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信息技术产业

信息技术产业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信息技术产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信息技术产业

信息技术产业范文第1篇

【关键词】“营改增” 信息技术 税负 对策

一、“营改增”的背景

2011年11月16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经国务院同意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改革的主要变化:新增设11%和6%两档低税率,交通运输业适用11%的税率,研发和技术服务、信息技术服务、文化创意、物流辅助和鉴证咨询等现代服务业适用6%的税率;现行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向试点纳税人购买服务,可抵扣进项税额;试点纳税人原适用的营业税差额征税政策,试点期间可以延续等。

二、“营改增”对信息技术产业的税负影响

(一)对小规模纳税人的影响

首先,信息技术产业的税率降到3%,企业在收入不变的情况下,应纳税额直接减少2%。同时,改革后计税依据变为增值税的不含税价,剔除了价格所含的税额,降低了产品及服务的价格,销售收入表现为隐形“减少”,对于不变的税率,会减少企业的应纳税额。

另外,信息技术产业中销售额不超过500万的企业转变为小规模纳税人,不能抵扣进项税额,但是由于行业特性,它对可抵扣进项的固定资产需求量很小,这对企业税负影响不大。

(二)对一般纳税人的影响

1.对生产型产业的税负影响

首先,信息技术生产型产业的生产销售收入远多于500万,属于纯粹的一般纳税人,税率为6%,相对于5%的营业税率,相同收入必多缴税额。但是,其生产过程需投入大量固定资产,能抵扣较多的进项税,从而减轻税负。

其次,改革后,其计税依据变动为不含税价,计税基数就会减少,应纳税额就会降低。

最后,信息技术生产型产业的生产外包战略会更有优势。企业进行大批量生产时可将项目分包或转包给相关企业(服务外包方),这些服务外包企业的销项税会形成发包方企业的进项税,这部分可抵扣的进项税额将成为发包方企业独自承担全部项目所纳税额的减少数,大大减少了应纳税额。

所以,我们不能只停留在名义税率增加的表象上,通过对产业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表明“营改增”有效地起到减税作用。

2.对非生产型服务性产业的税负影响

第一,改革后,非生产型服务性产业中一般纳税人由于税率和销售额均高于小规模纳税人,会比小规模纳税人多缴纳更多的增值税额,相对于同为营业税纳税人的情况,作为一般纳税人的大中型信息技术产业,税负增加。

第二,由于非生产型服务性产业的主要成本构成中工人成本较高,而该项成本不能产生进项税额,成本可抵扣的项目比重过低,导致税基过高,变相增加了税负。

第三,非生产型服务性产业实际的生产环节远低于生产型产业,基本不可能实施外包策略,也极少产生重复纳税的问题,因此税率的提升将直接导致该部分信息技术非生产型服务性产业税务负担的加重。

所以,由于在税率、抵扣项目和外包策略等实施细节上的缺陷,“营改增”会导致部分非生产型服务性产业,尤其是大中型规模的非生产型服务性产业的税负负担加重。

三、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对策

(一)内部政策

1.加强信息技术产业的财务管理改革

企业要建立增值税明细账,记录和生成增值税明细账以便在日常销售和采购环节上按照增值税专用发票计提税额,在账务处理时注意与原收入和成本费用记账核算的不同。

在改革财务制度的同时,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使财务人员及时适应业务变化,合理控制企业费用支出,利用财税改革的有利方面,实现税负的最大程度的减轻。

2.及时转变经营模式,调整内部结构

这要求企业财务人员认真解读“营改增”具体内容,结合自身产业属性,在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之间进行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身份认定,及时调整企业内部的成本结构,尽可能运用有利于减轻税负的外包服务经营战略,增强产品及服务的核心竞争力,扩大出口,享受出口退税优惠政策,实现企业在税负最小的状况下的收益最优。

(二)外部政策

1.对上游企业多争取发票

信息技术产业上游环节的供应商会成为增值税纳税人,这些供应商也能够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所以,企业在选择供应商和服务商时,应尽量选择能够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供应商,使企业通过进项税抵扣,降低增值税负。

2.对下游企业实施提价策略

信息技术企业要顺利进行提价策略,就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优化企业营销策略,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把销售量提高上去,增加销售额,相对的会降低税负。

