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金融资产投资办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金融发展;经济增长:实证研究:福建
2009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这标志着福建地区已纳入国家战略范畴,成为当前一系列保增长举措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认清福建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对福建区域金融和经济发展的方向与政策制定都将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模型的设定与数据采集
(一)参数选择
1、国内生产总值指数GDP(排除价格因素)。理论界普遍认为,最能充分反映一国或地区的综合经济发展能力的指标就是国内生产总值GDP,因此本文选择国内生产总值指数GDP(排除价格因素)作为模型的因变量来衡量福建省经济增长的总量,即GDP(排除价格因素)=GDP/CPI指数。
2、金融相关比率FIR。本文选择戈德史密斯提出的衡量一国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水平的指标――金融相关比率FIlL作为解释变量,由于缺乏福建省金融资产和M2(现金、企业活期存款、企业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和其他存款的之和)的统计数据。无法直接使用这一指标,在此本文用区域金融机构存贷款的数据作为金融资产的近似衡量指标。我们定义金融相关比率为全部金融机构存贷款之和与GDP之比,即FIR=(DI+L)/GDP。其中,D1、L分别代表全部金融机构存款、贷款。
3、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排除价格因素)。经济的增长必然离不开固定资产的投资,因此本文也把福建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排除价格因素)作为自变量之一来构件模型。即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排除价格因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CPI指数。
4、劳动力资源。劳动力资源对GDP的影响是很容易理解的,在此,本文用全社会从业人数来作为劳动力资源的指标,作为自变量之一。
(二)模型构建
由上述选出的因变量和自变量,构建以下模型:
y=β0+β1x1+β2x2+β3x3
其中,y是福建省GDP(排除价格因素);x1是福建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排除价格因素);x2是福建省全社会从业人数;x3是福建省FIR。
由此,某一年(t年)的公式为:
y1=β0+β1x1t+β2x2+β3x3+et
其中,et是t年的残差;其余同上。
(三)数据采集
本文选择1990~200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主要是根据福建统计年鉴,另外还在福建省统计信息网公报等网站获得相关数据。
二、实证分析结果
(一)回归结果
本文采用SPSS 13.0 for Windows软件进行分析。SPSS输出结果如表1、表2、表3所示。
由以上结果可以看出,R2为98.4%,说明所有解释变量联合能够解释被解释变量GDP变动的98.9%,整个模型拟合效果较好。
(二)非参数检验结果
非参数检验结果表明,F值为288.393,在99.9%以上该方程式整体非常显著。
(三)参数检验结果
参数检验结果表明,3个自变量中x2和x3的t值都很大,非常显著。这表明劳动力资源和FIR,和福建省的GDP增长密切相关。
从表中虽然也看出X1不是十分显著,可能的猜测是固定资产投资效果的滞后性。因为本次实证分析的着重点是FIR指标,所以就不再因此对模型进行调整。
由此,本文得到了比较合适的经济模型,各种检验基本达到要求。通过模型可以看出,福建的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水平是息息相关的。
三、政策建议
通过对福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定量研究,可以确认,福建省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具有强相关性。但是我们发现在福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较低、金融深化水平不高、质量较差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妨碍了金融因素对福建经济增长促进作用的发挥。要解决这些问题,充分发挥金融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必须着重在提高金融中介的资产运用质量,发挥金融体系对资源配置效率的积极作用,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建立良好的金融市场环境
规范的市场秩序和良好的市场环境,可以促进金融业的稳定发展,提高金融资产的总体质量。金融市场环境的改善。需要监管部门协调政策和行动,从法律、政府和措施各个层面,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进一步强化金融监管,完善监管体制,建立和完善市场秩序。
(二)完善金融体系组织建设
加大对民营经济的资金支持力度,福建的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主要依靠民营经济的高速增长来支撑。因此必须尽快建立和健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组织体系,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制。同时减少对金融机构贷款的政策性干预,树立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的观念,真正建立互利合作的银企关系。政府也要在政策法规方面对中小企业进行金融支持,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方面的服务。
(三)大力发展非国有金融机构,提高福建金融市场化水平
首先必须在政策上对国有银行与非国有金融机构一视同仁,对非国有金融机构应多点支持,少点干预,更多地交由市场来决定非国有金融机构的发展路径。
其次要加强对非国有金融机构的正确引导,明确各类非国有金融机构的发展方向,实施正确的发展战略,同时要采取有效措施,为非国有金融机构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最后要规范非国有金融机构的治理结构,加强内部风险控制和管理。
(四)积极鼓励、推动金融创新
