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态资源价值转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能值分析;水足迹;流域生态外溢价值;流域生态补偿
中图分类号 F2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6)11-0069-07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6.11.009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水资源过度开发、水环境污染、水资源短缺等问题频发,水生态环境问题逐渐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为保护水生态环境和实现人水和谐,国家先后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如2012年1月,国务院的《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用水效率控制红线、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三条红线;2016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的《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中针对水资源保护明确提出,到2020年实现水流重要区域生态保护补偿全覆盖,补偿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跨流域补偿试点示范取得明显进展。流域作为提供人类可使用淡水资源的最大来源,其水生态环境保护及水资源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流域通常具有跨越多个行政区域的属性,流域上、下游地区间为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常常围绕水资源的开采、分配和利用发生利益冲突,导致跨行政区域的水生态环境污染和破坏问题加剧。流域上游为保护水生态环境和保证水质,需要付出高昂的环境保护成本,而流域下游在无偿享有上游提供的良好生态环境的同时还不断发展社会经济,这必将导致流域上下游区域间的矛盾。为保证流域整体发展的公平与效率,下游地区给予上游地区适当的经济补偿已成为解决我国流域经济发展失衡、实现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1 文献回顾
如何开展流域生态补偿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国外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典型流域的补偿方式确定和补偿标准测算上[1-3],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流域生态补偿模式探讨和标准测算上[4-6],鲜有学者从供给与消费的视角研究流域生态补偿。伏润民和缪小林认为基于供给与消费的视角,若生态环境供给主体在剔除自身消费后,还可向其他地区提供其剩余生态价值,也即某地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扣除该地区自身消费的生态价值后还存在剩余,那么该地区就存在正的生态外溢价值,理应获得补偿,生态外溢价值的数值即为补偿标准[7]。
国内外鲜有学者测算生态外溢价值,大多数研究都是围绕生态服务价值评估展开,但尚未形成统一的评估方法。Costanza等[8]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定量评估起到了划时代的作用,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研究推向。此后内学者开始广泛定量评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主要采用市场化评估法、显示偏好法和状态偏好法三类方法[9],其中市场化评估法包括市场价值法、机会成本法、生产成本法、收入因子法等方法,如肖强等采用市场价值法和生产成本法定量评估重庆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得到总生态服务价值为2 579.91亿元[10]。虽然这类方法的估值相对准确,但容易受到市场不完全和政府干预导致市场价格扭曲的影响,还容易出现重复估算的问题。显示偏好法包括旅行成本法和内涵价格法,如杨怀宇等利用旅行成本法评估池塘养殖的娱乐休憩服务价值,得到总娱乐价值为1.90亿元[11]。但这类方法对消费者行为有严格的假定,评估结果对选用的统计方法非常敏感。状态偏好法包括条件价值法和选择实验法,其中又以条件价值法的应用最为广泛和成熟,如俞h与何秉宇采用条件价值法对新疆天池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非使用价值进行估算,得到新疆天池湿地每年可提供0.52亿元的生态服务功能非使用价值[12]。但这类方法从调查实施到结果处理的过程中容易产生误差。
一些学者认为能值分析法可以改进或弥补上述测算方法存在的价值判断标准差异的不足[7],该方法由美国著名生态学家Odum创立,他提出以能值为基准,利用能量守恒定律将生态系统中不同质量、不同种类和不可比较的能量转换为同一标准的能值进行比较分析[13]。由于能值分析法采用一致的能值标准,使生态系统中的物质流、货币流和能量流具有可加性和可比性,是测算生态服务价值的一种有效方法[14]。该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测算,如席宏正和康文星应用能值分析法估算洞庭湖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发现洞庭湖湿地每年约可提供2 599.55亿元的生态服务价值[15];李丽锋等将该方法应用于评价盘锦双台河口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得到供给服务价值、调解服务价值、文化服务价值分别为116.65亿元、890.65亿元和12.21亿元,总生态服务价值为1 019.51亿元[16]。但能值分析法测算得到的生态服务价值并不等同于生态外溢价值,其测算的是一个地区的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没有考虑本地区自身消费的生态价值。
因此,本文在能值分析法的基础上构建拓展的能值模型测算流域生态外溢价值,将能值分析法与水足迹法有效结合,通过利用能值分析法测算流域生态系统服务能值,有效避免简单列举生态服务功能存在的局限性,并利用水足迹法确定并剔除流域自身消费的生态能值,得到流域的生态外溢能值,判断流域的生态盈亏状态,进一步利用能值-货币比率将生态外溢能值转化为生态外溢价值,得到公平与客观的补偿标准。
2 流域生态外溢价值测算:拓展的能值模型构建
在测算流域生态外溢价值过程中,要充分体现生态补偿的依据合理、方法科学和客观可比等原则,具体表现为:一、以现有的相关政策和文献为依据,认为流域生态外溢价值是在流域生态系统服务能值扣减自身消费的生态能值进而得到生态外溢能值的基础上,根据能值-货币比率转换而得;二、科学的方法是测算生态外溢价值的核心,选取的能值模型和水足迹模型可科学测算流域生态外溢价值;三、流域生态外溢价值要具有客观性和可比性,从能量投入和能级转化的角度,以能值的形式反映流域客观存在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功能服务价值,避免忽视或遗漏流域生态系统功能导致的不可比较。基于以上原则,构建拓展的能值模型测算流域生态外溢价值①,以此作为对流域开展生态补偿的依据,详见式(1)。
式中,i=1,2分别代表流域上游区域和下游区域,Vi代表各区域的生态外溢价值,λi代表各区域的能值-货币比率②,OEi代表各区域的生态外溢能值,FEi代表各区域的生态系统服务能值,CEi代表各区域自身消费的生态能值。当OEi>0时,说明该区域在扣除自身对生态能值的消费后还为其他区域提供生态服务,处于生态盈余的状态,应获得生态补偿资金,获取的金额为Vi;反之,当OEi≤0时,说明该区域的生态服务能值不足以或正好弥补自身对生态服务的消费,处于生态亏欠或生态平衡状态,应支付生态补偿资金,支付的金额为Vi。
2.1 流域生态系统服务能值:能值分析法
流域生态系统服务能值是流域生态系统为人类社会提供各种服务的能值体现,本文采用能值分析法进行测算。利用能值分析法测算流域生态系统服务能值,需要考虑流域生态系统的环境投入能量和人类投入能量,其中环境投入能量包括太阳能、雨水化学能、雨水势能和表土层损失能,人类投入能量包括林业建设、水土流失治理和工业废水治理。通过能量循环和能级转换为太阳能能值,为流域生态系统的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提供服务,以此体现流域生态系统的服务能值。根据能值分析的原理,构建基于能值分析的生态系统服务能值模型,详见式(2)。
式中,j=1,2,3,4分别代表流域生态系统自然环境投入的太阳能、雨水化学能、雨水势能和表土层损失能,FBij代表流域自然环境各类投入的相应能量,FKj代表流域各类投入的能值转化率,k=1,2,3代表流域生态系统人类投入的林业建设、水土流失治理和工业废水治理,FLk代表人类各类投入的相应能量,具体指标参数见表1。
2.2 流域生态能值自身消费:水足迹模型
流域生态外溢能值是由流域生态系统服务能值扣减自身消费的生态能值所得到,本文采用水足迹模型测算流域水资源消费系数,将其作用于流域生态系统服务能值,得到流域自身消费的生态能值。水足迹理论最早由Hoekstra[18]在Allan[19]虚拟水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认为水足迹是指某个已知人口的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消耗的所有产品与服务所需要的水资源数量,它从消费的角度反应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者一个人真实占用水资源的情况。水足迹理论将水资源相关问题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联系起来,反映人类对流域生态系统的消费程度。
