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语言艺术的审美特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古代岩画虽然是考古学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但研究成果和有关著述日渐增多,古代岩画的文化内涵非常丰富,不计领域包括民族学、宗教学、生态学、动物学和美术学等多种科学。本文选择了本博物馆藏的部分达茂旗岩画实物为研究对象,从审美角度入手,试图对其造型的技法和技术风格方面,做一粗浅的探索,以去达到抛砖引玉之功效。谬误之处难免,期待方家给予指正。
一
本文所选研的五幅古代岩画实物,都是上世纪末才子达茂旗推喇嘛庙附近的岩画分布点,时代为新石器时代至春秋战国时期,岩画的内容和创作风格也不尽相同。为了让我们的研究者了解这几幅岩画的基本情况,在对其艺术风格进行探析之前,先将这五幅岩画的时代及画面内容逐一简述如下:
人面像:图形磨刻在一块面积约半平方米的黑色岩石平面上。画面的整体图形是一个的头部正面像,人像的面部轮廓和眉、笔、眼眶和口都是采用前线磨绘,眼孔和口部磨成深凹穴,人面像没有双耳。整个画面呈白线黑底,立体感很强,画面图形虽然简单,但由于笔力遒劲,雄浑粗犷,显得神态非常威武,同时也具有浓厚的神秘色彩。
驯马图:图形磨刻在一块面积约0.8平方米的棕色片岩上。画面主体图形是一匹马,外加一个似在驯马的人物图形和一只羊。作画地方法是采用没骨技法磨刻。马的造型为侧身站立,表现风格颇为特殊。造型特征采用双线出马的两臂部和两个后腿。马的蹄印也是采用透视的立体表现手法,在马的前后蹄的外围各有一个立面圆圈,具有很强的立体感和层次感。驯马人的体量比马要小得多,但磨刻精细,造型优美,整个画面显得很紧凑。
另外一幅马图型石凿刻在一块0.4平方米的棕灰色的片岩上。画面地图形是一匹正在奔跑的马的侧面,作画的方法也是采用没骨技法。马的图形占据了整个岩画,马的形体硕大,双耳耸立,生殖器官突出,追奔跑姿势,可会吻部是做了恰到好处的夸张,整体画面给人的感觉表现的是对旺盛生命力的赞颂。
群鹿图:作品凿刻在一块面积约0.4平方米的灰色片岩上。画面表现了十多只动物的形象,有鹿、狼和羊,鹿的图形居多。作画的技法局采用没骨法凿制而成,画面的章法讲究,动物等形态虽然各异,但造型都很准确,场面的气氛也很和谐。
双牛图:图形刻在一块面积约0.5平方米的长方形的浅棕色片岩片上。双牛角作角斗姿势。画面的图形采用没骨技法完成,这幅岩画最主要的造型特征是岩画制作者在作画时,巧妙在两头牛角相交的空间部位,表现出一个太阳的图形。
二
对于岩画研究者来说,古代岩画年代确定,确实一直是研究工作的一大难题。至今为止,断代问题仍然缺乏有效的科学依据。著名岩画学家盖山林先生通过动物形象比较与分析法,对岩画的时代进行了划分。[1]根据盖山林对达茂旗岩画年代的判断,可以把本文介绍的五件岩画作品分为三个时段,即人面像为新石器时代的作品,驯马图和单马图为青铜时代早期的作品。群鹿图和双牛图是铁器时代早期的作品。
通过对上述几件不同时代岩画作品的研读,使我们进一步了解到古代北方游牧民族是一个酷爱艺术、创造艺术的优秀群体。他们在不同历史时期艺术的创作方面,都取得了光辉的成就。以造型艺术为例,除岩画之外,诸如精美绝伦的红山文化玉器,大放异彩的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彩陶,还有造型各异的鄂尔多斯青铜器,都是令世人赞叹不已的造型艺术杰作。