提高金融中介资金运用效益要强化效益观念,充分利用现有发展基础和各种资源优势,尽快开发、设计、推广高起点、高技术含量、高收益的业务品种,拓宽资金运用渠道,提高商业银行经营效益。要在积极巩固现有金融创新业务的基础上。把满足客户的需求作为银行创新金融业务产品的动力,逐步实现业务处理规范化、办公事务自动化和决策支持智能化,提高金融中介资金管理水平,改善福建经济增长质量。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引入中国已经将近十年,但据权威部门对我国大中型国有企业的问卷调查显示,会计实务界虽然对这个概念属性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了解程度并不深。随着我国会计教育以及培训的深入,其会计处理方法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很多专业人员已经开始积极使用和探索处理新方式,但是“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运用存在着不少值得商榷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也发现了很多问题。本文针对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在不同情况下如何进行账务处理及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与论证,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
一、CASC第39号准则对公允价值的定义
公允价值变动损可以在数学恒等式上是公允价值(FairValue)-账面价值所产生的余额,具体的核算方法是指参与市场交易的会计主体以自身所拥有的能获取收益的权利。外部报表使用者能看到的其外在表现形式是显示在对外报送的收益表上显示的项目是“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的期末数字。这个数字是报表使用者判断意向投资的会计主体盈利水平能力以及决定是否投资的关键依据。根据CAS39号准则的具体规定,交易性金融资产是为了适应近几年迅猛发展的股票、债券、基金等新的金融投资方式,CAS39号准则取消了原来的短期投资代之以交易性金融资产,与原来的短期投资相类似,又有所区别。通过分为经营性受益和非经营性收入,列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企业的受益情况通过利润表全面反映。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之前,资产评估增值与债务重组利得等虽然会计入资产负债但是确在利润表中不体现,因此投资者无法得到更好的直观性依据进行投资判断,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将之前资产评估增值与债务重组利得等特殊业务产生的费用均列报,增强了资产负债表与利润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内在逻辑关系更加明确,方便外部报表使用者了解会计主体基于公允价值变动而产生的损益的绝对值以及涉及全部收益的比率。因此,从公允价值变动角度分析,企业和会计人员采用这种方式的目的在于处理好资产与负债关系,强调经营过程中净资产的增加就是经济交易的实质,是资产负债观的延续。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引入,有利于纳税管理,通过收益实现与未实现的区分,明确企业收益实际情况,对未实现的收益不进行纳税处理,这种方法很好地处理了当前处理方法中存在的漏洞问题,提升了会计效率和质量,从现实生活中看确实是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真实反映了企业实际收益,同时去除了传统的会计模式下,企业未实现利得和损失不能明确的相关信息,通过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可以对企业经营能力进行动态观测,对物态变动等进行确认,增强了企业资产与负债的可靠性。
二、以交易性金融资产为例分析
(一)业务处理说明。1.获取交易性,受融资产的财务处理。tradingfinancialassets的初始确认金额要依照取得时的公允价值(fairvalue),计入“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科目的借方,投资收益中要包括在交易过程中产生的相关费用,包括佣金、手续费、印花税等。2.公允价值变动的编制日核算。会计从业人员在编制theBalanceSheet报表的时候,要严格按照CASC第39号准则的要求进行核算,公允价值与账面余额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即借记或贷记“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贷记或借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科目的选择必须要根据现实需要以及企业会计处理现实安排,不同企业选择的会计处理方法不同,但是本年利润应该是由余额转入,余额转入的来源是根据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中所得。可供出售的企业金融资产划分调节需要根据企业管理层和企业财务部门根据企业发展需要以及处理方法,依据不同分类可以进行针对性处理,这种处理主要是对企业的基金、债券等进行处理,这些金融资产大多比较廉价,来源并不是从一级市场获取,通常是从二级市场中获得。对企业来说这种资产属于企业的交易性金融资产(Financialassetsheldfortrading)。3.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的业务处理。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业务处理,会计主体在对该项业务进行财务处理时,要将该项资产的市场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为投资收益,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业务处理时,特别注意资金在不同科目流转以及计入,在投资收益中要加入损益资金,损益资金是由会计处理过程中企业取得和处置而形成的,在“银行贷款”中要加入借方,资金要以打入资金数额为准,也就是资金是应该按照实际资金操作,而不是贷方,贷方应该是余额所得,也就是账面余额组成。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的业务处理,必须要有实际操作能力,要了解不同科目的资金计入和转入方式,要特别注重资金取得与处置过程中资金额度的变化,区分贷方和借方。
(二)资产是否跨越会计核算年度的处置与取得。如果Financialassetsheldfortrading的发生在同一会计年度,也就说没有跨越会计核算年度,那么在进行会计业务处理前,更加具体说就是核算该项业务的会计人员在确认不仅仅只是简单的确认转让时产生的收益,交易性金融资产要区分年度情况,年度不同结算金额和结算方式也不同,具体要根据科目和损益进行结平以及科目转入。这里对科目转入不作着重解释,通过公允价值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实例分析进行年度不同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处理,以实例说明同一年度和非同一年度资金结平情况和资金在不同科目转入和计入方式。
三、对公允价值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实例分析
(一)发生在同一年度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确认与处置的会计业务处理。案例A,海德公司于2013年9月1日在二级公开市场以现金方式购入万正公司股票200手,会计处理视同交易性金融资产,股价l5元/股,产生的佣金、手续费、印花税合计交易费用1,000元;9月31日,该股票公允价值为310,000元,海德公司以每股20元价格售出。账务处理如下:二级市场购入股票,借:交易性金融资产—万正公司股票300000;投资收益1000;贷:银行存款301000出售股票时:借:交易性金融资产—乙公司股票公允价值变动10000;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0000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0000;贷:投资收益90000年终结转本年利润:借:投资收益89000;贷:本年利润89000
