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医基础知识理论

中医基础知识理论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医基础知识理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医基础知识理论

中医基础知识理论范文第1篇

关键词城市绿化;大树移植;技术探讨

大树移植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树木本身又是一个有生命的生物有机体,在选树、起挖、吊装、运输、栽植的一整套工艺流程中,要做到周密组织、合理安排、尽量缩短树木根系和土球的时间,维持栽后树体的水分平衡,以利于树木成活。

1大树移植的原理

1)相似的生态环境。树木的生态环境是一个整体,包括光、气、热等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当大树移植后的生态环境相似或优于原来的生态环境时,移植成功率较高。反之,如果生态差异太大,移植成功率就比较低甚至不成功。因此,定植地的生态环境最好与原植地相类似。移植前,需要对定植地与原植地的生态环境进行综合的评估,特别是要对两地的土壤条件进行测定,根据测定结果改善定植地的土壤条件,以便提高大树移植的成活率。

2)树势的平衡协调。树势平衡协调是指大树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须保持相对的平衡与协调。移植大树时,如对根系造成一定的伤害,就要根据其根系分布的情况,对地上部分进行修剪,使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生长情况基本保持平衡协调。供给根发育的营养物质来自于地上部分的枝叶,如对枝叶修剪过多,不仅会影响树木的景观,也会影响根系的生长发育。当地上部分所留比例超过地下部分所留比例时,可通过人工养护如遮阴来减少水分蒸发,或是叶面施肥,或是对树干进行包裹阻止树体水分散发等技术措施来弥补这种不平衡性,以达到树木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协调。

3)大树的收支平衡。生长正常的大树,根和叶片吸收养分(收入)与树体生长和蒸发消耗的养分(支出)基本能达到平衡。也只有养分收人大于或等于养分支出时,才能维持大树生命或促进其正常生长发育。可以采用一些技术和措施来弥补在大树移植过程中对大树造成的“收支”不平衡。如起挖前3~4d进行充分灌水,向树体喷水或叶面施肥、增加树体养分,运输途中给树体挂输液吊袋输液,待移栽和移栽后挂输液吊袋输液、除去移栽前的所有新梢嫩枝、合理修剪等技术措施都可增加大树的“收入”,还可以采用包裹保湿垫(树干用无纺麻布垫、蒲垫、草绳等包扎,对切口罩帽),运输途中和移植后搭建遮荫棚进行遮荫,起挖后喷施移植蒸发剂等技术措施来减少大树的水分、养分散失以降低大树移植后生长的“支出”。通过上述技术措施的实施,可以使大树在移植后能达到收支平衡,以便提高大树移植的成活率。

2大树移植前的准备工作

1)移植树种的选择。应尽量选择经过多次移植成活的“熟苗”,避免选择没有经过移植或散生于农村山区的“生苗”,多选择浅根性的乡土树种。在树体的选择上应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大树。

2)移植时间的确定。移植时间的确定对确保树木移植后的成活尤为重要。一般来说,落叶树种在春、秋两季都可进行移植。在早春、树木的芽即将萌动但还没膨胀之前移植效果最好,在秋季、当树木生长速度降低即将进入休眠的时候也可进行移植。至于常绿的树木,在春季移植最好,成活率高。

3)移植天气的选择。移植前注意天气变化,移植时应避开极端天气状况。挖树时要选择晴天或土壤干燥时进行。挖出根部要避免被太阳暴晒,最好做到随挖随栽。

4)定植穴的准备。按设计要求在定植地点挖掘定植穴,其直径要比土球稍大稍深,一般比土球大30~40cm、深度比土球高20~30cm即可(其大小以既方便操作又有利树木成活为原则);在定植穴底层处施放底肥后回填20cm左右的泥土,同时在穴底放置通气管。定植穴的土壤应相似甚至优于原植地的土壤条件。

