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资产负债表基本要素

资产负债表基本要素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资产负债表基本要素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资产负债表基本要素

资产负债表基本要素范文第1篇

[关键词]理论与逻辑依据;现金流量表;会计要素;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一、现金流量表会计要素设置问题的背景

1973年,以特鲁博罗特(Trueblood)为首的(特鲁博罗特委员会)研究小组发表研究报告,将财务会计的目标确定为向信息使用人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并将这一目标具体化为报告现金流量的时机、金额与不确定性的信息(尽管许多后续的实证研究并不支持这样的结论)。1973年成立的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全面接受了这一研究结论,并将其写入了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SFAC)中。FASB同时还采纳了美国会计师协会(AAA)研究报告的结论:财务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1966)。这样,上述定义的财务会计目标就成了整个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出发点。预测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是以企业以往现金流量信息为基础的,而报告企业以往的现金流量信息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前提的。这与以权责发生制和历史成本为主的财务会计实务和已的具体会计准则存在严重的冲突。如果根据这样的出发点和逻辑一贯性原则去构建整个会计准则的内容,将会使会计准则和实务发生暴风骤雨式的革命。

但现实巨大的惯性没有使革命的风暴发生,变革是渐进的。迄今为止,在上述财务会计目标和现实发展的共同推动下,财务会计准则系统中报告现金流量信息的主要变化有如下几个:第一,对资产、负债等要素更加明确地从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入流出的角度来定义。第二,1987年FASB了FAS No.95《现金流量表》的具体会计准则。第三,受衍生金融工具确认、计量的推动,公允价值和现值计量属性越来越多地在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实务中被采用。这其中,现金流量表经过20余年的实践,已在世界范围内成为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之后的第三大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均有相关的会计要素,后来的现金流量表是否应构建相应会计要素的问题引起了学界和准则制订机构的关注。

二、FASB和IASB对现金流量表要素设置的表述及其原因分析

(一)FASB和lASB的相关表述

FASB和IASB曾对在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设置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以外的财务报表要素的问题予以关注。

在FASB 1985年制定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公告第6号:财务报表要素》(SFAC No.6)开篇的概要中有这样的话:“本公告定义了10个直接涉及计量主体业绩和状况的要素(没有陈述其他可能的财务报表要素。)(HlGHLIGHTS)”。在导论部分专门列了一个小标题:其他可能的财务报表要素,做了如下表述:“尽管本公告定义的要素包括了基本要素。或许是最普遍确认的财务报表要素,但它们并非是仅有的财务报表要素。本公告定义的是一组成为备受关注中心的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以及相关的其他要素,它们直接涉及计量主体的业绩和状况。应计制会计提供的有关主体业绩和状况的信息是财务报告第一位的关注中心。……其他报表或被关注的中心或许需要其他的要素。(par.3)”“各种可能的报表展示的一个期间的交易、其他事项和情况对资产、负债的影响几乎是无限的,所有这些报表的项目分类都可以被称为财务报表要素。例如,一个展示了某个期间资金流量或现金流量的报表或许就包括如下资金或现金类型(categories):(a)经营;(b)借款;(c)发行权益证券;(d)出售资产等。其他方案在需要的情况下可能增加财务报表要素。(par.4)”“提到的其他要素适合于其他可能的财务报表。(par.3 note)”(值得注意的是,1985年12月正式的SFACNo.6是取代1980年12月的SFAC No.3,两者的主题都是财务报表要素。上述表述与SFAC No.3中的完全一样。)显然,FASB的上述表述为在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增加传统要素以外的要素提供了空间,而且其中的举例就是当时以资金或现金为编制基础的财务状况变动表。

1989年,当时IASC在制定的《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中有如下表述:“财务状况变动表通常反映收益表的要素以及资产负债表要素的变动,所以,本《框架》不确定财务状况变动表特有的要素。(par.47)”。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是设置财务状况变动表要素并非不合理,只是对其“不确定”,即搁置起来,存而不论。二是准确揭示了三张报表的关系。财务状况变动表同样反映的是收益表的要素,即两者涉及的内容是一致的,但分别以权责发生制或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结果基本上是有一个时间差(考虑到当时公允价值计量还应用较少,报表主要反映企业日常活动带来的企业资源的增减变化)。财务状况变动表反映的是资产负债表(又被称为财务状况表)要素的变动情况。

(二)FASB和lASB未设置现金流量表会计要素的原因分析

FASB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世界上最早的,其现金流量准则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其他机构、国家的规范都是跟随借鉴FASB。分析FASB在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至今未设置现金流量表会计要素,有如下原因。

第一,从表面上看,FASB上面的表述正式于SFAC No.3(1980),至SFAC No.6(1985)没有变化,而现金流量表准则(SAFNo.95)公布于1987年。这似乎是SFAC No 6中未设置现金流量表要素的一个解释,即概念框架早于具体准则。但事实上,1980年12月,FASB作为构建概念框架工作的一部分,即开始制定现金流量表准则的前期工作。至1985年正式启动现金流量表准则制定工作,已进行了多伦前期调研准备工作(FAS No 95附录A,par35-43)。从概念框架和具体准则制定协调方面来看,FASB恰恰是吸取了其前身APB的教训,将两者的制定结合得比较紧密。值得关注的是,FASB 1984年12月的SFAC No.5《企业财务报表的确认计量》中给出了一个现金流量表一般指南。其中有这样的表述:“因为所有现金的收入和支付是在其发生时被确认的,所以现金流量表几乎没有确认问题。报告现金流量不包括估计或摊销,并且除了现金流量表的分类,几乎不需要判断。(par.54)”。可以看出,这个表述反映了FASB对现金流量表的一个基本看法,即现金流量表相关的基础命题(包括要素)较之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基础命题简单、明了、歧义少,其定义与否对实务操作影响较小。

而且,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要素较之现金流量表要素对交易事项覆盖面更大。

第二,SFAC No 3和SFAC No.6时,企业编制的是财务状况变动表。其编制基础[营运资金、现金、全部资金甚至货币性流动资产(速动资产)、净货币性流动资产等]和结构均多样、不统一,这使相关要素的设置变得复杂。

第三,从逻辑上看,现金流量表会计要素的缺失使得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不够完备、完善、完美。但如下三点原因使得以FASB为代表的准则制定机构,首先考虑的不是理论和逻辑的完善。其一,美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不仅是制定会计准则的理论依据,更重要的是作为FASB应对各种质询的“借口”(葛家澍,刘峰2003)。其二,会计实务的巨大惯性以及准则的经济后果。其三,实务中不断出现具体准则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如70年代的物价变动会计、80年代披露现金流量信息、90年代至今衍生金融工具及其计量属性问题等。相形之下,设置现金流量表要素的问题远没有那么紧迫,一如当前金融海啸背景下公允价值计量问题。

三、现金流量表会计要素设置的理论和逻辑依据

会计要素在理论上有不同的定义。笔者认为,会计要素是根据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以及交易事项的经济特性对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会计要素具体表现为财务报表的内容大类。