(二)会计业务没有发生在同一年度的交易性金融资产(Financialassetsheldfortrading)公允价值变动的会计业务处理。例B,青岛海尔公司2013年12月1日从二级公开市场购入某地产公司股票1,000手,价格100元/股,产生的佣金、手续费、印花税合计交易费用100,000元;2013年12月底,每股股价为110元/股,次年年初元月2日以每股120元全部售出。会计从业人员应作的账务处理为:股票购入日会计人员应做的会计处理为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某公司股票成本1000000;投资收益10000;贷:银行存款1010000年底确认公允价值变动(Confirmthechangesinfairval-ue):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某公司股票公允价值变动1000000;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000000同时会计法规要求年底结转本年利润时,所作的会计分录为下列所示::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000000;贷:本年利润10000;借:本年利润:100000;贷:投资收益100000年底时按照规定要,结转本年利润,借:本年利润99000;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99000;2013年底,本年利润账户无余额。
四、存在的问题和处理思路
(一)“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案例C:春兰公司2013年6月21日在一级公开市场购入美兰公司股票100手,股价15元/股,春兰公司将其视为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该月月底其股票价格为12元/股。2013年10月30日为股票出售日,售价为18元一股。会计人员根据现行会计制度、准则的相关规定,对此项业务的会计处理如下:购买美兰股票的会计分录借:交易性金融资产———美兰股票(成本)150000贷:银行存款150000同年6月底,受到股市波动,美兰价格出现回落: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30000贷:交易性金融资产———美兰公司股票(公允价值变动)300002012年10月30日出售美兰公司股票时:借:银行存款180000借:交易性金融资产———美兰公司股票(公允价值变动)30000贷:交易性金融资产———美兰公司股票(成本)150000贷:投资收益60000,同时,借:投资收益30000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30000从上述案例可以分析得出如下所陈述的结论,现行的准则对“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会计处理还存在一些微瑕,例如案例C所述交易性金融资产-美兰公司股票案在10月底销售时,处理投资“收益账号”科目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资金转移存在明显的差异和处理思路不同,如果是第一种方法,假定设定会计主体对利润核算采用表结法。采取表结法的会计处理方式时,企业资金在年终时,通过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放入到本年利润的账号的方法,实现年末计算利润时,本年利润账户是有余额的,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账户的期末余额为零,而在其他月份,余额基本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账号下,本年利润为零。在案例C中,春兰公司在股票出售日售出股票的同时将未实现的损益转化为实现损益,会计主体实现收益,为此30,000余额转入到了投资收益账户的借方,而不是继续停留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当中。表结法核算会计主体的损益比较合理,不存在异议,且通过“投资收益”这个过渡科目可以真实完整地反映该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实现的盈亏数额。采取第二种方法,假定设定该会计主体对利润核算采用账结法。W公司采用帐结法的会计处理方式,在W公司本年利润的账号中,必须要包含W公司每个月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账号净发生额,而且必须保证该账面下额度为零。在案例C中春兰公司在同年10月底出售美兰公司股票时,投资收益账户即已实现损益已经包含30,000元,即将公司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中的30,000元转入投资收益,但是这30,000按收入确认法来确认属于未实行损益。这种会计处理办法存在很明显的问题,30,000元未实现损益转入到投资收益以后,在原来的账号下,资金为0,虽然从整体上来看,企业资金会计处理是没有问题的,企业利润结算与公允会计处理方案下也是可行的,在会计处理理论和实际上也是可行的,但是账户余额为零的会计核算处理方法导致结转太过于牵强。此外,在会计处理过程中,处理核算程序是关于利润核算,不管采用结账法、表决法,在期末核算编制报表前必须将损益类账户的余额结转到“本年利润”账户,核算全年度的盈亏。按照上述分析,核算该项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交易业务,会计人员所做的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账户金额结转到“投资收益”账户应该属于画蛇添足。
(二)对“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的核算内容改革建议。从上述案例会计处理分析来看,直接将业务产生的变动损益直接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账户核算。这种会计处理方法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方面具有简洁明了的优势,一方面这种会计处理方法可以很好地解决当年利润是否通过期末将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账面得利或损失转入,通过公允价值变动带来的损失和利得并入当期损益,结合在会计处理过程中相关企业财产和资金在处理过程中的问题也归入当期损益、可以有效处理企业利润计算问题,避免企业利润提前分配的不谨慎会计问题,防止出现企业利润中出现企业未实现利得和损失的问题。另一方面这种会计处理方式也可以更好地为会计从业人员提供新思路,新的规定为会计从业人员提供了新的处理思路,在余额处理和归入方面更加灵活和细则,符合现实生活中企业实际发展需要,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更多会计处理方式,通过设置新科目,会计人员可以很好地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同科目的直接的联系,将企业发展更加明朗化和细则化,为企业后续发展提供了很好的财务分析报表以及财务支持决策能力。
