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保险公司团队经营理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安邦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经营财产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和短期健康险业务的全国性保险公司,于20xx年6月9日获得中国保监会批准筹建,20xx年9月30日获准开业。安邦保险实力雄厚,注册资本37.9亿元。股东包括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saic)、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sinopec corp)等“世界500强”企业。凭借着雄厚的股东实力,一流的企业文化,安邦保险发展态势迅猛。目前已在全国37个省、市、自治区及重点城市设立分公司。20xx年营业额超过10亿元。安邦保险期望通过优秀的资源配置能力,与客户、与股东、与战略伙伴、与员工的相互依存,共赢发展。
两周前带着继续学习基本功,学牢专业知识的心情来到安邦保险,在新的公司体验新的工作环境、接触新的同事、感受新的不同的企业文化、接受新一轮的挑战,让自己之前所学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得到锤炼加以巩固。
一、实习内容
实习的主要内容是学习安邦保险车险条款,录单及出单以及整个工作流程
1、接待客户,向客户介绍保险条款并根据客户具体情况做出保险方案计算保险费。
2、负责填写投保单;先收集好客户的行驶证、身份证复印件等资料新车则要提供购车发票和合格证,然后对照证件上的内容填写投保单,再用电脑进行录入。
3、经核保无误通过后,交强险打印保险单和保险标志、商业险打印保险单和保险卡,核对确定准确无误后,将保险单交到财务,再用专门的笔记本把客户的资料登记好。
4、把单证按类别整理并装订,最后送至档案管理室并按月份将其归类。
二、 实习体会
(一)、通过进一步的对保险公司及行业的了解,也发现一些保险公司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在经营理念上,发展和管理、速度和效益的矛盾突出。经营过程中,为了保证完成保费计划指标,基层公司领导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完成保费计划上,理赔管理、服务举措、内部建设等方面工作存在诸多薄弱环节,业务发展屈服于管理的问题比较突出。面对竞争日益激烈而尚欠规范的市场环境,基层公司在处理速度和效益的关系上存在观念上的偏差,重速度、轻效益,风险管理意识和风险控制水平不高,部分业务质量较差,为完成保费任务不计成本地承保一些赔付率高、连年亏损的业务,经营效益水平低,制约了保险公司的快速健康发展和壮大。
2、在服务水平上,技术含量较低,仍然存在过分依赖关系和人情的现象。基层公司在展业过程中,主要依靠业务人员的“关系网”拉业务,或者是通过大量招聘营销员的“人海战术”开拓市场,保险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误导消费,坑害被保险人利益等行为时有发生,部分业务人员忽视消费者心理状态而采取死缠滥打的推销方式。基层保险公司的“人海战术”和“关系业务”的过度膨胀,使国民对保险的作用产生误解,有的甚至产生反感情绪和厌恶心理,不利于培育国民的保险意识,损害了保险业的社会声誉和保险从业人员的社会地位。另外,基层公司在理赔服务过程中,有的为了稳固与大客户的关系不讲原则地进行人情赔付或通融赔付,有的为了个人或小集体的利益进行人情赔付和搞假赔款,而对一些非关系客户另眼相待,服务态度和质量差,违背保险经营的损失补偿原则和最大诚信原则。
3、在保险队伍建设上,干部职工主人翁意识减弱,企业文化氛围不浓,团队协作精神不强。基层公司领导班子为了各自一时的政绩和小集体的利益,短期行为突出,当公司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发生冲突时,过多地考虑自身的利益和职位,缺乏大局观念和长远发展的意识。在对员工管理方面,忽视了对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益的考核。对公司文化建设重视不够,忽视对员工的经营理念、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素质教育。在“绩效挂钩”的考核机制下,基层公司业务人员和营销人员过分地注重自身的经济收入,没有把从事保险工作当作终身的事业,缺乏主人翁意识,缺乏爱司爱岗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提高保险公司经营管理水平的措施
1、强化管理意识,提高管理质量和水平。基层保险公司要提高对加强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内控管理自觉性,树立起管理是企业发展生命的观念。加强内控管理制度建设,建立起高效率的管理机制,加强电子化建设,为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和支持。具体讲,业务上要重点加强市场营销管理、核保管理和单证控制管理;理赔上要重点加强查勘定损管理和报价核赔管理;财务上要重点加强收付费系统管理;人员上要重点加强职业行为管理和考核机制管理。上级公司要加强对基层保险公司管理工作的监控和指导,确保统一法人制度的顺利执行和政令的畅通,同时建立配套的责任追究制度和奖惩措施,加强对基层公司经营管理行为的约束。保险监管部门要加强对基层公司市场行为的监督和管理,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培育有利于基层保险公司发展的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