四、展望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

信息技术产业范文第2篇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的飞速发展,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已经成为我国产业的重点产业之一了。我国的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其产业经济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的结构和产品也不断得到优化和调整、自主创新的能力也有所提高。但是我国的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在总体上来说,仍是有许多不足之处。本文主要是分析探讨了我国电子信息技术产业所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提出了解决的策略。

【关键词】电子信息技术 国际化 自主创新

电子信息技术产业是在经济科学技术发展和应用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是运用科学、科技的手段来对生产技术进行改进,对工业、信息业、军事业等各个领域,都有很大的影响。其主要特点有:技术和资金比较密集,创新和风险并存、固定成本高,制造成本低、科研开发投资高等。目前我国已经成为电子信息技术产品的制造中心之一。已经进入世界电子产业大国之一,但是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电子信息技术产业仍处于发展中水平。为了我国的电子信息技术产业能在国际上能有一个较好的发展,应当提升我国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国际化竞争能力。让我国信息技术产业走在世界的前端。

1 我国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存在的问题

1.1 电子信息产投资下降

现今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增长和发展都比较依赖投资效益,如果其投资降低,直接导致电子产业的发展滞后。其也会对电子信息技术产品的销售有一定的影响,严重时还可能会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目前我国的电子信息技术投资相对往年来说下降了不少,因此我国的电子信息技术产业也得不到稳定的发展。

1.2 产业结构矛盾突出

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我国的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的结构调整工作面临很大的挑战。虽然我国的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的规模在不断的扩大,但是产业的结构比较松散,又加上信息产业的基础较差,因此其改善起来也比较棘手。我国目前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大都是生产硬件类的劳动型中低端产品,一些技术密集型的软件、系统等主要依靠进口。因此产业结构更加矛盾突出。

1.3 贸易保护和反倾销对产业的冲击

据报告显示,世界银行商贸和国际一体化小组对世界各国实施了反倾销调查,其中对中的反倾销调查最为严重,而这些反倾销调查也有可能会成为新的贸易禁令,导致我国贸易不敢轻举妄动。目前很多国家为了为了保护国内市场以促进国内生产力的发展,对中国商品实施贸易保护主义,许多国家对对中国的商品进行贸易调查,也就是针对我国的贸易出口。目前我国的电子信息技术产业产品主要是依靠进出口,而贸易保护和反倾销等贸易壁垒已经严重阻碍了我国的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

2 我国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国际化策略

2.1 优化产业结构

产业应在政府的引导下。充分利用四大产业基地,承接全球产业转移,实施集体群化发展策略。首先我国的电子技术产业企业应当加大提高企业的学习能力,通过不断的学习知识来提高自身的价值和技术,从而获得国际化竞争的能力。我国的电子信息技术产业所生产的产品大部分以硬件居多,其在我国的生产比例和经济比例中都比发达国家低得多。而目前国际的电子信息产业已经从硬件向软件和服务转型,但我国的电子信息技术产业没有跟上国际的脚步。面对新的发展形势,电子企业应当积极调整工业和技术的,要与传统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开展多层次的合作,促进双方的发展融合,促进渗透的传统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和业务流程的信息技术,促进软件和信息服务,制造产品的制造和集成,集成和运营产业,不断创造新产品,新的格式,并推动商业模式创新。

2.2 树立品牌意识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电子信息技术产业也越来越市场经济化,在这个适者生存,劣者淘汰的竞争中,应当注重产品的质量,树立品牌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我国的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在国际化的竞争力。目前我国劳动密集型的低端产品过剩,而知识密集型高端产品的则需要进口。一些本国生产机器,如彩色电视,电话,手机,激光视盘机,等几乎所有都过剩,其销售也主要依靠市场中的价格竞争。大的利润高附加值的电子器件、系统软件等基本上依赖进口。针对这一现象,应当加强科研技术的投资,支持电子信息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提高我国的电子信息技术的竞争力,加强对技术专利的保护,树立品牌意识。只有在品牌意识的带领下,企业才会将产品的质量作为发展的根本,才会加大生产的监督力度,重点抓质量,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意识才能提高。也只有这样我国的电子信息技术产业才能提高国际化竞争力。

