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医解剖学基础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解剖学;中国古代;研究特征
中、西医学的奠基之作分别为《黄帝内经》和《希伯克拉底文集》,二书在对解剖的认知上存在一定差异。《希伯克拉底文集》中的人体解剖知识大多与动物解剖有关,是借助动物解剖推知人体;而《内经》则以“八尺之士,其死可剖而量之”的方法,相比之下,后者更加直观与可信,也切合人体实际。
到了公元二世纪,东、西方医学分别以张仲景、盖仑为标志,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中西医学彻底分道,进入了不同的发展方向。中国医学走入辨证论治的临床医学发展道路,解剖分析的认知方法不再是唯一;而西方医学则继续在这条道路上探索。比较中西方古代人体解剖学的发展过程,我们清楚地看到,古代人体解剖起源虽然比较早,在世界上也曾一度领先,但就整体趋势而言,从汉以后,相对于中医理论与临床的发展是滞后的;就历史时期而言,相对于西医解剖学,发展速度是缓慢的;就对医学理论的贡献是逐步分离的。本文仅从中医古代解剖学的研究特征着手分析,以求正于同道。
1 非解剖的研究方法,贯穿始终
从研究方法上看,主要是,解剖学的发现作了非解剖的解释。如《难经·四十一难》论及“肝独有两叶,以何应也?……肝者,东方木也。木者,春也。万物始生,其尚幼小,意无所亲,去太阴尚近,离太阳不远,犹有两心,故有两叶,亦应木叶也。”[1]在这里对“肝有两叶”这一解剖特点,用“木”作了“特性”(即功能)的说明。又如《灵枢·师传》云:“五藏六府者,肺为之盖。”“华盖”最初是关于肺位于膈上,位置最高的解剖概念,而在《灵枢·九针论》中对“华盖”却作出了如下解释,曰“一者,天也;天者,阳也。五藏之应天者肺;肺者,五藏六府之盖也。”[2]于是“华盖”这一位置的概念转化为人体之“天”、“阳”,后世一脉相承也无不在功能上对其加以发挥。这些都是非解剖解释,将对其功能的认识涵盖其中,因此,一些解剖名词术语便被赋予了解剖(形态)和非解剖(功能)的双重含义。
其次是,解剖学知识用非解剖方法获得。如《灵枢·本藏》云:“白色小理者,肺小;粗理者,肺大。”[3]又该篇在“肺合大肠,大肠者,皮其应”[3]的前提下,提出“肺应皮。皮厚者,大肠厚;皮薄者,大肠薄;皮缓腹里大者,大肠大而长;皮急者,大肠急而短;皮滑者,大肠直;皮肉不相离,大肠结。”[4]这里通过皮肤的色泽、纹理来推测大肠的厚、薄、长、短、缓、急、直、结等解剖学特点。显然这种认识并非大量解剖标本观察基础上的,而是据“以表知里”,对肺、大肠、皮肤形态联系规律的归纳演绎。这种获得解剖知识的方法是否合理,还有赖于未来研究作出答复。
另外,还用非解剖的概念比附于解剖。《素问·藏气法时论》云:“肺色白”,《难经·三十三难》曰“肺白象金。”而实际上肺之解剖色泽并非白色,肺色白是因肺属金,金与白对应,故有“肺色白”之说,并开始有了功能的含义。但后世却在解剖色泽上进行了比附,如《医贯·内经十二官论》云“脏腑内景,……喉下有肺,两叶白莹。”文中“脏腑内景”即指解剖的内景而言,“白莹”与表述解剖形态的“两叶”对举,亦说明“白莹”指解剖色泽。由此可见,中国古代的解剖方法因其生长于中国这一独特的背景之下,故长期运用了特有的肉眼直接观察加臆测推导的研究方法。
转贴于
2 脏腑解剖的研究内容,奠定基础
从研究内容上看,主要集中在对人的脏腑解剖研究。人们通过解剖获悉体内脏器大置,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脏器命名。从《内经》到《医林改错》,均着重论述了五脏六腑的形态特征。追溯秦汉以后的医籍,与解剖有关的著作多以五脏论之,其中《五脏论》是从理论上阐明脏腑结构、生理、病理,是根据人体解剖与临床观察、黑箱推导等方法研究的;《五脏图》则是靠人体解剖、比较解剖的实践,观察描绘出人体内脏图,是医生、巧屠、画人共同协作的成果。