达茂旗境内的古代岩画,从造型风格来看,早期的作品侧重实用,宗教色彩非常浓厚。以人面像为例,岩画制作的目的显然是一幅神灵崇拜的偶像。因为在当时先民的思想意识中,神的存在是一种有形的物,并富于人形。但是在他们心目中,神毕竟于人是有区别的,所以,在这间人面像作品的造型方面,人为地把他的形象拉开一段距离,从而塑造出神性的偶像。这件作品在创作时,作者刻意追求的是画面的精神内涵,在造型方面,运用夸张的虚实表现手法,把人的脸型、眼睛和嘴巴等感情器官重点突出,把双眼和嘴巴作的圆深凹,脸型酷似一个骷髅,给人以顿生敬畏之感。这种造型手法是先民在美术创造方面富有创造性的自我创造意识的超越,也只有如此,这件作品的语境结构的奥秘才能真正找到他的艺术感觉。
驯马图和单马图都是青铜时代早期的作品。两件作品的制作都是采用磨刻技法。马的造型风格不同,但都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从画面的内容分析,岩画制作者的创作动机是纯艺术作品。两件作品的人物和动物造型只有阴刻的外形,没有过多的细节交待,十分概括,整个画面没有空洞,相反有种敦厚、朴拙、亲切和执著的整体美。驯马图中的马造型风格完全突破了同时代岩画作品片面表现的手法,恰到好处的发挥立体创作思维,处理形体的透视关系,也掌握得十分熟练,使作品具有很强的层次感和重深感,这幅岩画的创作思想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美学境界。从驯马图所反映的造型技法可窥见,至少在青铜时代早期,北方先民的艺术家们在绘画创作方面,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创作境界。
群鹿图和双牛图都是战国时期的作品。这一时期正好是北方草原地带岩画创作的鼎盛时期,不仅作品的数量多,岩画制作的技法也较前有了很大的进步。这一时期岩画图形依然采用没骨法表现,凿刻技术已经取代磨刻。这一时期岩画创作的题材更为宽泛,纯艺术的岩画作品也大量出现。
群牛图的画面虽然不大,但表现的内容场面却很大。十多只动物的分布疏密有致,每一个动物造型刻制得都非常准确,形象栩栩如生。充分反映出岩画的作者惊人的生活洞察力和高超艺术修养。
冯至
我的寂寞是一条长蛇,
静静地没有言语。
你万一梦到它时,
千万呵,不要悚惧。
它是我忠诚的侣伴,
心里害着热烈的相思;
它想那茂密的草原――
你头上的、浓郁的乌丝。
它月光一般的轻轻地
从你那儿轻轻走过;
它把你的梦境衔了来,
象一只绯红的花朵。
一、作品整体感知
《蛇》是冯至在上世纪20年代创作的抒情诗。古往今来,抒发寂寞之感是诗歌的恒久主题。正如专家所论:“《蛇》所表现的也就是对于爱情的渴望;然而却写得那样不落俗套,那样有色彩。
全诗分为三节,诗的第一节写恋人不在身边而感到“寂寞”。一个人一旦陷入痛苦寂寞的境地,常表现为无言的沉默。第一句很突兀,以一个奇特隐喻开始,将“寂寞”比喻为“蛇”,一是抽象的情感,一是具体的动物,两种事物的性质有很大的距离,然而,作为诗歌语言,这个隐喻将两种事物联系在一起,产生了新的意义,提示了抒情主人公复杂的情感体验。写“蛇”的游走,取“蛇”的修长和无言的自然特征,“静静地没有言语”,既是蛇的特点(形体修长而冰凉无言),也是当心爱的姑娘不在身时“我”而感到寂寞的写照。表现抒情主人公深沉的相思,并祈求“姑娘”:千万不要因此而害怕。因为蛇会咬人、缠人,所以“我”紧接着告诉心爱的姑娘,万一梦到它时,不要悚惧。这里用“梦”字而不用“见”字,也显露了诗人的匠心:“梦”是姑娘在想念,而“见”则似乎只是“我”闯进了姑娘的眼帘;同时,这个“梦”字又与第三节的“梦境”相呼应,有着暗联的作用。
第二节写“蛇”的“相思”,取“蛇”栖息草丛的生活习惯,说它想念的草原,就是姑娘头上的浓郁的乌丝。用这比拟“我”对心爱的人的乌丝的感情。借蛇的“乡思”,凸显“我”对姑娘的相思。这里用的是间接表现法:“我”的寂寞蛇;蛇栖息于草丛,它的乡思草原;草丛与姑娘的青黑的发丝近似姑娘的乌丝。经过三个转折才将“我”对姑娘的相思暗示出来。这一节,诗情、诗意、诗趣三者兼具。
