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畜牧业经营管理的概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摘 要 畜牧业投资项目管理是畜牧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强化投资管理,为畜牧企业发展助力。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切入,首先介绍广西畜牧业经营特点,然后就畜牧业投资项目管理相关概念进行解读,最后从做好预算管理、进行成本控制两个方面对畜牧业投资项目管理做详细阐述。
关键词 畜牧业 投资 项目 管理
引言:畜牧业投资项目管理有自己的特点,在生产周期、技术操作、投资运转、劳动组织和生态影响等方面都体现出不同于其他行业的特性,投资项目运转周期较短,资金回收快。针对存在问题加强相应投资和成本管理,对提升畜牧业发展水平有重要意义。
一、广西畜牧业经营特点及项目投资
广西畜牧业经营已经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家禽饲养、生猪饲养、水牛饲养是畜牧业主力军,经营模式也发生较大改变,庭院饲养、茶园饲养、林下饲养、桑园饲养、果园饲养等,多种饲养方式丰富多彩。特别是近几年,规模经营已经成为畜牧业主流发展方向。
畜牧业经营多样性,投资项目管理不可或缺。投资项目管理不仅是经营养殖户的管理内容,也是政府相关机构的职责,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投资项目管理是养殖企业的财务管理,也是养殖企业的决策管理,针对畜牧业经营特点,把相关管理措施落实到位,对养殖企业健康发展会产生巨大推动力。
二、畜牧业投资项目管理
畜牧业投资项目管理主要涉及畜群周期管理和饲料供应管理。畜群周期是指饲养群体从入栏到出栏的饲养过程,周期长短和经营效果都比较清晰地体现出来。饲料供应管理是指畜群生长期间耗费饲料的成本管理,主要体现在降低饲料成本方面。
1.畜群更新周期管理
畜群生长周期长短受几个因素控制:首先是饲养畜群自身特点,生猪和水牛生长速度不一样;其次是饲养方式的原因,同样是饲料鸡鸭,不同养殖企业的饲养周期有差异;第三是饲养目标的原因,饲养目标不同,其周期也会体现差异性。针对不同畜群周期,项目投资当然就有差异,进行项目投资管理也要有不同侧重点。
由于畜禽周期管理存在搭配不合理、折旧不适时、更新换代不科学等问题,有必要加强畜禽周转管理。目的是促进畜禽生长结构均衡,促进畜群周期顺利完成。畜群更新不仅体现在品种和品质上,还要通过管理让企业及时和市场接轨,生产适销对路产品,提高经济效益。
2.畜禽饲料供应管理
畜群饲料供应管理是指对饲料构成、购买、运输等环节的控制管理。饲料是畜群饲养的最重要投资项目,加强饲料供应管理,要在优化饲料配置、筛选购进渠道、过程管理等方面进行精细化操作。饲料科学配置不仅可以提高畜群生长速度,还能节约饲料成本,所以,对饲料进行优化处理,是饲料供应管理的首要任务。规模饲养都有比较固定的饲料源,定点生产厂家或者固定饲料企业。有些大型养殖企业还可能有自己的饲料生产企业,不管属于哪种饲料源提供饲料,都需要进行对比筛选,要根据畜群具体实际适时调整饲料结构,减少浪费,提高利用率。饲料运输使用过程也需要相应技术管理,不然也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三、畜牧业投资项目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畜牧业投资项目管理包含内容众多,主要体现在预算管理、成本管理、劳动组织管理方面。在具体实施这些管理举措时,还要注意一些问题。
1.搞好预算管理,实现提前控制
畜牧业投资预算管理和其他企业一样,这是成本的前期控制措施。所谓预算管理,就是对项目进行投资评估,计算出可能需要的资金数量。畜牧业项目投资预算就是对饲养新上投资项目进行事前的评估,包括畜群进场投资、饲料投资、管理投资、其他可能的投资,综合所有投资之和,便是该项目投资预算。对项目投资预算进行管理,就是要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开支预设,尽量压缩投资成本,像饲料投资预算,可以通过自产饲料或者改变饲料进货渠道等方法实现提前成本控制。预算管理不只是企业财会的责任,更是企业决策者的决策依据和管理措施,科学的预算管理,对投资前期控制得力,可以为企业节省大笔资金。
2.加强成本管理,提升经营效益
成本管理是畜牧企业投资项目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由于涉及内容比较复杂难以操作,资产流失比较严重,管理始终处于较为被动的局面。因此,加强成本管理,对提升饲养企业经济效益至关重要。成本管理主要包括饲料成本、管理成本、固定资产折旧等项内容。
2.1饲料成本
饲料成本是指自产和购买的各种精粗饲料和各种添加饲料所需资金,以及运输和喂养过程中消耗的各种费用。饲料成本管理主要是对自产饲料和购入饲料进行成本核算。自产饲料是企业自身生产的饲料,其成本就是实际消耗成本,含种植成本和加工成本;购入饲料是指企业不能自我生产,而要从市场买入饲养用饲料,其成本核算是以现行市场价格加上运输费等的实际消耗费用。在饲料成本管理中,要合理调配自产饲料和购入饲料的比例,一般情况下,自产饲料质量有保证,而且消耗成本较低,还可以节省运输等费用,适当增加自产饲料比例有利于企业创造最大价值。但是,一些规模养殖中,自产饲料难以满足其饲养要求,购入饲料也是必然选择。购入饲料成本控制需要针对企业饲料配置实际需求,要与自产饲料形成互补。
2.2固定资产折旧成本
固定资产折旧成本管理包含畜禽折旧、场地设备折旧、相关机械折旧和畜禽周转折旧等。场地设施机械等资产折旧主要是根据其利用年限计算的,而畜禽折旧和畜禽周期折旧和一般物品折旧不尽相同。畜禽周转速度和畜禽入栏出栏时间有关联,不同畜禽品种和经营方向不同,体现的周转周期也不同,其折旧特点也不同。要合理确定畜禽折旧,掌握畜禽周转规律,最大限度挖掘其中的可利用价值,尽量减少折旧成本。
3.做好劳动组织管理,发挥畜牧生产特点
做好劳动组织管理,主要是指生产过程中的劳动管理、经营中的组织管理、畜禽防污管理和农民的合同管理等内容。切实落实各项管理措施,确保畜牧业生产经营的高效。
3.1生产劳动管理
畜牧业生产劳动对象是一些有生命的畜禽群体,劳动效果主要体现在饲养过程中,从畜禽饲养效果反映劳动成效,畜禽生长情况与饲养员劳动有重要关联。在某种程度讲,饲养生产劳动直接决定畜禽产品的质量,因为畜禽对生长环境比较敏感,饲养劳动要及时发现畜禽群体变化,适时调整操作结构,严格执行劳动责任制和相关操作规程。饲养劳动是全年均衡的,要不间断地实施劳动行为,要提高劳动力利用效率,这样有利于降低劳动管理成本。在畜禽饲养管理劳动中,体现劳动价值的标准当然是饲养的效果,像繁殖数量、成活数量、增长效益和畜禽产品等,用这些因素作为衡量的标准,体现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这也有利于充分调动饲养员的劳动积极性。
3.2经营组织管理
经营组织管理主要是指各利益主体之间各种生产关系和利益制衡关系的相互协调。现代规模养殖企业大多采用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式经济模式,在项目投资管理中,各个利益主体的责权利要具体分明,各个主体利益分配要体现科学合理,各个部门之间也要形成和谐互动,要实现这里管理目标,就需要采取多种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效率。
3.3农户合同管理
很多饲养企业采取的是农户+龙头企业的经营模式,这样就涉及企业与农户签订合同的问题。为了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企业要与农户签订各种各样的合作协议,像场地使用协议、产品供销协议、劳动关系协议等等,但是在具体操作中,农户和企业利益可以共享,风险未必能够同担。有些企业往往借用合作为名,肆意圈地套钱;农户也会出现一些违约现象。加强合同管理当然是势在必行。企业和农户要提高彼此的信任度,企业要增加经营管理的透明度,特别是企业财务状况,还要让农户及时了解市场信息,适时调整饲养方案,实现共生共赢经营目的。
参考文献:
[1]杨秋林,欧阳昌民.畜牧业投资项目管理应注意的问题.中国牧业通讯.2004(16).
