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医辨证的基本要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349(2007)05―0423―02
眩晕是临床上的常见病症,中医对眩晕症的治疗有着丰富的经验,考察近十年有关眩晕的中医文献,可以发现不同作者之间辨证分型各异,对辨证要点的把握也有较大差异。本研究通过对文献的总结,尝试对眩晕辨证分型及辨证要点做一分析归纳,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一定参考。
1 方法
以“眩晕”为关键词,检索1994年-2005年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CHKD)文献库中医治疗眩晕的文献,剔除一稿多投和个案报道,选择包含辨证分型和做辨证要点内容的文献,共337篇。
2 结果
2.1 眩晕证型分布 纳入分析的337篇文献共报告病例15846例。涉及证型35种,病例数在前10位的证型详见表1。
2.2辨证要素分析为了探讨文献报道中眩晕的辨证规律,在所涉及的证型中排除3个以上(包括3个)的兼夹证型,单一证型和两种证型相兼者共20种,分别统计每种证型中出现的表征及其涉及的文献数,将各证型中出现频率较高(≥50%)的表征,按照出现频率高低排列,除眩晕(头晕、头晕目眩)这一辨证必备症状外,还有大量表征在多个证型同时出现,如脉细出现在14组证型中,耳鸣、失眠出现在9组证型,而1组独有的表征只有18个:脉滑(痰浊中阻)、视物模糊(肝肾两虚)、五心烦热和苔少(肾阴不足)、羞明畏光(肝胆郁热)、腰背恶寒(肾阳亏虚)、泛酸、小便清长和脉迟(脾阳不足)、头痛和舌淡紫(气虚血瘀)、四肢麻木(风阳上扰)、视力减退(肝肾阴虚)、吐痰涎和苔黄腻(痰热中阻)、视物晃动、两眼昏花和头脑不清醒(清气不升)。结果详见表2。
3 讨论
3.1 眩晕的基本证型分布特点,痰浊型比例远远高于其他证型,约占1/3,气血亏虚、肝阳上亢、风阳上扰所占比例也较大。在前10个证型中,属于实证或虚实夹杂的证型较多(痰浊中阻、肝阳上亢、风阳上扰、痰血瘀滞、阴虚阳亢、瘀阻脑络和气虚血瘀),合计65.6%,而属于虚证的较少(气血亏虚、肝肾阴虚、肾精不足),占34.4%,二者比例接近2:1,与张景岳所说“眩运一症,虚者十居八九,而兼火兼痰者,不过十中一二”显然不同。近10年报道的眩晕证型之所以有此特点,推测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身体素质普遍提高,虚证减少,加之某些不良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导致痰浊、瘀血、风阳等病理因素形成有关。
3.2眩晕辨证复杂,难以把握体现在证型多、表征多,部分证型名称不同而内容相似,或者名称相同而内容不同。文献报道眩晕的辨证分型多达30余种,在不同的文献中,相同名称的同一证候涉及几十个症状,而同一个症状又出现在多个不同证型中。将不同文献中的辨证依据归纳在一起,发现痰浊型和肝阳型眩晕的表征多达30余个.这些名称相同的证候是否具有“同质性”应根据构成其证型的具体内容而定,古代中医受到历史的局限,名词缺乏统一规范,存在同名异意、异乞同意的现象,使得证候不完全具有“同质性”,可能导致上述情况的出现。
3.3眩晕的辨证要素从证候鉴别的角度看,多个证型共有的表征对辨证分型的鉴别价值较低,而各证型独有的表征对证型的鉴别价值较大。比如表2中细脉出现在14组证型中,除风痰上扰证和瘀阻脑络证偏于实证以外,其余均属虚证范畴,因此脉细应作为虚证的一个普遍表现,而不应作为辨别气虚或阴虚抑或某脏腑证的辨证依据。在不同证犁的共有表征中,部分属于眩晕本身的常见伴随症状,如耳鸣、恶心呕吐、心悸等;而脉细、脉弦、脉弱,舌淡等因其本身主多种证候,如脉弦主肝胆疾病、风证和痛证,舌淡主血虚、气虚、寒证等,故特异性较低,因而出现在多组证型中;另一部分表征因其所在证型本身具有共同点,如舌紫出现在瘀阻脑络、气滞血瘀、气虚血瘀,脉涩出现在气虚血瘀、气滞血瘀中,均与血瘀有关,相似的证型导致了主要表征类似。因此,如何确定辨证的核心表征与兼杂表征,不仅要考虑表征本身的特异性,还需临床调查数据的支持。
【关键词】中医 辨证要点 偏头痛
