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医把脉的基础知识

中医把脉的基础知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医把脉的基础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医把脉的基础知识

中医把脉的基础知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医;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707(2016)05-0052-02

Discussion on the Independent Curriculun Teaching Mode of TCM Basic Experiment Course

MA Yun, WANG Lei, GUAN Huai, WANG Min, JIA Fu-xia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Schoo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100069, China)

Abstract: The teach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basic experiment has two modes at present. The one is attached to the teaching contents of different theory courses, as a supplement to theory teaching; the other is independent from the theory teaching, setting up TCM basic experiment course. Through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the two teaching modes, this article proposed that TCM basic experiment course should have independent curriculum and should be divided into basic experiment and innovative experiment.

Key words: TCM; experiment; teaching

中医学基础实验课涉及到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等学科,是运用科学实验方法研究和发展中医学的一门新型学科。不同于西医的实验室医学,中医历来重视临床实践,对于中医人才的培养往往强调“读经典,做临床”。毫无疑问,中医的优势就是在独特的中医理论为指导下的临床实践。所以,长期以来,中医院校比较强调后期临床教学,把实践教学的重点放在了临床教学阶段,但对基础阶段的实验教学相对比较忽视。从相关的中医基础学科实际教学来看,多以理论教学为主,实验教学观念落后,往往被视为理论教学的附属,或认为实验教学可有可无[1]。

但是实验教学作为现代教育中广泛运用并行之有效的一种教学手段,具有直观性、客观性和科研性等特点,有课堂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为能适应现代中医药学发展的需要,必须要借助科学的思维模式,在中医基础知识学习阶段,通过设立中医学实验课程,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和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1 中医学基础实验课程2种教学模式比较

目前,中医学基础实验的教学主要有2种模式,一是依附于不同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中,作为理论教学的补充;二是独立于理论教学之外,专设中医基础实验课程[2],两者比较,各有所长。

1.1 依附于理论教学内容中

依附于理论教学中者,与教学内容联系紧密。如中医诊断学中,在脉诊理论学习之后,及时开设脉诊实验课,运用脉象模拟手,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反复训练的实践机会,使学生学会脉诊方法,并在短时间内就能强化“脉诊”指感的训练,很快掌握中医常见典型脉象的诊脉技术;又如在中药学教学中,在学习了延胡索功效主治之后,及时加入延胡索活血止痛作用的实验观察,从而强化理论教学效果;再如方剂学教学中,学习解表药之后,通过实验研究观察麻黄及麻桂相须配伍之后的发汗作用,有助于学生从感性和理性两方面加深理解。因此,实验依附于理论教学中,学生一边学习理论知识、一边动手实验,不但巩固课堂效果,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但不足之处是,因为知识结构有限,所以实验内容也较为局限,在进行实验设计的时候也趋向于单一,实验过程也是按照实验指导所规定的方法和步骤来进行,致使学生仍然处于被动接受训练的地位,还是难有独立思考的余地。

1.2 独立于理论教学内容外

目前很多中医院校将各项中医学基础实验从原有的理论课程中剥离,合并重组成新的中医学基础实验课程,打破各学科之间界限,把整个实验课程连贯起来,从而实现各学科之间相互融合与渗透。

但是囿于课时安排所限,很难保证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在授课内容上的完全同步,可能会影响到学生对某些理论知识的理解,反而影响教学效果。

2 中医学基础实验课程独立设课教学模式的改革

中医学基础实验课程独立设课因其能够更好地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目标而被广泛重视,成为实验教学改革中的一项新举施。首都医科大学众多中医学基础课均已独立设实验课程,但因为实验内容与理论教学联系较为紧密,所以尚在寻找较为合理的解决方案,进行实验教学改革。