构建基于水足迹的生态能值自身消费模型,通过将流域水资源需求(水足迹)和水资源供给(水资源可利用量)相比较得到生态服务消费系数,定量评价人类对水生态系统的利用程度,将其作用于流域生态系统服务能值,得到自身消费的流域生态能值,详式(3)。
CEi=FEi×WDiWSi(3)
式中,WDi代表流域水资源需求,即水足迹,WSi代表流域水资源供给,即水资源可利用量。
2.2.1 水资源需求测算
人类通常通过消费由水资源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等间接方式进行水资源消费,这些产品和服务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水资源即为虚拟水[20]。虚拟水以“看不见”的形式蕴含在产品和服务中,由于人类生活直接利用的实体水资源量一般较少,因此产品形式的虚拟水消费是水足迹的主要组成部分[21]。水足迹需求的计算公式见式(4)。
WDi=CVWi+AVWi+RWi+ENVi+NVWIi(4)
式中,CVWi代表农业产品消费的虚拟水含量,AVWi代表工业产品消费的虚拟水含量,RWi代表居民生活用水量,ENVi代表生态环境用水量,NVWIi代表净进口虚拟水含量(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净进口虚拟水含量的计算困难和需水量较小,计算过程中可忽略不计)。
其中,农业产品消费的虚拟水含量是目前虚拟水计算的最重要部分,主要包括农作物产品的虚拟水含量测算和动物产品的虚拟水含量测算。
(1)农作物产品虚拟水含量测算。农作物的类型、灌溉条件、生长区域及管理方式等决定了农作物产品生产需要的水资源,因此农作物产品的虚拟水含量通常只是特点地点下的一种估算。假设农作物自身包含的水分忽略不计,农作物实际需水量即为其在生长期间的累积蒸发蒸腾所消耗的水资源量,农作物产品的虚拟水含量通常采用世界粮农组织推荐的标准彭曼公式进行计算[18],见式(5)。
ETc=Kc×ET0(5)
式中,ETc代表农作物产品c的虚拟水含量,Kc代表农作物系数,用以修正实际农作物与参考农作物间生理及物理特征的差异,ET0代表参考农作物蒸发蒸腾消耗的水资源量。
(2)动物产品虚拟水含量测算。动物产品的虚拟水含量依赖于动物类型、动物成长的自然环境和动物的饲养结构,其计算公式见式(6)。
WC=WCF+WCD+WCS+WCP(6)
式中,WC代表游锊品的虚拟水含量,WCF代表动物成长和加工饲料需水量,WCD代表动物饮用水量,WCS代表清洁圈舍等服务需水量,WCP代表产品加工需水量。
2.2.2 水资源供给测算
水资源供给是指一个地区在统筹考虑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基础上的水资源可利用最大水量,包括地表水可利用量和地下水可利用量。水资源供给的计算公式见式(7)。
WSi=Wai+Wbi-Wci(7)
式中,Wai代表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Wbi代表地下水资源可利用量,Wci代表地表水和地下水之间的重复量。
3 渭河流域上游生态外溢价值实证测算
3.1 背景描述
渭河流域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的鸟鼠山,由陕西省潼关汇入黄河。渭河全长818 km,流域流经甘肃、宁夏、陕西三省区,分为上、中、下游三段,其中宝鸡峡以上为上游,宝鸡峡至咸阳为中游,咸阳至入黄口为下游。渭河流域总面积达134 766 km2,其中甘肃占44.1%、宁夏占5.8%、陕西占50.1%。渭河流域是“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的基础性水源,水资源对于干旱地区的“关中-天水经济区”显得尤为重要,但随着流域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渭河流域出现了水资源短缺、水污染加剧和水土流失治理缓慢等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已严重制约渭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的不完善,使渭河流域上游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区域经济的矛盾日益严重,虽然流域中下游(陕西的西安、宝鸡、咸阳、渭南和杨凌示范区)联合流域上游(甘肃天水、定西)针对甘肃省提供的水质状况签订生态补偿协议,提出流域中下游对上游天水市和定西市各补偿300万元、总计600万元的补偿方案,专项用于支持流域上游水污染治理工程、水质监测能力提升和水源地生态建设工程项目,但根据调研组对陕西省水利厅的调研,发现此金额远无法满足流域上游为保护生态环境所付出成本的补偿。
3.2 实证测算
根据构建的能值拓展模型测算渭河流域上游生态外溢价值所需指标,从《甘肃发展年鉴2014》《中国环境统计年鉴2014》《2013年甘肃省水资源公报》、FAO的CLIMATE数据库和CROP数据库等相关统计资料中获取相关数据,对2013年渭河流域上游的生态外溢价值进行实证测算。
3.2.1 生态系统服务能值测算
由于流域生态系统各类投入转化形成太阳能能值的函数关系已确定,根据式(2)可测算得到渭河流域上游的生态系统服务能值。2013年渭河流域上游的生态系统服务能值为2.07×1022sej,其中自然环境投入和人类投入通过能量循环和转换形成分别形成太阳能1.16×1022sej和0.91×1022sej,为渭河流域上游的社会发展和居民生活提供服务,具体如表2所示。
3.2.2 生态能值自身消费测算
渭河流域上游地区包括甘肃省的定西市和天水市,由公式(3)可知上游地区水资源消费系数为上游水足迹与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比值。根据渭河流域上游地区的实际情况和数据的可得性,从以下4个方面测算渭河流域上游地区的水足迹:①农业用水量,包括农作物产品生产用水量和动物产品生产用水量;②工业用水量,主要包括工业生产、建筑等用水量;③居民生活用水量,包括居民日常做饭、洗衣等用水量;④生态环境用水量,包括灌溉绿植、清洁环境卫生等用水量。
单位产品虚拟水含量的确定是测算流域上游地区水足迹的关键。由于工业产品种类纷杂,且虚拟水实际消耗的水量较小,因此常常忽略不计工业产品的虚拟水含量,只计算工业产品的实际用水量[22]。农业是世界上最大的水资源利用部门,用水量占全球总用水量的比例高达80%,各类农产品实际蕴含了大量的虚拟水[19]。单位产品虚拟水含量的计算一般采用世界粮农组织(FAO)推荐的标准彭曼公式和CROPWAT模型获得[18],单位产品虚拟水含量与产品消费量的乘积为虚拟水量[23,24]。渭河流域上游地区2013年的水足迹结果见表3。
由表3可知,2013年渭河流域上游地区的水足迹为31.17亿m3,同时根据《2013年甘肃省水资源公报》可计算得到上游地区的水资源可利用量为71.20亿m3(定西市32.53亿m3,天水市38.67亿m3)。得到渭河流域上游的水资源消费系数为0.44,将其作用于流域生态系统服务能值,得到2013年渭河流域上游自身消费的生态能值为0.91×1022sej。
3.2.3 生态外溢价值测算
根据渭河流域上游的生态系统服务能值和生态能值自身消费的测算结果,将其带入公式(1),计算得到2013年渭河流域上游的生态外溢能值为1.16×1022sej,可知上游在扣除自身消费的生态能值后还为下游提供生态服务,处于生态盈余的状态,理应获得补偿。
采用能值-货币比率将生态外溢能值转化为生态外溢价值,以定西市的能值-货币比率4.41×1013sej/US$计算[25],得到生态外溢价值为2.63亿美元,由《2014中国统计年鉴》可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为6.20,因此2013年渭河流域上游的生态外溢价值为16.31亿元。进一步确定上游各市应获得的补偿量,一般根据水资源可利用量进行分摊[24],得到定西市应获得补偿7.50亿元,天水市应获得补偿8.81亿元,具体如表4所示。
4 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将能值分析法与水足迹法有效结合,构建一个基于能值拓展的流域生态外溢价值补偿模型,以渭河流域上游为例,根据能值分析法和水足迹法计算得到的生态系统服务能值和生态能值自身消费判断上游地区的生态盈亏状态。结果表明,渭河流域上游地区呈生态盈余状态,在扣除自身消费的生态能值后还为下游地区提供生态服务。为激励上游地区加大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同时也为实现区域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和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下游地区应对上游地区支付水资源生态环境补偿。然后采用能值-货币比率将生态外溢能值转化为生态外溢价值,得到上游地区应获得的补偿金额,并根据水资源可利用量,进一步分配上游各市应获得的补偿金额。本文构建的拓展的能值模型利用能值分析法测算流域生态系统服务能值与利用水足迹法确定并剔除流域自身消费的生态能值,从能量投入和能级转化的角度,以能值的形式反映流域客观存在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功能服务价值,避免忽视或遗漏流域生态系统功能导致的不可比较,得到相对客观和稳健的补偿标准,该方法对流域生态外溢价值补偿研究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首先,U大对流域上游地区的转移支付。流域上游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往往落后于下游地区,而中央对水源地水环境保护的重视又进一步限制了当地政府的财政税收。因此,一方面中央政府应加大对流域上游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提高上游地区的财政收入水平,另一方面下游地区无偿享有上游地区提供的生态外溢价值,应提供横向转移支付分摊上游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成本。2016年5月,《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在江河源头区以及具有重要饮用水源或重要生态功能的湖泊,全面开展生态保护补偿,适当提高补偿标准。通过扩大中央政府的纵向转移支付和流域地方政府间的横向转移支付提高流域上游地区的一般性均等化财政水平,提高上游地区地方政府的生态保护努力水平。