偏头风之病名见于《儒门事亲·目疾头风出血最急说》。亦名偏头痛,见《名医类案·首风》。《丹溪心法》曰:“偏头痛者,头半边痛者是也。”
偏头风指因风火痰涎或风寒入侵,或恼怒紧张,或肝阳上扰,致使经络痹阻,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于头部而成。以反复发作、或左或右、来去突然的剧烈头痛为主要表现的痛病类疾病。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所说的血管神经性头痛和偏头痛。
[诊断]
1.本病多发于青春期;以女性多见。起病突然,反复发作,每在疲劳、失眠、月经期、情绪激动、天气变化等情况下诱发。每次发作的性质和过程相似。
2.临床上头痛呈发作性,多偏于一侧。偶可两侧,以额颞为主,每日或数周一次,每次持续数小时乃至数日。头痛剧烈,呈搏动痛、胀痛、锥钻样痛、裂开样痛等。发作前可有眼前闪光、羞明、视物模糊、眼胀、烦躁等先兆。发作时可伴恶心呕吐,畏光怕响声,出汗,面色苍白或潮红,心率加快或变慢等症状。发作后及间歇期基本同正常人,但可有头晕,乏力,烦躁易怒,失眠多梦,记忆减退,思维不能集中及腹胀腹泻等症。
3.血压正常,头部CT检查无异常发现。
[鉴别诊断]
1.厥头痛:亦以头痛为主,不呈搏动性,一般无先兆症状,表现为全头剧痛,血压显著升高。
2.神劳:为经常性头痛,多不呈发作性,常伴头晕失眠、神疲、健忘等症。
3.面风痛:多见于中年以后,无先兆症状,疾病在面部较明显,常伴面肌痉挛,且有颜面部“扳机点”,若触及时则可诱发面风病发作。
[辨证要点]
本病的辨证,重在辨清外感与内伤,若起居不慎,坐卧当风,感受风寒或风火之邪,侵袭头侧经脉,清阳之气受阻,气血因之凝滞,阻滞脉道而发病者为外感头痛,临床大多痛势较剧,多表现为灼痛、胀痛、重痛,痛无休止。内伤头痛常有精神紧张,情志忧郁,肝气郁结,日久化火伤阴,阴伤则阳亢,气血逆乱于头侧经络而发病者,临床以掣痛、胀痛、阵发性剧痛为辨证关键;内伤头痛亦有因瘀痰阻于头侧经络不通而痛者,临床以痛处固定不移,痛如锥刺为辨证要点。由于偏头风之头痛多偏于头之一侧,又多与胆经有关,治疗上应加以注意。
[治疗]
(一)现代治疗
1.一般治疗。注意休息。对于本病发作轻者,及早给予退热镇痛剂,如阿司匹林等;有恶心呕吐者,给予止吐剂;适当给予少量镇静剂可加强镇痛效果。
2.预防性用药。对于本病发作较频繁者,应预防性给药,以减少发作次数和减轻发作的程度。具体药物如三环类的苯噻啶;β受体阻滞剂类的心得安;钙离子通道阻滞剂类的心痛定、尼莫地平、西比林;前列腺素抑制剂类的阿司匹林等等,种类较多,可根据具体病情加以选用。
(二)辨证治疗
1.风寒犯头证
证候:时发头痛,恶风寒,无汗,口不渴,面白,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祛风通络、散寒止痛。
方药:川芎茶调散加减。川芎10克,羌活10克,防风10克,蔓荆子10克,藁本10克,细辛3克,白芷10克,薄荷8克,茶叶6克,生甘草3克。
加减:兼见头重身困、胸闷纳呆者,加藿香、苍术、厚朴;恶心呕吐者,加半夏、陈皮、生姜;无汗全身疼痛者,加麻黄、桂枝。
备选方剂:败毒散。具有发汗解表,疏风止痛作用。
2.风热犯头证
证候:头痛,甚则如劈,发热恶风,口渴,面赤,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辛凉解表、清热止痛。
方药:芎芷石膏汤加减。川芎10克,白芷10克,石膏15克,荆芥10克,薄荷8克,牡丹皮10克,黄芩8克,连翘10克,10克,苦丁茶10克,生甘草5克。
加减:发热明显者,加柴胡、青蒿。大便秘结者,加生大黄。
备选方剂:银翘散。具有疏风清热,清利头目作用。
3.痰浊阻络证
证候:头痛头重,眩晕,胸闷恶心,咯痰,形体肥胖,苔白腻,脉弦滑。
治法:祛痰化浊。
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半夏12克,白术12克,天麻10克,茯苓12克,陈皮10克,川芎10克,蔓荆子10克,枳壳10克,厚朴10克,僵蚕10克,白芷10克,炙甘草3克。
加减:头痛甚者,加全蝎、细辛。咳嗽吐痰多者,加制南星、白附子。脘痞纳呆者,加神曲、炒麦芽。
备选方剂:芎辛六君子汤。具有健脾化痰,通络止痛作用。
