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银行市场前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摘要】目的 探讨经直肠超声实时弹性成像技术引导前列腺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76例临床可疑前列腺癌患者在行前列腺穿刺活检前,运用经直肠超声检查同时启动实时弹性成像模式,获得弹性图像后,确定可疑病灶,引导穿刺活检。结果 经直肠超声弹性成像检出可疑病灶41个。手术后病理证实,其中有35个病灶为恶性肿瘤,阳性率 85%,6例为良性结节,诊断假阳性率为14.6%,4例前列腺癌患者弹性成像显示无局灶性改变,诊断假阴性率为11%。 结论 经直肠超声实时弹性成像技术更易于发现可疑病灶,减少穿刺 针数,对患者损伤较小,提高前列腺穿刺活检的阳性率。
【关键词】经直肠超声检查 实时弹性成像 穿刺活检
【中图分类号】R73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2-0369-02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收集我院2010年3月-2012年5月,76例临床可疑前列腺恶性肿瘤,接受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的患者资料,年龄50-76岁,平均63岁。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所有患者之前均未进行过任何前列腺疾病的治疗,76例患者穿刺前均接受经直肠超声检查及超声实时弹性成像检查,获得弹性图像后,根据弹性评分,确定可疑病灶后,随即行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并与病理结果相对照。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日立900彩色超声诊断仪,经直肠探头,频率4-9MHz。仪器配备前列腺实时弹性成像及穿刺引导功能。检查时患者行左侧卧位,先引用经直肠超声二维图像探查可疑病灶,后启动弹性成像模式,双幅实现二维图像及弹性图像同时检查病变部位及周围组织。手持探头对受检部位轻微且规律施压,使压力指数始终保持在2-4时,获取满意图像。根据前列腺弹性评分标准[1],把检测到的蓝色区域确定为可疑病灶,随之在超声引导下对该区域进行穿刺活检,根据病灶大小穿刺2-5针不等,术后对穿刺标本标记后送病理检查。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76例患者可疑前列腺癌患者检出率及穿刺点比较采用X2检验,P
2 结果
76例患者中,35例患者病理结果诊断恶性肿瘤,其中6例患者病理诊断为不典型增生,慢性前列腺炎11例,单纯前列腺增生15例, 9例慢性前列腺炎伴增生。76例患者中经直肠超声检查发现可疑病灶41个,与病理结果对照,35个病灶为恶性结节,阳性率85%,6例为良性结节,诊断假阳性率为14.6%,4例前列腺癌患者弹性成像显示无局灶性改变,诊断假阴性率为11%。其中有3例患者经直肠超声显示前列腺体积明显增大,内部回声杂乱,极不均匀,内外腺分界不清晰,弹性成像显示整个前列腺区域多呈蓝绿相间色,且以蓝色为主。76例可疑前列腺癌患者中,检出35例共计41个可疑病灶,经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符合率100%,检出前列腺恶性肿瘤共31例,检出率为88.5%。
3 讨论
前列腺癌一直是威胁我国中老年男性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在我国发病率逐年升高。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决定患者预后的关键。目前,前列腺常规彩超检查主要依据病灶存在的部位、边界、形态、钙化灶等特征,诊断特异度及敏感度均不高[2],前列腺恶性肿瘤早期具有病灶小、且显示模糊多呈等回声等特点,故一般的超声检查很难准确诊断。因此,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多点穿刺活检是目前对前列腺良、恶性肿瘤的主要检查及确诊手段。常规前列腺穿刺多采用10点或12点活检方案,但这对患者造成的损伤大,取材相对盲目,且容易造成漏诊。因此,对受检患者行目标活检有望提高前列腺穿刺的阳性率。
恶性肿瘤大多呈浸润性生长,且质地坚硬,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可以通过肿块与周围组织间的不同硬度进行评价、分析及成像,有助于判断肿块的良恶性。该技术在乳腺、甲状腺肿瘤的应用价值得到广泛肯定[3-4]。
据报道,经直肠超声实时弹性成像技术有助于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此次研究中运用经直肠超声实时弹性成像检出41个可疑病灶,并针对目标病灶进行穿刺活检。根据病灶大小穿刺2-5针不等,减少穿刺针数,提高穿刺活检阳性率。病理结果证实,有32个病灶为前列腺恶性肿瘤。经直肠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正确诊断85%,并可清晰标明病灶位于前列腺那个区域以及肿块的大小,为穿刺活检提供可靠依据。笔者发现,经直肠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的运用比常规前列腺多点穿刺活检对前列腺癌的检出率高,且对患者造成的损伤较小。本组患者经直肠超声检出41个可疑病灶,6个结节经弹性成像诊断为恶性肿瘤,但穿刺后病理证实为良性结节,假阳性率14.6%。总结分析,这些患者术前前列腺体积均明显增大,病灶相对较小,且大多位于前列腺的外腺区域,离探头较远,使之在检查中得不到有效施压,估造成误诊。本组患者中有3例恶性肿瘤患者术前弹性成像未见明显病灶,启动弹性成像后弹性显示整个前列腺区域多呈蓝绿相间色,且以蓝色为主,提示弥漫性前列腺恶性肿瘤。因此,超声医师在运用弹性成像技术检查过程中,应该手持探头向前列腺区域轻度规律施压,获取弹性成像图像时,探头位置要固定,否则将导致弹性图像质量差,影响诊断 [5]。