5)辅助材料和用具的准备。如园林机械、吊绳、草绳、麻布包、遮阴网、撑杆、钢管架等。

3移植操作技术

1)修剪。内膛枝要清剪干净,按规定高度保留下垂枝,除去枯枝。

2)掘树。对树根带土球掘取。以树干为中心、胸径的8~10倍为半径、切断树的侧根,当挖至看不到侧根时,就可以向中心方向掘进去。土球厚度一般按土球直径的1/2~2/3进行保留,并用草绳等密密捆牢,这种掘取法的优点在于能提高移植成活率,缺点是不便运输。对树根不带土球掘取。树木被掘起后,把根系上的泥土全部抠除、露出根须,这种掘取法适宜矮小的树木和落叶树种中耐干旱且生长能力强的树种的移植,优点是便于运输,缺点在于移植后的成活率较低。

3)掘树后的处理。对土球和根系伤口进行消毒处理尤为重要,可用多菌灵、福美双混合溶液喷洒,还可在根系伤口涂抹生长素(如吲哚乙酸、生根粉溶液等)。不论采用人力搬运还是用机器搬运,都要保护好土球并尽量避免损伤树干。如远距离运输,还要将树冠包扎成圆锥形,外加草席等包裹住,树干还要用草绳密密地缠捆住。

4)再次修剪处理。运输至定植地点时要对顶枝进行修剪,修剪是为了减少整棵树在移植后对水分的需求,确保提高树木成活。嫩枝部分全部剪掉,长度约30cm左右、过密的枝条也要剪掉,打掉1/2的老叶,以利于新陈代谢,保留中间部分的枝叶,但也不得过密,损伤的枝也要修剪掉。修截枝条为整体的1/3,使树形不被损坏,并为萌发新的枝叶创造条件。根系的修剪要做到刀口小而平整,有利于新生根的生长。

5)吊树栽植。先将树冠的绑扎物去除,起吊大树进人定植穴,调整大树朝向和栽植深度(保持原来的深度即可),回填一部分泥土后去除土球包扎物,再分层回填泥土压实。填土至2/3处立支撑,可用钢管、木桩等作为支撑材料,以四角或三角支撑样式稳定树体。支撑稳固后浇水,水一定要浇透,然后回土填满土球。对树干的支撑部位要加以保护、以防被铁丝等硬物擦伤树皮。

4大树移植后的养护管理

要使大树在移植后成活并恢复生机,需要细心的养护管理。在移植后的1~3年里的日常管理十分重要,特别是移植第一年的养护管理对大树移植成功与否特别关键。

1)遮阴和浇水。定植后如阳光很强,要加盖遮阳网。适当浇水,栽后要立即浇1次透水,隔2~3d后浇第2次水,隔1周后浇第3次水,以后浇水间隔期可适当延长。对珍贵树种和特大树,应经常向树冠喷水,至成活为止。要保持包扎树干草绳的湿润,确保大树枝叶水分的供给。

2)预防病虫和施肥。对定植好的大树的生长状况要进行密切观察,如发现树叶干枯等现象时要及时分析原因、做好应对措施。每隔15d左右可进行根外追肥,可用尿素、硫酸铵、磷酸二氢钾等速效肥料制成0.5%~1.0的溶液,在早晚或阴天进行叶面喷施,待根系萌发后可勤施薄肥,有利于其树势的恢复生长。移植后的大树,其生长势降低,对病虫害的抗性也降低,要经常检查,根据病虫害发生的规律和树种的特性,及时防治,对症用药。

中医基础知识理论范文第2篇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本题共40分,每小题1分。)