第三节写“蛇”的归来,通过蛇的行动抒写了“我”的意愿。取“蛇”轻轻行走和只能以口衔物的特点,写蛇像月光般轻轻走过,同时为“我”衔来姑娘绯红的花朵般的梦境,姑娘的梦境,可以作多种
理解,如她的心境,她的爱意,她的希望,她的理想,甚至她对“我”的感情等等。“像一只绯红的花朵”,一方面是暗示姑娘心境、感情,另一方面也隐约地暗示“我”的意愿,“我”的企盼。这时,抒情主人公也就非常心满意足。这种写法,有诗情诗趣。把“我”的爱意,她不在身边时的寂寞的心,化成了活生生的艺术形象,给人难忘的印象。
二、现代诗朗诵审美特征
从朗诵诗文本来说,抒情性和音乐性是它的基本属性。抒情性是就诗的内容来说的,音乐性是指诗的外在形式。诗歌只有从表达情感和安排组织字词的声音两方面出发,做到声情和谐、情声并茂,才能产生最佳的艺术效果。然而在多媒体时代,传播方式越来越多样,传播技术越来越发达,受众需求也越来越高,朗诵诗经过舞台、影视和网络艺术的包装、排练、演出、传播,又具有表演性和视听性审美特征。
本人在舞台上进行诗朗诵正是在多媒体时代,融合音乐、舞台、灯光等多种元素,从而使得这样的一种诗朗诵的样式不仅有抒情情、音乐性、表演性,还有视听性等审美特征。笔者欲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抒情情。
诗歌的抒情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朗诵诗以直接抒情居多,但也有间接抒情的情况。直接抒情就是诗人通过作品中的人物、事件,用形象的语言直抒胸臆。如在这篇诗朗诵中,“我的寂寞是一条蛇,冰冷的没有言语”一句,我是用直接抒情的方式,用虚实结合的声音、充分运用“内在语”、“情景再现”等表达技巧,来抒发感情,抒发出一种寂寞难耐之情。间接抒情是通过叙述、描写、议论种种方式来间接抒发诗人的感情。比如“它是我忠诚的伴侣,心里害着热烈的相思”一句,是间接抒情,用“蛇”作为一种思念的象征,我在表达时,要换一种情境,改变一种语境,间接地表达对姑娘的思念之情。
2.音乐性
诗歌本身就具有音乐性,在阴阳上去之间,在平平仄仄里,展现音乐之美。诗的音乐性表现为外在的音乐性和内在的音乐性。外在的音乐性,“主要指诗歌语言外在的格律、音韵、节奏、押韵等形式因素所构成的韵律”,即语音层面的韵律和节奏;内在的音乐性,“主要指读者从语音形式的韵律体验中上升到对诗歌内在情感和表现对象的理解、领悟,从而获得回味无穷的旋律感”,即语义或句式所呈现出来的心灵律动和情感节奏。二者的完美结合,使诗产生抑扬顿挫、往复回旋、轻重起伏的韵律感和节奏感,便于人们吟诵和歌咏。比如,在表现这篇作品时,我会注重一个节奏的变化。“我的寂寞是一条蛇”表达较平实,“冰冷的没有言语”,表达时语气稍重。“姑娘你万一梦到它时”用一种真诚的圆润的声音去表达。“梦”字突出一种音律美。“千万啊莫要悚惧”,这一句,我的字音拉长,轻重交接,表现出一种节奏感。
3.视听性
朗诵是通过听觉和视觉作用于广大受众的,受众在对语音、语义、情调、背景音乐的听的感受和对场景、表情、动作、形体、姿势的看的感受中,综合接受朗诵诗的艺术内涵。因此,朗诵诗是一种综合性的视听语言艺术。另外,朗诵艺术又是表演艺术的一种,它是独具特色融合表演艺术的一种艺术样式,因而也就必然具备着表演艺术的可视性和可听性特征。在舞台上,为了更好地表达情感,也为了让朗诵本身多一些视听性,我也设计了一些肢体语言,作为辅助表达,比如,伸出手臂,凝望远方,仿佛在向远处的姑娘发出信号,诉说爱意。再如,“心里害着热烈的相思”一句,我用手捂住心口,用真诚的眼神传达感情,以求共鸣。同时,诗朗诵融入了配乐,让诗朗诵更有意境,意味悠长。