经直肠超声实时弹性成像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与常规二维前列腺超声检查结合具有经济、方便、无创等优点,对临床医师为患者制定手术方式及治疗方法的选择有指导作用。经直肠前列腺超声结合弹性实时成像检查有利于发现可疑病灶,针对目标病灶进行穿刺活检,有利于提高穿刺活检的检出率,减少盲目多点穿刺,且对患者损伤较小,减轻患者痛苦。因此,经直肠超声实时弹性成像在前列腺疾病诊断中有指导意义,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Kamoi K,Okihara K,Ochiai A, et al. The utility of transrectal real-time elast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of prostate cancer. Ultrasound Med Biol,2008,34(7):1025-1032.
一、目前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挑战
(一)经济增长放缓,信贷需求回落
2012年,我国GDP全年增速向下破8,首次降到7.8%。而同期,国内金融机构新增贷款中,中长期贷款占比降到40%以下,远低于近些年百分之七八十的增长水平。从以上数据对比中我们不难发现:第一,实体经济对短期的救急资金需求非常大,短贷成为了一种趋势;第二,实体经济对长期信贷需求明显不足,长贷没有相应的增长预期保驾护航,逐渐失去了它的市场。对商业银行而言,利润持续增长的根基已经动摇。
(二)利率市场化带来严峻考验
2012年,央行重拳出击,首次允许存款利率上浮(最高至基准1.1倍),同时放宽贷款利率下浮空间(最低至基准0.8倍)。存贷利率的非对称调整明显收窄了银行利差。与此同时,商业银行的客户蠢蠢欲动,大中型企业,特别是集团客户展开的议价攻势来势之迅速,来势之猛烈让商业银行措手不及。在这场攻坚战中,商业银行的反应明显滞后。在防御工事未及时,有效搭建起来的情况下只能被动挨打。
(三)监管政策收紧,存款、中间业务收入双重受伤
2012年,银监会下发了《关于整治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规范经营的通知》。其中的“七项禁止”给商业银行带上了紧箍咒。近年来,房地产行业贷款一直是商业银行的魔术棒。一笔1亿的房地产贷款其派生的存款至少在2千万以上。同时,收取贷款监管费,项目咨询费也在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从商业银行的报表上看,这种将利息收入直接转变为中间业务收入的粗放转型方式带来的变化是积极的,利息收入持续下降,中间业务收入快速增长。但其实并没有产生真正的效益,银行的总体收入没有增长,企业的负担没有减轻。监管机构的“七项禁止”可谓一剂猛药。从2012年的数据看,前三季度,大型银行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仅增2.2%,同比大幅下降39.8个百分点;中型银行增长34.9%,下降30.6个百分点。考虑到这种中间业务收入的突变还是在2012年各大商业银行从爆发性增长的个人理财业务取得巨大中收的情况下发生的。可见形势之紧迫。
(四)影子银行如影随形
截至2012年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6080家,同比2011年增长42%。同时,小额公司贷款余额5921亿元,同比2011年增长51%。这还只是水面上的冰山一角,潜伏在水面下的地下钱庄虽然没有官方数据权威佐证,但其惊人的规模早在业内已有共识,那才是真正的冰山。进入2013年,我们又看到了来势汹汹的活期宝和余额宝。短短一年不到,1000亿元的类存款规模,3000万的类储户户数已让我们见识了它超常的分流银行存款能力。商业银行的生存空间在业内的激烈竞争环境下本已捉襟见肘,现在遭受一存,一贷,两面夹击,更是雪上加霜。
二、挑战是巨大的,但商业银行只要恰当应对,必能否极泰来,重获新生
(一)坚决放弃粗放的业务增长方式,探索精细化运营
1.运用管理会计理论。引入EVR价值考核体系,利用本量利分析,平衡计分卡等有效工作,加强各类业务的成本效益核算。精细化运营发展是必然选择。国内商业银行之前大肆铺开网点,抢占物理区域,依靠单一的物质激励来推动扩张和增长,资产拉动负债的增长模式在市场化定价的洪潮中已现颓势。
2.无纸化办公。全面推进小柜台,大后台,业务办理渠道电子化,实现24小时不间断,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在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之后,我们要有不断创新的意识。针对两类目标客户群,搭建切入他们生活,符合他们需求的电子柜台:其一,针对中老年客户,大力开拓电视银行。既然电视购物可以发展如此迅猛,为什么电视银行不可以。大视屏,便捷操作,争取更多的向上空间。其二,针对年轻客户,大力开拓微博银行,微信银行。切入他们的娱乐生活,切入他们的交流圈,向下争取更多的空间。