在今人看来这些解剖知识是粗浅的,但在脏腑理论形成早期仍然起到了奠基作用,它除了为中医脏腑提供形态学基础外;还通过解剖对体内脏器的功能特点有了感性认识。在中医学中,依据肉眼观察归纳出的脏腑功能认识不乏其例,如“心主血脉”、“肺主呼吸”、“肝藏血”等,不同程度地有受到解剖因素的影响。否则没有解剖便没有脏腑的基本概念,便没有建立在这些概念基础上一系列的生理病理和临床诊治,也就不会形成藏象学说体系。
以“肝胆相表里”为例,《难经·四十二难》记载了“胆在肝之短叶间,重三两三铢,盛精汁三合。”西医学证实肝脏与胆囊有密切的解剖关系。胆囊位于肝右叶下方,通过胆囊管、肝总管与肝脏相连。这样,结合《难经·三十五难》的论述,可以推断肝胆表里关系的确认是建立在肝胆解剖位置邻近的基础上,肝胆经脉相互络属,肝胆病理上相互传变、治疗上相辅相成。
在祖国医学解剖术语中,还有些是其特有的,在现代解剖学找不到与之对应的具体结构,由于古人认识水平的限制,难免将一些“非独立脏器”列入脏腑的范畴,如三焦、命门等。
3 指导临证的研究意义,渐行渐离
从研究意义上看,主要是对中医理论形成之初和古代中医临床的部分疾病有指导意义。在理论方面,可以说古代中医解剖学对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的形成起到了奠基作用。如脏象学说的内容是以脏腑为重点的,脏腑的含义最初就是指人体内的组织结构上相对独立的脏器,它是古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运用解剖的方法实际观测而来的。正是因为有了这个基础,才有可能对所认识的脏器组织进行命名、研究讨论,可见脏象学说形成之初,人体解剖学知识便与之紧密结合在一起了。其次是把所能观察到的许多人体外在客观表现与内脏器官、组织功能联系起来加以认识,然后再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对疾病本质进行解剖分析;同时,还融入古代社会人文思想诸学说的成分,希望在不改变人体完整性的情况下对活体进行系统的认识,从临床表象中推理出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机制,这是脏象学说的另一个特点。由此可见,脏腑概念由最初的解剖器官逐步演变到整体功能单位。这也是古代解剖学与中医理论的发展不同步,甚至相背离的原因之一。
在临床方面,古代中医解剖学对中医临床起到了直接而有效的指导作用。不论是《内经》中记载的脱疽后期截趾术,还是华佗的剖腹手术,都需要有相应的解剖知识做基础,而外科手术的同时又促进了解剖学的发展。随着解剖学的发展,手术种类也不断增加。古代中医解剖学是创立经络理论的基础,对针灸学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经脉起止、循行路线与脏腑络属等都是以解剖为基础的,经络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也是在此基础上派生与推演的,直至临床治疗取穴也还是需要解剖骨性标志来确定,针刺过程同样需要了解针下所属脏器,以免误伤。因此,从基础到临床都体现了解剖与针灸经络的紧密相联。
综上所述,中医解剖对中医理论的形成和早期的临床实践是起过一定的作用,但随着医学的深入发展,则与医学理论逐渐分离。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思维方式,中国古代解剖的产生和发展显现了不同于西方的某些特征,中西医学彻底分道,进入了不同的发展方向。中医学巧妙地回避了自身的短处,充分发挥比类取象、抽象思维的长处,在儒、理、道等各种文化的影响下,一直沿着辨证论治的方向研究探讨疾病的因证脉治,而解剖学对中医理论的发展和临床指导作用则逐渐分离与淡化。
参考文献
[1]南京中医学院医经教研组.难经译释[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13.
[2]陈国印.灵枢经新识[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3:385-386.
[3]陈国印.灵枢经新识[M].北京:中国古籍出版社,2003:217-220.