4.瘀血阻络证
证候:头痛时作,痛如锥刺,痛有定处,寐差多梦,舌质紫暗,脉弦涩。
治法:化瘀止痛。
方药:通窍活血汤加减。当归12克,川芎12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降香10克,地龙10克,丹参15克,制乳香10克,全蝎3克,郁金10克,炙甘草5克。
加减:头痛剧烈者,加玄胡索15克,细辛6克。寐差多梦者,加夜交藤、酸枣仁。头痛连及项背者,加防风、羌活。
备选方剂:血府逐瘀汤。具有理气行滞,活血化瘀作用。
5.肝火上扰证
证候:头痛眩晕,面红目赤,口干口苦,急躁易怒,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清肝泻火。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柴胡10克,龙胆草10克,黄芩10克,生栀子10克,牡丹皮10克,赤芍10克,生地黄12克,当归10克,陈皮10克,白10克,连翘10克,生甘草3克。
加减:大便干结者,加生大黄、郁李仁;目赤目痛者,加苦丁茶、青葙子。
备选方剂:当归龙荟丸。具有清热平肝泻火作用。
参考文献:
[1]项杨.偏头痛中医药治疗近况.中医药导报,2007,13(4):104.
[2]张树彪,王景阁.偏头痛的中西医治疗进展.天津中医学院学报,2006,25(1):55.
1中医特色电子病历
1.1病历系统
病历系统能够全面满足这些中医特色的病历输入及该输出样式要求。通过计算机的文档保存方式,提供入院记录(住院病历)的录入和编辑功能,提供结构化和文本化的录入方式,由用户选择使用。
1.2中医特色的病历模板
在电子病历系统中,预先定义多个病历模板,涵盖各个中医专科,能够满足临床的需要。同时,电子病历系统具有灵活的模板定义功能,可以根据医院不同科室、不同医生的要求,很容易地对模板内容进行修改。
1.3中医疾病和证候诊断
设计广泛适用于各位老中医的临床专业病种数据采集系统[1],采纳 “十一五”国家科技重大项目“中医名词术语标准化研究”相关成果,规范了临床术语,建立了相应的中医临床术语编码字典。中医诊断名称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病症分类与代码》为标准进行定义,包括中医病名分类(科别类目、专科系统分类目);中医征候分类(征候分类目、征候细类目)。西医诊断名称按照ICD-9、ICD-10进行定义,可以根据医院要求选择使用。医生能够规范使用,便于日后的统计。同时,提供层次结构的子诊断。本系统挂接多种诊断名称字典,医生通过拼音首字母检索方式,快速找到字典中的诊断名称进行录入,从而规范了诊断名称。
1.4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说的核心思想。在中医电子病历系统中,必定要能够体现出这部分内容。病历书写中就要求临床医生能够应用中医的辨证论治理论来记录和分析病人的病情,而且,要贯穿于病人的整个诊疗过程。
系统中以辨证论治的思想为基础,预先设计大量的辨证论治模板(特别是一些老专家的辨证论治思路进行传承整理),可供临床医生使用。这样,可以减少医生查阅文献的时间、加快病历书写速度,进而提高其辨证论治水平。特别对于低年资,经验还不丰富的医生来说,将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
系统中增加标识功能,即由名老中医治疗的病人,要在数据库中单独标识,以示区别。名老中医的治疗数据包括病人的病情信息如舌诊、脉诊、诊断及辨证分型、中药处方等内容。系统能够针对这些数据查找出规律性的信息,如哪种辨证分型就使用何种方药;出现何种症状即使用何种药物等。
2系统就诊信息采集范围及方法
2.1范围
系统就诊信息采集范围包括:名老中医临证过程中涉及的病人信息及辨证施治信息;名老中医发表过的临床经验总结方面的文献;名老中医著作出版的临床病案;名老中医临证辨治相关记录及病例文献;现今及以后所有临证辨治病例以及口述讲解;其他反映名医经验所有文献和临床记录。
2.2方法
由跟师学习的研究生和徒弟负责收集整理名老中医以前临证时各类笔记、病案记录等,负责以后跟师学习随时整理的辩证方法、治疗特色,并在临证过程中进行各类信息录入;跟师学习的研究生和徒弟在随时录入老师经验信息的同时,对录入内容、录入方法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便对平台程序进一步修改和完善。
