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媒介经营与管理分析

媒介经营与管理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媒介经营与管理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媒介经营与管理分析

媒介经营与管理分析范文第1篇

【关键词】台塑企业;成本管理;特点

Abstract:Formosa Plastic Group pursuit rational management.The management characteristics that the diligence and aim at absolute perfection is particularly the point to study for state-owners enterprise.This paper emphatically introduced the cost accounting system of cost managment,unit cost analysis and target management.

台塑企业是王永庆兄弟于1954年创办,初期为生产PVC的福懋塑料公司,后更名为台湾塑料公司,简称台塑。经过近60年的发展,台塑已形成以炼油化工为主,电力、电子、钢铁等产业并行发展的跨国公司,以台湾塑胶、南亚塑料、台湾化纤、台塑石化四大公司为核心,由129家关系企业(不含学校)组成,员工超过十9.9万人,每年营业额占台湾GDP的百分之十几,是台湾第一大民营企业。

台塑企业的经营理念:勤劳朴实、止于至善、永续经营、奉献社会。

突出特点:管理制度化,制度表单化,表单信息化。

其企业特点在财务成本管理中也有充分体现。

一、以成本中心为单元的成本管控

在成本管控方面,台塑公司实行“成本中心和利润中心”管理,将企业分成一系列的“利润中心”,再将每个“利润中心”分成若干个“成本中心”,并以成本中心为最小绩效控制单元,以“追根究底”的管理理念进行成本分析和管理,不断降低制造成本,提高管理品质。

台塑企业各公司依其产业类别划分为若干事业部,使各个事业部都能够实际配合本身的组织编制、制造程序、产品结构等需要,统筹整体的产销作业,全盘规划经营目标,以符合产销一元化和责任经营的原则。同时实施利润中心制度将事业部以各厂或各产品各自成立计算损益单位,透过会计的管理分析报表,就投入的成本和产品的收入衡量经营绩效,并显示出经营责任的归属,以追求经营的更合理化。

台塑企业的利润中心一般以组织为单位设置,各事业部为较大的利益中心,各事业部之下再依厂、处、组、课或不同产品划分为较小的利益中心。

另外,台塑企业中采用设置生产中心的方式细分成本中心,直接生产部门设生产中心,并依照设备或制程再细分不同的成本中心,其它非直接生产部门、营业及管理部门设成本中心、主要用于控制费用。以某两台装机的发电厂为例,设置两个生产中心,即两台机组MTI和MT2。所有成本、费用发生都能归集到两台机组中去,电厂若干个成本中心都能一一对应到生产中心。

为便利实施责任会计制度,正确计算各利益中心损益及各成本中心费用,并进一步进行绩效评核,每一部门都设有组织部门代号,各项收入与支出全部依部门代号正确归属。

以某电厂为例,电厂下设52个成本中心和20个费用部门,成本中心架构图如图1。

图1中,各成本中心首先以“谁使用,谁承担”的原则归集其实际发生的直接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同时系统按照设定好的程式原则,将厂(课)务发生的间接成本分摊至与之相关的成本中心。间接成本在成本中心分摊的原则主要有:

1.按照成本中心固定资产账面原值作为权重进行分摊,如:发电厂运转一课课务发生的成本要按照锅炉、汽机、脱销等成本中心的固定资产原值作为权重,分摊记入各自成本中心。

2.按照成本中心人数进行分摊,如:发电厂厂务、储训部门费用依发电厂各课(运转一课、二课、公用课、输储煤课)编制人数进行分摊。

3.按照成本中心实际耗用资源数量进行归集,如:“MT1水塔”归集的成本包括其使用的冷却水成本,制造工业水所耗用的直接材料、人工,设备折旧等;

各成本中心归集的成本,以及费用中心归集的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按照系统设定好的原则(按照业务量或均摊的形式)分摊至生产中心,形成生产中心的成本和费用的归集。生产中心归集成本、费用的内容主要有(以MT1机组为例):

1.按照MT1机组实际耗用资源数量进行归集,如:MT1机组使用的燃料、工业水、超纯水等数量直接计入MT1机组相关成本,保养厂汽机课修理阀门的费用会归集到相应的机组,且只有费用发生时才计入成本中,如物资采购后未领用出库的物资只体现的是现金流,只有在出库时才体现成本的发生,由ERP记录到对应的成本中心。

