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校园;传承;民间艺术;有效性;互补性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6-0210-02
中国民族民间艺术是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积淀,是经过无数代民族民间文化艺人创造、发展、传承下来的,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信仰、性格、习俗、修养和审美。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现代化进程加快,文化融合以我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在进行,很多曾经与人民息息相关的民族民间艺术逐渐淡出我们的视线,有些甚至面临传承、发展乃至生存危机。中国民族文化的生存发展状况,近年来引起了广大学者的重视,国家各种保护、弘扬传统文化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各种政策、文件逐步出台,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省份,少数民族约占全省总人口的38%,拥有以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等在内的40多个民族,其中世居少数民族有17个。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各族人民在生产生活或迁徙过程中,创造了风格迥异、特色鲜明的本土文化和民间艺术,并一直保存延续至今。
贵州由于地域条件的限制,相对封闭落后,受外来经济文化的影响较小,原生态文化状态较为稳定,许多原有的自然生态和民族民间文化保存得较为完整,具有很强的地域性、民族性和独特性。这里主要的民族民间艺术形式有地戏、蜡染、刺绣、银饰、木雕、山歌、铜鼓、唢呐、侗族大歌、芦笙歌舞、苗族舞蹈等,部分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已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然而由于贵州长期处于经济落后局面,在中国飞速发展的今天,贵州人民奋起直追,却面临着经济发展和优秀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传承和发展的两难局面。这些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方式主要靠口传心授,且部分民族民间文化在短时间内是无法产生经济效益的。新时期,年轻人多靠外出打工发展经济,使得我们的本土文化无法得到有效传承、发展和保护。以笔者所在的村子为例,以前春节跳地戏时,全村人都围着看,是全村人整个春节期间的娱乐方式,现在跳的人少了,看的人更少,有时看地戏的还没有跳地戏的人多,大家都在家打麻将、看电视。可见如果没有有效的传承和保护,我们将眼睁睁地看着这些传承了几百年、几千年的优秀民族文化逐渐消亡。
贵州省委书记陈敏尔在中国(贵州)第一届国际民族民间工艺品文化产品博览会开幕式上表示“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越是优秀的传统文化,越是现代的传播价值。”他指出,多彩和谐的民族民间文化,是推动贵州省文化繁荣发展的动力源泉,贵州将加大民族民间文化的挖掘阐发力度、保护传承力度、开发创新力度,推进民族民间文化内容创新、传播方式创新,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服务现代。如何传承、保护和发展贵州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是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很多专家学者都在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思考,但都限于在民间进行保护、传承和发展,这是有很大局限性的。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发展需要民间的自我意识、自我觉醒、自觉参与,以现在的社会发展情况是很难做到的。仅靠这些民间文化艺人自觉地去保护和传承,就得牺牲他们的经济利益,更谈不上发展。即使有部分有经济头脑的民间艺人在这方面做出了成绩,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也无法广泛要求他们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所以必须要有政府的支持和相关部门的相互协调,共同参与。校园传承是贵州民族民间文化继承、保护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补充和发展贵州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
一、贵州民族民间艺术校园传承的条件和优势
民族民间艺术的传承、保护和发展,多少年来都靠本土艺人自觉传承,与政府行为关系不大,但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自觉性逐渐消失,要很好地传承、保护和发展自己的民族民间文化,必须要有政府政策的支持,政府宣传部门和教育部门不得不介入其中,共同推动本土文化的保o和发展。从贵州省目前状况来看,很多教育部门无论是普通高等院校、高职院校、地方文化团体,还是中小学,都是在自觉地进行本土文化的宣传和保护,但由于都是自觉性的,并未引起广泛的研究,基本上都停留在基本的了解和认知层面上。部分高校虽然出现了一批研究本土文化的学者,并成立了一定的研究机构或建立了一些小型博物馆,但其重视程度还是远远不够的。校园传承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政府支持、领导重视,还需要更多的人才、人力和资金,还需要严格计划、投入和研究,要有组织、科学合理地进行资源整合。