收付实现制和现金流量表的内容结构是生成现金流量表不可或缺的依据与前提。权责发生制以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得、损失等会计要素,从理论上看是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形成的依据;从逻辑上看,是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构建的前提。现金流量表相应的依据和前提则是收付实现制以及根据信息使用人需要和交易事项特性划分的表内的项目大类。如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以及现金流入、流出、净流量等。借助这样的依据和前提,通过对交易事项进行确认、计量、记录,最终形成现金流量表。从逻辑层面看。这一过程与借助权责发生制和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会计要素及其账户体系经过确认、计量、记录最后形成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是对等的。这也就是说,针对某企业某会计期间的全部交易和事项,一方面可以借助权责发生制和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会计要素及其账户体系生成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另一方面也可以借助收付实现制和现金流量表的内容结构通过对相关交易事项的逐笔确认、计量、记录生成现金流量表。编制现金流量表的直接填列法,如建立现金流量表台账序时登记编制现金流量表,正是采用这样的操作路径。换言之,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与现金流量表是对同样的会计对象借助不同的依据和前提,从不同的角度、层面分别进行确认、计量、记录披露的结果。有学者以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与现金流量表反映的交易和事项。是一样的作为不同意设置现金流量表会计要素的理由(傅朝选,1996)。这种观点显然是不成立的。

但在具体实务和相应规范中,现金流量表往往不是采用直接填列法编制,而是采用对权责发生制以及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要素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的结果进行调整的方法。如间接法编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但必须指出的是,这种调整一定要借助上述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依据和前提――收付实现制和现金流量表项目分类。也就是说,无论是通过调整的方法或是直接填列法编制现金流量表,其前提和依据是完全一样的,不能回避的。

显然,从理论和逻辑层面上看,现金流量表的项目内容在现金流量表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与资产、负债等会计要素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是一样的。即都是必不可少的依据和前提。同时,现金流量表的项目内容和资产、负债等会计要素一样,一方面是根据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对会计对象的分类构建;另一方面反映了交易和事项的结构和内在联系。因此设置现金流量表会计要素并非没有理论和逻辑的根据。

但必须指出的是,如果设置现金流量表会计要素。其所涵盖的交易和事项只是企业全部交易事项中的一部分。则将企业的全部交易和事项分为涉及现金流量的和不涉及现金流量的两大类,现金流量表要素确认计量的只是前者。而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会计要素则是对企业全部交易和事项的确认计量。换言之,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会计要素界定、涵盖、涉及的交易事项的范围更大。现金流量表涉及的交易事项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一个子集。从这种意义上讲,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要素比设置的现金流量表要素更基本,尽管三大报表都是信息使用者需要的,而且现金流量信息非常重要。

另外,设置的现金流量表会计要素与已有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会计要素之间存在如下勾稽关系(如果设置的现金流量表会计要素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现金资产+非现金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期末现金资产-期初现金资产)=(期末负债-期初负债)+(期末所有者权益-期初所有者权益)-(期末非现金资产-期初非现金资产)

现金;争增加额=(期末负债-期初负债)+(期末所有者权益-期初所有者权益)-(期末非现金资产-期初非现金资产)

资产负债表基本要素范文第2篇

从确认计量方法、财务报告的种类、内容和形式来展示财务报告的演进历程,并从报表之间的本原逻辑来分析原因。然后,介绍现行财务报告模式,即财务报表和其他财务报告,主要包括报表的性质、特征和分类列报方法。之后,又介绍了几种关于财务报告改革和未来发展的不同观点,包括FASB和IASB联合制定的概念框架的新观点、基于广义资本的财务报告。最后是对我国的启示,我国要采取渐进式改革,不能盲目跟从。

关键词:财务报告;演进;现状;改革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2.043

1财务报告的演进

财务报告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逐渐演进。从早期的简单记录,到复式记账再到以财务报表的形式报告信息,最后形成现在的财务报告框架:基本财务报表和其他财务报告,报告的确认计量方法、种类、内容和形式都在不断改进。

1.1确认与计量方法的演进――以美国为例

早期的会计主要研究收入与费用的确认,采用收付实现制。后来由于委托关系的出现,又开始使用权责发生制。人们对收益的确认,也经经历了从“收入费用观”向“资产负债观”的转变。

关于计量方法,传统会计主要是以历史成本计量,后来由于会计信息具有经济后果,影响各方的利益,再加上美国出现通货膨胀,FASB在SFAC NO.5中提出,根据项目的性质,可以采用不同的计量属性,就出现了几种计量属性(主要是历史成本、现行成本、可实现净值和公允价值)同时并用的局面。后来由于衍生金融工具的快速发展和大量运用,人们又开始倾向公允价值。

1.2财务报表的种类不断增加

早期是直接的、基础的财务会计报表,主要是反映增值额(期末总资产减去投入资本总额)的信息。后来由于企业的出现和经济业务的复杂,就需要反映增值的原因和资本结构,就出现了资产负债表,但是单一的资产负债表并不能满足上述需要,又逐渐出现了损益表,即资产负债表加损益表模式。但是,这种模式也不能解释资本结构变动的原因,于是又出现了财务状况变动表,并衍生了现金流量表,替代财务状况变动表。后来为了弥补传统报表违反漏计损益原则的缺陷,出现了全面收益表。

财务报表的种类不断增加,由开始的资产负债表,到增加损益表,到增加现金流量表,后来又出现综合收益表。这是因为四大财务报表存在天然的勾稽关系,报表的演进与报表之间的本原逻辑关系有关。

1.2.1财务报表的逻辑关系

由上述发展历程可知,早期没有利润表,因为那时生产与交易及其组织形式简单,通过期初期末净资产的变化就能确定利润。随着经济业务的复杂化,这样的计量方法显然不再适用。而是需要一张能够反映净资产变化的具体影响因素的报表,即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而所有者权益变动主要包括企业资本易的变化及经营业绩,这就又需要一张报表能反映其变动数量与影响因素,即“利润表”。因此,按照本原逻辑的思想,利润表由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衍生的一张附表。

按照本原逻辑,收入和费用其实衡量的是净资产的变动。原本这些变动是可以直接用净资产来记录的,只是由于我们需要这样一张表来单独归集,才用“收入”、“费用”的名字表示。因此,利润表的要素与资产负债表的要素是有逻辑联系的。

然而,资产负债表仅表示企业的财务状况,而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更为关注。早期利益相关者用流动资本来表示企业的财务状况。因此,除了利润表,还需要一张报表来反映企业期初期末财务状况的变动及影响因素,即“财务状况变动表”。由于“现金为王”的观念成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现金就取代流动资本来衡量企业偿债能力,即用“现金流量表”取代“财务状况变动表”。可以说现金流量表是财务状况变动表的一种表示方式。

1.2.2逻辑关系的瓦解与重构

由于财务报表之间逻辑关系的存在,报表种类按照上述过程演进。后来出现历史成本计量原则,使得确认范围不仅限于未实现损失,还包括未实现利得。既提倡未实现原则又试图固守实现原则,就导致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之间的逻辑关系开始瓦解。进一步,传统财务会计模式对会计环境变化不适应,即会计环境与目标在改变,而与之匹配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并没有随着该变化而构建起来。

