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主要投资决策方法的优缺点

主要投资决策方法的优缺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主要投资决策方法的优缺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主要投资决策方法的优缺点

主要投资决策方法的优缺点范文第1篇

一、保险公司内设投资部门

保险公司内设投资部门,是国外保险公司早期资金运用的通行模式,其投资主体是保险公司本身,即保险公司通过内部设立的专门投资管理机构,具体负责本公司的保险投资活动。这种模式使保险公司可直接掌握并控制保险投资活动。保险公司内设投资部门常见的组织形式有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和矩阵式制等。直线职能制实行行政指挥的集中统一和专业管理的合理分工,有利于高效配置企业资源,提高投资效率;但由于权力过于集中,难以适应现代企业经营多元化和复杂化的需要。事业部制是在公司内部按地区设立若干事业部和相应的职能部门,负责该地区投资经营的全部活动。事业部制有利于保险公司管理人员各司其职,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保险企业多元化经营的需要;但事业部制容易导致各自为政,缺乏全局观念,难以实现保险公司的整体工作目标和整体利益。矩阵式制有利于保证总体规划和总体目标的实现,但存在多头领导,机构过于庞大,决策缺乏效率。保险公司内设投资部门的运作模式是国际上通行的传统模式,其突出优点是有利于总公司对其资产直接管理和运作,易于监控,保证保险投资的安全;其缺点是缺乏专业性和竞争性,难以适应管理专业化和服务多样化的要求。同时容易产生内部黑箱作业,操作风险大,通常投资收益率较低。国外有的保险公司在总部设立专门的投资部,负责管理公司的投资账户资产,同时对国外子公司或分公司的投资业务进行监管。这些公司按部门、险种进行资金运用,有利于公司对其资产直接管理和运作。目前,仍有国际知名的综合性大型保险公司采用这种投资主体模式。例如,美国大都会人寿保险公司就是采用这种模式,其分公司遍及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业务包括:人寿与健康保险、养老金、互助基金及证券、汽车和房屋保险、资产管理等。

二、委托外部专业投资机构

外部委托投资是指保险公司将全部保险资金委托外部的专业投资公司管理,属于第三方投资投资管理公司运作模式,投资主体是受保险公司委托的证券投资公司、综合性资产管理公司等专业化投资机构。这种运作模式的优点是,保险公司将保险资金交给专业的投资公司进行有偿运营,从而使保险公司能够集中力量开拓保险业务;同时,由于投资机构可以对保险资金实行专业化管理,减少管理成本和交易费用,实现规模效益,保险公司只需支付很少费用就可以享受专业投资管理服务,既节约了成本,又享受到专家理财的好处。这种模式通常是保险公司与专业投资公司签订一份投资管理协议,包括保险公司的投资目标、资产配置和风险控制要求,投资公司按协议进行投资决策和操作的权力,以及信息披露等条款。这种运作模式的优缺点是,投资风险比较大。由于保险公司把资金交给投资公司管理后,就无法控制他们的经营活动,保证资金运用的安全,因此,保险公司不但要承担投资失败的风险,还要承担投资公司的操作风险。例如,1929~1933年美国经济危机时期,由于当时大多数保险公司实力不强,投资经验不足,大部分保险公司都采用委托专业投资公司的投资模式,由于投资公司缺少经营透明度,保险公司又不能直接控制投资风险,大量投资公司因经济危机而破产,保险公司也因此受到牵连,很多保险公司因此破产清算或被合并。这对选择保险投资主体模式是一个重要的警示。目前国外一些中小型产险公司、再保险公司和少部分小型寿险公司倾向于采用第三方投资管理公司的运作模式。采取此种模式利于减少资产管理中的各项成本支出,包括信息技术、人力费用等,还可以充分利用专业机构的专业化优势和成熟的经验。委托外部专业投资机构对保险资金实行专业化管理,费用率低,收益率高;但风险较大,保险资金的安全性较差。这种模式比较适合于一些投资经验不足、信息技术力量薄弱的发展中保险公司。

三、专业化保险资产管理公司

专业化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运作模式,是通过通过全资或控股子公司运作,保险投资的主体是保险公司的子公司。这是目前大型保险公司普遍采用的投资主体模式。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与保险公司在业务上相互独立、各司其职,在财务上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双方就保险资金的投向、数量、收益以及双方的权利义务等达成协议。资产管理公司自主运用资金,但必须定期向保险公司报告投资状况;保险公司也可能根据自身业务的需要,向资产管理公司提出调整资金的投资方向和金额的要求。目前许多规模庞大的跨国保险集团公司不仅拥有一家全资的资产管理公司,还收购或控股了其他基金管理公司,分别接受各产险子公司和寿险子公司的委托开展保险投资业务,产、寿险子公司的资金分别设立账户,独立进行投资,母公司负责资金运作的总体规划、协调以及投资风险的控制。这些公司的资产管理公司或基金公司,具有完全独立的组织架构,有着独特的投资理念和鲜明的业务特色,拥有投资领域内出色的专业队伍,除重点管理母公司的资产外,还经营管理第三方资产。如美国国际金融集团分设了资产管理集团,其主要公司是AIG全球投资集团(AIGGIG),管理AIG资产410亿美元,第三方资产350亿美元,共计760亿美元,还管理着其他五家全资或控股的资产管理机构,经营不同产品,以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随着保险业的发展,以及保险投资功能的凸显,专业化保险投资管理公司已成为国际保险业投资主体的主流模式。采取此种模式不仅可以更好地吸引投资专门人才,提高资金运用效益;而且可以通过专业化资产管理运作,成为公司新的业务增长点,推动公司整体发展。

