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建设项目工程管理

建设项目工程管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建设项目工程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建设项目工程管理

建设项目工程管理范文第1篇

基于市场评价视角考虑,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强调低成本、大价值,重点在于功能分析,而非操作方法。在成本探讨过程中,通过价值分析确定多余品质、不必要成本,然后予以剔除。

关键词:

建设项目;价值工程;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

价值工程可用V=F/C来表示,其中V、F和C分别代表价值系数、功能系数以及费用系数,产品价值与成本之间成反比关系。基于此,我们既要考虑建设项目投资,又要考虑日后运维成本。

1价值目标

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的价值工程应用,应当明确项目特点,以此为基础,确定价值目标。对于价值目标而言,应当从整体出发,反映全生命周期要求。其中,既要有建设价值目标,又要对运营价值目标予以高度重视。对于全生命周期价值目标而言,其系统建设、运营以及资源利用和生命周期总体等价值目标。其中,建设价值目标包含质量、投资以及工期目标;运营价值目标,主要包含服务质量、运营成本以及经济收益等目标;对于资源利用价值目标而言,其强调的是整合资源、延伸资源,以此来创造延伸效益。全生命周期下的总体价值目标,实际是上述各价值的优化整合,注重费用目标、体现功能目标、时间目标以及社会目标和运营成本目标等。

2建设项目计价

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方法和思路,可指导设计者全面、系统地从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出发,综合考虑建设项目的建造费用以及运维费用,从而实现科学建筑设计以及合理选择建材之目的,以便在保证设计质量的基础上,降低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造价。在此过程中,我们既要充分考虑建设成本,又要考虑运维成本。从长远的视角来看,基础设施的未来运维成本要远超过基本建设成本,先期建设成本对未来运维成本产生的影响比较大。由于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只考虑建筑物的建设成本,因此以建设成本最小化为目标的投资方案放在建筑物全生命周期这个大环境下就未必最优。对我国的传统的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模型进行改革是非常必要的。在决策阶段,将一次性建设成本、未来运维护成本,进行综合考虑,取得二者之间的平衡。

3分析评价

功能分析作为价值工程的核心,其主要是通过信息资料分析,表达对象功能,明确特性要求,并以此为基础制作功能图,搞清楚产品功能关系。通过功能分析,去除其中不合理功能,从而使功能结构合理化。基于所掌握的功能要求,定量评价功能,以确定价值改进对象。根据功能特性,从不同视角对其进行分类。按照功能的重要性,可将其分成基本和辅助两种功能;按照功能性质,可将其分成使用、美学功能;根据用户要求,可将其分成必要、不必要两种功能;根据功能量化标准,分成过剩与不足功能。基于价值工程的产品分析,需分析其功能,确定功能的必要与否。在方案创新过程中,将其不必要功能去除,然后补强不足功能,从而使功能结构合理化。

4各阶段造价管理中的价值工程应用

4.1设计阶段

采用价值工程优化设计方案,这是工程造价管控的有效措施和手段,方案设计的作用不可小觑,甚至是决定性的,在某阶段价值工程的应用至关重要,根据资料分析显示,在建设项目决策、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可达30%以上;施工阶段,对工程造价产生的影响,可能达到25%。第一,限额设计,加强安保,避免出现多余功能现象。比如,某工程项目外装、设计过程中,业主提出安装装饰要求,对先装功能优化和改进;在保持原使用功能的情况下,节约成本开支。在原地坪、走廊饰面设计过程中,利用大理石,通过功能分析选用规格相当较大的面砖,一方面可以控制成本,另一方面还能够保证工程建设效果。第二,通过挖掘潜力来提升工程价值。基于价值工程原理分析,增加建设项目价值,节约了成本开支。比如,某建筑工程项目,高二十一层,共计2.65万平方米实行“四合一”,以此来挖掘建筑物使用价值,发挥施工机械、脚手架等工具设备的价值和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四合一”,实际上就是根据系统工程原理,设计、业主以及施工和监理单位,以施工质量、进度和投资控制为目标,融为一体。

