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劳动教育方案

大学劳动教育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劳动教育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学劳动教育方案

大学劳动教育方案范文第1篇

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

大学本科教育中开设劳动课是实施立德树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践性是高校劳动教育的重要特征,实践是大学生的课堂。劳动可以树德、可以增智、可以强体、可以育美,劳动教育在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了落实全员育人的要求,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努力发现并呵护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将劳动教育与专业特点相结合。

一、劳动主题:

课程主题:设计来源于生活

我们的生活中总是会有一些旧物。每一件旧物,都是一个故事。每一件旧物里,都驻着一个老灵魂。它或许承载过你往昔的记忆,或许刻录着你经历过的风雨……但当我们的节奏越来越快、我们的生活不断向前,大多数人并不能够定期的、合理妥当的处理自己生活中的旧物,更多的是将之堆放,然后渐渐把它遗落在身后。如此,不仅挤占了我们学校、宿舍里有限的生活空间,还浪费了这些旧物的剩余价值,造成了不同程度上对资源的浪费,同时也是对我们过往的一种亵渎。

所以借对旧物的改造,让我们在提高物品利用效率的同时,重温旧物所承载着的记忆与感动,表达出对自己的希冀,也让生活变得更有味道。

二、劳动内容

根据学校的劳动课安排,结合工业设计专业的特色,本次劳动课内容的安排如下:

1.变废为宝:将校园内或宿舍内废弃的东西经过创新设计;

2.旧物改造:将闲置的东西进行改造设计,令其重新发挥作用;

3.改良设计:对现有的使用体验不好的产品,进行改良设计,符合用户需求;

三、劳动范围及参与对象

工业设计专业XXXX级学生

三、劳动课时

1周

四、劳动要求

1.指导老师清点上劳动课人数,认真记考勤。

2.劝导无故离岗的学生及时返回劳动课堂。对于劝导无效者,作旷课处理。

大学劳动教育方案范文第2篇

1研究对象

以全国10所单科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课程体系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根据本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查阅大量有关通识教育的文献资料,并收集我国10所单科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2.2比较法

通过各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校之间的课程体系比较,找到体育教育专业必修课程内容设置之间的差别和特点,为本研究奠定一定的基础。

2.3统计分析法

用SPSS统计软件,对调查所得的数据进行归纳、整理,对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内容进行综合评价,使整个研究过程和结果更加严密、科学。

3结果与分析

3.1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实践教学环节比较

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强化自身知识、能力和各种素质的重要环节,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第一,从实践教学的内容上分析,教学实践环节以教育实践与科研实践为主,以入学教育、军训和学术活动为辅,另外有一些学校特色和地方特色的课程;第二,从学分和学分所有比例分析,广州体育学院达到21.57%,并且该校设计的内容也是最丰富的,这说明广州体育学院非常重视学生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而其他学校的教学实践环节基本都在10%以内;第三,从开设形式上分析,在课程体系中大部分学校是单独设计实践课程模块,并有相应的学分,只有山东体育学院把实践教学放入学校的公共必修课中。

3.2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实践课程模块优化

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本科学生的综合素质必须借助于实践课程模块来加以培养。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本科课程体系中的实践课程模块设计特点:

第一,把实践课程模块纳入学生教育和培养的课程体系,以学分制的形式出现,分成必修和规定学分选修两部分,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保证实践课程模块按质按量完成,真正达到实践的目的。

第二,把实践课程模块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设计为必修模块B组,内容包括毕业实习、毕业教育与鉴定、毕业论文、军事训练和入学教育。另一部分主要以校园文化生活为主,包括社团活动、科研与讲座、社会实践、拓展能力、就业指导、劳动教育、社会调查和俱乐部活动,设计成选修规定学分A组。

第三,在实践课程模块模式上,根据学生的不同心理特点、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分年级、分阶段安排不同的教育内容,并希望能与其他形式的通识教育模块相联系,使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一体化。第四,实际课程模块共设计18学分,其中A组规定选修8学分、B组必修10学分。学分的分配仅参照《课程方案》、各体育院校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问卷调查的结果,因此该问题有待进行深入的实践研究。