其次,完善水资源市场构建。构建反应市场供求和水资源稀缺程度的水资源市场,明确水资源产权。2015年9月,《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提出“推行水权交易制度,合理划定和分配水权,探索地区间、流域间、流域上、下游等水权交易方法。研究制定水权交易管理措施,明确可交易水权的范围和类型、交易主体和期限、交易价格形成机制、交易平台运作规则等。开展水权交易平台建设。”在保证水资源为国家所有的前提下,构建有序的环境产权市场开展水资源产品的交易,使水资源的价格机制在水资源市场上充分发挥作用,最终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最后,健全流域生态补偿立法。虽然我国目前关于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制定取得一定进展,但缺乏专门针对流域生态补偿立法的法律法规。流域生态补偿缺乏最基础的法律保障,使许多条款之间可能重叠、交叉,或由于只是原则性的规定,缺少具体的实施细则,使这些与流域生态补偿相关的法律条文失去可操作性。我国应尽快出台具有较强针对性的流域生态补偿法律法规,例如《流域生态补偿法》或《流域生态补偿条例》,保障流域上、下游间生态补偿的具体实施。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KOSOY N, MARTINEZ T M, MURADIAN R, et al. Payments for enviromental services in watersheds: insights from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ree cases in central America[J]. Ecological economics, 2007, 61: 446-455.
[2]KERSIN K Z, ANNA S. An economic assessment of the value of tropical river ecosystem services heterogeneous preferences among aboriginal and nonaboriginal Australians[J]. Ecological economics, 2010, 69:2417-2426.
[3]IBRAHIM N A. Using econometric analysis of willingnesstopay to investigate economic efficiency and equity of domestic water services in the West Bank[J]. The journal of socioeconomics, 2012,41:485-494.
[4]魏楚,沈满洪.基于污染权角度的流域生态补偿模型及应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6):135-141.[WEI Chu, SHEN Manhong. An econometricbased model of basin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and appli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llution rights [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1, 21(6): 135-141.]
[5]常亮,徐大伟,侯铁珊,等.流域生态补偿中的水资源准市场交易机制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2,230(12):52-59.[CHANG Liang, XU Dawei, HOU Tieshan, et al. Study on water resources quasimarket trading mechanism of river basin ecological compensation[J].Journal of industrial technological economics, 2012,230(12):52-59.]
[6]李国平,王奕淇,张文彬.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生态补偿标准研究[J].资源科学,2015,37(10):1902-1911.[LI Guoping, WANG Yiqi, ZHANG Wenbin. Study on southtonorth water transfer middle route project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standard[J]. Resources science, 2015, 37(10):1902-1911.]
[7]伏润民,缪小林.中国生态功能区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体系重构――基于拓展的能值模型衡量的生态外溢价值[J].经济研究,2015,(3):47-61.[FU Runmin, MIAO Xiaolin. A new financial transfer payment system in ecological function areas in China: based on the spillover ecological value measured by the expansion emergy analysis[J]. Economic research journal, 2015,(3):47-61.]
[8]COSTANZA R, D’ARGE R, DE GROOT R,et al. The value of the world’s ecosystem services and natural capital[J]. Nature, 1997(387):253-260.
[9]李文A.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的理论、方法与应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50-62.[LI Wenhua. Theory, method and application of ecological system service value assessment [M]. Beijing: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Press,2008: 50-62. ]
[10]肖强,肖洋,欧阳志云,等.重庆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J].生态学报,2014,34(1):216-223.[XIAO Qiang, XIAO Yang, OUYANG Zhiyun, et al.Value assessment of the function of the forest ecosystem services in Chongqing[J].Acta ecologica sinica, 2014,34(1):216-223.]
[11]杨怀宇,李晟,杨正勇.池塘养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以上海市青浦区常规鱼类养殖为例 [J].资源科学,2011,33(3):575-581.[YANG Huaiyu, LI Sheng, YANG Zhengyong. Valuation of pond aquaculture ecosystem services: a case study of common fish aquaculture in Qingpu, Shanghai[J]. Resources science,2011,33(3):575-581.]
[12]俞h,何秉宇.基于CVM的新疆天池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非使用价值评估[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26(12):53-58.[YU Yue, HE Binyu. Estimation of the nontratable value of Xinjiang Tianchi wetland ecosystem service function based on the CVM[J].Journal of arid 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2,26(12):53-58.]
[13]Odum H T.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em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cision making[M]. New York: John Wiley, 1996: 192-206.