关键词:农业事业单位;财务收支审计;分析
一、农业事业单位的概念
农业事业是指为发展农业经济,满足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逐步实现农业生产手段、农业生产条件、农业科学技术和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的现代化而服务的各项事业。广义的农业事业包括农业、林业、畜牧业、水产业、水利、农机、气象等部门所从事的科学研究、人才培训、技术推广、勘察设计、气象预测、兴修水利、抗旱治涝、改良土壤、繁育良种、抗灾保畜、植物保护、开发农村资源、环境保护等各项事业。发展农业农业对加速发展农业有着重要意义。
为了完成各项农业事业,促进农业的发展,必须设立相应的农业事业单位和机构。农业事业单位是受国家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领导,但不具有社会生产职能和国家管理职能的直接或间接为农业生产建设服务的社会组织和机构。这就是说农业事业单位本身一般不直接从事各种农产品生产,而是直接或间接为各类农业生产单位提供各利,服务的。
二、农业事业单位经费的含义及其构成
1 农业事业经费的含义
农业经费是国家财政用于发展农、林、水利、农机、气象等各项农业事业需要的资金。具体指国家预算安排用于农业各主管行政部门及其下属事业单位在组织生产、经营、服务活动中所需要的经费。农业事业经费是国家财政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业事业经费主要是通过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分别进行管理的。根据财政预算编制的原则,各主管部门首先编制本部门的营业费预算,报财政部门审批,批准后,财政部门将事业费按期拔给主管部门。主管部门的事业费―般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主管部门直接安排支出;另一部分转拨给所属的事业单位,由事业单位安排用于发展各项农业事业的需要。
2 农业事业经费的构成
农业事业经费使用范围广泛,项目繁多,如按国家预算科目有关内容来划分,农业事业费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农业事业费、农场事业费、农业事业费、畜牧事业费、农机事业费、林业事业费、水利事业费、水产事业费、气象事业费、乡镇企业事业费、农业资源调查和区划费、土地管理农业费、森林工业农业费以及其他农林水事业费等。如果按农业事业费支出的要素来分,农业事业费包括以下几部分:人员经费、公务费、业务费、设备购置与修缮费及其他费用等。
三、农业事业单位经费财务收支审计的对象及内容
一般说,审计对象决定于其所监督的范围,亦即其所监督的领域和内容。财务收支审计的对象就是农业单位的收支活动。具体说,就是对农业事业单位收支预算的编制、执行过程及其结果、各项收入、支出及其结余的合理性、合法性和真实性所进行的审计。
四、审计内容和重点
1 审查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主要审查事业单位是否建立健全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各项制度是否得到了有效执行,财务支付手续是否完备,资金资产的安全是否有制度保证和实际监督制约等。
2 审查财政补助收入、事业收入和经营收^等各项收入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重点关注有无隐瞒、转移收入,私设“小金库”等现象。
3 审查事业支出、经营支出、财政专项资金支出和基建支出等各项支出的真实性、合规性、效益性。重点对人员编制情况,职工工资、奖金的发放情况,财政专项资金是否专款专用及效益性进行审查。审查基建资金的使用是否符合项目计划和预算,是否履行国家规定的报批手续,有无擅自扩大基建规模、挤占挪用等问题。
4 专用基金管理情况。审查事业单位是否按国家规定提取修购基金、职工福利基金和其他基金。专用基金的使用是否严格执行《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的规定。
5 资产的真实性及管理情况。重点关注是否将国有资产私自转移问题,审查固定资产购置是否符合规定的报批程序和政府采购的要求,资金来源是否合规。
6 收费票据的使用管理情况。
7 银行账户设置的合理性、合法性。
8 负债管理情况。审查事业单位对负债是否及时清理并按规定办理结算。重点关注因基建投入而产生的负债情况,并分析是否存在其他显性、隐性负债,单位还款能力。
9 其他需查明的审计事项。
五、农业事业单位经费财务收支审计的任务
根据财务收支审计的对象和目的,财务收支审计的任务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审查预算的编制和执行情况,保证预算任务的完成
农业事业单位的经费预算就是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计划。财务收支计划是指导舆业单位组织财务活动的纲领性文件,事业单位不仅要按照有关规定正确的编制财务收支预算,而且要在日常财务活动中严格执行预算。审计的任务在于通过对财务收支预算的编制及其执行情况的审查,促使事业单位认真地编制预算,在日常财务活动中严格执行预算,保证财务收支计划的实现。
2 审查经费决算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对经费决算作出正确的审计评价
每个农业事业单位在年度终了都要向上级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报送决算。报告全年实际各项收入、支出及结余境况,审计部门要审查农业单位在决算户所列的各项收入和支出是否真实、合法和完整,有无瞒报或少报收入,有无虚列支出、弄虚作假违纪违法问题。通过审计,对事业单位的决算作出正确的审计评价。
3 审查银行开户的情况,加强对事业经费的审计监督
事业单位货币资金的收、支、结算要通过银行进行,根据资金的来源和用途不同,由会计部门统一在银行开设相应的账户。审计部门要对农业事业单位在银行开户的情况进行审查,检查有无多头开户,开设了哪些账户,是否合理,备账户资金收支有无违反现金管理制度的规定等,以加强对事业经费的审计监督。
(一)要围绕优化农业供给目的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在“转型换挡”的关键时期,河南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推动河南农业从生产主导向消费主导转变。在保障粮食安全、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目标的基础上,围绕需求侧品质化、多样化和精细化的要求,改变和优化现代农业的供给目的。具体来说,一是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这一红线,二是要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大宗农产品的品质需求,三是要满足下游加工业对优质农业原料的质量要求,四是要满足国内外市场对农产品及食品的需求趋势。要通过供给侧改革,满足需求、创新需求、引领需求。
(二)要围绕调整农业产品结构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的是围绕市场需求进行生产,优化农业资源配置,扩大农产品有效供给,增强供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的基础是改革种植业、养殖业结构。这包括农作物和畜产品的品种结构,种植业和养殖业的产业结构,以及突出地域优势、协调平衡发展的区域结构。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的关键是改革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工业结构。要促进农产品初加工向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加工发展,满足市场需求;要推动加工制品和食品由中低端产品向高端产品转移,引领消费需求。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的重心是完善“大农业”产业结构。要形成农业“产、加、销”纵向产业链创新发展、农林牧副渔横向产业系协调发展、围绕第一产业的一二三产业环共享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三)要围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在基础生产环节,在农业生产成本攀升、城乡要素流动加快、消费结构升级、国际市场冲击等压力下,农业生产与供给面临着新的重任与挑战,由粗放型生产到集约化、精细化生产的转变急需完成,进而推动农产品竞争力的持续提升、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的良性循环。在加工生产环节,当前农产品加工业同样经历局部市场饱和以及结构性产能过剩,承受着价格“天花板”和成本“地板”双重挤压,要以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结构、提高质量效益为主线,大力推进主食加工、精深加工、综合利用。要培育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打造一批“全链条、全循环、高质量、高效益”的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要引导和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实施创新驱动,提高技术水平。要实施品牌战略,提升质量标准,适应消费升级,提高消费者信任度和市场竞争力。