据统计,2006年全球500强的股份制保险公司中,80%以上都采用设立专业保险投资管理公司的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优点是可以很好地弥补前两者的不足。内设投资部门管理的模式缺乏专业性和竞争性,委托外部投资机构则无法有效控制保险资金运作的风险,而设立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模式能弥补内设投资部门及委托外部机构管理的不足,有利于对保险资金进行专业化、规范化的市场运作,降低投资的市场风险和管理风险,提高保险资金的收益水平。一是有利于母公司建立多层次的风险管理体系,执行总公司的投资战略,有效防范投资风险。二是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具有完全独立的董事会、管理团队和组织结构,拥有出色的投资专业队伍,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保险资金运用效率。三是专业化保险资产管理公司透明度高,市场适应性强,可以有效防止内部黑箱操作和关联交易。四是专业化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使保险公司的业务向资产管理业务渗透,适应了金融机构综合化发展的潮流,既有利于明确保险公司与资产管理公司的责任和权利,加强对投资管理的考核,促进专业化运作,又有利于保险公司扩大资产管理的范围,为第三方管理资产,为公司获取更多的管理费收入,增强公司的竞争能力。四、我国保险投资主体模式的选择从国外保险公司选择投资主体模式的经验来看,内设投资部的运作模式对保险资产管理的专业化水准和市场竞争能力的提高形成很大的限制,不能适应管理专业化和服务多样化的要求。完全依靠委托外部专业投资机构又很难对保险资金运用实行有效的风险控制,因而难以保证保险资金的安全。专业化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不仅有效地增强了保险资金的经营管理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而且大大提高了保险资金的安全性与运用效率。因此,设立专业化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是我国保险公司选择投资主体模式的方向。虽然国内保险公司资金运用尚处于初级阶段,资金运用渠道相对保险业发达国家较为狭窄,但各家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体系建设应该从高起点出发,积极采取切实措施,按国际保险业资金运用模式及其惯例,逐步规范、不断创新,为建立专业化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运作模式打下坚实基础。目前,我国多家保险公司已经开始这方面的尝试。中国人保集团、中国人寿集团、中国平安、华泰财险、新华人寿等保险公司相继设立了专业资产管理公司。但是,保险公司也不可跟随潮流盲目设立资产管理公司,而应该从实际出发,根据其可用于投资的资产规模大小或有无金融控股母公司来选择合适的保险投资主体模式。

主要投资决策方法的优缺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小房地产企业 非线性盈亏平衡法 敏感性分析 事故树 风险评估

非线性盈亏平衡分析法下中小房地产企业风险分析

盈亏平衡分析法就是通过确定盈亏平衡点,找出拟开发项目建成以后的盈亏界限,确定合理的开发面积,了解项目承担风险的能力。根据建筑成本及销售收入与销售量之间是否呈线性关系,盈亏平衡分析又可进一步分为线性和非线性盈亏平衡分析;在实际房地产投资中经常会遇到的情况是开发建筑面积与成本并不成线性关系。房屋销售也会受到市场和消费者的影响,销售收入与销售量也不呈线性变化关系。项目总成本与建筑面积不成正比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项目的规模经济性,即项目达到一定的经济规模后,面积增加,单位建筑面积的成本有所下降;另一方面是项目的规模不经济性,即当项目规模超过某一限度时,正常的建筑材料、动力设备、机械设备等已经不能保证供应,正常的生产班次也不能完成任务,需加班加点,增加劳务费用;因而成本函数也变成了非线性关系。

如图1所示,总成本曲线和销售净收入曲线有两个交点,即有两个盈亏平衡点Q1和Q2;注意:在这里,利润即总收入和总成本函数之间的垂直距离,在建筑面积为Q0时最大。在两个盈亏平衡点中,只有第一个,即与建筑面积Q1对应的平衡点才是相关的。当中小房地产企业开始建造时,管理当局通常预期会亏损;这时,就需要知道建筑面积达到多少才能从亏损变为盈利。在图1中,企业希望尽快达到盈亏平衡点建筑面积Q1,然后向利润最大的建筑面积Q0移动。但理性的房地产企业不会使建筑面积超过Q0,因为这会导致企业利润的减少。理性的管理者不应把建筑面积设定在第二个盈亏平衡点所对应的Q2上的。

从图1可看出,有两个盈亏平衡点,有一个最佳盈利建筑面积点Q0,这与线性盈亏平衡不同,因此并非建筑面积越大,盈利越多。通过以上的分析不难看出非线性盈亏平衡分析的优缺点:优点:中小房地产企业对开发项目一方面需要对项目的一些主要参数如销售量、售价、成本做出估计,另一方面某些经济数据如总投资额、收益率还不容易确定。因此,运用非线性盈亏平衡分析法对高度敏感的销售量、成本、利润等因素进行分析,有助于了解项目可能承受风险的程度;缺点:非线性盈亏平衡分析不能揭示产生项目风险的根源,虽然我们知道降低盈亏平衡点可以降低项目风险,但是如何降低,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或通过哪些有利途径可达到这个目的,盈亏平衡分析法没有给出答案。