1.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学方法是

()。

A.描述统计 B.理论统计

C.推断统计 D.应用统计

2.下列选项中属于分类变量的是()。

A.服务满意度 B.员工人数

C.籍贯 D.利润

3.在抽样调查中,样本量是指()。

A.样本的个数

B.样本所包含的单位数

C.抽样框的大小

D.样本的可能数目

4.在抽样框中每隔一定距离抽选样本单位的调查方式是

()。

A.整理抽样 B.系统抽样

C.分层抽样 D.简单随机抽样

5.在某一特定类别中的数据个数称为()。

A.均值 B.众数

C.标准差 D.频数

6.假设检验中第二类错误是指()。

A.接受正确原假设

B.拒绝正确原假设

C.接受错误原假设

D.假设设立不正确

7.当总体为正态总体,方差已知,样本量为40,此时进行均值检验,应采用()统计量进行检验。

A.卡方 B.t

C.F D.Z

8.下列四个相关系数中反映变量之间关系最密切的数值是

()。

A.0.6 B.0.91

C.-0.8 D.-0.95

9.度量了因变量与k个自变量的总体相关程度的指标为()。

A.相关系数 B.多重相关系数

C.多重判定系数 D.估计标准误差

10.某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每期增长的绝对数量是 ()。

A.逐期增长量 B.累计增长量

C.平均增长量 D.增长速度

11.某企业2008年参加医疗保险的人数是2004年的3倍,比2007年增长20%,那么,2007年参加医疗保险的人数比2004年增长()。

A.250% B.300%

C.150% D.60%

12.时间序列中在一年之内的周期性波动为()。

A.长期趋势 B.季节变动

C.循环变动 D.不规则变动

13.下列选项中属于质量指数的是()。

A.产量指数 B.价格指数

C.员工人数指数 D.销售量指数

14.用基期作为权数的指数为()。

A.拉氏指数 B.派氏指数

C.综合指数 D.平均指数

15.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40~50%的国家和地区的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为()。

A.贫困 B.温饱

C.小康 D.富裕

16.国民总收入(GNI)的计算公式为()。

A.GNI=GDP

B.GNI=GDP+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付给国外的要素收入

C.GNI=GDP+付给国外的要素收入-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

D.GNI=GDP+付给国外的要素收入+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

17.在一个经济体中,影响家庭消费支出的最重要因素是()。

A.可支配收入 B.利率水平

C.价格水平 D.节俭程度

18.记消费为C,投资为I,政府购买为G,税收为T,政府转移支付为Tr,则三部门国民收入的均衡公式为()。

A.Y=C+I B.Y=C+I+G+T+Tr

C.Y=C+I+G D.Y=C+I+G-T+Tr

19.利率是影响国民收入的一个重要杠杆。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利率水平的提高会使国民收入()。

A.降低 B.提高

C.不变 D.不确定

20.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存在高度相关关系,根据奥肯定律,失业率与GDP缺口之间存在一种()变动的关系。

A.正向 B.反向

C.不相关 D.不确定

21.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和国际收支平衡是宏观经济政策的四大主要目标,平衡国际收支目标与其他三大目标之间的关系是()。

A.一致的 B.矛盾的

C.既有一致又有矛盾 D.不相关的

22.下列各种财政政策工具中,不具有内在稳定器功能的是

()。

A.累进税收制度 B.转移支付

C.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 D.政府投资支出

23.货币政策是指货币当局通过控制货币供给来影响投资需求和总需求,进而影响经济增长、就业和价格水平的政策。货币政策工具不包括()。

A.公债与政府贷款 B.法定准备金率

C.再贴现率 D.公开市场业务

24.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下列各项中属于资本和金融项目的是()。

A.货物和服务贸易 B.收益分配

C.经常转移 D.专利权交易

25.假定一国非充分就业,拥有足够的闲置生产资源,则通过本国货币贬值会使当期贸易收支()。

A.改善 B.恶化

C.不变 D.不确定

26.下列各项对通货膨胀成因的解释中不属于新凯恩斯主义的是()。

A.货币供应量增加

B.需求拉动

C.成本推动

D.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化

27.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刺激长期经济增长的经济政策是()。

A.刺激资本形成的政策

B.积极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C.促进技术进步的政策

D.增加劳动供给的政策

28.经济波动的最直接原因是()。

A.经济体制存在某种缺陷

B.经济结构的变动

C.政府经济政策的影响

D.总需求与总供给的不一致

29.以下会计假设中,对会计工作空间范围进行限定的是()。

A.持续经营 B.会计主体

C.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

30.企业根据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

A.可比性 B.实质重于形式

C.重要性 D.谨慎性

31.按照经济内容分类,以下属于“损益类”的会计科目是

()。

A.应收账款 B.存货

C.银行存款 D.主营业务收入

32.会计账户有四个指标,包括: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期末余额。他们之间的关系是()。

A.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期末余额

B.期末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期初余额

C.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期末余额

D.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33.“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是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其中“借贷必相等”的含义是()。

