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简述企业经营战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业绩评价;平衡计分卡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0-0000-01
一、业绩评价与业绩评价模式
业绩评价是按照企业管理的需要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比照特定的评价标准,采用特定的评价方法,对企业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判断的活动。业绩评价是企业管理活动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只有参照标准对相关活动予以计量评价,才能保证主体活动不偏离方向和决策目标的实现。
模式是指某种事物的标准样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它所反映的是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选择事物的一定属性和特定组成部分。
目前,我国企业业绩评价模式按照评价指标不同可以分为财务、价值、平衡三种模式。一是财务模式。财务模式主要依靠企业财务数据作为计算标准,通过对净利率、现金回收率、存货周转率等财务指标的计算来衡量企业经营业务。其缺点为未将企业财务指标与企业生产经营战略相结合。二是价值模式。价值模式主要以企业货币作为指标标准,将企业生产经营战略与生产经营管理及薪酬奖励结合起来。其缺点为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业务无法起到监督作用,同时未将与企业有关的其他单位列入考核范围。
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财务指标虽然具有数据可靠性及可操作性,但财务指标未考虑企业战略目标及未来现金流量,未对企业生产经营中如职业忠诚度、客户售后服务满意度等管理业绩进行考核,简单以财务指标作为业绩评价指标将导致企业在经营决策中出现盲目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忽略经营管理效率及顾客满意等方面的考核。新的战略业绩评价体系将企业战略及管理、客户引入考核体系,将业绩评价指标分为客户、财务、管理流程、自我学习及创新方法五方面,该体系将财务业绩指标与非财务业绩指标有效的结合。
二、平衡计分卡在企业业绩评价模式中的应用
平衡模式的主要创新在于在财务、价值模式主要以财务指标作为考核标准的基础上引入学习、创新、反馈等非财务考核指标。企业是多方契约的结合体,在其活动中体现着物质流、信息流及价值流,对企业的价值创造,宜从多个角度开展。平衡模式摒弃传统业绩考核以各部门独立经济任务作为考核标准的模式,在引入企业经营战略目标的同时,将各部门、员工对实现企业整体经营战略目标贡献作为最终考核标准,同时,将员工、政府、客户及其他企业对于企业实现战略目标影响作为考核范围。财务指标虽然可将企业财务数据作为基础进行计算,但无法反映各部门预算与实际执行中存在的差异,未能客观解释预算执行差异的原因。售后服务水平、产品质量等非财务指标完全揭示了企业经济目标为何无法实现的原因,它强调企业员工学习态度、管理水平及售后质量对于企业产品销量、资金回笼的影响程度,克服传统财务指标在业绩评价中所具有的片面性、短期性等特点,真实地反映了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及战略目标。
精确地确定企业的非增值及无效活动;正确地预测企业的发展趋势,对企业的未来发展提供可供参照的较好样本。平衡计分卡模式在我国企业业务评价考核中得到了有效的应用。
传统业绩考核强调财务指标完成情况,但无法对企业生产管理流程进行跟踪评价,业绩评价完全脱离企业长期经营战略目标。平衡计分卡模式实现了企业高层领导对企业生a经营情况及员工学习、客户满意度等全方面的监督,以业务创新、员工反馈及客户售后满意情况考核促使企业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摆脱传统单方面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经营管理、企业文化及社会责任等方面所给企业带来的巨大影响,实现企业短期与长期战略目标的有机结合。