2、加强保险队伍建设。人是生产力中最积极的因素,解决好人的问题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配备一支业务能力强、管理水平高、具有创新能力的领导班子,是基层保险公司发展的组织保证和重要基础。基层保险公司领导班子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事物,不断提高领导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才能适应现代保险公司发展的需要。要加强对基层保险公司员工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不断培养符合现代保险公司发展要求的员工队伍。加强基层保险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增强公司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倡导团队协作,倡导激励,宣扬先进,并通过分配结构和分配机制的改进,稳定员工队伍,充分调动每位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公司发展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保证。
关键词:平安保险;企业文化;企业竞争力
对于现代企业来说,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已被提高一个很高的高度,成为现代企业的制胜法宝。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除了存在于我们过去所认为的企业的操作子系统中,同样也存在于企业的文化子系统中,蕴含于企业文化中。企业文化对于一个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经营目标的实现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平安保险公司在其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具有很突出的表现,然而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在以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完善。
1 相关概念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发展中逐步形成的一种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使命、愿景、宗旨、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以及这些理念在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与企业对外形象体现的总和。
广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所创造的拥有其特色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价值观念、行为活动、组织制度及物质形态等。狭义的企业文化则指企业创造的企业特有的精神财富,包括道德观、价值观、经营理念、精神风貌等。
而文化营销简单来说则是利用文化力来进行营销,是一种利用在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影响下所形成的营销理念和营销形象在具体市场运作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营销模式。
2 平安保险公司企业文化营销现状
中国平安保险公司是中国国内最早建立起绩效导向文化和“竞争、激励、淘汰”机制的保险企业,其企业文化基础来源于鹰文化特征。因其强调企业竞争力和生产力,因此是一种典型的市场型企业文化,这种市场型的企业文化使得其内部竞争贯穿到了公司经营管理的各个层面。这在给员工带来压力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成功。平安保险公司独特的企业文化营销也是其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平安公司的企业文化产生于改革放开的大时代背景之下,平安人于长期的经营管理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带有平安特色的个性文化,并未广大与昂贵所接受和认可,是现在平安员工普遍接受和遵循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组织制度以及物质形态的综合体现。纵观平安保险公司企业文化的营销历程,其经历了感性感悟、理性思索等阶段,现在也仍在不断完善,不断积累。
平安公司的核心价值观是:诚实、信任、进取和成就。而其团队价值观则在于:实现价值的前提条件——团结;创造价值的力量保障——活力;实现价值的手段——创新;创造价值的动力源泉——学习。平安团队经营理念则包括有长远,领先,差异以及专业。
竞争、激励以及淘汰构成了平安团队的三大机制。其中竞争是发展的动力,激励则是激发员工潜能的催化剂,淘汰则是为保持器员工活力以求得公司进步的必要环节。
对于平安公司来说,其已将公司的营销方式转变为文化营销,也就是说其向顾客推销的已不单单是保险产品及服务,更是一种文化,一种理念。其产品在满足消费者物质需求的同时还能满足消费者精神上的需求,还给与他们文化上的享受。
3平安保险公司企业文化营销存在的问题
同样的,对于平安保险公司,由于历史原因以及企业文化本身的复杂性和综合性,其企业文化建设也有一些不足之处。
3.1将企业文化与形象建设等同起来
当前平安保险公司虽然非常注重其企业文化,但是在有些时候其与形象建设没有完全地区分开来。然而企业文化建设与形象建设之间是有区别的,两者不可完全地等同起来。公司需与客户建立起长期的、互相信任的关系,而这种关系则通常靠给于客户高质量的保险产品和服务来实现,同时,公司也注重对其客户进行企业文化的传播,但这种传播难免有所偏重和缺失。
3.2营销队伍综合素质参差不齐,队伍稳定性差
由于平安公司的业务发展相当迅速,加上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公司吸收了大量的营销人员,进行传统的人海战术。平安公司的内勤外勤人员很多,使其凝聚力显得不够,员工多数时候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在工作,这样便缺乏与企业和上级的沟通,也就少了一种团结合作的精神。
也是由于这些员工普遍对公司企业文化的理解程度互不一致,其综合质素参差不齐,导致任务稳定性差,同时对其文化营销产生了一定的负面效果。
3.3文化品牌识别度不高