(四)要围绕拓展农业功能形态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以科技化、市场化、生态化为特征的现代农业正逐渐成为朝阳产业、高成长产业和具有长期稳定投资回报的产业。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要紧抓这一机遇,不断拓展农业供给侧的功能形态。一是适应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求,依托城市、服务城市、带动城乡资源双向流动,集合农业生态、生产、生活三个方面的功能于一体的都市生态农业。二是利用农村田园风光、生产生活场所、自然生态环境,了解农业耕作、体验乡村生活、享受乡土情趣,深度开发农业资源潜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精准扶贫的乡村休闲观光农业。三是引入农耕文化创意和乡土概念设计,使农业经营场所更具探究性、体验性、参与性,满足消费者心理需求、精神需求和文化需求的文化创意农业。四是以富硒小麦、富硒玉米、富硒苹果为代表的,用新的栽培技术、生物技术、健康理念支撑的,满足人的健康要求和营养需求的营养功能农业。
(五)要围绕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进步。用科技来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在要求。在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要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调整农业科技投入方向和结构,提高农业科技投入的比重和强度。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立协同创新机制,强化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突破农业科技前沿技术、农业重大关键技术、产业融合集成技术。要构建由信息技术主导、生物技术引领的,智能化生产、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科技服务体系,提高现代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装备水平,提升现代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的生产、经营、工艺、产品的高新科技含量,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和转型升级提供强劲驱动力。
四、河南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建议与对策
伴随着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航空港区、郑洛新自主创新示范区、自贸区五大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和“一带一路”建设的快速推进,河南现代农业的发展拥有着丰厚的基础优势、便利的现实环境和巨大的潜力空间。河南应借此机遇,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改革促调整,以创新促发展,激发活力,厚植优势,着力提高我省农产品的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构建结构更加合理、保障更加有力的农产品生产加工供给体系。
(一)推动农村土地经营权的市场化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通过矫正和优化土地、劳动力、资本、科技等供给要素配置,提高供给质量,扩大有效供给。2016年国家出台《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河南在完成全省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之后,如何进一步放活农村土地经营权,盘活农村土地资源,让农地这一沉睡的资产变成流动的资本,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然要面对的基础性任务。“三权分置”本质上是在坚持农地集体所有、农户承包托底的前提下,用经营权的可流动性来实现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因此,在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要在赋予农民对承包地的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的市场化发展。具体来说,一是要完善经营权市场化改革的制度设计。包括政府主导下不同层级的农村土地经营权交易平台,属于第三方的农村土地经营权评估机构,工商资本租赁农地准入、监管和风险防范机制,以及金融机构参与农村土地经营权市场交易的途径和方式等。二是要探索承包期内经营权高效流动的实现方式。要研究和探索承包期内农村土地经营权入股、参股到各类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股份合作制企业的具体实现形式;要探索在通过土地经营权转让、出租、抵押实现现金收益外,承包期内土地经营权直接入市变现的有效路径;要探索承包期内土地经营权的跨区域租赁、抵押、交易的实现方式,不断释放农村土地资源活力。三是加快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要进一步扩大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承包地、宅基地、住房等的收益权和处置权,尽快健全农村产权制度,完善交易平台。
(二)推进现代农业从业者的职业化发展
现代农业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劳动力要素优化的重要目标。农业人力资源水平和人才队伍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传统农业的转型程度和现代农业的发展高度。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高度重视和大力实施人才强农战略,要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向涉农领域的延伸和融合,并在农业经营领域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三个方面,推动现代农业从业者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发展。一是以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为目标继续推进职业农民(农业资源的所有者)队伍建设。破除小农意识的“身份农民”对农业发展的制约,破解当前农民的“老龄化”“兼职化”“副业化”难题,为现代农业发展培育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现代观念,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爱农、懂农、务农的基础性、专业化生产经营队伍。二是以培育现代农业企业管理人才为目标大力推进农业职业经理人(农业资源的管理者)队伍建设。在农业经营领域,推进农业资源拥有者或投资人的所有权与企业具体运作的经营权相分离的现代企业经营形式和管理制度,通过农业企业职业经理人的人才培育和市场培育,为涉农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具备现展理念、精通管理、善于经营的高级管理人才和高级经营人才,破除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转型升级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及种粮大户做大做强的管理瓶颈与人才瓶颈。三是以培育农业“大工匠”为目标,大力推进培育职业涉农“工匠”(农业资源的劳动者)队伍建设。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制造业强国,需要倡导、发扬、践行“工匠精神”。要通过农业供给侧改革提高农业效益,提升农产品竞争力,同样需要诚实守诺、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要在农业生产经营领域,重塑崇尚科学、崇尚技术、崇尚劳动的价值体系,再造尊重技术、尊重产品、专注执着的职业文化,构建倡导“工匠精神”、尊崇工匠地位、落实工匠待遇的保障制度,培育一支高度职业化的农业“大工匠”队伍,激发广大生产一线劳动者的不竭潜能、创新意识、执着精神,创建农业优质品牌、生产优质产品。由以上三个方面,逐步构建成为以职业农民队伍为基础、以职业经理人队伍为引领、以职业涉农“工匠”队伍为支撑的多层次、系统化的农业人力资源架构,激活农业供给侧人的要素,为现代农业的当下和未来提供高水平的人力支撑和人才支持。
(三)加强农产品供给结构的多元化调整