通过学习和成长,与业务流程重组相结合,可以大大缩短时间周期,而业务流程的改善,会对财务指标和顾客两个层面产生作用,一方面流程的改善,提升了产品提供的可信度,提高了顾客的保持率,市场份额增加,从而增加收入与利润,增加股东价值,另一方面,流程的改善会降低处理成本,增加收益,也会增加股东价值。
最新战略管理模式引入竞争评价标准,将同行业领先企业作为考核标杆,以促使本企业生产、销售、人力资源等各部门工作不断向领先企业看齐,有利于企业长期目标及生产经营方式改革的实现。传统业务考核中,将各部门、员工财务预算实现程度作为考核标准,而新平衡计分卡中的反馈、学习模块强调员工主动学习生产、管理技能,增强自我学习能力及参与企业经营决策意识。同时,反馈机制有效地将企业员工在生产经营中产生的疑惑及改进生产工艺、提高管理效率建议向企业管理层进行反馈,促使企业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及提高劳动生产率。
平衡计分卡模式有效的将财务与非财务指标实现结合,在对生产、销售、仓储、人力资源等部门进行考核时,不以各部门完成年初经济任务为考核标准,而是以各部门在实现企业整体经营战略中所作出的贡献作为考核标准。平衡计分卡模式下,即使个别部门未完成年初经济任务,但由于该部门对实现企业整体战略作出积极贡献,在年终考核时该模式也将该部门作为目标达标单位。例如,传统业绩考核中对于销售部门完成年初销量任务作为考核目标,而对于应收账款回收情况及售后服务情况未作考核,促使销售部门盲目追求销量提升,忽略应收账款及售后管理工作。
在战略规划阶段,通过对战略目标的量化与分解,将企业目标转化为部门及个人行动目标,极大地增强了企业内部之间沟通的有效性,使各个部门及全体员工对企业整体目标达成共识;在战略实施阶段,业绩评价反馈的信息有助于管理者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以保证既定战略的顺利实现。采用平衡模式的前提条件是企业必须要有明晰的战略目标,这是制约许多企业成功实施平衡计分卡的关键因素。
平衡计分卡以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因而设计了多种类别的评价指标。基于这种设计思路,在实际应用时可根据组织类型不同灵活调整指标类别。平衡计分卡的应用范围已超越了营利组织,它的创建者卡普兰教授这些年也致力于在政府机构、医疗机构、教育机构等非营利组织推广该方法。
作为业绩评价领域中的重要历程碑,平衡计分卡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业绩评价研究必须密切关注企业管理实践的发展,从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实践中的问题。
参考文献:
企业在这种经营环境中,如果以持续经营为目标,那么以销售量和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垄断性经营活动就不可能存在。对企业持续发展(GoingConcern)最重要的是建立并长期维持与各利害关系者(Stakeholders&InterestGroups)间的良好关系。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必须在经营活动中最大限度地反映利害关系者的意向和希望。市场理念、广告活动或公共关系活动在成为近代企业经营必不可少条件的过程中,逐渐与经营管理中的要求相一致。这种状况从传播角度来看,它意味着企业经营活动使利害关系者认识和理解企业存在价值和活动领域中的许多内容和方面。
人们一般对未知的对象或内容往往会产生戒心,力求回避对这种对象或内容的支持和采用。从企业经营角度来看,就是基本避免购买和消费未知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为了突破这种屏障,企业就必须积极开展包括广告在内的各种传播活动。
如果把确保利害关系者对企业活动情况的认识和理解作为经营的必要条件的话,那么力求提高包括广告在内的企业传播活动的效率将成为企业必需的经营活动。
