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优秀生德育表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小学教育;班主任;德育工作;思考
处在小学时期的学生,思想性格还不健全,是建立良好的道德观念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作为班级领导者的班主任不仅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科学知识的教育,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引导学生重视自身道德修养,认真思考关于德育工作的开展方法,以塑造健康积极、性格健全、品质优秀的学生为重要目标。
一 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内容和目标
根据我国的小学素质教育目标,我国小学德育工作的内容和目标是培养小学生健康的心理、良好的道德以及高尚的情操,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爱国主义精神,让小学生了解基本道德行为规范,学习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形成文明的行为习惯。
二 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意义
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发展,德育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如何开展有效的德育工作对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非常重要,其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是社会主义精神建设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并且,小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在其心智尚未成熟时对其进行品德教育可以更好地塑造小学生坚强韧性的品质、乐观积极的心态、自信开朗的性格,同时还能够激发小学生勤劳多思的学习热情,为小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弘扬我国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传统文化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
三 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性的策略
1 创设班级环境,感染学生
德育工作重点在于为小学生营造具有良好风气的大环境,在具有良好道德风气的环境下,小学生可以潜移默化地学习和接受良好的道德教育,通过对周围老师和同学的行为举止的观察,能够更为直接的管理和约束自己的行为,自觉地成为一个道德品质过关的好学生。班主任创设良好风气的班级环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严格纪律。一个具有良好班风的班集体,具有严格的纪律是十分重要的,纪律对每个学生都是公平公正的,任何一个学生在纪律面前都没有特权,让小学生在遵守纪律的同时懂得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积极导向。作为小学班级的班主任不仅要关注小学生的知识学习,更要时时关注学生的行为,对于学生出现的不良行为应及时予以教育,并帮助学生进行改正;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要及时予以表扬。让小学生通过老师的引导,明白哪些行为是好的、哪些行为是不好的,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3)、开展主题班会。班主任要定期组织班会,并提前确定班会主题,通过让学生自主选择班会形式和内容的方式,如观看电影影片、排练小品表演、组织演讲等,让学生具有更强的参与感,同时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班会畅所欲言的同时班主任给予适当的指导,让学生加深对思想品德和良好行为规范的理解和认识。并且可以定期邀请学生家长参加主题班会,采取家长教师共同评判的制度,开展优秀学生评比活动,在促进小学生德育工作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家长的道德素质。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公益活动,例如国庆节开展“歌唱祖国”的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让学生思想境界在实践中得到升华。
2 树立榜样,激励学生
榜样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树立一个正确的榜样有助于小学生模仿和学习,对小学生而言,榜样可以是一个伟大的人,也可以是普通的平凡人,只要通过榜样激励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明白是非对错,那么对小学生的性格和观念的形成都有所帮助。
首先,教师应树立典范。对小学生而言,老师就是最好的榜样,学生很容易接受并乐于模仿老师的言行举止。这就要求老师在日常教学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以身作则,保持整洁干净的仪容仪表,有礼貌地待人接物,不随地吐痰等,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学生发自肺腑地崇拜老师,从而学习和模仿老师的一言一行,达到德育的目的。
其次,树立学生榜样。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不仅老师可以作为小学生学习的榜样,对于表现优秀,具有优秀道德品质的同学同样可以作为小学生学习的榜样。班主任可以组织对学生榜样进行奖励,比如每周进行评选“我是好孩子”活动,表现优秀的学生可以获得三朵小红花等奖励。这就要求班主任平时注意观察每一个学生,对于表现优秀的同学及时发现,及时表扬,充分挖掘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之处,让学生因为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而自豪,从而发自内心地学习别人的优点,改正自己的不足,形成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
3 利用日常教学,教育学生
学习活动作为小学生在校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了学生大部分的在校时间。因此德育应与科学知识教育紧密结合,班主任和各科的任课老师应积极沟通,相互配合,以便及时了解到每个学生的课堂表现,同时将德育的目标传达给每科的任课老师,将德育渗透到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让学生在无形中接受良好的道德教育,提升自身修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如此,班主任应对学生予以充分的关爱和尊重,遇到问题要循循善诱,慢慢引导学生纠正自身的错误行为。
同时班主任可以利用网络平台,设立班级展区,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世界,营造和谐积极的网络环境,让学生们在网络上与老师进行互动和交流,例如分享有助于小学生道德教育的动画片、音乐等影视作品,采用寓教于乐的方式,宣传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轻松接受道德教育。
四 结束语
小学生性格的养成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班主任进行的德育工作只是诸多因素之一,所以班主任在积极组织实施德育工作的同时,要充分认识到家庭德育工作的重要性,积极地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与家长协调,积极探讨解决办法,与家长达成共识,这样才能让德育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商文敏.小学班主任有效开展德育工作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38:83.