基于敏感性分析法的中小房地产企业风险分析

(一)多因素敏感性分析

为了确定有哪些因素影响目标指标(包括净现值、内部利润率、投资回收期等),我们一般选择投资总额、经营成本、销售价格、销售量等作为可能的影响因素;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是假设只变动一个影响因素,其他因素不变;而多因素敏感性分析则允许多个影响因素同时变动,以查看综合影响后,目标指标的变动趋势和程度。本文认为针对中小房地产企业经营的项目而言,不确定性因素往往是同时变化的,不存在单因素变动的可能,因此下文将以一个案例运用多因素敏感性分析法进行分析。

假定某项目的初始投资为85000元,年租金收入为17500元,年经营费用为1500元,项目寿命为10年,资产残值为1000元,基准收益率为13%,现在就初始投资和各年租金收入对该项目进行双因素敏感分析。

设X=初始投资变化的百分数;Y=同时改变的年租金收入的百分数

则净现值NPV=-85000(1+X)+17500(1+Y){1/1+13%…+…1/(1+13%)′°}-1500{1/1+13%…+…1/(1+13%)′°}+1000/(1+13%)′°=4765.8-85X+94Y

当NPV≥0时,该方案盈利在13%以上,即4765.8-85X+94Y≥0,Y≥0.89X-0.05将不等式画在平面图上就得到图2所示的两个区域,斜线上的点表示NPV=O;

斜线以上的区域表示npv>0;斜线以下的区域表示npv

(二)敏感性分析的优缺点

优点:通过敏感性分析,可以找出影响项目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使项目分析人员将注意力集中在这些关键因素上,必要时可以对某些最敏感的关键因素重新预测和估算,并在此基础上重新进行经济评价,以减少投资的风险。

缺点:敏感性分析不能表明这种风险的发生概率有多大,无法定量测出风险值的大小。对于不同的项目,各个不确定因素发生相对变动的概率是不一样的,因此两个同样敏感的因素,在一定的不利的变动范围内,可能一个发生的概率很大,另一个发生的概率很小,这也是敏感性分析解决不了的。

基于事故树分析法的中小房地产企业风险分析

决策树法是一种用来分析和进行风险估计的方法。决策树法主要适用具有某些可以确定的结果的问题和多阶段决策分析;在运用中通过不断的“剪枝”,最终确定最好的决策方案。基于决策树原理演化出了可以针对中小房地产企业风险分析的事故树分析法。

通过事故树分析法,可以利用树状图形由上朝下分枝,越分越细的特点,事先对可能引起房地产投资风险损失的风险事件进行研究,对引起风险事件并导致风险损失的各种原因进行逐级详细分析,最后确定风险因素。在房地产投资风险识别中,事故树分析法不但能查明开发项目的风险因素,估计出导致风险事件的各个基本事件的主次程度,还可通过运用数理统计等相关知识和历史资料求出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一个可能的住宅滞销的潜在风险事故树见图3。

例如,如对某住宅销售风险的识别可通过图3所示的事故树来识别:房地产产品滞销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开发商投资决策失误和营销策略不当等,而投资决策失误又可能是因为投资时机、物业位置和物业类型等选择不当,逐级往下,越分越细,最后形成一个事故树,房地产滞销的风险因素也就全部识别清楚了。

参考文献:

主要投资决策方法的优缺点范文第3篇

(一)近三年考试分值表 如表1所示:

(二)考试分值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财务管理》考题中近三年总题量保持在51题,且题型保持相对的稳定;客观题和主观题的分值比例为55%和45%,主观题的题量虽只有6道题,但分数比重较大;而且对考生的计算和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分析能力的要求较高。

二、2010年《财务管理》教材变化情况与基本结构

(一)教材变化情况2010年教材与2009年相比较,内容变化很大。由原来十二章的内容改为八章的内容:删除了原教材的第二章、第三章、第五章;将原教材的第七章、第八章合并成新教材的第三章(筹资管理),将原第九章、第十一章的部分内容合并成新教材的第六章(收益与分配管理);新增了一章税务管理,为新教材的第七章;原教材的第一章(财务管理总论)、第十章(财务预算)、第四章(项目投资)、第六章(营运资金)、第十二章(财务分析与业绩评价)改为新教材的第一章(总论)、第二章(预算管理)、第四章(投资管理)、第五章(营运资金管理)、第八章(财务分析与评价)。

从图1可以看出,《财务管理》教材共八章,分为三大部分。其知识体系的脉络是非常清楚的,具体的命题要点分析如下:

一是基础知识,本部分为第一章总论,主要出客观题。第一章,主要介绍财务管理目标、财务管理环节、财务管理体制以及财务管理环境,为以后章节的内容奠定基础。本章一般会出四、五道客观题,要求考生根据考试大纲的基本要求,阅读教材、熟悉基本内容。第一节重点掌握四种财务管理目标的优缺点;第二节重点注意各环节之间的关系;第三节重点注意分权与集权的选择;第四节重点注意经济环境和金融环境。