A.任何一笔经济业务记入借方账户的金额必须相等

B.任何一笔经济业务记入贷方账户的金额必须相等

C.任何一笔经济业务记入借方账户的数量和记入贷方账户的数量必须相等

D.任何一笔经济业务记入借方账户的金额和记入贷方账户的金额必须相等

34.企业购入不需要安装的生产设备一台,取得的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23 400元,发生运费1 000元,则计入固定资产的金额为()元。

A.23 400 B.22 400

C.24 400 D.21 000

35.收款凭证是用来记录()收进业务的记账凭证。

A.现金和金融资产

B.现金和银行存款

C.银行存款和金融资产

D.银行存款和有价证券

36.以下方法中不属于更正错账的方法有()。

A.直接涂改法

B.划线更正法

C.红字更正法

D.补充登记法

37.某公司在财产清查中发现材料盘亏1 800元,经查明,一般经营损失1 000元,能理赔的洪水灾害损失500元,不能理赔的洪水灾害损失300元,则最终记入“管理费用”账户的金额是()元。

A.1 800 B.300

C.500 D.1 000

38.以下属于资产负债表“非流动资产”项目的是()。

A.货币资金

B.固定资产

C.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

D.未分配利润

39.利润表是依据()这一平衡公式,按照一定的标准和顺序,将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的各项收入、费用以及构成利润的各个项目予以适当排列编制而成的。

A.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投资收益-投资损失

B.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成本

C.利润=收入-费用+投资收益-投资损失

D.利润=收入-费用+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损失

40.以下财务指标中,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指标是()。

A.总资产报酬率 B.净资产收益率

C.流动比率 D.销售净利率

二、多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至少有两项正确答案,每选对一项得0.5分,全部选对得满分。多选或错选不得分。本题共30分,每小题2分。)

41.统计数据的直接来源有()。

A.统计调查

B.文献检索

C.实验

D.调查机构的调查结果

E.图书中数据

42.下列关于统计表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统计表是组织数据的一种有效形式

B.表头放在统计表的上方

C.行标题放在统计表的第二行

D.统计表的左右两边不能封口

E.统计表可用来支持使用者的观点

43.评价估计量的标准为()。

A.一致性 B.无偏性

C.显著性 D.有效性

E.综合性

44.相关关系按其变动方向的不同可分为()。

A.完全相关 B.负相关

C.非线性相关 D.不完全相关

E.正相关

45.下面关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该指数可反映通货膨胀状况

B.该指数能反映货币购买力变动

C.该指数可反映对职工实际工资的影响

D.该指数是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的

E.该指数大于100,说明报告期与基期相比综合物价水平下降

46.一般来说,影响需求变动的主要因素有()。

A.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

B.消费者的偏好

C.厂商对未来价格的预期

D.消费者对未来价格的预期

E.相关商品的价格

47.导致市场失灵的主要因素包括()。

A.政府干预 B.信息不充分

C.外部性 D.垄断

E.公共物品

48.从收入法来测量,GDP包括()。

A.劳动报酬 B.营业盈余

C.生产税净额 D.固定资产折旧

E.净出口

49.下列各项中没有被计入中国GDP的是()。

A.电力公司排放的污染物造成的环境破坏

B.海尔公司当前生产但未能销售出去的空调

C.某房地产公司购买一块土地

D.某饭店厨师在自己家里烹制膳食

E.中石油设在外国的工厂所创造的利润

50.货币有狭义货币(M1)与广义货币(M2)之分,下列各项中属于M1的有()。

A.纸币 B.活期存款

C.定期存款 D.货币市场存款

E.法定准备金

51.《会计法》规定的会计基本职能是()。

A.会计控制 B.会计检查

C.会计核算 D.会计监督

E.参与决策

52.以下账户中属于“资产类账户”的是()。

A.长期股权投资 B.固定资产

C.银行存款 D.累计折旧

E.预收账款

53.某企业购入原材料200 000元,收到了销售方开出的发票账单,企业已经开出转账支票200 000元支付料款,材料尚未到达企业。记录以上业务需要使用的账户是()。

A.原材料 B.在途物资

C.应收票据 D.现金

E.银行存款

54.对账工作的主要内容是()。

A.账证核对 B.账账核对

C.账实核对 D.过账与结账核对

E.账表核对

55.对实物资产进行清查时,可能使用的表单是()。

A.往来账款清查表 B.盘存单

C.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D.实存账存对比表

E.库存现金盘点报告表

三、判断题(本题共20分,每小题1分。)