随着贵州教育的发展,很多高校都设立了艺术学院或艺术专业,有专业的教师队伍及学生,数字化、信息化程度高,信息来源广,有可供研究的资金,与地方政府、文化单位及民间艺人之间都有着很好的沟通渠道,有一定的研究平台和研究基础,这是很好的条件。同时,国家大力提倡应用型人才培养,重视职业院校发展,政府对高校研究本土文化也都给予了大力支持,这些优势条件给予了高校继承、保护和发展民族民间艺术较大的空间。近年来,很多高校教师都在通过撰写论文、申报课题对本土文化进行调研、发掘整理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能够记录、整理和保存一定的本土艺术,只是尽到了知识分子应尽的部分责任。但我们在如何培养适合继承、保护和发展本土文化艺术的人才方面还做得不够,在如何培训指导民间艺人、提高他们的艺术创造力方面还做得不够,如何结合地方经济的发展在继承和保护地方文化艺术的同时,让我们的本土文化艺术焕发青春,并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还做得不够。只有充分利用校园人才优势和条件,结合本土资源优势,才能保证我们的本土文化艺术在校园内得到很好的保存和发展。
二、贵州民族民间艺术校园传承的有效性和互补性
民族民间艺术在传承保护方式上相对随意、松散,没有专业的管理、宣传人才和研究机构,受市场经济和文化融合的冲击,有组织的管理、合作及研究迫在眉睫。民族民间艺术校园传承有较好的条件和优势,但如何利用好校园的人才队伍、教学条件以及其他的一些优势,需要合理规划,充分论证,同时要很好地结合地方文化团体及引导好民族民间艺术传承人来进行。在中小学,应以宣传为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们有哪些本土民族民间文化,使其闹惺艿浇袒和熏陶。民族民间艺术校园传承以高校和职业学校为主,这类学校教师专业性强、教学条件好、资金来源广,一般开设有艺术类专业,学生队伍庞大,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培养出来的人才可直接应用到民族民间艺术的传承、保护和发展的事业中来。以安顺学院为例。近年来,安顺学院部分教师开展了大量民族民间艺术研究,发表了大量民族民间艺术研究的论文,申报了一定数量的相关研究课题,建成了“屯堡文化研究中心”和“安顺民族民间艺术研究所”,收集、记录、整理了大量民族民间艺术的研究资料,出版了关于蜡染、地戏、屯堡文化方面的研究著作。艺术学院开设了蜡染、木雕、陶艺等特色课程,与“福远蜡染艺术有限公司”共同成立了产学研合作基地,开设的特色课程可直接到蜡染厂进行实习实训,聘请安顺蜡染艺术方面的民间艺术传承人为艺术学院的特聘教师直接参与课程开发和教学,师生共同参与蜡染方面的设计、包装、产品开发、举办作品展等,把当代艺术理念融入到了蜡染设计中。艺术学院音乐专业以布依族文化为基础排练了大型舞蹈,艺术学院与多个地戏、蜡染方面的传承人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并在筹备成立艺术学院的蜡染、木雕实验室。政府正在安顺学院建立安顺博物馆,中国蜡染艺术研究院也即将在安顺学院成立……这些相关研究和工作已有效地推动了安顺蜡染的继承、保护和发展、创新。近年来,国家和政府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支持,使得安顺蜡染和地戏的传承、保护和发展又迎来了一个新的春天。安顺学院培养的部分艺术人才也在毕业后继承了安顺蜡染艺术,创立了自己的蜡染艺术设计公司,加强了蜡染艺术人才队伍,起到了承上启下作用。虽然安顺学院在支持地方民族民间艺术传承、保护和发展创新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目前依然处于探索阶段,还需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及合作力度。比如能直接开设民族民间艺术专业,加大对民族民间艺术创作人才的培训培养,支持政府和企业做好产品开发等工作。同样,很多贵州省本科院校和职业学校也在结合学校资源和地方文化资源开展这方面工作,特别是职业学校,它的自由度更大,更能直接面对地方文化开办相关的特色专业,输送能直接参与传承、保护和创新民族民间艺术的人才。
文化需要传承和保护,更需要发展和多元,多元才能相互吸收借鉴,才能创新突破。贵州民族民间艺术丰富厚重,是贵州的宝贵财富,继承、保护和发展贵州的民族民间艺术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和使命。没有政府支持,没有专业的研究人才和研究机构,我们的民族民间艺术将在中国的改革大潮中逐渐萎缩和消亡。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不能仅靠传统方式,校园传承更是有益的补充。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必须打破传统意识,共同努力才能保护好我们的地方文化,增强我们的特色和文化内涵,让民族民间艺术焕发新的生命力。
在我国边疆及少数民族地区,随处可见精美的艺术作品,而由于地处偏远地区,受经济条件及信息资源的限制,一些民间艺术没能真正进入课堂得以更好地传承,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来说不失为一件憾事。为此,记者以“民族民间艺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为题,邀请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总支部书记张勇、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人文艺术学院院长赵屹、广西艺术学院高等艺术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副主任金又琳、湖南理工学院音乐学院副院长柳青进行了探讨,希望能为各地方高校在课程建设中引入民间艺术资源带来一些启示,同时对实现民间艺术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进行探讨。