3.发展表外业务。在信用证,承兑之后,我们应该加大将保理,福费廷等更多跨境表外业务引入到国内市场的步伐。在传统的信贷业务市场萎缩之际,这些占用银行经济成本小,同时又能同样为客户带来融资目的的产品可以以作为银行传统业务的突破口。
4.大力拓展中间业务收入。随着大规模、大范围的整治不规范经营活动的尘埃落定。商业银行更应该坚定中间业务的发展,关键是确定正确的发展方向。2012年,快速发展的个人理财业务和业务带来的红利已经用实践为商业银行点明了方向,即金融资产服务。商业银行应该牢牢把握金融市场深化改革和居民收入持续增长这两个有利并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可持续的两个有利条件,做实,做好金融资产服务业务。
(二)商业银行运营管理架构的重新搭建
1.基层网点实行整体考核,全员联动,主攻零售业务。
2.业务创新,业绩考核,人员配置IT化。
3.重点关注市场分析,市场细分,目标市场定位。
(三)积极探索混业经营之路
1.形势所迫。商业银行传统的存款客户正从投资基金,证券,特别是2013来如雨后春笋般崛起的私募基金处寻求或者已经获得更高的资产回报。同时,创业型公司借款人通过VC,PE等方式更加及时,更加灵活地获得所需资金,成熟型公司借款人通过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获得低成本的资金,企业集团通过成立财务公司实现资金内部统一调配,这些种种均削弱了银行的金融中介作用。
2.竞争优势。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金融需求。
3.效益优势。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如果再加上投行,在这样一个金融联合体平台上,不同产品的组合交叉销售;不同产品销售市场的信息共享,不同产品目标客户的资源共享,必定产生客观的规模效益。
(四)坚持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
好的产品能吸引源源不断的客户资源。比如在公司协议存款的基础上,试水个人高端客户的协议存款,主动“攻击”高端客户群体。又如,在将银行卡功能植入手机的基础上,实现手机闪付功能的不断升级,连续“攻击”年轻客户群。在服务创新方面,实现预约排队,实现手机取款;业务流程创新:预约签票,预约放贷等。想方设法,集中有限的资源赢得细分市场。
(五)加强同业合作,防范外延风险
一、A、B股价差形成的原因分析
为了分析A、B股价差形成的原因,我们从理论角度提出几种假说,并在此基础上做出实证验证。
第一、流动性差异假说,我们认为对股票溢价最简单的解释是流动性假说,结合该假说,我们考虑股市的情况是,相对于B股,A股存在溢价,反映了相对于交易不甚活跃的B股,A股有着更低的交易成本和更高的流动性。这种溢价现象的存在并不要求,国内投资者或国外投资者有不同的资产基础价值和不同的风险规避程度。
这种假说可以放在扩充的CAMP模型来考虑,考虑流动性风险,CAPM模型变为:R=Rf+β(Rm- Rf)+ω,其中ω为由于流动性成本存在投资者所要求的额外收益。从该模型来看,由于存在流动性成本(一般流动性越低,则成本越高),投资者必然要求更高的收益,从而对价格较低的股票才有需求。同时、相对于A股投资,B股投资的交易成本更高也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我们也可以从实证角度来论证该假说,我们用同一公司A股价格与B股价格之比来反映A股溢价水平,用同一公司A股的月平均交易量和B股的月平均交易量来测量A、B股流动性差异。实证的结果是A、B股流动性差异显著地到他们的价差。B股相对于A股的流动性越低,则B股投资者就会承担额外的流动性成本,仅从这一点看,B股的投资者要求的收益必然要高于A股投资者所要求的收益,而收益和价格成负相关关系,所以A股相对于B股有更高的溢价。
第二、信息非对称假说,我们认为A、B股之间存在着显著的信息非对称,即A股投资者掌握的信息比B股投资者更多,由于存在较大的信息搜寻成本,所以,B股投资者要求的收益会更高,从而出现了B股价格存在较大的折扣现象。一般地,对于国外投资者来说,知名的大公司的信息往往容易获得,而知名大公司一般也在信息别注意其信息披露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从而给投资者一个好的印象。所以,我们可以预期规模大的知名公司或资本化比重较高的公司A、B股价格之差较一般公司来得小。这在我们的实证中得到了验证。
我们用公司的资本化规模(即流通实值)和A、B股价差的相关性来反映两类投资者之间的信息非对称程度,其中A、B股价格的相关性越强说明信息在A、B股之间传递的越快,非对称信息程度越弱。我们的实证结果支持信息非对称假说,即信息非对称显著地影响到了A、B股的价差,而且信息非对称程度越强,A、B股价差越大。
第三、需求价格弹性差异假说,A股相对于B股的溢价反映了国外投资者对B股的需求曲线较为水平,即弹性较大,而国内投资者对A股的需求曲线却有明显的向下倾斜的走势,即弹性较小。在中国股票市场,国内投资者的资产组合中A股占有重要地位,并且其他投资工具较少,所以国内投资者对A股的需求价格弹性较低,而国外投资者的资产组合中B股的份额并不高,而且他们的其他投资工具很多,所以国外投资者对中国B股的需求价格弹性较高。所以综合来看,A股的供给所面对的是需求弹性较低的需求者,而B股的供给面对的是需求弹性较高的需求者,从垄断差别定价的角度看,需求弹性较低的需求者须付出更高的价格,从而造成了A股的价格要高于B股的价格。许多学者在讨论一些新兴市场国家的限制性股权和非限制性股权价差的模型及实证结果都表明了这一假说的成立,即可观察的股票升水反映了非限制股权的供不应求。但是限于条件,我们的实证结果暂时无法验证这一假说,但从实际的观察看,该假说确实成立。