关键词: 中学德育 “替代”现象 德育工作
中学德育中的“替代”现象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以“智”代“德”现象。在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下,一些人用“分数”代替德育效果和水平。一些人认为学生考试成绩好,思想品德自然就好,反之亦然。个别学校在评定“三好学生”与“优秀学生干部”时,往往先看考试成绩怎么样,只要成绩“够格”就行,道德则显得无关紧要。人的发展应当是全面发展,包括德智体美等方面素质的提升和发展。而且德是灵魂,是第一位的素质。但是这种以“智”代“德”的情况,恰恰与德育教育背道而驰,只能培养出脱离集体、脱离群众的追求个人利益的“社会贵族”。
二是以“管”代“育”现象,即用严格的管理制度代替生动具体的思想道德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是做活生生的人的工作的,它的内容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它的过程是丰富多彩的。但一些中学德育工作者的做法是,一旦学生德育出了问题,不是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和说服教育工作,而是简单地查明缘由(有的甚至不问缘由,只看结果),然后冷冰冰地照章处理。处理完了,德育也就结束了。必要的制度是德育不可缺少的,但德育毕竟是充满人情味的一种思想和情感沟通。而思想交流是无法用“制度”代替的,问题的最终解决是不能省略“面对面”的说理和沟通。以“管”代“育”的作风是一种“衙门作风”,是一种“官僚作风”。这样的德育结果只能掩盖矛盾,使问题越来越多。
三是以“理想”代“现实”现象,即用“理想”的德育理论代替“现实”的德育。中学德育从根本上说是理论理想加实践的教育,要更突出德育的理想境界和更高的价值追求,告诉和培养中学生“应该有什么样”的“理想”,而中学生由于年轻单纯,常常会产生“应该这样”的思维,但“理想”与“现实”之间毕竟是有差距的。如果仅用“理想教育”代替“现实教育”,那么当中学生遇到“差距大”的现实时,就会对理论和理想产生怀疑,甚至动摇其信念,数年的理想教育就会在一个小小的现实面前土崩瓦解,德育工作者的一腔热血将会付之东流。
四是以“共性”代“个性”现象。一般说来,德育追求的是共性教育,这种方式对群体中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无疑是正确的,若用“共性”代替“个性”,就又走极端。中学时代是一个充满梦幻的人生阶段,每个中学生都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生活个体,加之出身、性格、经历等方面的差异,使他们必然表现出德育的个性特征,一方面说明德育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另一方面体现德育的主动性和丰富性。这就要求在实施德育过程中体现方法的多样性、形式的丰富多样化和针对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五是以“量”代“质”现象。其一,效法“智育”的考核办法,给德育打分或定级量化。这样做虽然不无道理,但总是差强人意,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德育是“德、智、体”之首,它的许多内容是潜在的、隐性的,或许当有人要考察某个学生的德育时,他(或她)有可能将不好的一面暂时隐蔽起来,而将好的一面显露出来,换一个别的环境,他(或她)则有可能表现出另一种情形。其二,限定“优秀”的数量,换言之,就是只考核评选少部分学生成为德育“优秀”,而把大部分学生拒之于“优秀”门外。德育的目的本应是激励更多学生勤奋上进,人人争当优秀,人人成为优秀,而这种实践却往往把德育引向误区。
六是以“活动”代“德育”现象,即用零散的文化娱乐活动代替系统的学校德育教育。的确,学校的德育离不开具体的活动,但活动只是德育的一种手段。从一定意义上讲,把德育融于具体活动之中是正确的,如果活动浅尝辄止,活动过于机械和形式化,且以“活动”代“德育”,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达不到预期德育目的。
七是以“大”代“小”现象。即试图想用普遍的社会“大环境”改善代替具体的学校“小环境”的德育现状。“大环境”重视德育,“小环境”就跟着重视德育,反之亦然,或者只有“大环境”有要求和措施,“小环境”才找对策。学校在德育方面过于被动,在一定时空内形成暂时的德育真空,把学校“小环境”德育搞不好的责任推给无主的“社会大环境”,怨天尤人,浪费德育时机。
关键词:中职学校;校园文化;德育工作;人才培养
随着时代的发展,竞争日益激烈,社会对人才的思想道德素质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校园文化作为一种隐性教学内容,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现阶段,中职学校要重视构建优秀的校园文化,推进德育工作有效开展,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一、中职学校校园文化概述