开发现状
民族民间艺术资源进入课堂,是高校实践传承文化办学责任的重要形式。云南艺术学院地处边疆多民族省份,研究、传承、创新民族文化,是学校自觉的办学方向,也是办学特色建设的着力点。多民族特色鲜明的歌舞、戏剧、民间美术、特色工艺大量被引入课堂,转化为专业人才培养的教育资源。从形式、层次上来说,本科教育有专业方向如民族民间工艺艺术设计、民间舞蹈、民间器乐等,研究生教育的研究方向就更丰富;有特色课程建设中的专业主干课、选修课;其他还有请民族民间艺人进校开办的专题讲座、研习班。
广西艺术学院自办学以来,把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资源有机地灌注到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开展了一系列具有本土民族特色的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以及科研创作。如学院民族艺术系以培养民族民间音乐传承人为目标,开办民族音乐表演(演唱)专业,设置民族语音、民族声乐理论、民歌演唱、民歌排练、本土艺术表演等富有民族特色的课程为主修内容,有机结合当代先进的民族艺术教学理念、现代教学手段与丰富的本土艺术资源,将民族民间文化元素渗透到教学与实践中。在这个过程中,民族艺术系依托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歌研究展示中心和广西高校音乐传承与发展基地,以教学实践、音乐创作、展演比赛与民族音乐理论研究为立足点,深化教学体制改革,加大经费投入力度,积极挖掘和运用本土音乐资源进行有效教学,重点培养一批具有传承和发展广西民族民间音乐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此外,广西艺术学院舞蹈学院在民族民间资源进课堂上也具有一定特色。该院以“取材于民间、规范于教学、形成于实践、升华于舞台”指导思想开展教学,积极发展广西民族舞蹈教育,在教学中增加广西少数民族民间舞的课堂教学比例,对少数民族民间舞按类别进行整理组合,并用于教学实践。如壮族的采茶类、师公类、壮戏、鼓类;瑶族的长鼓、双刀、铜铃、铜鼓;苗族的笙、采堂、摆;侗族的多耶、斗鸡等。这些有着鲜明特色的舞蹈组合通过有步骤地进入课堂教学,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广西民族民间舞蹈的基本元素。此外,舞蹈系通过深入民间采风将一些优秀的民族民间舞蹈的动作、神态、音乐及服饰等素材进行挖掘、整理、提炼和研究,纳入课堂教学和创作,效果非常显著,所创编的作品也多次获得全国大奖。
与一些综合艺术院校相比,由于地处环境及办学条件的差异,普通地方高校将民间艺术引入课堂尚处于起步阶段,但也已取得一些成果,如湖南理工学院音乐学专业与舞蹈学专业,在将民族民间艺术资源引入课堂这项工作上,最早的努力方向是将地方民间音乐引入音乐舞蹈表演音乐的创编当中,如在全国舞蹈或音乐赛事上获奖的舞蹈作品《洞庭苇韵》、舞蹈《巴陵胜状》、舞蹈《花花洗》、表演唱《洞庭渔歌》、表演唱《渔歌调》等。限于各种现实因素,将民族民间艺术资源引入课堂的工作最初仍然是以“嵌入式”的方式(即教学内容部分增加的方式)开始的,即有意识地在民族音乐概论、中国音乐史课程里增加介绍一些在全国并非特别知名的本区域内的一些民间音乐文化品种。而最大的努力是加强了本土音乐的科研工作,因为科研是研发新课程的基础,是建设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类课程的根本保障。
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一直是高校学科建设工作的重点,尤其在艺术学科中,始终没能形成完整、系统并且层次分明的教材体系。在将民间艺术资源引入艺术课堂的过程中,各个高校也探索出了不同的方法,将教材建设与课程内容及上课形式联系起来,进而推动整个学科的发展。如云南艺术学院设立了特色教材建设基金,持续开展各专业民族民间艺术课程教材建设,为多年来教师从事民族民间艺术研究所获得的学术积累规范进入课堂,开展专业教学搭建了较好的平台。同时也以此鼓励教师继续开展挖掘、研究,丰富教学内容。
近30年来,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一方面不断加强民艺学教材建设和课程建设,完善民艺学的学科专业体系和课程体系,深化民艺学课程内容,以“民间文化生态保护”为指导,把对民间艺术审美形态的讲解引向对传统文化的价值阐述,深入分析传统造物与传统生活方式之间的关系,揭示传统造物思想对现代设计的启示意义,让学生明确设计的目标是服务社会生活,学会主动思考如何从本土文化中寻求设计创新。另一方面,不断改革课堂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课件、影像资料及博物馆实物开展教学,让学生近距离接触民艺、感受民艺,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情,引导学生广泛开展田野调查、项目教学、实习基地教学、假期课堂,将民艺教学与现代生活方式、工艺品、旅游产品开发相结合,指导学生参与传统手工艺产品设计创新,帮助民间艺人、手工艺作坊等开发新产品,避免课堂教学与社会需求的脱节。