五、结语
随着我国对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研究的不断发展,从业人员素质的不断提高,我国会计处理新标准不断在摸索中前进,整体水平不断提高。公允价值变动在我国会计处理过程中不断得到很好的应用,提供了新的处理思路,虽然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值得商榷,但是并不妨碍这种处理思路对提升会计处理质量和效率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郑蓉蓉,刘路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核算与列示[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
,1
[2]龙艳,蒋葵.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披露及列报———基于会计信息质量的视角[J].会计之友,2011,3
[3]邱俭丰.对加强民营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思考[J].现代经济(现代物业),2009,2
[4]陈桂云.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会计处理与纳税处理差异分析[J].新经济,2015,20
[5]张爱明.“资产包”会计及纳税处理之我见[J].现代经济信息,2013,24
[6]高宝科.公允价值变动导致的“资本公积”增加应否缴纳印花税探析[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5,12
随着中国金融改革发展的深入,脱媒现象的发生是因为确立了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更广一点说大力发展直接融资的战略。所谓脱媒,就是指资金的盈余者和资金短缺者不通过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而直接进行资金交易的现象。媒就是金融媒介机构。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从理论上来说有三个。第一,在信贷管制、利率管制和外汇管制或者在高通胀环境下,居民为了寻求更高的回报率和更为多样化的资产形式,脱离银行等受到管制的金融中介机构,在金融市场上购买并持有股票、债券、保险和基金等。第二,企业为了寻求更为便利的融资渠道和更为便宜的资金,在金融市场上发行股票、债券和票据等直接筹集资金。第三,各类理财机构顺应金融资产多样化的形势,在传统的直接融资、直接证券形势上发展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以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区分融资的形式是老概念,而且在我看来是落后的。有两个证据,在全球最权威的金融学辞典中,找不到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概念。第二,有很多事情,比如说理财产品,是直接融资产品还是间接融资产品呢?往往说不清楚。
简单列举一下中国的脱媒现象:
第一,居民存款增长率和绝对额都在下降。中国的居民储蓄存量历来是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但这样的主要资金来源,从去年开始发生了根本的变化。2006年4月份,也就是资本市场复苏的时候,首次出现了增长额下降的情况。到2007年这种情况愈演愈烈,而且形成了趋势。这对于银行来说,关系非常重大。从金融机构的角度来说,它意味着中国金融结构正在进入非常深刻的变化时期,这个时期用脱媒来表述。
第二,从企业角度来说,银行是融资中介。一边是吸收居民的存款,现在居民不愿意把他的储蓄全放在银行;另一边是贷款,贷款给企业,企业愿不愿意从银行取得资金呢?企业对银行信贷资金的依赖趋于减弱。这可以由很多角度来观察,例如在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中,依赖自有资金的比重在上升,而依赖银行信贷的比重在下降。这个趋势对中国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现在想控制投资,如果企业的投资资金来源越来越少地依赖银行,现在企业有钱,政府有钱,他们的钱都是自有资金,这样的自有资金是货币政策根本调控不到的。
第三,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很大。这也是基于不同层面的观察。如果从宏观层面来看,权且用流动性过剩这个词。但在银行层面,流动性已经满了。银行的基本原则是所谓配对,长期资金来源配长期资金使用。中长期贷款是长期资金使用。为了使得这部分不至于产生流动性的风险,于是需要有长期资金来源,而在银行来看,企业不会把钱存在银行吃利息,因为企业是创造价值的部门,主要是依靠居民的储蓄。从2007年年中开始,居民的储蓄存款已经不能覆盖银行的中长期贷款。也就是说银行中长期贷款万一出了问题,用来支持的资金来源是短缺的,必须在市场上想办法筹资,这也就是我们说的流动性风险增大。
第四,银行的资金来源紧张。数据表明在中国历史上长期持续的是存款增长速度超过贷款增长速度。只要存款增长速度超过贷款增长速度,银行中的任何问题都不会暴露,因为今天的钱比昨天的钱多,明天的钱比今天的钱多,我可以用今天的钱还过去的不良贷款。如果发生存款增长率低于贷款增长率的现象,问题就会水落石出。
第五,利率政策的效果不确定。现在利率政策不断采用,还会继续采用。这是必要的,但我们必须看到它的有限性。现在调控的利率是管制利率,在银行的存款贷款利率之外,还有一部分是市场化半市场化的利率,这类利率受到管制利率变化的影响,但并不完全一致。在相当程度上,市场利率变化可能跟着股市、债市或者国际市场走,并不完全跟着管制市场的变化,已经有脱媒的情况。
第六,不同口径的货币供应增速发生趋势性变化。以往中国M2增长速度超过M1,从今年开始M1有超过M2的趋势,反映出这些资本随时准备进入资本市场。
从某个角度来说,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就是脱媒过程,就是银行减少资金来源、丧失优良客户、大量资金进入资产市场、使得资产市场价格提高、货币政策效率递减的过程。我们一定要注意这个趋势同时会带来其他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演化成巨大的系统性风险。
美国从上世纪开始有长达30年的脱媒过程,形成今天以资本市场为主的结构。这个过程的表现就是居民储蓄存款减少,企业对银行贷款的依赖下降,此时银行不良资产增加、破产数量急剧上升,银行业资产占整个金融业资产比重不断下降。
脱媒的原因,一是利率双轨制,第二是金融市场创新,表现在股票、债券和货币市场上,全面地由市场替代银行的功能。第三是投资者私人养老基金的发展。
回顾一下这段时间金融监管法律的变化,从1980年到1999年的这个过程中,一开始所有的法规都是为了免除脱媒,也就是说都是为了把资金重新从市场中拉回银行。但脱媒现象愈演愈烈,于是从90年代开始,新通过的银行法规承认这个事实,并且走向另外一条路,就是打通两个市场,一直到1999年出现混业经营。
脱媒是中国金融改革面临的新挑战,既然确定了发展直接融资的战略,就确定了脱媒这种现象。我们在获得资本市场发展大好处的同时必须接受它带来的所有的问题。这些问题概括为三类。
第一,对存款类金融机构而言,主要有三点。一是居民追求金融资产多样性,致使银行传统的资金来源,居民存款相对萎缩甚至绝对减少。第二,大中型优质企业离银行而去,使得银行丧失传统的收入来源。三是银行的流动性风险逐步增加。