可见,传播活动是构筑企业经营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的前提条件,并且已从使利害关系者加深对企业的认识和理解发展成为培养他们对企业经营状况的信赖感。这是因为物质日益丰富的社会和社会成员的个性化导致了"个客(PrivateCustomer)"的出现,以此为基础,消费者对企业各种建议的选择标准也越来越严格。对企业提供的丰富商品和多种服务已很熟悉的消费者可以以多样、自由的方式选择和采用企业各种建议。而保证利害关系者获得最大限度的"满足"或促使它们"接纳"企业建议的重要因素,就是信赖感。
利害关系者对企业的信赖感大体上可分为对企业存在的信赖感和对包括商品、服务等市场活动要素以及每个具体经营活动的信赖感。前者意味着接触企业名称后产生的一种对整个企业的茫然的信赖感,及对企业本身及企业经营活动的信赖感,接着就会产生消费者购买该企业商品、投资者求购股票或债券、就业者的应聘等行为。这种状况不管在整个企业的活动,还是作为具体的一种活动,利用作为市场要素之一的企业名称,确保利害关系者信赖感,这才是共同的目标。对于一个企业,获得利害关系者的信赖感和确立信赖关系,将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
由于得到与企业经营成败密切相关的利害关系者的理解及信赖十分重要,因此企业必须向利害关系者提供丰富且真实的信息。如果所提供的企业经营信息不足,容易引起胡乱猜测及想象,招来对该企业经营不利的结果,并会扩大与实际情况不符的恶性谣传。这也意味着作为企业经营前提条件的传播没有正常开展。在企业竞争愈演愈烈的情况下,企业只有得到利害关系者更多的理解和支持,才能追赶并超越竞争对手。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传播量的扩大、质的提高、密度的增强等都成为管理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特别是在企业经营不景气时,传播活动作为摆脱困境的核心经营手段,应更加重视扩大发送的信息量。这时的企业传播的特点是整合各要素以扩展其关系领域:即降低事件(Event)或展览等需支付大量费用的活动的比率,减少费用投入的绝对量,宣传或促销(SalesPromotion)、人员销售(PersonalSelling)等传播活动也无须扩大规模,主要以增强传播密度的方式加大整体传播量并提高效率。
由此可见,对以广告为主的企业传播及其管理的要求已日益严格,把各自分散开展的企业传播活动战略性地联结起来已成为迫切的需求,这就构成了在可能的限度内进行整合的具体传播战略──IMC战略的基础。
在市场传播领域优惠附单(Coupon)广告或店内推销(Instore-Merchandising)战略的兴盛、在广告战略中商品广告及企业广告的结合开展、促销和宣传的共同推进等企业传播活动的日渐增多,都说明了整合化传播增加的趋势。这种传播整合化不是局限于广告或市场传播等个别活动领域,而是已扩大到企业对内对外开展的所有传播活动中,这是最近企业传播的显著特征。
整合传播不仅包括广告和促销,而且还包括面向企业外部以企业广告、公共关系、企业宣传活动等为主要内容的对外企业传播(ExternalCorporateCommunicationorExtracorporateCommunication)与面向企业组织内部以提高组织成员士气、归属意识为目的的对内企业传播(InternalCorporateCommunicationorIntracorporateCommunication),它反映出企业经营的整体水平,即企业面向内、外部开展的所有形态的传播的整体化,也可称为整合营销传播(IntegratedMarketingCommunications:IMC)。
关于IMC的诸观点
整合营销传播这一观点,在80年代中期开始提出。许多学者预感到具有战略意义的"传播协同效果(CommunicationSynergy)"时代的到来,并从各自的观点出发提出了传播协同效果的定义。企业各传播手段的协同效果发展为IMC这一概念,但还没有确切的定义。研究者们当时都普遍认为根据研究角度、使用立场的不同,IMC定义也应不同。1996年美西北大学赞助的第3届IMC年会上提出的关于IMC定义涉及五个方面,简述如下:
·IMC是一个对现有顾客和潜在顾客发展和实施各种形式的说服性沟通计划的长期过程;