由于逻辑关系的瓦解,人们就开始寻求重构的方法。现阶段只是形式上的重构,即在现有框架下,将除资本易之外,其他导致期初与期末净资产变动的因素及其影响金额,用一张报表呈现,即“全面收益表”。从而在形式上重构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之间的本原逻辑关系。

所以现行的四大财务报表,它们的演进是伴随着报表之间本原逻辑关系的存在、瓦解与重构的过程的。

1.3财务报告的内容和形式不断改进

早期的财务报告仅反映单一主体的财务信息。由于控股企业的出现,需要编制合并财务报表,企业规模的扩大也需编制分部财务报告。报告的时间也由“年度报告”发展为“中期报告”。财务报告的内容越来越全面,全面收益表就是以满计损益为基础的报表。报告也不仅限于表内的确认与计量,而是逐步增加表外披露信息,也就形成了现行的财务报告框架:“财务报告=财务报表+其他财务报告”。

2现行财务报告模式

2.1财务报告的性质与特征

现行财务报告框架包括财务报表和其他财务报告,这两者的性质和特征有差别,应加以区分。然而在FASB和IASB联合制定的概念框架中,认为财务报告不是精确的表述,而是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估计和判断。这样的定义没有对“财务报表”和“其他财务报告”加以区分,似乎有待商榷,也引起了广大学者对财务报告性质的研究。

2.1.1财务报表的性质

在研究财务报告性质时,基于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同,当前有两种具有代表性观点,基于会计目标和基于会计职能。会计目标即决策有用性,代表的是信息使用者的主观要求。而职能反映的是财务报告的客观作用,主要是如实反映一个企业的经济资源、义务及其变动的信息。在当前的财务会计框架中,目标起着引导性的作用。但是,也有学者认为,其实后者更重要。

会计的基本特征是由会计基本职能决定的,即通过财务报告如实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会计对企业发生的一切经济活动都有严密的操作程序,所以,它不是也不可能是估计,即使有时需要少量的必要的估计和判断,那也只是会计职能的补充。

财务报表是财务报告体系的核心,提供基本的信息,其他财务报告提供补充信息。财务报表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财务报表提供企业最主要的三大指标: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现金流量;财务报表的编制以交易或事项为基础,严格遵守会计准则。所以联合概念框架中的观点,不符合财务报表的实际。

会计职能具有客观性,会计目标含有较多的主观成分。但是,职能的阐述也有主观的判断,目标也要建立在能够实现的基础上,二者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融合的趋势。会计目标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表现为决策有用性,而关于会计职能的讨论仍然是固守在传统的经济环境的基础上,并没有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也不会被估计所替代,现在的市场仍然需要的是可靠的财务信息。

2.1.2其他财务报告的性质

其他财务报告的作用,就是在财务报表之外,进行补充披露。以及运用必要的估计、判断和预测,揭示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和报酬。即运用估计判断,捕捉不确定性,主要是为了满足相关性的要求。其实,如果用上述联合概念框架中的定义来评价其他财务报告的性质,是恰当的。

总体来看,财务报表和其他财务报告在基本特征上既有共同之处,也有差别。主要表现为:两者的目标相同,都应当具有基本信息特征――相关性和如实反映。但是二者也有显著的差别,财务报表中财务信息的确认与计量,必须先遵循会计准则,再经过独立的注册会计师审计,而其他财务报告可以遵循会计准则也可以不遵循。在信息质量方面,财务报表是在相关性的前提下,确保如实反映,而其他财务报告,需要具有相对可靠性,突出的是相关性。

财务报表反映历史成本,其他财务报告反映公允价值。财务报表反映财务信息和历史信息,但随着市场的发展,仅仅陈述历史信息,显然不能满足利益相关者的需求。需要由其他财务报告运用估计判断,利用现行价格来反映非历史信息。所以,在现行财务报告模式中,必然存在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双重计量属性。

2.2现行财务报表分类列报方法

现行四大财务报表的分类列报方法已经延续了很长时间。资产负债表以会计要素与流动性为标准进行划分,利润表先按照收入和费用分为两大类,再根据业务性质及收入来源对收入进行细分,根据性质或功能对费用进行细分。现金流量表则是按照业务性质和现金流来源进行划分,主要分为三类,经营活动现金流、投资活动现金流及筹资活动现金流。

从总体上看,现行财务报表大多是按照“会计目标―会计要素―报表项目”这种递进系分类列报的,体现了目标导向的原则。

现行的分类列报方法,同样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两点:

(1)列报方式不一致。根据现行财务报告准则,都包含几种可供选择的列报方式,影响不同主体财务报表的可比性。

(2)列报信息缺乏内在一致性。各报表提供的信息没有保持逻辑一致,导致信息使用者难以理清各种信息之间的关系。

3财务报告的改革与未来发展方向

3.1FASB和IASB联合制定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新观点

针对现行财务报告在分类列报方法上存在的问题,FASB和IASB在联合制定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提出了新的观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1)描述主体活动的内聚性的财务图像。即将财务报表,都按照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分类列报,体现内聚性。

(2)流动性和财务弹性目标。财务报表信息应有利于评估企业的偿债能力、投资能力等。

按照上述原则,提出了新的财务报表分类方法,将“资产负债表”、“综合收益表”和“现金流量表”,调整为相似的结构。都按照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分类列报,区分经营资产和经营负债、投资资产与投资负债、融资资产与融资负债等等。对现行的财务报表结构进行了重大的改革。

按照这样的改革思想,财务报表已然没有体现“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重要会计恒等式。这既是对公认并使用500多年的复式簿记的挑战,也违背了IASB与FASB联合制定概念框架时坚持的要素应该引领确认与计量的逻辑关系。

目前,已有学者试图从财务分析的角度出发检验改革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改进列报方式后,财务报表的信息含量明显增加,财务报表的决策有用性显著增强。但是,编制新结构的报表需要引入大量的职业判断,这必然会大大增加编制报表的复杂性以及相应的制度成本,同时也会增加外部审计的难度。因此,目前看来这一改革并不能实现,只是在进行财务分析时可以借鉴。

3.2基于广义资本的财务报告

有学者提出,随着会计环境的变化:即经济形态的变革――从工业经济到新经济;发展观念的转变――从无限增长观到可持续发展;公司性质的转变――从“经纪人”到“社会生态经纪人(经济人、生态人、社会人的有机整体)”。企业的资本也呈现出一种泛化的趋势,逐渐从传统会计中的财务资本转变成包括财务资本、组织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生态资本等在内的广义资本。

所谓广义资本,就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通过隐性或显性的交易契约在企业投入的资本。广义资本所有者也就是利益相关者,承担出资义务,同时也享有一定的权利。比如,股东投入权益资本,同时也享有分配净利润和股利的权利。这种产权交易契约的签订过程,实质上是市场对广义资本进行配置的过程。通过企业内部的再配置,资本所有者的投入资本就变成了企业的经济资源,所有这些资源的集合,称为“泛资源”,是实现广义资本所有者在企业权益的保证。“泛资源”的价值也就等于综合权益。