要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就要求管理者明确校园文化内容,掌握校园文化的实际情况。中职校园文化是指以中职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并涵盖中职院校领导、教职工,以育人为主要导向的一种群体文化。构建优秀的中职校园文化,可以陶冶中职学生的思想情操,引导中职学生积极向上,提高中职学生学习效果,促进中职学生全面发展。根据校园文化的不同类型,一般可以分为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精神文化及校园制度文化三个部分。其中,校园物质文化最具体、最直接,校园内的环境建设及基础设施建设都属于校园物质文化范畴,校园物质文化也是校园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其发展情况直接影响着校园文化的发展状况。校园精神文化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内容,校园精神文化是指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沉淀而成的能为全校师生所认同和接受的价值取向和精神风貌。精神文化包含校园的道德、风尚、知识、思想、艺术及行为习惯等内容,它遍布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精神文化的熏陶能够对学生的价值观念、理想追求、道德情感、思维模式等产生重要影响。同时,校园精神文化也代表一所学校的校风、学风,是外界认识和了解学校的主要途径。校园制度文化是指在学校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体现出来的学校管理的独特风格,是学校师生认可并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校园制度文化主要表现为学校规章制度,校园制度文化保证了学校有条不紊地发展,是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根本。
二、构建校园文化对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积极影响
优秀的校园文化对中职学校和谐的育人环境的形成起着决定作用,对中职学校德育工作有着积极影响。要注重打造特色校园文化,营造优美的人文环境,推进中职学校德育工作深入开展,促进中职学生和谐发展、健康成长。(1)校园精神文化构建对德育工作的积极影响。校园精神文化是整个校园文化的精髓,校园精神文化是教师的思想道德观念和学生的道德价值观的综合表现。教师精神文化构建包括组织教工文体活动、教工兴趣团、教工训练队及设立教工网络互动平台等,学生精神文化构建与教师相近,主要包括组织主题德育活动、志愿者活动及注重学生社团建设等。两种校园精神文化构建皆体现“团结协作、共同进步”的思想,中职学校要通过精神文化建设,培养中职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提高中职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中职学生健康发展。例如,针对中职机电专业学生开设实验课,鼓励小组成员共同参与,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完成学习任务,这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2)校园物质文化构建对德育工作的积极影响。物质文化是一种外在的文化,校园物质文化包括校园建筑、布局、校园的绿化与美化、教室布置等。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过程中,既要保证良好的环境质量,又要保证良好的教育效果,要通过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实现对学生思想道德的积极影响。例如,可以在中职财会专业教学区设置相应的视频专栏,让中职学生通过形象生动的视频资料进行专业知识学习,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还可以在教室里张贴“滥权谋私,不以官大而为之,廉洁奉公,不以事小而不为”等名言警句,帮助财会专业学生树立克己为人、勤奋守信的职业道德,为中职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好铺垫。(3)校园制度文化构建对德育工作的积极影响。校园制度文化主要表现为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制度文化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基础。制度文化影响着学校的办学方向,规范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校园制度文化的构建需要师生共同参与,要制定合理的教学管理准则,以便教师和学生共同遵守与维护。例如,要想培养中职学生的自律精神,就需要在制度文化构建上进行相应的调整,并督促中职学生主动遵守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
三、结束语
总之,德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灵魂,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是学校工作的首要任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合理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而校园精神文化、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的构建对学校德育工作具有积极影响,因此,中职学校要重视构建优秀的校园文化,推进德育工作有效开展,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胡龙蛟.论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德育工作[J].中国教育学刊,2011(08).