4结论

大学劳动教育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具体实施程序

职业学校的学生应当接受的是一种职业培训,获得一种职业技能,完全没有必要对某一门课程或学科理论进行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理论知识够用就行,不要盲目的进行知识积累。现代职业教育尤其是在西方职业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正逐渐淡化学科课程的界限。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把教学计划的教学内容在企业的实际应用做成“项目任务书”下达给学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完成项目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全部或部分独立设计制定项目实施方案、组织、安排项目施工,解决在项目完成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教师在全过程中作监控指导,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一、项目教学法的发展与理论基础

1、项目教学法的历史发展

项目教学法萌芽于欧洲的劳动教育思想,最早的雏形是18世纪欧洲的工读教育和19世纪美国的合作教育,经过发展到20世纪中后期逐渐趋于完善,并成为一种重要的理论思潮。项目教育模式是建立在大工业社会、信息社会基础上的一种现代教育方法,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实用型技术人才为直接目的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

2、项目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并不是完全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环境下,借助于他人的协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主动建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积极创设理想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主动探索知识,使学生有效的达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建构。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都把学习方式的转变视为重要内容。欧美诸国纷纷倡导“主题探究”与“设计学习”活动。日本在新课程体系中专设“综合学习时间”。我国台湾推行新课程体系中“十大能力”的第九条规定“激发主动探究和研究的精神”,第十条规定“培养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国内地当前课程改革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设置研究性学习,改变学生单纯、被动地接受教师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构建开放的学习环节,为学生提供获取知识的多种渠道以及将所学知识加以综合应用的机会。

项目教学法,其核心追求是:不再以教师把掌握的现成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作为追求的目标或者说不是简单的让学生按照教师的安排和讲授去得到一个结果,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去寻找得到这个结果的途径,最终得到这个结果,并进行展示和自我评价,学习的重点在学习过程而非学习结果,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锻炼了能力。教师的主要任务不是教学学生如何做,而是创建项目教学法的环境,并引导学生自主的完成项目。这正是项目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二、项目教学法与传统教学的区别

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法和以学生为主体的项目的教学法具有不同的特征,学生从中获得不同的收益.

三、项目教学法的实施程序

实施项目教学法一般可按照下面七个步骤进行:

1、教师下达项目任务书:任务书一般包括:完成项目的时间、完成项目的人员、项目完成的具体要求。

2、学生制定项目方案:根据项目任务书的要求,充分利用资源制定项目方案包括:

项目计划,确定实施步骤和程序,时间安排。

3、方案评估:根据学生制定的项目方案由教师组织学生一起对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评估。

4、实施计划:根据可行性方案,学生确定各自在小组内的分工及小组成员间合作形式,按照已确定的工作方案和程序工作。

5、项目施工:较复杂项目或所需时间较长的项目要记好施工日志。

6、成果展示:项目施工结束后,学生对自己的成果进行展示,并进行讲解。

7、评估总结:主要根据每个学生在该项目中的参与程度、所起的作用、合作能力及成果等进行评价,可先由学生自己进行自我评估,之后再由教师对项目进行检查评分。师生共同讨论、评判在项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及学生的学习行为特征。通过对比师生的评价结果,找出造成评价结果差异的原因。

四、项目教学法注意的环节

1、项目的选取

首先,所选项目应包含教学计划内要教的学科的大部分知识点,这样才能在完成项目的同时,保证学生掌握应学习的内容;其次是项目的完整性,项目从设计、实施到完成必须要能够有一个完整的成品出来,作为项目的成果,使学生完成项目后有一种成就感,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再次是所选项目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让学生既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又可以发挥创造和想象力。

2、充分准备

虽然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但教师的任务并没有减轻,要求教师在课前做好大量的准备工作,要求教师不仅能组织和管理好教学,具有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及信息加工能力,还应具备项目规划、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能力。对本专业及相关专业融会贯通,随时回答学生的提问。

3、分组工作

分组教学是项目教学法常用的模式。分组前老师必须要熟悉全班学生的基本情况,分组时让学生自由组合,然后教师再进行调整。一般每组3--5人,最好不要超过8人,必须使每组好、中、差的学生搭配合理,培养学生的协作和团队精神。

结束语

实践证明,通过项目教学法的实施,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到了技能、知识,不但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因项目教学法的独特优势,所以在中、高职院校中应更进一步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大学劳动教育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洒扫应对①;小学德育;生活性;差异性;可操作性;创新性

