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医基础心得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的方法
名老中医创新的学术思想是经过理论学习—临床实践—总结升华的反复过程而逐步形成的,最终着书立说而广传于众。因此,名老中医论述、论着是其学术思想的文字载体,全面研读其论述、论着能够掌握其学术思想的渊源,能够更加深入地掌握其学术思想。在研读之前,先由名老中医指定相关的书目并制定读书计划,做好读书笔记与心得,为接下来的学术访谈奠定基础。学术访谈属于定性研究的方法,是挖掘剖析人物主观世界,认识人物思维模式,了解人物对客观事物看法的重要研究方法[3]。通过学术访谈,学生可准确地把握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理论渊源、思维模式。学生将提前准备好的话题与导师进行深层次的交流访谈,陈述自己的读书心得,与名老中医交流对其学术思想的理解,并请名老中医予以指点,找到差别之处。如此反复地进行交流访谈,便可更加准确深入地掌握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学术经验推广会是由名老中医本人和(或)其经验传承人将其学术思想传之于众的一种方法。
高度结构化的数据采集系统具备动态、全面、规范采集临床信息的特点,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实现结构化录入或非结构化录入,也可选择自动结构化,对文本中的症状等内容自动识别,加入到结构化信息中,能够充分保留中医临床的个体化特征,为数据的分析挖掘奠定了基础[5]。在通过系统使用的规范化培训后,便可跟随名老中医出诊并记录其全面的诊疗信息。数据的挖掘与分析当信息采集完成后,便需要对信息进行挖掘,可通过广泛的数据挖掘技术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数据的挖掘是发现知识的核心,是运用某些特定的挖掘算法,从数据中抽提具有价值知识的过程[6]。提供用于数据挖掘的源数据的特点(可以是大量的、不完全的、模糊的)与中医的临床过程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且挖掘算法在处理高维、复杂数据等方面的能力也能够满足对名老中医诊疗过程所产生数据的处理要求[7]。常用的数据挖掘技术包括描述性分析、聚类分析、关联分析、因子分析、判别分析、决策树方法、模糊集、粗糙集和人工神经网络等。数据挖掘技术使许多隐性知识显性化,但其结果未必能代表名老中医真实的经验。因此,必须将数据挖掘所得出的结果提交于名老中医予以审核及指导,采用“人机结合,以人为主”[4]的原则对结果进行解析。结果的临床验证对于数据挖掘所得出的结论仍需要进行临床实践的验证,可通过科学的临床试验设计来完成。参照国际统一的标准,进行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观察验证名老中医临床经验的有效性与可重复性,为临床经验的推广应用奠定基础。机理的探索与研究当科学的临床试验证明名老中医临床经验的有效性后,需进行其机理的探索与研究,可通过动物实验等方法加以探索研究。通过以上研究过程,可以全面地继承名老中医的临床经验,科学阐明其临床疗效与作用机理,为其广泛推广提供了科学依据,奠定了坚实基础。
江苏中医发展历史悠久,学术积淀深厚,形成了不同的地域流派、世医流派和学术流派。在学术流派之中,江苏的中医外科颇有特色,出现了诸多著名外科医家及其外科文献,在我国中医学术特别是外科学术发展史上极有影响,奠定了江苏中医外科在全国的学术地位。据初步统计,在数千部江苏中医古籍之中,外科专著有200多部,详细记载了中医外科的学术内容,其它非外科专著中,也有大量的中医外科知识,全面反映了中医外科的学术内涵,是研究江苏及全国中医外科发展的重要文献。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江苏中医外科学术内涵及发展各阶段有其不同特色,兹分述如下。
秦汉至隋唐时期
秦汉到隋唐时期可谓中医外科的草创阶段,外科专著不多,但一些医籍方书和本草文献中记述了大量的有关中医外科技术和药物,如著名的晋代方书《肘后备急方》由江苏医家葛洪所著,书中对外科疮疡及外伤类疾病的病因病机、治疗法则、预后判断等均有全面论述,特别是在治疗上提倡以灸法为主,方药为辅,药物多为日常容易得之者。该书所载方剂之简,主要在于药物不需炮制加工和煎煮,直接外用,是中医外科特色所在[1]。《刘涓子鬼遗方》[2]是晋末医家刘涓子在江苏丹阳郊外巧遇“黄父鬼”时所遗留的一部外科专著《痈疽方》10卷(今本只存5卷,又称《神仙遗论》),后经北齐龚庆宣整理而成的外科著作,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外科专著。该书除了记载痈疽类疾病的发病及治疗外,还涉及了金疮、瘀血、外伤的治疗,包括止痛止血、取出箭镞等,全书共载方140余首,其中治疗金疮外伤跌仆的处方共34首。
南朝梁时陶弘景(456年-536年)系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他对《神农本草经》和《名医别录》进行系统整理,并汇集魏晋间药学新识而撰《本草经集注》[3],共载药物730种,全面概述药性、功效和主治内容,其中不乏治疗外科疾病的药物。从该书中还可以看出,南北朝之前中药的应用以治疗外伤疾病如疮疡痈肿、跌仆损伤、蛇毒咬伤为主,甚至一些目前常用的具有补益作用的内服药,当时也作为外用药使用,治疗外伤疾病,如当归“主治咳逆上气……诸恶疮疡,金疮等病,皆可煮汁服用”。又载蒺藜子味苦,辛温,微寒,无毒,主治恶血,破癥结积聚,喉痹,乳难,身体风痒,小儿头疮,痈肿等多种外科疾患。唐代医家王焘(670年-755年)原籍陕西,曾官至江苏徐州司马,他考据众多唐前医籍,集成《外台秘要》40卷,卷23、24及25与外伤疾病有关,保存了唐以前大量已亡佚的外科文献,其中有许多属于江苏医家的学术思想与经验。该书收录方剂9000余首,其中属于外治法的方剂就有1200余首,具体的药物外用方法有草药外敷、研末敷药、膏药、油膏及掺药等,全面反映了当时中医外科理法方药之特色,表明了到唐代我国中医外科的发展已经达到了相当水平[4]。从以上文献中相关内容可以看出,秦汉至隋唐时期江苏中医外科在治疗方法上具有一定的创新,在理论的认识上已全面而丰富,在技术方法上不仅简便而且多样化,为今后中医外科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宋元时期