德育 校园建设 和谐
德育,也就是育德。德育的发展和提高主要靠对榜样的学习而来。和谐的校园氛围来自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提高师生素质的直接途径就是发展德育,而观察、学习和模仿是教师和学生获得德育能力的重要方式。因此校长的表率示范作用,成为德育教育的根本指向。为促进和谐校园的创建,应侧重以下各方面德育教育工作的落实。
一、带动教师队伍做好德育研究工作
我校的办学思想始终坚持“科研强校”。而德育工作需要一贯地在研究状态下探索并揭示德育规律,用这种规律指导工作。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只有优秀的教师才能教育出优秀的学生,我的德育工作首先从班主任工作切实抓起,通过案例学习、远程教育、开设讲座的模式,提高班主任的工作能力。改善德育教育工作方式和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加强班主任工作管理,增强班主任责任感,抓好班主任队伍的建设。另外,我还利用业余时间研究教育文集和专著,并与教师分享成功的案例和好的教育教学观点。近几年,我校教师先后在各种教育报刊上发表多篇德育教学文章,受到上级领导和家长的好评。
二、注重各种重大节日的德育教育工作
爱因斯坦曾说:“人类最需要的努力,是在我们的行为中追求道德,因为只有道德的行为,才能给美的尊严。”成功的教师是为社会培养出精神高贵、品质优秀、人格独立、思想健全的学生,对学生良好道德的培养始终要作为首要任务。所以作为校长的我,无论是在每半年一度的新学期国旗下讲话、清明节、国庆节、教师节、元旦以及各个班级主题班会上,我都会精心准备讲话内容,如通过国旗下讲话,向同学们讲解国歌国旗校歌的含义,对学生进行教育。清明节活动为学生讲述清明节的意义,组织全校师生去爱国基地进行扫墓活动。庆国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各班召开主题班会。鼓励学生要胸怀希望、志存高远、勤奋学习,把学习当成自己的第一需要,要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学会做人,学会创造,这样才能和成功接近,同时我也激励每位教师与时俱进,爱岗敬业,与学生一同进步。丰富校园文化宣传的内涵。加大文明礼仪教育,让文明之花盛开校园。
三、培养特长教学,深入开展德育实践活动。
德育工作,其实就是凭借活动为载体,为学生搭建能够展示才能的舞台。让学生充分展示特长与个性,陶冶品德和情操,体验参与和收获成功的乐趣。如我校每周一的升旗仪式活动,国旗下的讲话及每逢节日开展的一系列爱国主义活动;植树活动,爱护环境爱护校园环保活动,读书征文朗诵活动,师生书画展,崇尚科学反对签名活动、文艺体育比赛及献爱心捐助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不仅使学生的行为得到了规范,而且还让教师发现和培养了一大批特长生,这些特长生不仅仅都是成绩好的学生,同时也有很多后进生表现很出色,这样的教育为后进生树立了自信心,培养了他们的学习热情,真正达到了素质教育的目的。
四、弘扬校内典型,增强德育的信度
组织建立校园广播,对校内发生的好人好事及时报道,让学生感受到身边的模范教育的典范,从我做起,从小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同时对校内的优秀教师和优秀学生干部进行大会表彰,调动全校师生的热情,使本校师生的德育能力有大幅度提高。
五、构建校外活动基地,拓展德育途径
通过与外校组织活动,扩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多听多看校外的好人好事优秀学生的事迹,对德育能力的培养都发挥重要作用。优化育人环境,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家庭的教育方式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每月一次的家长会议需要按时开设,做好家校的联系活动,认真听取家长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同时学校也将学生近段时间在学校的表现及时反映给家长,同时我校还在开学初期以及期末假期,由教师对学生进行家庭走访,深入家庭了解学生,达到社区家庭学校共教育的育人模式,保证了我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六、德育行为规范方面从自身做起
高中生所处的年龄段正是思想和行为的叛逆期,正确的教育方式就是教育者严于律己,从自身做起。拿学生吸烟来说,最初是从受到诱惑、想模仿开始的。所以,不应该让学生在校园内看到老师吸烟或是在办公室闻到烟味,这样可以有效减少或消除对学生的不利诱导。为此,学校严格要求教职工在校园内不得吸烟,为学生做出表率。我也同样做到不在校园内吸烟,为教职工及学生做出了示范。这样不仅净化了本校校园内环境,还使学生有效抵制不良诱惑。