二是财务管理的主体内容。本部分包括筹资管理(第三章)、投资管理(第四章)、营运资金管理(第五章)、收益与分配管理(第六章)、税务管理(第七章)共五部分内容,为本课程的重点内容,本部分除了出客观题,也是主观题的主要出题点。第三章,第一节注意资本金制度;第二节注意股权筹资中有关普通股筹资和留存收益筹资的优缺点,掌握股权筹资的特点;第三节注意融资租赁的租金构成和租金的计算,掌握各种长期负债筹资的特点;第四节掌握可转换债券筹资和认股权证筹资的优缺点;第五节注意掌握销售百分比法及高低点法;第六节注意掌握个别成本及平均资本成本计算,掌握三个杠杆的计算与分析,掌握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法。第四章,第一节注意投资决策及其影响因素、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第二节注意净现金流量的内容和估算,掌握净现金流量的计算;第三节着重掌握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的计算;第四节掌握独立方案财务可行性评价,多个互斥方案的决策(尤其是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法、年等额净回收额法和计算期统一法的应用)以及特殊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第五章,第一节注意营运资金管理战略;第二节注意目标现金余额的确定以及现金管理模式;第三节着重掌握应收账款信用政策和收账政策的决策问题;第四节注意掌握存货经济批量模型及再订货点的确定;第五节掌握与银行借款有关的信用条件的规定,放弃现金折扣成本的计算及其运用,短期融资券的优缺点和应收账款保理。第六章,第一节注意收益与分配管理的内容;第二节注意掌握指数平滑法以及以成本为基础的定价方法;第三节注意掌握标准成本差异的计算和分析方法,掌握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的考核指标的计算;第四节注意股利理论,掌握确定收益分配政策时应考虑的因素,掌握剩余股利政策和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的运用(与其他章结合出计算题或综合题),掌握股票股利、股票分割、股票回购的特点;第七章,第一节注意税务管理的各内容构成;第二节注意掌握债务筹资、股权筹资的税收筹划;第三节注意掌握研发税收筹划及直接投资税收筹划;第四节注意掌握采购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的税收筹划;第五节注意掌握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及亏损弥补的税务管理;第六节注意税务风险识别和评估、税务风险应对策略和内部控制。

三是财务管理的主要环节。本部分包括第二章、第八章共两章内容,为全书次重点。本部分除了出客观题,也是主观题的主要出题点。第二章,第二节掌握弹性预算、零基预算、滚动预算的优缺点;第三节注意目标利润的测算方法,销售预算的编制,直接材料采购预算的编制以及现金预算的编制。第八章,第一节掌握因素分析法的应用;第二节注意管理层讨论与分析;第三节着重掌握杜邦分析法,注意绩效评价的评价指标。

三、近三年《财务管理》命题规律

(一)严格命题范围:考试大纲与指定考试用书考试大纲是考核时的纲领性资料,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全面性,包括了基本的财务管理知识框架;指定用书是大纲的具体化和细化,是考生最应该认真掌握的内容。考试大纲和指定用书既是考生复习的范围,也是考试命题的基本依据。从这些年考试的试题来看,基本上没有超过考试大纲和考试用书范围的试题。因此,考生应当以书为本,吃透教材,全面掌握考试用书的基本内容。

(二)考试命题重实务性,兼顾理论性且侧重于能力的考查《财务管理》考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以实务为重、结合理论。因为会计资格考试的对象主要是从事实务工作的会计从业人员,考核目标是检验考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基本理论水平。因此,考试的重点在于对实务方法的掌握,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尤其是理论在实务中的运用。不过近几年考试中,涉及到理论方面的试题多围绕基本理论,难题、偏题、怪题较少。因此,考生在准备理论部分时,关键是要真正理解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方法。如单选题、多选题和判断题等客观性试题中多会出现理论性问题,其目的是考查考生是否真正理解这些概念与原理。而实务操作技能主要集中在计算题和综合题,这类题目综合性强,侧重于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因此,考生要在有效理解的基础上,积极思考,特别是结合平时实务经验,仔细体会、理解基本理论在实际中的运用,最好尝试用基本理论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思路。思考不仅仅有利于通过考试,也可以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需要强调的是《财务管理》与《会计实务》和《经济法》课程有一个重大区别,就是绝大部分内容不存在准则、法律规定,许多决策和分析都要依靠决策者自己的职业判断,因此,对于综合性强的试题,教材上往往没有标准答案,只有积极的思考,有意培养思路,才可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三)考试涉及面广,题量大、综合性强,重点难点突出总体看来,各年的题量都在50道左右,题量较大。仔细看来,各年试题考点覆盖面很广,考题的综合性强。特别在多选题、计算题和综合题中,涉及到多个考点,因此,考生不仅要熟悉教材,而且要对教材各章内容融会贯通,并且具有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近几年命题中,虽然各章的内容或多或少均有涉及,但重点比较明确,难点也较突出,如第三章资金需求量预测的销售百分比法与其他章节的结合,

息税前利润的计算与第四章净现金流量、净现值以及内部收益率的结合,每股收益分析法与第七章权益筹资、债务筹资的税务管理的结合,杠杆的计算与第六章投资中心的评价指标的计算以及第八章总资产报酬率和净资产收益率的计算结合等。

四、2010年《财务管理》命题趋势预测

(一)题型、题量预测题型、题量将保持稳定,题型仍为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计算题及综合题五种。题量将在51题左右。客观题和主观题分别占55%和45%左右,其中,计算题应在4题左右,综合题在2题左右。