一是以品种优质化为核心优化种植业结构。种植业处于农业产业链的最前端,是下游产业链和市场延伸开发的主要依托,要着力解决“多而不优”的问题。要根据现代化产业发展的多种需求,推动小麦、玉米、水稻、花生等主要农作物品种由高产型向高产优质和资源高效利用并重型转变,要着力抓好富硒、强筋、弱筋优质小麦和饲用玉米、青贮玉米、优质花生的种植推广。同时要推动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实施专种、专收、专储、专用的分类收储制度,实现优质化发展、差异化竞争,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和农业效益。二是以供给精准化为目标优化畜牧业结构。要根据市场需求及其变化趋势,调优、调高、调精畜禽品种结构与养殖结构和畜牧业区域结构与产业结构,发展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养殖,强化质量提升、品牌创建,形成优势产区和区域特色,提高畜牧业满足丰富、安全、优质、营养等消费需求的供应精准性和稳定性。三是以引领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加工业结构。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制造业相对种养业更具备市场灵活性,在供给侧改革中,其引领和创造消费热点与需求增长点的能力及作用应得到充分发挥,要逐步淘汰无效供给、低端供给和落后产能,改造传统产品,研发新型产品,摆脱当前同质性、低层次的产品竞争局面,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差异化、个性化需求。四是以“四优四化”为核心优化“大农业”系统结构。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和“大农业”生产不同领域的相互交叉融合,决定了农业供给结构的调整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势,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从“大农业”视角,注重农业系统结构的整体性优化和调整。要因地制宜、因品施策,发展优质小麦、优质花生、优质饲草、优质果蔬;要以“大农业、全链条”发展理念,推进生产布局区域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发展产业化;要以“四优四化”为核心,统筹全省粮、畜、果、蔬等粮经饲产业布局和种植、畜牧、加工、食品等“大农业”发展布局,注重整体性、增强系统性、优化协同性,提高改革效率。
(四)深化农产品质量的标准化建设
农业标准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基石,是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保证,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方面。河南是农业大省、畜牧大省和农产品加工大省,深化农产品质量的标准化建设任务繁重且急切。一是要建立高水平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要针对标准空白与欠缺的农产品种类制定相应的质量标准,终止无标准生产、无标准流通现象;要对已有的标准进行分类、细化与修改,注重与国际接轨,并明确接纳和采用先进标准的时间和梯度层次;要更加注重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配套的产地环境标准、种源标准、监管检测标准;要不断完善以国家标准为主体,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相互协调配套的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打破贸易技术壁垒,以高质量的农产品适应和满足省内外、国内外市场需求。二是建立强有力的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要不断健全农产品检测体系,形成先进、普惠、适用的质量检验检测机制;要不断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形成从田间到餐桌有效的安全信息掌控机制;要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形成从农业生产的投入品、产出品、生产环境到加工、流通、销售的严密链条及全程监管机制;要创新互联网条件下的农产品流通、销售环节的质量监管办法,形成强力的农产品网络流通、销售监管机制;要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队伍建设,形成高效的查处和惩罚机制。通过高水平的标准体系和严密的监管体系,推动农产品质量的标准化建设,给农产品质量安全贴上“护身符”。
(五)促进农产品加工的精深化转型
农产品加工业是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是保障民众安全营养健康的民生产业,更是促进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中枢环节。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精深化转型,是河南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头戏。一要推动加工主体的企业化发展。用现代企业的组织理念和市场理念、现代企业的产权制度和管理制度、现代企业的融资模式和营销模式,改造农产品加工主体传统的作坊式、家族式生产经营方式。二是推动加工产业的需求创新。在农业供给侧改革过程中,要破除习惯性的生产主导型管理思路,力避低端供给和无效供给。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制造业既要调整好“包子”的存量,又要引导好“蛋糕”的增量;要适应人们更健康、更营养的新型消费需求,通过创新为消费者提供多样化的供给服务;要逐步引领潜在需求,提升供给创新能力、消费引导能力,创造新的消费源和新的消费者。三是推动加工产品的精品化升级。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制造业要加大技术改造力度,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促进产品创新和品牌建设,根据需求进行创新,实施精深加工和精品制造,创造优质的中高端供给产品。四是提升农产品加工的国际化水平。要充分利用河南优厚的对外贸易政策,进一步落实促进食品农产品出口行动计划;要以农产品外贸倒逼农产品加工、出口关键技术的研究;要加快优质特色农产品出口生产加工基地建设和农产品对外出口项目建设,不断提升我省农产品的国际化水平和对外出口能力。
(六)强化农业生产经营的科技化支撑
一是注重农业高新科技的研发、转化与应用。要加强农业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在现代农业领域的研发和应用,尤其是要强化优质育种、新型肥药、技术集成、智慧农业、绿色增产、生态保护等方面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真正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各级政府要采取措施引导和转变科技成果转化的需求动因,拓宽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投入渠道,鼓励和扶持科研单位、涉农企业进行原始创新,加快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和技术市场建设,积极构建适合现代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农业科技推广和应用体系。二是提升农业耕作、田间管理的科技化水平。要进一步加强保护性耕作技术、水稻直播栽培技术、旱作栽培技术、新型机械化耕作技术、生态种养技术的创新研究。要强化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推广和应用,不断提高河南农业生产、管理的精细化、科技化水平。三是提升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要以先进农机的研制和推广带动河南现代农业生产模式的改进与升级。要加快完善农业耕作、种植、收获、管理各环节的优质优价现代农机的研发,推进原粮收获烘干一体农机、原粮保质保优储藏装备、大功率综合型农机的推广和使用,全面提高河南农业生产效率。要紧密结合现代农业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发展趋势,在农机的控制智能化、操作自动化、驾驶舒适化等方面,进一步提高机械装备水平。四是创新生态农业高新科技。要围绕农业生态建设、循环农业发展、生态系统恢复、农业污染控制等不同方面,推动农业生态系统环境治理与功能提升的理论与技术研究。要加快农业环境污染物检测与修复高新技术、农田减排技术、畜禽排泄物肥料化及沼气化新型技术的研究,推进新型环保高效缓控释肥、生物肥、环保型农药、生物防控等产品的研发和应用,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建立满足农业生态建设需要的技术体系。
(七)注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化建设
一是继续加强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要继续推进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深入实施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工程建设,不断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和农田林网建设,完善配套工程和配套设备,健全设施管理和养护制度,持续探索粮食稳定增长与生态相协调的有效途径或模式。二是系统开展农业生态修复工程。要摸清农业生态环境污染情况,尽快制订全省生态修复专项方案。进一步发挥环境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科研单位和生态修复类企业作用,分区域分阶段开展农业生态修复项目工程,扎实推进山、水、林、田、湖的生态修复与保护工作。三是健全农业生态化发展补偿与评价机制。要明确补偿依据、优化补偿标准、扩大补偿范围、创新补偿方式,不断完善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生态补偿办法,尽快健全耕地、山地、林地等生态补偿机制。同时,要将农业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纳入地方发展责任目标及考核指标,建立严格的农业生态建设责任制,健全农业生态建设评价机制,强力推进农业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现代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八)强化现代农业新业态的多样化拓展