3信息采集内容
病人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住址、文化程度、过敏史、家族史、既往史、诊疗年月、嗜好、性格、体质和发病节气等。辨证信息:症状、症候、实验室检查、诊断室检查、病因、病史和诱因等。诊治信息:疾病、辨证分型、治则、治法、方剂、中药、西药、中药加减和鉴别等。检查信息:血、尿、便、X线、B超、CT和MRI等各种理化检查。口述信息:辨证思路、辨治要点、辨治机理和用药机理等。其他信息。
4就诊信息存储方式
系统将老中医诊疗的过程通过如下几种方式进行存储:1)以电子文档形式存储。对于门诊病历、电子处方等内容采用文档存储。2)疾病症状数据库整理。可以在就诊时进一步记录对应症状名称。3)音频文件。可以将老中医问诊的内容通过录音录制下来并上传,下次可以调阅。4)图片文件。舌诊过程中可以将病人的舌苔通过相机拍下来并上传,下次可以调阅。同时,对于外院就诊时的检验检查报告、病历等数据,也可以通过扫描后上传图片进行存储。
5信息采集应注意的问题
我们在调研及研究中发现,就诊信息采集应注意如下问题:1)病人的信息采集要符合中医病历书写常规,并遵循中医诊治过程。2)诊疗信息的采集遵循中医辨证施治常规,并照顾到治疗的特殊性。3)信息采集要全面,要针对研究的目的性,如地域、年龄差异等。4)有统计学意义的字段要规范。如发病时间、体质、辨证分型、中药、方剂、症状、体征、检查、治则、治法和对药等,都需要制定标准词表,用中医学标准语言按一定格式录入。5)症状信息采集要准确无误。以病人主诉为主,次要症状得到确认。6)暂时无法统计的信息不能丢弃。有些临床经验、辨证要点、用药特点和特色等虽不能用统计学角度统计和分析,但也不能遗漏,也要将这些经验真实记录下来,以便以后有条件时总结规律。7)诊疗信息采集要充分体现中医特色。有些语言描述较为困难而又不直观的信息,应用声像技术加以记录。8)实验室检查也要作为重要诊断信息采集。除记录典型的阳性体征信息外,还要记录规范的数值信息。该系统就诊信息的采集将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并进一步反馈意见,以期修改和完善该系统,推进名老中医经验继承工作进一步开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型;肺功能
[中图分类号] R56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7(a)-019-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香烟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COPD主要累及肺脏,但也可引起全身(或称肺外)的不良效应。有资料称,在2020年COPD的死亡率将由目前的第4位上升至第3位。以亚太地区为例,发病率达6.2%;在美国1995年的统计数据中,COPD患者约1 450万人,每年约1 600万人次须门诊诊治,约50万人需住院治疗,每年死于COPD人数超过10万人。因此,如何提高其预防和治疗水平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焦点之一。目前西医对于COPD的疗法大多为直接的对症治疗或治疗慢性气道炎症。但这些方法不能改变肺功能的渐进性下降和气道炎症。中医中药既能缓解COPD发作期的症状,又能增强患者体质,同时减少发作的次数,在治疗中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具有广阔的前景。但辨证是治疗的前提,已有研究证实,中医证型与诊断COPD的“金标准”――肺功能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本文现主要就近10年COPD中医辨证分型与肺功能关系的临床研究作一综述。
1病因病机研究
