。12中医基础理论在这方面还有着不足之处。首先是概念的明确性,中医基础理论中的许多概念是模糊的,如“心阴”、“心阳”、“肾阴,,、“肾阳,,等,而对“三焦”、“命门,,概念的具体所指更是争论不断。
其次,中医基础理论中的许多命题是否成立以及其成立的条件也有待进一步考察,主要是理论可检验性的问题。
再次,命题之间的协调性也存在着问题。中医基础理论的某些内容间缺乏内在联系,本来围绕着同一问题的不同内容之间的相关性差,不能构成完整的理论,这也是导致中医临床上片断地运用基础理论的原因之一。
如中医基础理论中关于汗有“汗为心之液”、“血汗同源”、“阳虚自汗,阴虚盗汗”的理论,又有肺主皮毛,司汗孔开合的理论,还有“膀胱气化失职,津液不能化为尿液,逆行于上而出汗”13、“脾运化失常,津液旁达于四末而出汗”131等理论,但并没有一个可以涵盖以上所有内容并且明确说明不同命题间相互关系的理论,如“汗为心之液”和“肺主皮毛,司汗孔开合”间有何联系?运用于临床的时候只能是各说各的,能用哪个算哪个。究其原因,是中医基础理论以辨证逻辑为主要形式,而形式逻辑的成分较少.这是中医的特色,但一种理论如果没有了形式逻辑的确定性而过于灵活,就会变得难以掌握并且使可信度降低,还会让理论的使用者在实践中无所适从或者对其随意使用。
2.理论的可检验性
理论的可检验性是由理论的本质所决定的,理论原本是用来解释经验事实的。如果某理论不具有可检验性特征,那么该理论就不可能具有可行性。因为理论的可检验性表现为该理论蕴含着若干经验陈述,这些经验陈述可以接受经验的检验。这一点也恰好就是理论确证的必要条件,如果由一个理论不能导出经验事例,或者经验事例是不可检验的,该理论就不可能获得确证,也就没有解释或说明经验事实的可行性。例如,“物体受热会膨胀”和万有引力定律,都是可以直接或者间接地以某种方式加以检验的。
由于中医基础理论中的许多基本概念是哲学、辩证思维和意象思维参与形成的产物,并不是完全以客观物质实体为基础一这也是中医基础理论区别于现代科学实体论哲学基础的特点所在,所以中医基础理论中存在着一些可以找到需要检验的陈述却无法进行检验的命题。例如,要检验命题“尿液的生成和排泄依赖于肾中精气的蒸腾气化”,首先要明确“肾”、“肾中精气”以及“蒸腾气化”的概念;之后,由此命题可以导出的经验陈述之一是:肾中精气蒸腾气化失常,就会导致尿液生成和排泄的障碍。要想验证这一陈述,最大的困难是如何确定“肾中精气蒸腾气化失常”的状态,“精气”看不见摸不着,其“蒸腾气化”更是难寻踪迹(包括其内在和外在的表现)这里,虽然可以得到理论的经验陈述,但是其检验却是无法实施的。因此,不能照搬现代科学的检验思路,但必须结合中医基础理论自身的特点提出新的检验思路,毕竟理论如果是不可检验的,就无从知道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难以使人信服和接受,更谈不上通过自身的不断完善来取得发展了。
3.理论的经验解释力
理论可行性的关键在于它解释经验事实的能力,而逻辑可行性与可检验性只是解释力的必要前提。一般地说,科学家考察理论的可行性,首要的是关注理论对经验事实的解释能力。从现象E。中逆推的猜测性理论H是否具有可行性,就在于它能否用来推导现象E。以及相关的同类现象El、E2、En。如果逆推理论H是可行的,那么,应能导出;
在考察理论的可行性时,对现象的解释是主要的。这是因为理论原本就是用以说明现象的,同时科学活动的目的也在于建立既可圆满地解释巳知事实又可成功地推导未知事实的理论。所以理论可行性的评价也就主要表现为对理论解释力的评价,这种评价只是从逻辑上对理论进行的主观评价,不同于评定理论真理性的事实验证。在理论可行性的评价中,有时还出现这种情形:当某一逆推的理论H能够成功地解释更多的新事实时,人们也由此得出H是比较可行的。正如库恩所指出的:人们评价、选择某一理论的标准之一就在于,该理论“应有广阔视野:特别是,一种理论的结论应远远超出他最初所要解释的特殊观察、定律或分支理论。
针对现行高职高专教材《中医基础理论》中心主生血,肺主肃降异物,胆气主升,脾主升清及气、反治法等的内涵或概念,结合临床及高职高专学生的认知能力进行了探讨,旨在为以后教材的修订和完善,提出某些思考建议。
【关键词】 高职高专 中医基础 理论分析
笔者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过程中,感到现行高职高专教材中的一些内容似乎欠妥,故不揣浅陋,提出来与同道共同探讨。
1 心主生血
心的生理功能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主血,二是藏神。但在《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中,又将心主血的功能分为主行血和生血两个方面,并将“心主生血”以标题的形式列出,笔者认为这样编写似乎欠妥。心与血液的生成确实有关,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明确指出:“心生血”,《素问·经脉别论》“浊气归心,精于脉”,以及后世医家提出“奉心化赤”“火者,心之主,化为血液,以濡养周身”等,以上说明,心脏的温煦作用,参与血液的生成,这与《灵枢·营卫生会》“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素问·六节藏象论》“肝者…以生气血”,《张氏医通》“精不泄,归精于肝而化精血”,即与肝肺在化生血液的参与作用是一致的。血的生成主要是“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及“肾藏精,精者,血之所成也”,而其他脏腑只是起到协调促进的作用。再者,临床上治疗血虚证的病人,主要从健脾益肾的角度着手治疗,却很少用温补心阳以生血之法。如治疗血虚的基础方—四物汤之白芍、当归、熟地、川芎四味药的作用主要是填补阴血,而不是温补心阳。由此认为,心虽与血液的生成有关,但不是主要知识点,以不列出“心主生血”的标题为妥。