56.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属于抽样调查的范畴,是非全面调查。

57.统计量是样本的函数。

58.假设检验中拒绝域的大小与显著性水平有关。

59.假设检验的结果能证明原假设成立。

60.相关系数的大小与数据的计量尺度无关。

61.相关关系不是因果关系。

62.若时间序列存在自然周期,在对其移动平均时,应根据周期确定移动步长。

63.道・琼斯股票价格平均指数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法计算。

64.负外部性使得资源没有实现最优配置,没有达到帕累托最优,而正外部性则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

65.国内生产总值(GDP)是衡量宏观经济活动水平的最核心的指标。在GDP核算中,净出口应该计入当年的GDP总量。

66.GDP缩减指数(GDP deflator index)是名义GDP与实际GDP的比值,这一比值以经济体中全部的商品作为计算基础,可以较准确地用来反映通货膨胀的程度。

67.宏观经济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府有意识有计划地运用一定的政策工具,调节控制宏观经济的运行,以达到一定的政策目标,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影响总需求和总供给来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

68.根据IS-LM模型,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主要因素是IS、LM曲线的斜率。在LM曲线斜率一定的条件下,如果IS曲线斜率小(即曲线平坦),则货币政策的效应就大。

69.汇率的表示方法有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两种,其中直接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来计算对应多少单位的本国货币。在直接标价法下,本币的价值与汇率的涨跌成反比。

70.如果会计信息的省略或者错报会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据此做出决策,该信息就具有重要性。

71.企业应该统一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设置会计科目,不允许根据自身情况自行设置会计科目。

72.在借贷记账法中,“借”、“贷”反映经济活动的价值量变化的增减性质是固定的,不随账户的性质不同而不同。

73.会计凭证按填制程序和用途不同,可以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两类。

74.企业在财产清查中如果发现现金账实不符,应及时查明原因,并将短款或溢余记入“待处理财产损益―处理固定资产损益”,待查明原因后处理。

75.资产负债表“年初余额”栏内各项目的金额,应根据上年末资产负债表“期末余额”栏内所列数字填列。

四、综合应用题(以下每道综合应用题包括5道小题,每道小题有一项或一项以上的正确答案,每选对其中的一项得0.5分,全部选对得满分。多选或错选不得分。本题共30分,每小题2分。)

(一)2008~2009年间某超市三种商品的价格和销售量数据如下表所示。

以2009为报告期,以2008年为基期。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76.经过计算2008年三种商品的平均销售价格为()。

A.11.4元/千克 B.19.2元/千克

C.15.8元/千克 D.16.8元/千克

77.2009年的销售额指数为()。

A.87.66% B.125.83%

C.97.85% D.135.94%

78.经过计算2009年的派氏价格指数是()。

A.95.25% B.105.68%

C.116.8% D.120.46%

79.经过计算三种商品的拉氏物量指数为116.4%,其含义为()。

A.报告期与基期相比,三种商品的销售额综合提高了116.4%

B.报告期与基期相比,三种商品的销售量综合提高了16.4%

C.以基期价格为准,该超市报告期销售额比基期多收入

14 380元

D.以报告期价格为准,该超市报告期销售额比基期多收入

14 380元

80.拉氏指数与派氏指数的区别在于()。

A.两者计算时采取的基期不同

B.在编制长期连续性指数数列时用派氏指数较方便

C.拉氏物量指数的解释更符合现实意义

D.派氏物量指数的解释更符合现实意义

(二)为预测我国居民家庭对电力的需求量,建立了我国居民家庭电力消耗量(单位:千瓦小时)与可支配收入(X1,单位:百元)、居住面积(X2,单位:平方米)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如下所示:

Y=124.3086+0.5464X1+0.2562X2

请根据上述结果,从下列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

81.对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以下假设中正确的有()。

A.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关系为线性关系

B.随机误差项的均值为1

C.随机误差项之间是不独立的

D.随机误差项的方差是常数

82.回归系数2=0.2562的经济意义为()。

A.我国居民家庭居住面积每增加1平方米,居民家庭电力消耗量平均增加0.2562千瓦小时

B.在可支配收入不变的情况下,我国居民家庭居住面积每增加1平方米,居民家庭电力消耗量平均增加0.2562千瓦小时

C.在可支配收入不变的情况下,我国居民家庭居住面积每减少1平方米,居民家庭电力消耗量平均增加0.2562千瓦小时

D.我国居民家庭居住面积每增加1平方米,居民家庭电力消耗量平均减少0.2562千瓦小时

83.根据计算上述回归方程式的多重判定系数为0.9235,其正确的含义是()。

A.在Y的总变差中,有92.35%可以由解释变量X1和X2解释

B.在Y的总变差中,有92.35%可以由解释变量X1解释

C.在Y的总变差中,有92.35%可以由解释变量X2解释

D.在Y的变化中,有92.35%是由解释变量X1和X2决定的

84.根据样本观测值和估计值计算回归系数 2的 t 统计量,其值为 t=8.925,根据显著性水平(α=0.05)与自由度,由 t 分布表查得 t 分布的右侧临界值为2.431,因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A.接受原假设,拒绝备择假设

B.拒绝原假设,接受备择假设

C.在95%的置信水平下,2是由2=0这样的总体产生的

D.在95%的置信水平下,居住面积对居民家庭电力消耗量的影响是显著的

85.检验回归方程是否显著,正确的假设是()。

A. H0 ∶1=2=0; H1 ∶1≠2≠0

B. H0 ∶1=2≠0; H1 ∶1≠2=0

C. H0 ∶1≠2≠0; H1 ∶1=2≠0

D. H0 ∶1=2=0; H1 ∶i 至少有一个不为零

(三)某企业上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部分项目的年初数和期末数如下(单位:元):

该企业上年度产品销售收入4 000 000元,利润总额400 000元,应交所得税100 000元,利息支出15 000元。本年1月份发生的部分经济业务如下:

(1)企业销售A产品10吨,账面单位成本600元/吨,单位售价800元/吨,企业开出发票账单,货已发出,销售货款尚未收到。

(2)向希望小学捐款5 850元。

(3)购入不需安装的新机器一台,以银行存款支付价款及其他费用125 000元。

(4)结算本月应付工资总额86 000元,其中生产工人工资52 500元,生产车间管理人员工资9 000元,企业管理人员工资24 500元。

86.发生经济事项(1)时,企业在销售实现和结转成本时需要编制会计分录有()。

A.借记“应收账款”8 000元,贷记“主营业务收入”8 000元

B.借记“主营业务成本”6 000元,贷记“库存商品”6 000元

C.借记“银行存款”8 000元,贷记“主营业务收入”8 000元

D.借记“其他业务成本”6 000元,贷记“库存商品”6 000元

87.上述经济事项(4)发生后,影响利润报表项目()。

A.“主营业务成本”增加52 500元

B.“主营业务成本”增加61 500元

C.“管理费用”增加24 500元

D.“主营业务成本”增加86 000元

88.上述经济事项(2)发生后,会对利润表()项目产生影响。

A.主营业务支出 B.其他业务支出

C.管理费用 D.营业外支出

89.如果其他条件不变,仅发生上述经济事项(3)后,与年初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相同比率比较,则本年()。

A.流动比率下降 B.速动比率下降

C.资产负债率下降 D.负债与权益比率下降

90.运用上年有关资料计算上年期末的以下比率,其中正确的有()。

A.资产负债率=43.33%

B.总资产报酬率=12.31%

C.销售利润率=7.5%

D.净资产收益率=15.79%

二一年度全国统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

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试卷标准答案(满分120分)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本题共40分,每小题1分。)

1.C2.C3.B 4.B 5.D6.C

7.D8.D9.B10.C 11.C 12.B

13.B14.A15.C 16.B 17.A 18.C

19.A20.B 21.C22.D 23.A 24.D

25.D26.A27.B28.D29.B30.D

31.D32.D33.D34.C35.B36.A

37.D38.B39.D40.C

二、多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至少有两项正确答案,每选对一项得0.5分,全部选对得满分。多选或错选不得分。本题共30分,每小题2分。)