第四、投资理念差异假说,中国投资者的投资理念与国外投资者的投资理念存在明显的差异,从技术角度来解释,就是两者的风险规避系数不同。从现实情况来看,A股市场的投机性更强,这可以从极高的市盈率看出,所以A股投资者有着比B股投资者更低的风险规避系数,或者说前者更喜好风险。这样在获取相同收益的情况下,A股投资者愿意冒更大的风险,即表现为愿意接受更高的价格。
这一假说也得到了我们实证结果的验证。我们用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和A、B股价差的回归关系来验证两类投资者的不同投资理念对A、B股价差的影响。实证的结果是,公司净资产收益率越高则A股溢价越低,即说明A股投资者相对与B股投资者对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并不看重,正因为如此,才产生公司净资产收益率越高,A股价格变化不大,而B股价格会提高,从而使A股溢价降低。
第五、风险报酬差异假说,该假说源自于资本资产定价。在一个简单的折扣现金流模型中,国内投资者的资产溢价来自于相对于国外投资者而言的更高的预期现金流和更低的经过国内风险所调节的要求报酬率。假定A、B股支付相同的红利,国内和外投资者所面临的所的税和资本利得税没有过分的波动。我们将精力集中在导致不同要求报酬率水平的各种潜在风险因素。这些风险因素主要有A、B股投资者面临不同的汇率风险,风险以及不同的利率风险,由于这些不同的风险因素,可能存在国外投资者所面临的风险要高于国内投资者的情况,最终导致A、B股价差的产生。
二、B股市场投资前景预期
对于B股市场未来的方向,很多人认为A、B股市场合并是必然趋势,从而A、B股的价差会消失,不管他们的价格变化的方向如何,在A、B股市场间无风险套利机会总是存在的,最近投资者对B股投资的极大热情也反映了这一认识的广泛接受程度。我们不否认这一趋势的最终到来。但是证监会主席周小川近日说A、B股市场在未来5—10年内不会合并。看来A、B股市场分割状态暂时无法消除,那么A、B股之间的价差在B股市场对国内人开放的政策出台后如何变化,以及B股市场未来的投资前景如何,这是我们以下的重点。
第一、A、B股价差形成的原因没有消失,A、B股的价差也不会在短时间内消失。我们前面分析了A、B股价差形成的原因,据此,我们认为在B股市场对国内开放以后,A、B价差形成的因素会产生一定变化。这些变化主要有:B股的流动性会增加、投资者的需求弹性会变小、投资理念向A股投资者看齐,这些变化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A、B股价差,而其他因素基本不会变化,比如信息非对称仍然存在,因为国内的自然人投资者也就是一般的散户投资者,他们对上市公司信息的获得并不见得比原来投资B股的国外投资者多;投资者所面临的风险差异也不会变动。所以,投资者应该正确认识到那些因素变化了,而那些因素没有变化以及他们对B股市场产生何,只有做到这点才能更理性的投资B股。
第二、在开放政策出台以后,对B股投资会有一过度反应过程,即在利好消息带动下,B股价格会有一急升态势,然后在更长期时间内,它的价格会回落到合理的价位之上。过度反映在很多股市都存在,我们认为B股开放对B股投资者来说是一重大利好消息,投资者对B股价格上升的预期形成了共识,加之股市各种消息的推波助澜,会刺激投资者纷纷投资B股,在短期内B股价格将一过度反应方式上升,但是长期内必有一定程度的回落。所以说投资者短期介入的风险很大。
第三、投资B的国外投资者可能增加。在政策出台以后,国内投资者会进入B股市场,从而会增加B股的流动性,这样,国外投资者会考虑到,在B股流动性提高之后会降低他们额外承担的流动性成本,所以会考虑进场。这样以来,B股市场受到国外股市以及国际环境变化的影响会加深。对于投资者来说,投资B股时,必须具备更宽广的眼光,既要认清国内经济环境也要了解国际经济环境。同时,国内投资理念也会受到国外投资者理念的影响,从而使得B股市场能更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 鼠神经生长因子;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血栓通
[中图分类号] R77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04(c)-0110-03
Clinical effect of injection of mouse nerve growth factor combining with xueshuantong in the treatment of anterior 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
ZHOU Guang-hua1 XIE Qiong-jun2 SUN Qing-qing1 DENG Xiao-mei1 WEN Zhi-cong1 Luo Ping1
1.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the Fif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in Guangdong Province,Guangzhou 510900,China;2.Gannan Medical University in Jiangxi Province,Ganzhou 341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injection of mouse nerve growth factor combining with xueshuantong in the treatment of anterior 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3 to