4.2建设阶段

在建设项目施工阶段,避免采用单一施工方案,而是应当组织价值工程控制小组,创新方案、评选功能价值,从中选出有效的价值方案,以此来获得良好的价值控制效果。项目建设过程中,多依赖于机械设备,尤其是楼层越高,系统就会越复杂。比如,电梯、空调以及采暖和通风等系统,各系统占用一定的空间既有高度和面积要求,又有位置和规范要求,直接影响着全寿命周期内的造价和成本。设备配置时,应当考虑环境因素对成本影响,若能从全生命周期进行分析,可有效节约费用。同时,还可以采用ABC法、百分比法,确定建设项目中的工程造价主要影响因素,比如建材、机械设备等,找出成本控制对象。其中,主要是对总项目造价管控的建材、设备;同时还包括对单价控制的建材、设备(比如数量不可计的水泥、钢筋等材料)。对总造价控制的建材和工具设备,比如铝合金门窗、外墙涂料、保温材料以及防水材料和面层块料等,还要考虑电梯、空调以及变配电和弱电等设备。

4.3维保阶段

维保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即在确保建筑施工质量、安全基础上,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维保方案,进行统一管理,在保证高可靠性的前提下降低运营和维护成本。在维保阶段,应当根据设备特性、施工情况和本地状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运营和维护方的长期方案和短期方案,运营和维护方案的制定要以生命周期成本最低为目标。

5结束语

总而言之,价值工程是提升建设项目价值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其目标在于对成本、功能、质量以及进度等因素进行集中控制,从中选出最优方案,从而为建设项目的全生命周期造价控制,提供保障。从价值工程的应用效果,以及未来发展预测,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价值工程的应用空间和价值会更大。

作者:徐黎燕 单位:中冠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马群,马欢.价值工程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和产业,2014(11).

建设项目工程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工程管理;问题;措施

一、工程项目管理的内涵

工程项目管理是建设领域的项目,一般是指按客观经济规律对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进行有效地计划、组织、控制、协调的系统管理活动。从性质上看,项目管理是固定资产投资管理的微观基础、其性质属投资管理范畴。对于一个具体的工程项目,其目标已不仅仅是质量、工期、费用的控制,还要与资金筹措、风险分析、使用维护以及与所在地经济、环境等联系起来,工程项目管理的方法,除了具体的技术性方法,还要向前后期的评价延伸,并且要考虑中央提出的可持续、协调发展等等。

二、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立项审批及内部控制方面

1.违规立项。如个别应由国务院或部委总部审批的项目,直接由省级管辖单位审批立项,有的建设项目未经上级单位审批擅自在地方立项。

2.规模控制不力,超面积、超投资、超标准的问题仍然存在,部分初步设计或初步设计变更未经审批,随意增加变更工程项目。

3.部分项目立项时间较长,建设工期失控,个别建设项目在上级行立项批复之前先行施工,由于资金不能及时到位或工程监督管理不善,项目一拖再拖,成为“马拉松”工程。

4.部分建设单位基建管理机制不健全,职责未落实,未成立基本建设领导小组,没有配备专职基建财务会计和懂基建工程的管理人员,有的甚至基建会计、出纳一人兼,重大决策没有相关的会议记录,基建档案资料不全,内部控制薄弱,管理不规范。

(二)缺乏科学合理的核算机制及重视

建筑工程核算欠缺规范合理性,是当前企业在工程管理中所呈现出的另一重要问题,诸多施工企业在工程实际开展中,一味单纯的强调施工的整体工程方案及施工的进度,只从工程的工期安排及时间方面进行考虑,从而忽视了对工程的良好核算,其次在工程成本核算方法上,也未能做到全过程成本的核算控制,缺乏一整套必要的核算方法机制,导致在核算方面呈现出诸类不足问题,从而加大了工程整体的成本投入。