对一个企业而言,缺少文化资本的先导,品牌的缺失,文化营销手段的匮乏必定会给企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不利于文化营销的进行。不可否认,平安保险的品牌营销,一直以传播中国平安文化为先导,“中国平安,平安中国”令无数中国人成为平保的客户。但在文化多元化方面还存在一定欠缺,文化品牌的识别度不够高,未能完全与其它保险企业完全隔离出来。也因此,平安企业的文化附加值未能得到完全充分地发挥。
也由于目前平安公司企业文化已得到社会大众的广泛认可,其文化建设未能进一步充分发展,未能在经营环境变化的同时,适时地调整其文化战略,除去旧的内容,吸收新的理念。
4平安保险公司企业文化营销对策
鉴于以上分析认为平安保险公司的企业文化并没有很好的贯彻到公司日常经营中去,不能产生明显的竞争力,导致对于竞争力的拉动作用有限,因此需要在工作中进一步加强建设、逐步完善。
4.1区分企业文化与形象建设、业务经营的关系
本质上来说,企业文化并不是企业经营的项目,它与公司的发展战略、经营活动等是密切相关的,只有将企业文化渗透到其日常运作中,将它们良性的融合起来,才能成就最具特色、最具竞争力的企业文化。实际上,在企业文化的组成要素中,形象建设确实属于其中精神文化的范畴,处于核心地位,然而这也只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不应过分偏重于这一方。
企业文化建设从本质上讲是服从并服务于其业务员管理及经营绩效的,公司应通过合理的宣传手段让员工充分看到这一点,并重视起企业文化建设者一部分。
4.2企业文化建设需以人为本,同时提高其整体质素
一般情况下,公司中员工在各方面都存在一些差异性,如思想道德观念、价值观、工作能力等,对这些员工企业不应等同看待。因此企业在对员工进行企业文化灌输时,应根据不同对象提出不同要求,做到以人为本。而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也有待提高,一是需要广招高素质的人员,把握好公司人员的教育、培训和管理任务,二是需要补充一批高层次的管理人才,包括核保、企划、软件开发、财会等专业人才。
另外,平安公司还应尽量将其文化在员工组织内广泛传播,做到在组织内达成共识并为组织成员内心所认同,这样可为其企业兼具综合性和不可模仿性的企业核心竞争力提供良好的基础。可以说,企业的文化是根植于复杂的人与人、人与环境的系统关系之中的,好的企业文化营销系统首先应使其员工充分了解该文化并从内心认同该文化,愿意去接受它并传播它。同时为了企业的凝聚力以及员工的精神动力,需培养员工良好的团队精神,带动员工在个人奋斗的过程中始终与企业步调一致,不忘企业文化。
4.3多元建设企业文化,提高品牌识别度
在西方创造的企业文化形象战略中,主要包括了理念、视觉和行为三大识别系统,同时除了文化理念、视觉和行为识别系统之外,平安企业还可适当采用以文化歌曲、音乐为标志的“听觉识别系统”,把其平安文化进一步营造成文化园区,用文化作为营销资本,从而启动各种不同消费群的消费文化需求。
利用这些方式来创造差异文化可以说是平安保险公司先阶段最需要做的了,这样有利于平安公司将自己的文化及依托于其上的产品与其它保险公司的区分开来,以达到提高产品识别度,提升顾客忠诚度的一个重要手段。公司要进一步做到除旧迎新,使其企业文化始终具有蓬勃的生机,并与时代密切相连。
另外,建议平安企业更多利用网络文化的感召力,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时代的优势。毕竟随着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网络营销中支付、交货的服务文化,也是整合营销的重要文化因素。通过各个途径来多元建设平安企业的企业文化,并力争使其营销文化既成为文化营销的有利手段,又发挥传播优秀文化的载体,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佳结合。
5小结
总之,对于中国平安保险公司而言,其企业文化营销方面是做得比较好的,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可待改进之处,只要其今后继续发挥其优势之处,同时做到以人为本,更好地将企业文化融入公司的各个层面,跟紧时代步伐,其企业文化营销方面将更加完善。(作者单位:绥化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彭彬.论国有保险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J].投资证券保险,2005,4:49-50
[2]刘子操.保险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采访黄运青及他带领的阳江市粤泰安保险有限公司,一见面你很难把他和他的员工与保险挂上沟,他们都穿得很普通,但采访过程中我被他们所感动了,正是这样一群人,在阳江这个广东的三级城市,担负起了向乡镇农村广大的消费者传播保险理念的重任,放大到全国,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众多奋战在乡镇农村一线保险工作者的艰辛,更看到了他们的真诚,热情,是他们撑起了我国保险业的另一片天空。
顺应时势 创立保险公司
黄运青早期在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工作了十多年,各方面的待遇和收入都不错,那是一份令很多人眼热的的工作,但在黄运青的心里,却与自己的人生理想大相径庭。他在不断寻找改变自己人生发展的机会。
黄运青发现在欧美国家这些保险发展比较成熟的市场里,专业保险公司早已将经营重点转向产品设计、市场研究、风险控制、资金运用等非销售领域,主要的保险销售工作由专业化的保险经纪机构(保险经纪人、独立人等)承担。而在国内,保险公司的经营重点尚未转变,保险经代市场从2003年才开始兴起,虽然这几年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仍然处于初级市场阶段,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黄运青敏锐地察觉到这一点,看到了国内保险中介市场的广阔发展前景,于是毅然辞去了原来的工作,创办了阳江市粤泰安保险有限公司。
公司开业之初仅经营财产险的工作,凭着诚实守信、高效创新的经营理念和完善的服务品质,赢得了不少客户的信赖,2005年仅车辆保险的保费即达到三百万。
然而随着整个保险市场的不断发展,从一些客户的口中得知,当时没有一家能全面满足客户各类需求的保险公司,这时黄运青有了一个新想法:如果有一家保险超市提供多元化的保险产品,以次满足客户的各种需求,让每一位前来的顾客都可以在导购人员的帮助下,找到自己想要的保险产品,这样就不需要到处找保险公司咨询了。