学校教育做出明确要求,学生见到老师要主动问好。但我认为,新时代的师生关系就应体现平等,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体现校长教师的平易近人而不是高高在上。我坚持做到每天在校门口迎送学生,见到学生主动问好,班主任教师看到我以身作则也效仿我,礼貌对待每位学生。这样,我们也得到了学生的尊重,一个学期下来,学生对教师的主动问好和回应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德育工作做的如何,直接影响学校师生的素质,德育在学生成长中起着灵魂的作用,它是学校发展的动力。培养学生质量的高低,取决于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如果德育不合格,那么智力、体力等方面越强越是对社会构成危险,几年前的马家爵一案,还有今年三月份的药家鑫一案,可以充分说明德育发展与提高在人的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所以,作为校长在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都应渗透德育教育,使德育形成多层次、多元化、多方位的全面管理体系,切实落实好德育教育的首要工作,使师生关系和校园建设都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志毅.文本与人本:高校德育方略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7.
[2]孙红梅.学校应将德育教育摆在重要位置[J].发展,2009,18(2):13.
【关键词】中学;班主任;德育;方法
在中学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要不断完善班级日常管理工作内容,引导学生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加强学生心理素质、行为能力的教育指导,多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拉近师生距离,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班主任的关爱,从而促进班级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全面提升学生的德育素质和综合能力。
一、转变班级管理理念,提高德育工作的专业性
班主任作为德育工作的主导者,首先就要提高自身职业素养,提高德育工作专业性,让德育教学的质量水平更上一个台阶,保证德育工作顺利开展[1]。很多班主任在德育工作内容的认识上存在误区,认为德育教育的主要方式是“批评学生”,配合各学科任课老师开展道德与法治教育。“批评”并不是德育教育的手段,更不是德育工作目标,这是错误思想认知的表现,是对德育教育的误解。因此,想要提高德育教育的质量和有效性,首先要改变班主任对德育教育工作的错误认识,提高班主任德育教育的意识,认识到德育教育对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意义。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方式和方向取决于班主任的认知,所以,促进德育教育工作顺利开展,保证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性,提高班主任德育教育的意识是首要工作。班主任要主动和其他教育工作者交流沟通,吸取丰富的德育教育管理经验,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德育教育的管理工作,同时,班主任也要对课程教学的理论进行改革、优化,提高教学的整体质量水平。例如,学校要定期组织班级开展班级学习经验交流会,班主任之间交流分享班级管理和德育教育经验,学生之间分享学习心得和体会,营造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动力,提高学习效率。班主任要不断提升德育工作的专业性,学习掌握德育相关知识和科学的教育手段,提高德育教育的质量和有效性。
二、发挥教师榜样作用,有效渗透德育教育
班主任是班级的灵魂,是学生们模仿的榜样,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会直接影响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2]。因此,在班级管理工作过程中,教师要以身作则,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给学生树立榜样,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让学生真正理解德育的道德内涵,全面提升学生的德育水平。此外,班主任要发挥领导者的作用,树立威信,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订德育教育方案,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提升德育教育的水平。另外,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有着独特的地位,班主任不仅仅是教育管理者,还是学生的另一个“家长”,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思想修养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所以,为了加强班级管理工作,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班主任要提升自身的道德水平,从各方面做好学生的榜样。例如,班主任要注意自己的仪容仪表,树立榜样形象,影响学生的一言一行。比如,进教室前检查衣服穿戴是否整齐,讲台要保持整洁卫生,注意自己的卫生,用实际行动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班主任要起带头作用,身先士卒,用实际行动影响学生,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德育教育。
三、加大情感教育力度,有效推进德育开展