(三)基建项目招投标采购管理方面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采购法》、《招标投标法》等有关法规,基建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与工程建设有关的重要设备、材料等的采购,必须实行集中采购管理,在采购金额达到一定标准后,应采用招标采购方式。但实际工作中部分建设单位未将基建工程,货物或服务项目未纳入建设单位集中采购管理,采购方式、操作程序不合规,分散采购,应招标项目未招标。还有一些建设单位招标活动不规范、不严谨的问题比较普遍,如在投标单位数量不够的情况下未重新组织招标,评标前与中标单位进行实质性谈判,招标标底不准,隐性市场存在舞弊;对招标单位、投标单位资质、评标人员资格审查不严格等。

(四)合同及工程管理方面

建设项目合同管理不规范。建设工程合同,作为承包人进行工程建设、发包人支付价款的经济合同,是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经济契约。一些采购合同签订不及时、不合理,有的单位未按中标结果签订采购合同,有些则签订追加采购的补充合同金额超过10%的规定比例逃避再次招标,个别单位边施工边签合同或先施工后签合同,还有的根本就未签合同或协议;一些合同(协议)签订不严谨,合同条款漏洞太多,对许多可能发生的情况未作充分的估计;对签订合同的主体资格审查不严,合同的条款之间、不同的合同文件之间规定和要求相互矛盾或不相一致,合同条款残缺不全,维权意识差,造成经济纠纷;一些单位未严格执行合同条款, 个别单位终止合同却未签订解除协议,严重影响了建设单位的利益,有的甚至造成了基建资金的损失浪费。

(五)过度强调按时竣工,忽视对施工过程的管理控制

在多数建筑企业内部,存在着工期即是金钱的思想观念,以为赶超工期,置工程施工环节的规范性及技术性为罔然,私自提前工程,不按照工程技术规范流程进行施工,也未能针对施工前及施工中与施工后,对工程达到科学管理和动态控制,令工程在各环节的施工中,出现相应质量不达标,施工不合理的情况发生,从而对建筑企业的社会声誉造成了大的影响,令企业的市场综合竞争力直线下降。

三、加强基本建设项目管理的措施

(一)加强立项和基建内控管理,有效控制建设规模

一是严格落实立项审批程序和标准,从源头上对总规模控制。建议基建项目立项应在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及有效论证的基础上,根据机构、人员、业务量、房屋类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等客观因素和实际需要,确定审批新建、扩建、改造房屋类固定资产的建设项目。立项批复时要针对单个建设项目的具体情况尽可能一次核准总规模,减少多次追加批复,避免“上级批一块”、“地方政府给一块”、“建设单位超一块”等多头立项、分头审批导致普遍超投资、超规模问题的发生。另外要加强工期控制,上级管理机构在批复初步设计方案时,可大致界定工程竣工时间,让建设单位有紧迫感,避免因工期延长导致的成本增加。二是加强基建管理人员培训工作,确保建设单位基建管理人员及相关管理人员熟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基建管理专业知识和工作程序,增强相关人员的责任意识、维权意识、大局意识和执行法规制度自律意识,进一步提高基建管理水平。

(二)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办法,弥补建设项目制度上的管理空挡

一是制定以资产置换方式兴建办公楼及附属设施的相关制度规定。根据基建过程中用旧办公楼置换新办公楼、建设用地或建设资金的实际情况,应尽快制定和明确项目申报、资产评估、置换资金管理等方面的管理办法和操作程序。二是研究制定“代建制”建设管理办法。建议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代建制”的利弊和风险,通过试点和总结经验,制定有关基建委托代建建设项目的管理办法,确定“代建制”的实现方式、工作程序和风险控制重点。三是修订完善有关基建管理办法。建议基建上级主管机构应及时制定或修订基建管理办法,并结合实际制定基建管理操作手册或指南,增强基建工作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三)加强基建财务管理,提高基建管理水平