通过多方面的市场调查,黄运青看到寿险业的广阔发展前景,经董事会决定,粤泰安在原有的产险基础上向寿险业进军。2006年初,粤泰安由单纯经营财产保险的机构发展成为阳江市第一家同时经营财产保险和人寿保险的保险超市。牵手中英携手共创蓝图
作为阳江市第一家同时经营财产保险和人寿保险的保险超市,就要选择与寿险公司合作,国内的寿险公司那么多,要选择哪家?黄运青明白公司与寿险公司的关系中,由于寿险公司对于经代渠道销售有重要的支持作用,因此公司需要慎重选择与之合作的寿险公司,而不能只以短期利益为导向,要形成长期战略性合作关系。
经代公司在选择寿险公司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服务质量、承包范围、灵活性、信用便利、承保能力、地域范围、理赔服务、技术和销售服务、技术建议条款、价格、勘察和风险管理、互惠交易以及财务稳定性、连续性、信誉和经验等。最主要的是,保险公司作为一种新兴的公司,很多消费者比较陌生,同时,同业保险公司亦是保险公司的竞争对手,这些都是保险公司的发展所面临的困境。
通过反复的对比和考查,黄运青选择了当时在国内被称为“中国经代市场领导品牌”的中英人寿作为第一个合作伙伴。中英人寿的经代渠道在行业内颇负盛名,是国内第一家实行“经代先行”渠道战略的外资寿险公司,中英人寿一直致力于辅导和服务签约经代公司发展寿险业务,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开疆拓土,攻城略地,一路凯歌高奏,在行业内树起了“中英人寿经代渠道”的大旗。
黄运青看中的是中英人寿经代渠道设立的“经代培育中心(Broker BreedingCenter,简称BBC)”,在BBC计划的实施中,中英人寿将以“提供服务者”作为核心定位,向符合条件的经代事业创业者,提供公司创立的一系列健全的业务行政及管理咨询服务,包括法人营业执照的申请,公司人员设定、中介基本法的制定,经营模式的选择以及盈利模式的预期。
在公司成立后,中英人寿将向创业公司提供完备并具竞争力的寿险产品,提供持续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提供公司自行开发的电脑系统及IT行销辅助工具,最重要的是,为经代公司和经代公司的客户提供双重的专业化服务。
在中英人寿保险公司的鼎力支持和帮助下,黄运青的事业从新的起点上逐步发展起来。2006年的产、寿险保费是395.91万元,而2007年则上升至717.63万元,2008年第一季度保费与2007年第一季度同期对比,增长了51.8%;保险从业人员也由最初的35人增加至69人。自产、寿险兼营以来,无论在人寿保险、财产保险业务的发展方面都上了一个更高的台阶。
以身作则 财险老兵谱新曲
作为一个团队的领航手,黄运青坚持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在带领团队、发展壮大组织的同时,冲锋陷阵,丝毫不放松自己的业务。他明白自己的一言一行,甚至是一份保险计划,对团队成员来说,都具有标杆示范作用。因此,作为一个产险老兵的黄运青,把自己当作一个新人,以“专职、专业、诚信、进取”的宗旨严格要求自己,坚持拜访客户,了解市场变化、需求,将实践经验传授给团队成员。
面对寿险市场的激烈挑战,寿险营销展业工作已今昔非比,但黄运青认为,只有纯熟地掌握寿险专业知识,透彻地把握寿险市场动态,有效地捕捉商机,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服务水平,才能在激烈的寿险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阳江市是广东的一个沿海小城市,人们的保险意识淡薄,黄运青带领伙伴们把传播保险意识作为公司最重要的工作。结合阳江本地的实际情况,通过不定期举办产说会等形式加大宣传的力度,同时为学校球队比赛、社会公益活动提供经济及人力上的赞助,对于农村乡镇的客户,公司响应保监会的号召,大力开展“三农”保险的工作。
他们不辞劳苦,根据当地的情况及对象不同,制定了不同的方式去服务客户。公司黄月努总经理身处农村,但她靠坚强的毅力取得了一个月三十二张保单的成绩,荣获中英人寿“雪舞冰城、唯我独尊”2006首届广东经代高峰会副会长;2006年度中英人寿保险公司广东省经代渠道“十大保费明星”第十名;中英人寿保险公司广东省经代渠道2007年“十大保费明星”第一名;2008年MDRT准会员资格等荣誉,这在保险业来说是很难得的,他在取得成绩的同时还坚持每天下乡向广大的人民群众传播保险理念。
在公司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中英人寿和阳江市粤泰安保险公司的品牌形象逐步深入民心,所销售的各种保险产品、保全、查勘、理赔等售后服务得到了阳江市民及业内人士一致的认可和高度赞赏。
用服务的心来做管理
和中英人寿的合作,使黄运青及他带领的阳江市粤泰安保险有限公司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并壮大,开设了多家分公司。市场竞争是很残酷的,这也让黄运青倍感自己责任的重大,公司通过吸引更多的人才,规范销售行为,坚持诚信服务来推进公司的业务发展。
一个团队乃至一个企业,员工的团队意识和团队文化尤为重要。在日常管理上,黄运青强调一个“严”字,贯彻一个“情”字。管理是一门科学,对寿险营销队伍的管理更是如此。在营销队伍管理中,注重业务质量、数量的考核,做到奖罚分明。
在给员工压力的同时,经常与伙伴们交流沟通,力求更多的协作与支持、理解和信任,不断激励伙伴树立信心和斗志,增强团队凝聚力,从而促进团队总体业绩持续攀升,涌现出一批业务新秀,造就了10余名优秀主管。
与此同时,黄运青用精英标准锻造团队,招募正直、有理想、积极进取的新人共同发展。在员工的眼里,黄运青是一位热心帮助别人,并愿意与人分享工作心得的前辈和朋友。他积极培养有实力、综合素质高的骨干成员,塑造更多的中坚力量来推动团队的进步。
这是一支朝气蓬勃的团队,倡导求新、求变、求发展的经营作风,通过特色经营,特色发展,致力于建立最具价值的保险理念,如春风扑面,为黑龙江保险业腾飞注入鲜活生命力。这支在黑龙江保险业界引发震撼,被誉为“新兴代表”的团队,就是生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分公司。
“宝剑砺出,谁与争锋”,浸透豪情的龙江沃土演绎了无数创业佳话,而今,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一群来自四面八方,情投意合的保险精英,为了共同的梦想聚到生命人寿的旗帜下,指点江山激扬奋起,不甘人后昂首阔步,为龙江保险业腾飞铭刻新的历史篇章。