·顾客决定沟通方式;
·所有与顾客的接触点必须具有引人注目的沟通影响力;
·技术使与顾客的相互作用越来越成为可能;
·需要测试营销沟通结果的新办法。
1989年后,全美广告业协会(AAAA)促进了IMC的研究、发展,他们的定义如下:
"IMC是一个营销传播计划概念,它注重以下综合计划的增加值,即通过评价广告、直接邮寄、人员推销和公共关系等传播手段的战略作用,以提供明确、一致和最有效的传播影响力。"
很多学者引用他们的见解。但是作为这一定义的实例,AAAA列举了属于市场组合之一的促销组合(PromotionMix)中的例子,因而有可能被认为是着重于促销的狭义的IMC定义。实际上其定义包含着概括性意义,概括起来如下:
·使用了多种多样的传播手段(条件A);
·是对这些手段的整合(条件B),只有同时满足条件A和条件B,才能形成IMC;
·是对多种传播手段的战略作用进行比较分析的战略决策(StrategicDecisionMaking);
·是营销传播计划(MarketingCommunicationPlanning)概念。
然而这定义容易被理解成是从传播者角度观察接受者的单向式传播。定义不仅应对广告主和广告公司有价值,而且对消费者也应有价值。IMC理论的发源地──美国西北大学的研究组把IMC定义成:
"IMC把品牌等与企业的所有接触点作为信息传达渠道,以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为目标,是从消费者出发,运用所有手段进行有力的传播的过程"。
而且,这一研究组的先驱者舒尔茨(DonE·Schultz)教授对此作了如下补充说明:
"IMC不是以一种表情、一种声音,而是以更多的要素构成的概念。IMC是以潜在顾客和现在顾客为对象、开发并实行说服性传播的多种形态的过程。IMC的目的是直接影响听众的传播形态,IMC考虑消费者与企业接触的所有要素(如品牌)。IMC甚至使用以往不被看作是传播形态、但消费者认为是传播形态的要素。概括地讲,IMC是为开发出反映经过一定时间可测定的、有效果的、有效率的、相互作用的传播程序而设计的"。
事实上,这些概念还不充分,不能说哪个更为确切。以上概念都是根据整合传播的中心的不同,其IMC定义也不同。根据研究者、实践者的观察角度的不同,IMC形态也不同。
整合营销不仅以消费者,而且还把从业人员、投资者、社区、大众媒体、政府、同行业者等作为利害关系对象,不是对这些对象进行一次性整合,而是分阶段一步步地进行。目前,不仅美国、日本、欧洲等先进国家的市场,而且发展中国家的一部分商品也逐渐趋向饱和及均衡状态。对于企业,以产品力(ProductPower)为基础的产品差别化变得很困难;开发创造性的新技术或新产品也变得很难,即使开发出新产品,由于技术的发达,仿制品会很快上市,产品的先占效果也很难实现;至于价格战略,降价固然很重要,但这也很难与低价的无商标产品(NoBrandProduct)竞争,何况通过合理的流通渠道节约费用,从而降低单价的方法也有其界限。综合上述观点,通过IMC战略所追求的战略传播的整合创造价值才是企业创造以后竞争优势(CompetitiveAdvantage)的唯一方法。以方法论而言,获得竞争优势的最主要核心就是集中管理企业传播要素,能够创造对应于企业利害关系者所提出的充分必要条件。
[表1]表示了从广告主、广告公司、媒体机构、学术研究等不同角度出发的IMC理论研究。
[表1]IMC理论的诸观点
**从广告主的角度看IMC
以广告,推销,公共关系等多种手段传播一贯的信息,整合传播战略,
以便提高品牌和产品形象;
**从媒体机构上看IMC
大型的媒体公司在80年代并吞了别的媒体机构成为庞大的多媒体机构。
所以不是个别的媒体实施运动,而是以多种媒体组成一个系统,给广告
主提供更好的服务;
**从广告公司的角度看IMC
不仅是广告,而且灵活运用必要的推销,公共关系,包装等诸多传播方法,
把它们整合起来,给广告主提供服务;
**从企业研究者或经营战略研究者的角度看IMC使用资料库,以争取更多的
消费者。从消费者立场出发进行企业活动,并构筑传播方式,以容易接受
的方法提供消费者必要的信息。关注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实施能够促进与
顾客良好关系的传播活动。
资料来源:DonE.Schutz,"来るべきコミユニケ-シヨンの将来像",月刊Advertising,
电通,1993.12.,p.9.