第二,资本市场。获得资金的支撑是好事,但大量的资金涌入可能导致资产价格过度上涨。
一、危机下的态度分歧
(一)对公允价值会计的批评 有人认为,在市场缺乏流动性的时候运用公允价值会计,会使资产账面价值低于其真实经济价值(true economic value),因为在市场不具流动性或被迫情况下做出的交易价格并不公允。法国银行联合会曾形容公允价值会计“在泡沫期间可以增加幸福感,在危机时期会使恐慌情绪不断上升”。另外,在金融危机下,大量资产价格下跌,根据公允价值会计,银行需要对这些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减记,导致股东权益减少。为了维持规定的资本金比率,银行不得不在非流动性市场卖出资产(以免继续进行资产减记)或在恶劣的环境中融资。在非流动性或低靡的市场中,这些被迫做出的资产出售行为会打击市场信心,造成资产价格进一步下降,引发新一轮的资产减记。大量的减记会给市场带来巨大震荡甚至迫使银行破产,使危机恶化。公允价值会计因此被认为具有放大正常商业周期波动的性质,即“顺周期性”。
(二)对公允价值会计的支持 然而投资者和会计工作者大多认为在金融危机下,公允价值信息是最相关的信息,能增强资本市场的透明度,并提高投资者信心。而至于可能存在的“顺周期性”,公允价值会计只是如实地反映了糟糕的经济状况――如同判断出病情的医生或者报告了坏天气的天气预报员,是不应该因为坏消息而受到指责的。如果暂停公允价值会计只能使投资者难以了解市场实际状况,打击他们的信心,使危机的持续时间延长。
二、SEC的研究结论
(一)公允价值会计并非此次危机的原因 这个结论基于SEC的两项研究。第一项研究针对美国资产规模最大的50家金融机构,包括银行、经纪公司、保险公司等多种类型,研究它们对公允价值会计的应用程度,以及公允价值会计如何影响它们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研究发现,总的来说,这50家金融机构中使用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平均占总资产的45%,25%的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影响损益,20%的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不影响损益;使用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中有15%使用一级公允价值计量,76%使用二级公允价值计量,9%使用三级公允价值计量。这些金融机构净损益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贷款损失的大量出现;而贷款损失是在历史成本计量基础上确定的,与公允价值无关;虽然某些资产的公允价值下降,那也是由相关的贷款损失及当前的经济形势导致。第二项研究针对美国在2008年倒闭的22家银行,考察它们倒闭的原因以及公允价值会计是否显著减少了监管资本(regulatory capital)。研究发现,这些银行的资产中80%都以历史成本计量,因投资目的而持有的贷款(held-for-investment loans)是比重最大的资产,不以公允价值计量。研究进一步对银行资本下降的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哪些损益项目使银行资本急剧减少。结果表明,2006~2008年,这些银行的贷款损失急剧增大,原因在于不良贷款持有量的增加,并且倒闭银行不良贷款的持有水平远远大于同规模的非倒闭银行。可见,公允价值会计不是导致22家银行中任何一家倒闭的主要原因,这些银行倒闭的最重要原因在于银行自身的借贷活动。
(二)不应责怪公允价值会计使危机恶化 首先,报告认为公允价值是否具有顺周期性尚无定论。2008年7月SEC举办的有关公允价值会计的第一场圆桌会议中,与会者大多表示他们不认为公允价值会计具有顺周期性;还有人认为,即使顺周性存在,也是源自于市场的自我调整,比如市场开始厌恶复杂结构的产品。其次,金融监管中的资本概念,并不完全等同于美国一般公认会计原则(以下简称U.S.GAAP)下的所有者权益概念,前者以U.S.GAAPT的财务信息为基础计算,但还需经过一系列的调整。比如,可供出售证券的未实现收益和损失影响U.S.GAAP权益,但它们不影响监管资本;再如,商誉的变动也不会影响到监管资本。因此,一些项目的公允价值变化可能会影响会计权益,但完全不会影响监管资本。2005年,美联储(tHe federal reserve)在定义监管资本的时候,就曾这样表述:“GAAP会计权益变化并不一定引起监管资本变化;虽然监管资本的定义基于GAAP会计信息,但美联储并不必须使用GAAP会计概念来定义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因为监管资本要求是设计用来保证银行组织的安全性和健康性,而不同于会计目标,保证财务报告的透明性”。第三,即使公允价值会计具有顺周期性,这也不应作为暂停公允价值会计的理由。财务报告主要为投资者服务,提供中立、无偏的信息,而并非主要为金融监管服务。如果两者有矛盾,首先舍弃的应该是后者。而且是银行监管规则而不是会计准则来规范银行资本充足水平,因此,如果需要因为顺周期性而采取什么行动的话,针对的也应该是银行监管规则而不是会计准则。
(三)公允价值所提供的信息对投资者是有用的 视器这个结论首先基于投资者的评论信以及他们在圆桌会议的发言。投资者大多认为公允价值会计能够提供更透明有用的信息。如注册金融分析师组织(CFA institution)对其12000名欧盟个人会员做了调查问卷,发现79%的人反对暂停公允价值会计,85%的人认为暂停公允价值会计会降低投资者对于银行系统的信心;另外,公允价值会计已经被U.S.GAAP用于核算金融工具达15年之久且运作良好;该组织评价,综合来看公允价值是计量金融工具的最佳可选方案,它能够显著提高金融机构的透明性。瑞银集团投资研究部工作人员则引用了凯恩斯的话一“我宁愿要大致的正确也不要精确的错误”来支持公允价值,他们认为如果金融资产不以公允价值确认,投资者和分析师就无法准确了解金融机构的真实财务状况,这反而会拖延危机的持续时间。同时,SEC还对有关公允价值会计的学术研究进行了回顾,这些学术研究支持公允价值会计信息具有相关性―企业权益价值与公允价值表外确认及公允价值信息披露都显著相关,而且不同类型的公允价值数据对投资者的有用程度不同。如(Barth,1994)发现对美国财政部证券的权益投资的公允价值与股价相关,但流动性较差的市场证券的公允价值则与股价不
相关性较弱。(Song等,2008)发现,第一层级和第二层级的公允价值对投资者具有价值相关性,而第三层级的公允价值数据则与价值相关性较弱。SEC认为,当市场流动性较差或者需要运用模型估计来取得公允价值时,额外的披露很有必要。
(四)公允价值会计的可能替代方案存在很多问题 公允价值的反对者建议暂停公允价值会计。改用其它计量方法,他们的建议可按激进程度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完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重回历史成本,这类建议可用SEC的上述研究结论驳斥。第二类是仍然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概念,但修改具体的计量方法。这一类建议的代表可分为两种:一是采用“基础价值”;二是采用市价的移动平均数进行计量。其中,“基础价值”是指根据估计的未来吸现金流来对资产和负债进行计量。但是,SEC认为基础价值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第157号中规定的公允价值定义可近可远。如果对未来现金流的折现率采用当前市场利率,对未来现金流的估计基于市场假设,则基础价值与公允价值趋向于一致,可是,如果经理人对未来现金流的预期不同于市场参与者的预期,或者有关什么是合适的折现率存在争议。则基础价值也将不符合公允价值的概念。第二种方法是采用市价的移动平均,该方法的支持者认为它可以防止价值的变化过于剧烈。从而降低收入的波动性。但是问题是,如果采用这种办法,如何选择进行移动平均的时间长度呢?被建议的时间跨度从一天到200天,甚至有人提议3年。另外,这种方法计算出的结果并没有确切的经济含义,这很可能会降低投资者对于会计报表数字有用性的信心。