2.1 理论与实验教学分而不离、相辅相成

中医学基础实验课涉及到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等,如果实验课程独立,那么从教学进度安排上应该是在学习了相关理论知识之后;但是从教学实际效果考虑,某些中医学基础理论的教学却并不适宜脱离实验课程或实践。比如中医四诊的基本技能训练,就是理论教学有益的、必要的补充。所以,即便是中医学基础实验课程独立设课也不能完全脱离于理论教学,这就需要在安排教学进度时注意理论与实验课程之间教学内容的衔接与联系。

2.2 实验课程设置虽合不并、循序渐进

中医学基础实验课程独立之后,虽然有一部分实验内容必须依附于理论教学,但更多的是在掌握了一定理论知识之后的综合运用和自主创新。由于教学目的不同,可以考虑将中医学基础实验课程分为2个部分,为理论教学服务为目的的基础性实验和以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为目的的设计、创新性实验。基础性实验尽量与理论课程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安排上密切联系、配合;综合设计及创新性实验则应安排在相关课程结束之后,着重于体现实验内容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综合性。因为此时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较为灵活地设计、安排实验内容,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自主设计实验项目,包括查阅文献、拟定实验方案、设置实验步骤等,指导老师和学生共同完成可行性论证后进行实验操作,并完成实验报告等。通过一系列的科研活动,一方面可以有效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加强动手、创新能力,并在实践中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3]。

此外,还可根据教学进度及学生掌握的程度合理设置并开展第二课堂、学生科研等实验项目,作为第一课堂的延伸与有益补充。

3 结语

将实验课程独立出来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其科学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同时也要兼顾理论教学,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进度,将理论与实践教学合理、有效地结合起来,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中医学基本理论,独立进行实验研究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 刘杰书.对中医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探讨[J].中医教育,2004, 23(5):9-11.

[2] 王霞,魏睦新,谢立群.西医院校中医实验法教学初探[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12,24(3):79-81.

[3] 石孟琼,杨文雁,刘丹丹,等.中医基础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探索与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23):94-96.

中医把脉的基础知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乡村医生;解剖学;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32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2-148-1

作者:彭宝华

2005年我校成为全省乡村医生学历教育培训基地之一,对基层无学历卫生技术人员开展中专医学学历教育。笔者承担培训学员的对人体解剖学的教学有了新体会,突出了这门课程在临床上的实用性。

乡村医生在临床工作中,他们时常感到知识老化,知识结构不合理,掌握的技能已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医学的要求。对现代以解剖学知识作为基础的新型临床治疗手段、方法了解甚少[1]。在临床诊断和治疗疾病上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指导,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乡村医生的角色特征决定其工作性质的最大特点是实用性,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会影响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在解剖教学中注重解剖知识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根据临床需要选择教学内容。在解剖学的学习过程中,乡村医生学员最关心的是在临床工作过程中如何应用解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我们在制订教学计划时,必须把握以临床工作需要为中心、为临床服务,体现实用性的原则[2]。

解剖学知识临床检查和治疗中的应用,对于一些临床工作应用较广,实用性大的重要内容。例如,直接看到的眼睛结构主要包括的有角膜、虹膜、瞳孔、巩膜、结膜,由此引申在临床上进行眼睛检查时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及结膜、巩膜的检查;胸腹部标志线对胸腹腔脏器的体表定位,结合临床对心脏浊音界的叩诊,肝、脾、胆囊的定位方法,肝、脾肿大分度。常用的气管切开部位、食管和男性尿道的3个狭窄的部位和临床意义、心的位置、常用的动脉压迫止血点和临床常用穿刺的静脉名称和穿刺部位等,这些都是他们日常工作中经常用到的知识,则详细解释,有针对性地重点介绍。

许多临床新的检查技术和治疗方法都应用了解剖知识: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心脏冠状动脉结构和功能直接和可靠的方法。使用心血管造影专用设备进行显像和摄影,用特制的心导管经股动脉、肱动脉或桡动脉送到主动脉根部,分别置入左、右冠状动脉口,注入少量造影剂,使左、右冠状动脉及其主要分支得到清楚的显影,可以发现各支动脉狭窄病变并且估计病变程度;近十余年开发的冠状动脉内支架术的治疗使冠心病治疗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目前全世界每年有上百万、我国每年有上万例冠心病患者接受介入治疗,大大减少了病死率,提高了生存质量。这些检查和治疗方法都是在乡镇卫生院见不到的。使其了解解剖学知识作为基础的新型临床检查和治疗手段,激发学员学习的积极性。