2 肺主肃降,能肃清肺和呼吸道内的异物
肺主肃降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中“肃清肺和呼吸道内的异物,保持其洁净”,令人费解。一般而言,肺和呼吸道内的痰液、血液及异物的排出,往往是在肺的宣发作用下,通过咳嗽的形式排出体外,而不是在肺的肃降作用下实现的。关于这一点,本科“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中,已改为“将脏腑代谢后产生的浊液下输于肾或膀胱,成为尿液生成之源”。体现出“肺主行水”“肺为水之上源”的特点。另外,可将肺“肃清肺和呼吸道内的异物,保持其洁净”的作用列在“肺主宣发”排浊的功能之中,即一方面将机体代谢后产生的浊气呼出,另一方面将形成的浊液或异物,通过肺气的升宣,向上向外排出体外,既体现出“肺为娇脏”的特点,又说明浊液的排出,是通过肺的宣发和肃降共同协调,相反相成来实现的。
3 胆气主升
教材中将胆的生理特性概括为“胆气主升”。原因是胆合肝,同属于木,通于春季,春气主升,万物生长,人与天地相参,故认为胆气也主升。以此用类比思维或推演络绎的方法去解释胆的生理特性,难以令人确信。胆汁是在肝的疏泄作用下,下注小肠中促进消化的,所以,笔者认为胆的生理特性是“胆气主降”,一方面胆汁下注到小肠促进饮食物的消化,另一方面胆气下降,有助于肝的疏泄,以防肝疏泄太过,如此则肝气升发,胆气下降,升降相因,则气机畅达。临床中,若胆气不降,反而上逆,既可出现口苦、呕吐黄绿苦水等“胆气上逆”的病理表现,又可出现胆汁下注受阻,影响脾胃消化功能,出现厌食,腹胀,甚或胆汁外溢上泛,症见身目发黄等。另外,胆气不降,不能制约肝的疏泄,有可能导致肝的升发太过,出现头晕,头胀或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等肝气上逆的病证。由此,“胆气主升”应改为“胆气主降”,这也与“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的理论相吻合。
4 脾主升清
脾的生理特性是以上升为主,作为高职高专教材,列为功能之一,适合高职高专学生的认知能力。但在教材编写中,将脾主升清的功能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脾气上升,将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吸收并向上输送至心肺,然后再通过心肺的布散作用,以营养全身;二是脾之升发,以升举内脏,维持内脏位置的相对恒定,防止其下垂。由此,易使人误解“清”,除了指水谷精微及清稀的水液外,还包括了部分脏腑,使概念的内涵模糊不清。因此“脾主升清”可改为“脾气主升”,分为升清、升举内脏两个方面为好。
5 反治法的概念
反治,是指顺从病证外在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法则。由于所采用方药的性质与病证中表现出的假象性质相同,故又称为“从治”。即病证假象的性质为热,还用温热药,性质属寒,还用寒凉药等。但病证的“性质”,是指疾病的主要矛盾,是病根的所在,是病机寒热虚实的高度概括。由此,假症和其他症状一样都是反映疾病的表面现象。究其本质假寒证的四肢厥冷,脉沉伏等,是阳热亢盛之极,深伏于里,阻遏阳气,不能温煦所致;假热证的身反不恶寒,面赤如妆等,是阴寒内盛之极,逼迫阳气浮越于外所致。可见假寒和假热的本质(性质),是热极和寒极。若顺其各自的性质而治,无异于“火上浇油”或“雪上加霜”。为此,可将“所采用方药的性质与病证中表现出的假象性质相同”,改为“采用方药的性质与病证中表现出的假象相同”。可见,用药的性质虽然是顺从病证的假象,却是逆病证的本质,体现出在治病求本的思想指导下,针对病证的本质而进行的治疗。
6 气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
气,是中国古代哲学中一个复杂的概念,也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概念。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对于中医学中气的概念,目前大多数教材仍称之为“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并引用《医门法律》“气聚则形成,气散则形亡”及《素问·宝命全形论》“人以天地之气生……天地合气,命之曰人”等语来论证。笔者认为这是把哲学上的“气”和中医学中的“气”混淆了。
在宇宙形成之初,可以认为宇宙中的万物都是由气构成的。人类作为宇宙万物之一,自然也由存在于宇宙之中的无形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气凝聚而成。由于宇宙之中的无形之气在运动中,分化为天地阴阳之气,故又说人类由天地阴阳二气相互交感合和而生成。如《庄子·知北游》说:“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此处所论之气是古代哲学中的气,由于该气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本源,故又称“元气”。同时,以气为宇宙万物之本原的思想,即是“气一元论”或“气本原论”,又称“元气一元论”。
中医学中所讨论的气,实际上是存在于人体内的气,《内经》称之为“人气”。此气与古代哲学的宇宙本源之气比较起来,是较具体的,可出现虚实变化,并且可补之益之,行之泻之,升之降之。人体之气是存在于体内的极细极微的物质,既是人体的组成部分,又在人体内运行不息以发挥其推动和调控的功能。运行于人体中的气怎么可能又凝聚为人体的各个脏腑组织器官,看来这种说法有必要进一步探讨。