企业的经济活动,也就是履行企业产权交易契约的结果。企业的经济活动分为经营性活动和非经营性活动。经营性活动引起广义资本所有者权益的变化,发生“收入”、“费用”形成经济收益。非经营性活动,则形成“利得”和“损失”。经营活动实现的收益和非经营活动产生的损失共同构成综合收益,即产权价值的增值。所有这些产权交易,就构成了会计要素。

因此,就构成了基于广义资本的会计基本要素体系,既包含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包括“综合资产”和“综合权益”;第二层次,包括“收入”、“费用”、“利得”和“损失”;第三层次,包括“经营收益”“非经营收益”和“综合收益”。

基于这样的会计要素体系,就构成了基于广义资本的财务报告,也分为财务报表和其他财务报告,其中财务报表中的会计报表有三个:“综合资产权益表”、“综合收益表”和“增值分配表”。这种结构也是对现行财务报告的重大改革。

4对我国的启示

随着经济环境的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财务报告的改革也势在必行。面对国际化的改革措施,我们不能盲目跟从,应该积极关注和正确理解其新发展、新观点。与此同时,关于财务报表分类列报的改革应坚持渐进式道路,在引入IASB和FASB新观点的同时保持谨慎的态度。这是因为部分新观点的有用性还有待检验,改革的成本很高,而且改革会对现有的财务报告体系有重大影响。如果盲目改革,很可能会引起混乱,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资产负债表基本要素范文第3篇

一、税务会计的基本前提

税务会计主要是在财务会计的发展中逐渐演变而来的,因此,税务会计也可以使用财务会计部分基本前提,比如会计分期、货币计量等。不过税务会计自身也具有一定的特征,所以,它也应具有自身特殊的基本前提。

(一)货币时间价值

货币时间价值也可称之为资金时间价值;指的是随着时间的不断变化,企业投入到实际中经营的资金价值将会进一步增大,这样一种资金增值就属于货币时间价值。当前,税务会计的这一前提已经成为了税收立法与税收征管的基础内容,所以,各个税收种类必须根据宪法与法律规定,明确缴纳税款的原则、缴纳税款的时间以及税款缴库时间。

(二)纳税主体

税务会计的纳税主体与财务会计的会计主体具有紧密的关系,不过这两者之间仍有不同之处。所谓会计主体主要指的是会计所核算与监督的特定单位或组织,是会计确认、计量与报告的空间范围而纳税主体指的是税收法律关系中依法履行纳税义务,进行税款缴纳行为的一方当事人。

(三)年度会计核算

年度会计核算在税务会计中属于一项基础性的前提,也就是说,税务制度在建立过程中主要以年度会计核算为前提,并不是根据某一特定的业务而形成的。赋税的主要作用是对一个特定的纳税款时间内所产生的所有事项的具体结果,对于该期事项在后期的年度中产生的结果不加以考虑,只在当期的年度范围内进行考虑。

二、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区别与联系

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这两者之间有相同之处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当期,各个国家都在尽最大力量将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之间存在的差异进一步缩小,然而,这两者之间存在的差异并不是一时间就能够缩小的,还需要我们从实际角度出发并根据客观规律,确保其两者在未来发展中能够保持协调一致性。

(一)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之间的区别

1.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之间的目标不同

税务会计的主要目的是将实际纳税信息提供给信息使用者,以此方便于相关税务部门征收税款;而财务会计的主要目的是将实际财务情况、经营效益以及真实的财务信息递交给相关管理部门、投资人员以及债权人等,这样对于信息使用者实际决策十分有利。税务会计实现目标的主要途径是纳税申报,即纳税人就纳税事项向税务机关作出书面申报;财务会计实现目标的途径是向相关者提供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以及利润表。例如每年的所得税纳税申报表是在利润表调整的基础上编制的。

2. 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之间的参照依据不同

财务会计在实际中所参照的依据主要是会计准则以及会计制度,根据会计准则及会计制度的规范要求进行会计核算和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而税务会计在实际中所参照的依据是税收方面的法律法规,根据税收法律法规对所缴纳的所得税金额进行计算,同时将计算结果向税务部门作出出面报告。例如,《企业会计制度》和《借款费用》准则中就明确规定,除了需要购买、设置的固定资产的专门借款所产生的借费用之外,其余所有借款费用必须在当期发生时直接的纳入到财务费用之中。不过,对于专门用来借款的费用,财务会计根据固定资产的实际使用与用途情况,将其划分为了七类:即企业生产过程所用的固定资产、非企业生产用的固定资产、租赁的固定资产、不需使用的固定资产、还未经过使用固定资产、土地及融资租入固定资产,采取这样一种方法进行提取折旧,根据不同类型制定一套有效的折旧年限与产值率;而税务会计将固定资产划分为了二种类型第一种是,房屋、建筑物、火车、轮船、机器、机械以及其他生产设备,第二种是,电子设备及火车、运输工具滕轮船以外等。在实际中,财务会计遵循的是会计准则,根据会计制度对企业发生的各种经济业务进行处理,会计人员根据自身的理解程度以及情况的特殊程度,对部分发生的相同经济业务存在的不同表述方式,会得出不一样的会计结果,这种表现主要是因为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具有一定的弹性所致。

3. 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之间的核算基础不同

财务会计在实际核算过程中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将应收费用与支付费用作为明确收入费用的标准,这样能够使收入费用实现科学合理的配比,对于明确企业各个时间段的经营成果十分有利,这样的做法进一步确立了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比如,采用融资租赁的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从开始租赁曰期起租赁资产原账面价值与最低租赁款项金额现有的价值之间的较低者,将其作为入账价值。而税务会计在实际核算过程中将收付实现制作为基础,其比财务会计的应收费用与支付费用的收入标准更具准确性,实际操作不仅方便,同时还能够有效的预防纳税人偷税漏水的行为发生。

4. 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之间的核算程序不同

财务会计的标准程序是这样的:一,会计凭证;二,会计账簿;三会计报表;这三者之间有着不可划分的关系。一般来说,税务会计在实际中也可按照这一程序进行,不过没有具体的规定要求,企业通常在年尾根据财务会计提供的数据资料参照税务法规定将其进行必要的调整,然后制定出纳税申报表。

5. 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基本要素不同

财务会计基本涵盖了六个方面的要素,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支出以及利润;在实际中,会计对象的具体规范化与财务会计反映都是在这六个方面的要素基础上进行的。税务会计基本涵盖了四个方面的要素,即应税收入、扣除费用、应缴税务金额、应税收益。这其中的应税收入、扣除费用与财务会计中的收入、费用是不同的,它们无论是在时间还是计量标准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