在考虑文化传承、教材建设的前提下,民间艺术资源进入课堂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云南艺术学院采取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教师长期的采风、整理、研究成果,结合课程教学,以教材的形式固化、传承;二是请民族民间艺人进入课堂演示、传习,与师生面对面教学相长,长期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三是在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坚持深入民族民间艺术原生地采风,在民族民间艺术的生态环境里学习、认识民间艺术。张勇认为,无论民族民间艺术以怎样的形式进入课堂,要对其起到传承的作用,核心是保真,其次是以创新增加其活力,最终还需具备为民众物质、文化生活服务的价值。
师资队伍
针对民族特色课程的实施,广西艺术学院民族艺术系拥有民歌教育传承教学师资队伍,除有本校教授担任相关专业课程教学外,还聘请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罗景超等多位校外特色教师分别担任黑衣壮山歌、壮族常安排歌、苗族民歌、壮族嘹歌、民间宗教仪式、毛南族民歌、民族语言等课程教学;此外,还邀请了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李松主任等多位国内知名专家教授担任客座教授、客座研究员,构建了一支包括理论研究人员、专业教学人员以及民族民间艺术人才在内的教学队伍。
建立一支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是将民间艺术资源引进课堂必不可少的,同时教师也要经历成长的过程。如云南艺术学院教师在长期的研究、教学活动中得到锻炼,一大批教师已成长为相关民族民间艺术行当的专家。对于教师储备不足的民族民间艺术形式,确有教学需要的,学院还会聘请相关博物馆、研究机构、院团的专家承担教学工作。
重视传统民族民间艺术教学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的办学特色。1987年,学校成立了民间工艺美术研究小组,成为全国较早开设民间美术教学的高等院校,全校各专业及专业方向几乎都开设了民间美术类课程,持续至今。1996年,学校成立中国民艺研究所,开始系统建立民艺研究的学术平台与学术团队,开展“以科研带教学”的思路探索。目前,学校已成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国传统手工艺研究基地、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民艺基地和山东省“十二五”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民艺学专业师资力量雄厚,以潘鲁生教授为学术带头人,以学校中国民艺研究所(山东省泰山学者艺术学岗位、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为平台,除拥有教授、副教授、讲师以及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之外,同时聘请国内外著名文化人类学者、艺术学者、民艺学者担任客座教授,目前已形成一支年龄、学历、职称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为保证学校民艺教学提供了重要支撑。
引申价值
在文化大发展的今天,高校对于民族民间艺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既符合了时代的要求,也为高校的特色发展开创了前景,对于民间艺术进课堂的价值体现,张勇做出了一种具有前瞻性的解释――民族民间艺术或曰民间文化进入课堂,是高校传承创新文化的具体形式之一,也是大学的重要社会责任,换一种说法,是学校在一个国家、一定区域存在的重要价值体现。因为区域、民族民间艺术的不同,民族民间艺术进入课堂也为学校的特色建设或“唯一性”发展创造了资源便利条件。而学生通过这一系列的学习,可以对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可以对民族民间艺术的价值有一个准确的判断。在产业结构大调整、文化产业广受青睐的时代背景下,对学生未来个人事业发展、自行创业抑或进入社会参与就业竞争,都是一个有利的基础。
关于民族民间艺术进课堂的价值体现,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
据赵屹介绍,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生以传统民族民间艺术为资源开展的民生服务设计产品多次在国内外获奖,有的甚至成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例如,学校师生以国家星火计划项目“鲁西南泡桐木系列产品开发与当地经济发展”为依托,在对鲁西南泡桐木进行材料研究的基础上,协助当地设计开发符合当代生活方式和审美需要的新型桐木产品,目前已带动曹县企业近百家,初步形成“公司+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产品出口美国、英国、日本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带动45万农民就业,桐木手艺产业成为当地出口创汇支柱产业。
而在教学成果体现方面,近年来,广西艺术学院民族艺术系学生多次参与自治区乃至全国的众多大型活动、比赛,以广西特有的民族音乐表演形式,向国内外宾朋展示了自治区特有的民族文化风情,使广西民族音乐大放异彩,获得中外专家好评。近期,民族艺术系师生受自治区统战部邀请,赴香港地区演出。同学们以“活态传承人”的身份,精心表演了极具广西特色的歌舞剧《刘三姐》片段联唱、广西民族歌舞乐《欢天喜地庆团圆》等民间原生态节目,有力体现了将民族民间艺术资源引入课堂的成果。