三、SEC的主张
(一)不单独暂停财务会计准则第157号――公允价值计量 SEC指出,很多人认为暂停第157号准则就可以暂停公允价值会计,但事实上第157号准则只对于如何估计公允价值提供指南,它本身并不要求对任何项目采用任何公允价值计量,具体项目是否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则由针对这些项目的多个准则来规定。第157号准则定义公允价值,为如何计量公允价值提供框架,要求报告主体对公允价值计量进行更多的披露,它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于永生,2007):第一,明确地把公允价值定义为“退出价”;第二。使用“市场参与者观”和“主市场观”来进一步定义市场价。第三,引入公允价值层级概念,将公允价值计量结果按照所依据的数据来源类型分成三级。可见。暂停第157号准则只会去除公允价值计量的指南和详细的披露要求,而不等于暂停公允价值会计。
(二)不暂停要求公允价值计量的具体准则 首先,突然去除公允价值会计会侵蚀投资者对财务报告的信心。因为,现有的公允价值会计准则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而来的,是针对以往会计方法在挑战性市场条件或事件中的缺陷逐步改进而来,而且这些准则的制定经过了恰当合规的程序。第二,对银行倒闭案的分析表明,对于研究中的所有倒闭银行,公允价值会计只应用于一小部分资产,由于公允价值会计而记录的损失对于银行资本并没有显著的影响。第三,财务会计的主要目标是为投资者在决策时提供透明信息。因此,在评价公允价值会计时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是它提供给投资者的信息是否有用。而公众评论信和现有的学术研究都表明,公允价值会计提高了财务信息质量。
(三)改进现有的公允价值会计准则与实践 SEC建议从准则应用、准则自身、准则制定程序三个方面采取措施。
第一,解决现有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应用问题。当前的经济危机给现行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应用带来挑战,报表编制者和审计师需要更多的指南来对某些问题进行合理判断。比如,当市场非活跃时如何确定公允价值;当交易是被迫进行时如何确定公允价值;如何在对资产和负债估价过程中考虑流动性缺失的影响;何时运用市场可观测信息来补充管理层在估计公允价值时所基于的不可观测信息;如何保证管理层在估计公允价值时所使用的假设与市场参与者的假设一致。SEC认为FASB应和评估协会等组织合作,开发相关估价指南和最佳实践手册。除此之外,为了帮助投资者更好地理解财务报告的内容,判断公允价值会计对财务报告的影响,应加强现有的披露和呈报要求。比如,在损益表中,不同类型的公允价值变动(如由信用原因造成的公允价值变动和由流动性变化造成的公允价值变动)应单独列报。报告主体还需提供有关公允价值的更多更全面的信息,包括公允价值估计的敏感性分析,某些投资在未来时期期望价值的前瞻性信息,管理层在估计公允价值时所使用的方法和模型输人数的详细讨论等。
第二,修改金融资产损害会计,简化金融资产投资会计。金融资产损害会计的问题在于现有准则在当前市场状况下应用时暴露的缺陷,以及多种损害会计模型的存在所带来的复杂性。SEC建议建立单一的损害会计模型,以降低财务报表的复杂性,提高可比性。新的模型应能够提供真正的公允价值信息以及一直持有投资时将获得的现金流预期的信息,而不是仅仅根据当前的市场状况做出判断。而金融资产投资会计问题则是它太复杂――业务繁杂、模型太多,增加了投资者理解财务报表的困难。SEC建议简化金融资产投资会计,考虑对所有金融工具以公允价值报告的可能。当然,SEC承认,在这之前还有很多问题要解决,比如考虑公允价值变化应如何反映在损益表中。很多人认为仍然持有的金融资产的未实现损益和处置金融资产后已经实现的损益有很大差异,特别是流动性缺失对证券价值造成很大影响的时候。因此,必须首先解决公允价值会计在计量、披露和呈报中的一系列问题,才能进一步扩大公允价值在金融工具领域的应用。
第三,完善准则制定程序。会计准则制定过程讲究独立、中立,要把投资者的需求放在第一位,这对于保护投资者的信心很重要。投资者信心的另―个来源是当现有准则在应用中出现问题时,准则制定者能及时做出有效反应,并且遵循公开、恰当的程序。因此,SEC建议建立一个对紧急情况进行及时反应的正式程序。另外,会计并非一个封闭的系统,在处理有关财务报告的问题时,必须加强与各资本市场市场参与者之间的沟通。SEC建议建立一个组织(机制)FRF。为报表编制者、审计师、投资者或其它报表使用者提供机会与SEC、FASB以及上市公司会计监管委员会(PCAOB)的代表一起讨论财务报告体系的各项长短期问题。最后,现行公允价值在应用中出现了众多问题,也表明有必要对各项准则建立一项事后回顾评价程序,以识别重要准则在实施后出现的一些未预期后果及应用问题,保证能以合理的成本提供准则制定时所预期的有用信息。
四、启示
(一)公允价值会计的理论和实践还有很大的完善空间 首先,金融危机暴露了公允价值会计的许多问题。比如,公允价值不能提供有关其未来现金流的信息,对可能长期持有的项目。应用公允价值并不合适。又如,在计量方面,人们质疑流动性缺失的市场上价格的公允性,并要求对使用判断来估计公允价值提供更详细的指南。而即使通过估计获得了公允价值,还需要额外的披露――有关估计
关键词:国债投资;经济效应;绩效评价
一、引言
1998年以来通货紧缩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通货紧缩直接导致投资不振,消费不旺,经济增长减慢,失业上升等一系列问题的产生。激活内需与结构调整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当前面临最大的难题。1998年中国财政政策的启动打破了长期以来在“倒逼机制”下形成的过度依赖银行信用扩张来支撑经济增长的模式,使得以国债政策为核心的财政政策首次在严峻的挑战面前担当起了拉动经济的主力军。一般认为财政主体进入市场存在着支出效率不高、供给结构不合理以及对民间投资产生挤出效应等弊端。因此,如何评价国债绩效就显得十分必要了。多马投资双重效应理论认为,投资不仅可以增加有效需求(投资产生的收入效应或需求效应),同时也能增加资本存量(投资产生的能力效应和供给效应),提高生产能力,加速经济增长。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指出,在高储蓄率的基础上,为保证增长率接近自然增长率,必须提高边际资本系数。假定各部门资本系数保持不变,那么提高资本系数的唯一办法就是提高资本系数高的部门在资本分配结构中的比重。从中国近几年的实际情况来分析,各部门资本系数高低依次为:出口部门>政府部门>民间部门。但在出口不景气的条件下,提高出口部门在资本分配结构中的比重显然无助于整个宏观经济资本系数的提升。因此,增加政府部门在资本结构中的分配比例就成为必然的选择。
二、中国国债减税性和生产性特征分析