(二)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之间存在的联系

1 税务会计的信息是以财务会计的信息作为基础

企业的财务会计系统建立了一套较为健全完善的数据库,这一数据库主要是企业对外制定财务会计报告的基本材料。当前,从各个国家的税务会计实践中可以看出,比如企业所得税,基本上都是将企业的会计利润作为基础性内容,之后才根据税务法的具体要求进行全面的整改。

2 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间的协调性

   同时反映在了企业对外制定的财务报告上要包括对承诺事项、或有事项、资产负债表曰后事项和关联方交易等内容的说明。随着报表内容的曰益复杂化,以文字辅之以数字来表述的会计报表附注的内容也将进一步增加以下信息:有助于理解财务报表的重要信息;采用与报表不同基础编制的信息;对可以反映在报表内,但基于有效交流的原因而披露在其他部分的信息;用于补充报表信息的统计资料。

(三)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利润表的变化。

    理念的变化收入费用观——资产负债表观。多年来。我国的会计准则遵循的是收入费用观。在收入费用观下,收益是一定时期的收入减去各类相关成本费用后的差额。即收益=收入-费用。1993年7月1曰开始施行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五十四条明确“利润是企业在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也就是说,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各项目的数据都是考虑到收入确认和费用配比之后的结果。在收入费用观下资产负债表是利润表的副产品。2006年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引入了资产负债表观的理念,即会计准则的制定者在制定规范某类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准则时。应首先定义并规范由此类交易产生的资产或负债的计量;然后,再根据所定义的资产和负债的变化来确认收益。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三十七条规定“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

不管企业的哪一项税务会计处理都会直接的影响到财务会计状况,这样的一种影响主要体现在财务报告中,比如,在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中,为了将时间上存在的差异有效的处理,企业制定了递延所得税这一科目,并将其当做是企业一种负债和资产的列示。递延所得税资产是当前会计上不应确认但是税法要求确认的税款,即费用按期交了,但是不应该计入当期费用,应予递延在以后再计入费用同时,递延所得税负债是当前会计上应确认但是税法暂不要求确认的税款,即费用未按时交,但仍应该计入当期费用,以后再实际缴出去。递延所得税对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资产负债表基本要素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会计要素;会计目标;会计方法

环境交化对财务会计系统的影响,主要涉及会计确认与会计计量两大方面。而会计确认与计量均离不开会计要素。经济新体制、经济新方式以及经济新类型的出现,首先表现在对会计要素(体系)内容与结构的影响,当然,这种影响是通过会计目标来实施的。就财务会计学本身而言,会计要素及其内在联系是会计方法建立的基础,其直接关系会计目标的实现。因此,各国会计准则机构都十分重视会计要素问题的研究。

本文试图.通过比较我国、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所确立的会计要家,提出关于新经济环境下会计要素问题的若干看法。

一、会计核算对象要素的比较

1.FASB的会计要素。

FASB在1985年12月发表的第6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SFACNO.6)中,将会计核算对象要素划分为10个,即资产、负债、权益或净资产、业主投资、派给业主款、收入、费用、利得、损失、全面收益。其中,"业主投资"与"派给业主款"是企业与其作为业主的所有人之间的交易。业主投资表现为企业收到业主投入的各种资产(投入的也可以是劳务,或抵偿、转换了的企业负债),其结果是"增加其在企业中的业主利益或权益",但新业主受让旧业主的交易,不属于"业主投资"的内容;派给业主款则是指企业向业主转交资产或承担负债而"减少企业里的业主利益或权益"的交易。显然,就经济实质而言,业主投资要素和派结业主款要素是对权益要素内容的进一步深化。

FASB使用了狭义概念的"收入"和"费用"要素。收入仅指正常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的收入,依据的是"流转过程收入理论",强调收入实现的完整过程。费用则仅指正话经营费用或支出,依据的是配比性和应计制会计原则,强调费用产生的因果关系和费用责任的合理归属。对于非正常经营收入,FASB单独设立了"利得"要素加以反映,因为利得实质上是一"偶发性"、"边缘性"的"净收益"。设立"损失"要素反映非正常经常活动的支出,因为损失实质上是一种"偶发性"、"边缘性"的"净亏损"。利得与损失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毋需按配比性原则加以确认。"全面收益"仅仅是将收入、费用、利得和损失定期汇总的结果。

2.IASC的会计要素。

IASC在1989年的"关于编制和提供财务报表的框架"中,将会计要素确定为资产、负债、产权、收人和费用等5个。

IASC依据收入确认的"流人量理论",选择了广义的"收入"要素概念。IASC认为,利得与收入一样,都代表"经济利益之增加",它们在性质上没有什么不同,因而不将收入和利得作为不同的会计要素。与广义收入要素相对应的是广义的"费用"要素。按IASC的理解,费用既包括"在企业日常活动中发生的费用";也"包括了损失",并且,由于损失是指"经济利益之减少""和其他费用在性质上没有差别",因而也不把损失视作独立的会计要素。

IASC进一步认为,从会计确认与计量方面看,收入和费用的确认和计量也就是利润的确认和计量,因此不必单独设立类似"利润"的会计要素。

3.我国的会计要素。

中国在1992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首次明确确立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6大会计要素。按《收入》具体准则的解释,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他人使用本企业资产等日常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利益总流入"。显然,该收入要家为狭义概念,仅仅包括企业持续的生产经营活动所取得的收入。《企业会计准则》将费用定义为"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意味着费用只包括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生产经营费用,而不包括"投资费用"、"营业外支出"等非生产经营费用。中国单独设立了"利润"要素,并规定其包括"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等内容。该利润要素,既包括其他要素的汇总结果,又含有自身的特定内容,与FASB的"全面收益"尚有区别。

4.几点比较结果。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FASB、IASC和中国所确立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或称权益、产权)要素在本质界定和内容规范等方面基本相同。区别仅在于:FASB十分重视业主(投资者)权益的变动,因而,针对企业与业主之间交易所导致?quot;权益增加"与"权益减少",还单独设立了"业主投资"和"派给业主款"要素加以反映。

区别较大的是关于收入、费用、利润等要素的设立:

(1)FASB和中国的会计准则以"流转过程收入理论"为依据,强调收入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的因果关系,选择了狭义的收入要素概念。但不同的是,在界定收入要素的内容时,FASB是依据交易的重要性(如"其持续的、主要或核心业务"),而中国则是直观地依据经济业务的内容(我国基本会计准则与"收入"具体准则所界定的收人内容有差异--作者注)。

(2)与FASB和中国不同的是,IASC是依据"流人量理论"确立包括营业收入和利得的"收入"要素,选择了广义的收入要素概念。其原因是,IASC认为收入与利得性质相同,都是"经济利益的增加",故不必分开设立单独的会计要素。

(3)与收入要素的确立相对应,FASB和中国采用了狭义的"费用"要素概念。但FASB同样强调产生费用交易的重要性,认为能列入费用要素的是指企业"持续的、主要或核心业务"所发生的费用,而中国则将费用要素限定为"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IASC则采用了广义的"费用"要素概念。