分析中职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方法改革的背景及基本思路,对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进行探索,让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焕发活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以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关键词:
中职;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
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给人体解剖学带来了发展机遇。人体解剖学教学如何更好地利用现有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果成为研究热点。我校借鉴国内医学院校人体解剖学教学改革经验,结合实际情况,对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以便收到良好教学效果。
1改革背景及基本思路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培养懂技术、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现代职业教育的目标。中职护理专业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有良好职业素质,熟练掌握护理操作技能,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技能型、服务型高素质劳动者。由于中职生知识基础薄弱,三维空间感较差,而解剖学名词繁多,初学者难以较快理解和掌握,这就需要教师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利用最新科技成果辅助教学。
2改革措施
2.1改革实验教学内容,编写配套实验指导
2.1.1改革实验教学内容
为了向学生提供其所需的知识,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掌握临床相关内容,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将枯燥的人体解剖学知识与具体的护理操作进行有机整合,对与临床关系密切的解剖结构重点讲解[1]。如引入护理学的导尿术,告诉学生与导尿相关的解剖学结构,使其明白解剖知识的临床应用。结合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内容开展教学,为弄清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中与人体解剖学联系密切的内容,我们做了大量调查,找出重要知识点,如胸骨角、髂前上棘、食管的3处狭窄等,在实验课中对这些知识点加以强调,重视学生操作技能培养,突出其在护理方面的应用。
2.1.2编写配套实验指导
教材是学校教学改革的重要载体。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我校编写实验指导、解剖习题集等措施是有效的。2012年全体解剖教师与实验教师一起编写的护理专业《解剖学基础实训大纲》《解剖学基础实验指导》《解剖学基础习题集》,在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加强了学生基本知识,强化了技能训练,而且还拓宽了学生视野,为其今后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2.2改进实验教学方法
我校同样重视对教学方法的改革,改变传统灌输式教学方式,注重对学生的启发教育,重视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1)充分利用电子信息技术,积极开发多媒体课件,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国内外相关网站、课件、专著收集图片、动画、文本、音频以及视频素材,也可以用数码相机和摄像机拍摄相关照片、录像,将大量的图、文资料带进课堂,增加教学信息量,丰富和完善教学内容,这也是传统教学手段无法达到的效果[2]。(2)充分利用学校生命科学馆进行现场教学。人体解剖学课程最大的特点就是实验课多,要求学生掌握正常人体的形态、结构。而近距离观察医学标本有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对其理解记忆、提高学习效果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3]。(3)中职生初次接触医学,普遍感到人体解剖学名词繁杂难记。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我们利用动物器官标本进行直观教学,加深学生直观认知。教学中,根据实际需要,利用动物器官进行教学,如用猪肝、猪心、猪肺、猪眼等,为学生创造直观、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3实验室开放与解剖技能训练
为加强人体解剖学教学改革,我校每学年第一学期都会开放解剖实验室、生命科学馆,每学年的第二学期在学校技能文化活动月期间开展为期一个月的解剖技能培训。培训主要从理论和实验操作两方面入手,理论设置6课时,解剖学教师利用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结合人体解剖学的最近进展开设讲座,提高学生对人体解剖学的学习兴趣;实验操作培训24学时,学生分组训练,力求让每位学生都有动手机会,通过操作训炼,提高学生识别标本结构的能力。
2.4实验考核方法改革
人体解剖学实验考核主要是辨认标本结构,传统考核方法是让学生在标本上指认出相应结构。2009年,我们利用数码相机拍摄标本,然后设计成考试题目,让2009级护理专业学生在计算机上进行实验考核,并与2008级护理专业学生实验考核成绩进行对比,发现2009级护生成绩明显优于2008级。3人体解剖学课程教学改革效果近年来,通过实施教学改革,学生取得了较好成绩。为进一步了解人体解剖学教学改革效果,我们连续对3届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超过90%的学生认为我校进行的人体解剖学教学改革是非常有意义的,尤其是把临床护理操作有机结合到人体解剖学教学中,极大地提高了人体解剖学知识的实用性,使原本枯燥乏味的人体解剖学课堂教学变得生动起来,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4]。我们认为人体解剖学教学改革对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等都有积极作用,能够为学生深入学习临床护理知识打下坚实基础。通过改革人体解剖学实践教学,不论是从早期的学习阶段还是内在机制上都能够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顺应了时展要求,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实践机会,有利于学生能力和个性得到提高与发挥。
综上所述,我校在借鉴其他医学院校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对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取得了较好效果,得到学生普遍认可。因数据收集与问卷调查统计可能受主观因素影响,具体改革效果还有待进一步跟踪观察。
作者:杜新光 廖顺顺 单位:广东省东莞卫生学校
参考文献:
[1]陆莹,张作涛,唐中生,等.中医院校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内容改革与实践[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3(1):108-109.