尽管宋元时期不是江苏中医发展的鼎盛阶段,医药文献也相对较少,但也出现了一些外科专著,如宋代长洲(今苏州)颜直之(1172年-1222年)著有《疡医方论》和《外科会海》,惜两书均已亡佚,前者于《苏州府志》录有书名,后者著录于《幼幼新书•近世方书》。现存可见的外科专著有宋代东轩居士(生平欠详)的《卫济宝书》和元代齐德之(生平欠详)的《外科精义》。《卫济宝书》[5]卷上为痈疽论治,“五发”(癌、瘭、痼、疽)图说,试疮溃法,长肉、溃脓法、打针法、骑竹马灸、灸恶疮法等;卷下为正药指授散等40首外科方剂及乳痈、软疖的证治。该书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深入浅出地对痈疡的辨别诊断、治疗及用药等分析论述。该书详述癌症尤其是乳癌的临床表现,是最早记载癌病中医文献,认为癌症为“痈疽五发之一”,属于外科疾病一种。该书重视痈疽的鉴别,将痈与疽从病因和症状表现上细致区分,并提出痈疽治疗的不同原则,即治痈则“成者祛之,盛者疾之,攻内后外,三日成功”,治疽则需“来者速泄阳会,败者急救其里”,用药多为清热、养阴、活血之品。
《外科精义》[6]从外科疾病的辨证与诊断到护理均予以全面阐述,特别是对化脓性疾病如何辨脓和判断预后的阐发尤为深刻,其中对附骨疽、缓疽、石疽等诊断鉴别与治疗处方进行了总结,对指导外科疾病的诊断与处方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宋元时期是中医学理论发展阶段,江苏中医外科发展更是如此,唐以前着重是方法上认识与应用,而宋元时期可谓是外科理论形成阶段,特别是对外科疾病病因病机的阐发与论述、理法方药及治疗手段认识上有了进一步的完善与提高。
明清时期
中医外科的发展到了明清时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出现了诸多外科专著和外科学说。明代外科著作有陈实功《外科正宗》、王肯堂《证治准绳•疡科》、薛己《外科发挥》、窦梦麟《疡科经验全书》、陈文治《疡科选粹》、陈司成《梅疮秘录》等,清代外科著作有沙石安《疡科补苴》、高秉钧《外科心得集》、王维德《外科证治全生集》等,其它一些医家如戴思恭、缪希雍、王泰林、叶天士等均有外科的治疗经验和学术思想流传于世。明代戴思恭,原浦江(今浙江浦江)人,晚年移居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为吴门医派奠基人之一,著有《秘传证治要诀》、《证治要诀类方》等书,认为痈疮之患要注意鉴别,防其恶变,治疗用药要因人而异,又着重强调疮疡痈疽病因均归于“火热之邪”,治疗主张滋阴降火,以去其根[7]。明代南通外科名家陈实功(1555年-1636年)所著《外科正宗》[8]是部“列症最详,论治最精”的外科专著,对后世影响颇大,全书4卷157论,载有痈疽、疔疮、流注、瘰疬、瘿瘤、肠痈、痔瘘、白癜风、烫伤、疥疮等141种外科疾病,书中对外科诸疾的病因病机及辨治论述很为详细,并提出内外并治及刀针与药物结合的方法,特别是内治上要注意顾护脾胃,调理气血,主张消、托、补;外治强调“开户逐贼、使毒外出”为第一,成为后世外科辨治之宗,也是“正宗派”之鼻祖[9]。
明代王肯堂(1549年-1613年)《证治准绳•疡科》[10]对外科疮痈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护理技巧进行了深入探讨,同时大量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和《外台秘要》所载治疗疮疡单方,并按照疮疡发生部位的不同而分类。明代吴县薛己(1480年-1658年)是通晓各科而尤精外科的著名医家,外科方面除了《外科发挥》外,还著有《疠疮机要》、《外科心法》、《外科枢要》、《外科经验方》、《外科精义校注》共6种外科著作。薛己在外科的辨治上重视整体观,认为所有外科疾病均发于内,治疗主张以调整内部气血为主;在诊断上,注重四诊合参,尤关注望诊和切诊[11]。清代江苏丹徒新港医家沙石安(1812年-1887年)著有《疡科补苴》[12],书中对疮疡之属寒属热、属阴属阳、痛与不痛、坚硬与脓腐腥秽等机理及治疗方法有许多独到见解,在外用药上强调不同疾病阶段宜用轻重不同药物,并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时时注意“顾阴”。书中强调及时使用针刀排脓祛腐,认为“内溃者,放脓宜早;外溃者,脱腐为先”,并要求手法“分寸有度”,“用之得当”,遇“乳岩、玉茎肿硬、血瘤、石疽、失荣、膝盖等疾”不宜用火针。#p#分页标题#e#
锡山(今江苏无锡)高秉钧(1755年-1827年)《外科心得集》[13]一部外科临证心得著作,书中对外科病症的病因病机及辨治用药明显受到温病学术的影响,阐发外科学新思想和新特色,确立了“按部求因”的辨证方法,提出了“毒入五脏”的主要证候及治疗方法,创中医外科“三陷变局”学说,提出“疡科四绝症”,治疗上博采众方,灵活多变,成为“心得派”掌门人。吴县王维德(1669年-1749年)《外科证治全生集》[14]是在继承《黄帝内经》等学术思想基础上,结合作者多年的临证经验编纂而成,提出了外科病症可分阴阳两类辨证施治的学术思想,尤其重视阴疽的辨证和治疗,极大地丰富了中医外科学的内容,为中医外科三大派别之一“全生派”的代表。江苏中医外科发展到明清时期已趋成熟,形成了不同的中医外科流派,在治疗方法上由重视外科手术和手法的应用,到外科内治理论,认识上已相当全面,特别是三大流派的形成,极大地促进了中医外科的发展。