2.3 实施自主创新

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属于高技术、高投入和高人才的密集型产业。电子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投资做为产业自主核心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的支持。为了加快“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和基础软件”等产品的制造,我国应当要把先进技术引进并且消化、吸收、加以创新,研究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增强点子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电子信息技术的的国际竞争力。企业除了要加大研发投入和加强科研体系外,人才队伍的建设也是电子信息产业实施自主创新的关键之一,因此要实施信息技术人才化,鼓励人才合理流动、建立留学人员创业园等措施,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促进信息技术产业的自主创新,从而提高我国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3 结束语

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国际化竞争一直是社会的热点话题之一,随着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我国工业率和经济贡献值越来越高的形势下,其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已经成为国民基金发展的新增长之一。本文主要是研究分析了我国电子信息技术产业所存在的问题,其主要问题是:(1)电子信息产业对经济贡献不足;(2)产业结构矛盾突出(3)贸易保护和反倾销对产业的冲击;并根据问题提出了解决的策略。策略是:(1)优化产业结构;(2)创造品牌意识;(3)实施自主创新。其最终目的为了提高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国际化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吕巍.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D].辽宁大学,2012.

[2]吴松飞.金融危机下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6:56-59.

[3]周廉.电子信息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探讨[J].东方企业文化,2012,19:132.

信息技术产业范文第3篇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1 引论

在全球信息化的今天,信息技术已广泛地渗透到各个产业,产业结构的改变依赖于更新技术,加快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能带动产业结构升级、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信息技术革命引发的信息技术创新与扩散、发展与融合,使得以IT为核心的新技术创新部门成为了新兴产业,随着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及其就业人员在总劳动者中的比重的提高,信息产业正逐步成为主导产业,并带动着一系列关联产业的产生与变化,促发了产业结构的深刻变革[1]。

2 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

现代信息产业体系,是在产业创新的推动下,由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互相融合、协调发展的系统,是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产业载体,其特点包括创新性、开放性、融合性、集聚性及可持续性;它的外延又包含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三网融合、物联网、云计算、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高端软件、高端服务器和信息服务等领域,它是新兴产业与战略产业的交叉和融合;它有符合当代社会需求、融会当代科技成果、代表未来发展趋势的三个鲜明特点[2]。

3 信息技术产业体系发展的有利因素

在经济信息化和全球化的今天,信息技术已广泛地渗透到各个产业,加快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能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具体的有利因素体现在以下三点:①政府对信息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大;②信息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突显;③移动设备为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带来发展机会[3]。

4 以娄底市为例分析湖南信息产业体系的现状及

发展的必要性

“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进程”是我们党十七大报告就明确提出的工作任务。经过多年的努力,娄底市已初步形成门类较为齐全、部分领域优势相对明显的产业基础,但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依赖程度高、自主创新能力弱、行业技术水平低、领军企业少等问题制约其现代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症结所在。因此,加快建立既符合产业演进规律,又体现娄底市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是优化自身产业结构、提升区域竞争实力、增强内生动力、推进两型城镇化的必然选择。

4.1 依托湖南省政策支持,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能增强

竞争势力

2010年8月31日,湖南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和《湖南省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规划纲要》;长株潭地区作为全省经济的核心增长极,在抢先发展上具有优势;益阳在2008年出台了《建设绿色益阳行动纲要》,实现了后发赶超的重大战略;岳阳市积极探索“低碳化、市场化、生态化、高效化”的发展模式;省内其他市州也在全力谋划和抢占新兴产业发展机遇;娄底市只有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充分发挥产业支撑经济发展的核心作用,才能应对当前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才能确保在未来竞争中不掉队、不落伍。

4.2 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增强经济实力,能实现加速赶超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娄底市在经济实力等各方面上均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但与其他地区的差距仍不容忽视。初步核算,2012年湖省地区生产总值22154.2亿元,比上年增长11.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004.2亿元,增长3%;第二产业增加值10506.4亿元,增长12.8%;第三产业增加值8643.6亿元,增长12.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3480元,增长10.7%。在你追我赶的竞争态势面前,要实现娄底的加速赶超,从根本上讲就必须加快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完善产业分工,优化产业结构,为经济社会发展上台阶、上水平提供坚实支撑。