[14]刘淼,胡远满,常禹,等.基于能值理论的生态足迹方法改进[J].自然资源学报,2008,23(3):447-457.[LIU Miao, HU Yuanman, CHANG Yu, et al. Modification of ecological footprint assessment based on emergy[J].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2008,23(3):447-457.]
[15]席宏正,康文星.洞庭湖湿地资源能值―货币价值评价与分析[J].水利经济,2008,26(6):37-40,44.[XI Hongzheng, KANG Wenxing. Evaluation and analysis of emergyemdollar value for wetland resources of Dongting Lake[J]. Journal of economics of water resources, 2008,26(6):37-40.]
[16]李丽锋,惠淑荣,宋红丽,等.盘锦双台河口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能值价值评价[J].中国环境科学,2013,33(8):1454-1458.[ LI Lifeng, HUI Shurong, SONG Hongli, et al. Evaluation of the services provided by the Shuangtai Estuary Wetland in Panjin based on emergy theory[J].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13,33(8):1454-1458.]
[17]蓝盛芳,钦佩,陆宏芳.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404-410.[LAN Shengfang, QIN Pei, LU Hongfang. Emergy analysis of economics ecosystems[M]. Beijing: Chemical Industry Press,2002: 404-410.]
[18]HOEKSTRA A Y. Virtual water trade: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expert meeting on virtual water trade(No. 12)[C]. Delft: IHE, 2003:13-23.
[19]ALLAN J A. Virtual water: a long term solution for water short middle eastern economies[D]. London: University of Leeds, 1997.
[20]ALLAN J A. Fortunately there are substitutes for water: otherwise our hydropolitical futures would be impossible[R]. Londa: ODA, 1993: 12-26.
[21]GLEICK P H. The world’s water 2000-2001[M]. Washington DC: Island Press, 2000.
[22]马骏,王薇薇.基于水足迹的大樟溪流域生态补偿研究[J].水利经济,2015,33(3):28-31.[MA Jun, WANG Weiwei.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of Dazhangxi Watershed based on water footprints[J]. Journal of economics of water resources, 2015,33(3):28-31.]
[23]龙爱华,徐中民,张志强,等.甘肃省2000年水资源足迹的初步估算[J].资源科学,2005,27(3):123-129.[LONG Aihua, XU Zhongmin, ZHANG Zhiqiang, et al. Primary estimation of water footprint of Gansu Province in 2000[J].Resources science, 2005,27(3):123-129.]
[关键词]生态系统 知识生态 知识生态系统 平衡
[分类号]G350
企业是知识的集合体,也是一个开放的耗散系统,企业知识生态系统组成部分众多,其结构具有高复杂和高维度的特性。如何确保企业知识生态系统组成部分之间的合理匹配,充分发挥企业知识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了一个重要难题。本文借鉴生态学的生态系统方面的知识,研究企业知识生态系统平衡,对于丰富知识生态学的内容,指导企业开展知识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1 企业知识生态系统及其平衡
1.1 企业知识生态系统
在生态学中,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总是不可分割地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它们通过能量、物质、信息相互联结构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就是生态系统…“。在企业中,所有知识主体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依靠其他知识主体而存在,知识主体之间通过这种依赖关系形成一种有规律的组合,相对于每一个知识主体来说,生活在其周围的其他知识主体连同知识环境构成了其生存的外部环境,知识主体与其外部环境通过物质、能量和知识信息的交换,构成一个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共同发展的整体。我们把这种知识主体与知识环境形成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系统,叫做知识生态系统。具体来说,企业知识生态系统是指在企业中知识主体之间以及知识主体与企业知识环境之间不断地进行知识交流与知识循环而形成的统一整体,是一个由企业知识与知识主体以及知识环境(包括知识管理技术、企业文化、组织结构、知识战略等)所组成的人工生态系统。
1.2 企业知识生态系统的平衡
生态平衡一词是由美国学者威廉・福格特在1949年出版的《生存之路》一书中正式提出来的,其含义是指自然环境没有遭受人类严重干扰的天然状态。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利认为,生态系统的各部分――生物与非生物、生物群落与环境,可以看作是处在相互作用中的因素,而在成熟的生态系统中,这些因素接近于平衡状态。我国著名科学家马世骏认为,在一定的时间和相对稳定的条件下,生态系统各部分的结构及功能均处于相互适应与协调的动态平衡之中,这就是生态平衡。生态学家曲仲湘认为,生态平衡指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组成、种群数量、食物链营养级结构彼此协调,组合正常,能量和物质的输入率与输出率基本相等,物质贮存量相对恒定;信息传递畅通;环境质量保持良好,环境与生物群落高度适应,整个系统处于协调和统一状态。曹凑贵等人认为,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相对稳定的条件下,生态系统内各部分(生物、环境和人)的结构和功能均处于相互适应与协调的动态平衡,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的一种良好状态。
综合上述有关生态平衡的观点以及知识生态系统的特性,可以认为,企业知识生态系统平衡是指企业知识生态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协调、结构优化、功能良好的一种相对的稳定状态。
2 企业知识生态系统平衡的具体内容