2.按照MT1机组所属的设备账面价值进行归集,如:财务课按照设备账面价值明确划分机组的设备折旧成本;

3.按照均摊原则进行归集,如管理部门发生的费用、发电公用课等负责公用流体的生产部门发生的成本;

4.按照机组占用资产和权益金额比重计算并分摊实际财务费用,即MT1、MT2机组耗用原、物料等资源占用的资金、MT1、MT2机组形成的应收账款占用资金、MT1、MT2机组下设备占用资金形成的资金使用成本,加上公共设备均摊的资金成本,剔除各自所占用权益性资金成本后,形成各机组应承担的财务费用;

5.按固定资产比例确定修理费基准。机组维护费以占固定资产比例确定,主要考虑两台同容量机组如果存在投资差异大或进口设备多等可能会引起机组实际维护费有较大差异。

成本归集流程图见图2。

二、单元成本分析

单元成本是以产品单位成本的各项构成要素为分析基础,将每一成本的发生来源分成细目,逐项深入探讨,追本究底以达到分析改善的目的。在以成本中心为单元的成本管控模式下,台塑的信息系统中形成了十分明细的作业成本信息,台塑集团充分地运用这些明细成本信息,结合成本管控的需要,逐月及时跟踪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之间差异,追根究底,查找成本差异形成原因,落实改进责任,不断合理地降低成本。

单元成本分析是针对组成产品单位成本的各构成项目逐项深入分析与研讨的。例如产品单位成本可分为单位制造成本、单位管理费用、单位财务费用,其中单位制造成本可分为单位原料成本、变动制造费用及固定制造费用,单位变动制造费用又可再细分为变动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对这些个别成本单元进行分析的过程可以视为成本归集的逆向操作。

台塑成本追溯分析流程图1见图3。

台塑成本追溯分析流程图2见图4。

透过单元成本分析所显示的问题点,可深入了解公司经营的实际状况,台塑集团正是以单元成本追根究底的管控方式,发掘异常并加以改进,求得合理的成本作为管理上的依据以及经营决策的基础。

三、目标管理

在台塑企业,目标管理主要是以利润中心作为执行目标的媒介,每年设定能耗、物耗等成本的降低目标,并分解落实到各公司、事业部、厂等各级成本中心,各成本中心依据设定的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进行差异比较,并结合成本管理作业与绩效管理作业,考核其达成目标成果的程度,追踪未达成目标的原因,发掘问题点及改善异常,本着实事求是、追根究底的精神,点点滴滴降低成本、持续提高经营绩效,永续企业经营,止于至善。

设定目标成本:运用单元成本分析方式,以产品的各成本项目中的原始构成要素,逐项作点的深入分析,据以设定目标成本。

修订目标成本:通过异常管理方式,对实际成本的差异进行分析后加以改善解决,同时依改善效益再行设定新目标值,如此周而复始,追求绩效的提升。

目标管理循环的运作模式见图5。

1.建立目标成本

在目标建立阶段,首先由生产部门设定标准成本,然后依标准成本制定年度目标,经审查批准后,录入计算机以进行责任落实和统一监控。

目标成本的制订追求合理性,为保证目标值合理,台塑使用单元成本分析法来制订标准成本即目标成本,目标成本的制定共有三个参考值:第一是理论根据,第二是同行业中先进企业的实绩;第三是本企业历史最佳实绩。

2.绩效差异比较与异常反应

在目标执行过程中,计算机会记录生产部门的各项生产纪录,经理室就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进行差异比较,提出异常反应单。