2006年8月,生命人寿黑龙江分公司宣告成立,2007年度黑龙江分公司已从开业起步阶段步入快速发展阶段,规模保费从2006年的507万元飞速上升到2007年的24628万元,2007年实现规模保费收入总额是2006年的49倍。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2007年黑龙江团险规模保费总计为16.95亿,其中中国人寿为13.2亿,市场占有率为77.9% ,太平洋人寿1.11亿,市场占有率为6.6%,生命人寿黑龙江分公司团险规模保费为0.99亿,市场占有率为5.85%,位于中国人寿,太平洋人寿之后排名第三位。
“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一家新公司能达到如此迅猛的增长速度,的确令人惊讶。”业内人士不由发出惊叹。
惊叹号不仅仅回荡在龙江大地,回首近年来中国保险业发展进程,不能不提到“生命现象”,做为中小保险梯队的新生代表力量,生命人寿的发展势头和经营理念已经引起中国金融领域的高度关注。这个进入中国保险业不足四年的保险公司,以朝气蓬勃的发展势头确立了其在新兴保险企业的龙头地位。
尤其在2007年的跑道上,在先后实现总资产和累计保费过百亿的目标后,又打破了中资投连市场持续三年的沉寂期,持续以投资收益率第一的名次拉开了和追随者的距离。去年9月,在上海举行的第四届国际金融论坛中,生命人寿李钢总经理作为中国保险行业唯一代表被邀参会,其受关注度可见一斑,组织方表示,作为中国保险业新兴公司的代表,生命人寿的成长模式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生命人寿的经营思维对金融企业的发展具有高度借鉴价值。
正当生命人寿在国内寿险市场攻城略地所向披靡时,生命人寿黑龙江分公司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从容不迫稳步前行,众志成城努力进取,在生命人寿大团队中取得令人瞩目的佳绩。
日前,《保险家》记者走进黑龙江分公司领导核心,与他们近距离接触,探寻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凝聚力与战斗力使然,让他们领导的这只精干军团,能够短时间内在黑龙江保险业异军突起耀眼而夺目。
挑选专业又懂经营之道的人士担任领导职位,找到他们合适的位置,现代企业管理不是因一个人能力有多高而光荣,是因一个群体配合有多好而荣耀。
采访对象:总经理刘和欣
个人档案:2 2年行业从业经验,高级经济师,哈尔滨工业大学经济管理研究生、曾任中国人保松花江中心支公司副总经理、中国人寿松花江分公司副总经理、中国人寿哈尔滨分公司副总经理等职。在下属心目中,他是精明、低调而务实的领导;在同行口中,他是经验丰富,善于开拓创新的资深保险人。
2 0 0 6年年初,正处于快速上升阶段的生命人寿瞄准黑龙江的广阔市场前景,招贤纳士筹备分公司,多方考察与筛选,生命人寿高层将开疆拓土的黑分掌门人重任,交托于具备多年管理经验的刘和欣。
不到两年的时间,刘和欣带领黑分公司不负众望,白手起家从零点起步,稳步推进网点规模、扩大销售人力,加强机构覆盖率,目前在黑龙江省内已拥有下属支公司三个,各分支公司下属营销服务部12个,销售人力队伍达千余人,在黑龙江保险市场,生命人寿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一片蓝天。
与刘和欣对话,轻松而愉悦,他很谦逊,将成绩的取得归功于团队协同作战的结果,刘和欣直言,作为国内第三梯队寿险公司,生命人寿正值国内保险业发展的重要时期,一方面市场容量迅速扩张,另一方面,监管机构创造各种有利条件,鼓励民族保险企业做大做强,生命人寿起步伊始即立足高起点,建立国际化专业平台,最大限度地追求稳健与进取并行的经营策略,公司开业以来的良好业绩印证了正确的经营思路。
《保险家》:在几年时间内,生命人寿在国内保险业内迅速崛起,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黑分公司更是奋勇争先,短时间内能够取得这样的业绩,您认为主要原因是哪些方面?
刘和欣:事在人为,人才是我们得以快速发展的第一因素,高层次的经营管理者和高素质员工队伍是生命人寿专业、健康经营的有力保证。
从总公司到分公司,我们拥有一支由业界知名寿险管理人才组成的优秀经营管理团队,有着丰富的行业经验和影响力,推动公司按国际化后援运作和本土化市场开拓相结合的思路进行经营。优秀人员所组成的高素质专业团队保证了公司决策的有利执行,快速与健康发展,国际化、专业化和制度化的优良经营模式也在不断吸引国内外业界精英踊跃加入。
黑分筹建之初,就是凭借高素质人才理念去创建市场人才格局,从初建时几十人发展到如今千人团队,取得的成绩源于每一位优秀员工辛勤的努力,他们是当之无愧的精英,有这样一支精兵强将团队,我们才能够顺利完成总公司的各项战略部署,打好基础,为长足发展做好人才储备。
《保险家》:采访您之前,就已耳闻您的经营管理之道,业内都评价您很会用人,您的管理理念是什么?
刘和欣:我的管理理念其实很简单,就是重质选才,和谐共赢,挑选合适的人去担当合适的位置,按照需求理论去实现团队的价值观,一个英勇善战的团队,有效的管理是制胜关键因素。在公司组织方面,我们始终遵循着这样一项原则,挑选专业又懂经营之道的人士担任各级领导职位,找到他们合适的位置,给予他们充足的发挥空间,实现价值目标。同时,创造和谐的内外部环境,让团队的成员处于心情舒畅的环境里快乐工作,彼此协作达成共赢是我们团队经营主题,也正是基于此,充分调动起员工的积极性,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中。
《保险家》:您对团队各级主管要求很高,不仅要求业务能力精熟,还要求与管理能力相结合,作为团队长您是如何考虑的?
刘和欣:现代企业管理不是因一个人能力有多高而光荣,而是因一个群体配合有多好而荣耀。在保险业,加强组织管理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方面很重要,我们选用员工或提升职员的条件,对销售能力的考虑是一方面,我们更看重他们的销售水平和经营管理相结合的程度,这对黑分
公司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稳步扩大市场占有率是大有裨益的,实践证明,我们的选才战略是比较成功的,许多优秀的业内人士来到生命人寿,找到了安身立命的根基、职涯晋升的渠道、事业发展的空间,使他们在提升公司价值的同时,也获取了个人价值的最高体现。
《保险家》:保险行业是服务型行业,在目前同质化的市场产品格局中,各家公司都在争相打服务牌,对这个服务理念,您是如何理解的?