情感教育是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德育工作的核心和基础,对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具有积极的帮助。过去,成绩往往被当作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导致学习能力比较弱的学生得不到教师的关心,学生逐渐开始认为教师是不关心自己的,从而开始自暴自弃。因此,教师要改变这种评价方式,给学习能力比较弱的学生更多的耐心和关心,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关爱,帮助学生重拾自信心,提高学习的动力。其次,班主任要主动和学生交流,进行情感的沟通,将自己放在和学生同样的位置上,尊重学生的隐私和人格,在班级管理工作中遵循学生成长发展的规律,满足学生成长需要。班主任需要加大改革力度,创新管理工作的方式,采用科学的管理措施简化工作的内容,降低工作的难度,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班主任要时刻留意班级中每一位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和心理状态,发现异常后,主动与学生沟通交流,采取与学生谈心、微信联系、邮件通信等方式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掌握学生所思所想,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例如,班里转来一位新生,平时不善言辞,性格比较内向,有一天,班上一名学生突然恶心呕吐,其他学生避之唯恐不及,纷纷捂鼻后退,只有这位学生主动给生病的学生递纸巾。从这一件小事上就可以看出这位学生非常善良,是个热心肠,但是不爱与人交往。于是教师主动与学生家长沟通交流,这才了解到这名学生因为自己脸上有一小块胎记而害怕与人交往,总是畏惧别人会因此嘲笑他。得知这一原因后教师就利用班会时间给学生播放《阿甘正传》这部电影,让学生明白只要自信、努力、上进,永不放弃,即使天生有缺陷也能够取得超越常人的成就。观影结束后,又组织了一场“独一无二的我”的主题班会,这样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自信心,培养了学生积极向上、乐观阳光的性格,同时也树立了学生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成长观。
四、制订完善班规班纪,规范学生行为意识
无规矩不成方圆,一个优秀班集体离不开规章制度的约束[3]。为了给学生营造健康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班主任要及时解决班级管理中遇到的问题,认真落实班级的管理制度,提高制度的约束性和灵活性。首先,班主任要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制订班规班纪,将以人为本的理念作为管理原则,培养学生群体意识和责任感,将班级打造成一个具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优秀班集体。比如,在上学、上课、做操、文明礼仪、值日卫生等几个方面制订制度,引导学生严格按照班规标准执行。其次,班主任要结合学生表现和班级实际情况灵活变通规章制度,更好地发挥制度的效力和作用。例如,在上课的过程中,不能按照统一标准判断一个学生是否优秀,而要结合学生基础水平和性格特点,比如有的学生性格内向,如果在课堂上积极举手回答问题,那就可以视为一种进步,该学生这节课的表现就是优秀。而有些学生性格活泼好动,自制力较差,如果课堂上能严于律己,遵守课堂纪律,不打扰其他同学学习,那该同学的表现就可视为优秀,教师要进行表扬和赞赏。最后,班主任要设立奖励机制,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要给予奖励,增强学生自信心和成就感,激励学生再接再厉、勇往直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制订完善的规章制度不仅可以约束学生不良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意识,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团结一致的群体意识,将学生个体思想和情感与班级利益联系在一起,提高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五、优化德育工作方案,提高德育灵活性
班主任要广泛收集德育辅导的优秀经验,通过交流学习提高德育辅导工作的能力,为学生营造健康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首先,要改变传统的德育辅导方法,注重课程管理内容、程序以及方式方法的改革创新,全面提升在课程管理工作方面的效率,提高德育工作的质量水平。每个班级都会有部分学生存在错误的想法,对自己的有些问题、行为不愿意被其他同学知道,不知道和班主任沟通交流,一再隐藏自己,久而久之,学生身上的问题会被逐渐放大,加重问题的严重性。因此,班主任要定期开展德育思想教育工作,让学生了解德育对自身成长的重要意义,学习德育知识内容,正视自身存在的不足和缺陷,积极改变,实现自我突破。另外,班主任在思考问题的时候要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将工作内容、工作形式和工作实施方案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细化德育辅导的具体工作,不断积累德育教育经验,探索全新的德育教育模式,运用已掌握的经验解决深层次问题,实现高层次创新与实践,实现德育教育的目标。
