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股票投资逻辑思路

股票投资逻辑思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股票投资逻辑思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股票投资逻辑思路

股票投资逻辑思路范文第1篇

“股市动态吧”实盘直播栏目正逐步成为股民可信赖的吸取经验和交流股票投资实战心得的地方,相信栏目就有助于你在兔年的征战中过关斩将!

股市动态吧(省略)实盘直播版成立已经第九周了。本周实盘中获利最高的品种莫过于桃花岛主的中信海直,一周涨幅高达19.14%,两会期间,中国民航局局长李家祥透露,今年低空空域开放试点将扩大,争取到2015年全国低空全面开放。未来五年通用航空将迎来井喷式增长。桃花岛主是在上周五(3.4日)买入,一直持有到本周五。而同日还买入ST甘化,本周涨幅也是惊人的17.70%。岛主精准的选股再次让我们折服。

周一指数大涨之际,硅谷买入国联安双禧中证100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周二,再买入申万巴黎深证成指基金。周四指数大跌之际全部卖出两只基金。“股神”巴菲特曾说过,不买指数基金是你的错。国内外研究数据表明,指数基金可以战胜证券市场上70%以上资金的收益。在美国,指数基金被称为“魔鬼”,其长期业绩表现远高于主动型投资基金。对于买入两只基金,猜想硅谷是看好蓝筹行情,同时为了避免因选择某只蓝筹股不涨或者蓝筹板块轮涨而踏空行情的风险,所以,选择指数型基金博取指数上涨中的平均收益。这个稳健获利的操作思路,两全其美,兼顾收益和风险,算的上是一石二鸟的妙招。作为题材型的选手,如果有题材,就杀奔题材,没题材就做指数。资金又没闲着,的确是比较明智的做法。

目前实盘中总资金排在第二位的熊少华,从2月9日开实盘帖到目前差不多一个月,截止周四绝对收益达到13.82%;尽管说不上辉煌,但稳健、从容,谈笑间利润慢慢累积。再从头仔细翻阅熊少华一个月以来的帖子,熊少华的定力和买卖股票的逻辑、理念真值得好好学习。

熊少华2月9日开帖的时候,持有10万股上海贝岭、13万股南京高科、20万股华资实业和27万股新黄浦,盈利状况分别是2.44%,16.57%,-6.36%,-0.38%。可以说当时除了南京高科以外,其他的个股也并不是多好的牌。但其后的一个月,所有4只股票全部是带来正的收益,没有一只股票是亏损卖出的。2.14日全部卖出上海贝岭时盈利7.09%,3.8日全部卖出华资实业时盈利5.21%。其余两只仍然在手中,目前南京高科和新黄浦分别盈利33.39%,13.56%。此外,在这一个月中,除了短线参与过TCL和中粮地产,及买入并持有中达股份和中国中铁以外,没再参与别的个股炒作,而新买卖的四只个股也是只只盈利。可见,少而精的操盘策略是保证熊总稳健获利的秘诀。

熊少华中长线,选股思路比较偏重低估值、低价格、低关注度的。对所谓的成长性觉得不靠谱,较低的价格去买成长性好的公司没错,如果市场价格已经包含了成长性溢价,熊少华一概不会去考虑。熊总“三低”价值投资策略,从资金、时间、价格的三维角度来看无疑是正确的。光有时间,没有资金,价格无以波动;没有时间,只有资金,价格也无法波动。因此无论是长线交易者还是短线交易者,都是以在一定时间内投入一定资金为对价,从而获得一个在未来某个价格(不确定)兑现的权利。而这个权利的兑现价值等于交易者购买股票之后到卖出股票时,市场中所有投入该股票的资金和时间的综合积(不是简单的乘数关系)。

股票投资逻辑思路范文第2篇

(二)ln-shim序列的bp滤波

频谱滤波(bp)利用谱分析方法对经济时间序列的周期进行分解。根据黄继平、黄良文(2003j的研究,大致可以认为上证指数在18个月至60个_月之间存在波动,因此,可以把wp=1/18(p=18),wq=1/60(g=18)作为切断频率。采用bk固定长度对称滤波,设定滞后项数为18,循环周期pt=18,pu=60,分解结果如图3所示。从保存的权重矩阵可以看出,2~3年周期成分的权重最大,可以作为上证指数的循环要素。需要注意的是股市周期是一种重复出现的价格周期,它属于时间周期。价格波动的底部称为波谷,顶部称为波峰,周期长度是从波谷到波谷测量的。