刘和欣:服务不是口号,不能停留在口头上,企业对消费者的社会责任总结成一句话就是从内心里尊重消费者,就我们公司来说,就是在行动上尊重客户,对于客户的尊重式服务,生命人寿黑分公司主要通过内部管理和系统平台来实现,并将重要考核指标列入到部门及责任人,以确保客户问题得到及有效解决。在未来的发展中,生命黑分将积极开展服务创新,让更多的客户能更好地享受到我们的“增值服务”和“差异化服务”,用心让客户感受到生命人寿的关怀无所不在。
《保险家》:有些新兴公司进入市场,往往是迅速进行各级机构铺设扩张,扩大市场占有率,黑分公司的分支机构铺设很稳健,是如何考虑的?
刘和欣:我们走的是精兵路线,无论是对人队伍建设还是机构分支的铺设,都遵循宁缺毋滥的原则,2007年大庆和牡丹江中心支公司成立后,开设了12个营销服务部,目前已进入良性运转。在鸡西市、鹤岗市设立支公司也获得有关管理部门批准,我们并不急于盲目扩张,要视当地市场环境时机成熟条件下稳步推进,稳扎稳打求实效,相信随着黑龙江省各分支公司的建立,生命人寿的展业范围将遍及黑龙江省各大城市,为龙江人民的生活带来优质保险保障。在努力打造公司品牌知名度的同时,我们的目标是将生命人寿的优质服务遍及龙江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保险家》:作为从业二十多年的业内资深人士,您如何看待保险公司的未来发展方向?
刘和欣:近年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一批中小保险企业应运而生,成为保险市场生力军。随着这些企业的涌现,为保险业发展注入新鲜活力,保险市场的集中度也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在目前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中小保险企业群体还面临着诸多共。如增加资本金困难、投资渠道相对狭窄、缺乏人力资源竞争优势等等。面对竞争局势,中小保险企业要发展,就要形成有效的规模和较强的综合盈利能力,求新、求变、求发展,创新活力寻求自身战略定位,避免自身的市场影响力被弱化。
市场是做出来的,通过良性竞争可以提高服务与产品层次,更多的是市场与机遇的显现,做大保险业这块蛋糕,广大消费者将有更多的选择。
采访对象:刘洋
职位:黑龙江生命人寿公司副总经理
个人简历:11年行业从业经验,高级寿险管理师,历任营销部督导、企划室副主任、人力资源部主任、中心支公司总经理、平安人寿中西区培训部训练管理室主任等职。
“从产品结构上看,我们的销售以分红型产品、投连产品和重大疾病险产品为主,顺应金融市场的变化推出的银连产品,销售成绩优异,准确把握市场动态是我们能够取得成绩的关键。”刘洋一语中的。
据了解,去年生命人寿黑分公司年金险、投连险占销售整体的主导地位,占收入总额的81%,刘洋认为,在金融市场活跃的情况下,消费者更希望在得到充分保险保障的基础上能够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
刘洋坦言,随着外阜公司陆续进入龙江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的同时,更多的是市场与机遇的显现,保险公司之间的良性竞争将促使保险业蛋糕迅速做大,服务与产品层次会愈来愈细化,广大消费者将有更多的选择。
《保险家》:2007年是生命人寿黑分扎实基础稳步前行的开端,作为个险和营运的负责人,能否透露下年度公司个人寿险业务销售渠道发展思路?
刘洋:个险渠道是公司开展的主动力,没有个险业务的健康发展,公司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我们的个险渠道没有辜负公司重望,顺利完成2007年任务,2007年全年个险渠道完成规模保费1489万元,四季度完成保费是一季度的3.63倍,是二季度的2.04倍,是三季度的1.77倍,为2008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个险渠道无论从人力发展角度还是人均规模保费的完成角度,都在以一个健康的趋势发展。
在营销人建设方面我们走稳步发展的路子,按照总公司“有规模的精兵队伍”的发展思路,重点在于培养人才和队伍,注重业务质量,逐步提高人员数量和人均产能,在保证人员质量的前提下发展人力规模。同时,加快机构铺设步伐,不断完善,丰富产品线服务内涵,满足客户需求。
《保险家》:2007年度开展的“特色生命”服务活动,使生命人寿美誉度不断提升,获得客户的认可与好评,贵公司是如何运做的?
刘洋;公司开展的以“软实力”构筑“特色生命”活动,旨在建立附加值服务体系以提升客户的满意度,并促进渠道业务发展,活动期间各分支公司紧密围绕“携手生命,共同成长”这一主题,积极落实客户服务节各项工作,为公司的营运工作的发展树立了良好的公司形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和市场效应。
在此次服务节中,我们的客户感受到了与生命共同成长的点点滴滴,感受到公司对于客户的重视程度,为了解客户的真实需求,切实反映公司服务体系的运作情况,我们通过调查及时对通过运作中的各个流程环节做出调整和改善,使客户的需求得到满足,将客户满意度转变为客户忠诚度。
2007年黑龙江分公司及下属支公司共发生赔偿支出与给付共115件次,给付金额49万元,占保费收入的0.2%。接受各类客户咨询1410件次,涉及保费金额5829万元。开展客户调查57件次,涉及保费金额543万元。虽然我们的理赔及给付金额相对较小,但我们以客户的需求为已任,通过对客户的关怀和关心,为公司的今后发展而努力。
银行保险业要真正升级,有赖于破除金融分业的藩篱,实现资本的融合,推进金融混业经营,从销售联盟到混业经营产品,直至综合一体化经营,这是银行保险发展的必然趋势。
采访对象:白伟杰
职位:总经理助理
个人简历:2 3年金融从业经验,曾任黑龙江省光大银行哈尔滨道外支行副行长、省行法律事务部总经理、资产保全部总经理、哈尔滨红旗支行行长等职、创办了黑龙江省第一家保险箱业务。
作为银行业的资深人士,白伟杰选择来到生命人寿,用他的话说,是被保险业蓬勃发展的魅力所吸引,在他看来,银保的联盟市场运做多年来几经波折,从分业到混业,分分合合最终将修成正果,也是大势所趋,银行与保险公司从单纯联合销售产品到联合开发产品,只是时间问题。白伟杰认为,假以时日银代业务将会成为保险公司销售渠道的重头戏。
《保险家》:2007年贵公司在团险渠
道紧随老品牌公司名列三甲,做为一家新兴公司难能可贵,你们是如何做到的?