“肺为娇脏,不耐寒热”、“肺开窍于鼻,外合皮毛”,这些生理特点,决定肺易感邪。王国忠等[1]认为,肺脏感邪,迁延失治,日久导致肺虚,卫外不固,外邪六每易反复侵袭,诱使本病发作;其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为肺脾肾虚,标实为痰饮、血瘀。汪翠红等[2]认为,脾肾亏虚、瘀血阻滞是COPD的基本病机,亦是COPD诸多病机中最为重要的环节。黄礼明[3]认为,肺脾肾虚是COPD发生及反复发作的重要内因,亦是形成痰、瘀或痰瘀互结的重要原因。亦有学者认为,COPD肺脾肾虚为本,风痰瘀阻为标[4]。洪广祥据《内经》“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理论,指出肺阳虚弱是COPD反复发作的内因,认为痰瘀阴邪,易伤阳气,初则表现肺为痰困,肺阳郁闭不用,卫外无权,日久可伤及肺阳,致使肺阳虚弱,卫阳不固,易感外邪,屡屡引动内饮,致本病反复发作[5]。薛汉荣[6]认为COPD发病的内因为“一虚一实”、“易虚易实”(阳气虚弱、痰瘀伏肺)贯穿本病的始终,其中阳气虚弱是关键,痰瘀伏肺是宿根,外感风寒是急性加重的主要诱因。本病病机目前认识多趋向于本虚标实,急性期以标实为急,多见痰、瘀、热;稳定期以本虚为主,多系肺脾肾虚损;外感是重要的诱发因素。
2辨证分型研究
COPD的临床分型尚不统一,孙子凯等[7]将262例COPD患者分7型论治:痰热蕴肺兼肺肾两亏,治以清肺化痰,平喘止咳;痰饮伏肺兼肺肾气虚,治以温肺化饮,平喘止咳;正虚邪恋、气阴不足,治以益气养阴,肃肺化痰;肺热痰瘀兼气滞肺痹,治以泻肺豁痰化瘀,宣痹宽胸;肺热痰瘀兼脾肾阳虚,治以温补脾肾,祛痰化瘀,泻肺利水;肺热痰瘀合并痰蒙心窍,治以化痰开窍,平肝熄风;肺热痰瘀合并心阳欲脱,治以回阳救逆。陈继婷等[8]治疗85例COPD患者,分4型论治:外感风寒,寒饮停肺,治以温肺化饮,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减;肺气虚弱,痰湿阻滞,治以温肺益气,化痰止咳,补肺汤加减;脾阳虚弱,痰饮内停,治以温脾健运,苓桂术甘汤合六君子汤加减;肾阳虚弱,痰瘀互结,治以温肾行水化瘀,痰饮丸加减。也尚存在分期的不同,王新华等[9]认为急性发作期当以清热豁痰通腑、益气活血为主;慢性迁延期则应补虚不忘祛痰,益气必参活血治疗;在缓解期可治以健脾补肺、温肾纳气、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梁乃津治疗本病从两方面考虑:发作时以控制症状为主,缓解时以培正固本为重;控制症状又以祛风消痰为先,培正固本则以培补元气为要[10]。王鹏[11]以辨气、辨痰为要点辨证论治。辨气分4 型:肺气失宣,治以宣通气机,华盖散加减;肺气阻滞,治以疏理气机,以理气药为主;肺虚气滞、肾气虚弱2型,治以补益肺肾、调理气机,予自拟补益肺肾方。辨痰治疗则以涤痰、化痰、通阳为法,急性期着重于祛邪排痰,予自拟祛痰方随证加减;缓解期温补脾肾、扶正消痰,以六君子汤与金匮肾气丸加减;症见痰瘀互结者治以化痰祛痰、活血化瘀,佐以扶正。刘青等[12]将COPD并肺动脉高压辨证分为肺肾气虚、痰浊阻肺、痰热壅肺、阳虚水泛4型,并采用协定处方治疗。
3肺功能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研究
肺功能与中医证型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陈瑾[13]研究发现,COPD总体样本和不同中医证型COPD患者的EVI、用力肺活量(FVC)、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l)、FVC和一秒率(FEV1/FVC)等大部分常规肺功能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脾阳虚型和肾阳虚型患者多数常规肺功能指标也明显低于肺气虚型患者(P
4讨论