德化陶瓷雕塑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都是有其最基本的制作材料胎釉来决定的。胎釉是制作陶瓷雕塑的基础材料,德化陶瓷所用的胎釉白度高,杂质含量低,质量远高于其他地区的瓷土。用德化陶瓷所制作的雕塑釉面滋润,形体厚重,精巧净白,形象质感极为突出。在加工的过程中必须充分的考虑到胎釉的好坏能够直接影响陶瓷雕塑所反映出的品质,这样才能更好的将德化陶瓷的艺术价值展现出来。优秀的德化陶瓷雕塑家们有着对现实生活形象的高度提炼能力,善于将不同的人物形象进行构思,布局,总结出一般的创作规律,在一般规律的指导下进行创作。设计者所独有的对生活独特的观察角度以及感悟能力使得在作品的创作过程中灵感频现,再根据丰富的想象进行造型设计,整体布局,创作出超出现实形象的艺术作品。这些设计者,通过对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形象的揣摩,准确的掌握了制作事物形象的手法比例以及特征,从而创作设计出更具生命张力的和表现力的作品。德化陶瓷具有我国陶瓷雕塑的基本特征,融入了我国民族风格,在世界的制陶历史上也是不多见的,它利用自然材料通过精湛的创作手法表现出许多超出现实形象的艺术作品,成为我国艺术史上永远值得怀念的珍品。德化陶瓷将许多现实生活中的故事和传说中的神仙人物用独到的审美意识和纯净的语言艺术,通过陶瓷艺术设计表现出来,惟妙惟肖,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美学概念,开辟了另一个陶瓷艺术的天地。
2德化陶瓷雕塑的审美特征
德化陶瓷有着自身所独有的艺术设计技巧,同时在进行艺术作品欣赏的时候必须清楚其作品的特征,这样在进行鉴赏活动的过程中才有所根据。德化陶瓷的审美特征可以从其陶瓷雕塑的造型、雕塑的胎釉特点以及陶瓷雕塑的历史意义来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这些特性就是德化陶瓷雕塑的审美特征。
(1)德化陶瓷雕塑的造型。德化陶瓷的雕塑造型极为庞杂,许许多多的雕塑造型融入了日常生活的场景,这也就是德化陶瓷被广泛的用于观赏陈设和受到广大消费者喜爱的原因。德化陶瓷的外观造型精美,造型极多,可以最大限度的满足消费者对造型类型的审美需要,设计者在进行造型设计时往往能够紧紧把握住当下社会潮流的方向,将当下社会中最为流行的元素融入到雕塑的造型中,而且各种尺寸形象的作品都极为精巧细致,这也就使得德化的陶瓷雕塑始终处于领导地位。
(2)德化陶瓷雕塑的胎釉。德化陶瓷所用胎釉质地的变化在很大情况下影响了其发展,在明末清初德化陶瓷雕塑所用的胎釉就进行了一次不小的变化。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工具的改变,德化陶瓷所用的窑炉进行了结构变化,而且烧成气氛和配方的原料都有变化,其色泽变化更加的多样,观赏价值相对于之前也有了较大的提高,逐渐由以前单纯的乳白色转变为一系列的含淡青色的白釉,这种新胎釉的陶瓷质地坚实,使用范围更广,成为了德化陶瓷雕塑审美的特征性质。
审美语言艺术是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积极发掘教学语言的审美性特质进行教学活动,所呈现出的独树一帜的风格特色。教师具有审美特色的语言将使作为语言美的感受者的学生在被感化、被陶冶中潜移默化,水到渠成地实现素质及品格的升华,为实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审美教育奠定基石。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讲的话带有审美色彩,这是一把精致的钥匙,它不仅开绪记忆,而且深入到大脑最隐蔽的角落。”教师艺术感染力极强的教学语言,会使人心旷神怡,就像欣赏一首名曲,旋律不绝于耳。优美的教学语言本身就是十分丰富的审美材料,教师的语言艺术本身就可成为学生的审美对象,使之从中获得审美感受,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从而在乐中学、学中乐,极大提高学习效率。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学语言的审美艺术主要通过以下方面体现出来。