[2]张复初.浅谈计算机多媒体课件在医学院校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12(7):188.
关键词:留学生;系统解剖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2-0121-02
随着我国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来华留学的医学生的日益增加,我校作为首批入选的中医药国际合作交流基地,自2007年开始培养医学本科留学生。系统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是医学生最重要的入门基础课。我们解剖教研室多年从事对留学生系统解剖学的全英文教学授课实践,圆满完成多届医学留学生的解剖理论和实验的教学实践;教学过程中我们不断探索提高留学生解剖课教学质量,积累了一定的留学生人体解剖学教学经验,并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教学体系,现总结如下。
一、注重师资队伍梯队的培养
教育的根本是教师,只有有了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针对留学生全英文教学模式的特殊性,有必要建设一支解剖学专业知识扎实、医学专业英语精湛、并具有较强的英语表达能力和授课艺术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这些是留学生学习系统解剖学的前提和关键。
1.增强任课教师专业英语的能力。任课教师的英语水平是关键,作为留学生的全英文授课的主讲教师,必须具备三项基本素质:(1)较为精湛的业务素质,如扎实的解剖学专业知识和受学生喜爱的授课方式方法;(2)扎实熟练的医学专业英语;(3)较好的英语口语和听力。在系统解剖学全英文教学中,任课老师不仅要善于采用日常英语与学生交流,而且经常要对学生问及解剖学之外的其他基础或临床医学专业的问题给予解答。可以说,任课老师的英语水平直接影响到留学生全英文课程教学的效果。所以,我们在留学生任课老师的选择上,应优先考虑有国外留学背景,获得博士学位的英语能力强的中青年教师。
2.通过教学实践增强教师的英文教学能力。本学科多年来一直重视师资和人才梯队建设,以留学生教学的师资建设为甚。教研室挑选符合全英文教学条件的主讲教师及后备教师共8名,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2名、高年资讲师5名。青年后备教师随堂听全英文授课,并跟踪主讲教师进行实验教学,实施“传帮带”式培养。教研室为了让中青年教师能均衡地承担留学生的教学任务,系统解剖学教学的不同章节分别由教研室不同教师进行分段式讲授,等到所讲授章节熟悉后,再逐步增加讲授知识点,大大减轻了教师的全英文授课压力。为了确保留学生学习质量,学校组织有教学经验和出国经历的高年资解剖教师作为督导专家对留学生教学进行听课督导,保证所有留学生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能被监督和监控,这样学校可全面掌握留学生教学情况,并能把督导反映出来的问题及时反馈到解剖教研室和教师本人。这既保证了教学质量,又对留学生解剖教学改革和系统解剖学的课程的发展产生促进作用。
自1998年开始,本学科对英语基础较好的班级开展系统解剖学的双语教学,为全英文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另外,我校国际教育学院不断组织参与留学生教学的教师进行集体公共英语和专业医学英语培训,并派遣任课教师到其他医学院校学习解剖英语教学成功经验。教研室经过7年的实践教学,5名中青年教师能够独自全程完成留学生的全英文系统解剖学的理论和实验教学,极大提升了教师的全英文授课水平。
二、注重寻找适合留学生的教学方式
我校近年来招收来的医学留学生主要来自巴基斯坦、尼泊尔、非洲等国家。留学生进入我校学习生活,促进了学校的教学科研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但同时实际解剖教学工作中也面临一些问题与挑战,这就要求我们不断解决实际问题;反过来这对解剖任课老师的教学实践起明显的督促作用,从而提升了系统解剖学的教学质量。
(一)留学生解剖教学面临的问题
