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医基础理论十二五

中医基础理论十二五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医基础理论十二五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医基础理论十二五

中医基础理论十二五范文第1篇

“对于‘控制血压预防高血压患者发生或复发脑卒中时,血压水平是否越低越好’这一问题,已有许多争论。 对这样的争议,只有通过设计很好的随机临床试验研究来回答。”世界高血压联盟主席刘力生教授在“脑卒中后患者最佳血压控制方案的随机临床试验研究(ESH-CHL-SHOT)”的新闻会上指出。

据介绍,刘力生教授与欧洲高血压学会原主席Zanchetti教授,于2010年率先联合中国高血压联盟与欧洲高血压学会,组织发起了以北京高血压联盟研究所和意大利米兰Istituto AuxologicoItaliano为联合中心的“中欧脑卒中后患者最佳血压控制方案的随机临床试验研究(ESH-CHL-SHOT)”,其目的是以最佳的科学方法探讨在脑卒中患者中预防脑卒中复发的最佳血压控制水平(诊室血压、七日家庭自测血压和24小时动态血压)和最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水平,从而回答血压水平的控制与心血管疾病事件之间是否存在J-型曲线的问题。

据记者了解,“ESH-CHL-SHOT研究”是一个前瞻性的,多国家、多中心参与,可比较的随机临床试验研究。该研究方案已通过中国及欧洲伦理委员会的审批。目前,SHOT研究中国中心已有50多家符合条件的地方中心或医院参加,欧洲中心也已有23个国家中心参加。其目的不是比较药物的疗效,只是比较将血压血脂控制在不同水平对于预防脑卒中复发的影响。研究人员需要根据随机分组后病人所在的组别采用合适的国家许可的处方药物将病人的收缩压(SBP)及LDL-C控制到相应的目标范围。因此,ESH-CHL-SHOT课题与药品制造企业的药品开发与上市无关,但它的学术意义及对于临床指南的制定意义重大。为此,李氏大药厂(香港)有限公司-兆科药业(合肥)有限公司、北京力生心血管健康基金会等机构,在国际经济持续走弱的大环境下,决定尽其所能支持ESH-CHL-SHOT中国区研究工作的开展。世界高血压联盟主席刘力生教授对李氏大药厂(香港)有限公司、北京力生心血管健康基金会、深圳奥萨医药集团、河北石药集团及百略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所持有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及对ESH-CHL-SHOT研究的支持表示感谢;与会同期举行的还有李氏大药厂(香港)有限公司向SHOT研究中国中心捐赠3000 人份降压治疗用药“再宁平”的签约仪式。

“十二五”重点图书项目《中国针灸全书》出版发行

日前,由本刊特约编委、河南中医学院王民集教授担任第一主编的国家“十二五”重点图书项目、国家出版基金资助出版图书项目——《中国针灸全书》由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发行。

据了解,《中国针灸全书》是一部针灸相关人士必备的针灸大型实用性工具书,图书容量达1000多页,由全国众多知名针灸学专家和医生合作完成,融合了古今针灸精华,共分为上篇、下篇与附篇。上篇概述针灸发展史、基础理论、经穴名称、出处、取法、定位、主治作用、刺灸法及古今验方与现代研究等内容,并汇总古今常用针法、灸法的操作程序,对多种针法内容予以规范;同时还新增了刺灸法操作量学要素及临床常用的腹针疗法、小针刀法等内容,体现了针灸学科发展的时代性。下篇重点介绍了针灸辨证、脏腑、经络八纲辨证、治则治法的基础理论知识及其具体应用,并对近200多种针灸疗效较好的病症进行规范详尽的描述。附篇主要包括针灸学古今集锦,并集历代文献之精华和诗词、歌赋于一体,起到了括约全书及画龙点睛的作用。全书收录针灸图标1000多幅,让大家阅读针灸学知识时更为直观。

另据记者了解,本书第一主编王民集教授,系全国名老中医邵经明教授的学术经验继承人,中国针灸学会耳穴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河南省针灸学会理事;长期从事中医针灸教学、临床和科研工作,专长中医针灸。临床上擅长针药并用治疗各科疑难杂症,尤其对中风偏瘫、面瘫、脑瘫、哮喘、风湿、类风湿、乳腺病、胆石症等病证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和独特见解。