4.3 从产业结构看,要实现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快构建现代

产业体系

娄底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因矿建企”、“因企设市”的历史渊源极深,形成了以冶金、能源、建材、有色等能源、原材料为主体的重型工业结构,在工业中重工业比重达到95%,煤炭、冶金、有色、建材等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产业约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85%,占全市GDP的38%。并且产业层次低、企业规模小,产业链条较短。这种严重依赖少数行业和少数企业的单一支柱型产业结构,很容易给经济发展带来大的波动,不利于经济的平稳发展。因此,要增强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单一的产业结构,努力形成多元产业支柱。

4.4 从生态环境看,要实现绿色发展,就必须加快构建现代

产业体系

老工业基地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娄底在能源消耗、节能减排、技术改造、环境保护、实现绿色增长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压力,经过多年的开采,许多资源已经或濒临枯竭,据测算,以现有的开采速度,煤、锑的开采期限分别不足30年和50年,资源优势正在逐年削弱,与之相伴的是生态的恶化和环境的破坏。因此,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既要发展速度,更要发展效益;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既要GDP,更要含金量高的绿色GDP。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靠产业结构调整,通过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来寻找新的出路。

5 湖南省信息技术产业体系的对策与分析

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数字湖南”是省委、省政府顺应时展提出的重大战略举措。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生产结构不优、要素瓶颈制约加大、物价上涨压力犹存等困难,调结构、转方式任务艰巨。同时信息产业总体规模偏小,部分产业层次偏低,产业链不完备,“两化融合”有待深入[3]。湖南省的不足在于行业技术水平偏低,而且受资源、环境的制约,很多传统产业的发展空间已经十分狭窄,这就是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与此同时,湖南各个产业、行业、企业领军人才少、创新团队少,造成了湖南省整体自主创新能力不强[3]。针对湖南省的现状及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阶段和特点,本人认为要发展湖南省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加强。

5.1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进行

积极采用先进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改造提升优势传统产业,提高现代产业集中度,提升新产品质量,增强现代产业体系整体竞争,推动产业链条向高附加值的两端延伸。加快优势传统产业组织结构调整,打造一批具有知名品牌的龙头企业。发挥名牌产品、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打造湖南省的品牌,做大做强产业集群。提高产业准入门槛,淘汰落后产业和落后生产能力。

5.2 加强产业推动,打造服务体系

紧紧围绕湖南省的重工业,打造现代服务体系。在金融领域增加证券、期货、信托、金融租赁等非金融机构,设置产业投资基金、高科技风险投资基金,加强银行与保险业的协调发展,为湖南省重工业的发展提供充足、便利、高效的融资服务;在物流领域,依托京广、湘黔等运输便利的优势,整合物流资源,形成包装、加工、货物专项配送的一条龙服务,打造现代物流体系。这样,一方面战略支撑产业产生对第三产业的带动作用,另一方面第三产业的完善又会对第二产业起推动作用,两大产业协调发展[3]。

5.3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坚持全面提升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突出自主创新和产业集聚,培育壮大高新技术新兴产业,着力发展高端产业和产业链高端环节,加快提升高新技术产业核心竞争力。引导生产要素向优势地区、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区集聚,促进形成产业特色鲜明、配套体系完备的高新技术产业群。强化高新技术产业的优势地位,培育高新技术新兴产业,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

6 结语

湖南省现代产业体系目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发展水平较低,主要依赖政府的力量,因此应适当调整规划,从现代产业要素、创新产业组织模式、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四个核心出发,改造提升优势传统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高技术产业,加快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步伐。

参考文献

[1] 盖建华.我国信息技术产业与现代服务业产业关联分析[J].经

济问题,2010(3):31-36.

[2] 史宝娟,等.河北省现代产业体系发展对策分析[J].科技和产

业,2011(2):25-28.

[3] 苗圩.建设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J].求是,2012(23):39-42.