白伟杰:2 0 0 7年我们与邮政强强联手,团险渠道业务共完成9957万元规模保费,完成全年任务目标,利用总公司其他年金业务政策,在分管总经理的领导下及时对分公司的销售策略进行了调整,弥补了分公司的弱势,抓住市场机遇。同时,团险渠道积极配合各部门对中支筹建工作给予支持,协助完成了中支机构的整体发展策略及目标设定,建立了分公司客户经理的日常管理、考评办法,对重点客户经理进行专门督导和追踪。对当地市场情况给予分析,对客户资源进行了整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保险家》:2007年黑龙江保险市场整体销售较上年同比下降,而贵公司的银保业绩却大幅上升,你们采取了什么应对措施呢?
白伟杰:去年我们银代渠道全年共完成保费13183万元,其中四季度完成保费6620万元,是三季度保费完成的1.26倍,是二季度的9 . 4 3倍,是一季度的1 1 . 1 0倍。
2007年黑龙江保险市场整体销售较上年同比下降了8%,其中以银、邮下降幅度最大,较上年同比下降达到了48%之多;一些老公司银邮销售下降幅度则更大,有些公司为了抢占银邮市场,出台了一年期和三年期的银代产品,面对市场竞争日益激烈。2007年下半年,我们准确把握住市场需求,银代渠道借助投连险的优质销售平台,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协作下,使银代业绩出现很大的攀升,最终打赢了2007年这场销售硬仗。
《保险家》:经过几年的发展,银行业务已经鼎立于个人和团体业务的“三驾马车”,一些新成立的公司银保业务收入占大额比例,对银保业务的未来发展,您的看法是什么?
白伟杰:从2 0 0 0年保险产品在银行柜台推出,经过多年的发展,银保业务目前已经成为各保险公司争夺市场,扩大业务规模的重要手段,与大多数银行保险业发达的国家不同的是,我国的银保合作仅停留于银行保险公司卖保单的最低层次,银行和保险公司之间缺乏资本联系,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利益联合体,在现有的金融分业经营的制度框架内难以走出困境,随着我国金融混业经营的推进,银行保险升级的路径将表现为从销售联盟到联合开发产品,再到银行和保险业务的综合一体化经营。
《保险家》:无论银行还是保险公司,都希望通过银行保险实现两者之间的协同效应,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您认为怎样才能实现最佳的共同效应呢?最近有关部门信息,允许银行业参股保险业,对此您又是如何看待的?
白伟杰:在银行和保险结成销售联盟的阶段,协同效应主要来源于销售渠道的共享,为实现更大的协同效应,银行保险应进一步从销售联盟阶段升级到联合开发产品,银行在收集消费者信息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保险公司利用银行的客户信息来识别客户的风险大小和保险需求,开发相应的保险产品,能够大幅度提高销售效率,银行和保险利益上的联系也就更加紧密,与单纯联合销售产品相比,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允许银行业参股保险业,这个信息对保险业无疑是重大利好,通过股权上的联系,银行和保险将最终达到业务上的综合一体化经营,是银行保险的高级形式,银行业务和保险业务之间的互补性以及两者对固定资产的分享将为银行保险带来更大的协同效应,到这个阶段,困扰目前银行保险发展的许多问题将会在新的制度框架内应刃而解。
采访笔记:
接触生命人寿黑分公司,在很多方面,给记者的感觉,他们更像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无论是内勤还是外勤,领导层面还是普通一员,他们都精明能干尽职尽责,不需要过多的指示。他们在组织机构中能够嫩够娴熟地独立运作;各级管理平时各司其职,公司高层也深信这些团队长和他们的部属,他们是在为整个团体的利益而奋斗的。
他们用业绩诠释出,他们拥有杰出的领导者,一支卓越的管理队伍,一群勤奋努力的职员;他们不仅对行业有很深的了解,也知道如何去赢得成功。
保险营销策略一:加强学习
1、向顾客学习
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要在现代竞争中胜出,关键是抓住客户的需求。因此,在保险产品研发过程中,首先需要保险营销 一线业务人员(无论是保险公司 保险营销 策略 的直销人员,还是各种保险中介人)更深入地了解潜在投保人的需求和需求动向(包括顾客的抱怨也可能正是我们的商机),并把客户的需求信息及时反馈到产品研发部门,使保险产品真正作到按需定制、投客户之所好,那么后一工序—投保,核保才会顺利实现哪“惊险的一跃”(顺利成交)。
因此,在保险产品的设计中,必须尽快消除霸权思想,从根本上确定以人为本、顾客至上的理念,扎扎实实、谦虚向顾客学习,达到(需求)从顾客中来,(产品销售)到顾客中去。否则,可能将丢失部分市场。
2、全国性产品,区域创新销售。