中医把脉的基础知识范文第3篇

很多人认为中医的作用是:我身体不舒服了,去看了西医也没什么大毛病,我去中医那里调理调理吧;要么就是,医生,你给我号号脉,看看我有什么毛病;又或者是患上了西医无法治疗的绝症了,看中医死马当活马医吧。中医靠望闻问切看病,再加上中医与国学的紧密联系,使得中医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2008年我很幸运地考入了上海中医药大学,开始接触神秘而神奇的中医。当时记得老师曾问过我们一个好的中医需要什么,我们的回答各式各样,有的说需要学好中医知识,有的说要善于与病人沟通,还有的说要善于观察。老师最后却出乎我们意料地说:“尽管我们学习的是中医,但却应该具备扎实的西医基础知识,中医不应该排斥西医,而应该更好地利用西医来帮助中医诊断治疗。”因此,我们中西医课程都要学习。

从中医基础理论到中医诊断学,再到中药学、方剂学和中医内科学、针灸学;从正常人体解剖到生理学、病理学,再到诊断学基础、药理学和西医内科学;从医古文到《黄帝内经》,再到《金匮要略》《伤寒论》《温病学》……课程多种多样,有的课程理解比较重要,但是更多需要背记。我大学的老师曾经笑称谁能把《伤寒论》从头背到尾,《伤寒论》选读这门课就满分,由此可见背诵的重要。中医的背诵的内容很多,我们需要动用各种方法帮助自己去记忆。比如各种方剂会被编成趣味方剂歌,例如小青龙汤,里面有麻黄(去节)、芍药、细辛、干姜、甘草(炙),桂枝(去皮)各三两,五味子半升,半夏半升(洗),我们就编成 “少将为嘛甘心下跪”(芍、姜、味、麻、甘、辛、夏、桂)。《黄帝内经》《金匮要略》《伤寒论》《温病学》为中医的四大经典,虽然后三本已经成为我们的选修课,但却是中医的精华所在:经典的配伍,经典的剂量。也许诊治时你开药的种类没有问题,但最后疗效却不佳,这是什么原因?因为剂量的控制也是关键所在。虽然中医背记的内容较多,但是也有让文科生觉得比较恼火的课程——如生理学、解剖学、生物化学等西医学课程,里面包含有文科生高中没有学习到的物理、化学、生物知识。

学医,经验的积累尤为重要。犹记得,当我第一次接触脉诊时,我才了解到,其实在以前诊脉有三部九侯诊法,上为头部、中为手部、下为足部,上、中、下又各分为天、地、人三候,三三合而为九,故称为三部九候诊法。老师讲到这里时,同学还打趣道,幸亏由于时间和方便等因素,现在一般都是独取寸口了,要不然每天不知道要闻多少个臭脚。近代临床所提及的脉象有28种之多,而书本上的都是形容,偏理论,经过理解和实践才能弄明白。我来举个例子,比如有些人可能听说过“滑脉”,也就是很多人说的“喜脉”,它是什么样子的呢,摸上去应该是圆润的,如盘走珠,就像有珠子在盘子上来回滚动的感觉。其实它不仅仅是妇女的孕脉,也多见于痰湿、食积和湿热的病症,更重要的一点,滑脉有时候往往是青壮年的常脉,说明一个人的身体还不错。所以我们不能在搭出一个男生的脉是滑脉的时候,就说这个人怀孕了,那就要出笑话了。

如今我已是一名中医学研究生,但我觉得六年的学习仅仅接触到了中医的皮毛,且越学习,越加感觉到中医的魅力。如果你想行医治病,又喜欢中国传统文化,那么学习中医也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中医把脉的基础知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冠心病;预防;治未病;益气化瘀;温阳通脉