宋朝理学家朱熹在他所写的《大学章句・序》中写道:“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可见洒扫应对教育即洒水扫地这些日常家务的劳动教育和待人接物的处世教育。笔者通过实践认为“洒扫应对”主题活动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源于生活,突显生活性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自有人类生活产生便有生活教育,生活教育随着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生活即教育与人类社会现实中的种种生活是相对应的,生活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受教育,教育在种种生活中进行。生活即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与人生共始终的教育。”我们从“洒扫应对”的内容、形式以及产生的时代背景、意义均可看出它具有鲜明的生活性。它以儿童生活为源泉,侧重教给儿童生活劳动与社会交往技能,通过儿童熟悉的生活内容与形式激发儿童劳动热情并让他们感受劳动的喜悦,旨在帮助儿童养成终身爱劳动、会劳动、爱交往、会交往的良好品质与习惯。

我校开展的“比萨时间”“美味蛋糕”“我是生活小达人”“五谷杂粮辨识大赛”等活动的生活味就很浓。前两个活动从儿童熟悉的生活入手,紧紧抓住“比萨”和“蛋糕”这两样儿童喜爱的食物,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孩子们平时见到的都是别人做好的美食,现在自己终于有机会动手尝试了,那多有趣呀!如此一来,在高涨的学习热情促进下,孩子们慢慢学会了做比萨和蛋糕的技术。同时,孩子们在劳动的过程中也学会了合作、互助。“我是生活小达人”主要是通过开展穿衣比赛来引导孩子们做好日常事务。因为受年龄与社会环境的影响,儿童经常会出现诸如“五谷不分”的现象。作为教育者,应该敏锐地发现儿童生活认知的空白并为之补白。基于此,“五谷杂粮辨识大赛”便应运而生。“五谷杂粮辨识大赛”通过数十样实物与图片为孩子们提供了展示生活积累的平台。不少孩子凭借已有的生活经验,辨识了大量的五谷杂粮,不得不让人惊讶。这个活动的目的不仅在于选出生活经验丰富的孩子,更在于引导孩子在今后的生活中,用心观察与体会。

总之,“洒扫应对”活动必须贴近儿童生活,让儿童在生活中接受教育,在教育中学会生活。

二、关注个体,突显差异性

现代建构主义教育学认为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进教室的,他们学习的过程就是建构起已有知识经验与新知识间的桥梁,从而丰富自身的知识体系。各个年级学生的生活存在一定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恰恰是教师设计“洒扫应对”活动的重要考量。教师在设计活动方案时应该从宏观上把握各个年级学生的情况,避免出现拔高或要求过低的失误,必要时还可进行实验。

没有考虑儿童实际情况的,活动效果往往不是很理想。试想,将二、三年级的“雪花片搭高塔”安排在一年级,那么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难度无疑加大了不少。因为刚刚入学的他们思维能力、合作能力还处于较不稳定的时期,要他们发挥创造力合作搭高塔显然是“强人所难”。一年级的孩子更适合参加诸如“我是生活小达人”(穿衣比赛)和“厨房巧巧手”(剥玉米比赛)这类比较简单的活动。

事实证明,我校注重孩子发展差异的理念是正确的。各个年级的孩子各取所需,在适合的活动中得到了锻炼与提升。可见,只有关注差异,才能促进儿童真正的发展。

三、注重实效,突显可操作性

这里的可操作性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洒扫应对”活动侧重引导儿童学习各种生活技能并加以掌握、运用。因此,教师设计的活动必须要对儿童的行为起到指导作用,向儿童传授操作性强的生活技能。如,我校开展的“比萨时间”“美味蛋糕”“饺子大王”“搓汤圆”这类活动就很注重教给孩子各种操作技能。教师、家长、外教用心指导示范,孩子们用心学习、实践、模仿、创新。孩子们

在活动中不断实践,进而掌握操作技能。

另一方面,可操作性还指教师设计的活动应具有借鉴价值。笔者搜集资料后发现各地开展的“洒扫应对”活动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其中不乏精品。这些精品活动除了具有较高的德育价值外,还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其他地方的教师可以做到为我所用,操作性很强。如,“钉钉小能手――创意毛线画比赛”就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学生在运用钉钉子这一生活技能的同时,充分发挥创造性与想象力。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开展这项活动。