一是创新农业功能业态。传统农业功能单一,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农业在生态、旅游、景观、文化、健康、科普等方面的功能日益凸显。在农业供给侧改革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农业资源优势,大力推进都市生态农业、乡村休闲观光农业、文化创意农业、营养健康农业、养生养老农业等形态的发展,满足人们对农业的多功能需求,发掘并形成新的农业增长点。二是创新三产融合业态。随着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壮大、相对成熟,农业蕴含的巨大潜在价值正受到二三产业的青睐。二三产业的发展模式也为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一二三产业由原来的以农业为基础的平行发展进入反哺农业、融合发展的新阶段。要扎实做好新蔡、固始、新野、温县、商城、汝州、浚县7个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百县千乡万村”试点工作,积累试点经验,争取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要支持工商资本和社会资金进入农业领域,进而带动企业化管理思维、工业化发展方式和城市服务业经营模式进入农业领域,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产业融合,提升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水平,推动农业转型升级。三是创新农产品物流业态。互联网与农业产、供、销的全面融合,直接连通供给与需求两侧,推动着农产品物流业商业模式重构、业务流程再造与技术水平提升。要积极打造全省统一的农业电商大平台,充分发挥农业大数据作用,推动河南现代农业信息化建设。要大力完善冷链物流运输和加工配送中心建设,发展专业化的农产品仓储和物流,健全农产品信息集成、电子结算等配套设施,实现农产品市场信息的高效畅通和农产品流通服务的精准对接。四是提升集群培育工程。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要注重由单个龙头企业带动向龙头企业集群带动转变,进一步拉长产业链条,实现种养、加工、运输、仓储、销售等诸多环节一站式服务,使产前、产中、产后融为一体,形成上下游协作紧密、产业链相对完整、科技平台和优质品牌支撑、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综合效益达到一定规模的经营群体。
(九)完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制度化保障
一是强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法规保障。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包含着现代农业的实践创新,也包含着制度创新。要强化农业供给侧相关方面的地方立法工作,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及时出台地方法规及相关政策,把党的改革部署、河南的改革举措和全省的改革成果上升为法律规范,通过制度建设和法治保障,破除影响供给侧改革的体制性瓶颈和政策。二是健全农村土地经营制度。要创新农村土地经营权的租赁、承包、入股、入市等多种土地流转的实现方式,构建土地经营权交易制度,推动农村土地经营权的规范、高效、自由流转,为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组织化发展创造条件。三是健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机制。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生力军,要立足河南实际,借鉴发达国家农民合作社发展经验,创新合作社建立模式和发展模式,完善合作社与农户、企业的利益联结机制,不断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水平和主体地位。四是健全农村金融服务制度。要鼓励金融机构加大涉农贷款投放力度,切实扭转农村资金大量外流的局面。要稳妥推进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信用贷款试点工作。要创新农业担保形式,提升农业担保能力。要引导金融机构改善和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支持工商资本进入农村金融领域,丰富农村金融服务主体,规范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服务格局,激活农村金融市场。五是健全农业保险制度。要积极开发适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求的保险品种,支持发展特色优势农产品保险、林业保险、设施农业保险,完善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努力减少农业生产经营的自然与市场风险。六是健全农产品质量监管制度。要整合现有多方监管力量为统一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队伍,形成严密、强力、高效的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七是健全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要坚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与政府补贴脱钩,形成市场定价、价补分离机制,加大市场调节空间。要加快完善农产品生产者补贴制度,按照分种分类施策方式,逐步完善农产品市场调控制度。要坚持粮食临储政策,同时加强收储主体的多元化与市场化发展,实现大宗农产品的专种专用、专收专储。八是健全农业创新发展制度。改革就要创新。要突破传统发展的思维定式和路径依赖,必须通过创新来引领。要形成促进产业创新和企业创新的制度环境和体制保障,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营销创新、管理创新等,加速农业生产经营转型升级。
(十)积极争取河南作为全国农业供给侧改革示范区
摘 要 全球环境的恶化使人们越来越关注环境问题,关注低碳消费,关注低碳经济,而美国通过了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不实施碳减排限额国家的进口产品征收碳关税的法案,受到了发达国家等贸易保护主义者的青睐。一旦开始征收碳关税,对发展中国国家尤其是我国的出口贸易和经济发展将带来重大影响。
关键词 碳关税 出口 贸易
随着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的成功闭幕,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越来越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在此背景下,发达国家从自身比较优势及国家利益出发,正寻求以征收“碳关税”的形式来改变目前全球的气候变暖及减排问题。与欧洲、日本、美国等相比,我国在绿色经济与低碳经济领域并不占有技术优势,出口产品大多为低端产品,碳含量相对较高。那么一旦各国都开始借“绿色”为名,行贸易保护之实,开始征收“碳关税”,这必将对我国绝大多数工业制成品出口造成严重打击,出口成本的提高将使我国的工业制成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一、碳关税的定义及提出背景
碳关税是指对高耗能、高排放产品进口征收特别的二氧化碳排放关税。主要针对进口产品中的碳排放密集型产品,如铝、钢铁、水泥、玻璃制品等产品进行的关税征收。碳关税这个概念最早由法国前总统希拉克提出。用意是希望欧盟国家应针对未遵守《京都议定书》的国家课征商品进口税,否则在欧盟碳排放交易机制运行后,欧盟国家所生产的商品将遭受不公平之竞争,特别是境内的钢铁业及高耗能产业。
众所周知,高耗能产品多数由发展中国家生产并向发达国家出口,一旦碳关税被发达国家所普遍采用,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十分不利,业内有关专家认为,“碳关税”不仅违反了WTO 的基本规则,也违背了《京都议定书》确定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气候变化领域“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这一责任就是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大的责任。按照更大的责任来衡量,“碳关税”是与之相违背的,这严重损害了发展中国家利益。
二、碳关税的特征