1.留学生与任课教师语言交流障碍。首先,英语是大部分留学生的官方语言之一。留学生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其英语发音不尽相同,与“美式英语”和“英式英语”存在一定的差异,带有严重的地方口音,常难以听懂,致使师生交流存在一定的障碍。其次,医学英语不同专业单词众多,难以记忆和融会贯通,这就造成师生难以在医学不同专业领域进行更深层次的交流。
2.系统解剖学专业英语教学困难。系统解剖学作为一门形态科学,该课程具有名词多、描述多和记忆难等特点;而解剖学专业英语词汇大多较长,读音较为晦涩,任课教师在专业英语解剖教学中常难清晰、透彻地描述和解释特定的人体解剖学结构,可能会出现解释不清、词不达意的现象,这直接影响人体解剖学教学质量。由于留学生习惯互动式的教学,常在课堂上随时打断教师讲课并提出问题,而中国教师习惯传统灌输式为主的教学方法,这样任课教师无法很好的控制教学进度,进而影响课堂教学的进行。
(二)留学生解剖教学面临问题的应对
1.加强与留学生交流与沟通。良好的语言沟通可使留学生敞开心扉、解除对新环境的不安与困惑,以便能更好地适应和逐步融入大学生活。虽然留学生经过短期的汉语培训,也只是能在交流时嘣出关键的汉语字词,这给师生交流带来了不便。因此,任课教师有必要熟悉不同国家的留学生的英语发音特点,多与其交流来熟悉对方的口音,甚至可模仿留学生的口音发音,可一定程度上减少与留学生的语言交流障碍。
2.准备合适的教铺材料。教材是教学重要环节,留学生上课时很多是直接带英文版本的解剖图谱或记录本。我们选用国内医学院校合编的全英文版本《系统解剖学》教材,推荐国外经典的医学解剖学图谱和国外医学优秀网站给留学生。教研室还组织任课老师编写补充教材、实验指导和练习册等,并不断修正和完善。教学实施方面,我们制定了留学生解剖学教学方案和培养目标,让学生孰知每一章节的重点和难点,掌握和熟悉教学内容。
3.探索适合系统解剖学的英语教学。任课教师课前要精心备课。首先应熟读教材,认真撰写解剖英文教案,注意标明每一章节的重点、难点和易产生问题的地方,做到心中有数。留学生由于从小受欧美文化的影响,上课时喜欢随时提出问题、自由讨论,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习兴趣。因而,任课教师应设想到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可能提出的问题,可能出现的困难等,课前做好应对准备。比如任课教师可提前把涉及到要讲课内容的其他学科如组织胚胎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诊断学及临床学科的基本专业单词熟悉掌握,以应对留学生问及一些不局限于解剖的其他学科的问题,这样师生之间才能更好地在医学不同专业领域进行更为深层次的交流,增加留学生的学习解剖的兴趣。最后,任课教师把要讲授的内容默记熟练,揣摩构思以做到融会贯通。
系统解剖学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最大优势在于具有明显的直观性。我们的理论教学是在实验标本充足的解剖互动室进行,这样理论教学过程中学生可直接触摸标本,增添了教学的效果。实验教学采用以15人为单位的小班授课,增加了师生的交流学习机会和教学效果。实验教学开始时,任课教师根据解剖实验教学大纲,将所要掌握熟悉的解剖结构内容提前告诉学生,让学生逐一在尸体标本上进行识别辨认;接着教师将需识别结构依次讲解后,让学生再自行熟悉;实验课结束前30分钟,安排以2~3人为一个小组进行10~15个结构的识别考核,并计分;最后,实验结束进行小结,对各组进行点评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或指出存在的问题。
4.加强留学生的复习和理论测验。教学课程考核是检测教学效果和教学信息反馈的重要手段,我们有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包括阶段测验、课程作业和期末考试等。任课教师非常注重将留学生阶段性的解剖内容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让学生绘制经典解剖图和标注图谱以增强学生对解剖课程的基础知识的掌握。每次理论课之前要学生复习之前所学内容并向学生提问,将之纳入考核并计分。我们每学期组织留学生进行两次理论测验,期中考试为20分,期末为80分。题型有单选题、名词解释、填空题和问答题,其中问答题覆盖范围广、不太深但灵活。
5.完善留学生教学管理。由于存在着不同的文化背景,留学生自律性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迟到、早退和缺勤现象频繁,上课期间纪律涣散、窃窃私语现象时有发生。对此,我们要求学生课前及课后签到,对迟到的留学生让其对所学的知识内容进行回答,增加了课堂的到课率。另外,信仰伊斯兰教的留学生常有凌晨或周五下午祷告的传统习惯,我们尊重学生的信仰,尽量把课安排在上午10点以后进行,保证学生能精神饱满的进行解剖学学习。