目前全台塑企业统一设定各项成本及费用项目的差异率为正负偏差30%,但对于不可控制的项目如折旧、保险、税费等则不设定差异目标。

3.绩效差异分析及改善

相关部门收到经理室提出的成本异常反应单与绩效评核表时,就异常项目进行项目分析与提案改善,或修订先前的目标,总经理室就目标修定与异常改善项目设定跟催进度。

4.绩效跟催改善

台塑每年提出的改善方案有二三千件,改善案全部由电脑控管,策化部将改善方案的期限、负责人员输入电脑,编排立案号,以使计划能确实执行。

媒介经营与管理分析范文第2篇

证券电子商务的概念

证券电子商务是证券行业以互联网络为媒介为客户提供的一种全新商业服务,它是一种信息无偿、交易有偿的网络服务。其基本内容包括:1.证券电子商务能为企业及投资者提供投资理财的全方位服务;2.证券电子商务所需条件是互联网络的普及、货币电子化和解决网络安全问题(微观、宏观)等。证券电子商务比其它行业电子商务少了电子商务三大要素之一的物流,因此证券电子商务能够更快更好地实现;3.证券电子商务能够为投资者提供国际经济分析、政府政策分析、企业经营管理分析、证券板块分析、证券静态动态分析等方面的服务;4.证券电子商务能够以每日国内外经济信息、证券行情、证券买卖、投资咨询、服务对象的辅助决策分析及提供特别专题报告等方式来为投资者服务;同时也提供外汇、期货等方面的辅助服务方式。

特点与典型模式

证券电子商务就是运用最先进的信息与网络技术对证券公司原有业务体系中的各类资源及业务流程进行重组,使用户与内部工作人员通过互联网或电话语音就可开展业务与提供服务。其特点主要表现为:

1、虚拟性:所有的交易与服务均通过WEB或电话呼叫中心自动进行,不许借助店面或工作人员的帮助;由于是虚拟的,服务可以跨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2、个性化:所有服务可精确的按照每个用户的需要进行。服务方式可以是主动服务,也可是被动服务。

3、成本低:由于服务的虚拟性,对原有事务性工作的场地及人工不再有要求,加上技术进步对信息处理效率的极大改进,因而有效降低了证券公司的基础运营成本。

4、优质服务更为重要:由于硬件不再重要,网络的竞争只能依靠软性的服务。并且网络跨越时空的能力会将这种优势服务的能力无限制放大。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在网络经济模式下更是一条不变的规律。

5、创新是竞争的要素:由于网络缩小了时空的概念,因此任何一种新的业务思想或技术很快能被对手效仿,为始终保持领先,企业只有依靠不断的创新才能保证竞争的优势,否则会很快被竞争对手超越。

6、技术是核心资源:在证券电子商务中,技术构成了服务与业务的基础平台。因此技术不仅仅是一种手段,还是核心的资源。技术的创新便可意味着服务与业务的创新。

证券电子商务的典型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E——Trade模式:完全以WEB方式提供纯虚拟的投资与服务,其特点就是用尽可能低的折扣吸引对价格在意而对服务要求不高的自助投资者。价格是这些公司的主要竞争模式。这方面的典型代表有E——Trade,Ameritrade等。

2,Schwab模式:同时以店面,电话,WEB向投资者提供服务,客户可自己选择需要的服务模式。注重通过技术手段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希望通过技术手段有效降低成本,进而降低服务价格,不会以牺牲服务为代价。通过有效利用技术来降低成本,改进服务,提供创新的业务模式是这些公司的主要经营特色。这方面的典型代表有Schwab,TDWaterhouse等。

3,MerrillLynch模式:美林证券是美国乃至全球的著名品牌。由于有庞大的客户托管资产作为后盾,美林对于90年代兴起的网上经纪浪潮反应迟钝,迟至99年六月一日才其在线交易系统。

问题和应对策略

1、证券投资主体不合理。我国目前证券投资不是以投资基金和投资经纪为主,而是民众广泛介入,从资源优化配置角度出发,这是不可取的。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规范,证券投资的主要操作者应该是基金管理者、证券经纪人、投资银行管理者等,证券营业部的计算机系统和网络也将有较大的改变。随着证券投资主体的进一步多元化,证券电子商务前景将更加明朗。

2、证券电子商务成本问题。从投资者角度来看,证券电子商务有两方面成本:计算机成本和通讯成本。对于目前我国国民的消费状况,要付出5000元以上的计算机购置费和电话初装费、月租费、通话费,以及网络运行费等等将是一笔不小的支出。从证券商角度来看,证券电子商务有三方面成本:网络设备成本、通讯成本和人力成本。但是对于证券商来说,发展电子商务并不增加太多的投入,与现在的交易方式来比有增有减。因为互联网在线交易多了,证券营业部的数量、经营面积、计算机LAN工作站数量、证券营业部工作人员数量都将减少,服务器容量和性能将要增加和提高,通讯带宽、稳定性等方面要有大的提高,普通工作人员减少,高层次的投资咨询顾问人员将增加。

