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民间艺术的来历

民间艺术的来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民间艺术的来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民间艺术的来历

民间艺术的来历范文第1篇

一、民间艺术体验旅游路径分析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概念,所谓旅游体验,是指人们通过感觉器官、触觉器官与思维活动,对所处旅游环境与过程经历的体会与感验。目前,不论是什么类型的景区景点或游览项目,在形式上和内容上都不能够脱离体验文化的范畴,所以规划设计过程中塑造的中心就在于营造独特的旅游体验,而民间艺术作为古镇吸引物的重要部分,只有深度挖掘民间艺术的魅力,将此类文化融入到古镇旅游的体验模式当中,才能够使古镇以其独特的内涵和足够的体验满足游客的需求。

因此,在古镇观光和项目游玩过程中,如何使游客自然的在景区中体验到民间艺术文化,如何营造出合理的民间艺术体验旅游氛围和设计相应的旅游项目,就需要弄清楚游客是如何获得旅游体验的感觉的,了解体验发生的过程和细节。对此,本文归纳出以下几种体验途径,现分述如下:

第一,视觉体验。所谓视觉体验,即指游客透过眼睛得到的视觉性体验,一般情况下这属于游客最先最易得到的体验感觉,是旅游体验当中最重要的途径和方式。因此,在一切旅游活动当中,视觉体验都是第一位的,如湖光山色、金碧辉煌、流光溢彩等都是视觉效果,景区规划设计成功的一个重要评判标准就是是否令游客“叹为观止”,而文化性质的旅游活动中,良好的视觉效果更可以在第一时间吸引住游客,之后游客才能逐渐更深层次的去感受文化氛围。

第二,听觉体验。所谓听觉体验,即指游客通过耳朵得到的体验效果。随着城镇化过程的逐步完善,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更多的充斥着高分贝的噪音,生存环境变得喧闹起来,因此,他们渴望得到听觉上的享受,能够暂时远离喧嚣,希望能到景区体验柔和悦耳的声音,所以,听觉体验也是旅游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针对民间艺术的旅游行为,源于游客“回归传统”的心理需求,他们希望感受到传统的声音。

第三,嗅觉体验。所谓嗅觉体验,即指游客通过鼻闻感受到的体验效果。在旅游活动当中,游客通过嗅觉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也是占整个旅游体验的相当比例的,比如荷花的芬芳,桂花的馥郁,寺庙的肃穆,炊烟的缭绕,水墨的浓稠等等,都是引起游人不同的嗅觉体验,留下沁人心脾的难忘回忆。因此在古镇的民间艺术资源开发方面,应认真考虑怎样营造能够闻得到的文化氛围,使这种古色古香的民间艺术气味充斥在景区人员身上,并能随着记忆带走,使游客能随着艺术气息回味当初的旅游经历。

第四,味觉体验。所谓味觉体验,即指游客品尝食物等得到的体验效果。众所周知,民以食为天,任何旅游活动都离不开吃喝,景区的特色餐饮往往成为地方的标志性资源,如北京烤鸭、长沙臭豆腐、四川的川菜系列等等,游客通常会为了品尝某一地区的特色食品而前往游览,这也恰好证明了“吃”在旅游六要素中的首要地位,因此把味觉体验运用到古镇民间艺术体验当中也是十分具有前景的。 第五,触觉体验。所谓触觉体验,即指游客通过手足皮肤接触行为得到的体验效果。触觉体验是一种直接加深旅游体验效果的方式,如漓江游客的驾舟轻游是感悟桂林秀水的柔情,深圳华侨城游客参与的游乐项目是对人们身心的放松,森林公园里步履缓缓的脚伐是对自然的触摸等等,这些都可以直接说明触觉体验是旅游活动中关键要素。因此,拓展到古镇民间艺术体验旅游中,满足游客对传统艺术强烈的亲近心理需求,可以把古镇抽象化的传统文化具象化,即把民间神话、民间传说等设计成游客能“摸得到,带的走”的旅游产品。 综上所述,要想游客在古镇民间艺术体验旅游中获得足够的体验感,就需要充分考虑游客的“五感”(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把传统的民间艺术文化通过创意的手段来满足游客的“五感”要求,使游客真正经历感悟文化,回归传统的过程。

二、民间艺术旅游开发现状趋势及感知诉求分析

目前,关于民间艺术旅游开发现状及趋势分析的学术研究主要侧重于考虑景区投资方和规划设计方的主观意愿,而很少有分析是基于游客与社区居民的感知诉求的,因此,本文选取黄龙溪古镇作为典型个案,经过调查景区游客与社区居民对古镇民间艺术开发现状的认知情况以及对未来古镇民间艺术资源运用的期待情况,基于“游客与社区居民的感知与诉求”的人类学视角,全面系统的从文化、环境、经济、社会等方面分析古镇民间艺术的旅游开发现状及趋势。

本文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共制作3份不同内容的问卷,分别是“民间艺术融入黄龙溪古镇旅游业现状”调查问卷100份,“民间艺术融入黄龙溪古镇旅游业期待值(游客版)”调查问卷100份,“民间艺术融入黄龙溪古镇旅游业期待值(居民版)”调查问卷50份,其中有效问卷分别为98份、97份和48份。