总之,经过多年的留学生系统解剖学的全英文教学实践和探索,我们完善了教学管理制度,改进了教学方法和模式,提高了教学水平,建设了一批具有较高层次的留学生全英文教学队伍。然而,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国际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留学生被吸引到我国学习,留学生教育也将会出现更多的问题,如何提高留学生的教学质量是医学教育工作者需要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汪华侨,初国良,徐杰,等.人体解剖学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解剖学研究,2008,30(3):225-229.
[2]任振华,朱有余,李光武,等.留学生人体解剖学教学体会[J].基础医学教育,2013,15(7):721-723.
[3]陈安,石咏梅,廖君,等.巴基斯坦留学生人体解剖学教学探讨[J].中外健康文摘:医药月刊,2008,5(6):696-697.
【关键词】人体解剖学;端正学习态度;主动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10-0051-01
人体解剖学是阐述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门科学,是—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伟大导师恩格斯说:“没有解剖学,就没有医学”。精辟地论述 了解剖学在医学中地位。因此掌握好人体形态结构的理论知识,对学习其他基础和临床医学课程,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培养对人体解剖学的浓厚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清代名医王清任认为:“著书不明腑脏,岂不是痴人说梦;治病不明腑脏,何异于盲子夜行。”意思是说,不了解人体器官的形态结构,就无从谈起对疾病的治疗。因此,我们所教的学生必须明白,人体解剖学不学不行,既然必须学,那么就要端正态度,逐渐培养对人体解剖学的浓厚兴趣,有了浓厚的兴趣,必将形成敏锐的观察力、牢固的记忆力、丰富的想象力和灵活的思考力,必将增强学习人体解剖学的内在动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二、上课专心听讲,认真观察挂图、标本和模型
人对新事物的认识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完善和提高,新知识总有归到原有知识的体系中,对原有的体系加以更新才会牢固。因此,做好课前预习是提高听课效率的关键,也是掌握信息主动权的重要措施之—。人体解剖学的预习方法应以阅读教材为主,预习的目的并非—定将下次可的教学内容全部掌握,而是要通过预习知道下次课的主要内容与其以前的那些知识相关;出现了哪些重要名词;感知预习的内容哪些是比较重要的、难懂和难理解的,并在难以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在听课时特别予以关注。从心理角度看,记忆行为与—些情绪和心理活动密切联系,比如对事物的认识与理解、对探求知识的强烈欲望与信心、对操作的愉快情绪与乐趣等,诸多因素均会影响神经内分泌激素的释放与神经反应。
因此,上课专心听讲是学好人体解剖学的十分重要的因素。它包括七个方面的要求:(1)认真听教师讲课,并注意观察教师对标本的示教、板书内容。(2)课堂上注意听同学发言,在同学回答提问时,要边听便想,同学回答得对或不对,如果不对,错在何处,试想如果是自己在回答问题该如何回答才好。这样通过关注别人的错误促进自己的提高,而许多学生则往往忽视了这个学习机会。(3)专心听教师对自己在预习时不太懂或难懂的问题的讲解。(4)记下上课时仍不理解的问题,在课后予以解决。(5)注意记下课堂上教师对繁杂内容的归纳和总结。(6)重视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因为课后作业往往是这堂课的重点和难点,是对课堂内容的提高和深化。(7)在直观课上,认真看挂图、标本和模型,尤其关注教师对标本的示教,充分利用好自身或同学这—活体标本,通过努力,尽量做到“心中有其形,体中有其位”。