December 2015,52 patients with anterior 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 who visited our hospital for treatments were selected,and were even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in random.In the control group,conventional drug therapy was used,whil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mouse nerve growth factor was added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drug therapy.Th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and vision recovery were comparatively analyzed in two groups. Results Patients′ vision recover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much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a statistical difference (P
[Key words] Mouse nerve growth factor;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Xueshuantong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可以分为前、后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单眼或者双眼发病,而双眼发病的时间具有间隔性,在医学上可将其统一称为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可简称为ALON)。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发病具有突然性,而且危害也较大[1]。若此疾病不能得到较好的治疗,患者的视功能将会受到严重的损害,甚至会引起视力功能发生不可逆转的损害[2]。随着现代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饮食结构的变化,此疾病的发病率也呈增长趋势。近几年,西医治疗方案主要给予患者较大剂量的糖皮质激素且配合降压药物、高压氧、血管扩张药物等进行治疗,然而其治疗效并非很理想,且可能产生较多的副作用。鼠神经生长因子(简称为NGF),其不但为正常神经的营养因子,而且还可调节损伤神经的活性分子,已被应用治疗ALON疾病[3]。现介绍采取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血栓通针联合方案对ALON治疗的效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2015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 52例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中,男19例,女7例;年龄48~80岁,平均(55±2)岁;视神经损伤程度类型,重度损伤8例,中度损伤9例,轻度损伤9例。观察组中,男18例,女8例;年龄47~81岁,平均(55±8)岁;重度损伤13例,中度损伤5例,轻度损伤8例。所有患者都经过眼底镜和视力以及视野荧光血管的造影检查,确诊为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疾病的病变,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应用血栓通冻干粉针(广西梧州制药集团,国药准字Z20025652)进行治疗,用量为0.5 g加入5%的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滴,1次/d,12 d为一个疗程。依据患者的病情,治疗1~2个疗程。观察组患者以对照组为基础,然后继续增加mNGF(武汉海特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S20060051,20 μg∶2ml),采用臀部肌注的方式,每次30 μg,1次/d,连续使用3~6周。
1.3 观察指标
1.3.1 观测的指标[4] 视力的检查:患者距离视力表50 cm可以看清时代表此时的视力,且应统一采用国际视力表来对远、近的视力,矫正读数以及视力等进行检查。
体征的有关检测:采用裂隙灯详细检查患者眼前节的具体情况,由于前节疾病引起视力变化的各种可能,散雍罂芍苯幼邢腹鄄炱溲鄣鬃纯觯且记录视盘的颜色以及视盘毛细管的数量。
视野的检测:采用运动状态的视标对相同灵敏度的有关点进行测定,所连接的线为等视线,详细记录其视野周围的轮廓,在治疗前后分别做1次。
眼前的指数:患者视力若在0.01以下,且能看清放于眼前其手指整数时,此刻的视力定义为指数或者是眼前指数。
患者用药前、后其视力恢复情况。