3、证券电子商务的网络问题。证券电子商务有三方面的网络问题:互联网的安全、网络稳定可靠性、网络速度。互联网的安全不仅是证券电子商务所关心的,它更是整个国家的安全问题,特别是象金融证券业这类国家支柱产业的互联网络,更要严格使用国产关键技术,以确保安全性。所幸的是,最近中科院的计算机网络安全关键技术与产品开发获重要进展,该项目包括:实用非否认协议、智能卡软件安全规范、智能卡安全集成平台、Internet安全集成系统、Internet网络安全监视器、防火墙系列产品、计算机网络安全产品评测、″黑客″入侵防范软件、安全引擎工具包、网络安全教育等。网络稳定可靠性和网络速度问题有赖于我国电信网络和有线电视网络技术的提高,我国证券交易多次发生过交易笔数太大导致证券交易所和证券商计算机及通信系统阻塞事件。

媒介经营与管理分析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品牌营销 中国制造 中国品牌 国际市场

一、引言

今天的国际市场竞争已经跨越了产品竞争阶段,进入了品牌竞争时代。作为企业最核心的无形资产,品牌已经成为竞争制胜的关键。从形式上看,品牌是一种名称、标记、符号或设计,或这些要件的组合运用,而在本质上,品牌是让消费者辨别出产品的销售者或制造者,其要义是销售者向购买者长期提供的一组特定的特点、利益和服务,好的品牌传达了质量的保证。品牌营销是指在营销过程中,以让消费者对品牌的充分理解、认可和接受为出发点,努力作好品牌的计划、控制和实施,持续提高品牌价值和品牌忠诚度。实施品牌经营战略,用品牌营销敲开国际市场的大门,把“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品牌”,是我国企业适应竞争,取得竞争利益的迫切要求。

二、国际市场上品牌营销的作用

相对于国内市场而言,在国际市场上,品牌营销比传统的产品营销具有更大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品牌营销能够有效开拓国际市场。由于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采用统一品牌,从而逐渐形成国际品牌口碑,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人们因品牌而产品,而不是相反,或因产品而产品。它是开拓国际市场的根本保证。在国内市场上,由于在经济体制、政治环境和文化背景等方面是基本一致的,因此,实施产品营销还是品牌营销的差别可能还不是十分突出;但在国际市场上,由于各国的营销环境的巨大差别,纯粹依靠产品打开市场是艰难的。采用品牌经营,实施品牌营销,通过人们接受品牌而接受产品的“曲线营销”无疑是打开国际市场的最为有效和持久的策略。

2.品牌营销有利于节约国际营销成本。实施品牌营销战略,由于各项营销活动紧紧围绕品牌集中进行,一方面可以形成规模经济,获得规模收益;另一方面,可以减少营销人员、营销费用的重复和浪费,从总量上节约国际营销成本。

3.品牌营销有利于企业合理利用资源。采用品牌营销战略,企业围绕一个比较稳定的品牌中心,有效整合企业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有利于帮助企业在现有资源的约束下实现价值最大化。

4.品牌营销有利于企业加强自我约束。品牌作为企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能为企业带来巨大的利益。而品牌的建立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需要企业为此作出巨大的努力。这就迫使企业加强自我约束,格外珍视品牌,维护品牌的持续经营;而不是为了一时的利益趋动损害品牌。这对现阶段我国企业而言,有着格外重要的意义。

三、我国企业国际市场品牌营销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1978-2005年的28年间,我国对外进出口贸易总额平均增长速度达到16.97%,其中出口平均增长速度为17.52%。2005年,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了14219.1亿美元,位于美国(26369.95亿美元)、德国(17447.57亿美元)之后,位居世界第三位,超过了法国、英国和日本;2005年总出口7619.99亿美元,在美国、德国之后,同样位居世界第三。总量上看,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贸易大国。但贸易大国不等于贸易强国。在国际市场上,“中国制造”多,“中国品牌”少,总体上看我国企业品牌营销状况较为落后,表现为:

1.数量上看,出口商品品牌化程度低。我国每年出口的商品中,标有中国品牌的商品的比例非常小;其余的要么没有品牌,要么打着外商品牌。出口商品中中国品牌化程度低,影响了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品牌建设。

2.质量上看,品牌的价值低,竞争力不强。近年来,尽管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也创出了一些有价值的品牌,但就整体万而言,我国企业的品牌价值较低,竞争力不强。产品在市场占有率、利润率和价格上均普遍低于国外同类产品。

3.经营主体上看,经营者品牌意识淡薄。我国企业总体上尚处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初创阶段,企业经营以产品为主,在增加产品数量和提高产品质量方面有着迫切愿望,没有系统的品牌经营战略。相应地,品牌保护意识也非常淡薄。国际上恶意抢注著名品牌的事时有发生,我国企业更是屡遭外商抢注品牌,导致了大量的经济利益和无形资产的损失,阻碍了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品牌建立。

四、开展国际市场品牌营销的对策

实施品牌营销开拓国际市场是我国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的必然选择。徘徊观望与裹足不前只会导致机会的丧失,因此,要求广大企业家从根本上转变认识,抓住机会,有所作为,积极实施品牌营销策略,努力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品牌”的转变。

1.品牌营销的产品策略。产品是营销的核心与载体。一切营销活动都无一例外地围绕产品进行。在国际市场中,企业要做好品牌营销的产品策略,必须树立起“整体产品”概念。产品整体概念将产品分为三个层次,即核心产品、形式产品和附加产品。对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营销而言,每个方面都很重要,不可偏废。就核心产品来说,必须为消费者提供有价值的产品,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就形式产品来说,要改变传统上不重视产品包装的误区,在充分尊重当地习俗的基础上,包装产品,使出口产品既有中国特色,又符合当地需要;就附加产品来说,必须加强售后服务,使消费者对产品有信心。通过上述的努力,逐步建立起产品的良好口碑和声誉。

2.品牌营销的价格策略。在国际市场上,中国产品一向以价廉而著称,但随着产品原料价格的上涨,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普遍增加,低价已经不再是优势。中国商品要进入国际市场,一定要取得超过平均利润的超额利润,不能一味依赖于所谓的成本低、价格廉的优势来参与竞争。价格是产品和服务质量高低的重要信号,在没有其它可资利用的信号时,高价意味着高质,低价意味着低质。在今天人们日益注重生活质量的情况下,一味以低价作为开拓国际市场的策略显然是不明智的,从品牌建设角度看更无异于饮鸩止渴。因此,我国企业要在提高产品、服务质量,树立企业良好形象上下功夫,并逐步提高产品价格,提升品牌价值,从而获得来自品牌的超额利润,实现品牌的持续经营。

3.品牌营销的渠道策略。强大而健全的销售网络是企业拉长产品市场半径的有力支撑,同时又是迅速扩大品牌知名度的有效途径,特别是在当今信息化时代,构建产品的销售网络变得更加重要。在国际市场的渠道建设上,由于国际市场的空间关系,行销环节一般比在国内销售更多,这势必会降低行销效率,影响行销质量。为此,企业要充分利用在国内取得的经验,尽可能地缩短营销环节,采用多种形式扩展行销渠道。可通过与国外大经销商合作,发展战略伙伴关系,形成较为稳定的销售渠道,借助外商的关系和资源建立网络体系,销售网络一旦构筑,也就具有了持续的营销攻势。

4.品牌营销的促销策略。促销是企业开拓新市场、巩固原有市场的重要手段。对于任何一个试图想出色地将品牌推向全球消费者的企业而言,广告和公关是必不可少的。我国企业要在国际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建立起“中国品牌”,必须要敢于和善于运用促销策略。一方面要坚决摒弃“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思想障碍;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在本国做得好的广告,并不等于在海外也能成功,广告宣传的策略必须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当地消费者的文化传统、消费习惯,以及媒介的传播率等问题,在广告上实现“有所投、有所获”。同时,适时适量地开展公关活动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向当地社区捐款建设敬老院、参加社区绿化等社区福利性活动,为企业赢得良好的社会口碑。这是企业长期的无形资产,必将为企业带来意想不到的超额利润,也将为我国企业建立国际品牌打下坚实基础。