一、 形象美
形象生动,是由文学作品的特点决定的。语文教材百分之八十以上为文学作品,很多文学作品文笔曲折,形象生动,耐人寻味。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唯具有生动形象性、较强的语言魅力和较大的思考空间,才有可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品味作品语言,叩开学生的心灵,点燃智慧的火花。
语文教师应倾尽全力使其语言生动优美,富有魅力,让学生于强烈的感情氛围中求知识、悟义理、明人生,激发学生美的联想,使语文教学“柳暗花明又一村”。
二、 节奏美
节奏一词本是指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的现象,借用到教师语言则是指语速的快慢与停止,语调的抑扬与顿挫,语气的轻重与缓急。教师语言变化有致的节奏美,会紧扣学生心弦,有助于轻松高效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1.根据内容定节奏
讲求教学语言的节奏美,必须根据语言的内容确定。语文课文体不同则语言的节奏不同。从共性上或宏观上看,一次讲课或讲演,由于是面对众多的听众,因此,必有共同的节奏要求:开端时,引人入胜。或巧设悬念,或铺陈渲染,用语亲切;过渡时,自然巧妙,或承上启下,或借题发挥,用语平缓;时,激昂共鸣,或出奇制胜,或点明主题,用语明快;结尾时,耐人寻味,或深化主题,或含意无穷,用语深长。
2.协调语速显节奏
语言节奏给人最明显的感觉就是语速。有的教师语速过快,学生还没听清楚上一句,下句就接着来了;有的教师语速过慢,学生的思维处于疲散状态,形成不了兴奋的优势;有的教师语速始终是不快不慢,给人一种四平八稳的感觉,久而久之学生的注意力就分散了。一般地说,对重点要反复讲,以期学生加深印象;对难点要缓慢地讲,让学生有回味咀嚼的过程;对一般内容要简明地讲,让学生了解概要。江西省特级教师梁纬讲授《琵琶行》时,讲到琵琶曲“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形色飞扬,悠悠然似在演奏琵琶曲。语言或缓或急、或高或低、或断或续,让学生听后,心情舒畅愉悦。可是讲到“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时,声调顿时变得低沉,速度也缓慢了,并一字一顿地读出“东船西舫悄无声,唯见江心秋月白”。在读“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时,还不自觉地来了个“声暂歇”,大有“此时无声胜有声”之妙。教师讲得动情,学生听了动容。这位教师的教学语言和谐流畅且节奏鲜明,像音乐一样流进学生的耳、心,从而在无形中促成知识与情感的互融。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一个能够动听地、清晰地教学的教师,他的声音便该像油一样浸入学生的心里,把知识一道带进去。”富有节奏的教学语言,将使说者口吐珠玑,更令听者耳濯玉泉。
三、 情感美