重视基建会计人员配备和会计基础工作,健全财务管理核算体系,切实加强基本建设资金管理;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招投标法规和采购管理办法,基建项目按规定实行集中采购管理,做到采购方式确定恰当、采购程序合规合法,对达到规定标准的采购必须实施招标;加强基建合同管理,认真落实合同审核制度,确保合同的完整、严谨,预防争议或不必要的法律纠纷。

(四)建立健全基建工程“全过程管理监督”制约机制

一是对基建工作的指导、检查和审计监督应实行“全过程管理监督”,贯穿于基建项目立项、开工建设到竣工等各个阶段,并对工程招投标、合同签订、设计变更、隐蔽工程验收、暂定材料认价、竣工决算等环节进行重点监督审计,早介入、早审计可以使监督关口前移,改变那种找到了管理漏洞,但问题已无法纠正;查出了损失浪费,但资金已无法挽回的被动局面。通过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审计监督与评价,有效控制防范风险,减少或避免违规问题和损失浪费问题的发生,确保工程质量。二是健全基建项目监督机制,加大违规问题查处力度,严格按照制度规定对违规建设项目进行处罚和通报,对有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确保基建工作依法合规。

四、结语

工程项目管理是一项技术性、专业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它贯穿于投资决策、项目设计、招标投标和建设施工各阶段。我们要正视我国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并予以完善,从而提高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水平,增强我国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建设项目工程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0)22-0167-02

1 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模式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工程建设活动也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为了达到工程建设预定的目标就要求对工程建设更加全面、高效的服务,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

1.1 设计-招标-施工模式

设计-招标-施工模式是一种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由业主委托设计单位进行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等前期工作,项目立项、评估通过后再进行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然后通过公开招标选定承包商。业主和承包商订立工程施工合同,业主根据工作需要指派业主代表与监理单位和承包商组成项目结构体,共同执行项目计划。

1.2 设计-施工模式

设计-施工模式,国际上也称"交钥匙"模式,在我国称项目总承包,业主优选一家公司负责项目的设计和施工,在业主配合下,设计-施工总承包商完成项目的可研、施工设计、投资控制、质量控制、进度控制等相关工作。采用设计-施工模式,能最大可能协调设计与施工相互矛盾,可以减少项目的投资和工期,提高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3 建设管理模式

这种模式采取分阶段发包,由业主、有施工经验的CM单位和设计单位组成一个共同体,共同负责组织和管理工程的规划、设计和施工,CM单位负责工程的监督、协调及管理工作,在施工阶段定期与承包商联系,对投资、质量和进度进行监督,并预测和监控投资和进度的变化。

1.4 设计-管理模式

设计-管理模式是指一种类似建设管理模式但更为复杂,它是由同一建设共同体向业主提供设计和施工管理服务的工程管理方式,在通常的CM模式中,业主分别就设计和专业施工分别签订合同。采用设计-管理模式时,业主只签订一份既包括设计也包括类似CM服务在内的合同。

1.5 施工-运营-移交模式

施工-运营-移交模式是指政府开放本国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市场,吸纳国外资金,授权项目公司以特许权,由该公司负责融资和组织建设,建成后负责运营及偿还贷款,在特许期满时将工程移交给政府。

1.6 EPC模式

设计-采购-施工即EPC模式。按照合同约定对工程项目的勘察、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等实行全过程管理,最终向业主提供一个满足使用功能、具备使用条件的工程项目。EPC模式适用一般规模均较大、工期较长,且具有相当的技术复杂性的工程,如水电站、化工厂、石油开发等基础设施建设。

1.7 合伙模式

合伙模式是在充分考虑建设各方利益的基础上确定建设工程共同目标的一种管理模式。它要求业主与参建各方在资源共享、相互信任的基础上达成一种短期或长期的协议,通过建立工作小组相互合作,及时沟通以避免争议和诉讼的产生,共同解决建设工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共同分担工程风险和有关费用,以保证参与各方目标和利益的实现。