企业知识生态系统平衡是指企业知识生态系统中知识主体种类和数量等合理匹配、知识流动畅通高效、相对稳定的状态。企业知识生态系统平衡强调的是企业知识生态系统的整体平衡,企业知识生态系统平衡虽然包括某些方面、某个子系统的平衡,但更重要的是指整个企业知识生态系统的平衡。
2.1 结构优化、层次分明
2.1.1 知识主体之间合理匹配 企业知识生态系统的各组成部分之间有一定的量比关系,量比关系不同,企业知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功能都会不同。因此,在企业知识生态系统平衡时,知识主体分工合作,有的充当知识生产者的角色,有的充当知识分解者的角色,有的充当知识消费者的角色。当然,知识主体可以在同一时期充当多种角色,也可以在不同时期充当不同的角色,在多种角色中相互转化。例如,从事技术创新的员工个体起初是知识消费者,当其对原有技术知识有所突破、创造出新的技术知识以后,他就转变成为知识生产者。
2.1.2 知识链与知识网络完备 在企业知识生态系统中,知识呈链状、网络状扩散和流动,拥有知识各个层次的知识主体成为这个链条中的节点和知识源。知识主体因为知识的扩散、流动发生着密切联系;而且每一个节点都是知识源,它的知识传递制约着下一个节点的知识接收。正是由于知识主体之间生产、分解与消费的明确分工,形成包括知识搜集、加工、整理、组织、传递、共享、创新与提供等环节的比较完备的知识链。知识链规模不断扩大与相互交错,众多的知识链形成庞大的知识网络。
2.1.3 企业知识生态系统层次分明 任何系统都是其他系统的亚系统,同时它本身又是由许多亚系统组成的。近年来,有些学者提出层级系统理论,认为生态系统层次分明,有利于生态系统本身的运动和功能的发挥,同时,小层次上的非平衡性可以转化为大层次上的平衡性,有利于系统整体的平衡性。根据生态系统层级系统理论,一个完整的企业知识生态系统应包含知识个体、知识种群、知识群落及知识生态系统4个层次,如图1所示:
2.2 功能良好
企业知识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是知识主体之间的知识流动。在企业知识生态系统中,知识通过由不同层次的知识主体构成的知识链、知识网流动,实现知识转化、转移、共享与创新,进而实现知识价值的增值。企业知识生态系统的功能良好,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2.1 知识资源丰富 知识资源丰富,是知识流动畅通高效的前提。没有知识资源,就谈不上知识的流动,只有知识资源充足,才能为知识流动提供实体,保证知识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这里的知识资源,不仅指企业组织内部的各种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还包括企业组织外部(包括政府部门、科研院校、供应商、经销商、客户与竞争对手)的各种显性和隐性知识。
2.2.2 知识交流便捷 知识管理的每个环节都离不开知识的交流,没有有效的知识交流,知识管理也就无从谈起,知识转化也无法实现。知识转化的基本途径是知识在员工之间交流,成为组织的群体知识。因而,要达到企业知识生态系统的平衡态,必须创造各种有利于知识交流的空间和平台,使不同层次的知识主体可以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能够通过各种途径、方法及手段便捷地进行知识交流。
2.2.3 知识流动渠道畅通 知识流动渠道的通畅程度、丰富程度、易用程度决定着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的最终效果。因此,要达到企业知识生态系统的平衡态,必须加强知识流动渠道的管理,增加知识流动渠道的数量、质量和提高其易用性程度。
2.2.4 知识转化高效 知识转化普遍存在于不同主
体层次的知识载体中,既可以发生在个人层次、团队层次和组织层次上,也可以发生在个人与团队之间、个人与组织之间以及团队与组织之间。要达到企业知识生态系统的平衡态,必须对个人、团队和组织层次的知识转化过程进行有效管理,改进和提高各个层次组织的知识转化效率及效果,使整个组织的知识转化能够支撑起企业持续的创新和发展。
2.2.5 知识转移效果明显 知识转移效果指的是所获知识的主体范围大小及所转移知识的丰富度,可以用知识获取的范围、知识宽度和知识长度三个维度来衡量。在平衡态的企业知识生态系统中,参与知识交流的知识主体人数众多,所获取的知识种类繁多,内容专门深入,知识转移效果明显。
2.2.6 知识共享效率显著 没有知识共享,任何形式的组织目标都无法实现,从这个角度说,知识共享决定了企业组织的发展过程。知识共享效率用数学表示为:知识共享效率=现实中知识共享结果/知识共享的最大预期目标结果×100%。知识共享效率,反映了知识共享实际结果与预期目的之间的关系,其结果的大小决定了其知识应用与创新的效率。
2.2.7 知识创新能力突出 知识流动的最终目的是利用知识进而创造新知识。企业的知识创新活动依赖于员工的知识创新能力,即企业员工在智力活动中善于发现和创造新知识的能力。也就是说,员工知识创新能力水平的高低,关系到企业各种创新活动顺利开展,也关系到企业持续动态竞争优势的形成。在知识生态系统的平衡态下,企业组织通过各种途径、方法与激励措施使员工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发现和创造新知识的能力突出。
2.3 相对的、整体的动态平衡
从知识输入和知识输出关系来看,两者是不相等的。因为,在企业知识生态系统内部存在着知识创新和知识价值增值。知识创新价值增值的现实表现就是知识向价值的转化,知识创新后得到更新的知识存量与知识结构,创新知识转化为价值后,也就实现了知识创新的价值增值。知识向价值的转化有多种方式,具体来讲可以分为两种途径:知识产业化和知识资本化。知识产业化是指创新知识直接成为知识产品,从而取得价值;知识资本化是指创新知识对物质生产的价值贡献。
因此,知识生态系统的平衡是相对的、整体的动态平衡,这是因为企业知识生态系统时刻在运动和发展之中,是运动着的平衡状态。处于平衡态的企业知识生态系统,作为开放系统,物质、能量和知识信息的输入与输出,始终是不断变化的过程。局部、小范围的破坏或扰动都可以通过系统调控机制进行调节和补偿,局部、小范围的不平衡可转化为整体的平衡,局部的变动或不平衡不影响整体的平衡。
3 如何维持企业知识生态系统平衡
3.1 冗余调节
在生态系统中,存在着冗余种的概念。在生物种群中,若某些物种去除后不会引起生态系统内其他物种的丢失,同时,对整个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那么这些物种就是冗余种。
对于企业知识生态系统而言,冗余度调节就是要使相同特性的知识主体具有一定的冗余,并且知识生态环境、知识资源也具有较大的冗余。知识主体的“一定冗余”不仅可使系统结构与功能正常,实现系统结构稳定(淘汰一些知识主体,企业知识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基本保持不变);还可以造成竞争压力,激励知识创新动力,进而实现系统状态的稳定(企业知识生态系统的创新动力强劲、有序持久)。因此,要达到企业知识生态系统的稳定平衡态,应该实现系统内部的一定冗余,使知识主体既有竞争压力而又不影响系统功能的发挥与系统结构的稳定,同时保证知识生态环境、知识资源较大的冗余,确保环境因素与现实的经济发展相适应。
3.2 反馈调节
无论是系统输出成分被回送,重新成为同一系统的输入成分,或是系统的输出信息被回送成为同一系统输入的控制信息,都称为反馈。反馈包括正反馈和负反馈。正反馈是指使系统输出的变动在原变动方向上被加速的反馈。负反馈是指使系统输出的变动在原变化方向上减速或逆转的反馈。正反馈使种群数量迅速增加,远离原来的水平;负反馈使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应变能力增强,使种群数量稳定在平衡点水平。
在企业的发展初期,知识个体的创新能力不断得到提高与增强,企业的知识输出(知识产品)随之不断增加,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便拥有了扩大再生产的能力,从而招聘更多的知识个体,那么企业内部具备相似的存在目标、特定的知识能力,并分享生存资源的个体不断增加,由知识个体组成的知识种群规模随之不断扩大,从而形成正反馈现象。正反馈使知识种群数量迅速增加,远离原来的水平,使企业知识生态系统远离平衡状态。