四、着眼发展,突显创新性

“洒扫应对”活动离不开创新性。笔者在参与我校各个“洒扫应对”活动的设计过程中发现“创新”二字至关重要。

首先,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如上文所述,儿童的生活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着,教育的内容在变化,教育难度也在加大。我们应该努力创新活动内容与形式,做到“新瓶装旧酒”和“旧瓶装新酒”。“我是生活小达人”(穿衣比赛)和“厨房巧巧手”(剥玉米比赛),将一年级孩子最熟悉而又可能是最不容易做好的家庭日常小事搬进课堂,用比赛的方式加以转换。课堂上,孩子们做一做,比一比,学一学,平时不会做的小事,慢慢地会做了,爱做了。用新的形式来引导儿童掌握旧知识,这就是“新瓶装旧酒”。除此之外,我们还应做到“旧瓶装新酒”,将孩子所要掌握的能力寓于孩子感兴趣的活动当中,如“雪花片搭高塔”活动。雪花片是孩子再熟悉不过的玩具了,看似毫无章法的拼装蕴含了儿童无与伦比的创造力。我们何不为孩子提供一个展示创造力的舞台?活动中,孩子不再是孤军奋战,他们有着可爱的小伙伴。他们需要发挥各自的想象力,更需要学会包容与谦卑,团结与合作。我想任何苍白的说教都比不上实践活动给人内心带来的触动有效!孩子们在安静的环境中产生了思想的碰撞,感受了为人处世之道。其次,学生的创造力应有所发挥。人是教育的起点,教育的效果应落实到人身上。“洒扫应对”活动也应有效地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特别是创造力的培养。

“洒扫应对”活动对师生来说都很有价值的,为师生搭建了一个不断创新的平台,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活动的设计、实施无不体现了教师的匠心独运。

大学劳动教育方案范文第5篇

《课程方案》培养目标指导下的课程设置与调整

关于“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教育部《课程方案》中明确提出:“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音乐教育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一定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音乐教育工作者。”笔者将其理解为培养“复合型音乐人才”。结合当前社会状况,音乐本科专业应当使学生具备尽可能多的能力和素养,以适应就业压力日益增大的实际情况。所谓“高素质的音乐教育工作者”,实际上就是具备多种能力的“复合型音乐人才”。当然这里的教育工作者,应当是广义性和普遍性的,即使是一个普通的音乐“家教”,也应当是“复合型”的“高素质”教育者,这不仅关乎个人的生存,也关乎国民音乐素质教育的质量。当然,“复合型人才”的提法是我国高等教育一直坚持的教育理念,简而言之就是要求知识面广,知识的融合度要高,在学科知识、专业技能、能力素质等多方面的复合,深度和广度的复合。

以这种理念为指导,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上,我系根据《课程方案》“课程结构及学时、学分分配”提出的基本要求(即“各类课程的课内总学时为2600--2800学时,其中公共课程约720学时;专业课程为1900--2100学时,按110--115学分安排”),分设了四类课程:音乐学必修、音乐学选修、公共必修、跨专业选修。其中,前两类是指音乐学科的相关课程,后两类是其他相关学科的基础课程,旨在使学生不仅学习专业技能,也能熟知专业理论,不仅通晓音乐学科,也能粗通其他学科。以此实现《课程方案》提出的培养目标。

《课程方案》没有明确“跨专业课程”的设置,这方面,我系充分发挥了长治学院做为综合性师范高校的优势,结合教育部对于高校公共选修课程的要求,同时根据音乐专业的需求,积极与相关专业教师沟通,从而开设了一系列的跨学科基础课程,包括:中外美术简史与名作赏析、电影电视艺术简史与名作赏析、朗诵与正音、戏剧名作鉴赏、舞蹈名作鉴赏、现代教育理论、中外教育史、汉语方言、中国文化简史、外国文化简史、中国文学简史、外国文学简史、中国哲学简史、西方哲学简史、中外文学名著导读、音乐专业外语文献选读、自然科学发展简史、信息技术与现代科技、大学语文等,这些课程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视野,也为学生将来的教学与科研打下扎实的基础。

当然这样的做法,必然带来与《课程方案》在课程结构设置上,尤其是学时和学分上的出入:

从课程设置结构比例来看:总学时2537学时,比《课程方案》要求的最低限度2600学时还要少63个学时;而相关的公共课程1048(808+240)学时又明显高于《课程方案》要求的720学时。这里有几点需要说明:

首先,总课时的减,少除了长治学院对各系整体规划要求的原因以外,更主要的是因为我们增加了学生的实践课程的时间。笔者认为,音乐的特殊性决定了任何一位音乐学生,都必须以实践做为基础,而这种实践不仅仅是在于课堂演唱(奏),更应该是舞台、实地教学的实践,因此,我们通过多种方式在学生实践能力的教育方面进行了加强,详见后述。

第二,以上四类课程设置与《课程方案》提出的“公共课程、专业课程(包括必修课、选修课、地方和学校课程)”并不是一一对应的。跨专业课程在《课程方案》被列在“专业课程”>“选修课”>“任选课”>“美育、教育和文史哲、文理渗透类课程”类下(约216学时)。笔者认为:此类课程不是音乐学的专业课程,而是跨学科性质的公共课程,所以应当划归“公共课程”类下,与“公共必修”同级。这个看似无关宏旨的问题,实际上是对于学科概念、内容,以及“复合型”、“高素质”概念如何认识的问题。做为一个音乐教育者,多元视角尤为重要,将“跨专业”提升到与专业课同级的高度,是强调人文素养、强调多元视角的一种态度,而这种态度直接影响到课程实施的力度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相比《课程方案》216学时,跨专业240学时也明显高出不少,这同样是出于对学生多元视野培养层面的考虑。而从学生的学习效果来看,这样的做法并没有影响到学生专业方面的学习,反而使他们在学习中可以触类旁通。尤其是在对音乐作品的把握和理解力方面有了明显的提高;而就毕业生论文来看,写作能力和研究角度也有了极大的拓展,这与公共课程的增加是有很大关系的。

《课程方案》对“培养规格”的要求中,强调培养的学生应当是:“系统掌握从事学校音乐教育所必备的音乐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较强的艺术表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能够胜任学校音乐课堂教学、指导课外艺术活动、参与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并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我国高校音乐教育的现状,恰恰是在音乐本专业上强调甚多。而在“较高的文化素养”方面关注不够,这种长期的“不够”,也使得学生难以更进一步地具备“较强的艺术表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由此,“跨专业课程”的设置和强调,是十分必要和紧要的。

《课程方案》“实践环节”实施应结合社会需求

“综合实践能力”是一名音乐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应用的最重要的能力。因此,《课程方案》除了对课程设置加以细化之外,还专列“实践环节”以强调其重要性。具体为:社会实践(入学教育、军训、劳动教育、社会调查、毕业教育、就业指导);教育实践(10-12周,其中见习1-2周,实习8-10周);艺术实践(6周,第二至七学期集中进行,第七学期安排1周时间作毕业汇报);科研实践(论文写作及答辩,4周)。其中,社会实践、教育实践、科研实践,都应当以艺术实践为根本,毕竟音乐是一门专业性、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因此只有专业技能上过硬,才有可能谈得上其他的实践,否则都只能是或为空谈,或流于形式。而强

调艺术实践,培养技能技艺,又必须与社会需求相匹配,尤其是在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当前,对社会需求的了解尤为重要。

在教学中注重实践,是近年来提得比较多的一种理念,关键点是,不能将一般意义上的课堂演唱(奏),等同于舞台上的演唱(奏)实践。所以,我们提倡学生课堂学习与舞台汇报相结合,从而增强学生的舞台实践经验。而舞台表演也有差别,在学校音乐厅的汇报演出。还不能等同于诸如下乡、比赛、庆典等场合的文艺演出,二者对于表演者而言,区别在于心理状态――这对于表演者又是极其重要的一点,观众的欣赏口味、评判体系,不同性质演出对于演员的不同要求等等,这些都会影响到演员的现场表现。因此,我们不仅仅是组织校园内部的舞台汇报,还组织多种性质的音乐演出活动。例如,参加黑龙江国际滑雪节开幕式文艺盛典(2007)、北京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录制(2008、2009)、文化部“唱响中华”五十六个民族共贺建国六十周年大型文艺盛典演出(2009)等,做为地方院校,这种机会并不常有,而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学生们在国内知名导演、专家的亲自指导下,从根本上提高了师生的认识水平和业务能力,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极其宝贵的经验,为学生今后从事教育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然,我们的这种做法还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艺术实践,也不是单纯为艺术实践而实践。笔者认为,《课程方案》中提到的四种实践应当是相辅相成,互为条件和补充的。因此,在强调学生进行艺术实践的环节上,我们首先做的事情是充分考虑和观照社会需求。自2008年3月开始,我系通过组织教师和学生到中小学实地调查基础音乐教学现状,了解其实际需要及对我们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邀请中小学校长和音乐教师座谈。共同分析和研讨音乐教育教学改革;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的职工文化活动;同时,长期关注各种用人单位、用人渠道的用人动向等等。以这些做为重要参考,不断调整和完善培养计划,并在恰当的时机,强化或侧重某一方面的专业技能,从而为学生争取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以及更长远的就业发展机会。