1.8 项目总控模式

项目管理模式是由项目业主的实施战略和分标方式确定的,不同的组织管理模式具有不同的合同体系和管理特点。项目管理模式对建设工程的规划、控制、协调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决定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随着建设工程日趋大型化和复杂化,业主根据自身能力和条件,业主为实现建设工程预定的目标,希望得到全方位、全过程或单一的项目管理服务,为更好满足业主的各种需求,建设项目管理的社会化和专业化从而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

2 崇明风电场工程管理模式

风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其蕴藏量巨大,全球风能资源总量约为1300亿kW,其中中国风能储量很大、分布面广,总量约16亿kW,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华能崇明前卫村风电场工程位于上海崇明岛前卫村境内,规划建设30台2mW风机,总装机容量60mW。本期10台,装机容量20mW。风机沿前卫村北湖北岸堤坝西北-东南向曲折形布置。变电站位于9#、10#风机之间北湖北岸南北纵向堤坝附近。崇明风电场工程是开发新型环保型可再生能源的关键性骨干工程。崇明风电场工程的建设是确定了采用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上海院”)项目法人负责制和华能集团宏观调控有机结合的建设管理体制,华能集团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起宏观调控和监督作用,上海院对设计、施工、调试运行全过程控制,按照崇明风电场工程的建设特点,实行上海院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制、工程监理制有机结合的建设项目管理机制,确保崇明风电场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

华能集团成立上海崇明风电场现场建设指挥部,负责崇明风电场工程建设重大问题的决策、协调、宏观资源配置和监督,保证崇明风电场工程建设顺利实施。

上海院,作为崇明风电场工程建设项目总承包方,全面负责工程建设设计、采购、施工和建成后并网发电的试运行管理。

根据崇明风电场工程工期较长、规模较大、涉及面广的特点,上海院为了适应工程建设需要,对工程建设实行分阶段开发分为一期、二期。按照工程的特点,结合实际将建设管理目标与责任关系分解并延伸到各分包商及设备采购商,形成了分包商及设备采购商对上海院负责,上海院对华能集团负责,自下而上的系统管理模式。

崇明风电场工程实行EPC总承包制,根据工程特点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择优选用国内的有经验的承包商和国内设备制造商参与崇明风电场工程的建设。通过招标聘请有资质的监理单位负责基础工程、安装工程施工和设备制造的全过程监理。监理工程师是业主(华能集团)在施工现场和设备制造安装现场的代表,全面负责施工、制造、安装、调试过程中的质量、进度、造价、安全等的监督和管理。

崇明风电场工程在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工程建设管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有益的实践和探索,形成了一套具有行业特色的建设管理模式,对工程建设实现了全过程、全方位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工程建设一年来,工程建设进度按照既定计划进行,工程投资严格控制在设计概算范围内,工程质量总体良好,满足设计要求。

当前,崇明风电场工程的建设正在从一期开发转向二期开发阶段,应全面总结一期工程管理经验和教训,在崇明风电场二期工程中进一步加以改进、完善和提高。

1)始终坚持华能集团在建设项目管理中的主导地位,减少管理环节,提高工作效率,坚持以合同为基础,充分发挥参建各方的作用;

2)进一步加大勘察设计的优化工作,坚持总体布局和专业设计相结合,加强勘测设计管理工作,推行并完善勘察设计监理制;

3)加大建设项目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力度,建立并完善项目管理的内部机制,以促进上海院在项目管理水平的持续提高;

4)强化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应用先进的管理模式、方法和手段,全面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建设项目工程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工程管理;协调作用;供电工程;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4-0090-01

前言

工程管理对于客户供电工程建设项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客户供电工程建设项目中,需要对建设施工各方进行协调,统一完成客户供电工程建设项目。如果没有一个合理完善的工程管理模式,很难保证供电工程的如期完工。无论是对客户还是施工者都希望能有一个良好的管理机制,尽好地促进工程的推进。工程管理在客户供电工程建设项目中不仅仅起着管理的作用,更多地则是纽带作用。通过管理着将工程各方联系在一起,对供电工程的准确性和安全性都有积极意义。下面本文将深入剖析工程管理对于客户供电工程建设项目的协调推进作用。