中医基础理论十二五范文第2篇

1.1研究价值被广泛认同

一个学科独立存在,首先要具备独立的学术与社会文化价值。中医文化研究的价值体现在多个方面。从微观方面看,有利于中医学的学术繁荣。中医学兼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属性于一身,但中医学的现代研究大多属于自然科学研究,对于中医学的文化研究则起步晚、成果少、影响力不大。中医文化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中医研究的偏差,弥补现代中医研究的不足。从中观方面看,有利于总结中医学发展规律,为中医学发展提供动力。通过对中医文化内涵及发展规律的揭示,来传承传播中医文化核心价值,保存与发展中医学原创思维,为中医学术发展提供方向引领与动力源泉。从宏观方面看,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复兴。“中医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原创思维方式,融合了中国历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精华,凝聚了古圣先贤和儒、道、佛文化的智慧,充分展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大力弘扬中医文化,大力发展中医文化事业,是提升国家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选择和重要途径。

1.2学科内涵认识趋近

学科内涵是一个学科明确研究对象,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标志。中医文化学是研究中医文化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关于中医文化的界定非常关键。由于对文化本身认识的多元性,给中医文化的界定带来了复杂性。目前的代表性观点有:“所谓中医文化,不是或主要不是指中医作为科学技术本身,而是指这种科学技术特有的社会形式、文化氛围,也即中医学发展同整个社会文化背景的联系以及中医学中所体现的特有的文化特征”。这是从中医文化与中医科学技术区别角度来界定的。另外一种是广义文化上的界定,即“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体现中医药本质与特色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还有一种是从文化的具体层面来界定,如“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学内在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外在的行为规范、器物形象的总和”。几种界定尽管角度不同,但对于中医文化的研究对象却基本达成共识,即中医文化以中医学为研究对象,研究中医学与传统文化的联系及中医学自身的精神文化、行为文化与器物文化。

1.3学术研究成果向综合集成

中医文化研究热首先是由传统文化热推动的,中医文化研究早期成果集中在中医学与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国传统哲学、易学及儒学、道学、佛学的关系上。关于中国古代哲学与中医学关系,如刘长林的《内经的哲学与中医学的方法》;关于易医关系,如杨力的《周易与中医学》、张其成的《东方生命花园———易学与中医》;关于中西医文化比较,如何裕民的《差异•困惑与思考———中西医学比较研究》、祝世讷的《中西医学的差异与交融》;关于中医与儒学、中医与道学、中医与佛学方面的研究专著,如薛公忱主编的《儒道佛与中医药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历史研究不可或缺。中医学史早已经成为一门较为成熟的独立学科,从中医学术史过渡到中医文化史是中医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转向,也是中医文化学独立的一个重要基础。马伯英的《中国医学文化史》是中医文化史研究的奠基之作。中医哲学作为中医文化的核心内容,中医哲学史研究自然也成为中医文化研究不可或缺的一个重点内容。程雅君的《中医哲学史》计划四卷本,目前已经出版二卷,是中医哲学史研究的扛鼎之作。另外,由南京中医药大学牵头组织编写的《中医文化研究》三卷本,从中医文化源流、中西医文化比较、中医文化复兴三个方面对中医文化进行了开创性研究。随着中医文化研究的深入,中医文化教育在高等中医院校中广泛开展,编写教材、构建中医文化与中医哲学知识体系成为中医文化教育工作者的另一项工作任务。《中医药文化基础》《中医哲学基础》《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中医文化导读》等教材不断创新,有的列入国家规划教材,有的成为省市精品教材。从分化走向综合,是学术研究与学科发展的规律,也是学科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1.4学科队伍不断壮大

中医文化研究最初是由两部分人员构成,一是哲学工作者,从中国哲学角度探讨中国传统哲学对于中医理论形成与发展的影响以及中医学思维方式特征,或从科学技术哲学视角探讨中医学方法论及其发展规律;二是中医医史文献专家,医古文、中医史学是这一群体的先觉者,还有一些中医文献学专业工作者也加入到中医文化研究队伍中来,目前许多研究机构的中医文化学科带头人同时也是中医医史文献专家。随着中医药机构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为满足中医文化教育、宣传与传播的需要,一些中医药管理工作者、中医临床专家、中医基础理论教师、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外国语教师也介入到中医文化研究与教学中来;同时越来越多不同专业背景的研究生如哲学、语言学、传播学、教育学的研究生也开始关注中医文化,甚至将中医文化作为自己的学位论文。