总之,国际市场的品牌营销是中国企业的必然选择。中国企业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勇于和善于利用品牌策略,积极努力,开拓创新,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品牌营销之路,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品牌”的大转变。

参考文献:

[1]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分析:分析、计划、执行和控制(原书第9版)[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10月第一版

[2]秦邦建:企业由弱变强的成功轨迹[J].企业研究,2002(8)

[3]张锐:品牌国际化营销的十条通道[J].科学与管理,2003(1)

[4]邹言:战略公关为现代企业国际化营销开道[J].工厂管理, 2001(11)

[5]章锐:宝洁品牌营销术[J].中国商界, 2002(2)

媒介经营与管理分析范文第4篇

关键词:档案管理;知识管理;概念;关系;相互作用

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知识管理和档案管理发生了密切的联系,社会经济活动的决策者和引导者明确提出把知识管理的基本理念和方法全面系统的应用于档案管理工作当中,人们也开始逐渐意识到知识管理和档案管理从有所区别,到相互影响,最后有机融合,形成内在规律的逻辑关系。

一、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的概念

知识管理是以知识为核心的管理,围绕着知识和与知识有关的一系列生产社会活动。而知识是通过学习、实践或者探索所获得的认识、判断或技能,在人类社会当中,知识已成为一种重要资源,久而久之人们认识到知识的稀缺和可靠,开始追逐知识的获取,最终演化成一门知识学科,于是知识管理作为一种最新的管理意识和形式,经历了多年的积累和发展,它融合了现代信息技术、知识经济理论、企业管理思想和现代管理理念,在企业管理中知识管理是一项重要内容。档案管理亦称档案工作,是直接对档案实体和档案信息进行管理并提供利用服务的各项业务工作的总称,也是国家档案事业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广义意义的档案管理是指档案的保管,而狭义意义的档案管理是指对已经收集、整理后的材料存入库房形成的档案进行日常的管理工作。档案管理作为一项管理工作,主要环节在收集、整理、保管、鉴定、统计和为档案利用者提供服务。在现代社会经济活动当中,众多企事业单位实际经营活动就是采取和使用企业管理进行日常工作安排和产生经济效益,而档案管理作为一项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逐渐得到决策者和领导者的重视,对于档案管理本身来讲,除了对档案实体的管理以外,还有对档案内在信息的管理,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实际上是对一种知识的使用价值的有效管理,因此档案管理和知识管理二者很难割裂开来。

二、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异同关系

(一)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的相同之处

1.二者的管理对象档案管理的对象主要是文字、图形、音频、视频等等文件材料,可以说档案管理具备信息属性,而信息作为一种知识的表现形式,同属于知识管理的范畴。知识管理的对象则主要是知识,而知识的组成部分为显性知识和隐形知识,显性知识主要是通过外部获取的方式得到的,如图书、报纸期刊等有形知识,而隐形知识是侧重于无法用文字描述和表达的知识,更多的是以思想、经验为代表的无实物形态的知识。我们可以看出档案管理属于显性知识范畴内,知识管理的管理对象包含了档案管理的管理对象。2.二者的管理目的档案管理的管理目的在于为档案利用者提高更精准、更快速的服务,侧重满足利用者的需求;而知识管理的管理目的是尽可能的实行知识的价值,为知识管理者提高知识理论体系,指导其作出正确的决策和判断。可以说二者在最终终端管理工作的达成都是为了满足使用者需求实现管理的价值,二者出发点相近。3.二者的管理流程不管是传统档案管理模式还是现代化档案管理模式,都有收集、整理分析、保管、分类统计、利用的过程,而知识管理的流程主要是知识产生、收集、加工、整理、评价、利用,可以看出在某几个环节当中,档案管理和知识管理的管理流程基本类似。4.二者的管理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各行各业也都随之与其相结合,可以说在管理技术和手段上,新一代现代化档案管理和知识管理都纷纷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为技术支撑和传播媒介,二者技术手段相同。