本人对于IMC的见解整理如下:
IMC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过程中,以由外而内(Outside-in)战略观点为基础,为了与利害关系者(Stakeholders&InterestGroups)进行有效的沟通,以营销传播管理者为主体所展开的传播战略。即为了对消费者、从业人员、投资者、竞争对手等直接利害关系者(InterestGroups)和社区、大众媒体、政府、各种社会团体等间接利害关系者(Stakeholders)进行密切、有机的传播活动,营销传播管理者应该了解他们的需求,并反映到企业经营战略中,持续、一贯地提出合适的对策。为此,应首先决定符合企业实情的各种传播手段和方法的优先次序,通过计划、调整、控制等管理过程,有效地、阶段性地整合诸多企业传播活动。
IMC的初步效果
企业采用IMC以后能得到的初步效果是如下几点:
1.整合感:许多企业把IMC当作战术运用。因为IMC可以让例如广告、促销、直销、公共关系等所有的传播程序具有整合感。这种价值体现让利害关系者更容易理解信息。开发IMC的目的正在于此。
2.传播效果的最大化:某些企业认为IMC就是合理运用营销或营销传播费用的方法。这些企业相信适当地减少或整合几种传播程序的话,企业的组织成员、业务活动和组织能力都会有改善。虽然整合后发生这种效果的情况很多,但IMC的价值绝不只是减少费用。
3.交易费用(TransactionCost)的减少:令人惊奇的是,IMC的最大效果是减少生产或流通中的交易费用(TransactionCost)。其中对于利害关系者的交易费用的减少是很重要的效果。通过完善的IMC活动,我们了解到交易费用的减少其实是"自我控制"。在目前市场竞争激烈,强烈要求减少成本的市场状况下,对于企业来讲,IMC最大的贡献就是减少了这种交易费用。以往大部分减少交易费用的方法有两种:
第一,通过规模效益(ScaleMerit)或经验曲线(ExperienceCurve)的制造成本的减少方法等,如今用TQM(TotalQualityManagement)等多种用语表示;
第二,为了达到供应商和零售商的双方目的,用减少流通费用等减少交易费用的方法,来开发、构筑后勤系统(LogisticalSystem),CategoryKiller(掌握特定系列商品的优惠专卖店)的兴起就说明了后勤系统的有效性。
许多企业发现,为了减少交易费用而在"生产和流通"领域减少费用的方法不会有持续的效果。比如,即使提高了生产效率,但竞争对手很快会模仿,并且在流通和物流方面进行改良,从而又超过了你。所以减少交易费用的最合理的方法是过程的整合,因而使所有的利害当事者都可以减少交易费用。
目前,很多学校的高三政治复习都进入攻坚阶段。基础知识的复习、专项题型的训练以及答题的技能技巧,教师对学生的辅导都比较到位。但在限时训练和模拟考试中,许多学生的主观题得分仍然不令人满意,教师反复讲解的知识点还会有学生频频出错的现象。如何提高主观题解题能力呢?笔者结合自己的高三政治教学,认为利用“小专题”复习,可以有效突破主观题的解题瓶颈。
1.寻主题。从近三年的高考题及高考模拟题的主观题设问来看,很多设问都是从主题的角度进行的。
案例一:(2014浙江省第一次五校联考25)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然而法制基础目前依然相对薄弱。强政府弱市场是长期存在的普遍现象;产能过剩、房地产泡沫、产权保护不力、商业贿赂、地方债务风险等诸多问题与过度行政干预有关;我国企业每年所订立的经济合同的履约率仅为60%,每年因为诚信缺失,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了6000亿。
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针对材料中所述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此题设问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主要包括以下知识点:市场调节的优点和局限性、规范市场秩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宏观调控的相关知识等。在这些知识点的框架下,根据材料的提示,我们可以寻找到有效的知识点并提出相应对策:
①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改变强政府弱市场的现象,释放市场活力;
②加强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通过经济、法律等调控手段纠正政府过度干预的行为;
③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加强社会信用制度建设,防止企业诚信缺失,规范市场秩序。
高中政治四个必修模块的主观题主题有很多。就《经济生活》而言,常考主题有:消费的知识、分配的知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投资理财的知识、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知识、劳动的知识、就业的知识、维权的知识、价格的知识、企业经营的知识、国家宏观调控的知识、科学发展观的知识等。
2.组标题。如今的主观题设问中,用单元标题、课标题、框标题以及目标题做设问限定范围的题目越来越多。我们来看一道例题:
案例三:(2014浙江卷40)从再生造纸起家的B集团,遵循国家产业导向,把发展战略重心放到污水污泥处理及相关产业上,十年来投入10多亿资金对技术难题进行攻关,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工艺技术和配套设备,破解了污泥干化处置这一世界性技术难题,实现了华丽转身。如今,B集团不仅经济效益良好,而且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为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得到社会认可。
(2)运用公司经营与发展知识,简述B集团华丽转身对企业转型升级的启示。