碳关税与国际贸易的一般关税措施相比有以下特征:
1.形式上的合法性
多数国家在制定国际贸易政策涉及环境保护、劳工标准等方面的考虑时,都青睐于援引关贸总协定(GATT)“一般例外条款”作为其法律依据。该条款允许缔约方采用“为保障人民、动物、植物的生命或健康的措施”美国提出的碳关税同样不例外,借助“一般例外条款”使得实施碳关税贸易具有法律上的依据,通过立法使碳关税取得形式上的合法性。
2.名义上的合理性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心身体健康,关注周边的生态环境,对环境污染越来越敏感,也会对造成环境污染的产品产生强烈的反感。碳关税正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环保心理即绿色消费而产生的,并使得其具有名义上的合理性。
3.对象上的歧视性
美国进口的高碳商品,既有来自加拿大、欧盟等发达国家,又有来自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然而,对于发达国家而言,产品的碳排放密集度都低于规定指标,其出口产品会被免除“碳关税”。事实上,美国“碳关税”征收对象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这一计划实质上带有对象设定上的歧视性。
4.覆盖面的广泛性
除了造纸、钢铁、水泥、化肥以及玻璃制品业外,碳关税的覆盖范围还包括了对一些工业品的安全、卫生、防污染等要求。虽然受直接影响的主要是造纸、钢铁、水泥、化肥以及玻璃制品业产品,但是由于这些产品中包括塑胶、五金、各种电子零件、连接线、包装材料等等,所以其影响力就覆盖到所有这些行业的上游供应商甚至整个供应链,影响到化工、五金、包装等其他行业。
三、征收碳关税对我国出口的影响
1.碳关税对我国出口产品种类的影响
一旦发达国家启动碳关税,中国无疑首当其冲,中国大多出口产品仍为低端产品,生产中碳排放相对较高。一旦美国“碳关税”政策得到相应支持,将对我国出口贸易和经济发展带来重大影响,绝大多数出口货品就失去了竞争力。这对中国来说,无论是宏观经济还是各个产业特别是造纸、钢铁、水泥、化肥以及玻璃制品业的发展都无疑会产生巨大的影响,碳关税的实施会使我国工业制成品的价格上升,不利于工业制成品的出口,进而使我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
2.征收碳关税对我国工业产品出口的影响
从美国和欧盟占我国出口市场的份额和我国对其出口产品结构的角度来看,如果其正式征收碳关税,将对我国工业产品的出口产生较明显的影响。由于碳关税是针对中国出口的工业品直接征收的特别关税,其对工业品出口的负面冲击显著高于对各部门工业品生产的影响。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通常被认为不属于能源密集型或碳密集型行业的电气机械器材制造、仪器仪表办公机械制造等机械制造业的出口和就业可能面临较大冲击。而电气机械器材制造、仪器仪表办公机械制造等不属于能源密集型或碳密集型行业的机械制造业之所以受到较大冲击,主要跟这些行业的耗电量较高有关。
四、中国对碳关税的应对策略
当低碳经济成为一种世界潮流的时候,其在世界范围内就会有一定的影响力,会对全球市场的形成产生影响。发展的能源瓶颈、环境瓶颈及外在的减排压力,都要求我们必须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转变增长方式,走低碳经济的发展之路。以下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分别展开分析:
1.政府层面
(1)在国内适时开征碳税
即在一国国内针对二氧化碳排放所征收的税种。根据WTO有关协议的规定,双重征税是违背 WTO规则的,如果我国在国内对企业开征碳税,美国和欧盟就会失去对我国出口产品征收碳关税的合理依据。与被对方征收碳关税相比,在国内开征碳税,一方面可以将碳税收入部分用于支持国内企业节能减排改造、新能源利用和技术开发,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导向和激励,促进我国产业机构改善与升级;另一方面也可以将都分碳税收人以合理方式用于补贴国内相关出口企业,这样可以弥补征收碳税对出口产品竞争力造成的损失。日前,欧洲的瑞典、丹麦、意大利,以及加拿大的不列颠和魁北克都已在本国范围内征收碳税,法国也计划今年7月起开征碳税。我国应考虑适时在国内开征碳税。
(2)加快新能源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进一步改善出口商品结构,扩大内需市场,减少出口依赖从改善外贸发展方式入手,突破碳关税的贸易壁垒,需要通过加快新能源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改进传统能源利用方式,加快发展新能源和新材料产业,降低工业部门的能源密集度和碳排放密集度,进一步改善我国出口商品结构,降低高能耗、高排放产品在出口商品中的比重,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出口企业转型升级。同时应不断扩大内需市场,减少经济增长对出口的依赖度,尤其是对高排放行业出口的依赖度。
(3)积极开展“环境外交”
联合并主导其他发展中国家提出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新主张,在环保领域新的国际规则制定中发挥更强的作用,我国应加强同各国际级织就碳关税等环境和贸易问题的沟通,并作为“领头羊”联合其他发展中国家共同反对碳关税政策,积极参与各项国际环境公约和多边贸易协定中环境条款的谈判和讨论,主动成为规则的制定者、参与者,制定利于多方共嬴的新规则,将我国国情及具体问题纳入讨论和谈判范围,提出自己的建议,为我国外贸企业发展和出口增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例如:可以在国际社会提出和倡导以人均碳消耗量和历史积累排放量为基准的新型碳减排责任标准。
2.企业层面
(1)实施绿色企业战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企业要自觉地把握绿色市场这个主导方向,大力开发绿色技术和产品,创建生态与经济一体化的绿色发展模式。具体做法包括:开发绿色产品、奉行绿色设计、进行绿色生产、推行绿色营销、提供绿色服务、使用绿色包装,以适应绿色消费需求,使企业由单纯追求利润目标向追求经济与生态相统一的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转变,从而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绿色道路。
(2)强化标准意识,培育创新能力
我国一些产品在外“碰壁”受阻,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际标准化程较为企业既要培养标准意识,及时掌握目标市场国对进口产品符合国际标准变化的要求,尽量以国际标准为准绳,加大采标和达标的投入,严把出口产品质量标准关,同时要注重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注重科研经费的投入,科研人才的培养,科研成果的转化。
(3)加强和改善企业管理,提高企业整体素质
加强和改善企业管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提高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产品的质量是企业营运水平最直接的体现,企业可以采用国外先进的质量管理标准,推行IS09000系列标准,获得质量体系认证,从而提升自身管理水平,保证产品生产质量。
(4)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对于西方文化而言,一个优秀的企业固然有卓越的技术一流的质量和出色的管理,企业对社会的作用与贡献也是非常值得考虑的因素,因此,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也是非常重要的环保的重要性已经被包括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大多数国家所接受,发达国家对此问题更是重视,这也是“绿色措施”大行其道的原因。因此,企业有必要“绿化”自己的产品,“绿化”自己的经营行为,从而有利于获得突破“绿色措施”的通行证,尤其是要尽早采用IS014000标准,争取早日获得认证。
五、总结
碳关税,忽如一夜间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它的背后,是人类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全球经济社会发展模式转型的内在要求,是国与国之间争夺发展空间上的博弈。可以预计,金融危机后,发达经济体将回归实体经济,而低碳经济将成为新的增长点。我们应站在高处,正确看待碳关税,顺应低碳经济发展趋势,加快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为在世界经济进入低碳时代新一轮增长中抢占先机。
参考文献:
[1]曾俊伟.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人民法院出版社.1995.
[2]吴玲.WTO体制下的绿色贸易壁垒法律问题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
[3]王金南.绿色壁垒与国际贸易.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4]鲁丹萍.国际贸易壁垒战略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
[5]孙敬水.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经济学分析.中国物资出版社.2006(l).