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应该是精。即在中医学中,应当认为生命的本原是精,是禀受于父母的先天之精,而不是气。虽然《易传·系辞》中有“天地氤氲,万物化醇”,及《素问·宝命全形论》“人以天地之气生”等观点,但那是中国古代宇宙观、哲学观的表述。在《内经》中更有“精”是生命本源的观点,如《灵枢·经脉》“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灵枢·决气》“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素问·金匮真言论》“夫精者,身之本也”等。由此我们应结合现代医学知识,倡言精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的观点。况且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命产生和发展变化规律以及疾病的发生和防治规律的科学,因而在中医学中,应界定精为生命之本源,气是先后天之精所化,结合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是维系和推动生命活动的动力。淡化古代哲学的“元气一元论”,不再以“气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等古代哲学观点来说明人体生命的本源。
7 五行胜复
中医学是在古代哲学思想和自然科学知识指导下,形成、发展起来的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传统医学。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是中医学体系中的基础,其教学的成败是学生能否掌握中医理论、从而更好地应用于临床的关键。由于中医学基础教材内容与学生在中学阶段所学的现代知识联系不多,初入校新生的古代哲学思想、古代汉语基本知识较少,致使在学习本课程时易产生中医基本概念难记忆、基本理论难理解、基本技能难应用的认识,甚至产生厌学情绪。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能激发和引导人们从思想和意志上去努力探索某种事物的底蕴,直接促进其智力的发展和学习效率的提高。正如科学大师爱因斯坦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有兴趣的情况下,学生的注意力较为集中,容易接受新知识,也更有利于其能力的提高。因此,正确认识和解决这些问题,对于提高《中医基础理论》的授课效果至关重要。那么,怎样才能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1 提高课程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中医教学奉行“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方式,一切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目的,教师大多致力于如何去教懂学生,如何去教会学生,一味地采用老师滔滔讲授、学生默默聆听这种教学方法,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他们本身存在的巨大潜能,同时也忽略了学生的个性体验和感受,这样的课就象一首“催眠曲”,单调无味,令人昏昏欲睡,容易使学生觉得中医基础理论学习令人厌烦。成功的课堂教学,并不在于教师讲解全面、准确,而是看教师是通过什么方法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因此,应将提高兴趣作为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的切入点。学习兴趣产生于学习的需要。由于每一门课程的开设都有其专业特点和必要性,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生对该课程的认识程度有关,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帮助学生认识功课的重要性,理解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这一门课与其他课程有什么关系等。教师要将所教的基础知识与临床有机结合起来,运用这些知识对临床上常见的现象进行分析,使学生感到自己现在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能够解决今后临床上遇到的实际问题,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
2 重视课堂引趣,活跃课堂学习气氛
在教学活动开始之际,学生普遍存在希望上好课的内在心理,这种心理既强烈又短暂。教师应抓住这难得的良机,重视绪论部分的备课,以精彩的导言吸引学生,形成有意注意,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为新课的展开预备良好的气氛,为正文开讲铺平道路。在绪论部分注重介绍中医学在历史上和世界医学史上的重大贡献,如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人痘接种术是世界医学免疫学的先驱等,使学生对中医学建立初步的信任。在讲解过程中穿插一些我国著名医学家治病救人的故事,以激发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介绍中医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与前景,例如现在国际上掀起的中医、中药、针灸热潮,中医在治疗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禽流感等新发疾病方面的优势等,说明中医并没有衰落,相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使学生树立继承发扬中医学的信心。