肺功能检测已经被作为诊断COPD的金标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年来现代医学对肺功能和COPD的关系研究的资料很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并提高了医务工作者对肺功能各项指标的认识;祖国传统医学在对COPD中医辨证分型和肺功能检测的关系的研究方面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①在查阅近10年的资料后发现,目前研究所涉及的病例多是肺功能中度及以上的患者,而肺功能只有轻度改变的患者占的比例很少。②祖国传统医学对COPD的病因病机认识不统一,故研究时所用的分型也没有统一的标准。③COPD中医辨证分型与肺功能关系的研究考察的多是FEV1、FEV1%、FVC、FEV1/FVC、RV/TLC、IC等常规通气指标,而对弥散功能、气道阻力的测定,因检查耗时且需要特殊设备及专业技术,故临床上基本未开展。④在2006年GOLD指南中肺功能的分级标准修改以后,关于COPD中医辨证分型与肺功能关系的研究还是空白。因此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要包含肺功能轻度改变的患者,并采用新的肺功能的分级标准,以期得出COPD中医证型与肺功能间的相关性以进一步指导临床辨证。
[参考文献]
[1]王国忠,胡驰雄,丁美群,等.热喘平合剂治疗阻塞性肺病痰热证82例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02,(7):318-319.
[2]汪翠红,丁爱国.从病理生理学角度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中医固本治疗[J].中医杂志,1999,40(12) :753.
[3]黄礼明.试论痰、瘀、虚与COPD辨治关系[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0,22(1):5.
[4]韩云,许银姬,赵琳.慢性阻塞性肺病中肺气虚和脾气虚呼吸功能的差别[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3) :177-179.
[5]傅志红.洪广祥教授治肺系疾病探要[J].新中医,1999,31(1):12.
[6]薛汉荣.中医论治慢性阻塞性肺病[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4,16(6):13.
[7]孙子凯,曹世宏.262例慢性阻塞性肺病证治规律探讨[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14(1):13.
[8]陈继婷,朱祝生.辨证分型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85例[J].陕西中医,2000,21(10):15.
[9]王新华,徐志瑛.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经验[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0,1(1):56.
[10]罗振华.梁乃津教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经验[J].新中医,1996,(11):7.
[11]王鹏.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辨证与治疗[J].新中医,1990,(3) :54.
[12]刘青,裴小静.肺动脉高压中西医诊断与治疗[J].河北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7(2) :1877.
[13]陈瑾.COPD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有关指标相关性分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8(4):7-8.
[14]马惠杰,杨文杰,陶家驹.ECT肺通气血流显像及肺功能检查在缓解期COPD中西医结合诊断分型中的应用研究[J].河北中医,2004,26(5):337-338.
[15]张文彭.慢性持续期、缓解期支气管哮喘患者中医辨证与肺功能改变特点[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5,11(9):656-657.