从序列循环因素图可看出,在1994~1996,1996~1999,1999~2002,2002~2006,2006~2008年间存在上证指数的周期循环。当然股市周期也可以从波峰到波峰测量,但时间序列中波峰通常不如波谷那样稳定而可靠。

2 公司管理能力。公司内在价值不仅取决于各种显性的财务指标,而且公司隐性的管理能力也很重要。在股市周期性波动的波谷,寻求安全边际高的投资目标需要同时兼顾两个方面。投资大师巴菲特对公司管理能力的分析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管理者的行为是否理性。从投资者的角度看,公司最重要的管理是公司资金的分配。从长远来看,资金分配决定了股东投资的价值,如何分配公司盈利——继续投资还是分配给股东,是一个逻辑和理性的问题。(2)管理者是否坦诚。在股市投资中,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是以公司公开披露的信息为依据的,但许多管理者在对外报告公司业绩时乐观有余而诚信稳健不 足,这是经理人员为了追求自己的短期利益所致。因此,能够坚持全面、真实地披露公司财务状况的管理风格,成为考察公司管理能力的一个标准。(3)管理行为是否有效。公司管理者可能盲目模仿、争相攀比同类公司的行为,包括扩张、并购、建立经理奖励制度等等,这些行为可能带来平庸的回报甚至损失。

(二)公司外因分析

1 公司所处行业背景。行业研究是对上市公司进行分析的前提,也是连接宏观经济分析和上市公司分析的桥梁,是价值分析的重要环节。行业有特定的生命周期,处在生命周期不同发展阶段的行业,其投资价值不一样;而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不同地位的行业,其投资价值也不一样。在宏观经济运行态势良好、速度增长、效益提高的情况下,有些部门的增长与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同步,有些部门则高于或低于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因此,投资者应选择与经济增长同步的要素密集使用行业及在行业生命周期中处于成长期和稳定期的行业。

2 宏观市场背景。(1)宏观经济及国家政策。经济周期和政策周期对股市周期起着直接的影响作用。在研究价值投资时,必须考虑作用于股市的外部力量所构成的系统性风险。对于宏观经济,主要考察宏观经济指标的变化及其趋势,预测其周期,从而对股票投资做出前瞻性决策;对于国家政策,主要分析其对股市周期的影响和对行业的影响,以及对上市公司业绩构成的影响。宏观经济和国家政策的变化,对于投资股票和持有股票时间都是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2)投资主体。投资主体的构成对股市的发展及投资者的投资理念和投资方法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机构投资者和散户投资者在投资理念方面的差异是明显的,因此投资主体也是研究价值投资时需要考虑的因素。目前投资者的过度反应仍然是价值投资可以利用的一个机会。

四、以2006~2008年市场波动周期为例进行检验

股票投资逻辑思路范文第3篇

关键词:过渡;逻辑;归纳;对比;案例

中图分类号:G6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2)12-0100-01

一堂课中合理地、巧妙地运用课堂过渡语,对开启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将会起到有益的作用。因为,课堂过渡语在教学过程中既是引路语,提示和引导学生从一个方面的学习,顺利地通向下一个方面的学习;又是粘连语,可以把一节课的内容衔接成一个整体,给学生以层次感、系统感。我在财会课堂教学实践中,重视对课堂过渡的运用,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一、逻辑过渡

许多教学内容之间本身就有很密切的联系,只要充分利用知识本身的逻辑关系就可以实现教学内容的自然过渡目的,从而使讲解和过渡浑然一体,不露过渡的痕迹,有利于保持知识结构的完整性。例如讲述企业财务会计《短期投资的核算》时,从时下较热门的话题买股票入手,先学习股票投资的核算,而后从投资收益的计算中得出股票投资的高风险性,为稳妥起见,推荐选择债券投资,“从股票的核算中我们看到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那么对于那些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人不妨搭配选择另外一种投资债券投资,虽然收益不高,但风险较小,组合使用既可以分散投资风险,又能保持一定的收益,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债券投资的核算。”这样把两种不同的投资方式粘连起来,自然过渡到债券投资的学习。