对于地方高校来说,民族民间艺术进入课堂是地方高校本土艺术教育办学特色得以形成的基本工作保障。柳青认为,对于学生而言,这将促进学生了解并感悟区域文化的基本特质,努力成长为知晓传统、维护传统、热爱传统并愿意为它的传承与发展主动贡献力量的,甚至去努力建设新的区域文化传统的优秀人才。
一、坚实的保障
(一)领导重视,机构健全。县委、县府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列人重要工作议事日程,为确保此项工作顺利开展,专门下发了《*县关于实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的意见》,成立了由一名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县府办、人大教科文委、政协文史委、县委宣传部、文体办、财政局、科技局、教育文化体育局等单位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意见》明确了民间文化保护工作的意义、具体要求、方针原则、保护范围、保护制度等,落实了组织保障、工作职责、经费来源、宣传交流等工作责任。确定了县文化馆为“民保工程”具体实施单位,在全县48个乡镇分别落实了1名“民保工程”负责人和1名专职工作人员,从而在全县形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网络,确保了工作的有效衔接和全面铺开。
(二)认真组织,科学规划。组织实施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对我县民间文化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在工程启动之初,我们便制定了《*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规划方案》,按照“长远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将工程时间定为17年,分为三个阶段:*年至*年,为普查和抢救阶段,2009至2013年,为全面开展和重点保护阶段,2014年至2020年,为补充完善和健全机制阶段,同时还确定了每一个阶段的具体目标、工作原则和主要保护对象。《方案》规定,保护工作的主要范围是:民族民间造型艺术(包括民族民间绘画、雕塑、陶瓷、剪纸、编织等),民族民间表演艺术(包括民族民间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杂技等),民族民间文学(包括民族民间谚语、歌谣、故事、山歌、民歌等),民族民间特色活动(包括民俗活动、民族民间节庆活动、传统游艺活动等),以及其他具有保护价值的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重在收集和保护相关文献资料、典型实物和原初场所。
(三)落实经费,形成合力。为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支持力度,县财政安排了保护专项资金10万元,保障工作的正常开展。并明确规定,从*年起财政每年按全县总人口人均0.01元的标准预算“民保”专项经费。专项经费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调查、收集整理、研究、宣传、保护和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人才的培养,扶持民族民间艺术保护活动的开展,以及解决办公设备和器材。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在县委、县府的统一领导下,切实履行各自职责,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共同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二、有效的措施
(一)开展普查工作。*年底以前,对全县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进行了系统普查,基本摸清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起源、延续、发展、分布和保存现状等情况,及时整理建立起了《保护名录》和《民保工程基础数据库》,及时将普查资料上报到了省、市主管部门,并对搜集与征集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实物和文献资料,做好了陈列、展示、研究和管理工作。
(二)重视传承人队伍的建设。采取了发掘、培育、扶持等有力措施,努力改变目前民族民间艺术队伍后继乏人的现状,并给予必要的政策扶持,为传承活动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对具有重要价值的民族民间艺术传承人,尽力保护,在政策上给予重点扶持;鼓励民族民间艺人带徒授艺,加强中青年艺术骨干的培养,使民族民间艺术绝技后继有人、代代相传。
(三)抢救性保护文化遗产。对确属具有重要历史、文化、科学价值而面临濒危消亡的项目,采取了拍摄音像资料、收集实物、派人专学等切实可行的措施,进行抢救性保护。
(四)重视继承发展。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优势,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扩大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效益,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积极探索社会力量参与非物质文化保护的新路子,鼓励支持社会力量以各种形式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进一步加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外交流与合作。