在讲授具体章节时,要力求课堂生动幽默,情趣盎然,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中医思维方式的特殊性,要求学生注意转变思维方法,提示学生学好阴阳五行和整体观念是转变思维方式的重点和关键。在阴阳学说的讲授中,结合成语中有关“阴阳”的条目如阳奉阴违、阴差阳错等说明阴阳的含义,以太极图阴阳鱼的运动说明阴阳的关系;在整体观念、五行学说的讲授中多举一些通俗易懂的实例。使学生在浓烈的学习兴趣中掌握比较、演绎、类比、反证等思维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模式。
在讲解脏象时,为强化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以一些常用的成语、俗语来解释某些脏腑的生理功能,如以心想事成、心怀鬼胎、心有灵犀一点通等说明中医心主神明理论,以胆大妄为、胆小如鼠说明胆主决断,与人的勇怯有关。在六章节教学中,注意结合生活实例,例如以放风筝的过程来说明风性浮越、主动,以台风的速度、变化说明风的善行数变;以热胀冷缩说明寒性收引。在七情章节教学中,利用一些文学典故,如用范进中举的故事来说明“喜伤心、喜则气缓”,用林黛玉的结局来说明“悲伤肺,悲则气消”。这些方法可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从而减少学生理解掌握这些深奥理论的困难。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由于学生们具有很强的求知欲,有探索未知的强烈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提出问题,有张有弛,有有低谷,使学生带着问题,怀着好奇一步一步渐入佳境。
3 合理使用设备,刺激感官产生兴趣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教学设备也不断更新,多媒体教学设备现已普遍应用于各医学院校的教学当中。多媒体教学可以利用各种教具、学具、投影、电影、录像、录音等媒体,集光、形、声、色于一体,直观形象,新颖生动,能够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彻底改变了教师“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同时,多媒体教学不仅能把知识更多、更快地传授给学生,还节约了时间,增加了容量,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然而,再先进的设备,也需要人去精心准备、合理使用。为了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需要教师在课外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组织素材、制作课件,准备得越充分、越细致、越周到,效果越好。课件尽量做到图文并茂、动静结合,既要避免大段文字的简单堆砌,令听者索然无味,也要避免过于繁杂,动画过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4 提高教师素质,增强引发兴趣能力
关键词:中医基础理论;PBL教学方法;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R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11)04-0835-02
The Experience of PBL Teaching Method in Basic Theory of TCM Teaching
SONG LIN, XIE Ning, LIU Hua-sheng,ZHEN YANG,ZHOU Yan-yan, Guan Hui-bo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Harbin 150040,Heilongjiang,China)
Abstract:Basic theory of TCM is the introduction to Basic Course in system of TCM. Freshmen generally agreed that it is difficult to study Basic Theory of TCM. Application of a variety of teaching methods is imminent to make students more interesting and effective learning. We tried to use the teaching reformation of PBL teaching combined with traditional teaching, and had better teaching results. We investigated that the experience of PBL teaching method in Basic Theory of TCM Teaching, such as the determination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to the ratio of PBL teaching, discussing problems, discussing form, and controlling the role of teacher.