作者简介:

信息技术产业范文第4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产业转型;作用机理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2-0-01

人类社会由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转变,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是重要原因。18世纪末到现在的两百多年里,发生了四次改变人类社会基本面貌的技术革命。第一次技术革命是机械化;第二次是电气化;第三次是自动化;第四次是信息化。其中对经济和社会影响面最广、影响力最大,影响持续时间最长的是电子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推广应用的显著成效,促使世界各国致力于信息化,信息技术进入了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社会等领域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信息技术已成为支撑当今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的基石。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经济转型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作用。一方面,信息产业是高新技术产业中最活跃的部分,提高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信息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代表,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另一方面,应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改变其设计、生产和流通方式,有利于推动企业流程再造与组织结构调整,提高传统产品科技含量,降低资源消耗,提高生产效率。因此,全面综合分析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经济转型发展的作用机理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产业转型与信息技术发展

关于产业转型,目前有两种解释。一种是较宏观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根据国际和国内经济、科技等发展现状和趋势,通过特定的产业、财政金融等政策措施,对其现存产业结构的各个方面进行直接或间接的调整。也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民经济主要构成中,产业结构、产业规模、产业组织、产业技术装备等发生显著变动的状态或过程。从这一角度说,产业转型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包括了产业在结构、组织和技术等多方面的转型。另一种解释是指一个行业内,资源存量在产业间的再配置,也就是将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从衰退产业向新兴产业转移的过程。可是,不管是哪一种解释,技术进步始终是产业转型的内在动因。产业结构即产业之间的相互关联, 取决于产业之间的生产技术结构水平。技术进步提高了产业要素的素质, 使要素在产业之间重新配置, 从而推动了产业转型。

在信息化时代, 当代科学技术的进步,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当今各国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主要通过发展信息化、促进信息技术产业化来实现, 亦即当技术变革引起产业结构转换时, 通过引入信息技术促进产业结构的变革。从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的角度看, 信息化就是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增强并占据主导地位的过程。

二、信息化对产业转型的作用机理

20世纪中期开始的信息技术革命, 对产业转型升级发挥着巨大推动作用。信息化通过信息产业化和产业信息化的合力, 不断改善各产业技术状态和管理水平, 使生产工具(设备) 系统和生产力系统按信息化需求重组, 从而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与高度化, 提升产业生产力。

从产业发展角度看, 信息技术主要通过信息产业化和产业信息化两种途径来推动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信息产业化是指在信息化过程中,将信息产品制造、信息开发及信息服务等发展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行业——信息产业,提高信息产业增加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并达到信息资源共享的过程。当前信息产业化的主要内容包括:加快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软件和系统集成业、电信运营业、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推动信息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和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产业信息化则是指通过信息技术的渗透, 三次产业部门大量采用信息技术和充分利用信息资源而提高整个产业劳动生产率和产业效益的过程。产业信息化作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和社会活动各领域全面发展和普遍采用的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使社会经济的发展正在实现从以物质与能量为经济结构的重心,向以信息与知识为经济结构的重心的转变,这个转变极大地提高社会劳动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产业信息化主要有企业间的信息化、行业的信息化、行业间关联的信息化等三个方面的内容。

1.信息产业化与产业结构转型。信息产业代表着新一代的生产力, 是促进世界从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过渡的先导产业。信息产业是实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基础。信息技术产业具有创新活跃、渗透性强、带动作用大等特点,被普遍认为是引领未来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信息网络、信息服务和软件产业的融合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新一代移动通信等新兴业态的发展。目前我国信息技术产业已形成了一定的发展能力,市场应用需求广阔。围绕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加快发展信息技术产业,必将进一步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性,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强有力支撑。

2.产业信息化与产业结构转型。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20世纪中期,特别是近十几年来,信息技术不断创新,高度渗透,信息网络广泛普及,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日益深刻。信息化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

在当前经济环境下,信息化承担着很重要的和关键的角色,在生活方面,网络变成了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智能化和网络化的生活设施需求不断增加。同时,信息化创建了全新的商务模式,驱动商务增长和业务的创新。从企业内部向上下游不断的扩张,实现产业和服务新的创新。在生产领域,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市场对作为生产投入品的信息产品需求日趋增大, 从而引起整个市场的中间需求结构重心向信息产品倾斜。这一方面是由于信息产业自身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信息技术产品作投入;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用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以及各行业的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的信息技术产品与服务。通过投资需求结构的改变, 促进了信息产业本身的发展;同时由于对信息产品投资需求增加, 直接结果是传统产业得到了提升, 信息产业的发展有了充分的市场保证, 从而也推动产业结构向信息化方向演进。