(4)对因发生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无直接关系的交易而产生的各项"收入"和"支出"(即我国通常所言"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基于其"边缘性或偶发性"、收支间无因果关系等特征,FASB单独设立了"利得"和"损失"要素,而中国将其直接纳人单独的"利润"要素,视为企业利润的直接组成部分。然而,IASC却将它们分别作为"收入"要素和"费用"要素的内容。

(5)对于企业在特定期间所取得的经营业绩,FASB单独设立了"全面收益"要素,并将其内容规定为"(收入一费用)十利得一损失",中国设立了"利润"要素加以反映,其包括的内容在结果上与FASB的"全面收益"相同。IASC虽然未设立单独的"利润"要素,但其将收入与费用的确认与计量等同于利润的确认与计量,因此,IASC所认定的经营业绩(即利润)的内容实质上相同于前述"利润"或"全面收益"。在企业经营业绩的确定上,FASB、IASC和中国都采用了"损益满计观(或称全面收益观)"。

二、会计核算对象要素的改进

总体上看,FASB、IASC和中国之会计要素确立各有千秋。三者均确立了会计核算对象的"基本要素",但却忽略了其他层次要素的界定。在所确立的基本要素中,IASC的结果较为合理。FASB尽管涉及到次级层次要素的确立,如"业主投资"等,但全部要素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却无法加以解释。中国会计准则基本吸收了FASB和IASC的长处。

然而,笔者认为,上述会计要素确立存在两大方面的缺陷:理论上的缺陷是忽略了影响会计要素确立的决定因素;实务中的缺陷是现有会计要素无法为会计方法提供理论说明(如各种财务报表的理论依据)且会计要素缺乏应有的内在逻辑关系。

会计要素的确立主要取决于实体的经济活动特征和投资者等对企业所提供的会计信息的要求。确立会计要素,目的在于规范对会计核算对象及其规律(表现为会计核算对象要素及其内在联系)的认识,为会计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奠定基础。会计对象要素及其关系是各种会计方法建立和应用的理论基础。包括帐户、复式记帐、会计确认与计量、财务报表等,而会计方法的运用又直接关系到企业投资者等对会计信息需求的满足。因此,会计对象要素的界定,既影响会计方法的选择与运用,又关系到会计目标的实现程度。

经济环境和企业经济活动的特点,影响到会计对象要素的确立。盈利组织与非盈利组织经济活动的目标和特征等均有较大差别,因而其会计对象要素的设立也不相同。非持续经营企业的经济活动特征、具体会计目标等有别于持续经营企业,其所确立的会计对象要素亦有差别。比如,清算企业的会计对象要素是清算资产、清算债务、清算净权益、清算利得和清算损失。

会计目标是会计确认、计量、记录、报告所要达到的目的,它是会计系统与社会经济环境的联结点,体现着企业经济环境对会计的客观要求和投资者对会计信息的内在需要。会计对象要素的确立深受会计目标的影响,由于会计目标的内含与外延总是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迁而不断变化与深化,故会计对象要家的划分以及不同要素的重要程度等,均非一成不变。金融衍生工具的不断创新以及其他新型交易的迅速发展,使得投资者对企业会计信息的需求在广度和深度上均有很大程度的拓展。相应地,会计对象要素的确立也在发生深刻变化。1992年10月,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ASB)发表第3号"财务报告准则"(ARSNO.3),针对传统财务会计系统下损益表只揭示"已实现、已确认"收益而不能满足投资者对"真实与公允"信息的需求的缺陷,提出了确认"全面收益"的思想。该份准则将损益表包括的内容,从"已实现、已确认"项目扩大到"未实现、已确认"项目,并以"利得"和"损失"要素以广义的解释,认为利得是"除涉及所有者投资以外的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在内容上包括收入和其他利得;而损失是"除涉及分派给所有者款项以外的所有者权益的减少",在内容上包括费用和其他损失。无独有偶。美国于1997年公布的第13C导"财务会计准则公告"(SFASNO.130)要求报告企业的"全面收益",实际上也是类似作法。因此,我们应以发展和变化的观念去认识会计对象要素及其确立问题。

经济环境和会计目标变化对会计要素的影响结果,主要体现在会计要素结构体系的完善和会计要素内涵的延伸(如利得、全面收益等要素内涵的"扩容")。

笔者以为,会计对象要家实质上是一个包括多层次结构的整体概念,在这个结构整体中,

静态要家与动态要素相统一,存量要家与流量要素相结合,基本要素、次要素、支要素分三个层次相互关联。

整个会计核算对象首先被划分为若干"基本要家呼有资产、负债、权益、收入和费用·。它们是整个会计对象要素概念体系的"骨架"。对各基本要素作进一步划分,便产生"次要素",如资产次要素现金、应收帐款、存货、固定资产等,负债次要素短期借款、应付帐款、应付股利、长期借款等,权益次要素实收资本、留存收益等,收入次要素营业收入、其他收入等,费用次要素生产成本、期间费用等,它们是基本要素的细目,用来说明基本要素的具体内容。"支要索"是次要素的合理延伸,重在揭示次要素的变动过程,而不仅仅是变化结果。如将"现金"次要素进一步区分为现金流人和现金流出支要素,可以揭示现金的流转过程,而将"实收资本"次要素进一步区分为业主投资和公司退资本要素,将"留存收益"次要素进一步区分为利润和利润分派支要素,可以更详细揭示业益的具体变化情况。其他资产等要素皆可如此划分。

存量会计要素重在反映资金的实际状态,流量会计要素重在反映资金的流动过程。资产、负债和权益等静态基本要素及其各"次要素",一般为"存量要素",而其"支要家"和各动态要素一般为"流量要素"。存量要素和流量要素所包含的内容不同,其提供的会计信息也不一样。

在"基本要素"层次,笔者主张取消原有"利润"要素。主要理由在于,利润的形成实际是收入和费用对比的结果,而对比前的"利润"体现在所获得的收入和所发生的费用中,对比后?quot;利润"实质上已经成为所有者权益的一项内容。因此,笔者认为"利润"应归于权益要素的支要素,"利润"作为基本要素存在缺乏企业实际的经济交易这个依据。同时,笔者还主张设立广义概念的"收入"和"费用"要素,以便从理论上给予会计对象要素概念体系以科学解释,从现实上使其与国际会计惯例保持一致,增强其适用性。

前已述及,会计对象要素的确立,不仅关系到企业会计目标的实现,而且也影响会计方法的运用。众所周知,编制财务报表是会计的基本方法,然而,理论界对于财务报表建立的"理论基础"问题却一致众说纷云。尽管人们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作为资产负债表的理论基础、收入、费用和利润作为损益表的理论基础已经认同,但?quot;现金流量"作为现金流量表的理论基础却一直心存疑义。主要原因是:"现金流量"凭空而来,让人难以置信;同样作为财务报表的理论依据,"现金流量"与资产、负债等"平起乎坐",让人难以接受。笔者认为,各种财务报表建立的理论依据都是会计对象要素及其内在联系,只是不同的财务报表以不同的要素及其关系为理论基础。基本要素可以作为财务报表的理论基础,次要素、支要素同样可以。如现金流量表建立的理论基础就是"现金流人"、"现金流出"支要素和"现金(存量)"次要毒及其关系。