Key words:Basic theory of TCMthe teaching method PBLteaching reform
PBL教学法简称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即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法在20世纪60年代最先提出的,与“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的传统课堂教学法相比,PBL在培养学生“学会学习”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因而当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中已有相当一部分医学院校都在应用这一教学方法。PBL也逐渐成为我国医学教育模式改革的趋势【sup】[1]【/sup】,最初是在一些西医院校试行,现仍处在不断探索阶段。近年来PBL教学方法在中医教学课程中进行了初步尝试【sup】[2-6]【/sup】,如《中医内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等临床课程,甚至一些基础课程如《黄帝内经》、《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医温病学》等。
《中医基础理论》作为整个中医课程体系中的入门基础课,新生普遍认为接受本课程比较困难。如何使学生更有兴致、更有效地学习,应用多种教学手段已是迫在眉睫。我们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过程中试行了结合PBL教学方法的教学模式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将体会介绍如下,与同仁共勉。
1 传统教学与PBL教学比例的确定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目的是掌握中医学的基本思维方法,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中医学对正常人体的认识、对疾病的认识以及防治原则等问题,是新生入学的第一门基础课程。我们知道,在医学基础理论学习阶段PBL教学法提倡以问题为引导的自主性、讨论式学习,知识传授和理解往往没有课堂教学效率那么高;且容易影响到基础理论知识接受的完整性与系统性,遗漏一些内容或知识点。所以我们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过程中采用PBL与传统教学法相结合的新的教学模式授课即70%为课堂讲授时间,30%采用PBL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这样既按照教学大纲规定的“四基”内容讲清概念、详解重点、讲透难点,对刚步入大学的学生精讲基础理论部分而保证了基础知识系统学习,又能发挥PBL教学方法的优势,使学生在系统掌握中医基本理论的基础上, 正确理解和深入领会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内容和思维方法。
2 讨论问题的提出
运用PBL的核心是精心设计针对课程的问题,问题设计的质量与水平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中医基础理论(以下简称中基)是研究中医学的哲学基础、思维方法、以及中医对人体生理、病理的认识、养生防治等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作为整个中医课程体系中的入门基础课。医学是临床实践的汇总,理论也是根源于临床,所以在讲授《中医基础理论》这样基础类的课程中是可以运用PBL教学方法,如本课程核心内容如中医藏象学说、气血津液、病机等学说均与临床密切关联。讨论问题的设计,根据阶段教学内容及目标,选择分述于不同章节的内容而形成的问题,设计时应注重思维方法的横向性引导及知识点、面的衔接,论述内容则涉及人体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临床案例等。如在PBL的课堂讨论中,我们从临床案例中反证中医理论,并且从中医临床疗效中增强对中医的信心,进一步加强对《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的兴趣【sup】[7]【/sup】。
3 同学讨论形式的确定
随机将学生分组,每组人数不易过多,每组8-10 人甚至更少,提前安排问题,使同学们在业余时间进行阅读教科书或在网上查阅相关资料,并进行小组预讨论。课堂讨论中轮流选择小组主持人,各组小组主持人代表阐述各组的观点和看法,本组和它组同学随时补充,其他学生可自由提问、回答问题或发表意见,进而展开交流辩论,畅所欲言。最后让学生对各讨论组进行评定,分出优、良、中、差四种成绩。这种形式可以充分调动小组内部和小组之间所有学生讨论的主动性、积极性,以此来提高学习效果。符合PBL教学法倡导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积极主动的学习和实践者。
4 教师角色的掌握
PBL教学法中教师仅起组织和引导作用。首先是讨论问题的确定:在讨论前教师应以教学大纲为核心,根据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选择相应的病案要求学生分析。其次是在课堂启发作用:教师在课堂上简要介绍有关问题的背景资料、思维方法、知识要点和研究进展等内容,便于学生更好地分析、讨论,但不做结论性发言,即抛砖引玉。第三点是在问题讨论过程中的作用:教师从中启发和引导,控制讨论的节奏,协调各组的关系。最后是归纳总结:教师对各组的观点从知识和能力等多方面进行点评,详细分析有讨论的知识重点和难点。同时,教师也会针对这些问题查阅大量资料,促使教师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提高教师专业知识水平。