(二)试题难度预测由于教材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使得难度大大下降,所以,估计20IO年的试题难度比2009年还要有所下降。但是必须注意2010年的试题可能更偏重与实际结合。

(三)考点预测财务管理的五大核心内容(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收益与分配管理、税务管理)和财务分析与评价仍是20lO年考核的重点。尤其是第3、4、5、7四章,考生要重点关注其中的计算和综合分析题。

五、《财务管理》学习方法

(一)制定具体的学习计划制定一个详细周密而又切实可行的计划,就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考生也可以根据辅导课程的进度,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笔者建议采用“有所侧重”的原则来分配宝贵的学习时间,“有所侧重”有两层含义:前期侧重理解性章节,如第3章、第4章,后期侧重记忆章节,如第1章、第8章等;侧重当年新增、变化的内容,因为当年新增、变化的内容一般要考到,如第7章。

(二)细读教材三遍第一遍粗读,不求甚解,只要求了解《财务管理》一书的大概知识体系,对主要的内容快速浏览,做适当的标记;第二遍精读,仔细阅读教材各章节,适当选择习题加以练习和巩固主要知识点;第三遍,融会贯通,这一阶段,要注意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应快速看书,寻找自己还未记牢的知识点,对其进行重点理解;只有深刻理解知识点,反复演练习题,熟练掌握其原理和计算方法,才能真正掌握。具体时间可按排如下:第一轮(12、1月份):教材看完第一遍,要求看完就好,坚持到底,不半途而废,不做题目;第二轮(2、3月份):开始做题,同时教材看第二遍。要求做如经科版《精选题库》,每门课程一本,此外看根据做题进度精读教材;第三轮(4月份):融会贯通,教材第三遍。要求开始做综合专题,精做研做,彻底搞懂,举一反三;第四轮(5月一考试前):补缺拾差,教材第四。要求做模拟题,回顾自己的专题总结,回顾历年真题,完成全部教材学习。

(三)选择典型的例题练习做练习既可检验看书的效果,又可增强看书的效果,对于应试非常既必要又重要。在看教材第二遍的同时,可就各章的内容做一些典型习题,力求掌握该章的重要知识点;在看教材第三遍的同时,要选择一些跨章节综合题(历年考题)演练,力求前后知识点的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考前应做5-6套左右质量较高的模拟试题,两天一套,最好安排和《财务管理》的考试时间保持一致(即上午做),一直持续到考前,做完试题后,可针对做题的情况,再将教材浏览一遍,做最后一次补缺。这既可以检验自己综合应试能力,也可以检验自己是否已进入考试状态。值得注意的是,千万不要放弃书本,一味做题。只有弄懂教材,掌握了主要知识点,系统地掌握全书的内容,才能真正提高做题的速度和准确性。

(四)提高一次性计算准确的能力《财务管理》考试题量大、难度深,考的是知识点掌握的熟练程度和临场应变能力。考生在平时做题时只给自己一次计算的机会,不要养成检查的习惯,克服粗心的毛病,提高计算精确度。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考生可以在平时注意培养对数字的敏感性,多动手计算。

六、《财务管理》应试技巧

主要投资决策方法的优缺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EVA BSC 关系分析

经济增加值(EVA)和平衡计分卡(BSC)是当今两种最具代表性的企业管理理论,超过一半的500强企业正在使用,随着中国企业的快速成长和成本优势的丧失,向管理要效益和竞争力成为必经之路,因此,有必要对EVA和BSC的概念、优缺点及关系弄清楚,避免盲目崇拜和病急乱投医。

一、EVA概述及优缺点分析

(一)EVA概述

EVA(Economic Value Added)国内译为经济利润或经济增加值,由1982年美国思腾思特咨询公司(Stern & Steward)提出,被誉为“当今最为炙手可热的财务理念”,埃巴(AL Ehrbar)称“EVA是现代管理公司的一场革命,EVA不仅仅是一个高质量的业绩指标,它还是一个全面财务管理的架构,也是一种经理人薪酬的奖励机制”。

EVA指从税后净营业利润(NOPAT)中扣除资本成本后的所得。其核心是资本投入也有成本,企业盈利只有高于资本成本(包括股权成本和债务成本)时才为股东创造价值。其核心计算公式为:

EVA=税后净营业利润(NOPAT)-投资资本总额(TC)*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WACC)

(二)EVA优缺点分析

1.EVA优点分析。(1)从股东角度出发,真实反映企业经营业绩。EVA与企业传统利润指标的最大区别在于考虑了权益资本的机会成本,从而更准确地评价企业或部门的经营业绩,反映资产真实运作效率。正如彼得·德鲁克所说:“在一家公司获得大于其资本成本的利润回报之前,它的经营都是处于亏损状态的,只要企业对经济的回报小于对资源的损耗,它就是在摧毁财富,而不是创造财富。”(2)EVA使股东利益与经营者利益一致。EVA同时作为一种激励机制,使得经营者的薪酬直接与增量EVA挂钩,真正把经营者与股东的利益统一起来。主要有:

EVA激励经营者从股东角度出发,做出有利于创造股东财富的决策,避免决策次优化。

EVA着眼于企业长远发展,鼓励经营者适当的长期投资决策,如将研发费用、教育培训资本化,减少经营者的短期行为。

EVA采用单一财务指标,终结企业多种经营目标混乱的局面,使得各部门与企业总体目标保持一致。

2.EVA局限分析。(1)指标适用范围有限。EVA指标大于0才为企业创造价值,薪酬激励强调增量部分,因此并非适用企业所有阶段或所有部门。对于初创期企业,EVA难以大于0,对于衰退期企业,难以有增量EVA,对于企业不同部门也类似。(2)计算方法复杂。EVA的计算公式中,要调整指标太多,如果按国际会计准则(GAAP)调整,要精确计算EVA,涉及调整事项达160多项,计算复杂,也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另外,资本成本的计算公式有诸多版本,理论上尚未统一,且各家企业的实际情况、所处环境也不同,从而导致他们的机会成本也会不一样。(3)EVA不能揭示企业业绩的非财务动因。EVA不能避免作为财务指标的单一性、滞后性,不能提供如客户、员工、流程及创新等方面的非财务信息,不能揭示驱动企业业绩的动因,无法从根源去改善和提高企业业绩。

二、BSC概述及优缺点分析

(一)BSC概述

BSC(Balance Score Card,平衡计分卡)是由哈佛商学院罗伯特·卡普兰和戴维·诺顿于1992年发明的一个战略管理与执行的工具,被誉为“75年来最伟大的管理工具”。

它将企业战略目标逐层分解到财务、顾客、内部流程、员工四个维度的具体绩效考核指标,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完成建立起可靠的执行基础。

平衡计分卡四方面的内容和主要指标如下:

1.财务方面:主要体现股东利益。主要指标包括营业利润、资本报酬率、经济附加值、现金流量等。

2.客户方面:主要体现客户利益。主要指标包括市场占有率、客户满意度、老客户保持率、新客户获得率及具体客户获利能力等。

3.内部流程方面:主要为实现股东和客户利益所必需的核心内部流程,包括以客户为中心的创新、经营及售后三个流程,主要指标包括新产品设计周期、新产品收入占比、制造周期效率、次品率、返工率、收款周期、服务效率等。

4.创新与成长方面:主要为实现以上三个目标的基础和持续能力。主要指标包括员工满意度、员工生产率、战略工作胜任率、战略信息可用性、个人/团队/部门战略目标一致性等。

(二)BSC优缺点分析

1.优点分析。(1)克服财务指标的片面性、短期性,从多角度评价和衡量驱动企业战略成功的因素。(2)克服传统指标的滞后性,除成果指标外,加入驱动领先指标,强调结果,更注重动因和过程。(3)统一全员思想,有利于全员、全组织行动目标一致。(4)注重培养员工核心能力,有助于实现企业长期目标。

2.缺点分析。(1)指标设计困难:要求各指标为实现战略的动因指标,各企业情况千差万别,难以统一战略相关的价值链因果指标;另外,不能量化就不能管理,实务中很多指标无法量化,如服务效率、战略工作胜任率、战略信息可用性等。(2)执行困难:平衡计分卡与传统财务管理差异甚远,选择平衡计分卡就意味着企业进行改革,意味着触动既得利益群体。(3)成本高昂:除战略制定风险外,平衡计分卡的执行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涉及所有人员、所有流程,并需要强大的信息系统支持,投资较大。(4)考核困难:传统的财务指标易量化、可信度高,平衡计分卡的大量指标不易量化,即使能量化,权威性和可信度也不高,导致绩效考核认识方面不一致。

三、EVA和BSC关系分析

(一)相同点分析

1.企业价值理念相同:EVA强调超过资本成本的利润才为企业创造价值,BSC从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及员工四个角度分析企业价值。

2.注重薪酬激励结合:EVA给出了具体的薪酬激励方案,通过对增量EVA的科学分配激励管理者;BSC无具体激励方案,但强调平衡计分卡最终落实到个人,并与薪酬激励相结合,以确保各项指标得到落实。

3.注重企业长期发展:在EVA的调整事项中,对影响企业长期发展的诸如研发投入、教育培训支出,作为资本化处理,以鼓励管理者做出长期决策;BSC通过对影响企业价值的动因分析和指标建立,使企业长期竞争力的建立得以落实。

(二)不同点分析

1.适用范围不同。EVA使用简便,成本较低,适用成长期和成熟期阶段的中小企业,而BSC强调精细化管理,实施成本较高,适用于有一定管理基础的大型企业。

2.资本观念不同。EVA的资本成本主要指财务账面资本,而BSC的资本还包含财务未能核算的客户、员工及流程管理等无形资产。

3.指标体系不同。EVA主要依靠单一的财务指标,易于管理和计算,而BSC包括四方面的多指标,难以管理和计算。

4.作用机制不同。EVA主要通过设立结果指标来趋动过程管理,而BSC通过动因指标的设立,驱动结果指标的完成。

综上,EVA和BSC各有优缺点,适用范围亦有差异,各企业可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使用。对于中小企业,效率和结果第一位,建议先从EVA管理开始;对于大型企业,精细化管理和长期竞争力是关键,建议以BSC为主,并将EVA融入到财务指标,并根据企业管理重心赋予适当权重,同时可参考EVA,务必建立自己的薪酬激励体系,并结合全面预算管理来落实。

参考文献

[1]罗伯特·卡普兰,大卫·诺顿.平衡计分卡—化战略为行动[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4.44.

[2]印猛,李燕萍.基于BSC和EVA整合战略管理的应用研究,南开管理评论,2006,(5):83-88.