应当指出,作为财务报表理论基础的要素,既可以是处于同一层次的要素(如资产负债个表),也可以是处于不同层次的要素(如现金流量表以及损益表等);既可以是某一单一内容的要素(如现金流量表),也可以是几项不同内容的要家的组合,如原来的财务状况变动表就是以所有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内容的次、支要素为基础的。

按照笔者提出的会计对象要素框架结构理解,财务报表所反映的无非是资产、负伤、权益、收入和费用等内容,主要反映"基本要素"内容的财务报表是企业基本的财务报表,如资产负债表、损益表。一般而言,以基本要素为基础建立的财务报表具有相对稳定性,而以次要素或支要素建立的财务报表其可变性较大,现金流量表取代财务状况变动表即是证明。当然,为适应经济环境和会计目标的变化,企业的财务报表体系与结构将不断变革,但其理论基础仍将是上述会计对象要素框架结构。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司.国际会计准则[S].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2.

[2][美]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娄尔行译.论财务会计概念[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2.

[3]葛家甜,林志军.现代西方财务会计理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0.

资产负债表基本要素范文第5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美联储;沟通

引言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美联储迅速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值降至0~0.25%。在政策利率处于“零利率下限”的背景下,美联储面临两方面的挑战:一方面,通过改变政策利率以影响未来政策行动预期的空间非常有限,而这些预期对货币政策有效性至关重要;另一方面,为了更好地实现货币政策目标,要求其对于新的数据和变化的预测做出不同于正常时期的反应。在此情形下,美联储不仅需要通过语言来引导预期,而且需要告知公众央行的反应函数以特定的方式已经发生变化。Yellen(2012)[1]运用“革命”一词,来描述金融危机后美联储货币政策操作理念的转变——从过去的“从不解释”转向“对透明度的高度重视”。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美联储沟通出现的一系列变化表现为:2011年,美联储主席开始每个季度举行新闻会;2012年,首次《长期目标和货币政策策略声明》,正式确立了2%的量化通货膨胀目标;2012年1月,第一次“点图”,表明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每位参与者对未来合适货币政策路径的预测;2014年秋,开始“点图”的中间值等,这些沟通工具的采用使得美联储的透明度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在金融危机背景下,经济面临的挑战使得清晰的沟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重要。在“零利率下限”的背景下,“中央银行沟通”作为一项货币政策工具的重要性和使用频率得以强化。美联储“货币政策目标与策略”的沟通2012年1月,美联储首次了“长期目标和货币政策策略声明(StatementonLonger-RunGoalsandMonetaryPolicyStrate⁃gy)”[2](以下简称“声明”),阐述了货币政策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策略,在管理公众未来政策路径预期、降低经济和金融不确定性、锁定公众的通货膨胀预期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美联储通常被认为赋予的是“双重目标”——价格稳定和最大化就业。此次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其并未对“双重目标”的具体含义作出明确的表述。在这份声明中,美联储第一次给出了其物价稳定目标的量化值,认为以“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年增长率衡量的2%通货膨胀率,长期来看是与其法定目标最为一致的。同时指出,“通货膨胀持续高于或低于这一目标,都会引起美联储的担忧”,希望通过沟通这一具有对称性的通货膨胀目标,以更好地锁定公众的长期通货膨胀预期。但美联储并没有设定一个固定的量化就业目标。美联储认为,与通货膨胀长期内主要由货币政策决定不同,最大化就业水平很大程度上是由影响劳动力市场结构和变化的非货币因素决定,这些因素会随着时间变化,也很难直接量化。尽管美联储未量化的就业目标,但却对最大化就业水平的预测,而且这些预测也会随着经济前景的变化而调整。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的17名参与者对长期正常失业率的预测,会在每个季度的《经济预测概览》中。比如,在2016年12月的预测中,参与者对长期正常失业率预测的中间值是4.8%。美联储指出,“最大化就业”与“物价稳定”两个目标通常是相互补充的。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力图降低通货膨胀与其长期目标值的偏离,以及就业水平与委员会最大就业水平预测值的偏离。当两个目标出现冲突时,会充分考虑目标偏离的程度以及回归目标水平所需要的时间跨度,采用平衡的方式来促进双重目标的实现。

美联储“未来政策利率路径”的沟通

长期利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众对未来政策利率路径的预期,而非当前的政策利率水平。为了更好地引导公众未来政策路径预期与央行期望的路径保持一致,进而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央行需要提供某种形式的“前瞻性指导”。

(一)正常情形下美联储的“前瞻性指导”

美联储过去一直保持着“隐秘性”的传统。直到1994年2月,美联储才开始在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值发生变化时,通过“会后声明”告知货币政策取向已经发生改变;在此之前,公众需要根据市场状况去推测货币政策决定。1999年5月,美联储尝试在“会后声明”中使用“政策偏倚”来传递其货币政策态势信号,但这些措辞的时间跨度比较短,仅仅只是针对下一次政策决定的可能变动。“政策偏倚”的实践只有几个月,美联储并不满意金融市场对“政策偏倚”的反应。经济正常时期,美联储“前瞻性指导”的重点应该是货币政策决定的理由,而非特定的未来政策路径。通过“指导”,有利于向公众解释货币政策将如何对经济状况变化作出反应,帮助公众更好地理解政策制定者应对经济变化的系统性反应方式,以更有效地引导和管理公众预期。

(二)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前瞻性指导”