1.5学科建制基本成形

随着中医文化研究的深入,中医文化研究机构也开始先后成立。南京中医药大学1994年成立了全国首家中医文化研究中心。1999年北京中医药大学成立了中医文化研究中心,2014年该中心更名为独立建制的国学院、中医药文化研究院。随后山东省、上海市、福建省、安徽省、河南省、湖北省等省市也先后成立了中医文化研究与传播机构,其中有些研究机构已发展成为省级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有的机构成为学校2011年协同创新中心,还有的中医文化研究团队成为校级或省级科技创新团队。1996年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文化分会正式成立,从此中医药文化研究有了自己独立的学术团体。2007年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医哲学专业委员会成立,联合中国哲学史及中医基础理论学者,积极开展中医哲学学术研究与学科建设。专业学术期刊是学科成长的重要平台,也是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医古文知识》《上海中医药杂志》《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等中医学术期刊相应开设“中医文化”专栏,《中医杂志》的“学术探讨”栏目也积极发表中医文化研究成果。

1999年《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创刊,这是目前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学报中唯一的社会科学版学报。2006年原《医古文知识》更名为《中医药文化》并正式创刊,成为目前国内唯一专门研究中医药文化的学术期刊。近几年几乎每年都有多项中医文化研究课题被立项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甚至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的重大招标项目,有的还立项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标志着中医文化研究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此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十二五”学科规划中将中医文化学作为了重点建设学科,包括安徽省、南京市、山东省、上海市、北京市等地多家研究机构入选。国家行业主管部门将中医文化学列入重点建设学科,标志着中医文化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具有了合法性。安徽中医药大学等高等院校在中医学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中医文化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招生点,南京中医药大学与北京中医药大学率先在中医学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中医文化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招生点,专门培养中医文化研究高级人才。

2中医文化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

中医文化学作为一门学科虽然已初步成型,但由于学科发展时间短,还存在学科界限模糊、研究内容过于分散、研究队伍有待提高等诸多问题。

2.1学科界限模糊

作为一门交叉学科,中医文化学与中医史、医古文、中医文献学、中医基础理论学科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一些内容的交叉渗透难以避免。但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中医文化学必须进一步明确自己独立的研究对象,否则就会出现一个问题多个学科去“争抢”研究,导致中医文化学科被淡化,甚至学科独立存在的必要性遭受质疑。因此,在保持与其他学科交叉渗透的优势前提下,进一步明确自己的研究重点,划定自己的学科界限非常必要。

2.2研究内容过于分散

在中医文化研究的早期阶段,研究内容分散无可厚非,但作为一个独立建制的学科,则需要将研究视野集中到解决中医文化学科核心问题与关键问题上来。另外,中医文化研究还存在着整体水平不高的问题,正如有研究者指出:“现有研究虽不乏精品,但低水平的所谓‘研究’却也占据了相当比例。这种研究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严重影响了中医文化研究的整体水准,使其整体研究状况与其深远的现实意义之间呈现出不平衡的状态”。中医文化研究重点应从过去“回溯性”研究,转向到解决中医发展的现实问题中来。

2.3研究队伍有待提高

由于中医文化研究者来自众多学科领域,受学科视野限制,学者们往往选择自己熟悉的问题,运用自己的学科方法开展研究,而缺乏文化整体视野的观照。目前中医文化研究主体,一是中医药学者,一是文史哲学者。中医药学者研究中医文化具备得天独厚的条件,但部分研究者由于缺乏人文理论素养,不熟悉文化研究方法,导致研究成果容易滞留在医学层面,而未能够深入到中医文化内核。而一些文史哲工作者长于文化研究方法,但缺少必要的中医学知识储备,研究成果容易滞留在文化表层,未能切入中医内部。两个研究主体由于处在不同学科领域,缺乏必要的交流、沟通与理解,所以培养一批热爱中医文化事业、具备深厚中医文化功底的中医文化专职研究队伍刻不容缓。