[6]刘蓉.绿色贸易壁垒的成因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农村经济.2003(5).
[7]卫龙宝,杨金凤.TBT规则及其对我匡农产品出口影响的研究综述.农业经济问题.2004(12).
[8]沈年桥,李瑜.绿色壁垒对浙江蔬菜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浙江农业科学.2003(6).
[9]潘伟光.对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的技术贸易壁垒的成因及对策分析.国际贸易问题.2003(7).
关键词:农业产业链;民族地区;拓展对策
前言
民族地区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西北、西南等边远山区。农业是其居民长期生存的一种手段,由于历史文化及自然环境的原因,该地区农业经营方式几千年来没有太多改变,农业主要依靠自然再生产,除劳动、种子、农药、化肥外几乎没有其它投入。产出物也大都以未加工的谷物、畜产品、水果、蔬菜等原始的形式直接消费。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现代农业的发展引致产前和产后行业的兴起。这些产前、产后行业与农业息息相关,而且在组织上和经营上结为一体。换言之,现代农业从单一动植物生产扩展到以动植物生产为中心,包括产前、产中、产后三个领域全部内容的总和,这是农业发展的自然结果。
一、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产业链比较
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就是农业外延在微观层次上的拓展,其实质就是农业产业链条向产前、产后部门延伸。农业产业链实际是一个贯通资源市场和需求市场,由为农业产业化产前、产中、产后提供不同功能服务的企业或单元组成的网络结构。它是具体的不同农产品链的集合体。农业产业链是在产业链概念基础上产生的,实质就是产业关联,而产业关联的实质就是各产业相互之间的供给与需求、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农业产业链拓展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过程中发生的深刻变革,是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拓展以后的产业链不再将农业局限于第一产业这样一个狭小的范围内,而将农产品加工业和流通业,甚至生态观光业,原属于第
二、三产业的产业,也纳入农业产业链的结构之中来。因此,产业链不断拓展和延伸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也是调整和优化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的措施,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
二、农业产业链拓展的意义
农业产业链拓展是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相适应的。农业作为国民经济中基础性部门,不仅为其他产业提供了原料,而且也为其他产业提供了劳动力和市场,由于其自身的强关联性,农村经济单靠生物的再生性生产已不能满足其发展的需要,必须加快基于农业产业链条的综合管理,拓宽农村经济的空间才能全面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链的拓展具体意义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有利于农民利益的保护
从农业产业链的运行规律来看,可将农产品从生产者到最终消费者的过程,分解为一系列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增值环节。一个企业(或农户)可能在某一环节具有比较优势,但却不可能在每一个环节都具有比较优势。在农业产业链高度发达国家(如美国、荷兰),很多企业生产与营销分离,通过合同关系,把流通和销售环节让渡给专业厂商来办理,农业产业链的运作,很多都是围绕大型的销售厂商来展开的。在同一产业链的不同环节之间,具有比较优势的企业实现互补,整个产业链的综合功能增强。农业产业链拓展最大的特点是通过链条上所有节点企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组织和广大农户的紧密合作,降低交易费用,将影响交易有效运行的因素推向链条之外,从而达到链条运作最优化和保护农民利益的目的。
(二)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随着农业产业链的拓展和管理加强,必然加速推广适用农业技术,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多渠道多层次的、突出地方特色的农业科技推广应用支撑链条与体系;必然注重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农业链和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农村;必然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相协调。只有加强农业产业链的构建和拓展,才能做强做大农村
二、三产业,有效改善农业产业结构,加速实现农业市场化、集约化、专业化、社会化,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
二、三产业转移,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村全面发展的各种专门人才培养,以繁荣农村经济,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有利于农业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农业产业链的拓展将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业生产、加工、储运、销售等环节链接成一个有机整体并对其人、财、物、信息、技术等要素流动进行系统化组织、协调与控制,以拉长和加强产业链条,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提高整个农业产业链的效率。此外,从“田头到餐桌”的农业产业链管理,不仅是农业生产社会化、专业化和商品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当代社会对农产品多样化和安全性的强烈要求,农业关联企业通过与产业链的结合增加了其产品的安全可信度。因此,拓展农业产业链可以提升农业的综合竞争能力。
三、民族地区农业产业链拓展的障碍分析
民族聚居区多处为老少边穷地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加之历史上民族地区多为地方统治,受各个朝代中央政府管理的较少,过着相对封闭的生活,因此文化相对落后,与外界的交流和贸易非常缺乏,商品意识差,经济发展缓慢。正是历史文化与自然条件的限制,农业基本上没有摆脱单一从事动植物生产的传统状态,严重阻碍着农业产业链的拓展。
(一)耕地面积狭窄,生产规模小
“七山一水一份田,一份道路和庄园”是很多民族聚居区的真实写照。这里耕地面积普遍偏小,不利于大规模生产,农村的生产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后,生产的计划性由各个家庭自己决定,更不利于规模化经营。因此,农业产品生产形成了“小批量”的格局,无法适应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化生产的需要数量。就是民族地区的某种农产品能满足某加工企业的原料供给,但由于供给的农户太分散,必然要增加交易成本,这不利于农户家庭与加工企业的合作。另外,由于生产的分散,提供给加工企业的农产品的品质优劣不同,必然影响加工企业产品的质量,从而影响加工企业与农户的互惠关系。民族地区耕地制约及生产制度等是影响农业产业链拓展的最主要障碍之一。
(二)商品意识淡薄,专业化生产缺乏
民族地区的居民长期居住边远山区,过着相对封闭的生活,自给自足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现代商品意识淡薄,所以各家庭的生产都是“小而全”的局面。而农业产业链拓展的基本条件之一就是要有数量充足,质量标准一致的稳定农产品供给,专业化生产是农产品数量与质量的保证,这不仅有利于农产品的加工,而且也有利于市场的开拓。加工企业与农户能否保持稳定合作关系的关键是其间的经济利益能否得到合理和有效的分配。对于在这种合作关系中居主导地位的加工企业来说,必然会按照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去选择对自己收益最大的合作伙伴。根据国内外的理论研究及合作的实践,加工企业一般愿意选择大农户进行合作,因此,民族地区缺乏专业化生产是影响农业产业链拓展又一障碍。
(三)交通闭塞信息不畅,抗风险能力差