民国至今
笔者习中医数年,从起初之坚信至迷茫、怀疑,再至后来之崇拜,近年笔者对中医有所悟,临床治疗急症颇有心得,下面谈一谈自己对中医治疗急症的认识,望对后学之人学习中医坚定信心。
树立中医治疗急症的信心
中医能不能治疗急症危重病,中医治疗急危重病的疗效到底如何,面对这样的问题,作为学中医的你,该如何回答此类问题,是认为西医在现代医学处理急症危重问题处于主导地位,还是认为中医在处理急危重病中大有作为,到底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如果不是临床接触中医治疗急症的资料,笔者会认为西医在急诊危重方面占主要地位,中医只是从属地位,但是接触到中医治疗急症的经验,笔者改变了原有的想法,如在临床治疗1例食入即吐,日呕吐7~8次,伴口腔溃疡者,即用大黄甘草汤,5剂即缓解,其中大黄用量至30g,又治疗1例头痛难忍,伴恶心呕吐,吐痰涎,查头颅CT未见明显异常,即处方吴茱萸汤,吴茱萸20g,生姜30g,5剂头痛即缓解,还有高热者用九味羌活汤合麻杏甘石汤,急性腹痛者有用大柴胡汤者,有用小建中汤者,我的观点多用原方,辨证准确,量亦可偏大,效果才突出,多临床,多用中医治病,这样才能树立对中医治疗急症的信心,有信心才能使中医在急危重病中大有为,并可以和西医一争高下,并不是处于从属地位。曾听一位名老中医说过一句话,“作为中医,急诊拿不下来,你就永远处于附属地位;作为中医,失去了急症,你就失去了半壁江山”。细细回味这句话,说的真是实在。就是这个道理,如果想西医承认你,认可你,就得拿下急症这个难题,尽管西医对急症的处理有一套系统,但是这个系统还不成熟,还有自己的缺陷和无法克服的问题,我们中医就要从这个缺陷和问题入手,拿下它不能处理的问题,这才是我们所追求的,而不是中医是“慢郎中”的意识。
中医急症与慢性病的关系
中医急症与慢性病到底是什么关系?中医急症与慢性病在处理上有何不同?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先认识,中医急症和慢性病其实是分不开的,二者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界限,如果说区别只是程度上的不同,急症的基本特点主要是大实大虚,邪正消长多变,多脏同病,但有主次先后,同中有异。病机要点主要有内外合邪,因果夹杂;病理因素责之风火痰瘀毒,常转化并见,邪盛酿毒,毒邪性质多端,外受内生有别,邪实机闭是阴竭阳脱,气血消亡的基础。病性多实,虚实夹杂病机演化转变,多证相关。对于急症的治疗,我们应该辨清外感与内伤,脏腑的病位,病理因素,标本主次,病次传变的顺逆,辨病与辨证结合,治疗应该急则治标,综合救治(针、灸、药并配合心理治疗),证病合治,祛邪扶正,防传杜变,严密监护。这和慢性病的虚实夹杂,气血亏虚有别,所以辨证是治疗的关键。
中医治疗疾病的用药用量
对中医急症的治疗,我们应该用什么药,怎么用,我们该如何把握药量的问题?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了解一下一些名医对药物认识。先说下国之四维和药之四维,古称礼、义、廉耻为国之四维,言为立国安邦之要,而明代名医张景岳把大黄、人参、熟地、附子称作药之四维,言乃治病保命之要,他说:“夫人参、熟地、附子、大黄,实乃药中之四维……人参、熟地者,治世之良相也;附子、大黄者,乱世之良将也”。清代名医陆懋修称,“药之能起死回生者,唯有石膏、大黄、附子、人参。有此四药之病一剂可以回春。舍此之外则不能。”现代名医吴佩衡则把附子、干姜、肉桂、麻黄、桂枝、细辛、石膏、大黄、芒硝、黄连列为中药十大主帅,指出“此十味药品,余暂以十大主帅名之,是形容其作用之大也。”面对临床上的急症,我们大多数都会使用这些药,但一般的剂量不能起死回生,那么我们怎么把握药量问题,试举附子一药简单作答,火神派医家祝味菊称其“为百药之长”,一语道出附子的重要性,但附子大热,药性峻烈。而且有毒,所以我们应该把握其应用指征。黄煌教授对于附子的认识比较深刻,总结出“附子证”和“附子脉”,对于初学者,颇感切当,主要如下:①精神萎靡,嗜卧欲寐。②畏寒,四肢厥冷,尤下半身,膝以下清冷。③附子脉-脉微弱(脉形极细,按之若有若无),沉伏(重按至骨方能按到),细弱(脉细如细,无力),或脉突然浮大而空软无力。黄煌以“微(脉微细)”、“萎(精神萎靡)”、“畏(畏寒)”三字概括之。当我们面对这些症状,就可以大胆用附子这味药,而且剂量可以使常规剂量的几倍甚至几十倍以上,在用大量附子时候,我们应该注意煎煮的方法和药物配伍的问题,如江苏省中医药呼吸科史锁芳教授见哮喘久治难愈,或急性发作,或久用激素哮喘仍难控制,而又有附子证时,便大胆运用超大剂量附子常获意想不到之效,最大剂量用至250g左右,且把握运用指征,注意久煎方法,掌握去毒配伍,重视特殊服药方法,笔者在临床曾用大剂量的白芍60~80g通便,亦用大剂量生白术50g通便,都取得一定疗效。综上临床大家经过千锤百炼,经验丰富,所以用药量大力宏,但临床用药一定要抓住用药指征,不可盲目跟风,以致误诊,酿成大错,需慢慢总结经验,多读书,多临床。
在处理急症的过程中,临床常见的外感高热、流行性出血热、暴喘、急性吐泻、急黄等病种,还接触很多其他的急危重病,问题是我们有没有机会治疗急危重病,如果有机会,我们有没有信心治疗这些急危重病,这需要多临床,多学习,多总结经验,只要我们树立中医能治疗急危重病的信念,我们就能拿下急症,就能使中医在急危重病的治疗中绽放灿烂之花。
笔者习中医数年,从起初之坚信至迷茫、怀疑,再至后来之崇拜,近年笔者对中医有所悟,临床治疗急症颇有心得,下面谈一谈自己对中医治疗急症的认识,望对后学之人学习中医坚定信心。
树立中医治疗急症的信心