辨证探源:辨证是中医诊治疾病的精髓,《内经》"阴阳"学说奠定了中医辨证的基础,贯穿于各种辨证方法之中,张机提出"观其脉症,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将辨证论治[1]运用于临床,创立"六经辨证"开创中医辨证之先河。《伤寒论》为后世历代医家总结创立八纲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理论提供了重要参考,《伤寒论》:"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体现出阴阳辨证;"卫气不和"、"血弱气尽"的记载可以看出《伤寒论》已经运用卫气营血概念探讨疾病的变化;《金匮要略》"热在上焦者,因咳为肺痿,热在中焦者,则为坚,热在下焦者,则尿血,亦令淋秘不通",此论述阐明了热邪在上中下三焦表现出的不同证候。故东汉张仲景的医学思想已形成后世八钢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等辨证理论的雏形。
辨病溯源:辨病在中医诊断疾病中有重要地位,对"病"的认识具有悠久的历史,甲骨文记载疟、疥等20余种疾病的名称,《诗经》提及虫蛊病,涉及病名40余种,《山海经》有23种固定病名记载,这些记载体现了在具体疾病认识基础上施行治疗的辨病论治思想,《黄帝内经》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由实践走向科学总结阶段,对疾病认识有《素问.咳论篇》、《灵枢.胀论》等专篇论述,可见《内经》体现出成熟的辨病论治思想,《伤寒杂病论》进一步完善辨病论治体系,将辨病、辨证融为一体。
《伤寒论》论述六经病,分别具体阐述了本证、兼证、辨证,充分体现了辨病辨证的结合运用,辨病与辨证结合[2]符合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原则的应用,同时符合"整体与局部联系"的原理。在当今全球开放发展学科交叉的潮流中,中医学与现代医学取长补短为辨证、辨病注入新的理论,在跟随导师闫咏梅教授临床实践中总结出辨病严谨可建立医患内心的信任感,使患者客观反映病情为辨证提供详实的资料,通过逻辑思维、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方法为"证"的性质做出合理判断。故通过下列两论点具体分析说明"辨病为纲辨证为目"原则的重要临床价值。
2临床资料
患者,男,68岁,于2013年1月门诊就诊,入睡困难20余年,每晚夜休约3h,多梦易醒,重则整夜难以入睡,曾就诊于多家医院口服"安定"2片/次及中药等药物,睡前服,效欠佳,现患者彻夜难眠,精神萎靡,腰膝酸软,四肢乏力,心烦、性情急躁,伴汗出、全身烘热感,纳食可,小便黄,大便干,舌红苔少,脉细。
该患者以"入睡困难"为主诉就诊,通过主诉不难辨病为"不寐"。其诊断要点:①主诉入睡困难或难以维持睡眠或睡眠质量差;②睡眠紊乱至少发生3次/w并持续1月以上;③日夜专注睡眠,过分担心失眠的后果;④睡眠的质量和/或质的不满意引起了明显的苦恼或影响了社会及职业功能;患者诸症表现符合诊断标准。再次进行以入睡困难为主症疾病鉴别诊断,排除其他疾病痛苦出现的入睡障碍;然后进行功能性病变致入睡困难的鉴别,如一过性失眠,患者因情志或环境改变而致的入睡困难只是暂时性的,属于生理性的机体与自然社会相适应调和的过程;焦虑性抑郁症所致的入睡困难,该类患者在当今社会中发病率渐增,以情志抑郁、难以入睡、善叹息为主,焦虑性抑郁量表测定可供鉴别。诊断明确,向患者真实客观告知病情,然后根据病因病程进行辨证论治。
治疗立法方药的施治在与辩证的准确,故辨证成为辨病过程中的重要一步。辨证首分虚实,患者不寐20余年,病久则气血亏虚,导致心血不足,心失所养而不寐,再则患者年事已高,肾精不足,肝肾同源,精气亏虚则肝血化生无源,阴血亏则虚热内生,病性属虚,辨证肝肾阴虚,虚热内生,治则以滋补肝肾,养阴清热兼安神为法,给予知柏地黄汤加茯神、夜交藤、炒枣仁以养心安神,加桂枝、黄芪以调和营卫益气,补肾填精益气以固本,给予14剂口服。
2病案讨论