三、课后复习是掌握知识的有效方法,是加强记忆的必由之路,也是学好人体解剖学不可忽视步骤
1、尝试记忆法又称过电影法,即在课后,利用课间、饭前、饭后、睡前等闲暇时间,将教师的板书提纲或教材的纲目结构,在头脑中“再现”—遍。能再现的往往说明自己已经掌握,不能再现是往往说明没有掌握,学生可以通过查看笔记、教材等方法及时给与复习强化。这种复习方法将对人体解剖学的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文、图、物结合法人体解剖学是—门形态科学,具有专业名词多,形态描述繁杂,理论知识不好掌握的特点,若使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其效果将不尽如人意,为达到较快、较好掌握所学知识点的目的,在课后复习中应具体做到将文、图、物三结合。所谓文是指教材的理论叙述,图是教材插图、解剖挂图或解剖图谱,物是指解剖实验室的标本或模型等。
3、根据复习内容恰当运用记忆方法。人体解剖学知识点多,部分教学内容枯燥无味、抽象、难懂易忘,导致学生学习负担重、记忆难度大。因此,根据复习内容的不同,恰当运用记忆方法,可将复习内容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变凌乱为有序、变枯燥为生动,进而起到优化复习内容,增强复习效果的作用。(1)歌诀记忆法是把记忆内容编成口诀或顺口溜来记忆容易记的方法。实践证明,有节奏、有韵律的内容比杂乱不齐或零碎的内容易学易记。(2)列表记忆法是为了防止混淆、便于比较,把—些内容繁多、性质相近或相对的内容,通过列出表格的形式来加深记忆的方法。例如肌学内容较多,起止点难记,作业复杂,但通过列表记忆法则—目了然,便于记忆复习。(3)比喻记忆法是通过形象生动的比喻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此外,还有趣味记忆法、比较记忆法、谐音记忆法、归类记忆法和数字记忆法等,根据复习内容的不同选择恰当的记忆法,有助于提高人体解剖学的学习效果。
除了上面的方法外,我们学习人体解剖学还要做到学习过程中应手眼耳口脑五者并用,突出一个“勤”字。
手:勤动手(解剖操作、辨认实物、善于动笔)。
眼:勤看(教材、实物、图、记录)。
耳:勤听,课堂上全神贯注,认真听讲。
口:勤提问、勤讨论、勤口诵。
脑:勤思,亦即同时接受手眼耳口“学习”的同一知识信息在大脑皮层形成“深刻痕迹”,使之印象深刻,记忆牢固。
综上所述,在人体解剖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只有端正学习态度,搞清人体解剖学在医学中重要性,才能进而激发学习热情,运用恰当的学习方法做到课前预习、上课专心听讲、课后认真复习。做到了这一步,学好人体解剖学的目的就一定能实现,学生的自学能力能够得到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素质能够得到全面的提高,而这些必将为今后继续学习其他医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正东、李文海,联系思维在人体解剖学教与学中的应用[J]解剖手术学杂志
1.1体表标志
为了确定人体器官位置、形态、结构及功能与人体表面之间的关系,常用体表标志的辨认。在人的活体的体表身上可以观察触摸到的骨性凸起和凹陷(即骨性标志),肌的轮廓(即肌性标志)。血管的搏动(即血管标志)和皮肤皱纹等,均称为体表标志,主要在临床应用治疗和针灸腧穴定位的特定性标记具有重要的意义。
1.2功能解剖学的动态性
随着人体的运动和姿势的变化,体表标志也不是永远不变。功能解剖学最大的特点研究对象以人为活体,所以要求学生在学习功能解剖学这门课程必须体会体表标志的相对位置的变化规律。
2学好功能解剖学对于康复治疗专业学生应用临床有重要的意义
康复治疗师在临床上,主要为患者进行综合性康复治疗,主要以患者身心功能障碍为对象,以多种功能康复疗法为手段,也是病、伤残综合治疗的一个组成部分。若常用的药物疗法、物理治疗(PT),作业治疗(OT),言语治疗(ST),心理辅导与治疗,文体治疗,中国的传统康复治疗等等,都是病、伤残患者尽快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使身体残留部分的功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以恢复伤患者和残患者的日常生活治理、学习、工作和社会的生活能力为目标,帮助他们改善身体素质,提高生活质量,重返社会生活主流。在临床上主要以运动和神经系统功能解剖学知识为主要内容,是康复治疗专业学生必须重点掌握的一门重要课程,主要是对今后康复临床治疗工作非常重要。故学好功能解剖学知识是为康复治疗师开展一系列康复治疗工作的前提和保障。