主要投资决策方法的优缺点范文第5篇

一、预测阶段

预测阶段主要指投资前期,即从投资意向形成到项目制定投资计划这一时期,这一阶段的中心任务是对工程项目进行科学的论证和决策,是项目管理的关键时期。预测阶段包括四个步骤:

(一)对项目初选后认为可行的工程项目,编写项目建议书编制项目建议书的目的是提出拟建项目的轮廓设想,分析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说明技术上、市场上、工程上和经济上的可能性,向政府推荐项目,供政府选择。项目建议书经规定程序批准后,称为“立项”,项目即可纳入项目建设前期工作计划,列入前期工作计划的项目可开展可行性研究。

(二)进行可行性研究,做好项目财务评价和投资条件评价可行性研究是投资项目建设前期研究工作的关键环节,是投资项目决策的依据,不仅可以作为项目设计的依据,向银行贷款的依据,而且可以作为办理开工手续、项目实施、项目评估的依据。从财务管理的角度看,在可行性研究中,最重要的是财务评价。财务评价可采用动态投资评价方法结合静态投资评价方法的方式。可行性研究中另一个重要的步骤是投资条件评价。投资条件评价是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项目的内外条件能否满足项目建设和生产的需要及其利弊得失作出评价,以判断项目生存的可能性和可靠程度。项目的投资条件内涵广泛而繁杂,既包括项目本身的内部条件,又包括与之配套协作的外部条件;既包括可以控制的静态的稳定条件,又包括难以掌握的动态的不确定条件。投资条件评价重点放在对外部的、动态的不确定条件的评价上。

(三)选择合适的设计部门,编制工程概预算文件工程设计一般采用两阶段设计,即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在初步设计阶段需由设计单位编制工程设计概算。设计概算一定要严格按照设计方案及其相应的施工方法进行编制,而且编制出的设计概算不允许突破投资估算允许幅度范围。施工图设计应根据已批准的初步设计进一步对所审定的修建原则、设计方案、技术决定加以具体和深化,最终确定各项工程数量,提出文字说明和适应施工需要的图表资料,以及施工组织设计,并且编制相应的施工图预算。

(四)上级部门批准后下达投资计划和年度投资计划设计文件按规定程序批准后,应按照经批准的项目初步设计和总概算,下达项目投资计划。根据总概算和工期合理地安排分年度投资,编制年度投资计划和用款计划。

二、控制阶段

控制阶段主要指投资建设期,即从筹集建设资金开始到工程竣工验收、交付使用这一时期。控制阶段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一)筹集项目资金,优化资本结构供电企业生产涉及国家安全,必须由国家垄断经营,建设资金的取得不可能通过资本市场取得公众资金。因此,在保证了项目资本金的来源之后,其余投资额主要依靠长期负债融资取得。长期借款是供电企业筹集建设资金的一个主要渠道。供电企业经济效益良好,信用等级高,因此在选择银行方面具有很大的主动性,供电企业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取得经济合理的银行贷款。

企业在筹集项目资金时,应考虑筹资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保证最佳的资本结构。在进行筹资决策时,应利用加权平均资本成本,选择资本成本最低的筹资方式,降低财务风险,使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资本结构最优。

(二)规范招授标活动和合同管理基建项目有了资金保证之后,工程项目建设进入实质性阶段,开始工程项目招投标活动。工程项目招投标活动是程序性很强的经济活动,招投标活动当事人应当按照法律程序开展活动。招投标活动结束后,应签订工程项目合同。供电企业在签订工程项目合同的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保证合同主体的资格合法;应当具备合同的一般条款,明确各条款内容,杜绝含糊不清;合同的形式必须采用书面形式;必须签订违约责任及解决争议的方法。规范招投标活动,保证合同的有效性,是基建财务管理体系的重要一环。

(三)做好建设期项目成本控制工程项目实施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系统,为实现基建目标,参与项目建设的有关各方必须在系统控制理论指导下,围绕工程建设的工期、质量和成本,对项目的实施状态进行周密、全面的监控,把投资的发生控制在批准的投资限额之内,随时纠正发生的偏差,保证项目投资管理目标的实现,有效使用人力、物力、财力,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项目成本控制主要包括施工费的控制、材料费的控制和其他费用的控制。

(四)控制施工方案变动引起的工程成本变动工程项目中标后,必须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技术上先进可行和经济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结合项目所在地的经济、自然地理条件、施工工艺、设备选择、工期安排的实际情况,比较所采用的施工方法与标书编制时的不同,或与定额中施工方法的不同,对可能出现的由于施工方案变动而引起的各项费用充分预测,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费用开支。

(五)及时办理固定资产估价入账手续供电企业在工程验收之后,财务部门应根据项目管理部门提供的工程验收和工程移交的书面证明,作为可使用状态的时间点,来估价转增固定资产,以正确及时地反映企业的资产状况,及时提取折旧,准确核算企业的经济效益。然后财务部门要在各项目有关部门的配合下进行工程竣工决算的编制,待竣工决算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据以调整固定资产价值和折旧数额。

三、分析阶段

工程项目竣工、移交资产之后,基建财务管理体系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分析阶段。分析阶段也叫项目后评价阶段。