三、加快信息技术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1.大力发展信息技术产业。我国是电子信息产业大国,规模位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主要电子信息产品如彩电、个人计算机、程控交换机、手机等产量占世界第一位。但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还存在“大而不强”的问题,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依赖进口。因此,要保持电子信息产业可持续发展,必须进一步完善产业体系,确保骨干产业稳定增长,向核心高端突破。加大投入,集中力量实施集成电路升级、新型显示和彩电工业转型、移动通信产业新跨越、数字电视推广、计算机升级和下一代互联网应用、软件及信息服务等重要工程,鼓励引导社会资金投向信息产业。

2.加快推进产业信息化建设进程。要突出抓好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通过生产设备的换代和技术升级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同时,将信息技术融入企业经营管理中,实现管理创新,降低生产成本,减少费用支出。

参考文献:

[1]陈平.信息技术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2]李建刚.技术变革与广播媒介转型[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

[3]张建伟.技术创新的经济转型效应——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

[4]夏晨芳.信息服务业对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促进机制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

[5]吴伟萍.信息化推动产业转型:作用机制与实证研究[J].广东社会科学,2008(3).

[6]周勤,张红历,王成璋.信息技术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一个新兴古典微观模型[J].贵州社会科学,2012(12).

信息技术产业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从分析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人手,提出高校应融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高校融人区域经济创新体系过程中又存在诸多制约因素,因而必须要有针对性地采取具体应对措施。

区域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肩负着培养人才、创新科技、服务社会、引领文化的重要使命,努力将自身融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利用学科和科技优势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服务区域经济建设,是高校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然而,高校在融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进程中,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制约因素,需要深人研究和探讨,以利在高校与区域之间建立一种互动合作发展的长效机制。

一、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间的关系

对高校创新能力的研究已经成为我国发展战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与区域唇齿相依,高校的发展离不开地方的支持,地方的发展离不开高校的支撑。高校应当成为区域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地方高校还是中央部委所属的高校,只有与地方有机结合并承载其发展的烙印才能更加凸显出特色。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间事实上存在如下关系。

(一)高校的原始性创新是保持国家或地区核心竞争力的前提条件

高校是创新知识的产出核心,知识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基础,是新技术和新发明的源泉。高校不仅要依靠高水平的科学家群体、先进的科研设备、巨大的科技信息资源,而且还要充分利用产学研之间、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促进和相互作用,成为持续而富有强大生命力的知识创新源。高校还通过承担对区域经济发展有巨大影响的重大科技计划、科研课题,不断发现新的科学事实,探索新的科学规律,建立新的科学理论,提出新的科学思想和新的科学方法。高校是高新技术的重要来源。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都是技术创新的行为主体。企业是技术创新的资金投人、创新收益、创新活动和创新需求的主体,应该是技术创新的核心行为主体,但高校也是一支重要的技术创新源。高校在学科交叉综合、人才基础雄厚、学术氛围宽松、科研资源聚集、科技信息灵捷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这可使其能通过各种方式成为新技术的提供者。我国目前企业因技术创新力量比较薄弱,未能发挥出技术创新核心主体作用。而高校在创新人才的培养、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方面能够根据企业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客观需求,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知识基础、人才支撑和技术成果,促使企业逐步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二)高校培养的创新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2l世纪,区域经济竞争的浪潮形成了创新性人才的巨大需求。谁拥有大量高素质的人才资源,谁就拥有持续的区域创新能力和区域经济竞争能力。创新人才的培养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处于关键地位,而创新人才的培养主要靠高校。高校在浓厚的学术氛围和浩大的科技资源环境中培养出各类人才,能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持续的人才支持和保障。

(三)高校为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挥孵化器作用

产业集群能够产生区域竞争力.但产业集群产生区域竞争力的关键在于集群创新优势。高校作为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孵化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孵化高新技术业。高校通过佼办企业、产业集团承担起企业“孵化器”的作用.使最新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直接的现实生产力。辐射和带动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二是通过大学科技园建设促进高新技术迅速实现产业化。高校与区域经济各类产业之问通过科技园区这个纽带为高校高新技术成果迅速商品化、产业化提供合适的环境和条件。三是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形成与发展。例如,以斯坦福大学为主发展起来的“硅谷”,分布着3000多家高新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大学与产业界互相依托,互相促进,使产学研协调发展,科学技术创新、传播、应用获得有机整合,产生了巨大能量l3。