患者以入睡困难就诊,辨病明确诊断为不寐,病机总属阴阳失交,阳盛阴衰,病位主要在脑,与心肝脾肾密切相关,治疗以补虚泻实,调整脏腑阴阳为原则。辨病确立疾病的整体诊断治疗思路,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同时具有鉴别诊断的意义。病案中该"证"可见于多种疾病之中,在不同疾病中可表现出相同的舌质脉象,然治疗在辨病论治指导下却截然不同[4];辨病坚持整体观念,《内经》"主不明则十二官危",结合该患者年事已高,病程已久,脏腑俱虚,辨病明确为以虚为主且病程缠绵,为患者辨证论治及病情变化提供依据;治法的确立以辨病为依据,该患者气血亏,治则坚持祛邪不伤正,扶正亦驱邪,如《内经》"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可见辨病在疾病诊治过程中对患者病因病机病程变化的把握及治法愈后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在疾病诊治中固然继承"辨证论治"的特色,同时坚持以辨病为纲、辨证为目,摆脱僵硬思考的模式。
3对"病、证"的思考
在随导师学习期间,查辨病辨证之妙。证可理解为生命物质在疾病过程中具有的时相本质的反映,或非疾病机体的一定阶段的机体状态的概括。"证"包含了种类繁多的表征信息,是一个开放的参与、多层级结构、整体涌现的概念。准确把握"证"的本质,有利于我们对中医方药的系统了解,深化对中医辨证施治理论体系的全面认识[6]。举例如下:跟师门诊中,知自拟"化痰祛瘀方",由石菖蒲、郁金、黄芪、柴胡、巴戟天、合欢皮六位中药组成。其功效:醒脑解郁、化痰活血、理气扶正。在辨病、辩证准确之下,可治疗痰瘀交结型中风、抑郁、中风后抑郁症等,且经过大量临床验证[7,8]。若在辨病准确情况下,结合辩证痰瘀交结,可在化痰祛瘀方基础上加以化裁,疗效显著。
目前临床上老年患者往往存在共病或者并病问题,目前西医治疗采用各个击破的方法,必然再次造成患者大把吃药的现实,治疗疾病的同时给患者带来了经济和耐受力上极大的痛苦。中医药素有多靶点整体治疗的特点,若能够体会到"证"的重要性,将减少患者用药,至少并病可以同治。近年来对"辨病辩证"的研究报道不胜枚举。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樊代明院士近来提出的整合医学学说,已经得到了医学界很大的认同。HIM学说指出:症状是反映疾病表现、严重程度及进展转归的重要标志。但不同疾病可以表现为同一症状,同一疾病可以表现为不同症状,而且同一疾病出现症状的先后次序也不一样。正是可以反应出对疾病辨病辩证的重要性。而且吴以岭院士也是在近来提出了"气络学说",也提到"证"的重要,要整体思路诊治疾病。
4结论
我们知道每一种疾病的发生均有规律,而"证"则是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主要矛盾的集中体现[5]。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发病的矛盾是对立的,亦是阴阳相对的。在查"证"时,千万不要忘记其基本矛盾"病",即辨证的同时必须与辨病相结合。只有辨病,才能了解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掌握其基本矛盾,确定该病的基本疗法,而不致于因为症状的变化而改变基本治法。因此不同的病中相似的证虽然有其相似、相通之处,但毕竟还是分属于两种不同的疾病,其表现要受各病的影响,各自有着本疾病所特有的症状、体征和检查结果,在相同的证候性质中,构成证候的主症、次症、兼症必然有区别,所处的地位也各有区别,如果以某一方不加改变给予治疗,其疗效结果可想而知也是参差有别的。因此,"辨病辩证"更要重视"病证结合",既重视证的同一性,又详知病的差异性,把握好阴阳对立,整体观念,结合疾病本身及发展趋势,考虑药味加减等大法,只有这样,才能在临床中取得良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1]李树春,王槐.辨证论治的思考[J].辽宁中医杂志,2011,38,(11):2182-2183.
[2]孙伟,王继明.《伤寒论》"辨证论治"与"现代医学"辨病论治"浅识[J].中医药学刊,2005,23(4):592.
[3]王永炎,张伯礼.中医脑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8.
[4]仝小林.辨症、辨病、审因与辨证论治在临床中的应用[J].中医杂志,2013,54(2):93-95.
[5] 尹英杰,鲁兆麟.略论"异病同治"[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26(2):15-17.
[6]张俊峰.异病同治浅析[J].山西中医,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