语文教学就其特性而言,是一种包含丰富情感活动的知识传授和能力训练的过程。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如果教学语言枯燥,缺乏情绪感召力,就不能激发学生积极愉快的情感,不能使其精神亢奋,思维活跃,从而使其智力活动受到抑制,难以达到上佳的教学效果。从美育的角度看,语文教学的实质就是审美情感教育,作为审美客体的教材中的文学作品都具有以情感人的特征,或直抒胸臆,或托物言情,或激情似火,或温婉感人。语文教材中所选的课文大多是自古及今的名篇佳作,每篇文章都饱含了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甚至凝聚着作者的心血和生命。例如:朱自清散文《背影》中的父子情;都德的《最后一课》中的浓浓的爱国情;《岳阳楼记》中的范仲淹先忧后乐的壮志情;《出师表》中诸葛亮对蜀汉的忠贞情等,不胜枚举。教师只有把自己置身于作品中,吃透教材内容,才能把作者的情感化作自己的真情实感,才能以语文教师特有的语言挖掘和展示文章的内涵。可见,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应动之以情,富有感彩。因为含情的语言能使人受到感染,引起共鸣。
1非主流化
网络是个活跃又有依赖性的工具,网络文学的真正价值和形式存在与传统文学是根本不一样的定义。当前,在许多层次上的网络文学是对生活的宣泄和任意的心理文学,这与作者年纪、社会阅历及对生活的认知有着紧密的关联。像现在的榕树下、橄榄树、黄金书屋、汉语文学具有综合性和专门性的一些BBS等,随着时代的发展也不断地发展起来。还有现在自由限度比较大的博客,都促进和发展了中国的文学。因长久渗透“文以载道”的思境,一向蕴含着众多伦理、道德、使命、职责等非文学因素、肩负重任而行的传统文学,直至近现代,再一次变为政治战斗载体的艺术文学,被拿来解读对策、政治、思想、文学历史创作过于依附政治、跟随主流的行为和情况,对文学艺术的本身发展产生了很多的屏障。相比而言,网络文学主要是以“个人倾吐”的文学形象而产生的,自它出现那天起,就富有特别的“逆反”心理,无视现下主流政治的形式,没有教化、政治等方面的功利成分,而是从自己开始,毫无顾忌地涉入文学氛围,激起创作的想象力和速度,让文学成为真正的一次人格体验与心灵冒险,是一个面对众人展现个体自我,表现出独行特立、豪放自主的开创境界。网络文学在意自我意识甚于章法规定,作品的自由性、娱乐性、发泄性着重于它的思维性、文学性、论著性。文学本质当然要真实,随意化的文学创作是一种意识劳作。而网络创造就是种自主发泄、自主表达的个体思想需求,拥有猛烈的个体实现和自我展现空间,它更加表现出文学创造“个体表达”式的真正情感。从某些意境来讲,文学网络性的发起可能是一种真实意境上的文学归一。
2反传统化
迈进新纪元之后,我国很多学者睿智地关注着来自欧美的一些消遣文化理念,比如:巨幅广告、歌厅迪吧、街心花园、超级市场、装潢设计、流行歌曲等,并引进西方美学的新理念称作为“平常生活艺术化”,而网络文学的产生和流行,更被喻为是“平常生活艺术化”的典型证明,它是艺术活动迈进艺术作品的金字塔,是步入大众平常生活的典型标志。客观上,网络文学富有大众趣味的艺术效果与主观上娱乐性的创作动机,它在审美上体现出来的特点,是由采取超文本的审美关系和视图化审美的方式而确定的一种大众化审美观点。在现阶段,网络已渐渐扩展和深入到各个领域的社会生活,网络慢慢地改变着人类组群的行进轨迹和生活形式。在虚拟性的网络环境里,以数字实际化方式得以保存,并给人们提供消遣。网络和电脑的几寸显屏,汇集了炫彩和文字、图像和声音、互动和形式,架构了看、听、知觉的各方位效果。它对于审美活动和传统文学的巨大冲击,消除了日常生活与审美活动之间的界限,艺术和审美活动不再是精英少数阶层的专指,也不再是限制于美术馆、音乐厅、博物馆等传统审美活动的场所,它凭借现代媒体,走入人们平常活动的世界。