1.工程管理对于客户供电工程建设项目的重要性

任何一项工程的建设都离不开工程管理,没有良好管理的工程项目也无法顺利的进行下去,客户供电工程的建设更是如此。客户供电工程的建设不同于普通的工程建设,它对于工程的质量,安全性、可靠性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工程管理客户供电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除此之外,由于客户供电工程的工作量巨大,涉及的范围也很广,在具体施工工作中往往涉及很多方面。没有统一的工程管理将很难对施工各方进行协调组织,也不利于供电工程的如期完工。因此,工程管理对于客户供电工程建设项目的建设非常重要。

2.工程管理在客户供电项目建设中的推进协调作用

2.1 有利于客户供电工程建设的质量

客户供电工程的质量高低关乎着整个工程的成功与否,在客户供电项目建设中,总是将工程质量放在重要位置。但是在以往的很多案例中,不难发现很多客户供电工程最后出现了质量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多种,但是究其根本还是由于没有一个良好的工程管理措施。而工程管理能够有效地对客户供电项目起到管理约束的作用,通过工程监管的手段提高整个供电工程的质量。

2.2 有利于客户供电工程建设安全性的提高

在客户供电工程建设中安全始终是排在第一位的,没有安全的生产,也就没有工程项目顺利的施工。安全问题在工程项目的建设中一直被重视。然而很多施工单位为了减少施工成本,铤而走险,不顾安全生产细则。而工程管理恰好可以对这一方面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提高客户供电工程建设的安全性。安全性的提高不仅对于工程管理者和使用者有积极作用,其实对于施工者自身的安全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3 有利于提高工程的进展速度

众所周知,一项工程的建设速度对于每一名建设者和管理者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很多施工企业走向破产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建设速度缓慢。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建设速度越慢,越不利于资金的流动,会给施工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客户供电工程建设关乎到广大的使用者,因此,对其进行快速有效地施工刻不容缓。

2.4 有利于统筹协调,合理规划工程建设

在客户供电工程项目建设中各部门的分工不同,导致各部门的部门机构设置,部门工作范围都不相同,因此,在具体施工管理的过程中对于各部门之间的联系进行统筹和协调就是一个非常重要步骤。各部门之间的资源利用情况和劳动分配情况则更加需要了解,而通过工程管理则可以很好地起到统筹协调,合理规划工程建设的作用。

3 目前我国供电工程管理出现的问题

3.1 管理水平较低

在客户供电工程建设项目中,我们发现不少施工单位的管理水平较低。通常只是进行施工单位内部的管理。这些施工单位并没有认识到管理不仅仅是要从内部处罚,加强自身与其它单位的协调也是管理的一部分。正是由于我国很多供电工程施工管理者没有看到管理的内外部关系,才导致了我国目前供电施工工程管理水平低的现状。

3.2 管理过程中责任意识不明确

在客户供电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中经常出现一些问题,在对这些问题进行问责时,往往出现管理责任意识不明确。很多管理者并不清楚自己的管理范围,管理内容以及管理时间,往往只是根据前任的指导以及自身的经验来进行管理。这样的管理显然是不符合规范的。因此,管理过程中责任意识不明确也是目前我国客户供电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比较棘手的问题。

4 提高供电工程管理水平的对策

4.1 实行奖惩制度,鼓励和惩罚并行

在具体实施工程管理时,对于严格按照工程管理来实行的部门要予以表扬和奖励,对于那些没有完成任务的,或者是完成目标滞后的部门予以批评和惩罚。要建立考评制度,在每个月月末或季度结束时制成考评表,及时对考评信息进行更新,确保考评过程做到公平、公正、公开。这样,给企业员工以激励,使得工程管理得到广大员工的支持,这样,才能使这种管理能够更好的实行下去。促进工程管理在客户供电工程项目建设中的协调推进作用。