既然《课程方案》注意到了实践的重要性,那么基于这一层面的考虑,在教学目标上,还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是基于实践基础上的一种重要的能力体现。音乐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既有的技巧、知识,又要敢于创新,敢于创造。《课程方案》实施以来,我系每个学期定期举行学生汇报演出,鼓励学生演唱(奏)原创作品,哪怕是一首普通短小的歌曲,只要是学生自己的创作,都给予充分的肯定,从建立自信开始,转而成为兴趣化的关注,进而系统化地学习创作,从而增强了能动性。几个学期的实践证明这种方式促进了学生的积极性,不论在专业,还是在音乐理论课程、公共课程的学习方面,都有了明显改观。很多学生自发地写了心得体会,还有些学生根据当地曲艺、戏曲、器乐曲进行改编,这些都令我们教师颇感欣慰。

依托“非遗”保护项目拓展教学空间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是近年来广受关注的问题,《课程方案》也非常明确地强调了这一点,在“课程结构及学时、学分分配”中一级分类(选修课一级)中专设“地方和学校课程”,规定以“约180学时,10学分”为参照系,“根据区域性、民族性音乐教育的要求和学校特色开设课程”。内容包括“民族音乐历史与文化、区域音乐历史与文化、少数民族乐器、民间音乐采风、民族音乐教学研究、民族语言的音乐教育实践等”。

长治学院地处山西东南部地区,这里有大量丰富的民间音乐文化资源,不仅有上党八音会、上党梆子、上党落子、潞安鼓书、襄垣鼓书、沁州三弦书、襄垣秧歌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国家级传承人,还有迎神赛社、庙会等多种民俗活动;不仅有大量神话传说,还有大量文物古迹。这些为我们的“地方和学校课程”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教学资源。

由此,我们增设了晋东南说唱音乐赏析、上党戏曲剧种名段赏析、上党八音会以及民间音乐采风等具有晋东南地方特色的课程,并根据课程需要编写了《上党地区传统音乐概论》(晋东南地区,古称“上党”),并在此基础上逐渐整理拓展出《资料汇编》和“系列丛书”。同时,根据本科设置特点,从大学三年级开始,依托论文写作课程,不定期组织学生进行田野考察;同时,将当地知名艺人请人校园做专题讲座,并教授学生唱(奏)民间音乐。这种“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使教学空间获得了极大的拓展。

这种做法有两个突出的优点:第一,使学生感知并热爱传统,学习并传承传统;第二,学生以此为契机,可以采集汇报演出的创作素材,也可选择毕业论文的研究对象。而由此带来的深层影响是,使学生经历了真正意义上的“科研”过程,锻炼了“科研”思维,从而真正具备《课程方案》培养目标所讲的“一定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关于《课程方案》进一步实施的几点建议

1,建议教育部每年对各试点学校下达明确的指导性文件,确定每年工作的任务与目标;同时,必须考虑到中西部地区与沿海地区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的巨大差异,制订相应的指标,对各个区域的试点单位进行教学量化考核。

2,教育部体卫艺司应当将各试点学校开发的地方特色课程教材统一审核后纳入国家统编教材范围。

3,建议各省教育厅体卫艺处组织本省试点学校向下发展自己的中小学教学试验基地,真正意义上推广课程改革的经验和成果,并及时反馈信息,及时研改,将试点的各项工作长期有效地进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