2.4引导作用未充分发挥

中医文化研究时间不长,在没有统一的理论范式引导下,对中医文化研究中的重大问题并没有取得统一认识,许多问题尚处于见仁见智的阶段。《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2号)提出,要繁荣发展中医药文化,将中医药文化建设纳入国家文化发展规划,并将其提高到与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并列并重地位。中医文化的作用在于引导,但由于学术内涵研究不足、实践研究不够,其在引领中医教育、医疗、科研、保健、产业与对外交流合作方面的作用发挥不尽理想。

3加强中医文化学科建设的建议

3.1加强学科内涵研究,厘清中医文化学科与其他学科关系合理界定中医文化学科内涵是中医文化学科建设的一个基础性工作。尽管目前对中医文化学科内涵的认识趋同,但如何从中医文化本质、要素、结构、功能等方面分层界定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医文化学科内涵界定既不能广泛无边,否则难以体现中医文化特色;也不可过于狭窄,否则难以起到引领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作用。界定中医文化内涵,除了需要处理好中医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与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关系外,还需要处理好中医文化学科与其他中医药学科的关系,厘清中医文化与中医文献、中医史、中医基础理论等学科的界限,在保持为其他学科提供文化背景、思想源泉与发展动力的前提下,保持和维护学科自身的特色与独立性。

3.2聚焦重大需求,解决中医文化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

中医文化研究涉及面广,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但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首先需要解决的是本学科的重大基础理论问题,同时还需要解决中医药传承传播领域重大实践问题。在中医文化学科理论问题研究中,除了合理界定中医文化学科内涵外,还需要解决中医科学性、中医文化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医学思维方式等重大理论问题。中医文化需要解决的重大实践问题,着力点应放在中医文化的保护、传承与传播上。

3.3加强中医文化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中医文化专门人才

中医基础理论十二五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肠;俞募配穴;小肠运动;小肠吸收

【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181-01

小肠运动和吸收功能障碍,可导致肠道对电解质、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的吸收障碍,从而影响骨骼、肌肉等的营养代谢。小肠疾病困扰很多临床患者,临床治疗沿用足三里等穴位。本实验从经穴-脏腑相关性出发,验证小肠经数俞募配穴对小肠功能的影响。

1 材料:

1.1 主要试剂及仪器:D-木糖(武汉博士德公司提供),血清D-木糖试剂盒(武汉博士德公司提供),毫针(华佗牌0.30×13mm),墨汁,电子天平,鼠板,离心机,注射器,解剖剪,灌胃器,直尺,眼科镊子,离心管等。

1.2 实验动物:Wistar雄性大鼠21只,清洁级,体重200±15g,由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院提供。饲养条件:室内温度18℃~22℃,自然光照,普通清洁鼠饲养。

1.3 实验分组:将Wistar雄性大鼠21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7只。分组如下:实验组:每天捆绑针刺关元穴和小肠俞[1]。对照组:每天捆绑针刺足三里穴[1]。空白组:每天抓取捆绑。以上三组每天针刺一次,一次20分钟,共15天,针刺7天休息一天。

1.4取材及检测指标:将实验组、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先灌服5%D-木糖溶液0.3 g/kg(即0.60ml/kg),45分钟后灌服0.2ml墨子,1小时后先眼球取血,制备血浆,按试剂盒说明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D-木糖含量。然后立即处死大鼠打开腹腔,分离肠系膜,取出肠管,置于托盘上,轻轻展开呈直线型。然后以幽门为起点,用直尺测量墨汁推进距离(cm)与小肠长度。计算大鼠墨汁在小肠内移动的距离占小肠全长的百分率。

1.5 统计学处理:借助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以x(―)±S表示,以P

2 实验结果:

2.1 针刺小肠经募穴(关元穴)和背俞穴(小肠俞)对小肠蠕动的影响

针刺小肠募穴(关元穴)和背俞穴(小肠俞)组与空白组比较小肠推进率显著降低(P0.05)。实验结果表明,针刺小肠经募穴(关元穴)和背俞穴(小肠俞)和足三里穴对小肠蠕动有明显抑制作用。