“公司经营与发展”是《经济生活》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一框第二目的标题。这个知识点主要包括公司经营的直接目的、公司成功经营的主要因素、企业兼并与破产等。结合材料,我们很容易筛选出与这道题有关的知识点——公司成功经营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将材料和知识点有机结合起来,用规范的术语表达出来,一份满意的主观题答案就呈现在我们面前了:B集团遵循国家产业导向,把发展战略重心放到污水污泥处理及相关产业上,依靠科技创新实现了产业转型,不仅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为当地生态建设和经济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B集团的华丽转身对其他企业转型升级的启示是:要有正确的经营战略;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又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努力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整理常考的各级标题,就《经济生活》而言,这本书的常考标题为生活与消费、多变的价格、多彩的消费、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生产劳动与经营、发展生产满足消费、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企业与劳动者、企业的经营、公司的经营与发展、劳动和就业、投资理财的选择、收入与分配、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兼顾效率与公平、财政及其作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秩序、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等。
利用“小专题”复习时,要想取得预期的效果,整理知识点是前提,落实到位是关键。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是教师讲授,学生记录。事实上,冲刺阶段的复习一定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比如从常考小专题的选择,到相关知识点的整理,甚至到参考答案的组织、展示和讲解都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只要充当掌舵手就可以。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在合作探究中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有针对性地进行答题技能技巧的训练,定能使学生在主观题的解题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责任编辑:罗松涛)
我社现有少量《思想政治课教学》2014年合订本,每份定价120元。如需要请直接与杂志社联系订购。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企业;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S21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如今在新经济环境下,人力资源管理成为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体系的重要构成,在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成为了人才之间的竞争。对于目前的企业群体而言,管理者们愈发认识到人力也是一种资源,更是企业经济效益的直接发源地。
一、人力资源管理简述
1、人力资源管理的特征
企业管理的基本职能就是人力资源管理,并具有独特性。具体的表现为:动态的管理形式,提倡整体开发;人性化的管理方式;重视规划和预测以及人力资源整体开发的管理策略;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内容;决策层的管理层次,能直接的参与企业决策;主动开发方式的管理体制。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在制定经营战略中的重要部分,在一定的环境下为了实现企业预期的目标而制定的策略就是企业的经营战略。在企业的竞争中,人力资源是最主要的资源,同时在企业的发展中,人力资源投资也是最有发展前景的投资。因此,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2、人力资源管理的涵义
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是对一些特定的组织所拥有的能推动该组织发展的管理活动,主要是指对人与事的管理,并正确的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达到人与事之间的相互配合,使人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对人的活动进行组织、计划以及控制,使组织的目标得以实现。
3、人力资源管理的任务
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任务就是激励、吸引、开发、保留人才,并且为企业所用。详细的说也就是将企业所需要的专业人才资源吸引到企业内部中来,并将其留在企业内,进而充分调动这些人才的工作积极性,使他们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样才能高效的利用人力资源。
二、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1、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
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够有效地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据调查数据显示,通常情况下,企业员工的工作能力大约只有30-40,而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下,员工的工作能力高达80-90。由此可见,完善人力资源管理能够充分的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对实现企业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其中一关键词是激励,它是企业人才资源开发的核心。企业对人才的激励力度大大决定了人力资源的潜能是否得到正常发挥或者多大程度的发挥。因此,企业在人才引进、使用中要积极研究个人需求和制度对个人需求满足感的影响以及能产生各种激励作用的机制,采取各种激励技术和分配奖惩制度,最大限度地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促进提升企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正能量。