3功能解剖学有效教学途径
功能解剖学主要研究正常人体器官位置、形态、结构和功能以及学习方法是通过观察和触摸。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能够如何有效的教会学生在不同体型、不同姿势和,在患者和健康人身上及自己本人身上进行观察和触摸,而且进行快速的体表定位,这是教师在教学中突破的难题。主要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在教学中,要将老师本人或学生作为活体的重点,因为在临床上康复治疗专业的学生最终的目的是治疗疾病,学生将来接触的对象是患者或健康人。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把常见的体表标志要展示给学生看,然后学生摸到自己的体表标志,学生之间相互触摸,并且告诉学生位置一定要准确。例如髌骨(即骨性标志)位于膝关节前面,倒三角形的扁骨,前面粗糙。髌骨完全可以摸到;还有肱骨内侧髁、肱骨外侧髁及尺骨鹰嘴等。在临床上,如肩周炎和网球肘及肱骨骨折,寻找体表标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故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其次,我们作为老师还发现,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结合临床的康复治疗。如有效运用讲、观察、摸、量等方法,学生最感兴趣。
3.1讲
讲是指功能解剖学理论讲授和示教。尽管功能解剖学的教学主要采用体表触摸、度量和观察方法来描述人体形态结构,但是它是建立传统解剖学基础之上的。因此,讲解时解剖学知识,临床意义和实验方法以及PPT播放、标本讲解和示教方法。特别老师在讲解重要体表标志时,老师先讲,后演示,最后结合临床的疾病;最后让学生上讲台把体表标志展示给学生们看,对于学生错误的地方,必须纠正,只有这样,才能加深同学们的印象。
3.2观察
观察是指导学生通过看来学习功能解剖学。首先,教师严格要求学生认出自己或老师的体表标志。如指认出心尖搏动、桡动脉搏动等位置以及浅部肌肉的轮廓。因为康复专业毕业生在临床上,既要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又要具备物理治疗能力,作业治疗技术能力和中医传统康复治疗能力等。因此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在活体上准确找出器官位置。其次,要求学生观察模型和标本时,必须仔细辨认肌性和骨性标志,在进行活体观察时,让学生之间相互观察有机结合起来,从而相互比较和纠正解剖学知识。若肩关节运动、髋关节运动和膝关节的运动等等。故只有这样,学生和老师才能达到教学和学习的目的。
3.3摸
摸是指导学生通过触摸、按压和敲等触摸体表的方法来学习解剖学知识。对于康复专业的学生,教师可以讲授一些中医的推拿针灸中重要的经络腧穴,再结合临床康复治疗的常见病。例如面瘫针刺取穴处方:人中、内关、合谷、地仓、颊车等,教会学生寻找穴位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如何利用体表标志有效定穴位,才能加强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3.4量
量是指导学生通过测量的方法来学习功能解剖学。首先观察人体的主要测量点,并分别在老师或学生及他人身上找出相应的测量点。如下肢的测量,让患者或者学生摆好仰卧位,必须保持左右侧对称姿势下进行,并将双侧的结果予以对比。否则结果有误。下肢全长:下肢伸直时由髂前上棘至内踝尖的长度大腿长:由髂前上棘至股骨内侧髁收肌结节的长度小腿长:由股骨收肌结节至内踝尖的长度其次,利用观察和触摸到体表标志进行人体测量,这对学生正确掌握各种体表标志和脏器血管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对比正常人体各种标准值,不仅加强学生学习功能解剖学的兴趣,同时也教会了学生在临床应用简单人体运动功能检测方法。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