中图分类号:R541R256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1349.2015.01.045

文章编号:16721349(2015)01011302

近几十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以及人口老龄化和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影响,我国冠心病的发病危险因素明显增多,如高血压病、糖尿病、血脂异常、肥胖以及吸烟、大量饮酒等,致使冠心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居高不下,处于各类非传染性疾病之首。有效地进行冠心病预防,是摆在中西医各级医师面前的重要任务。

1一级预防

冠心病的一级预防即“未病先防”,也就是在未形成疾病之前,对其形成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进行干预,使其不发生或延缓发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从根本上解除冠心病的发病。近年来我国一些西医著名心血管专家已经在大力倡导并付之于实践地提出了对冠心病未发病之前的预防,提早对危险因素进行有效的干预比发病后再去治疗更重要的预防思想[1]。用西医的方法控制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肥胖等,并按世界卫生组织维多利亚宣言提出的健康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的要求来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全面干预发生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从“未病先防”的角度,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在预防冠心病方面,西医从以往的重视“既病治疗”转变到重示“未病先防”这样一个理念,这是一个防治疾病的观念的转变,也是西医防治冠心病方法的重大变革。

中医学自古就重视“未病先防”的“治未病”思想,早在《周易・既济・象传》就有“水在火上,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豫通“预”)的论述。后世医家秉承了这种预防思想,而有《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是故圣人不治己病治未病,不治己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己成而后治之,譬q可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的治未病思想。两千多年前,中医先贤们就已提出了“未病先防”的思想,这对于冠心病的防治尤为重要,也是中医防治疾病的特色与优势所在。在具体疾病的防治方面,中医亦非常重视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重视养生方法的运用,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云“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又云:“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葱槲蓿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这是《内经》从养生防病角度论及的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防病于未然的基本观点。

中医学在“天人相应”的整体思想指导下建立了一整套养主防病理论。一是把顺应自然作为养生防病的重要原则,强调要“顺四时,而适寒暑”,“服天气,而通神明”,并提出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思想,对于自然界阴阳的变化,“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二是把调摄精神情志作为养生的重要举措,指出要“恬葱槲蕖保“积精全神”,“精神内守”,从而“使形体不蔽,精神不散”。三是重视保养正气,在养生防病中的主导作用,认为正气内存,邪不可干,指出各种养生防病方法都应以保护和强壮正气为基本原则,由此而达到僻邪不至,长生久视的目的。中医的养生防病观与西医倡导的“健康四大基石”的内容是一致的,而且更有其丰富的内涵与特点。

在冠心病药物的一级预防方面,西医从控制高血压、糖尿病,调节血脂;抗血小板集聚等危险因素方面进行提早的干预治疗,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预防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方法,对防止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关于中医对冠心病的认识,从20世纪五十年代始就已从血瘀论入手开展研究。特别是近年来开展的血瘀证形成的中医病机的研究[2],对于中医认识冠状动脉硬化形成以及冠心病的预防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中医理论认为“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中医的这种气血相关性提示了气在血液循环中的作用。无论是心脏的“泵”功能,还是血管的舒缩功能,影响和推动血液行的动力都应是“气”的表现。阳气充足则血运正常而不致瘀,阳气不足运血无力,则会形成气虚血瘀证,而表现为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然而这与外伤所致之急性瘀血不同,也与气滞、寒凝致瘀有别,气滞、寒凝等致瘀因素也必须在气虚的基础上才能发生。所以血瘀证(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中医基本病机应是“气虚”(动力不足在先)。另外在冠心病的基础研究方面,也已证实血液中的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sVCM1)等血管活性物质功能失调以及脂质代谢障碍,导致冠状动脉内皮损伤进而形成动脉硬化斑块的病理状态与中医气虚血瘀病机具有相关性[3],进一步说明中医气虚血瘀病机是形成冠状动脉硬化的基本病机。故此经过多年的研究,我们提出了“气虚血瘀的过程即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过程”观点[4],这对于中医建立以药物为手段的冠心病一级预防的方法提供了依据。所以在遵寻中医倡导的养生方法的基础上应用益气化瘀方法进行干预,应是中医冠心病“未病先防”的主要手段。而中医防治手段的运用可以起到与西医防治的协同作用。