41.AC 42.ABDE 43.ABD 44.BE45.ABCD

46.ABDE47.BCDE 48.ABCD49.CDE50.AB

51.CD 52.ABCD 53.BE 54.ABCE55.BD

三、判断题(本题共20分,每小题1分。)

56.×57.√58.√59.×60.√ 61.√62.√

63.×64.×65.√66.√67.× 68.×69.√

70.√71.×72.×73.√74.× 75.√

四、综合应用题(以下每道综合应用题包括5道小题,每道小题有一项或一项以上的正确答案,每选对其中的一项得0.5分,全部选对得满分。多选或错选不得分。本题共30分,每小题2分。)

76.B77.D78.C79.BC80.AD81.AD82.B

中医基础知识理论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教学改革;西医诊断学;中医院校

【中图分类号】R44【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9-0028-02

西医诊断学是运用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是连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1]。因此,诊断学的学习至关重要。诊断学的教学效果将直接影响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掌握。如何进一步提高诊断学的教学质量,增强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已经成为诊断学教学过程中需迫切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在中医院校,培养学生现代临床诊断思维和临床动手能力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针对目前中医院校诊断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改革教学方法和模式,将整合理念融入到诊断学教学中,加强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联系,使医学生的医学知识结构化,系统化,从而构建自己的医学资源框架,更好适应临床的需要,现进行如下总结。

1中医院校诊断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学生动手能力差由于课时设置时间较少,教学内容较繁杂,以致于教师只能在课堂上选择性的讲授,许多内容不能进行深入讲解。且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临床实践,使课堂讲授的基础知识不能灵活的应用于临床,从而导致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相脱节。

1.2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由于诊断学是连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因此在诊断学的学习过程中,扎实的基础知识至关重要。基础医学包括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解剖学、生物化学、组织胚胎学、微生物学等。在诊断学教学过程中,多是基础医学知识在临床中的综合运用,如果基础医学知识掌握不牢固,将很难保证的诊断学的顺利学习。

1.3教学模式过于传统在中医院校中,诊断学教学模式大多是采用传统的讲授法,对学生进行灌输式教学,且讲授内容更新较慢,学生不能积极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造成学生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创新能力及综合能力不能被很好的开发。加之考试的内容以笔试为主,学生学习的目的只是为了取得高分而死记硬背,从而使所学的基础知识不能很好的应用于临床实践。

2整合理念在诊断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2.1基础知识与临床实践的整合诊断学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临床诊断思维。正确的临床思维是确立正确诊断的基础。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是确立正确诊断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在诊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整合医学基础知识,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的生理、病理、免疫、生化、病理生理等知识,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对典型症状、体征及理化异常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推理,学会将基础医学理论知识与临床异常情况的出现进行有机的整合贯通,加深学生对其异常情况出现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例如在讲授发热症状时,通过天气炎热出汗这一现象,引导学生复习体温调节的生理机制,在体温调节失衡的状态下,引导出发热的发生机制。然后通过发热临床病例分析,讲述发热的病因、热型及伴随症状。最终对发热症状全部内容进行综合,给出临床病例的最终诊断。

中医基础知识理论范文第4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笔者所在学校2008级医学生58名,其中男31名,女27名,年龄20~22岁,本着学生自愿原则将学生分为参与改进型中医临床实践教学活动的观察组(32名)与参与常规临床实践活动的对照组(26名),两组学生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观察组观察组实行改进教学方案。包括:(1)临床实践教学实验室配备电子计算机及投影设备,采用DB2数据库及pureXML格式存储人体经络及经穴数据,运用图像、三维模型等方式实现直观化教学。(2)实验室配备人体发光模型、脉象模型及舌苔模型供实践使用,首次临床实践课由教师讲解模型用法及基础知识,实验室开放时间由学生自行使用。(3)教学活动类别主要包括中医检查、急症处理及中医护理技术等,由教师进行基础知识讲解及示范,学生提出问题并共同讨论,实践活动中由教师指点操作中存在的缺陷及不足。(4)由教师按照课程计划规定考核内容由学生重点练习,考核包括实际操作能力测试及笔试,实际操作能力测试评分标准以操作时间及准确性为准,笔试则以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为准。(5)实验室实行全天开放制度,除少数贵重物品外,学生可随意使用设备及模型进行学习活动。