(五)加强保护队伍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需要有一批素质高、业务精,对民族民间文化有浓厚感情和热情的专业队伍,形成民族民间文化抢救、保护、研究和管理的人才库。为此,我县拨付专项资金,为直接参与此项工作的工作人员购回了《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普查手册》20多本,聘请专家对办公室人员和工作人员进行了为期2月的集中培训,建设出一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
(六)开展“历史文化名村”评选活动。
三、取得的成绩
(一)积极组织调查搜集整理工作。一个以来,县文化馆工作人员深入全县20多个乡镇不断对民间艺术进行搜集、整理、研究,行程1万多公里,走访调查民间艺人10万余人次。共收集民间故事、神话传说120多个,谚语、方言、笑话500多条,山歌800多首;调查收集婚、丧、嫁、娶等民间习俗20多种(类),过刀桥、踩火池、转灯等民间绝技20多种,拍摄录像资料近500分钟,制作VCD光碟12盘;拍摄古建筑、古墓碑、牌坊等民俗照片1000余帧。编印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光雾山民歌精选》、《光雾山民间故事集粹》《光雾风情》一套10000余册。县文化馆与县政协合作编辑出版了《集州文艺》双月刊。
(二)扶持和发展民间艺术骨干项目。我们重点扶持发展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项目,如坛戏、川剧、蓐草锣鼓、民歌、婚俗礼仪、川北民居、泥塑、石雕、皮影、唢呐等,在省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转灯、过刀桥、踩火池等一些稀有濒临灭绝的艺术品类也得到了有限地抢救保护,各地积极开展大型民间文化活动,推动了“民保工程”的开展。
(三)加强民间艺术队伍的培养。文化部门积极组织专家下乡,积极发现辅导培养民间艺人,先后在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民间文化传承人,各地都有了一支较活跃的民间艺人队伍。通过举办培训班,—方面培训了一批基层文化工作骨干,另一方面也培训培养了一批民间艺术的传承人,为民间艺术的传承发挥了积极作用,有力地推动了民间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四)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民保”氛围。一年来,我县形成了“县委、政府高度重视,相关部门积极配合,业务部门精心实施”的多方支持、全社会齐抓共管的“民保”氛围。县政协在全县乡镇政协联络组长专题会上专题讲授“民保”工作,印发了专门资料,并将“民保”工作作为政协工作考评依据之一。县委组织部、县委办、县府办、县委宣传部县、文明办联合出台了《*县历史文化名村评选办法》,吸纳社会文化名流、贤达人士共同参与,在全县评出了10个历史文化名村,规划建设文化大院20座。
四、存在的问题
我县在民间文化保护方面虽然做了一定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许多优秀的民间文化得到了有效传承和保护,但也还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是:
(一)对民间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许多地方认识不到民间文化在当前条件下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加速消亡的现实,认识不到传统民间文化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缺乏民间文化保护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民间文化保护工作没有提上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没有采取行之有效的规划和措施。
(二)缺乏规范的传承体系。民间文化的继承后继乏人,一些传统技艺面临灭绝。许多民间艺术属独门绝技,口传心授,往往因人而存,人绝艺亡。同时“民保”工作专业人才十分匮乏,引进困难。
一、园本教育材料民族化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我认为,要贯彻这一要求,幼儿园的教育要面向社会,以本地民族民间文化为活教材,从现实生活中挖掘教育资源,把各种教育内容与幼儿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促进幼儿园园本课程的构建,增添课程的民族气息,拓展幼儿学习空间。
我州历史悠久,土家族、苗族两个主体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幼儿园,就要收集丰富的民族民间艺术材料,作为乡土教材,充实教育内容,为幼儿园五大教育领域中的艺术领域增添新色彩。首先,要进行园内环境创设,用民族民间材料优化和美化幼儿园环境,包括有声和无声的实物材料,让幼儿园环境更具民族气息,让幼儿从中吸取民族营养。其次,创编园本教材,拓展幼儿的学习空间。民族文化是幼儿学习的第二课堂,丰富多采的民间歌舞为幼儿提供了学习的活教材。土家族打溜子、毛古斯、摆手舞、梯玛歌、咚咚喹、苗族鼓舞、苗族银饰、苗族民歌等,这些都可以适时地成为幼儿园课程资源,要有选择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去繁就简,创编好、利用好这些资源,使幼儿园课程凸显民族特色,让幼儿真切感受民族文化,认识民族文化,激发幼儿对本民族的热爱之情,热爱自己的家乡。