中医能不能治疗急症危重病,中医治疗急危重病的疗效到底如何,面对这样的问题,作为学中医的你,该如何回答此类问题,是认为西医在现代医学处理急症危重问题处于主导地位,还是认为中医在处理急危重病中大有作为,到底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如果不是临床接触中医治疗急症的资料,笔者会认为西医在急诊危重方面占主要地位,中医只是从属地位,但是接触到中医治疗急症的经验,笔者改变了原有的想法,如在临床治疗1例食入即吐,日呕吐7~8次,伴口腔溃疡者,即用大黄甘草汤,5剂即缓解,其中大黄用量至30g,又治疗1例头痛难忍,伴恶心呕吐,吐痰涎,查头颅CT未见明显异常,即处方吴茱萸汤,吴茱萸20g,生姜30g,5剂头痛即缓解,还有高热者用九味羌活汤合麻杏甘石汤,急性腹痛者有用大柴胡汤者,有用小建中汤者,我的观点多用原方,辨证准确,量亦可偏大,效果才突出,多临床,多用中医治病,这样才能树立对中医治疗急症的信心,有信心才能使中医在急危重病中大有为,并可以和西医一争高下,并不是处于从属地位。曾听一位名老中医说过一句话,“作为中医,急诊拿不下来,你就永远处于附属地位;作为中医,失去了急症,你就失去了半壁江山”。细细回味这句话,说的真是实在。就是这个道理,如果想西医承认你,认可你,就得拿下急症这个难题,尽管西医对急症的处理有一套系统,但是这个系统还不成熟,还有自己的缺陷和无法克服的问题,我们中医就要从这个缺陷和问题入手,拿下它不能处理的问题,这才是我们所追求的,而不是中医是“慢郎中”的意识。
中医急症与慢性病的关系
中医急症与慢性病到底是什么关系?中医急症与慢性病在处理上有何不同?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先认识,中医急症和慢性病其实是分不开的,二者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界限,如果说区别只是程度上的不同,急症的基本特点主要是大实大虚,邪正消长多变,多脏同病,但有主次先后,同中有异。病机要点主要有内外合邪,因果夹杂;病理因素责之风火痰瘀毒,常转化并见,邪盛酿毒,毒邪性质多端,外受内生有别,邪实机闭是阴竭阳脱,气血消亡的基础。病性多实,虚实夹杂病机演化转变,多证相关。对于急症的治疗,我们应该辨清外感与内伤,脏腑的病位,病理因素,标本主次,病次传变的顺逆,辨病与辨证结合,治疗应该急则治标,综合救治(针、灸、药并配合心理治疗),证病合治,祛邪扶正,防传杜变,严密监护。这和慢性病的虚实夹杂,气血亏虚有别,所以辨证是治疗的关键。
中医治疗疾病的用药用量
对中医急症的治疗,我们应该用什么药,怎么用,我们该如何把握药量的问题?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了解一下一些名医对药物认识。先说下国之四维和药之四维,古称礼、义、廉耻为国之四维,言为立国安邦之要,而明代名医张景岳把大黄、人参、熟地、附子称作药之四维,言乃治病保命之要,他说:“夫人参、熟地、附子、大黄,实乃药中之四维……人参、熟地者,治世之良相也;附子、大黄者,乱世之良将也”。清代名医陆懋修称,“药之能起死回生者,唯有石膏、大黄、附子、人参。有此四药之病一剂可以回春。舍此之外则不能。”现代名医吴佩衡则把附子、干姜、肉桂、麻黄、桂枝、细辛、石膏、大黄、芒硝、黄连列为中药十大主帅,指出“此十味药品,余暂以十大主帅名之,是形容其作用之大也。”面对临床上的急症,我们大多数都会使用这些药,但一般的剂量不能起死回生,那么我们怎么把握药量问题,试举附子一药简单作答,火神派医家祝味菊称其“为百药之长”,一语道出附子的重要性,但附子大热,药性峻烈。而且有毒,所以我们应该把握其应用指征。黄煌教授对于附子的认识比较深刻,总结出“附子证”和“附子脉”,对于初学者,颇感切当,主要如下:①精神萎靡,嗜卧欲寐。②畏寒,四肢厥冷,尤下半身,膝以下清冷。③附子脉-脉微弱(脉形极细,按之若有若无),沉伏(重按至骨方能按到),细弱(脉细如细,无力),或脉突然浮大而空软无力。黄煌以“微(脉微细)”、“萎(精神萎靡)”、“畏(畏寒)”三字概括之。当我们面对这些症状,就可以大胆用附子这味药,而且剂量可以使常规剂量的几倍甚至几十倍以上,在用大量附子时候,我们应该注意煎煮的方法和药物配伍的问题,如江苏省中医药呼吸科史锁芳教授见哮喘久治难愈,或急性发作,或久用激素哮喘仍难控制,而又有附子证时,便大胆运用超大剂量附子常获意想不到之效,最大剂量用至250g左右,且把握运用指征,注意久煎方法,掌握去毒配伍,重视特殊服药方法,笔者在临床曾用大剂量的白芍60~80g通便,亦用大剂量生白术50g通便,都取得一定疗效。综上临床大家经过千锤百炼,经验丰富,所以用药量大力宏,但临床用药一定要抓住用药指征,不可盲目跟风,以致误诊,酿成大错,需慢慢总结经验,多读书,多临床。
通过实习,让我真实体验了人际关系,如药师和护士的关系,药师和药师之间的关系,药师和病人及家属的关系,下级药师和上级药师的关系。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中医药专业实习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参阅。
中医药专业实习心得体会1
上学期期末,在药学院的几位领导和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中药专业的同学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参观实习。主要是对药用植物和动物的种植,饲养及加工进行了实地了解,亲自采集制作植物标本,同时还参观了一家药厂和成都中医药大学的博物馆。在这次活动中我学到了许多课本上不能学到的知识和经验,让我受益匪浅。同时也发现了自己知识和能力上的不足。
在峨眉山,听有经验的老师介绍有很多药用植物都是很有研究和开发价值的。但以我们现有的知识和眼光很难发现真正具研究和开发价值的药材,因此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更要注重从基层学起,干起,拓展知识面,不要局限在课本知识应多与外界交流。实习刚开始我就意识到无论做什么吃苦耐劳,勤学多问,善于发现问题的重要性。
离开峨眉山,我们又来到绵阳的一家中药饮片厂,在观看操作人员操作机器设备的同时,技术人员向我们介绍了药材加工的工艺过程以及中药饮片的正确储存方法,并参观了中药库房,认识到正确储存药材的重要性。从中我发现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具体在工作中,积累的经验也是很重要的。因此在将来实习时,要善于观察并多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