民族交通条件差,教育文化落后,市场信息无法及时到达农户。加之单个农户自身能力有限,资金、技术等的缺乏,不可能有足够的实力理性地进行农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在调整中,也往往产生个人理性预期基础上的合成谬误,引起农产品供求的大起大落,导致农产品价格大幅波动,从而影响到加工企业与农户间的合作关系。只有信息的保证,才能使农产品生产更适应市场需求结构,缓解农产品供需结构性矛盾,避免因结构性过剩而导致销售不畅引起的价格波动,稳定农产品的市场供求,降低农产品价格风险。交通信息的瓶颈也是民族地区农业产业链拓展的重要障碍之一。
(四)人才、技术、资金紧缺,产业服务水平低
民族区农村
二、三产业发展水平不高,农产品产后环节开发滞后,没有相应的技术含量较高的产业相配套和链接,农产品加工、运输、储藏、销售中的腐烂、浪费损失严重,农业产业服务程度低,特别是产业后和产中服务水平低,尚未形成系统的、复杂的产业链,大量的农产品没有经过精加工和深加工就进入市场,没有实现相应的附加价值。随着农业产业链的拓展,必然要加速推广适用农业技术,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多渠道多层次的、突出地方特色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而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的基础是一定数量的科技人员。由于科技人员紧缺,加上地方经济发展速度缓慢,农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建设和专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建设还不适应市场日益多样化、优质化和精细化的需要。特别是农产品产后环节的精度和深度开发,扩张其价值和效益,发展各具特色的、增值空间大的,而且能够创造较多就业机会的产后经济方面,由于技术和资金的约束,无法发挥比较优势,做强做大特色产业,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由于教育文化的相对落后,科技人员的紧缺以及地区经济相对落后成了民族地区农业产业链拓展的又一瓶颈。新晨
四、民族地区拓展农业产业链的对策
民族地区由于历史文化及自然环境的原因,商品意识淡薄,资金、技术、人才紧缺,交通不便,自信闭塞,农业生产主要是单一动植物生产,不适应市场日益多样化、优质化和精细化的需要。要解决好“三农”问题,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用现代农业改造这种原始落后的农业。
(一)强化政府的引导作用
民族地区由于经济落后,自然、文化特殊性,拓展农业产业链的任务不可能由农户单独完成。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由于其公共物品性,只能通过政府来建立。另外,人才、技术、资金溃乏的局面也只有通过政府的投入才能得到改善。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最根本的区别,就是生产以市场为导向,而要千家万户分散经营的农户去搜索市场信息,不仅成本太高,而且由于文化水平的限制,无法从繁多的信息中捕捉真正有用的信息。只有通过政府的引导,让农民进入产业链的各环节,才能使农民从农产品深加工和贸易中分得利益。而企业和农户经营的联系,既发挥了农业家庭经营成本低、生产管理精心等优越性,又弥补了小规模分户经营难以调整结构、难以衔接市场、难以获得产后利润等缺陷,为家庭经营注入新的活力。只有政府的作用才能制定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和公平的交易制度,维护市场秩序,对市场交易活动进行严格管理,为农业一体化经营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同时政府应加大发展农业教育、科研服务体系及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引导专业化生产的发展,为专业化生产提供优惠政策和技术服务。
(二)转变农民的生产理念
民族地区居民由于世世代代过着相对封闭的生活,自给自足的小农意识十分严重,商品知识缺乏,这种生产观已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现代农业包括产前、产中、产后三个领域全部内容的总和,并通过产业链纵向和横向拓展,向第
二、三产业不断渗透的一个综合性产业。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分工不断细化,农户和企业只是一系列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产业链条的节点,一个农户(或企业)可能在某一环节具有比较优势,但却不可能在每一个环节都具有比较优势。在同一产业链的不同环节,每一个生产农户(或企业)通过相互协作生产,使具有比较优势的生产单元实现互补,增强整个产业链的综合功能,从而提升农业的综合竞争力。因此,民族地区必须首先转变生产理念,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社会化生产,促进农业产业链的拓展。
(三)重视农村干部的培训
民族地区由于经济落后,农民的生产都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生产计划的制定,如果某家在某一环节或某种动植生产上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那么邻近的村民就会进行这方面的投入,从而形成产量的大起大落,不利于产业链的拓展。农村干部作为带领广大农民进军现代农业、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骨干力量,他们所拥有的知识水平、管理方式、科学方法和领导能力,对于制定当地农业发展规划和科学决策、开辟产业化门路,调整产业结构,拓展农业产业链条,实现现代农业管理,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通过培训,提高农村干部推进农业产业链拓展和加强农业产业链管理的素质和才能,能够根据市场前景和需求,结合本地的具体条件与实际,科学的、民主的作出切实可行的农业产业链、产品链决策,保证产业化和产业链管理决策与计划的有效实施。同时要深入农业产业链的所有节点和过程进行调研,重视群众在农业产业链拓展中的呼声和要求,把握好产业链中农户、企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组织的利益结合点。通过学习与管理活动的循环往复,提高农村干部和后备干部队伍的素质,增加农业产业链拓展中的系统性、预见
性和创造性,更多地培养适应农业产业链拓展与管理,提高他们的经营管理能力。
(四)注重产品市场的开拓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产品销售已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产品适销对路是企业成长的基本保证。通过寻找农产品流通销售的异地市场,甚至境外市场,开发研制能适应市场需求的系列梯级农产品,促进农业产业链的拓展。通过市场开拓延伸的产业链,其产品的产销衔接比较紧密,能及时满足消费者对产品多样化、差异化的要求;同时在市场寻求的过程中,农民及农产品生产企业或中介组织,可灵敏地感受市场变化波动,从而促进订单农业、合同农业的发展,并可加速农产品的储运、保鲜产业链条等节点的发展。这种通过市场拓展产业链的方式,特别在我国加入WTO后显得尤为重要。
(五)产业链条协调机制的构建
产业链条上各个节点的分工与协作是整个产业的良性发展前提。农产品由于其自身易腐性、生产的周期性、产品数量和质量的不稳定性、原料质量对加工产品质量的特殊性等,在供应商、生产商和加工商之间的关系协调上比单纯地进行市场开拓更能提高整体的效率。就目前民族地区分散生产的格局,生产中更多是竞争的关系,如何协调各生产环节的合作,强化各生产环节的利益共享,显得尤其重要。通过产业链条协调机制的构建,在农业产业链拓展的中,提高各经济主体的合作能力,使农业内部的产业结构得到优化重组,提高产业的带动效应,真正使农业的种养加、农工贸成为一体,使农业的综合效益充分发挥出来,从而达到提高农业整体效益的目的。
(六)加快龙头企业的建设
农业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是联系农户与消费的纽带,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占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战略地位,加工业上不去,粮食经济就搞不活,畜牧业也难以有大的发展,农民增收和财力增强的目标就很难实现。特别是在相对闭塞的民族地区,只有通过加工龙头带动作用,一些具有特色和优势产业的链条才得以形成。通过加工业的发展,促进市场建设,让繁荣的市场来刺激和引导加工业的发展,带动产、供、加、销一体化经营,而加工业的发展又能极大地带动农业、商业及服务业的发展,使第
一、第
二、第三产业互为条件,协调发展,有序地传递效益,实现产业链条的层层增值。
参考文献:
[1]李翔,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农业现代化的破冰之履[J],农业经济,2006(5):23-24
[2]王国才,供应链管理与农业产业链关系初探[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4):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