(二)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的不同之处

1.范围大小档案管理管理范围主要是档案实体和信息管理,而知识管理的范围较档案管理广泛,包含显性知识与隐形知识,可以说档案管理的管理范围仅仅涵盖了显性知识,而不具备隐形知识,知识管理二者皆备。2.重视利用程度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档案管理一直受决策者和领导者的忽视,重视程度低,利用效率同样低下,甚至就因为档案管理人员知识管理认知较低导致档案管理水平不高,随着近些年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发展进程加快,情况有所好转,但是知识管理从出现至今一直备受重视二者的重视利用程度差异明显。3.机制体系完善度正是由于二者的重视程度差异较大,知识管理早早就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理论体系,以及系统有效的管理机制,而档案管理理论水平较低,由于思想认知问题导致人员参与程度低,长期处于体系不完整、机制不完备的状况。

三、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的相互作用

(一)知识管理提升档案管理

正是由于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缺乏高水平的知识管理介入,现代化发展的档案管理工作需要知识管理的作用。知识管理通过其自身先进的理念来推动档案管理工作,提高管理人员和执行人员的认知水平和思想深度,在主观上影响其促使档案管理知识深化,形成档案管理的知识及管理体系。同时随着知识管理的不断深入,数字信息技术的引进也使得档案管理手段丰富、工作效率提升。

(二)档案管理推动知识管理

档案管理工作的工作主客观条件得到改善,管理工作的大力开展,有助于知识的沉淀和积累,形成的知识理论体系将培养出新一代管理人才,对知识的传播与交流都起到了推动作用,并在此过程中,知识管理可以得到深挖,通过新一轮的理解和完善,知识管理体系会更为深化和系统。

参考文献:

[1]徐拥军,邓荣华.档案学界知识管理研究述评[J].兰台世界,2008,12:2-3.

[2]曹琳琳.试论知识管理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J].档案,2012,03:50-52.

[3]刘影.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的相似性[J].黑龙江史志,2012,07:30-31.

[4]张兰月.档案工作中的知识管理分析[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0,02:235-237.

媒介经营与管理分析范文第5篇

[关键词]供应链 物流 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5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4-0077-01

一、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企业物流系统设计原则

l、全面适应企业整体发展要求的原则

物流管理及其系统优化是企业经营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系统的设计应该全面适应企业整体发展的要求。

2、追求企业整体最优化原则

物流管理应该着眼于企业整个流通渠道的商品运动,并以企业整体最优为目的。

3、重视整合效果原则

物流管理应该既重视效率更重视效果,如果有利于企业整体战略的实现,那么即使有局部的成本损失,物流整合方案也应该坚持和采用。

4、以信息为平台原则

物流管理及其系统整合应该建立一种以信息为中心,实虚对应型的商品供应体系。

5、系统协调一致原则

物流管理及其系统整合应该加强对商品运动的一元化管理,真正把供应链思想和企业全局观念贯彻到物流管理的各项行为中。

二、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企业物流系统目标框架

(一)企业物流管理的战略目标

l、缩短物流渠道

缩短物流渠道意味着寻找减少周转时间和存货的办法。存货包括中间存货和最终存货两类。中间存货是指原材料、零部件、在制品、制成品的存货,作用是当供应链出现波动时,用作缓冲。这些存货增加了总供应链的长度,而零库存的原则要求在顾客与供应商之间的紧密配合,以减少对库存的依赖。缩短物流管道的关键是要缩短“各货时间差”,尽量使物流备货时间预订单周期一致,既减少物流各货时间与延长订单周期。减少物流备货时间通常通过物流网络的合理设计、供应链的紧密结合来实现。

2、增加管道透明度

物流管道透明度的增加,使供应链网络中的物流信息变得更加开放,可以准确地了解什么地方的什么货物,在什么时间可以到达网络中的什么目的等信息。透明的物流管道,改变了传统物流信息不准确的状况,消除了供应链网络中的瓶颈和过多库存。