在绵阳的三台县的麦冬生产基地,我们了解了麦冬的种植,加工,销售情况,麦冬作为一味中医常用药材逐渐向保健品方向扩展,其巨大的市场潜力给我们中药学工作者提供了发挥空间。在江油,附子的种植,加工,销售情况使我对中药材的种植又有了更深的认识。附子除广泛用于中医临床治疗外,还用于人们的饮食。作为药膳已被人们接受并喜爱。它使人们享受美食的同时身体健康,因此附子广阔的市场前景也是很值的我们倍加关注。在都江堰的梅花鹿饲养基地,老师给我们介绍了梅花鹿和熊的饲养以及鹿角,熊胆的取得过程,还参观了他们的产品交易市场。
最后一站是成都,先参观成都中医药大学的博物馆了解了不少古文化知识认识了许多中药材。然后来到荷花池中药市场,接触到药材作为一种商品在市场上的销售情况。中药材的最终作用是治疗疾病保养身体,但要达到这一目的都要经过市场运作,在市场中产生经济效益,也只有产生了经济效益才能促进和推动中药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对于市场的了解是我们在学习专业之余更应加强的。
6天的实习虽然短暂,但我到的东西却不少,学好专业知识是很重要的,但到工作地点实践,学习并积累经验更为重要。了解专业是必需的,但加强专业外的各种知识,技能的学习,认识社会也是不可乎视的。择业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和社会的需要选择,作一个适应社会的综合性人才是我的目标。这次实习看到的和领悟到的都让我收获颇丰,为以后的实习和工作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在取得不少收获的同时我也真诚的感谢各位领导和老师为我们精心安排的一切,感谢他们一直以来给予我们的关心和照顾以及对我们的付出。在炎热的七月不辞辛苦陪同我们一起实习,并在实习过程中给予我们巨大的帮助。
中医药专业实习心得体会2
一.实践目的
实践是大学生活的第二课堂,是知识常新和发展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试金石,也是大学生锻炼成长的有效途径。一个人的知识和能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挥作用,才能得到丰富、完善和发展。大学生成长,就要勤于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一起,在实践中继续学习,不断总结,逐步完善,有所创新,并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由知识、能力、智慧等因素融合成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自己事业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作为药学系的一名学生来说,本着“厚德、博学、求实、奋进”的药学系精神,更应参加社会实践并从实践中对这门自己即将从事的专业获得一个感性认识,为今后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认清了自己的位置,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对自身价值能够进行客观评价。这在无形中使我们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增强了自身努力学习知识并将之与社会相结合的信心和毅力。
所以响应学院号召,作为中药专业的学生,我带上学院的推荐信走进了家乡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当地属于规模较大的综合医院)过一个有意义的暑假,为大一生活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为大二新生活做一个完美的开头。并充分把大一所学的中药知识运用到这次的实践中来,通过中药房老师的悉心指导和自我努力找出不足不断的巩固和提高。我相信在这最后一个暑期生活中我会收获许多。
二、实践内容
对于我这个一直在学校呆着毫无社会经验的学生来说,面对陌生的社会环境我还没有准备好,陌生的人和事物给我很大的挑战。非常幸运,在我所到的科室,遇到的老师都给予我最真切的帮助,宽容我的过失,甚至不仅帮我改正,更给予鼓励。我放下了敏感,把自己当作团队的一员,真切地感受到相互配合完成工作的快乐。
社会实践第一天我来到中药房,扑鼻而来的药香味,抽拉式的药箱,称药的戥子,熟悉的药材名,甚至不时的捣药声,一切都向我展示着中药的神秘,我想我喜欢这个地方。中药房被分为两个部分,面向取药窗口的是一大排的抽拉式药箱和靠在墙边的中成药,在一排药箱的后面是个小仓库放着从药库领回的未开封的中药饮片。开始前几天老师叫我先熟悉药物的具体摆放位置,一开始还很紧张甚至不知道从何下手,慢慢的我摸索出了自己的一套方法。我在有空的时候用纸将药材的名按顺序抄下,再多多转转药箱,刻意的去记记药的位置,甚至于想到一个联想的办法,比如从下面开始将药箱编号,将编号和药材的名进行联想几天下来就对药材的位置有了大概的印象。然后再过了几天,进入了另外一个阶段,由于我们学了中药学课程,所以我对药材的药性比较了解,老师开始教我用药性的方法来归类,然后不知不觉地,下次在处方上再见到这味药的时候就自然想起了上次的联想记忆,回忆起了药的位置又复习了药性。