2二级预防

冠心病的二级预防即“既病防变”,即是在已经形成了冠心病之后进行的预防。西医的方法与一级预防(未病先防)内容无大异,只是更强调对已形成冠心病的药物干预[5]。

中医在“既病防变”的认识上内容更为丰富,如:《难经・七十七》:“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又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风邪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并以此作为衡量医生医疗水平的尺度。后世医家将此观点作为“既病防变”的“治未病”原则而应用于临床。如《叶香岩外感温热篇》“若斑出热不解者……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恐其陷入易易耳”。中医自古至今都重视“既病防变”的治未病思想。

在冠心病的二级预防方面,中医气虚血瘀病机可持续导致冠状动脉硬化斑块加重,仍是冠心病发生发展的主要病机,中医药干预仍应以益气化瘀方法为基础。但对于冠心病心绞痛而言,通过多年冠状动脉造影病例观察发现,冠状动脉斑块固定狭窄程度相同的患者,有的表现为稳定性心绞痛特征;有的表现为不稳定性心绞痛特征;甚至有的狭窄程度小于50%患者表现为变异型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的发作特点;有的冠脉固定狭窄大于50%,则没有心绞痛发作症状(如隐性冠心病)。经研究证实[5]心绞痛发作与否及发作轻重与心胸阳气充足与否有关。阳气充足则冠状动脉稳定,不易发生心绞痛,阳气不足则易冠状动脉痉挛、内皮功能障碍,甚至斑块破损,加重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细胞急性缺血缺氧而发生心绞痛。因此,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生不但与气虚血瘀所致冠状动脉硬化斑块狭窄有关,更与胸阳不振所致冠状动脉功能紊乱、痉挛有关。此观点遵循于《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阳微阴弦作为胸痹心痛发作的基本病机,而胸阳不振(阳微)才可致“阴弦”(阳虚生寒,痹滞胸阳),最终导致心绞痛发作。冠心病的中医药二级预防应是在益气化瘀方法基础上,配合应用温振胸阳方法(如瓜蒌薤白剂),以达化瘀通脉,预防与治疗并举之作用。

3结语

遵循中医及西医对“治未病”的认识,提出了中医“气虚血瘀”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最基本病机,“气虚血瘀的过程即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过程”的观点。而“胸阳不振”则是诱发心绞痛的重要因素。因此,中医的冠心病一级预防(未病先防)是在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基础上应用“益气化瘀方法”为主;二级预防(既病防变)则是在一级预防的基础上结合“温阳通脉方法”进行防治。临床实际操作中,将中医和西医两种方法结合起来,才是冠心病一 、二级防治的最佳方案。

中医的“治未病”思想博大精深,只要我们遵循科学的态度,充分发挥中医和西医的各自优势,则能有效预防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为人类健康服务。

参考文献:

[1]全屏寿. 冠心病及其危险因素防治备忘录[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434443.

[2]杨宝元,张洁,史俊玲,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与中医气虚血瘀病机相关性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7(4):385387.

[3]杨宝元,李继安,董印宏,等.冠心病气虚血瘀证血管内皮功能失调相关性研究[J].江苏中医,2011,43(8):2830.

[4]杨万胜,陈凯,杜红瑶,等.杨宝元教授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经验[J].河北中医,2007,29(7):587589.