国债能否产生拉动效应主要由3个因素决定:财政支出是否具有生产性;投资函数的形式;资产替代性如何。中国发行的国债基本上属于减税国债。据统计,1978-1991年国企留利额年均递增33.5%,同期国债余额年均递增33%。减税有利于降低资本成本,刺激企业的投资。假如因发债而引起市场利率上升时,也未必会真正引发投资下降。格鲁斯曼(Grossman,1972)和巴罗(Barro,197Q等认为,虽然发债短期内会导致市场利率上扬,通过投资函数I(r,Y)使投资I下降,但发债引起的国民收入Y的上升却可以拉动投资I增长。因此,即使在市场利率上升的情况下,投资的最终增减取决于两种力量的相对强弱。中国民间利率的低弹性和经济的高成长都决定了债务融资所产生的是正的拉动效应。目前,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不完善,有价证券市场风险极大,居民金融资产结构单一,证券类型的资产所占的比重较低,其资产组合调整的余地不大。根据2000年第一季度央行对全国城乡储户所作的问卷调查表明,储蓄仍是居民金融资产的主要形式,居民选择意愿中储蓄占70.2%,国债8.3%,股票仅为7.6%。此外,随着货币增长率的上升,广义货币和GNP的比率在下降的现象也说明中国家庭的金融资产结构非常单一。降息和开征利息税虽然降低了储蓄收益,但中国居民储蓄资产仍然保持着较低的利率弹性。另一方面也说明,居民金融资产多元化进程较慢,市场缺少被居民广泛接受的安全投资工具。因此低风险的公债发行产生拉动效应的可能性相当大。新凯恩斯模型(Benavie,1976)和新古典模型(Park,1973)研究也证明具有资本性的财政赤字并不会产生挤出效应。格鲁斯曼和卢卡斯(GrossmanandLucas,1974)亦证明生产性财政支出影响生产潜能。因此,判断国债是否产生拉动效应的关键之一就在于研判中国国债资金是否具有生产性。中国国债从性质上可分为赤字国债和建设国债两大类。赤字国债主要用于平衡财政收支。理论表明,赤字支出对社会需求的贡献程度要大于财政盈余下的政府支出。因为赤字支出是没有财政收入支撑的政府支出,它对社会总需求的贡献率是100%。而有财政收人支撑的政府支出对社会总需求的贡献,只是把居民收入转化为财政收入时,居民原本用于储蓄的收入部分才转化为政府投资,所以后者对社会总需求的贡献率取决于社会平均储蓄倾向。建设性国债绝大多数用于基础设施和公共物品的支出,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更为直接。从1995年国债支出结构来看,在3300亿元国债余额中,约2650亿元即占国债总余额的80.30%的国债投向财政性建设领域,占国家预算内直接安排的固定资产投资5380亿元的49.25%。由此可见,中国国债支出结构具有典型的生产性特点。
国债用于扩大总需求的途径包括:(1)政府购买支出(投资支出或消费支出)直接形成现实总需求;(2)通过转移支付影响不同消费倾向的群体的可支配收入,来提高总体(高低收入群体)边际消费倾向。即可述为c=c1y1+c2Y2,其中:c1<C2,y1>y2,c1、c2表示高收入与低收入群体的平均消费倾向。两条途径的乘数不同因而影响效应也不同,转移支出是通过y2cAD,其乘数为b/(1-b)(1-t)(b为边际消费倾向,t为税率,0<b<1,0<t<1)。政府购买支出乘数为1/(1-b)(1-t),将直接形成生产能力。因此,途径(1)的扩张效应大于途径(2)的扩张效应。所以中国国债的建设属性对国债经济效应的发挥十分有利。
三、对若干领域国债投资绩效的实证研究
(一)国债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相关性和趋势性分析
在影响经济增长波动的因素中除了经济体制、经济结构调整、宏观经济政策等外,投资始终是影响经济增长波动的重要因素之一。90年代“投资主导型”经济增长模式取代了80年代“超前消费”主导型经济增长模式。投资对经济增长影响力和贡献率的增速开始大于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和贡献率。研究证明,在影响中国国民经济增长的诸多因素中,资本因素始终是第一位的。1952-1978年间,其贡献份额为58.36%;1979-1995年间为40.40%。资本投入的增速与GDP的增长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性。参照国际上的经验,情形也大致如此。1979-1997年间中国总投资与实际GDP增长率相关系数为0.68,与名义GDP增长率相关系数为0.85.固定资产投资在总投资中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长率与GDP实际增长率间的相关性已经由1978-1990年的0.628上升到1991-1997年的0.891.1989年投资仅下降343.4亿元,总需求减少达1000亿元,GDP比1988年下降7.2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固定资产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固定资产投资的先期快速增长往往是经济实现快速增长的重要先决条件之一。通过对1982-1996年间固定资产投资与GDP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也可见一斑。1982-1988年和1991-1996年两次经济的高速增长均是在固定资产投资率先增长之后出现的。1982-1988年,GDP的平均增长速度为11.4%。而固定资产投资在1982年就率先启动,当年现价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8%,可比价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6%,分别比上一年现价及不变价的固定资产投资增幅高19和8个百分点。1991-1996年可比价固定资产投资增幅高达19.2%,高出同期GDP增幅7.2个百分点。长期以来形成的信贷依赖型经济增长模式导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与货币供应量(M2)的变化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1984-1996年间统计数据显示,中国贷款增长率的变动基本与M2增长率变动同向。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往往随着M2起落而变化。1989年M2增长率减至1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一下跌为7.2%;随后各年的M2增长率从27.29%一直攀升到37.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也直线上升到1993年的最高水平61.8%。1995年开始,M2下降到30%的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也随之递减。从1997年到现在,投资增长率持续低于15%,1997年至199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增长率分别为8.8%、13.9%、5.8%。其中非国有经济部门固定资产投资则呈负增长态势。这种状况是与中国当前的经济结构大调整和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后劲的要求都是不相适应的。
国债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是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支撑力量。固定资产投资与货币量之间的相关性进一步强化了国债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重要地位。从1982-1997年数据的相关性检验结果来看,国债发行增长与固定资产增长存在着较高的相关性。在此期间,1984、1989年的实际固定资产增长大幅回落均与该年度国债发行额减少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从两者比率总体变化趋势来看(扣除1984,1983年外),国债对实际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贡献率(国债发行增长额÷实际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额×100%)基本上经历了一个由大到小,而后趋于稳定的过程。