一个文件代表着一种读解形式,或代表个体,或代表一群人的审美观念,真正的文学作品呈现出了多样化趋势。所以,文学网络性不仅带来了方式的完全变化和读解载体,更发起了整个文学艺术思索模式和审美方法的改变。为此,在时代网络的审美行动中,所谓纯文学艺术的范畴已被超出,它已经融入进众人平常的生活中。比如现在最具有影响的校园小说、穿越小说等和人们有着密切的生活联系,但是现在的一些网络文学,比如一些散文,在传统文学的基础上,将之发扬和拓宽,并注入多种传统文学,将多种的文学模式融成一种新的文体形式,也就是:新媒体散文。文学网络性审美已走入反传统式归真,在社会新形态中,是对传统文学艺术的真正领悟或理解。
二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的超越
1表现艺术
网络和其他的传统的媒体形式的主要区别在于,或者说是网络的最大优势是:网络集合了文字、声音、图像、颜色、超级链接等诸多多媒体因素于一体,通过将网络的本质特点和文学的特质相结合,实现有机的联系。网络文学由此产生了与传统文学不同的特征,网络文学的兴起才能实现。反之,我们通过纸质报刊等媒体同样能够实现文学艺术的表达,这样的网络文学仅仅是传统文学的一种转换的表达形式。但是目前很多的非线性的多媒体文学成为文学界的一种较为独立的品种,这样的文学形式和传统的文学有哪些区别呢,其审美特征的表现有哪些创新之处等,我们只能在其进一步的发展后得到答案。新的媒介形式带来了新的文学表现,例如较为新颖的立体辐射链接。传统文学其文本的平面展示形式是封闭的,但是超文本文学形式是多种不同平面文本的有效叠加,给读者立体化的阅读视觉感受。纯文本和超文本之间的差异是,事前描绘和设计一系列能够进行选择的结构是超文本,纯文本只能够间接地拥有一种或者几种选择范围。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超文本链接一方面给出了其他相关的文本,另一方面又在不同的程度上筹够了阅读的时间、空间。另外还有多路径的故事情节、时空同时植入的想象、互动结合的艺术等多种表达形式,以上这些都极大地促进和丰富了传统文学的发展。如:描写爱情故事的《火星之恋》,在描述的过程中,将音乐、图片等运用到其中,在出现美航天器从太空发回的火星照片、宇航员登月球等等之类的有关星球的照片时,都会出现梦幻式的氛围,这样也就突出了此类文学的特点,在表现形式上超出了传统文学的创作方式和技巧,其表现效果也有了质的提高。
2语言艺术
在纸质化的文学时期,文学和文字艺术的内涵几乎是等同的,影视文学的发展和表达不断地丰富着文学的语言形态,除了文字和口头语言以外,还增添了丰富的图像语言和声音语言。网络文学在这样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地发展和创新,进一步地丰富了文学的语言形式。网络文学通过对传统文学及其语言表征进行不断地革新和整合,使得网络发展的环境先适用于网络的词语不断地产生。更为简约化的网络语言的产生,展现了网络传播的速度、网络群体沟通交流的需要,但是这一形态的网络语言不能作为网络文学的语言进行全方位的使用。也不能看作是网络文学对文学的价值和贡献,而其只是文学表达的一种符号和形象化,在特定的程度上,这样的符号化的叙事形式,有可能带给文学词语的失真或者混乱。真正具备了网络物质特点的文学表达形式,是能够使用计算机语言进行编译的,除了文字语言形式之外,还有多媒体专有的语言和图像语言。网络文本其发展的高级形式,是一种超文本链接的多媒体语言,在网络文本的构建过程中,作者能够充分地使用计算机进行文本的编译,把不同的图片、动画以及声音等进行有效的组合;与此同时,网络文本语言能够面向多方向的链接,在一个母本里实现不同语言形态的链接。这就能够给广大的读者提供更为宽泛的欣赏世界。而且通过使用一些新形式的软件、硬件等,使得网络媒介的声光色俱全,真正给读者全身心、全方位的阅读体验。因此,单纯的文字形式语言很明显地难以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作为以互联网为发展标志的第四媒体,其丰富的信息承载量和较高的传播功效,成为了网络文学新型语言的发展动力。像现在网络上流行的数字语言:521(我爱你)、9494(就是就是),这些用网络的语言就是“网词”,它在特定的语境中运用起来比较便捷。