熟悉了位置后,老师正式开始教我抓药。由于大一时我们偏向学习理论知识,所以我对如何使用戥子等等实践方面完全是一窍不通。在这里我要感谢药房的老师们,她们不愿其烦的从最基本的拿戥子的手势,姿态,学看戥子上的刻度开始教我,到撑开药袋并将药倒入时两手的配合,一步步的我从老师抓一副药而我只能称出一味药的无奈到单独完成一张处方的从容,我得到了太多东西。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也有犯错,比如看错处方剂量,成药写错用量,把先煎的药和其他饮片合在一起……这些错误在关乎到病人健康,那是多么大的麻烦啊,幸好我有几个很负责任很细心的老师,她们帮我检查出了这些错误并从中教导我。我开始明白了团队协作的优势和必要,学会与人配合,学会条理分明不慌不忙工作的态度,牢记并严格执行流程的各个环节。也是在这,我受到了教育,开始关注细节,想干好并达到熟练必须发现细节,刻意练习,需要认真用心去学。学会观察,细心从容。
每天去药房有两样是我必带去的:我的专业课本和一本笔记本。在空闲时间拉开药箱对照着课本辨认饮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记本用来记录平时老师教的鉴定小窍门比如过桥就是黄连,因为黄连根茎的中段细瘦,状如茎杆,形如小桥,所以称为过桥。当然还有针哏就是半夏,砂哏就是银柴胡等等一些中药的别名,注意事项,心得体会。
在药房的学习和亲身体验,让我对中药有了更好的掌握。中药的种类包括解表药,清热药,化痰止咳平喘药,祛风湿药,化湿药,利水渗湿药,温里药,活血化瘀药等等。还有中药煎药注意事项:由于中药的质地、性质往往有显著差异,因此,煎煮方法或煎煮实践常不相同,有先煎、后下、包煎等。煎药要注重火候,火候的控制要根据药物的性质和质地,如气味芬芳的中药,适宜用武火急煎,煮沸数分钟后,改用文火略煮即可;煎中药要先用大火煮沸,后转文火煮。中药是能够完全治愈疾病的最佳良药,坚持长期服用中药,可以治疗多种慢性疾病,从而得到健康良好的身体。通过实践我也知道要学习的还有更多更多,学无止尽尤其在药学的中药方面,而自己本身就是学中药专业的,而且中药的种类成千上万其性能又千变万化所以我要努力学习不断吸取养分。
三、实践结果
这一个多月的实践使我深深地明白了大学生认识自我、完善自我与认识社会、服务社会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也是相辅相成的。树木要成材,不是在温室,而是在肥沃的土壤上吸收天地日月精华,经受风霜雨雪考验。大学生要成才,不应只是在大学这座象牙塔里“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而应在社会这个广阔天地里自我历练,作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真正在认识自我、完善自我、认识社会、服务社会的社会实践中成长为社会英才。我得到了我想要的结果,今后如果步入社会真正开始工作时,我想我会记起这个暑假,它让我第一次如此真实的面对我将要从事的职业,享受这个职业带给我的快乐并且爱上他。我会尽我所能去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去报答和回馈这个社会,让更多的人因为我的帮助而更加地健康快乐。这才是学药学的根本,让我们为学药学救世济人而骄傲自豪。
四、实践心得体会
实践结束了,尽管心里有千万的不舍还是要离开。虽然我离开了,但我却带走了非常珍贵的东西。要有一颗博爱的心、“微笑服务”的态度和十足的自信心。用一颗博爱之心,一种换位思考的思维去想象病人的疼与痛,矛盾与徘徊,将病人的疼痛看作自己的疼痛看作自己的疼痛,用心去体会病人的茫然与不知所措,只要你及时伸出一双温暖的手,病人就能感受来自你手心的力量,也许他们就会获取一份战胜病魔的决心与信心,疾病不攻自破,那该是医学界灿烂的风景。其次,擅于与病人沟通。其中,微笑是一把出奇制胜的尚方宝剑。在这里,我看到的是笑容可掬的脸孔,让我有种轻松与温馨舒适的感觉,如果我是一位病人,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住在这里,因此,我也要求自己不把情绪带到工作中,每天保持阳光灿烂的笑容,让病人每天都能感受温暖,无论是寒冬还是炎炎酷暑,微笑总是一道美不胜收的风景。“微笑服务”既有利于自身的愉悦,又能减轻病人的的恐惧与病痛,这等一箭双雕的好事何乐而不为呢?再次,在病人面前要永葆一份不泯灭的自信,假如病人看到你一张自信而稳重的脸庞,他们的恐惧也就减少了一半。因此,自信心是一颗无形的定心丸,无论是医务员本身,抑或是病人,都是必不可少的东西。病人的肯定是我们最大的成就;病人的称赞是我们最大的光荣;病人的疼惜是我们最暖的宽慰;病人的微笑是我们最好的回馈。
中医药专业实习心得体会3
自踏入医学殿堂的那一刻起,我便深刻的认识到,“精医术,懂人文,有理想,能创新”是新时期下的医生所应具备的素质。
自踏入医学殿堂的那一刻起,我便深刻的认识到,“精医术,懂人文,有理想,能创新”是新时期下的医生所应具备的素质。校训“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时刻提醒我刻苦学习奋发向上。理论学习中,我克己求严,勤奋认真,顺利完成了必修课程。在良师益友的指导帮助下,系统掌握了医学知识,为日后进入临床打下了扎实基础。
作为一名药学专业的学员,只学习书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是不能学以致用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把我们所学的知识带给人们,所以,我深入到基层在药品销售岗位接受锻炼。初到药店工作,老同事向我说明了零售药店与医院药房的不同,医院药房的药师只需凭医师处方发药,而零售药店的顾客大多是对药品认识较少的非专业人员,所以,销售人员在对顾客销售药品时,要尽可能的多向顾客说明药品的用途及性能,对每一个顾客负责,我所在的药店经营的有中药、中成药、西药、非药及一部分器械,现将实习学习情况作一个总结报告。
一、严守劳动纪律,以员工的标准要求自己