中医把脉的基础知识范文第5篇

静脉输液是一种不经任何生物屏障,将一定量的无菌溶液或药液直接输入静脉的方法,是快速、有效的给药途径,是临床抢救患者和治疗疾病的主要措施。随着医疗条件的改善和城乡基层医疗单位的建立,静脉输液也更加普遍。有资料显示,2003年住院患者的平均输液率为73.35%,2006年已增加至90%。静脉输液是发生不良事件及纠纷最多的治疗环节,给药方式多样化、多途径、快速度、留置时间延长及药物种类的增加,均意味着患者在接受静脉输液的同时也增加了风险。尽管国家有关部门一再强调规范静脉输液行为,尽量减免输液现象,但目前在基层,特别是农村地区,静脉输液依旧是最常见的给药方式。加强基层静脉输液安全管理,减少输液风险.是每个基层医生都应该时刻保持警惕的环节。

了解静脉输液的目的

临床上,使用静脉输液应该有明确的目的,一般在如下情况时,需要静脉给药:①补充水和电解质,维持酸碱平衡。常用于脱水、酸碱平衡紊乱者,如剧烈呕吐、腹泻、大手术后。②补充营养,供给热量,促进组织修复,获得正氮平衡。常用于慢性消耗性疾病、胃肠道吸收障碍及不能经口进食如昏迷、口腔疾病等患者。③输入药物,控制感染,治疗疾病。常用于中毒、各种感染、脑及组织水肿,以及各种需经静脉输入药物的治疗。④增加血容量,维持血压,改善微循环。常用于严重烧伤、大出血、休克等患者。

重点提示 临床医生必须准确评估患者的病情,严格把握静脉输液的适应证,并加强医护人员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不能输的坚决不输,以合理静脉输液,降低由此带来的风险。

纠正“治病就是输液”的错误观念

“我有心脏病、脑血管病,医生您给我打打吊针,冲冲血管”“头痛感冒,去医院打吊针,好得快。”这已经成了中国老百姓司空见惯的防病治病方式。盲目的静脉输液不仅增加了医疗成本,增加了输液的风险,也为抗生素滥用提供了市场。

据统计,中国抗生素人均年用量达到了138g,是美国的10倍,由此引发了细菌耐药性增强等一系列问题。因此,一定要遵循“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不多用,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的基本给药原则,防止过度医疗。

重点提示 静脉输液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想彻底改变,需要政府、医疗机构和患者的共同努力。这就要求医护人员不仅要自身改变观念,还应做好患者教育,让患者知道静脉输液的“风险”。

预见静脉输液的相关并发症

静脉炎 由于长期输注高浓度、刺激性强的药液,或静脉内放置刺激性大的留置管路时间过长,可引起局部静脉壁发生化学性炎性反应;也可囚输液过程中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导致局部静脉感染。

药物渗出、药物外渗及药物外溢药物渗出是指静脉输液过程中,非腐蚀性药液进入静脉管腔以外的周围组织。药物外渗是指腐蚀性药液进入静脉管腔以外的周围组织,如化疗药、造影剂、高渗药物等,引起局部皮肤坏死,严重者可导致肢体坏死。药物外溢是指在药物配置及使用过程中,药物意外溢出,暴露于环境中,如皮肤表面、台面、地面等,容易造成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和环境污染。

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形成、导管堵塞、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 随着静脉治疗技术的发展,置入外周静脉导管(PVC)、中心静脉导管(cVC)、PICC的患者随之增多,置管时间延长,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形成、导管堵塞、CRBSI的频率也增加。在我国,PICC置管术虽然主要在三甲医院开展,但是患者可以带管回当地医院继续治疗,并需长期维护,需要各级医院护理人员共同参与。并发症的发生可导致患者治疗中断、拔管,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成本、患者的痛苦和病死率。

输液反应常见的有发热反应、急性肺水肿、空气栓塞、过敏反应、微粒污染,如果不能早期发现并及时正确地处理,会给患者造成严重的后果。

如何做好输液风险管理

培养正确的静脉治疗思维

医务人员应消除机械执行医嘱和操作的不良习惯,多动脑、勤思考,培养预见性护理思维和降阶梯思维。治疗过程中,既要认真执行医嘱,又要对疾病理论知识与药物熟练掌握,在执行医嘱的同时依据病情的变化调整输液速度。静脉用药时,护士要快速作出判断,早期预见并发症,时刻做到知其然,还应知其所以然。