1.3.2 疗效判定标准[5] 依据视力、视野以及眼底等变化情况,可分成痊愈、有效、无效3个等级。痊愈表现为:①其视力>1.0或者为视力可提高4行,视野缺损降幅>20%;或者可表现为②其眼前指数可提高至0.2,缺血灶处于恢复状态,且水肿消失,或者其视力可从光感的不确定以及无光感提高至0.1。有效:①视野缺损降幅10%~20%,视力可提高1~3行;或者可表现为②其眼前指数可提高至0.2以下,缺血灶范围减小,且水肿缓解,或者其视力可从光感的不确定以及无光感提高至0.1以下。无效:其眼底和视野以及视力状况都无任何改善,且加重。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所有资料先用Excel建库,后进行一般资料均衡性检验。定性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定量资料采用t检验(正态分布),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多次重复测量的指标用重复测量指标的方差分析。以P
2 结果
2.1 两组视野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的视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在扇形缺损、象限性缺损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视野的比较[n(%)]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
2.2 两组中心视力分布的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视力状况均得到明显改善,且观察组视力≥1.0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824,P=0.0385)(表2)。
表2 两组中心视力分布的比较[n(%)]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
2.3 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15%,而对照组为76.9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3 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n(%)]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而对照组为23.08%,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n(%)]
一是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市财政每年安排5亿元自主创新专项资金,集中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重点支持技术先进、市场前景大、产业带动性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兴产业项目。同时,要求县区财政每年安排一定的科技金融专项经费,并确保足额到位,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不断增强政府调动社会科技资源配置的能力。
二是加大科技型企业的信贷力度。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鼓励金融机构采取“基金宝”、“创新贷”等形式,对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获得的国家、省各类科技项目,跟进贷款。鼓励商业银行先行先试,在产业集中的三大开发区成立科技金融合作试点支行,综合运用信贷、信托、投贷结合等方式,拓宽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同时,扩大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规模。鼓励银行直接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
三是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探索建立科技部门和证券监管部门的信息沟通机制,支持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及创新型企业上市,鼓励已上市科技型企业再融资和进行市场化并购重组。推动合肥高新区争取“新三板”扩容试点,为非上市科技型企业提供股权托管、交易、融资平台。
四是发展创业风险投资。加强与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合肥分院、中招商等机构的联系与互动,推动创业风险投资平台建设;完善创业风险投资法律保障体系,建立健全风险投资退出机制,鼓励和支持境内外创业风险投资机构参与合肥市科技计划项目的产业化;创建非盈利性的个人投资者(即天使投资人)电子网络平台,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个人投资者俱乐部,引导个人参与创业风险投资,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创业投资行业。
五是试点股权分红激励。根据《合肥市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暂行办法》及实施细则,遴选确定首批试点企业名单,三年内全市辅导培训100家企业、启动试点30家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