在实习期间,我严格遵守该院的劳动纪律和一切工作管理制度,自觉以医学生规范严格要求约束自己,不畏酷暑,认真工作,基本做到了无差错事故,并在上下班之余主动为到医院就诊的患者义务解答关于科室位置就诊步骤等方面的问答,积极维护了药学院的良好形象;并且理论联系实际,不怕出错、虚心请教,同带教老师共同商量处方方面的问题,进行处方分析,大大扩展了自己的知识面,丰富了思维方法,切实体会到了实习的真正意义;不仅如此,我们更是认真规范操作技术、熟练应用在平常实验课中学到的操作方法和流程,积极同带教老师相配合,尽量完善日常实习工作,给各带教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通过实习笔记的方式记录自己在工作中的点点心得,由于我的主动积极,勤快认真以及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各科室给予的好评。
二、如何做好药品知识及医学知识的学习
药用植物学在中药材鉴定中的应用意义重要。大部分情况我们根本不用理化鉴别的方法,只用植物形态学的鉴别方法就可以鉴定。因为大多植物有其特有的遗传基因,于是能表现出基本稳定的形态特征,这样们我们在中药材鉴定中“努力寻找不同因子”就可以鉴定植物类中药材的真伪。例如:小品种中的石楠藤是蔷薇科的植物,而有时采购来的药材表现出:节膨大、有扁节,这是胡椒科的石南藤的特征,这样就很明确了只要石楠藤中出以上两种特征就可以断定药材掺伪。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辨证施治;气机
中图分类号:R57;R25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97(2008)04-019-03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疾病,约占消化专科门诊的一半。本病的特点是持续或反复发作的上腹胀痛、早饱、嗳气、恶心、呕吐等,经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但FD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目前认为主要与胃肠动力障碍和内脏感觉过敏有关。在治疗上,西医一般采用促进胃肠动力、抑制胃酸、保护胃黏膜、抗幽门螺杆菌、抗抑郁药及心理护理等措施进行对症治疗,效果尚不够理想,且存在成本较高,副作用明显等问题。近年来,不少学者运用传统中医理论结合现代临床实践,辨证施治,已显现出对本病具有明显的优势和发展前景,现将主要研究现状总结如下。
1 病因病机
对于FD的病因病机认识,陈氏[1]认为其病机多由于情志不舒、肝木克土、脾虚木乘导致的脾胃升降失司。梁氏[2]认为FD乃虚实夹杂、本虚标实之证,主要病因病机为脾气胃阴不足、纳化失常、易感湿热,或肝气疏泄失常、肝胃不和,致胃中气机壅滞,不通则痛,不降则痞。严氏[3]强调胃气不和、胃络瘀滞也是FD的重要病理机制,在辨治时注重血瘀兼证。刘氏[4]认为肝郁在FD的发病机制中占居主导地位,并可导致寒热错杂、气滞血瘀、脾胃不和、胃阴亏虚等兼证。陈氏[5]认为情志不遂,或邪犯脾胃,或饮食劳倦等导致脾胃气机失常是FD发病的中心环节。通过理论学习的实践经验,我认为中医脾主运化而升清,脾气升,胃气降,共同完成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脾胃气机失常从整体上包括了现代医学的胃酸分泌异常及胃运动和排空功能异常。
2 分型论治
在FD的辨证分型方面,诸多文献在认识上有异同。赵凤莲[6]将FD分为肝郁脾虚、脾虚胃热、湿阻脾虚、胃阴不足、脾胃虚寒、饮食积滞和淤血阻络7型,用健脾调气、化湿降浊法,以自拟方(党参、白术、茯苓、枳壳、升麻、炙甘草、焦三仙、陈皮、木香)为基础方治疗83例,有效11例,好转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1.6%。张淑英[7]提出,肝郁气滞用柴胡疏肝散合金铃子散;饮食停滞用保和丸;寒中胃脘用良附丸;阴虚胃热用益胃汤;脾胃虚寒用黄芪建中汤合香砂六君子汤;湿热中阻用三仁汤合甘露消毒饮。李淑贞[8]认为,肝失疏泄为FD的病理基础,将该病分为肝气犯胃、肝胃郁热、肝郁湿阻、肝郁脾虚、肝胃阴虚、肝胃瘀血型,在治疗上,予疏肝和胃汤随证加减。刘氏[9]以“肝胃不和、脾虚肝郁、肝胃郁热、胃阴不足”4型,自拟“疏肝和胃汤”为基础方。随证加减,进行论治。古氏[10]则分为“肝胃不和、寒热错杂、脾胃虚弱”3型,分别采用“疏肝理气、和胃降逆”,“开结除痞、和胃降逆”,“健脾清肝、养胃降逆”三法论治。林氏[11]等分为“肝胃不和、脾胃湿热、脾胃虚弱、胃阴不足”4型,并研究发现肝胃不和型发病年龄较轻,女性较多;胃阴不足型年龄较大,脾胃湿热型男性较多;分别采用柴胡疏肝散合金铃子散、半夏泻心汤合左金丸、香砂六君子汤合良附丸和益胃汤加减治疗。钱氏[12]将本病分为“肝胃郁热、寒热中阻、胃虚痰阻、肝胃虚寒”4个证型,并应用大柴胡汤、半夏泻心汤、旋覆代赭汤、吴茱萸汤等方辨证施治,取得良效。综合上述观点,可以看出,“肝郁气滞、肝胃郁热、脾胃虚弱”是FD的三大主要证型。
3 验方治疗
在治疗FD实践中,除对传统名方的应用外,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入手,创制许多有效的经验方剂。如王氏等[13]自拟“疏肝悦脾汤”治疗肝郁脾虚型FD患者,治疗组有效率94.26%,对照组有效率91.66%(P
4 中西医结合治疗
胡大勇[18]用参苓白术散加味,并用吗丁啉、多酶片治疗本病48例,对照1、2组分别用上述中西药。结果三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75%、75%、76.09%,本组疗效均优于两对照组(P
5 治疗心得与展望