2.2 针刺小肠经募穴(关元穴)和背俞穴(小肠俞)对小肠吸收功能的影响

针刺小肠经募穴(关元穴)和背俞穴(小肠俞)组与空白组比较小肠D-木糖浓度含量明显增高(P

3 讨论:

木糖是一种五碳糖,通常在血液中不存在,D-木糖在小肠内通过被动扩散的方式进行吸收,不需消化酶参与,吸收后在体内不被肝脏代谢,其吸收水平能够反映小肠的表面积及小肠吸收功能水平。因此,如果以定量木糖口服,在规定时间内测定血木糖量,即可了解小肠的吸收功能。

俞募配穴,又称“前后配穴”,为临床常用的选穴方法。俞穴即背俞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募穴,是脏腑之气结聚于胸腹部的腧穴,五脏六腑各有一募穴。脏腑之气与俞募穴是相互贯通的。另外,从俞募穴的分布部位上,背俞穴分布于背腰部,募穴集中分布于胸腹部,根据“腹为阴背为阳”的说法,俞募配穴法充分体现了经络的调节阴阳作用,二者一前一后,一阴一阳,相互协调,相辅相成。

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它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之功能。实验表明针刺足三里穴对运动亢进的小肠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相对静息状态下小肠运动功能的影响,发现针刺足三里穴可加强静息状态下的小肠运动功能。提示足三里穴对狗小肠运动功能有双向调节的作用[2]。

现代医学认为小肠是食物消化吸收最重要的场所;中医认为小肠有受盛化物、泌别清浊的作用。小肠功能紊乱可导致腹胀、腹泻等疾病发生。针刺小肠经募穴(关元穴)和背俞穴(小肠俞)与足三里穴及空白组对照后可发现,针刺募穴(关元穴)和背俞穴(小肠俞)与针刺足三里穴均可降低小肠蠕动。但针刺募穴(关元穴)和背俞穴(小肠俞)与针刺足三里组比较,针刺募穴(关元穴)和背俞穴(小肠俞)对于小肠吸收功能提高明显优于针刺足三里组。通过本实验的研究,从一个角度验证经穴-脏腑相关性,丰富针灸学内容。同时,为临床治疗小肠疾病提供基础理论支持,是中医传统针灸学与现代医学有机结合的一个新的思维方向,对于中医的现代化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方宗畴.《实验大鼠针灸俞谱及针刺手法》.南京铁道医学院学报,1993;12(1):19~21

[2] 谭晓红,李绍芝.《针刺足三里对狗小肠运动功能的影响》.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7; 17(1):64~66

第一作者:

王思澎,男,1987年10月,黑龙江省林口县,在读研究生,针灸治疗神经系统疑难杂症,黑龙江中医药大学,150040

通讯作者:

中医基础理论十二五范文第4篇

【关键词】病案教学;生理学;教学效果

21世纪是一个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的知识经济时代,生命科学为21世纪自然科学和社会进步的关键学科,医疗卫生工作关系到千百万人的生命和健康,因此,提高医务人员素质和医疗水平至关重要,医学院校临床医学各专业的高等教育正肩负着培养实用型医务人才的重任。所以如何在医学高等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情况下,针对医学教育特点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优秀医务人员,是值得每一位教师探讨的课题。

临床医学教育出发点和归宿是临床医疗能力的培养,很多基础课教师只重视理论讲授,不注重临床知识灌输。重理论、轻临床,成为医学基础课教学的普遍现象。

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与临床实践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要认识疾病的病理变化必须先弄清人体正常的生理机能。生理学家Claude Bernard指出:“医学是关于疾病的科学,而生理学则是关于生命的科学,所以后者比前者更有普遍性。”我们通过近年生理学教学认识到,教学中不仅要把理论传授给学生,而且要突出生理学的临床实用性,注意将生理机制、生理功能与临床疾病相结合[1]。从理论到实际,有效地提高教学水平。