4.2 实行全面预算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对于客户供电工程的建设十分有效。管理者应协调好工程内部的施工关系,使得各部门的工作开展的有条有序,统筹协调工程的所有资源。其中包括人力、财产、物资等等。全面预算管理不是任何一个部门内部的管理,而是整个客户供电工程的管理,因此,在管理过程中,执行力成为一个重要的因素,因此。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必须要决策者的大力支持。

4.3 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提高资源利用率

一个正确的,科学的管理模式可以是一项工程建设发挥重要作用走向发展,一个落后的,传统的管理也同样可以给供电施工工程带来巨大灾难。作为客户供电工程建设单位,在竞争力巨大的今天。为了提高自身竞争力必须时刻保持先进性,创新性,采用先进的管理模式。在客户供电工程建设中的资源是有限的,那么如何使这些资源的到最大化的利用这就是工程管理者需要考虑的问题。再传统粗放型经济下,往往浪费了大量宝贵的资源。要想改变这种传统的模式,就必须通过预算,得出最佳的资源需求量,并能使资源得到重复使用。

4.4 供电工程的管理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

众所周知,供电工程是一项非常庞大的工程。因此,对于供电工程的管理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标准的要求,同时在供电工程项目实施的过程中还应加强监督。要做到这些就必须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方面要加强管理人员的培训,强化管理人员严格管理的意识,通过管理人员管理水平的提高使工程进展的更顺利。另一方面还要加强一线技术工人的专业技能培养,加强对工人的技术指导。同时定期对一线工人进行技术评定,促使一线工人加强提高自身技能的意识。

5.结语

工程管理在客户供电工程建设项目中的协调推进作用,对于整个供电工程的施工都有重要的影响。加强工程管理是每一个供电施工企业的必经之路,在今后的客户供电工程项目的建设中,必须将施工安全与质量放在首位,进一步加强工程管理,促进工程的顺利完工。

参考文献

建设项目工程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项目管理;工程管理

1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国内背景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引进建设工程 管理的概念,于1983年原国家计划委员会提出推行项目前期项目经理负责制,1988年开始推行建设工程监理制度,1995年建设部颁发了《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经理资质管理办法》,推行项目经理负责制, 为了加强建设工程项目总承包与施工管理,保证质量和施工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原人事部、建设部决定对建设工程项目总承包及施工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实行 执业资格制度,2002年原人事部和建设部颁布了人发[2002]111号《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的通知,2003年建设部发出《关于建筑业企业项目经理资质管理制度向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过渡有关问题的通知》(建市[2003]86号)。

“鼓励具有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资质的企业,通过建立与工程项目管理业务相适应的组织机构、项目管理体系,充实项目管理专业人员,按照有关资质管理规定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工程项目范围内开展相应的工程项目管理业务” ,“据对全国22个行业236家工程设计企业的不完全统计,自1993―2001年,完成工程项目管理853项,合同金额近500亿元”。为了适应投资建设项目管理的需要,经人事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研究决定,对投资建设项目高层次管理人员实行职业水平认证制度,2004年原人事部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颁布了国人部发[2004]110号关于印发《投资建设项目管理师职业水平认证制度暂行规定》和《投资建设项目管理师职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的通知,2006年6月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6)。

2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现状

近几年来在工程项目管理论和实践上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建立了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实行项目管理资格认证制度;新创了一系列项目管理组织模式,如:Partnering模式、动态联盟模式、伙伴关系模式。在项目管理技术的发展方面也有长足的进展,但就现阶段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来看,仍存在一些质量事故,工期拖延,费用超支等问题,特别是近两年来出现的多起重大工程质量事故,不仅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同时也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这些事故无一例外的都是与项目管理有关,都是由于项目管理不善,管理不规范所造成的。这表明在项目管理这个领域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差距,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工程项目管理的观念淡薄,法制不健全

2.2 在项目的获取上还缺乏营销的概念

2.3 工程项目管理的工作范围有待扩展

2.4 项目管理人员素质普遍较低

2.5 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信息化技术应用还不够

2.6 不重视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3 就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的对策