在工作与学习中,特别是在近一年的临床实践中,经过对上百例FD患者的治疗,笔者对该病的治疗有了一些体会:首先,调和气机是用药关键,该病在胃,涉及肝脾,总以气滞不畅为主,故本病当以调畅气机为主要治法,临床中常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每多有效。其次,要重视辛开苦降法的重要作用,中焦气机郁滞,升降失司是形成痞满证的重要病机,可通过苦辛合用调整气机升降,临床上常用半夏泻心汤加减,寒热并重,辛开苦降,常有疗效。其三,重视兼症,FD发病因素多样,影响因素多,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在重点治疗主症同时,也要注意兼症合治。其四,灵活辨证,在临床诊疗过程中要据患者性别、年龄、职业、生活习惯等不同,分析其发病原因,发病特征,灵活辨证,筛选恰当的药物予以治疗,这也是提高临床疗效不可缺少的环节。最后,要善于与患者交流,重视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讲明病情,消除疑虑,使患者对自身疾病有正确的认识,树立治疗信心,在此基础上配合药物治疗,常可达事半功倍的疗效。
总之,FD的发病率相当高,但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要发挥中医药在治疗FD时的优势,应着重整体研究,既要补益脾胃,行气除满,又要辛开苦降,寒温并用,阴阳互调,安神定志,多方位多靶位着眼,以提高临床疗效,并运用现代研究深入系统探讨其作用机制,为临床新药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因此,今后应尽快制定出统一的辨证分型及疗效评价标准,深入开展FD中西医病因病机、流行病学、实验检测等方面的研究,并从HP、胃肠激素、胃肠动力学等方面探讨中医药治疗FD的机理,同时建立FD的动物模型,加强远期疗效及复发率的动态观察研究,从而开发研制简便、高效的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为广大FD患者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陈永堂.五花芍草汤加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50例[J].中国中医药信息,2003,10(9):35-36.
[2] 粱乃津,黄穗平.健中调肝方治疗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J].新中医,1996,5(9):8.
[3] 严光俊,桂壮.活疵化瘀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2002,24(11):20.
[4] 刘善京.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郁机制浅析[J].甘肃中医,2004,17(6):11-12.
[5] 陈多,王长洪,吴春福.消化道动力药物研究进展.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1996.4(2):120.
[6] 赵风莲.中医治疗FD83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2001.9(1):55.
[7] 张淑英.FD的中医辨证分型及机理探讨[J].吉林中医药,2001.21(1):11.
[8] 李淑贞.浅论从肝论治功能性消化不良[J].河北中医,2001.23(3):196.
[9] 刘静.辨证分型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J].实用中医内科,2004,18(4):812-813.
[10] 古学文,李文唏.辨证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120例疗效观察[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25(1):22-24.
[11] 林连,史宗强.辨证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56例[J].福建中医药,1996,27(4):3-4.
[12] 钱祥夕.经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体会[J].实用中医药,2002,18(12):34-35.
[13] 王立春.程军.陈孔斌等.疏肝悦脾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122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2003,11(1):45-46.
[14] 白长川,马超,李吉彦.和胃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动索和胃泌素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2003,11(6):373-374.
[15] 严光俊,桂壮,李存沂.通降胃灵I号片治疗运动障碍样消亿不良的临床与实验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2003.
[16] 董明国,何世东,叶小汉,等.康尔胃2号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2004,12(3):146-147.
[17] 何英,曹文富,荣晓凤.理气复胃1∶1服液治疗气滞食积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2004,12(3):137-139.
[18] 胡大勇.中西药联合用药冶疗运动障碍型功能性消化不良[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25(3):16-17.
[19] 石成生.中西医结合治疗HP感染非溃疡性消化不良64例小结[J].湖南中医药导报,2003,9(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