此外,建立科学评价考核系统是有效运用PBL教学法,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之一。如教师应避免只用试卷测验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还应结合个人表现和小组表现,制定一套完善灵活的评估方法以适应这种教学方法的改革。同时在评价中合理使用更专业、系统的统计方法等来逐步完善评价体系。
随着中医学的不断发展,对《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研究结果表明以学生为中心、基于问题学习的PBL教学法有助于改进《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有利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智能结构。而PBL教学模式在中医高等教育中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摸索过程,这就需要中医教育工作者不断的勇于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 陈萍,臧伟进.西方现代教学理念与策略之剖析[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3):22-24.
[2] 周,王庆其,邹纯朴,等.研究生《内经》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0(2):4-5.
[3] 王乐平,李波,徐永和,等.PBL教学法在中医温病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医教育,2003,22(7):42-43.
[4] 姜萍,杨振宁,商庆新,等.PBL在中医内科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中医教育,2004,23(5):43-45.
[5] 王岩,梁学林,陈莹.PBL教学法在中医妇科学教学中的初步尝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8(4):163.
【关键词】元认知;物理教学;理论基础
1 关于元认知
自弗莱维尔(Flavell)于1976年在其《认知发展》一书中明确提出元认知的概念以来,人们对元认知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弗莱维尔认为,元认知就是对认知自身系统进行反思的一个知识系统,即对认知的认知。其结构包括三个方面: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包括认知操作的各个方面,以及对个体对自己的认知操作进行监视、控制和调节。近年来心理学家们已经逐步认识到元认知对于人心理的发展的价值。
元认知知识就是关于个人的认知活动以及影响这种认知活动的各种因素的知识;元认知体验是任何伴随着认知活动的认知体验或情感体验;元认知监控,是主体在进行认知活动的全过程中,将自己正在进行的认知活动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自觉的监控和调节。在实际的认知活动中,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
由此可知,元认知实际上就是指导、调节自身的认知过程,选择有效认知策略的控制执行过程,其实质就是人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
将元认知教学与物理学科相结合,就能形成一种元认知物理教学:以物理学科知识为载体;充分发挥教学活动不同层面的功能,既注重学生物理知识技能形成、又注重学生物理学习和问题解决策略积累;促使学生构建知识、技能、策略三者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统一网络性结构,并借助物理学习过程中的体验,使学生形成正确态度、价值观。
2 理论基础
2.1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20世纪7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提出了“有意义学习理论”,把课堂学习按两个独立的角度划分为: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认为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都可能是有意义的,其条件是:学生表现出一种在新学内容与自己已有知识之间建立联系的倾向;学习内容能够与学生己有知识联系起来。在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中,要学习的新内容供给学生后,学生需要主动地在意义上把它同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己有的相关的知识联系起来并予以保持,以便于以后的回忆和再认,或者把它作为学习有关新材料的基础。至于发现学习,就要使学习的新内容在能够被内化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中以前,必须是被学生独立地发现出来,才是有意义的学习。奥苏伯尔提出了意义学习的心理机制是同化和顺应,这是学生用自己头脑中的认知结构与新知识发生联系,建构新知识的心理意义。奥苏伯尔认为知识是有丰富的内容、网络性结构和认知功能的,认知结构就是知识在学习者脑海中存留的一种表述。学生可以通过概念图的制作进行知识的完善、方法的整理,是知识的再建构过程。
2.2 皮亚杰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源于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儿童认知发展学说,皮亚杰以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观点来研究儿童的认知发展,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或者说,认识并非思维对外部或现象简单的、被动的反映,而是认识主体的一种主动建构活动。课堂教学中,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主动的加工者。