六、有效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学生德育工作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德育教育中,班主任也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依托信息技术,改变和创新传统教育结构,使其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不断提高自身信息素养和专业素养。班主任应适应现代化教学。因为学生通过网络,可以不断地、广泛地接触前沿知识,所以仅仅依靠传统教学方式和知识已经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认知需求。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自制能力较差,还不能完全客观、理性地看待问题,如果不加以引导可能会形成叛逆心理。为此,班主任要加强学生监督工作,注重思想教育,规范学生行为。中学生自己的思维和想法已经初步形成,拥有较强的自尊心,如果教师当面说教可能会引起学生的不满,导致叛逆心理形成,所以,班主任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开展思想教育,非面对面的交流沟通可以消除学生心理压力,保护学生自尊心,从而提高沟通的效果,教育效果事半功倍。此外,班主任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为此,班主任可以借助网络丰富的资源优势,在学生之间传播正能量,通过社会上发生的好人好事案例影响学生对是非善恶的认识和评判,引导学生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另外,班主任还可以带领学生观看报道青少年安全问题的视频栏目,对学生进行自我安全保护培训,让学生在面对水灾、地震、火灾等灾害时能够采用正确的方式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通过学习安全知识可以推进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具有积极的帮助。当然,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学生可以借助网络接触和了解许多信息,有利于学生丰富知识,增加见识,开阔眼界,提高认知水平。但是,网络信息内容良莠不齐,有一些不良信息会给学生造成错误的引导,对学生健康成长产生消极影响。因此,需要教师耐心指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充分认识不良信息的危害性,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七、利用社会教育资源,积极开展品德教育
开展好学生德育工作,靠学校的教育资源是远远不够的,班主任要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开展品德教育,比如带领学生走进烈士纪念馆,让学生明白今天的和平发展是先辈们牺牲自己的生命换来的,了解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而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另外,可以抓住传统节日积极开展实践活动,进一步拓宽学生德育的环境,形成校内外的德育合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品德行为。比如,五一劳动节时班主任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清扫街道、打扫校园卫生等等,在劳动的过程中享受劳动带来的乐趣,既学习了相关知识,又能强身健体。再如,在每年3月5日学雷锋活动日来临之时,为学生布置实践任务,要求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践行雷锋精神。有的学生利用自己的美术特长,将社区墙上的宣传标语重新进行了美化,有的学生争当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等等。在活动中,学生不仅锻炼了社会实践能力,而且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实践自己的思想,教育的意义非常大、效果非常好。当然,品德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长期工程,班主任要结合学生的情、意、知、行,挖掘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品行。总之,中学班主任要坚持贯彻自主、民主、公平、公正的管理理念,积极引导学生,推动德育工作的开展,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行为习惯,提高学生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史晓伟.以德育为主线创新班主任工作[J].教书育人,2020(26):78.
[2]彭丽.班主任是好学生德育的设计师[J].新课程,2020(3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