总之,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园从学习生活环境到学习内容都应有民族化的特色,要重视对幼儿进行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尤其是幼儿民族艺术教育培养,把民族民间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做为必修课程,让幼儿从小就受民族传统艺术的熏陶。
二、民间艺术教育生活化
《纲要》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既要贴近幼儿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情和问题,又要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我们从幼儿的生活着手,对生活中的活动进行开发和创新,关注活动能否真正引发幼儿的参与和兴趣,促进幼儿能力进一步的发展。因此,我们注意把民族民间艺术教育融入到幼儿一日生活之中。幼儿的一日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有幼儿园的、家庭的、社会的生活等。但是,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大部分是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进行的,我们要充分利用好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向幼儿提供美好的精神食粮。
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对幼儿都蕴含着丰富的学习与发展契机。民族民间艺术教育生活化,就是要让幼儿多听、多看、多接触,形成民族特色鲜明的教育氛围,激起幼儿愉快的情感,调动幼儿的兴趣。多听:就是要充分利用空隙时间经常播放一些轻声悦耳动听的民间音乐,如土家族摆手舞、铜铃舞乐曲等,形成环境气氛渲染,既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又增进幼儿的民族文化素养;多看:多让幼儿欣赏民间艺术表演视频、幻灯片,组织幼儿实地观看民族民间艺术表演活动等。多接触:玩具和游戏材料是幼儿的教科书,要搜集或自制带有本地少数民族艺术特点的教玩具材料,如头饰、服饰、民族乐器,土家铜铃、苗鼓之类的音乐舞蹈器具。让幼儿听得到,看得见,摸得着,才能满足幼儿一日生活的需要。
民族民间艺术教育生活化,是幼儿学习的有效途径。教师要引导好幼儿,关注幼儿、关注生活、不断拓展幼儿的学习空间与内容,寓教育于一日生活之中,渗透到各个生活环节,才能实现生活化。
三、教育过程游戏化
游戏化本身是幼儿教育的特点,《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教育活动游戏”。
绘画往往能直观地体现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质,展现一个民族对美的渴望与追求,因此美术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对艺术品表象的认知上,更应当了解艺术背后所要展示的文化潜质。中小学美术教材中有大量名师大家的作品,美术教师应当正确体会这些作品的人文价值,对教材进行传统文化的挖掘。在美术学习领域中,造型与表现课只是一种技法训练课。但授课时能否从中挖掘出更深一层的东西呢?这就需要多方查阅、了解其来历,从民族文化历史背景入手来教学。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了历史的发展及演变过程。[案例1]在七年级教材中把《色彩搭配》一课改成用朝鲜族服装布料进行《民族服装色彩搭配》的课,通过这一课的教学学生不但了解了本民族服饰文化,而且增强了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进而培养乡土情怀。同学们都被这种由民族文化释放出的服饰美所陶醉。通过民族文化渗透与美术教学巧妙的融合,把学生培养成为民族文化的弘扬者,这正是我们所要达到的目标。《服装色彩搭配》一课实际上是要求学生用水彩搭配服装。改变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用我们本民族的民族服装布料(边角料)进行服装的色彩搭配。那么,边角料从哪里收集?教师利用休息时间到民族服装店进行“淘宝”。当课前把收集到的五彩缤纷的布料,展现给学生时,教室里往往一片欢呼声。这等于成功了一半,因为教师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当同学们得知要制作民族服装时,兴致更加浓厚了,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都抢着要布料。顿时课堂里的氛围空前的活跃了起来;有些同学计划做童装;有些同学做婚礼服;还有同学要制作改良服装等等。当宣布开始制作时,问题出现了,很多学生不知怎么制作好。根据学生遇到的实际情况,教师逐一地进行解答后布置学生能粘贴(平面)完成的粘贴完成,能立体完成的进行立体制作。并且在学生制作的过程中教师进行巡视指导(以启发为主),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制作过程中有的同学就地取材,巧妙地利用边角料进行搭配,制作出了一件件精美的服饰。当学生制作完后,有的男生问“老师,先穿裙子还是先穿上衣?”,“老师,为什么要不同场合穿不同的服装?”