1.2.2对照组对照组实行常规临床实践活动。仅进行传统的临床见习活动,以病例观摩及讨论为主,穿插于理论课的讲授之间,不进行教学实验室活动。

1.3成绩评价

实际操作能力考评包括经络、穴位识别、针灸操作、手法按摩等,所有学生的考评成绩均由同一考官给出,按照操作时间及准确性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4档。中医基础知识测验方面,两组学生采用同一份考卷作答并评分(由于本次教学活动为试验性教学,以上成绩均不记入学生档案)。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法,检验水准设定为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实际操作能力考评实际操作能力考评中,观察组共31人达到良好以上评价(96.88%,31/32),对照组共18人达到良好以上评价(69.23%,18/26),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中医基础知识测验本次测验满分100分,其中观察组平均得分为(85.5±9.2)分,对照组平均得分为(79.3±9.7)分,观察组中医基础知识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491089,P<0.05)。

中医基础知识理论范文第5篇

1教学过程中注重中、西医学的正确比较

西医院校的学生以西医为主要专业,在接触中医学课程之前,已经较系统地学习了西医学的理论,在其头脑中形成了固有的观念,因此在接受各种信息的时候,总是将来自外界的信息与已经形成的思维方式、认知方法进行比较,从而,在学习与西医学有较大反差的中医学时,理解和接受有较大困难。通过多年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学生产生思维碰撞的主要原因是将中医学理论与医学理论进行片面、肤浅比较的结果,因此,教学中应把中医学理论和西医学理论的比较引上正确轨道,让学生明白不同的学科体系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去学习,不同的学科体系有各自不同的强项与弱项。学习了解两种医学体系的应用方法和应用价值。通过科学比较,正确认识中医学的价值和地位。

2用西医学知识加深对中医学知识的理解

西医院校学生与中医院校学生的专业知识不同,故中医学授课内容和方法上也应有所不同,在授课中既要保持中医学理论的完整性、突出中医学特色,又要多用西医知识来加深对中医知识的理解。例如,在讲授清热药时,既按中医理论讲授其功效和临床应用,又讲授清热药的现代药理研究,如抗菌、抗病毒作用,同时强调并举例说明清热药不等同于抗生素,使学生加深了理解。又如在讲授肾主骨时,同时介绍现代药理研究补肾药物可以促进骨折的愈合,且能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

3介绍中医药科研成果以提高对中医学认识

教学中介绍中医药科研成果,如血瘀证的研究进展、肾虚与衰老的研究进展等。介绍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在临床应用,如中西医结合治疗肾脏病、血液病、肿瘤等,可以引导和激发学生对中医学以及中西医结合的兴趣,为今后学习中医学、研究中医学打下良好基础。

4充实现行教材以提高教学效果

近几年来,我国西医院校的中医学教学均使用《中医学》第7版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但教材中针灸学基础章节,无按摩基础知识及针灸治疗常见疾病的相关内容,我们增加了按摩学基础知识和在临床和养生、保健中的具体应用,针灸治疗的常见疾病。另外,在讲解常用中药时,配了药物图片,并增加现代药理研究内容,从而加深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收到良好教学效果。

5重视临床示教

中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基础理论与临床联系密切,故讲课时应多举临床病案,以增强中医学理论的说服力,从而加深学生对中医学理论的理解。近几年来,我校中医学课程设置为72学时,其中大课60学时,示教12学时(分4次进行第1次为中医诊法示教,重点在舌诊和脉诊;第2次示教先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用中医理法方药的知识诊治疾病,然后给学生介绍临床常用中成药的剂型和使用要点;第3次示教是带领学生参观中药标本室’对照各种实物标本,结合大课所讲授的中药学知识着重介绍各类中药的临床作用特点和区别;第4次示教为针灸示教,让学生了解怎样用针灸治疗常见病。通过多次对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学生对中医学教学的满意度名列各科教学的前茅,多数学生要求增加中医学示教时间,表明学生对中医学已经有浓厚的兴趣。

6中医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①教材内容需要进一步修正与完善;②尚无统一的教学大纲;③中医学授课学时和示教学时偏少;④中医学教材深度和广度欠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