(二)国债投资平抑经济波动的福利绩效分析
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史证明,剧烈的经济波动将极大地降低经济增长的总体绩效和社会总福利。短期超速的经济增长的往往被随之而来的低速和负增长所带来的痛苦所抵消。经济增长的巨幅波动破坏了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内在机制,加剧了宏观经济的潜在运行风险。据统计,1953年以来,中国经济周期中曾发生8次大波动。波动频率高达3-6年;波动幅度前7次最高曾达66.1%,最低8.4%,平均22.6%。部分时候波动幅度甚至高于美国30年代经济危机时的波幅。1960-1989年中国经济波动系数是美日等国的2-3倍,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2倍。经济增长的平衡性对于经济绩效的提高十分有利。彼得?林德特和直尔斯?金德尔伯格(1985)曾指出:“价格稳定是一种明显的净利益”。布坎南也认为,积极的财政介入可以减低过度非均衡,也同样有利于福利的提高。运用国债减缓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幅度还有利于全民福利的增加。从统计数据中可以明显看出,国债的发行促进了经济的平衡增长,对消除经济剧烈波动起到一定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债规模的扩大,中国经济周期性波动的性质已经发生本质改变,由原先总量型波动转变为增长型波动。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与固定资本形成增长速度基本一致,表明中国经济周期波动在需求方面带有较明显的投资主导型特征,而在供给方面又表现为以工业为主导的特征。从国债实践来看,国债规模上升并不构成引起固定资产投资效率下降的直接或间接原因,相反,国债资金的介入有助于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1993-199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比分别为4.72、2.51、1.94、1.51、1.00、1.83和0.72,呈现依次下降的趋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比的大幅度降低,一方面说明单位投资所支持的经济增长能力大幅度提高,另一方面也说明经济增长波动与固定资产投资之间的相关性进一步提高。随着财政(国债)资金对固定资产投资介入的加深,经济增长波动幅度也日渐减小。1977-1999年经济周期波动振幅平均为7个百分点(波动振幅=波峰水平-谷低水平),1977-1999年波动系数(波动系数=实际经济增长偏离长期趋势的幅度/长期趋势)为0.3148,大大低于1952-1976年1.6751的水平。特别到了1994年以后,经济增长的波动收敛性日趋明显。经济周期波幅和波动系数缩小,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大为增强。经济平均扩张速度(扩张期经济波动的振幅/扩张期时间长度)为4.6%,与1981年以前相比明显减缓;平均扩张长度为2年,与改革前基本持平;同期平均收缩速度呶缩期经济波动的振幅/收缩期时间长度)为2%,平均收缩时间长度为3.5年,比改革前延长了0.9年。
(三)国债对技改投资增长的贡献性分析
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和升级都离不开技术进步与技术改造。利用国债投资对关系到实体经济长远发展的技术装备工业和高科技产业的投资需求进行扶持,将十分有利于把财政政策的短期和中长期效应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90年代以来,技改投资由1993年的50.31%回落到1997年8.25%,1999年甚至回落到1.1%的水平,并且增幅持续下降的趋势一直未得到扭转。1998年开始为扭转技改投资下滑的局面,财政部陆续在国债中安排了国债技改项目资金,从实践结果来看成效十分显著。1998年90亿元的国债贴息技改贷款,据测算,拉动约1000亿元的企业技改投资;1999年90亿元的技改贴息国债使2000年第一季度技术更新改造投资增长了15.8%,全年带动1800亿元技改投入;2000年4月财政部再次宣布在新发行的1000亿元国债中安排90亿元的技改贴息国债。2000年约880个技改项目得到银行贴息,累计投资达2400多亿元。从技改资金来源构成分析,与国债技改投资的增长相反,自筹资金以及利用外资占技改资金来源的比重出现下降。据统计,2000年1至6月,占企业技改资金来源2/3的自筹资金虽然增长22.8%,但其占全部资金来源的比重却由1999年同期的70.8%下降为66.1%。利用外资技改资金增幅下降15.6%,其占全部资金来源的比重也从去年同期的5%下降为3.2%。自筹资金以及利用外资所占比重的下降将会构成技改投资稳定增长的制约因素。由此可见,国债在技改投资增长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00年1至6月全国技术改造完成投资1399.74亿元,比1999年同期增长22.9%,远远高于1999年全年1.1%的水平,也超过“九五”前4年1-6月技改投资增长最大的1997年15%的水平。技改投资的增幅远远超过了同期其它投资项目的增长(如基建投资完成4188.81亿元,增长6.6%;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622.60亿元,增长22.4%)。
国债技改投资还带动了银行、企业相关配套技改资金的投入。2000年1-6月,工行在基础设施和国债技改项目等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发放的项目贷款已累计达540亿,比1999年同期增长47%,其中投向公路、电力、城建等基础设施262亿元,占49%,投向企业技术改造和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278亿元,占51%。受理国债贴息技改、高新技术产业化和城建项目635个,贷款需求730多亿元;承贷项目440个,贷款额430亿元,其中,承贷的国债技改项目占全部国债技改项目的70%以上。截至2000年底,财政已累计投入195亿元国债资金用于企业技术改造贴息,安排重点技术改造国债资金项目880项,拉动技改投资2400亿元(其中贷款1459亿元),国债贴息资金的拉动效应达到1:12.这对中国产业升级和重点行业结构调整将起到重要作用。
(四)国债投资的经济增长绩效分析
改革以来经济增长的历程充分证明了,国债特别是投资性支出的增支国债对经济增长起着十分显著的作用。通过国债投资与GDP增长之间关系的计量分析也可证明一点。从1981-1999年间国债与GDP增量的回归模型可以看出,通货膨胀率和居民储蓄余额对GDP增长的贡献均表现为负相关性,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居民储蓄余额的增长将间接导致民间投资增长下降。因此,适当降低居民储蓄余额,引导其进入投资领域,将有利于经济增长。货币供应量M0和国债发行额对GDP的增长起到正促进作用,其中每增加6.789个单位的国债发行额可带动GDP增长1个单位,即国债投资对GDP净增量的贡献率高达1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