很多教师认为生理课只是一门基础课,只须将理论知识讲熟,新教师更把重心放在双语教学或课件制作上,导致学生反应课程抽象、空洞、难懂、易忘,他们忽略了教学立足点是服务于病人,生理教学就必然要和临床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如绪论部分兴奋性上升引起惊厥,降低引起反应迟钝或昏迷;血液系统贫血产生、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与血细胞生成的关系;循环系统中早搏与心肌兴奋性周期性变化,心律失常与心肌动作电位的关系;水肿与组织液生成回流的关系;呼吸系统中肺通气阻力改变与肺气肿和哮喘的关系等,讲生殖系统时与爱滋病联系起来,阐明爱滋病的病因和传播与生殖系统的关系。其实只要把抽象理论与临床病案联系起来,学生就很容易记住并掌握知识点。

生理学几乎所有章节涉及的功能活动都能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关键在于教师用什么方法吸引学生的眼球。有的教师采用先讲生理学相关知识再具体到某一病案的聚合式;有的采用先举病案再落实相关知识的辐射式;有的采用每讲到一个知识点就用临床实践加以说明的分解式。不管采用什么方法,都是要把科学知识讲授融入到教学艺术中,升华到艺术水平,就是教学最高境界。

在高等中医院校本科生的生理学教学中,我们已经创建并开展了病案导入式教学模式:病案引导教师精讲课堂讨论教师总结,是“辐射式教学”(先举病案,再落实相关生理学知识)与“病案讨论课”两种教学模式相结合的产物。是以具有代表性的教学病案为引导,让学生围绕病例展开学习,在教师讲授完系统的理论知识、学生具备一定基础后,教师引导学生对病案具体问题进行简短分析讨论,最后用所学生理学理论解释病案问题的过程[2]。

病案引导:授课时,在简短介绍授课内容和目标要求后,先将准备好的完整临床病案资料以导课的形式介绍给同学们,形成具有感染力的以病案引入为先导、多媒体为平台的教学模式,例如:在讲授糖皮质激素的调节这堂课时,教师开篇引入案例“某病人长期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突然停药,随即发生了一系列临床危象”,病例叙述中要简述病史摘要,体检化验及入院处理,然后结合学生对生理学基础理论的掌握情况对资料中临床症状及检查结果提出相关问题,之后以此病案为切入点展开教学。

教师精讲:之后在教师的引导下,由病案引出所要讲述的生理学理论知识,这样能够使同学们带着问题去听课。利用80min左右时间,教师通过采取CAI多媒体课件平台下的、讲授法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实用性和针对性为准则,以概括讲解、突出应用为重点,同时运用提纲挈领式教学、串讲知识点等方法,把本次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某器官系统功能的理论知识”进行周密设计的讲授。

课堂讨论:利用10min,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课堂讨论,指导学生用已学生理学理论完成对病案中病因、症状、治疗等方面的初步阐释。教师要注意启发诱导,促进学生思维,并及时纠正一些常见错误。利用5min每组一名学生发言。

教师总结:最后5min教师点评,对学生提出的共性问题及难点做出分析与总结,以巩固所学内容。并初步制定治疗计划,以培养学生临床思维。

在传统讲授法的基础上,采用病案导入式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存在着多方面优势。教学过程具有真实性、实用性和生动性的的特点。这种教学模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发了学生对基础医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使学生思维能力增强,课堂气氛活跃;这种教学模式保证了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并将其用于解释在实践中所碰到的问题,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加强了学生对理论内容掌握;这种教学模式提高了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了临床思维能力。这种教学模式提高了教师业务素质,教师必须精心安排课堂讲授与讨论总结的学时比例,准备病案,同时做好理论知识的精讲点拨。可见病案导入式教学模式:病案引导教师精讲课堂讨论教师总结,这种新模式下的生理学学习过程避免了传统教学法的单纯以教师讲授为中心及讨论式教学法的单纯以学生为中心的两个极端,变成了教师与学生同心协力搞好教学工作,这完全符合教育心理学的原理,容易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目前,我校生理学教学正在深入研究、建立健全病案导入式教学模式,以期寻找到病案教学在生理教学中应用的最佳模式。将生理机制、生理概念、生理功能与临床疾病相结合,做到从理论到实际、突出学科临床实用性,有效地提高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王玲,孙平,杜智敏等.药理学教学中以病例为中心教学方法的实践与探索.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26(5):56-57.