等问题又摆在了教师的面前,此时,教师再相机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在讨论与交流中学生掌握了服装色彩搭配的原理,这样,课堂教学也就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案例2]“原来朝鲜族是以农耕谋生的……”泥塑是一种以粘土、彩泥为主要材料,以雕、塑为主要手段,以夸张、概括、拟人为主要手法的立体造型艺术;是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他们的形象思维、创造思维、立体造型能力的有效途径。用“泥”塑型既符合学生爱玩泥巴的天性,又可锻炼学生手指的灵活性。通过一团泥塑造型的过程可以培养对本民族文化的情感教育。泥塑课中,把学生创作作品的范围用复印图片的形式发放到学生手里。学生兴致勃勃地制作各种朝鲜族古老的农耕用具。有些同学没完成的作品拿回家里与父母共同完成。通过这节课,学生们深深地体会到:“原来朝鲜族是以农耕文化谋生的啊?!”。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通过整理地方传统文化艺术资源,鉴赏与学习地方的优秀民族民间艺术,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受到民族文化的教育,学生们能够更加珍视民族文化艺术这一瑰宝,并使其发扬光大。通过了解和学习本民族传统艺术,既培养了学生对优秀民间艺术的认同感和热爱家乡的情感,又培养学生对优秀民族民间艺术的认同,进而培养他们的乡土情怀。由此可见,以学校教育为中心促进民族文化教育,并非只局限于学校的范围,它的目的在于通过学校教育的辐射作用,带动社区与家庭的民族文化教育,加强学校、社区和家庭的合作,促进三者的和谐发展,最终实现以教育促进民族文化传承,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在美术教学中传播民族文化是提升教师教学品质的有效途径
在悠久的文明和灿烂的文化中,有许多能够展现深厚民族文化底蕴的民族民间艺术品,它们为学生提供了学校难以相比的丰富的艺术经验和教育资源,可以说多样的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享有的精神财富,而创造性和经常性地利用本民族民间艺术,是每一位美术教育工作者都必须承担的职责,也是充分体现中小学美术教学价值的必然选择,只有坚持不懈地学习、理解、推动民族文化,才能保持民族艺术能得到发展,才能促进民族的发展;只有在民族艺术发展中加入时代感,通过民族文化的现代化促进民族各项事业的现代化,把这种现代化与美术教学的现代化结合起来,才能构建优质的美术课程教学。进而延伸中小学美术教学意义、拓展中小学美术教学的空间。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中国最大的朝鲜族聚居区,200多万人口中37%是朝鲜族。4万多平方公里内多是山地,经济欠发达。受经济条件和信息等各方面条件的制约,加之社会历史发展的不均衡,当地的学校美术教育水平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学校的办学条件无法与国外或经济发达的地区相提并论,因此,因地制宜地把当地的民间艺术引入学校美术课堂,作为学校美术教育教学内容的有益补充,可以有效提高延边州中小学美术教育教学的品味和成效。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建议有条件的地区应开发校本教材(乡土教材),这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途径。“广泛利用校外的各种课程资源,包括美术馆、图书馆、公共博物馆及私人博物馆、当地文物资源、艺术家工作室和艺术作坊等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美术教育活动。”中国的改革开放也带来了艺术的改革和开放,新的课程理念也如强劲的东风吹遍了我国的大江南北,所以美术界也强调对世界多元艺术与文化的理解与尊重。而各种艺术风格、形式纷至沓来,这些不但被许多老师接受,更成为了美术教学实践的重要内容,学生的艺术活动和表现作品也越来越丰富多彩,这确实令人可喜。但同时也令人担忧,因此,提醒美术教师,我们不能一味地追求“洋”,而忘却了自己的艺术风格,更不能忘记自己的民族文化。要想使美术教育在全州、全省乃至全国占有一席之地,就要求我们的中小学美术教育教学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更多地充实利用地方的传统文化与民间艺术,积极发挥对本地民间艺术的传承作用,借鉴和吸收世界多元艺术与文化的精华。因此,美术教育应立足于对传统经典的学习,立足于对民间优秀艺术的传承与发扬。
三、在美术教学中的民族文化展现形式
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展现民族文化要讲究实效,要注重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等原则,要立足保障国家制定的课程标准的达成,在教学常规环节中潜移默化地汲取渗透民族文化元素。
1.以欣赏课的形式了解民族文化通过开设民俗欣赏课,让学生能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优秀的民族文化。教师要根据汲取优秀民俗文化教育的主题内容精心选择所呈现的教具,包括范作、幻灯片、电视录像、多媒体课件等,并使之与讲授内容紧密配合。民俗欣赏课的开设还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层次的学习内容。比如初级的内容以民俗化的文本诵读为主,如各种脍炙人口的童谣、儿童故事、童话剧本等;中级的内容则以民俗文化欣赏为主题,可以采用影视和多媒体的形式让学生接触中国的电影、电视、地理、历史、各种文艺节目;高等的内容则以民俗文化艺术的表演和再现为主要内容,这也是民俗文化课的最高境界,学生通过学习,直接参与进来,自排自演中国的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