我国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公司必须着眼于长远发展,积极面对现实,坚持以创新为主线,认真研讨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方向、发展态势和发展措施,抢占市场竞争的制高点,迎接新的挑战。就目前来说,国内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公司应就国内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现在存在的问题,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积极的努力。

3.1 建立和健全项目管理的法律、法规

目前我国建筑市场比较混乱,项目管理极不规范,必须贯彻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建立和健全各类建筑市场管理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做到门类齐全,互相配套,避免交义重叠,遗漏空缺和互相抵触。同时政府部门也要充分发挥和运用法律、法规的手段,培养和发展我国的建筑市场体系,确保建设项目从前期策划、勘察设计、工程承发包、施工到竣工等全部活动都纳入法制轨道。

3.2 实施先进的经营战略

在知识经济时代,项目管理应在积极开展网络化经营,实现管理信息化的同时,还应实施先进的经营战略。它包括虚拟经营、合作竞争、全球战略和跨文化竞争等。虚拟经营是指在虚拟经营建设企业必须控制关键性的资源和能力,其目的是运用自身强大的优势和有限的资源和能力,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合作竞争的目的则是面对急剧变化的环境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争取在更多的利益的前提下,形成双赢的结果。跨文化竞争必须识别文化差异,在保持本国文化优点的同时认识到其他文化的长处,提高适应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

3.3 扩展项目管理工作的范围

项目管理的范围不仅包括项目的实施阶段,还包括项目的前期策划以及项目的物业管理阶段,而目前国内的项目管理公司还有很多只是针对某一方面进行工作,因此,为了积极发展国内的项目管理,增强项目管理公司的竞争能力,必须针对不同公司的实际,逐步将项目管理的范围扩大到项目全寿命周期。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公司的竞争力与抗风险能力。

3.4 提高项目管理人员的素质

发达国家相当重视项目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和资质认定,形成了相当规模的行业。美国PMI工学会主办的项目管理专业资质PMP考试和资质证书,得到社会的公认。获得PMP的人有更多的机会被政府部门和大公司聘任和重用。而我国对项目管理的系统研究和行业实践起步较晚,为提高我国项目管理人才的索质,应该经常开展项目管理学科的国内外交流和研讨,加强学会工作,同时规范项目管理培训和资质认定工作。

3.5 加快项目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建设

正是由于计算机信息化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同时由于我国的项目管理在这一方面与国外差距巨大,因此,今后应努力做好项目管理信息化、网络化方面的工作,建立项目信息平台提供基于互联上的项目管理和信息交流,真正实行网上办一切事。这既是向国际接轨的需要,也是工程建设管理的需要。

3.6 做好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

可行性研究是研究项目是否合理可行,在实施前对其进行调查研究及全面的技术经济分析论证,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由此考察项目经济上的合理性、监利性,技术上的先进性、适用性、实施上的可能性、风险性等。然而,目前我国许多投资项目都很少做这方面的工作,盲目上马,学学了事,这不仅在经济上造成巨大损失,也埋下质量隐患。因此,必须加强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做好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经济评价,以期各投资项目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 结论

中国经济日益深刻地融入全球市场,企业走出国门在海外投资和经营的项目也在增加,许多项目要通过国际招标,咨询或BOT方式运作,项目管理的国际化正形成趋势和潮流。总结我国的项目管理发展趋势,以及下一步我们应该从积极与国际惯例接轨;建立和健全项目管理的法律、法规;提高项目管理人员的素质;加快项目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建设;扩展项目管理工作的范围;实施先进的经营战略;做好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

总之,由于我们工程项目管理的经验还不够,尤其是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的经验严重不足,同时也由于我国有自己特殊的国情,因此项目管理在我国的发展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只有积极面对这些问题,并认清其发展方向,才能缩短与国外项目管理的差距,增强自己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丁士昭、商丽萍主编,《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年4月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