2、实现企业的人力资本的扩张
企业所有拥有的资源主要分为三大部分:人力资源、物质资源以及财力资源,其中人力资源又是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一方面能为企业吸引大量的高素质人才,给企业快速、稳定的发展提供人才的支持;另一方面,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提升工作效率。总之,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能实现企业人力资本的扩张,增加企业人才存量,形成企业隐形资本。
3、更快地完成企业的经营目标
科学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能够极大地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帮助开发员工的潜能,从而有效地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实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的目的,更快地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目的。
4、不断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21世纪对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因此,企业加强人才的开发和培训,完善人力资源管理,能帮助企业获得更强的竞争实力,拥有高素质、优秀的人才能够源源不断的给企业注入新鲜的活力和推动力,有利于企业完善发展战略,促进企业长久发展。
5、成为企业运营的剂
对企业来说,除了做好对外宣传等直接面向市场的工作外,调节好内部工作人员之间的关系等工作也是企业需要重视的。每个企业都有规范的制度,在工资、奖金、招聘、晋升等方面都有硬规定,这是企业经营不可或缺的部分,但一个企业要想走长久发展的道路,内部就必须达到一种和谐统一的状态,这也是企业发展壮大的软实力。比如说,企业员工之间的交流、矛盾的解决、工作的配合等,都需要引起企业的重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能够解决这一问题,成为企业运行的剂,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增强企业员工的荣誉感。与硬指标相比,这些软功能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企业的发展,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企业的利润。有专家指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重视起企业员工的心声和想法,倾听员工的心声,解决员工之间的矛盾,为员工创造最舒适的工作环境,这样能够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员工也会努力为企业工作,创造出更多的财富。
三、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
1、完善企业人才招聘体系
企业进行人才招聘活动是为了扩充内部的新鲜血液,能够成为了构成企业力量的重要途径之一,所以必须要构建出完善的人才招聘体系。我们在完善企业人才招聘过程中,必须要重点去解决企业招聘前期规划问题。我们在前期准备工作必须要做好,例如招聘地点的选择,招聘时间的确定以及人才招聘渠道的确定等。而在实际招聘过程中,需要去顺应人才分布的规律与消耗成本的问题,通常来说,企业需要选择在区域内人才活动较为集中的地方,才能够去获得较高质量的人才。对于人才招聘的时间方面,除非需要有特别紧急的事情急着招聘,其他招聘的时间需要去顺应人才的供应曲线,对于高校来说,是每年毕业与毕业前期对人才供应最为充足的时候,也就是每年的5~7月份,所以企业将招聘人才时间定在这个时间比较合适。
2、构建企业文化体系,实施柔性管理
我们说从一定程度上是用企业文化来塑造人,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必须要摒弃传统的管理模式,去用新型的企业文化价值理念来培养出一种亲和性的人际关系,为企业员工构建出一种亲和、宽松的环境,管理者必须要尊重员工、依靠员工,将企业员工放于企业管理的主体地位,要制定适合员工的
3、参与机制,激发企业的无限活力
加强人才培训,不断提高人才的专业素质。据调查显示,目前很多企业对人才培训做的并不到位,形式主义明显,很多企业对人才的培训不够重视,投资力度不够,使得员工培训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员工在企业中得不到能力的提升,从而降低员工的积极主动性。对此,企业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投入,构建学习型企业,营造终身学习氛围,同时通过定期组织技能培训或是外出学习、交流等活动,让员工不断的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了解行业发展的新动态,从而更好地开发员工的潜能,为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长效的人才支撑。
4、加强绩效管理,增强人才竞争力
只有将最好的财力、物力用到最合格的人身上,才能实现人、财、物的最大的价值。对此,企业要加强绩效考核,通过对员工岗位适应性、工作完成质量和效率等,科学的考核每一位员工,并借此淘汰不合格的员工,奖励优秀的员工。通过绩效管理,能够充分的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从而增强企业人才的竞争力,推动企业更快、更好的发展。
结束语
在如今产业化发展的浪潮中,人才在现代企业中的核心地位也日渐凸显,如何吸引人才、保留人才、利用人才,是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企业在如今屹立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的有效手段。然而我们在实际企业战略实施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去优化人才队伍的培训机制,不断更新精神激励,进而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目标与人力资源价值的双赢。
参考文献
[1]曹兵,乔国龙.浅析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J].经济,2012(2).