[2]Robert E, Dupuis, Pharm D, et al. Use of Case-Based Learning in a Clinical Phar-macokinetics Course[J]. Am J Pharm Educ,2008,72(2):29-30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沈宁:女,山东淄博人,1980年3月生,34岁,硕士学位,研究生学历,讲师。从事医学生理学教学与科研。

中医基础理论十二五范文第5篇

传承菁华,中医药事业再攀高峰

2006年2月,省卫生厅正式下文,同意设置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一千多个日日夜夜过去了,寄托着两院区近千余名职工心愿的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从设计者手中的建设蓝图一步步成为现实,如今按照三级乙等中西医结合医院标准建设的新院已经完成地下工程施工,地面工程也正在有条不紊地建设中。五年的不断融合,两院区形成了传统优势更强、新增长点不断涌现、以点带面全线发展的态势。特别是太平院区(温岭市中医院)依托大整合平台,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数字是最好的证明。门急诊服务从2005年末的37万人次增长到2010年末的52万人次,出院从9000人次增长到1.7万人次,年业务收入超过2.4亿元。院区拥有国家级中医重点专科1个,省级中西医结合重点专科2个,地级中医(中西医结合)重点专科3个。

发挥优势,中医药特色日益彰显

“十一五”期间,我院以实施“中医药攀登工程”为载体,以创建“浙江省首批中医名院”为抓手,加大中医药事业发展力度,中医药特色优势日益彰显。中医传统医疗、中治率、参与率明显提高,非药物治疗手段解决常见病取得了一定疗效,百姓对中医的认识、接受、热衷大幅增强。积极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中医针灸推拿、拔火罐、刮痧、理疗小针刀、药物熏蒸、牵引、康复等诊疗项目,已形成了市内的拳头诊疗项目。连续六年举办“冬令滋补膏方节”和开展“冬病夏治”门诊,向老百姓展示了中医药“简、便、验、廉”的魅力。同时,在各类传染病的防控应急中,反应快,不缺位,医院针对“手足口病”与“甲流”等传染病的发生,推出的“中药香囊”、“中药防感汤”等一批特色鲜明的中医药诊疗手段在公共卫生防治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006年至今,承办国家、省级继续教育项目5次,召开各类学术会议5次;共申报课题48项,完成课题鉴定9项;共申报新技术新项目100余项,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获台州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三等奖4项;共300余篇,正式出版著作8部。中药验方效方治疗脉管炎、肾病、肝病、胃病、肿瘤术后康复等在市内有较高影响力。

城乡联动,中医药服务再延伸

为了使中医药发挥更大的作用,进村入户普惠百姓,我院实施“上挂下联、一体推进、同步发展"战略,上挂中医院校、知名医院,下联乡镇社区、中医诊所,结对帮扶,定点坐诊。“中医进农村,服务心连心”活动,从蛾嵋山顶到老区坞根及石塘海边渔村,足迹踏遍温岭的每一个角落。年均派出医务人员下乡义诊达23次,赠送常用药品近15万元,惠及群众5000多人次。常年免费送出院病人回家,仅送血透病人也超万人次,行程达百万公里。2009年,医院启动了与全市500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建立“城乡联动”接对子活动。与坞根镇卫生院、石塘镇四新中医社区、城北麻车中医社区、横峰街道中医社区开展中医结对活动,定期派出中医专家下社区进行义诊、坐诊、会诊、手术、讲课等技术指导,帮助基层医务人员提高中医药技术水平。2009年1月,医院被浙江省卫生厅表彰为“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先进集体称号。

此外,医院还以“医企联姻”模式与钱江摩托、爱仕达、利欧股份有限公司等十多家知名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定期派医生上门开展职业病防治知识宣教和义诊活动。

营造氛围,中医药文化再获殊荣

医院从价值理念、行为规范、环境形象三个层面打造独具特色的中医药文化。总体建设以庭院建筑风格为主,各栋楼顶、围墙镶嵌绿色琉璃瓦,体现古香古色;建成院内门诊、住院部、食堂、体检中心四大中医文化区块,在门诊、住院部各楼层张挂古代名医及医学名言图片;院内开设中医“一馆一街一廊一窗”,即:建成台州市首个名医馆,馆内陈列各种中医药书籍和各种中药材和加工器具,10余位名中医轮流坐诊,为患者提供中医特色门诊服务;建成中医一条街,各中医特色诊疗专科及中医针灸推拿治疗和中药房、中药颗粒调剂室汇聚一街,方便患者就诊。编印《中医经典诵读》、《中医协定处方集》、《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手册》、《中医人亲历》,在全院开展诵读中医经典活动,通过诵读活动汲取中医文化对灵魂的滋养。2010年,医院被列为全国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试点单位。并作为龙头单位顺利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我市创建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的评估。