二、影响高校融入区域创新体系的制约因素

目前我国区域内高校创新体系虽说已经具备了一体化建设的初步基础,但距离建成能为区城创新体系提供一个知识和技术强力支撑点的高校创新体系仍存在较大差距,主要问题如下。

(一)高校创新供给与企业创新需求错位

一些高校的科研活动多以出科研成果为导向,以争取科研经费、政府奖励、、出版著作为主要目标,离市场化应用有一定距离,而企业需求的创新成果则是能运用于生产过程并能带来良好经济效益的高新技术。高校科研活动通常以申报硕士点、博:上点和学科建设为主要目标,难以按统一的科技创新目标凝聚和集成相关创新活动,以提升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为日标的区域集成创新能力不足。

(二)区域协调机制尚不完善

各高校之间相互作用的创新网络体系尚未彤成,各高校的优势与科技创新资源难以:有效集成高校的科研项目与企业、科研院所的合作少,高校之问的科研项目合作也不多。没有形成统一的符合市场要求的能将整个区域内的创新资源有效合在一起并向区域内所有高校提供所需科研设备、科技文献资源等方面服务的区域协调机制。

(三)科技创新资源使用效率低

科技创新资源总量不足与大量闲置并存是一个突出问题。区域内各高校的创新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科学仪器设备资源、科技文献资源、科学数据资源、专业技术资源等科研资源利用率低下,浪费和闲置现象严重。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各单位各自为阵,封闭使用。这就导致一方面.创新经费投入不足;另一方面,许多创新资源闲置,派不上用场。各高校科技创新基础条件的建设缺乏统一布局,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现象突出。

(四)科技创新人才资源严重匮乏

区域内高层次创新人才不足。在科学研究领域,有重大影响和在国际国内有知名度的专家学者不多,科技队伍的总量不足,尤其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环保产业等高技术领域的人才紧缺,不能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需要,而且高层次人才流失的现象未从根本上解决。

三、高校融入区域创新体系的对策

高校的跨越式发展使区域内高校为实现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逐步建立起高度开放、功能完善、内外协调、运作有效、特色突出、成果显著的区域高校创新体系迫在眉睫。具体来说。主要应采取如下对策。

(一)搭建平台

建立高校与区域企业共性技术研发和服务平台,根据区域产业结构特点,集群区域产业,培育学习与合作竞争的集群创新文化,大力推动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知识集群和技术集群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嗣绕区域产业集群和关联企业的政策,高校必须搭建四个平台。

1.科技创新平台。高校是知识创新与知识传播的双重核心行为主体,是技术创新的重要行为主体,是区域科技创新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创新源。通过市场机制和政府引导使区域内高校的创新资源投人到区域内高新技术产业和潜在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建造一个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的科技创新平台,推动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区域的核心经济增长点。

2.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的协同创新平台。创造高校与其它创新行为主体的新型互动模式。加强高校之间、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之间在重大科技项目上的联合攻关,建立能整合区域内所有创新资源的协同创新平台。通过政策支持,鼓励部分科研机构的创新资源部分或全部进人高校,与高校现有资源重组,增强高校的创新力量。

3.创新人才平台。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要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开发、引进的力度,形成一个符合区域经济发展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平台。

4.高校创新文化平台。创新文化是区域科技创新的母体。要弘扬创新文化,培育良好的高校创新环境,形成一个勇于创新,追求成功,宽容失败、崇尚竞争,富有激情、力戒浮躁,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创新、保护创新的海纳百川、人才荟萃的高校创新文化平台。

(二)建立配套机制

1.构建区域高校科技创新的制度体系与运作机制。制度与体制创新是区域高校科技创新的动力,区域内所有创新资源的整合、利用与优化配置都必须靠制度与体制的创新、运作来实现。通过政府的政策引导和高校内部的体制改革,在人才引进与培养、科技创新管理制度以及创新成果评价机制、风险机制、激励机制等方面实现制度和体制创新,构建好区域高校科技创新的制度体系与运作机制。建立一个能整合区域内各高校创新资源、打破高校各自为阵的创新制度体系,政府牵头引导建立区域科技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建立资本投人、行为管理、成果评估的制度体系;构建定位明确、层次清晰、衔接紧密、促进优秀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培养和支持的制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