科学评估 ①评估患者的年龄、病情、过敏史、静脉治疗方案、药物性质等,选择合适的输注途径和静脉治疗工具。②评估穿刺部位皮肤情况和静脉条件,在满足治疗需要的情况下,尽量选择较细、较短的导管。③一次性静脉输液钢针宜用于短期或单次给药,腐蚀性药物不应使用一次性静脉输液钢针。④外周静脉留置针宜用于短期静脉输液治疗,不宜用于腐蚀性药物等持续性静脉输注。⑤P1CC宜用于中长期静脉治疗,可用于任何性质的药物输注,不应用于高压注射泵注射造影剂和血流动力学监测f耐高压导管除外)。⑥CVC可用于任何性质的药物输注、血流动力学的监测,不应用于高压注射泵注射造影剂(耐高压导管除外)。

定期培训,提高综合水平 ①更新观念,提倡优质护理。②专业知识的培训:培训静脉治疗技术新知识,抓好静脉输液的基础培训,培养PICC专科护士,重视PICC的维护,对相关并发症做到早预防、早识别、早处理。③多种形式培训合理用药,让医务人员树立合理用药的理念,提高对合理用药的认知度。④为基层医疗机构护士提供专业知识培训、专科护士培养、学术交流、进修学习的机会,提高学历层次,掌握静脉治疗技术发展的新动向。

完善设施配置,营造舒适环境 在基层尤其是农村,在家中静脉输液、家属自己更换液体和拔针的现象比较普遍,一旦发生输液反应,后果不堪设想。加大乡村卫生院的基础建设,取消在家中静脉输液的现象。设立单独的配药室,完善洗手设施、消毒设备、配药工作台;营造输液室舒适的环境;建立隔离输液室,以备特殊感染的患者使用。配备安全输液工具,重复使用的输液工具要严格消毒、灭菌,一次性耗材用后正确处理,以减少医源性感染的发生。有条件的基层医院,可建立静脉输液配制中心,杜绝或最大限度地减少配药时的微粒污染,缩短护士在有毒环境中的暴露时间,防止药物外溢,保证输液安全。

加强输液流程环节的管理,正确身份识别 进行输液流程优化,医、药、护、技、管理者、患者或其家属均要参与用药流程的改善,形成完整的用药系统。完整合理的用药流程包括正确诊断、对症下药、正确开方、药品质量、妥善配药、身份识别、适宜的输液工具、正确的给药途径、成功穿刺、观察不良反应、遵医嘱、治疗得到跟踪处理等环节。环环相扣,时时查对,互相沟通,正确识别,及时处理。有条件的医院可使用先进的电子输液管理系统,借助信息化建设,保证输液安全。

药物现用现配,关注特殊药物严格掌握药物配置后的有效时间。抗生素必须现用现配,避免把所有的药物都配好一起放在患者的旁边,以免药效下降,理化性质发生改变,增加风险。过敏药物必须做过敏试验,询问过敏史,输注过程中密切观察;其他特殊药物如血管活性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脱水药等,在应用时应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具备治疗护理思维,合理调整输液速度,严密观察其不良反应。

定时巡视,提高应变能力 静脉输液后,告知患者输液的注意事项,定时巡视,尤其是独自输液患者、老人、小儿,并对患者病情及治疗效果做好记录。输液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要尽早干预,避免输液相关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加强输液安全知识的宣教 基层医疗单位就诊的患者文化程度较低,皮试、输液后到处走动,擅自调整输液速度,均增加输液反应的发生率。健康教育应贯穿输液的全过程,宣教形式多样化,如面对面交流、张贴宣传面、制作宣传手册、播放视频、举办小讲座、患者现身说法、摆放相关的医学书刊等,以满足患者对健康知识的需求。宣教内容全面化,如输液风险告知、输液前的准备、输液肢体如何摆放、常见的输液反应及预防、拔针后按压的正确方法、输液的误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