二、设问过渡

教师在讲完一个问题或教学内容后,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达到向另一个问题或教学内容过渡的目的。这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过渡方式。因为这种方式使用起来比较方便,而且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吸引学生。例如学习《应收账款的核算》时,由应收账款带来的“三角债”给企业带来的危害,抛出问题:“企业可采取哪些有效方法可加速货款回笼?”让学生放开思维,积极讨论后给出“现金折扣”这种方法,使学生在理解“现金折扣”的经济意义的基础上更好地掌握其具体核算。而后追问“在种种讨债无效的情况下,应收账款还是无法收回,就成了坏账,那怎么样才算是坏账呢?”经过同学们的进一步讨论,明确了坏账确认条件。而后老师再问“既然坏账是必然发生的,企业事前先应做什么准备?事后又如何处理呢?”,由此进入“坏账准备”的核算。

三、归纳过渡

教学中通过对上面所讲知识内容进行归纳小结,而引出下面要讲授的知识内容,以达到知识过渡的目的。这种总结式的过渡,不但把前面的知识温习了一遍,又能加深对它的理解。例如学习《固定资产折旧的核算》时,在学生们掌握平均年限法的计算后,小结得出折旧计算的基本公式: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折旧基数×年折旧率

那么结合加速折旧法的概念,引导学生归纳得出若要使年折旧额逐年递减,则折旧率逐年递减或折旧基数逐年递减,即: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折旧基数×年折旧率――年数总和法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折旧基数×年折旧率――双倍余额递减法

由此进入计算折旧的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的学习。

四、计算过渡

教学中引导学生按教师的思路进行计算,通过计算的结果而过渡到另一个教学内容。例如在财务管理《量本利分析法》学习时,从同学们熟知的公式:

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转化成财务管理模式:

目标利润=销售量×单价-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销售量×单价×税率

推导得出:

保本售价=(单位变动成本+平均分摊的固定成本)/1-税率

加成售价=(单位变动成本+平均分摊的固定成本+目标利润)/1-税率

这样过渡到《商品定价方法》的学习。

保本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单位税金)

实现目标利润的销量=固定成本+目标利润/(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单位税金)

这样过渡到《营业收入预测》的学习。

五、对比过渡

当两个教学内容之间相似或者相异时,就可以采取对比的过渡方式。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教学内容采用辨析、比较、讨论等方式意在加深和扩展学生对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鉴别能力,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例如在《销售折扣、折让与销售退回》的学习时,从同学们感兴趣的商场打折引入“商业折扣”部分内容的讲授,然后可以表格形式过渡到已为学生熟悉的“现金折扣”,将两者进行对比。在要求学生掌握它们区别的基础上,同时也要提醒学生两者既然都属于销售折扣肯定有个共同点,即都有助于企业回笼资金。而后又可问学生:“如果从买了商场打折商品后却发现有质量问题,该怎么维护自己的权益?”从销售折扣过渡到销售折让与退回,后两者内容相似,教学中同样可采用对比过渡。

六、案例过渡

教师根据课程内容,整编活泼或严肃的案例,把知识点作为其中的元素嵌入到案例中,学生以当事人的身份参与其中,解决具体问题。整个课堂紧紧地围绕案例,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例如某位老师在《应付工资》的教学中,以“农民工因工资纠纷抱婴跳楼事件”作为出发点,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让学生以调解员的身份参加教学,为解决案例中问题,在教学内容与案例之间循环过渡,工资的构成内容、计时工资计算的两种方法、计件工资的计算穿插其中,解决问题的同时,轻松愉快地完成新课教学。

总而言之,课堂教学中,如果用得巧、用得妙的教学过渡,加上教者生动的表述,将会给课堂教学增添美感。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印象更深,课堂教学效益将会得到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特色得到充分展现,使学生在美的熏陶中获取到知识。

参考文献:

股票投资逻辑思路范文第4篇

生活在商业高度发达、信息瞬息万变、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人们的内在心境总是被纷繁的外在环境所烦扰着。从早到晚,从小到大,我们的心都被外物所牵制左右着。成语“心猿意马”正是形容这种心理状态,形容人的心思不定,如同猿跳马奔一般。想了这个想那个,要了这个还想要那个。总之,永不满足。

《大学》里讲:“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小到修身齐家,大到治国平天下,都要以这个“正心”为先。原因就是,“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大意就是讲,只有获得内心的宁静,而后才能泰然安稳,泰然安稳而后才能行事思虑周详,行事思虑周详而后才能达到最好的理想境界。

当然,未必每个人都要做出“治国、平天下”的壮举。但是,至少我们可以做好“修身、齐家”的功夫: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宠辱不惊,得失坦然,让自己的心随缘适意,用一种自然轻松、自由自在的态度来生活、工作、投资。