3创作艺术
在创作的方法上,网络文学的创作者通过使用计算机代替常用的笔,由传统的单手写作,转变为双手的输入。与网络媒体的包含特质一样,网络创作能够和传统的文学创作相同,如使用万通笔或者压感笔等作为手写的输入工具,或在人机交互的平台上做语音的输入工作。如在网络上有一首广为流传的诗“:銮仙玉骨寒,松虬雪友繁,大干收眼底,斯调不同凡”。它是由在我国第一次举办青少年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中获奖的梁建章设计的“计算机诗词创作”软件做的一首五言诗。此软件运用的是APPLEⅡ微机,其创作诗的速度相当强,平均30秒左右创作一首。在此软件创作的诗作中没有出现过重复的现象。在这方面可以说是一个奇迹。新的媒介形式,帮助传统的文学样式得到了更多的进化和演变,这在一定的程度上,更加地丰富和扩展了文学的创作方法。例如超文本的创作,它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诗歌的网络简单化,而是实现了有效的超链结构的立体层次化和艺术特征化。网络散文名片如《文字温泉》就是属于动态的拼制作品,它是由五个短文构成的。通过使用鼠标进行文字下面的图标点击,能够分别出现五段不同形式的文字,使得文字的组合更为丰富多彩、变化莫测。超文本戏剧的创作性,更为丰富的演出环境,给每个听众更为全面的视觉听觉享受。
4审美艺术
网络文学由于具有独特的创作方法、传播方式等,在次基础上产生了新颖的审美特征和文学价值,这样行事的美学体系在文学历史上尚未清晰到位,但为后现代艺术的发展,注入了反常规的、分解式的、结构的并列、反解释等特征,成为了目前网络文学发展的审美追求。新的媒介把其他领域的界限和文学,以及不同的媒体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人们的视觉、听觉形象等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变,现代化的网络设备正在加速构成多媒体的全面使用。与此同时,网络媒体在进行着不同的艺术和学科之间的融合,促使了文学社会化、社会文学化的发展。美国解构主义批评的重要代希利斯•米勒认为,目前的文学内容和文学理论已经和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与传统的文学内容和文学理论之间产生了巨大的差异,正在向着新的方向、新的意识形态发展。在他看来,不管是从文学研究的内部还是它的外部发展情况来讲,传统意义上的靠语言作为媒介的文学研究,已不可避免地开始走下坡路,并正在朝着综合型的文化研究方向发展。这样的文化研究形式虽然没有对文学产生排斥,但是对文学独特性的重视已经没有那么的高度。假如说在这样的文化研究的转型过程当中,文学和文学理论还不甘愿被传统的文化大潮所淹没,还要极力地寻求发展的空间,那么也只能是在目前已经成为多元文化混合的前提之下,慢慢地构建新颖的形态。所以,纯文学的概念,在人们的文学视野中将要慢慢地退出。但是这种理想情况下的作品,其发展的完美程度和成熟度,将更多地依靠媒体技术的发展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