重视师承,人才建设成绩斐然

“十一五”期间,医院坚持培养和引进相结合,坚持创新型与实用型人才并重,逐步建立起适合不同层次人才的发展平台。针对青年中医人才“青黄不接”这块“短板”,医院建立健全了中医“师带徒”制度,并确立“师承工作有目标,师徒选拔定条件,出师人员讲质量,激励制度双促进”28字方针。2008年4月,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启动名中医“师带徒”工作,8名青年中医师跟随詹学斌、陶鸿潮、陆维宏、潘炳仁等名中医。举办第四届“西学中”学习班,制定教学计划,定期组织院内的专家为学员授课,内容涉及《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等基本知识,结业医护人员达258人次。

中医人才梯队建设成绩斐然:詹学斌、陶鸿潮2人被评为省级名中医,被聘为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研究员,陶鸿潮、陆维宏被评为台州市名中医,李正祥、陈亨平、陈柏莲、王立新、陈金娇5人被评为市级名中医。与省内外13所大医院建立合作关系,引进副高以上人员17人,引进客座教授、专家 50多人,培养和自考硕士研究生23人,选送 52 名中青年骨干医护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

改善环境,软硬件实力大力提升

“十一五”期间,重点实施了住院病区整体装修、门诊主楼两翼加层、建设名医馆、立体车库、综合楼建设等六项工程。新建、扩建病区病房,配置宾馆式设备:热水沐浴室、空调、彩电等,为病人提供更加舒适的住院环境。整合门诊科室,形成中医一条街、妇产科、针灸推拿科、内窥镜等就诊区,在门诊、病区候诊厅安装液晶电视机,开设特需病房、特需门诊,适应不同层次的患者需求。在医疗设备方面,血透机由“十五”末期的10台添置到51台,成为台州市规模最大的血液透析中心。此外,数字胃肠机、麻醉机、宫腔镜、腔内碎石机、肌电图、生化分析仪、射频热凝治疗仪、超声骨密度检测仪、便携式彩超等中高档医疗设备相继投入临床使用。特别是一大批现代科技与中医医理相融的中医药诊疗设备,如中药灌肠机、自动按摩仪等设备,紧跟临床一线发展需求投入使用,使中医诊疗项目和专科发展如虎添翼。此外,院内检验信息系统(LIS系统)、电子处方系统、内部网站系统已全部启用,实现了各科室间信息的共享。为医院中医药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夯实基础,医疗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十一五”期间,以医疗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为“抓手”,在重点落实“十三项核心制度”的基础上,将医疗质量管理的重心下移,从过去被动终末管理,走向主动的过程管理及实时监测预警,严格的质量评估和考核,注重流程优化,完善细节管理,夯实制度基础。强化“三基三严”培训、医患良好沟通、安全医疗警示教育,导入《患者安全目标》管理、医患沟通演练、“一月一案"晨会教育和医疗违规积分、责任追究、临床检验危险值报告等制度,有效地防范了医疗风险,提升了医疗服务品质,赢得了患者理解。通过中医(中西医结合)单病种和中医临床路径的探索和完善,不断提高中医内涵质量。全院13个病区36个单病种1000余例病人进入临床路径纸质表格框架管理。今年起全面实行电子版规范化临床路径管理。 各病区积极开展穴位按摩、刮痧、水针、中药灌肠等中医护理技术,运用中医护理学理论对病人实施辩证施护,开展近10项专科(专病)中医特色护理。如妇科开展的吴茱萸粉调醋贴敷涌泉穴预防术后病人恶心呕吐、针推科开展的中药熏蒸治疗腰腿痛、内科开展的穴位按摩治疗便秘、骨科开展的“四黄散”贴敷治疗踝软组织扭伤肿胀等项目,受到了病人的欢迎。

以人为本,人性化服务再添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