说到投资,又不得不提“股神”巴菲特与“金融大鳄”索罗斯。索罗斯在一次采访中透露,每次在面临重大交易之前,他都会把自己长时间地关在办公室里,静静地思索哲学问题。他就是以这样独处、安静思考的方式,让自己达到心静的状态。“股神”巴菲特的做法也有异曲同工之妙。他把自己的办公室设在奥马哈市。他自己说,这么安排就是要远离华尔街的喧哗。在这样的环境里,他才能心情平静而不浮燥地做出各种重大投资决策。

一个人若能达到心静的境界,怀着一颗平常心、清净心,就不会被外界环境所干扰。平常心、清净心有利于人们清醒地认识社会和自己,保持一个从容淡定的良好心态,有利于人们认清和实现自己的伟大志向。

股票投资逻辑思路范文第5篇

都说财经人物很难出名到家喻户晓,易宪容之后,左小蕾则是今年的另一个“例外”了。股指不到2000点的时候,她就开始唱空,―路唱下来,唱的淋漓尽致,也唱得“树敌”无数。一些股民在网上列出左小蕾的N宗罪,其中包括有人指责她是“QFII的代言人”,有人自称从“可靠渠道”得知左小蕾持有的股票,并列举出来,网民一片哗然,因为都是蹿升的比兔子还快的“牛股”。

起初左小蕾的唱空就像夏天里的一丝凉风,不少股民把英“凉言快语”当作是对自己股票投资的风险提醒,然而时日一久,腻烦感油然而生――风险并没有你说的那么严重啊,股指不照旧一路狂奔而来嘛! “五一”黄金周一过,4000点轻松跃过。一些网络社区“不约而同”形成了“讨左团”,一些股民甚至“泣告”,因为听从左小蕾的言论,从2000点到4000点,始终不敢再次入市!

就像在《爱情呼叫转移》中黄健翔的台词一样:“我是跨圈儿吧!”左小蕾“左”是银河证券的分析师,“右”也是一个投资者。虽身负骂名,但如果自己赚了个盆满钵满,似乎没有必要太在乎骂声――这或许正是“左小蕾们”的原生性逻辑,毕竟,唱空不违背职业道德,唱空也是“有理有据”,股市泡沫越来越严重,一些“披呈戴帽”的sT垃圾股疯狂地天天涨停。

如果上纲上线,似乎又会成为一个有关经济学家“社会良知”的“中国式讨论”,原谅笔者站不了那么“高”也望不了那么“远”。如今在有关股市问题的讨论上,有两个明显的倾向,一是动辄拿中国股市与国外股市做比较,二是动辄作“股指又创新高”的宏观论述,把“指数高”直接等同于“泡沫大”。实际上,与其如此拎着皮毛“高屋建瓴”,不如静下心来“细致入微”。

所谓“细致入微”,就是要从微观的角度来审视现在的争论。监管层早已开始关注股市的结构性泡沫,但是如果分类治理,比如对ST股的短线交易进行限制,改为实行“T+3”规则(买入三个交易日后方可卖出),三天内涨幅超过2%的实行“T+5”规则,虽然看起来挺美,但交易成本甚高,并且有计划经济之“嫌疑”。于是只能循序渐进,通过提高准备金率、加息,扩大汇率浮动幅度,以及以QDII方式将过剩流动性引向海外等来调控,虽然这种作法太过泛泛、治标不治本。

监管层在细节性治理和调控前陷入了两难境地,这个时候如果众专家学者,特别是像左小蕾一类的“明星专家们”,无论是看多还是看空,如果也是泛泛而谈,则有失偏颇。先不论日本股市从40000点跌到8000点、纳斯达克从5000点跌到1000点的例子是不是危言耸听,或有没有充当QFII的代言人的嫌疑,就算你是“善意提醒”,中小股民需要的也绝不是这种“父(母)爱主义”,而是―神细化的引导,一种分门别类的循循善诱。

不少人可能不同意这种观点,认为以中国股市今日之疯狂,包括5月30日上调印花税这种紧缩的调控,也未必能达到多大的治理效果,一来这种疯狂可能是“正常”的,让平民百姓独欢的财富直宴;二来,如果真要给疯狂“降温”,能起到“实质效果”的只有“破坏式开采”,用轮番且严厉的行政打压来直击软肋。这显然是另一种计划经济的思路,放在中国经济急速转轨的现在,不但不合时宜,还可能会出乱子,各种社会问题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