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企业内部的知识种群规模较大与个体数量较多,导致知识种群密度过高,超过了企业群落的可容纳量,带来了知识个体的生存压力,知识个体之间为了生存而展开竞争,最后必定会淘汰一部分知识个体,知识个体数量减少,知识种群规模随之减小,从而形成负反馈现象。负反馈使知识种群数量减少,接近原来的水平,使企业知识生态系统达到和保持平衡。
因此,在企业发展初期,知识种群数量低的情况下,正反馈起主要作用,随着知识种群数量的增长,负反馈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使种群迅速而又稳定地接近企业的容纳量,保持企业知识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
3.3 竞合调节
在群落水平上,生物种间通过相互作用,调节彼此间的种群数量和对比关系,同时又受到共同的最大环境容纳量的制约。群落内物种混活,必然会出现以食物、空间等资源为核心的种间关系,长期进化的结果,又使各种各样的种间关系得以发展和固定,形成有利、有害或无利无害的相互作用。多个物种在一起相生相克,保持系统稳定。
在企业知识生态系统内部,由于利益、资源等因素的影响,企业之间的关系不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既竞争又合作的非线性关系。从生态学的角度来说,所谓知识竞争,它是指知识主体在市场上为实现自身的经济利益和既定目标而不断进行的角逐过程。由知识的发展、改进和更新以及企业间获取知识能力的不平衡作为主要驱动力的企业间竞争,成为新经济时代企业竞争的主要趋势。
1水土保持的价值
水源涵养林具有固持水土、保育土壤肥力、防止土壤流失及防止泥沙滞留和淤积等功能。森林遭到破坏后,土壤失去保护屏障,一旦发生降水,土壤便遭到雨水冲刷,造成水土流失,土地养分流失、肥力下降。而水利工程将由于携带泥沙的径流流入,造成泥沙淤积,使用寿命缩短。根据影子价格法,可测算出怀柔水库一级区林木保育土壤的价值总计为2万4004元/a。
1.1减少土壤损失的价值据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土壤耕作层平均厚度为30cm,每km2山杨林、落叶松林等林地比无林地平均每年减少土壤流失量335.75t/hm2。林地土壤平均容重为1.1t/m3,则森林可减少土壤流失量相当于减少土地废弃面积0.1017hm2/km2。怀柔水库一级保护区水源涵养林面积为3.13km2,森林减少土壤流失保护土地价格为5480.50元/hm2,由此得森林减少土地损失的价值为1745元/a。
1.2减少土壤肥力损失的价值据研究表明,北京市森林地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为3%,其中全氮含量为0.19%,全磷含量为0.02%,全钾含量为0.08%,由森林减少土壤流失量实测值335.75t/(hm2•a)可以算出,森林减少土壤有机质、氮、磷、钾的损失量分别为10.070、0.638、0.067、0.268t/(km2•a)。用等效的化肥价值作为森林保护土壤养分的影子价值,可计算出森林减少土壤肥力损失的价值为1万6070元/a。
1.3减少泥沙淤积和滞留的价值(1)减少泥沙淤积的价值。同无林地相比,有林地平均减沙率为80%,减沙量为335.57t/(km2•a)。怀柔水库一级区内生态公益林每年减沙总量为1050.33t,相当于减少库容损失807.92m3。按单位库容造价5.71元/m3计算,可得减少泥沙淤积的价值为4613元/a。(2)减少泥沙滞留的价值。采用挖取泥沙的费用作为影子价格,根据挖取1t泥沙的市场价格1.5元计算,可得出森林减少泥沙滞留的价值为1576元/a。
2固碳制氧转化太阳能的价值
森林通过吸收大气中的CO2,将其固定和储存,并释放出O2。本文采用造林成本及煤炭热值价格作为影子价格来核算出林木固碳制氧价值。
2.1固碳制氧的价值据“十一五”森林资源普查结果显示,相比“十五”期间,怀柔水库一级区内立木蓄积增长量为1万9.99m3,相当于每年固定CO21821.81t,提供O21341.33t。折算成造林成本,固定CO2和提供O2的单价分别为273.3元/t和369.7元/t,可计算出固碳和提供O2分别为49万7907元/a和49万5890元/a的价值。
2.2转化太阳能的价值计算据测算,怀柔水库一级区内生态公益林主要树种油松、侧柏、刺槐、柳树及杨树的平均热值为2万kJ/kg,年干物质生长量为118.82t,相当于年转化太阳能2.38万kJ。用煤炭价格作为林木转化太阳能的影子价格,可折算出转化太阳能的价值为1806元/a。
3净化空气的价值
3.1吸收SO2的价值据《中国生物多样性经济价值评估》中的数据,森林对SO2的吸收能力为:针叶林215.6kg/hm2,阔叶林为88.65kg/hm2;另据《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我国每消减100tSO2的治理费用为6万元,即SO2的治理成本为0.60元/kg。怀柔水库一级区内生态公益林的针叶林面积为201.02hm2、阔叶林地为111.67hm2。采用SO2的治理成本作为林木吸收SO2价值的影子价格,可以得出吸收SO2的价值为4万9280元/a。
3.2吸收氟化物的价值据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的数据,毛白杨、刺槐和加杨等阔叶树的吸氟能力最高,达4.65kg/hm2;侧柏、油松等常绿树的吸氟能力为0.50kg/hm2。怀柔水库一级区内生态公益林面积为201.02hm2,其中阔叶林地111.67hm2、针叶林地89.35hm2,采用燃煤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污收费等筹资性标准的平均值0.16元/kg作为影子价格,可计算出怀柔水库一级区内林木吸收氟化物的价值为99元/a。
3.3吸收氮氧化物的价值据相关机构测定,森林对氮氧化物吸收量为6.0kg/hm2,采用中国大气污染物排污收费等筹资性标准的平均值1.34元/kg为林木吸收氮氧化物价值的影子价格,可计算出怀柔水库一级区内吸收氮氧化物的价值为2514元/a。
3.4滞尘的价值据测定,阔叶林的滞尘能力为10.11t/hm2,针叶林的滞尘能力为33.20t/hm2,采用燃煤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污收费等筹资性标准的平均值0.56元/kg作为林木滞尘价值的影子价格,可计算出怀柔水库一级区内水源涵养林的滞尘价值为4370元/a。
4景观游憩价值
作为京北的标志性景观,怀柔水库以优质的生态环境和优美的景色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怀柔参观旅游。这不仅为怀柔区创造了一个宜居的生态环境,也为怀柔区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助力。根据北京市测算出的全市年平均森林最大游憩收益为2174.50元/hm2,可得出怀柔水库一级区内水源涵养林为怀柔区带来的旅游收益即其景观游憩价值为67万9944元/a。
5森林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选择性价值、馈赠价值及存在价值等。核算生物多样性存量及价值是一项非常复杂和困难的工作。为此,本文中只核算野生植物资源、野生动物资源及水源涵养林的使用价值。怀柔水库区生态群落稳定,库区山地、滩地、浅水区及水域等各种地形元素丰富,陆生乔木、灌木和水生植物配置丰富,结构健康合理,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供了一个优良的生态环境。根据北京市82.9149km2森林生物多样性价值核算结果49.349亿元计算,怀柔水库一级保护区312.69hm2林地的生物多样性价值为186万1056元,见表3。
6结论与建议
怀柔水库一级区内生态公益林具有多方面的价值,本文根据相关研究数据,对其部分主要价值做一测算。水库一级保护区内生态环境及生物群落相对稳定,上述生态价值也是大体稳定的。因此,对上述各项的价值量进行贴现,求出现值。取贴现率r=10%,根据公式:现值P=11V(V为年产出量),可以得出怀柔水库一级区内水源涵养林总价值为1亿1583万元。其中环境价值为0.84亿元,占总价值的73%。各价值依大小顺序依次为:涵养水源、生物多样性、固碳制和转化太阳能、景观游憩、净化环境、保育土壤。由此可见森林环境价值在其诸多生态价值中的重要性及水源涵养林生态价值的构成特点。