关键词:中国企业;国际化;跨文化管理;知识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2)13—0110—02
一、引言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国内竞争国际化的大背景下,实施国际化战略已成为中国企业的共识,只有主动“走出去”才会抢占更多的市场先机。但随着中国企业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这些企业也越来越感受到跨文化背景下企业从事国际经营管理的难度也在不断加大。近年来,尤其是全球金融危机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人民币升值压力不断加大等各种各样复杂变化的环境,致使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受到越来越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一些学者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提出:企业不能再以世俗的眼光将跨文化管理看做对文化差异的管理,而必须触及以全球网络、组织学习和知识管理为重点的新区域经济的管理活动。这也为中国企业在跨国经营中如何将知识视为保持企业竞争优势的最有价值的资源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
二、跨文化管理理论综述
谈到跨文化管理,大多数人首先会联想到多元文化差异及跨文化冲突等概念,在大量的跨文化管理研究文献中,也是过多地强调了文化是一种隔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因素。如吉尔特·霍夫施泰德(Geert Hofstede)从五个维度(权利距离、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男性度/女性度、不确定性规避和时间倾向)具体测量了世界各国的文化差异,比较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管理实践特点,发现各国在文化上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而且各国的管理理论和实践显然是有其文化背景的。
跨文化冲突的理论基础主要是来源于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在冷战刚结束、苏联解体不久,美国著名学者塞缪尔·亨廷顿(Samuel Huntington)就于20世纪90年代早期提出了后来一直在许多国家的政界和学术界争论不休的“文明冲突”理论(Clash of Civilization)。1993年夏季号《外交》(Foreign Affairs)季刊发表了哈佛大学著名教授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一文,并引起学术界广泛而激烈的竞说争鸣。亨廷顿本人随后也不断发表文章和出版专著。
塞缪尔·亨廷顿(Samuel Huntington)的“文明冲突论”的核心观点,有以下几点:第一,未来世界的国际冲突中,根源将主要是文化的冲突,而不是意识形态的和经济的,政治方面的主要冲突将在不同文明的国家和集团之间进行,文明的冲突将主宰全球政治,导致全球格局变化,文明间的断裂带将成为未来的战线。第二,文明冲突将是未来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文明基础上建立的世界秩序才是避免世界战争的最可靠的保证。第三,世界范围内,全球政治格局正在以文化和文明为界限重新形成,并呈现出多种复杂趋势。第四,文化之间或文明之间的冲突,主要是目前世界八种文明的冲突,而伊斯兰文明和儒家文明可能共同对西方文明进行威胁或提出挑战,等等。
根据威尼(Viney,1997)的观点,对待文化的方式乃是各大企业间商业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的,甚至最重要的因素。施奈德和巴梭(Schneider and Barsoux,1997)的论著被誉为是当前跨文化管理文献中研究最透彻、最有思想震撼力的。他们指出,跨文化管理的关键因素在于认识到其任务“不是去中和或包容文化差异,而应该依赖于这种差异”。他们认识到依赖于这种差异就意味着必须培养跨文化学习和参与能力。比利时学者杜伯里兹和西蒙(2000)认为,那些能够吸收具有多元文化背景员工的多样化经历的公司可以“拥有一种用批判的精神来解决棘手问题的更开放的平台”。
三、国际企业知识管理面临的跨文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