正常情形下,央行可以通过政策行动的变化传递未来货币政策走势的某种信息,将会对公众未来政策路径预期产生相应的影响;但在政策利率接近零时,央行难以通过政策行动的变化来影响公众预期,需要更多地依赖“语言”来引导公众预期。美联储的沟通——仅仅只是的文字声明,第一次作为独立的货币政策工具,可以追溯到2003年8月。当时,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值已降至1%,被认为已经接近下限。委员会担心市场参与者基于之前的反应模式会预期政策利率将遵循一个比较陡峭的上升路径,进而引起长期利率上升和资产价格下降,带来严重的通缩风险和长期高失业。因此,宣布将“以可测量的步伐取消宽松货币政策”,希望市场认识到委员会对合适货币政策的看法是“非常平坦的利率上升路径”。2008年12月,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值下调至0~0.25%,第一次面临接近零而无法再降的情形。面对疲弱的经济状况,委员会又一次认为有必要提醒经济主体“利率会长时间保持在低水平”,持续的时间会长于某些市场参与者基于从深度衰退中快速复苏的历史模式所预测的时间。美联储最开始使用的“指导”措辞比较模糊,即“经济状况可能需要联邦基金利率保持在极低水平一段时间”(2008年12月),随后调整为“更长的一段时间”(2009年3月)。2011年8月,委员会认为其模糊的“指导”并没有被市场所理解,市场预期利率上升的时间要早于委员会认为的合适时间。为了有效沟通政策意向,传递委员会希望通过更为宽松的货币政策促进经济更好增长的意图,委员会开始采用“基于时间的前瞻性指导”,指出“极低的联邦基金利率将至少维持到2013年中期”,后又调整为“2014年底”(2012年1月),“2015年中”(2012年9月)。但是,这一形式很难传递“指导”所面临的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而且可能会限制必要的政策灵活性。2012年12月开始,美联储将“基于时间的指导”转为更多“基于经济状况的指导”,将“指导”与其经济目标更直接地联系起来。宣布维持低利率的三个条件:失业率高于6.5%、未来1-2年的通货预期不高于2.5%以及长期通货膨胀预期稳定。这一转变,不仅有利于更明确地表明委员会的反应函数,而且使得市场价格能够反应不断变化的经济状况对第一次可能加息时间的影响。2015年12月16日,美联储宣布将基准利率提升25个基点至0.25~0.50%。这是自2006年6月以来美联储的首次加息,同时标志着已延续7年的“零利率政策”结束。美联储主席耶伦在会后新闻会上指出,“美联储后续加息步伐将视新的经济数据而定,货币政策正常化的步伐将是谨慎和渐进的,但并不一定以机械、均匀的速度推进”。她认为,美联储已经尽全力与市场进行了充分沟通,以避免加息的“溢出”效应给市场带来意料之外的波动。不同经济环境下,“前瞻性指导”的角色不尽相同。在正常经济环境下,“前瞻性指导”扮演的更多是“沟通工具”的角色;而在金融危机时期,在面临“零利率约束”的背景下,“前瞻性指导”成为了一项独立的“货币政策工具”。

美联储“大规模资产购买计划”的沟通

在联邦基金利率已接近零的背景下,美联储认为,仅仅依靠“前瞻性利率指导”还不足以达到刺激经济所需要的货币宽松程度,开始实施“大规模资产购买计划”(Large-ScaleAssetPur⁃chase,LSAP),也常常被称为“量化宽松”。Yellen(2013)[3]指出,资产购买计划的有效性也取决于预期。资产购买的效应不仅取决于公众对美联储计划购买证券总规模的预期,也取决于对美联储计划持有这些证券时间的预期。BorioandZabai(2016)将“资产负债表的前瞻性指导”单独作为一类“资产负债表政策”。

(一)LSAP的实施方式

美联储三轮量化宽松实施的具体方式不尽相同,其对沟通的影响也存在差异。前两轮的量化宽松,事先宣布了固定的购买规模,而且是在特定的时间段内完成资产购买。固定的购买规模和时间段,使得美联储的沟通相对直接和容易,但却难以对经济前景的变化以及所需要的政策宽松做出相应的调整。2012年9月,美联储启动第三轮量化宽松,宣布不再事先确定购买总规模,而是按照每个月400亿美元的节奏购买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并将购买规模与委员会的经济目标联系在一起,指出“资产购买将会一直持续,直到在价格稳定的背景下,劳动力市场前景出现显著改善”。2012年12月,在“期限延展计划”结束后,美联储宣布每个月将额外增加购买450亿美元长期国债,自此每个月的资产购买规模达到850亿美元,指出“在决定资产购买的规模、节奏和类型时,将会充分考虑资产购买的成本和收益”。

(二)LSAP的作用机制

“大规模资产购买”主要是通过直接影响“期限溢价”来影响长期利率,而“前瞻性指导”则是通过影响投资者对未来政策利率路径的预期来影响长期利率。Bernanke(2013)[4]认为,尽管上述两项非常规政策工具都可以支持经济复苏,但是这两项工具并非完全等同。相比“前瞻性指导”,美联储针对“期限溢价”的大规模资产购买实践非常有限,不仅对于资产购买节奏以及资产负债表资产存量变化对金融和经济状况的影响不是很确定,而且对于期限溢价的决定因素也不是很明确。Stein(2012)[5]指出,相比未来政策利率路径预期的下降,同样幅度的期限溢价下降提供的货币刺激对投资的影响相对较小。随着期限溢价的大幅下降,企业可能更倾向于发行成本较低的长期债券以买回成本更高的短期债券,而非将发行长期债券筹集的资金用于投资,意味着更低的长期利率会导致融资行为的改变而不会影响投资行为。

(三)LSAP的退出策略

2014年9月,美联储公布了新的退出原则[6]——先通过提高联邦基金利率开启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随后才会考虑停止将所持到期证券本金进行再投资的政策,再逐步缩减资产负债表规模。经过三轮量化宽松,到2014年10月停止大规模购债时,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已经扩张到4.5万亿美元,此后一直维持在这一水平附近。2017年4月初的3月会议纪要显示,美联储希望在今年晚些时候开始收缩其资产负债表。因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庞大,如何缩减以及缩减到什么规模是市场十分关注的问题。“立即停止再投资”易于沟通,并能快速实现资产负债表的缩减,而“逐步退出再投资”则对金融市场影响较小,却加大了美联储与市场沟通的难度。从美联储3月议息会议纪要来看,通过退出本金再投资,以渐进的和可预测的方式缩表是美联储内部的共识,在缩表前将会就美联储所期望在更长期实现的资产负债表的构成和规模与公众沟通。

启示

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面对非同寻常的经济金融环境,美联储通过强化与公众的沟通,阐明非常规货币政策行动的合理性、实施计划以及退出原则,凸显了特定经济金融环境下沟通的特殊工具价值。回顾美联储强化沟通的相关实践,对我国央行沟通的制度化建设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启示。

(一)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目标和策略的透明度

实践表明,中央银行沟通已成为货币政策框架的一个基本要素。央行“货币政策目标和策略”,阐述实施货币政策的系统性方式,帮助公众理解央行的“反应函数”,有利于更好地引导公众的政策预期,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我国货币政策的双重目标是“保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但是并未为币值稳定设置明确的量化目标。为了更好地锁定公众的通货膨胀预期,我国央行可以考虑为币值稳定设置一个明确的通货膨胀目标值或目标区间,并适时货币政策策略。

(二)积极探索加强预期管理的有效沟通形式

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美联储先后采用了三种形式的“前瞻性利率指导”,并强化了资产购买计划的实施方式、作用机制及退出策略的沟通,在特定阶段有效引导了市场的政策预期。2017年3月,在启动加息近一年半后,美联储正式开始考虑收缩其资产负债表。缩减资产负债表最终会对金融市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还取决于缩表的方式和规模。在缩表的过程中,美联储需要找到合适的沟通方式,并评估市场对缩减资产负债表规模的预期,建立一种逐步缩表的策略,并以可预见的方式实施。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越来越注重发挥沟通在货币政策实施中的作用。在我国央行完善沟通策略的过程中,可考虑在货币政策报告中增加量化经济预测信息,适时公布货币政策委员会的会议记录,定期举行新闻会等,帮助公众更好地理解货币政策决策的背景和理由,引导公众熟悉央行应对经济变化的系统性反应方式,更有效发挥沟通的预期管理作用。

(三)协调好中央银行沟通与政策行动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