2.3 维果斯基社会建构理论
维果斯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社会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因此,社会建构主义强调在一定的情境中协作、会话对意义建构的作用。
教师在课堂设计的学习环境一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课堂教学可以以学习小组形式进行,“协作”发生在学习小组学习的全过程,协作使学习小组成员之间更好地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使各学生个体的学习才能形成互补,也是小组内个体的学习收获成为整个学习群体的共享资源。社会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就是在这一定的情境中的协作、交流通过“同化”和“顺应”来完善和丰富个体认知结构,认识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完成意义建构的学习过程。
从心理学角度看,学生的课堂学习是主动建构过程,是主动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发生联系的过程,并形成学生个体的知识结构,还可以以概念图的形式呈现。学习小组这种课堂合作学习形式可以发挥很好的作用,特别在思维过程回顾分析,将思维过程言语化,并进行交流、讨论,更好地构建策略。学生就可以通过这种方式积累学习策略、问题解决策略,提高学生的元认知水平,提高学生课堂学习自我监控的水平,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自主性。
3 元认知理论结合物理教学实践的意义
物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其学习过程中蕴涵着大量的思维活动。在物理教学实践中有效开发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将元认知理论融入到物理教学实践中,即会成为提高学生物理思维能力与学习能力的突破口,也会对物理教育产生积极的影响。
3.1 元认知能改善物理思维品质
物理认知活动的核心是物理思维品质与物理思维能力的培养。物理思维品质主要表现在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和独创性等方面,比如在物理学习过程中,会发现学生思考问题的速度有快有慢,解决问题的方法有灵活也有死板,对概念的理解有深刻也有肤浅等。心理学实验研究表明,元认知与思维品质存在着因果关系,即元认知的差异是形成思维品质差异的根本原因,思维品质的提高是元认知能力提高的结果。也就是说上述物理思维品质上的差异其实是由学生元认知水平的不同引起的。因此,开发学生物理元认知能力,正是改善物理思维品质的关键。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有助于他们提高思考问题的速度,灵活解决问题,对物理概念和问题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
3.2 元认知能发展物理学习能力
学习的过程不只是对认知任务、认知材料的识别和加工的过程,同时也是对该过程进行积极的自我监控和调节的过程。同样物理学习能力也应包括学习中的各种认知能力和元认知能力,元认知能力的发展制约着学生物理学习能力的发展。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培养元认知能力,使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制定好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选择好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能自主分析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且能及时反思寻找问题的原因,并准确纠正过来,能不断总结学习中的经验教训,根据不同情况调控好自己的学习过程,从而保证学习质量,提高学习效率。
3.3 促进自我反思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个体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自我反思,这也是策略积累的自我建构过程,外界点评只是外因,自我反思才是策略积累的动力因素,是提升学生元认知水平的根本。教师要注意明确要求学生在讨论中多回顾自己的思维过程,自己对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行反思,在回顾评价中感悟。教师的点拔要导向策略学习,就不要仅停留在会不会做,学会做那一步,而要学生回答为什么这样做。
3.4 元认知能提高物理教学效果
物理教学过程并不是一个只向学生灌输“概念”和“规律”的过程,而是通过指导学生主动探究,获取并加工新知识的(下转第307页)(上接第148页)过程。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元认知能力,能使学生时时清醒地关注到自己的思维活动过程,同时通过不断监测自己对新知识的理解程度,判断自己的学习进展与认知目标的差距,并及时修正调整认知策略,使其能深入掌握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完善认知结构,进而提高了教学质量,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总而言之,培养物理元认知能力能使学生明确物理认知过程认知活动过程中的盲目性,对提高物理教学具有明显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