关键词 土地资源价值
公共品
退耕还林政策
1 土地资源经济总值与退耕还林
退耕还林的过程就是资源价值转化的过程。
古典经济学认为价值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对于自然资源来说,没有凝结人类劳动,所以没有劳动价值。但是,自然资源,如土地资源是有效用的,能够满足人类的一定的欲望,给人一定的享受,所以具有效用价值。土地资源又是稀缺的,稀缺性使土地资源在使用过程中,具有了经济价值。因此稀缺的土地资源的经济价值来源于其使用的效用。广义的价值是相对于个人的爱好、欲望、利益或志趣而言的。除了效用考虑以外,有些价值来源于资源的本身。比如,有些野生动植物的存在,可能并不能给人们带来什么效用,但是其存在有其存在的理由,人们从伦理的角度,善意的角度看待它们,愿意支付一定的货币来保护它们,也是一种价值。
根据价值的来源以及效用的实现方式等不同,土地资源的经济总值应包括土地的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选择价值和存在价值。
直接使用价值,是指对土地资源直接消费所带来的价值。它分两类:一是作为资本品,比如用于农田、工业用地等,是生产要素之一;另一类是作为消费品,这主要指消费土地资源的一部分,如天然的生物资源的消费,不包括劳动产品。这部分价值是靠市场来实现的,是市场价值的大部分或全部。
间接使用价值,指的是对土地资源的资本品和消费品的使用起到维护作用,或着改善周围生产环境的价值,这部分价值并不是直接用作资本品和消费品的,它是间接的。比如退耕前的土地用来耕种农作物,是把土地当作资本品使用的,退耕后,变成了生态林地,木材不能砍伐,不能给人们带来经济收入,所以直接使用价值为零。但是生态林能够净化空气,保持水土,有利于周边的农业生产、人类的居住,具有很大的间接使用价值。这部分价值是外部性的,不能通过市场来实现。往往需要政府制定税收和补贴标准,依靠行政和法律途径来实现。
选择价值是指人们未来的直接和间接使用带来的价值。比如林地可以用做耕地。就短期来讲,耕地的未来使用,能够给生产者带来的收益,就是林地的一种选择价值。但从长期来看,毁林开荒可能带来水土流失,以致土地变成荒地,不能再开发利用时,这种土地的直接使用价值就是零。而林地与农田的使用价值就是这种土地的选择价值。因此,选择价值是一种未来的潜在的使用价值,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素。除了宗教、文化、习俗、信息拥有量等影响因素外,还与土地使用的可逆性有关。如果土地使用是可逆的,如耕地可转化为林地或园地、交通用地,那么其选择价值可能很小。如果土地使用是不可逆的,如建设用地很难再转变成农业用地,其选择的价值就很大。从这点儿上说,选择价值是一种参考价值,不用于直接的交易。特别是在选择土地的使用过程中,根据它选择价值的大小,即其未来使用价值的高低,对比现在的使用价值,判断何种土地利用方式更好。
综上所述,土地资源价值由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选择价值、存在价值构成。其中前三种价值是效用价值,可以通过市场或模拟市场的方法测算出来。而选择价值仅作为土地用途选择时的一种参考价值。存在价值,根据皮尔斯的定义就是对于某一种自然资源的存在人们愿意支付的货币数额。一般主要用于对一些野生动植物、或湿地生态保护的人们的意愿衡量,即人们愿意支付多大的数额来维护这类资源的存在。它是特定用途下的一种单独计算,以问卷调查方式取得。所以,土地资源价值主要还是看前两项价值。
从以上分析看出,如果仅仅从直接使用价值的大小来判断土地利用方式是否合理是很不全面的。一般来讲,单单从土地的直接使用价值来判断,存在着商业用地>工业用地>宅基地>农田>森林>牧场>荒地>裸岩>废弃地的态势。可是就退耕还林来讲,耕地直接的经济价值大于生态林的直接经济价值,而生态林的间接使用价值又是大于耕地的间接使用价值的。所以从总的经济价值来说,可能二者差距不大或生态林的经济总值更大些。这是因为这些价值之间有着一种互相消长的关系。耕地用途转为林地用途以后,它的直接使用价值也转化为了林地的间接使用价值。只不过这部分价值的实现不能通过市场表现出来,它是外溢的,要求国家以税收的形式,从收益者手中转移到退耕农户的手中。
2 林地的公共品属性与退耕还林的补偿政策
公共品理论认为,公共品又称为公用品或共用品,可以同时给一系列使用者共同服务。公共品与私用品一个重要区别就是公共品具有非排它性和非竞争性。转贴于
按照非竞争性与非排它性的程度,公共品又被划分为纯公共品、准公共品和公共资源。
纯公共品既有非竞争性,又有非排它性,或者由于技术上的原因难以排它的公共品。这类公共品如国防、环保等。
准公共品是指不具有竞争性,但具有排它性。这类产品就是布坎南所称的俱乐部产品。俱乐部产品只针对俱乐部内部人员使用,不是俱乐部成员的不能使用。例如:学校、游泳池、医院等。但是在一定的规模下它有一个最优的消费者数量。超过了这个规模,就产生拥挤现象,具有了竞争性。
公共资源是具有一定的竞争性,但不具有排它性。如空气、森林、草原、渔场、牧场等。这些公共资源的使用不具有排它性。但过度地使用,会破坏生态平衡,导致使用品的质量下降。
按照上面的解释,退耕还林的土地是集体所有,属于公共资源的范畴;生态林则是环境品属于纯公共品的范畴。公用品的非竞争性意味着它的边际成本等于零,如果它是有效生产,那么应该满足边际收益=边际成本的条件,所以它的边际收益也应该等于零。这就是说公共品应该免费提供,这显然是私人生产办不到的。公共品的非排它性的含义是不能通过价格制度对消费加以控制,因为一旦公用品被提供,就不能阻止任何家庭对它的消费。因此收费变得很困难,公共品不适宜由私人生产。
如生态林建设改善了人们生产、生活环境,它可以在提高周边地区农业的生产,促进人们身体健康等上面体现出来。但是生态林建设也需要生产成本,如退耕农户的退耕的机会成本以及购买种苗、种植、管理树苗的劳动成本等。这些成本需要给予补偿。但是非排它性的特性是消费者涉及到所有社会成员,私人向这些人员收费变得十分困难。那么这就要求国家通过非市场机制给予公共品的生产者如退耕农户,以成本补偿。
我们国家实行退耕还林政策,实质上就是国家提供公共品的政策。但是生产者是退耕农户。于是国家与农户之间就形成了一种委托———的关系。虽然国家规定林木的所有权为农户所有,但是生态林的直接经济价值几乎为零,农户缺乏足够的激励来提供这些环境品。尽管从理论上讲,生态林的间接使用价值是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进行衡量,但是由于信息的不全面性最终导致政府的定价也是偏离实际价值的。比如生态林的生态价值实现具有时间性、潜在性、长期性。消费者对它的评价也就多了一份不确定性。这样给予农户的补偿如果太低了,或者仅仅补助8年,那么退耕还林的成果就会变的很危险。所以退耕还林的补偿从现实上说,数额要够,从长远来说国家也应该补足。
3 退耕还林补偿额的确定
农户每退耕1亩地, 就意味着放弃1亩地的农业收入,这部分收入就是他们种植生态林的机会成本。随着退耕亩数的增多,机会成本在增大。同时种植生态林也要投入劳动和资金,它和机会成本共同构成了农户的生产成本。假设C是农户的生产成本,A是退耕的的数量,把C看作A的增函数,即C=f(A),且f′(A)>0。同时退耕的受益者(环境品的消费者)随着退耕亩数的增加,环境品供给的增加,效用在增加。但是,如果他们必须为环境品的消费支付一定的代价的话,比如说交税,那么在一定的收入水平下,他们就得在私用品与公共品的消费组合中作出选择,理性的消费者将选择使它们的效用最大。即
MaxU(X,G)
(1)
s.t. X+PG=m
(2)
式(1)代表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其中X代表家庭私用品的组合,G代表公共品。式(2)中,X的价格假设是1,P是公共品的价格,m代表该家庭的固定收入。用拉格朗日条件法,可求出效用最大化的必要条件是共用品与每一种私用品的边际转换率等于所有家庭的的边际替代率之和。它隐含的一个条件是,消费者对环境品的消费的边际收益是下降的。通过消费者的边际收益与农户的边际成本的比较可以确定退耕还林的最优补偿额,见附图。
当MC=MR时,在A*、P*处,退耕还林就达到了均衡,这时退耕农户得到的补偿正好等于消费者的意愿支付。同时也等于他的边际成本。总之,从以上的分析之中,我们看到,由于林地的公共资源的属性,以及生态林的纯公共品、外部性等原因,政府必须始终是退耕还林的参与者,而不可能成为局外人 。
所以政府应该制定更加长远的补偿机制,合理确定补偿额,使退耕农户和环境品的消费者都得到好处。