(一)项目后评价的范围项目后评价的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项目目标的后评价。在项目后评价中,项目目标和目的的评价的主要任务是对照项目可研和评估中关于项目目标的论述,找出变化,分析项目目标的实现程度以及成败的原因,同时还应讨论项目目标的确定是否正确合理,是否符合发展的要求。项目目标和目的后评价通过变化原因及合理性分析,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为项目决策、管理、建设实施信息反馈,以便适时调整政策、修改计划,为续建和新建项目提供参考和借鉴。同时可根据分析,为宏观发展方针、产业政策、价格政策、投资和金融政策的调整和完善提供参考依据。

(2)项目决策阶段的后评价。对项目决策的后评价包括项目决策程序、决策内容和决策方法分析三部分内容。项目决策程序分析主要分析项目立项决策的依据和程序是否正确,是否存在先决策后立项、再评估,违背项目建设客观规律,执行错误的决策程序等。项目决策内容评价分析应对照项目决策批复的意见和要求,根据项目实际完成或进展的情况,从投资决策者的角度,分析投入产出关系,评价决策的内容是否正确,能否实现。项目决策方法分析包

括决策方法是否科学、客观,有无主观臆断,是否实事求是。

(3)项目准备阶段的后评价。对项目准备的后评价,包括项目勘察设计、投资融资、采购招投标、开工准备等方面的后评价。项目勘察设计的后评价要对勘察设计的质量、技术水平和服务进行分析评价。投资融资项目后评价主要应分析评价项目的投资结构、融资模式、资金选择、项目担保和风险管理等内容,评价的重点是根据项目准备阶段所确定的投融资方案,对照实际实现的融资方案,找出差别和问题,分析利弊。同时还要分析实际融资方案对项目原定的目标和效益指标的作用和影响,特别是融资成本的变化,评价融资与项目的债务的关系和今后的影响。在可能的条件下,后评价还应分析是否项目可以采取更加合理经济的投融资方案。此外,项目贷款谈判也是后评价应该关注的方面。对采购招投标工作的后评价,应该包括招投标公开性、公平性和公正性的评价,后评价应对采购招投标的资格、程序、法规、规范等事项进行评价,同时要分析该项目的采购招投标是否有更加经济合理的方法。对项目开工准备的后评价是项目后评价工作的一部分,特别是项目建设内容、厂址、引进技术方案、融资条件等重大变化可能在此时发生,应注意这些变化及其可能对项目目标、效益、风险的影响。

(4)项目建设实施阶段的后评价。项目建设实施阶段的后评价包括:项目的合同执行情况分析,工程实施及管理,资金来源及使用情况分析与评价等。项目实施阶段的后评价应注意两方面的对比,一方面要与开工前的工程计划比,另一方面还应把该阶段的实施情况可能产生的结果和影响与项目决策时所预期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偏离度,并在此基础上找出原因,提出对策,总结经验教训。应注意的是,由于对比的时点不同,对比数据的可比性需要统一,这也是项目后评价中各个阶段分析时需要重视的问题之一。

(二)项目后评价的内容项目后评价的内容主要有:第一,项目的技术经济后评价。项目的技术后评价主要是对工艺技术流程、技术装备选择的可靠性、适用性、配套性、先进性、经济合理性的再分析。项目的财务后评价与前评估中的财务分析在内容上基本是相同的,但评价中采用的数据不能简单地使用实际数,应将实际数中包含的物价指数扣除,并使之与前评估中的各项评价指标在评价时点和计算效益的范围上都可比。项目的经济后评价内容主要是计算经济内部收益率和经济净现值等指标,分析项目的建设对当地经济发展、所在行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对提高当地人口就业的影响和推动本地区、本行业技术进步的影响等。经济评价结果同样要与前评估指标对比。第二,项目的环境影响后评价。项目的环境影响后评价是指对照项目前评估时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审查项目环境影响的实际结果,提出一份单独的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一般包括5部分内容:项目的污染控制、区域的环境质量、自然资源的利用、区域的生态平衡和环境管理能力。第三,项目社会评价。社会评价包括社会效益与影响评价和项目与社会两相适应的分析。社会效益与影响是以各项社会政策为基础、针对国家与地方各项社会发展目标而进行的分析评价。项目与社会相互适应性分析包括项目是否适应国家、地区(省、市)发展;项目的文化与技术的可接受性;项目存在社会风险的程度;受损群众的补偿问题;项目的参与水平;项目承担机构能力的适应性;项目的持续性。

(三)项目后评价的工作程序项目后评价的工作程序为:接受后评价任务、签定工作合同或评价协议;成立后评价小组、制定评价计划;设计调查方案、聘请有关专家;阅读文件、收集资料;开展调查、了解情况;分析资料、形成报告;提交后评价报告、反馈信息。

四、该体系的优点分析

通过预测、控制、分析阶段,使项目建设程序完成了从事前、事中到事后三个阶段。剖析“预测――控制――分析”新体系,主要有以下三个优点。

(一)在项目前期采用科学的预测方法,使投资决策更准确“预测――控制――分析”新体系在项目前期采用净现值法、内含报酬率法等科学的预测方法,引入现金流量的概念,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和投资的风险价值。该体系将动态分析和静态分析结合起来,互为补充,不但对某一具体时间和地点、具体投资情况进行静态分析,还要引入时间变数,从发展、变化的角度进行分析,以研究投资客体的变化和发展规律,加强具有预见性的指导,从而使投资方做出更科学合理、准确的投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