中国经济 发展 的态势和发展 的水平呈现明显的区域特征,按全球标准来衡量已呈现发达、中等和落后三种经济 水平分布。因此,我们的保险产品必须牢牢地立足经济第一性的基础,各地保险公司保险营销策略在全国性通用保险产品的基础上,结合各地区经济特征和投保人的偏好,改良、创新本地化的产品(即把全国票改为地方票),即可实现全国性产品的地方成功营销。
3、向同行(竞争对手)学习
飞速发展的中国 保险业使本来就十分稀缺的保险人才(包括调研、设计、精算、营销等人才)分散到众多的公司 ,单一一家保险公司保险营销策略难有充分的精力和人才投入全方位精准 周到的产品设计,尤其在中国保险产品日趋个性化的今天,各公司 同类产品各有强弱,各有优劣,因而需各公司 放下盲目的“自尊”,虚心向同行、向竞争对手学习(包括向先进的国家,进入中国的外资、合资保险公司保险营销策略学习),取其精华,扬长避短,站在巨人的肩上,可以更快地推动中国保险与国际接轨,催化中国保险业的成熟,提升本土保险业的综合竞争力。
4、公司内部相互学习。
无论是保险公司保险营销策略,还是中介人公司,在公司内部建立学习型组织,以现代师徒制为雏形,开展互动学习,经验共享;打破部门边界,形成“人人都是业务员”的展业机制,推动学习与业务共同进步。
保险营销策略二:强化品牌意识
现代经济已由产品竞争进入品牌 竞争阶段(品牌竞争当然地包括了服务竞争)。一个有影响力的品牌,可以取得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这正是中国本土(日用消费)产品纷纷倒在洋品牌之下的症结。强化品牌意识,就是以品牌与客户建立长期的亲密关系,形成自已的长期“回头”客户群。
品牌建设,可以是以公司为单位,建设公司品牌(比如中国人寿,平安财险等);也可以是产品品牌,比如国寿鸿泰养老保险等鸿系列险,太平人寿房主两全保险营销策略等。
保险公司保险营销策略和保险中介人公司品牌 建设关键要把握三点,一是寻找区隔概念,即找出一个概念,把自已与竞争对手区别开,解决目前保险/保险中介人公司 之间只是名称不同而已的问题。在保险行业,产品高度同质化,保险/保险中介人公司与竞争对手的差异则应更多地体现在服务上。二是品质卓越,即产品质量 充分符合顾客的要求,达到顾客满意,并争取给顾客超值服务 ---带给顾客意外的惊喜。三是品牌 建设离不开广告,但决不可陷于广告即品牌之误区。广告可提高知名度,但不能逻辑的形成认知度(---它的核心在于“认”即认可,而知名度的核心在”知”即知道)和忠诚度。认可度和忠诚度须以保险产品的合适与服务的周到,靠保险人及保险中介人长期励精图治,靠市场的口碑方可在顾客中站住脚。
保险营销策略三:创新营销模式
中国保险的营销创新, 有三个前提:一是政府重视并予以支持,二是保险主管部门的理解和帮助,三是社会、客户认同。因此,保险/保险中介人公司必须高度重视营造一个良好的公共关系环境。
管理 专家 指出,未来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只有三种-----产品领先、运营高效和客户亲密。因此,一切营销方式的创新都必须立足于提高公司一个或几个方面的竞争力来展开,作者认为目前中国的保险及保险中介公司重点应在提升运营效率和亲密顾客关系上下功夫。
1、一对一深度保险营销策略。
“一对一营销”核心的实质是以“顾客份额”为中心(即在同一顾客更多地实现销售),与顾客互动以及定制化。即通过与顾客深入的对话交流,更精确、细致地分析、掌握客户的需求并以此引导保险产品的定制,从而为同一顾客提供更多服务(获取更多利益)。
深度保险营销策略就是保险人及保险中介人通过长期人文关怀,使客户对本公司形成长期的品牌忠诚,认同公司利益与客户利益的双赢原则,在关心满足客户的显性需求后进而关心其隐性需求,不断开发新的服务机会。
2、保险与理财联动营销。
保险人保险营销策略在充分满足客户投保需求的基础上,以更专业的素质为投保人提供系列化的理财服务。尤其是正寻觅多种投资出路的中产阶层以上的家庭和企业投保人,保险与理财联动,可以保险进门,在理财中(靠智慧)赚钱。
3、依靠保险中介营销
保险公司保险营销策略逐步从保险业务中专业化分离出来,集中于市场 调研与精算,产品设计,售后跟踪与理赔服务 ,品牌建设等,而将目前花费大量人力、精力的产品营销交给专门化的保险人、经纪人公司,这是保险发达国家的共同规律。专业化可以提高经营的集约程度,降低各个经营环节的成本,更容易形成自已的核心竞争力,打造保险公司保险营销策略、保险中介公司自已的经营品牌。
4、业务流程重组。
业务流程重组的核心是对客户的高度关注和负责,是对企业传统经营理念的创新。重组包括变革企业的组织构建,绩效评估,激励机制以及企业文化的调整。
保险/保险中介人公司业务流程重组再造,根本的导向是建立二线为一线服务的运营机制,确立“客户的需求就是所有员工的工作命令”的理念,决不允许因保险/保险终结人公司内部规定而让客户坐等的现象。
5、增强团队合作
资讯高度发达的信息 时代,个人英雄主义,能人独闯天下已无市场 。因而无论是保险公司 保险营销策略的直销部门,还是保险公司,保险经纪公司,必须扭转目前保险(主要是个险)靠营销员个体作战的流行工作方式,将一个公司的业务资源、技术资源、性格特征作充分的整合,形成一个分工协作优良的团队,获取1+1>2的协作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