参考文献
1 高映轸,潘家化, 顾志明等. 土地经济问题再认识[M]. 南京:南京出版社,1996
关键词:土地生态经济系统;土地资源;持续利用
土地生态经济系统是确保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基础,在土地生态经济生产力的作用下,土地资源才能够实现持续利用,而在土地资源持续利用中,也会使得土地生态经济系统得到相应的转变。可以说,土地生态经济系统与土地资源持续利用之间有着明显的联系,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下面本文就主要针对土地生态经济系统与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关系进行深入的分析。
1土地生态经济系统的组成元素
1.1生态圈
所谓的土地生态经济系统,就是由人工掌控的土地经济系统与土地生态系统两者结合构成的。地球是由生态圈所构成的,其生态圈总共分为5个部分,在地球的表面,各个区域的气候环境有着明显的不同,这样就会形成不同的生态系统。土地是生态系统的一种,其中子系统主要包括林地、矿地以及园地等。在所有的生态系统中,土地生态系统位于较高层次。从人类出现开始,土地自然生态系统就是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资源,人们就开始人为的对土地资源实施利用和干预。而在社会高速发展的前提下,农业以及畜牧业的出现和发展,使得人类活动相应的增加,对土地资源形成了过分的利用,导致水土流失状况的出现,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生态问题,土地生态系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1.2经济产品
现阶段的土地生态系统已经被破坏殆尽,原有的纯粹土地生态系统已经不复存在,土地自然生态系统与土地经济系统之间是通过的生产、消费以及分配等方式来构成相应的土地生态经济系统。在劳动力劳动的作用下,可以将相关的资源和物质输入到土地自然生态系统中,从而实现资源和物产的循环,最终演变成为经济产品,从而为人们的生活提供充足的物质。然而,在土地自然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后,就使得这些经济产品的生产量也逐渐的减少,从而使得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也相应的下降。
1.3生态经济系统结构
在很长一段时间,人们都将土地生态经济当做是进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石。通过土地经济系统和土地生态系统之间的循环往复,不断的实现能量的转换以及价值信息的传递。土地生态系统相对土地经济系统来说,其排在首位,而且有着决定性的引导作用。要想使得土地生态系统与土地经济系统之间可以实现有效的连接,就需要合理的针对土地资源实施开发和保护,人们对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是推动土地生态系统与土地经济系统有效结合的最佳动力源泉。所以,要准确和合理的对土地生态经济系统结构进行分析,在保障土地生态系统正常运转的情况下,确保土地资源可以实现更为合理的应用,从而更好的提高土地经济系统的生产率,使得土地生态环境能够得到高效的改进,进而最终达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终极目标。
2概述土地生态经济系统与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关系
土地资源持续利用预设的目标就是保障土地生态经济系统可以实现正常的运行。所谓的土地生态经济系统正常运行就是指代的合理的针对土地资源实施有效的配置,使得土地价值得以增长,保持人与土地能够实现良性的循环。一般来说,土地资源的配置的有效性与否将会直接影响到土地资源的配置率。土地经济系统中包含很多的生产要素,如土地资源、劳动资本以及技术等。这些生产要素均需要大量的资产投入,在明确资产主客体的基础上,实施分配,可以使得土地经济系统的生产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体现。土地价值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在运行的过程中,会将价值增值率作为主要的目标,但是就目前的人地关系来看,两者的关系不断的恶化,人类对土地滥用的行为越来越严重,人类的开发活动已经严重超出了土地的承受极限,环境质量大大下降。因此,就要合理的对人地关系进行改善。而人地关系的改善和调整应遵守自然法则,并运用社会经济法则及土地制度改革与建设逐步完善,土地生态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标志是土地生态经济结构处于动态发展中且具有协调性和稳定性,生态效率持续稳定上升,物质利用率和能量利用率以及物能转化率均呈增长趋势,经济效率稳步提高。土地利用率、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均呈上扬态势,土地利用的社会公平目标与社会整体利益得到持续实现和提高。土地生态经济生产力的维持是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运行动力,土地生态经济生产力是指以土地资源及其环境为基础,利用一定技术措施投入相应数量与质量的社会经济资源。在土地利用过程中把土地自然生产力转化成土地经济生产力,以获得人们生产和生活日益需要的产品的持续能力。人口干预及外界经济资源的注入可引起土地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与能量转换通道、方式与效率的变动。此时土地自然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结合转换成土地经济生产力,土地经济系统物质和能量在循环转换中亦凝结在土地生态系统中并转换成土地自然生产力,其循环转换过程即土地生态经济生产力的实现过程,土地生态经济生产力的演化经历了原始生产力、传统生产力和现代生产力3个阶段,体现了人完全依赖于自然、人与自然相对抗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3个阶段,每个发展阶段都与一定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相对应。土地生态经济生产力由低级向高级阶段的演化呈梯度推进的特征,土地生态经济生产力涉及土地自然生产力,土地经济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等范畴。在土地生态经济循环中相互转换和交织,但土地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层次性较明显,土地自然生产力是土地生态经济生产力的基础,社会生产力制约着土地经济生产力。土地自然生产力与土地经济生产力相交织耦合为土地生态经济生产力。同时土地经济生产力也向土地自然生产力转化,且土地生态经济生产力反过来影响和决定社会生产力和土地自然生产力的发展变化。维持延续不断的开放循环。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清楚的了解到,土地生态系统与土地经济系统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者是一种相互影响的关系,而两者之间的关系存在形式也就构成了土地生态经济系统与土地资源持续利用之间的关系形式,在土地生态经济系统的基础上,土地资源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利用。而在未来的发展中,针对两者之间的关系的研究会更加的深入,各种相关研究项目的建立也会越来越多,在合理开展对相关的土地生态经济评价的基础上,能够更加高效的实现对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监督和管理。
作者:姜楠 单位:黑龙江省泰来县国土资源局
参考文献
[1]沈芳淼.石门县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