3、物流作业系统化

在传统的物流模式中,物流只是作为企业的一般活动,分散在不同的职能部门中,物流信息业零散地分布在供应链的不同职能部门内。上下游企业之间、同一企业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物流信息相互闭塞,而且信息技术标准不一致。在供应链管理中,企业跨越组织机构的界限,有机地将企业内部各部门及供应链节点企业联结起来,克服了传统的以职能部门为基础的管理缺陷,改变了交易双方利益对立的传统观念,在整个供应链范围内建立起一个以共同利益为纽带的合作伙伴关系。集成化的供应链管理思想,要求将从供应商开始到最终消费者的物流活动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一管理,从整体和全局上把握各项活动,实现供应链整体的物流最优化。

(二)物流采购目标

采购的目标就是寻找企业物料供应的源头。跟踪、评估所选供应商,监督实物供给活动,避免由于供给中断或质量不稳定给企业生产、运作带来灾难性的影响,具体来说,采购应该完成以下几项任务:l、采购要为企业提供一个连续不断的原材料供给,产品供给和服务供给,原材料和零部件必须在需要时及时供给;2、使企业投资和成本最小化;3、维持企业所需的质量标准;4、寻找或培养可靠的供应商;5、将采购物品标准化。将原材料标准化,可以适当降低库存、储运成本,而且可以使采购部门在一定的质量上,与供应商洽谈价格;6、在企业内部与其他部门协同工作;7、以比较低的管理成本达成采购的目的。

(三)物流库存管理目标

l、时间目标,既有快速的交货期,又有快速的市场反应能力。能够随时调整产品的结

构和功能以适应Fl益变化的市场需求。2、需求目标,主要是保障生产的正常进行和满足市场的需求,不会造成缺货的情况而丢失市场份额。3、成本目标,成本是一个综合因素,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库存会增加维持费用,但减少库存可能会增加运输成本,增加生产计划变化所发生的成本。4、综合目标,综合目标是建立在完备的时空观念和供应链整体的观念之上的,应该是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并且权衡相对利益和绝对利益、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之后建立起来的目标。

(四)物流配送目标

l、供应链优化

将供应商纳入一体化供应链管理,建立合理的供应商评价体系和战略合作关系,通过资源的整合、信息体统的延伸、配送流程的合理没计、沟通渠道的有效建立和利用,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率,确保准时配送,同时通过降低供应商的储运成本来降低企业的采购成本。

2、配送中心及配送作业

在基础工作完备的前提下,有效整合企业配送资源,建立企业集中配送中心,并按照JIT配送的要求来运作配送中心,逐步推进JIT配送,从而有效服务于公司的整体运营,具体到实际配送业务工作中,集中配送中心在运作后,应该达到以下目的:(1)支持用户配送需求,保证用户产品配送的及时性与质量可靠性;(2)减少配送中间环节,优化配送流程,降低配送作业时间;(3)通过配送方式的优化,有效降低配送成本:(4)降低货物的库存,减少物耗;(5)提高配送信息化程度,提高配送响应速度;(6)支持企业的发展目标,发展能支持企业总体目标的完整配送战略。

三、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企业物流系统构成

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问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络模式。通过这个网络,生产企业可以从上游供应商出获得原材料,然后加工成半成品、成品并交付给下游的分销商或用户,不仅是一条联系供应商到用户的物流链、信息链、资金链,而且是~条增值链,它的核心思想在于从宏观角度上实现多层次、多网点的三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集成和优化。

在供应链的构成中,其中有一个核心企业,核心企业在需求信息的驱动下通过供应链的职能分工合作,以资金、物流为媒介实现整个供应链的不断增值。核心企业的物流主要由采购、库存、配送三部分组成。物流管理的目的是以尽可能低的成本给客户提供最佳的服务或最佳的产品。物流管理必须顺应供应链的发展,为提高供应链的竞争力提供有力的保证。

四、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基于供应链系统下的物流管理也在不断的发展,企业的优势尚存,但却仍然需要不断地加强自身优势的培养,现阶段下的企业物流管理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这就需要企业和个人都针对各自的不足之处加以改进,加强人才的培养,加大对物流管理的重视,因为供应链系统下的物流管理发展得好不仅有利于企业物流管理的改进,而且有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刘佳波.成本会计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5).

相关期刊更多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媒介批评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文系;广西艺术学院美术学院

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