(一)民间艺术旅游开发现状及感知分析

民间艺术旅游资源是指由传统艺术遗产的特有因素构成的、由某国的某居民团体(或反映该团体的传统艺术发展的个人)所发展和保持的经过开发能够吸引游客产生旅游活动的存在,民间艺术资源大体包括三大类:传统工艺、文学艺术、民风民俗。目前,民间艺术的旅游开发行为大都停留在浅度开发阶段,旅游开发者没能够深入的把这种文化资源运用到旅游业当中,研究分析称当下的民间艺术旅游开发大致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第一,决策者对民间艺术的真髓和旅游价值认识不够,缺乏接触;第二,景区民间艺术产品缺乏地域特色,大同小异现象明显;第三,开发商出于经济利益,使得某些民间艺术出现表面化、低俗化现象;第四,社会逐渐形成“重物质文化,轻非物质文化”风气,造成大量的民间艺术消失。出于此类原因,民间艺术资源始终不能在我国旅游开发中起到本该发挥的作用,策划者未能够深度的利用民间艺术资源设计出持续的旅游吸引物,这即是我国民间艺术旅游开发的一个基本现状。

就黄龙溪景区而言,古镇的民间艺术资源是十分丰富的,在传统手工艺方面,古镇有独具特色的“石磨豆花”、“黄龙溪刺绣”、“瓷胎竹编”等,在文化艺术表演方面,黄龙溪的“国际龙狮文化艺术节”在全国著名,其中最令人期待的当属“烧火龙”表演,古镇并因此被誉为全国“火龙之乡”,在民风民俗方面,古镇有代代相传的川江号子、民间儿歌、童谣、谚语,扯响簧、翻筋斗、踢毽子等,并迄今保留着打更的习俗。然而,即便是古镇拥有如此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我们也可以观察到一个普遍现象,景区开发缺乏创新意识,文化内涵挖掘不够。

据问卷统计结论显示,69位(占70.4%)受访者对黄龙溪具体有哪些民间艺术文化不了解,表示景区缺少成功的文化宣传策略,76位(占77.6%)受访者表示古镇经营的民间艺术商品缺乏本地特色,同质化现象严重,89位(占90.8%)受访者认为古镇对民间艺术资源在旅游业中的利用效果不佳,有多方面值得改进的地方。以下是笔者根据调查问卷“民间艺术融入黄龙溪古镇旅游业现状”的结果,综合考虑游客与社区居民的感知情况得出的一些结论:

第一,游客对于古镇的民间艺术活动参与度低,多处于看热闹状态,体验效果差。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景区旅游活动项目的设计缺乏吸引力以及对其内涵文化的宣传力度不够,游客感受到的只是某些艺术的表面现象,且对景区的一些民间文化根本没听过,如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许多游客对黄龙溪古镇的“火龙灯舞”的起源、来历以及“舞龙”图腾文化涵盖的故事均不了解,并抱怨在整个古镇的游览过程中没找到十分吸引人参与的民间艺术活动。

第二,社区居民缺乏对民间艺术的传承与保护意识,因此造成部分民间艺术资源的消失现象。在现代化生活的冲击下,古镇居民也逐渐脱离了传统的生活方式,对物质文化的追求远强于对非物质文化的喜爱,调查中我们发现,一些传统的手工艺只有当地的老年人才会,例如“瓷胎主编”和“黄龙溪刺绣”,而诸如“川江号子”和“烧火龙”等民俗,年轻人去弘扬这些传统文化的兴趣都不大。

第三,景区内民间艺术旅游商品大同小异,缺乏科学的规划管理,易出现恶性竞争现象。据调查问卷分析结论,社区居民抱怨商铺的竞争过于激烈,游客抱怨古镇民间艺术商品过于单调,缺乏创意,把其他民俗地区的旅游商品照样搬到古镇景区,从而使民间艺术在远离故土的情况下丢失真实性,即未实现民间艺术与旅游产品的协调搭配,这种现象其实也源于景区对自身文化内涵的挖掘不够,才被迫引进其他地区的旅游产品。

据此,我们得出结论,旅游业中对民间艺术资源的运用远未达到其本身的高度,开发过程中多出现表象化、低俗化、缺乏创意等现象,景区没能找到办法深度的输出其民间艺术文化,游客自然不能深入的体验、感悟民间艺术的魅力,这种病态的现象将导致民间艺术旅游的扭曲发展,不利于其达成永续发展的目标。

(二)民间艺术旅游开发趋势及诉求分析

民间艺术融入旅游业的过程,既是民间艺术对旅游开发活动的丰富,也是旅游开发对民间艺术保护传承的支持,因此,作为旅游开发者,合理规划利用民间艺术资源,将促使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积极共荣。具体而言,在民间艺术旅游开发中应注意以下几点问题:第一,凸显地域特色,深度挖掘文化底蕴,做到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的协调搭配。第二,保持民间艺术旅游产品的原汁原味,避免过度商业化、专业化等。第三,注重旅游产品的针对性,设计出适合不同客源市场的民间工艺品或旅游活动。第四,加强体验性产品的开发,考虑体验的“五感”原则,满足游客的“旅游体验”需求。

根据调查问卷“民间艺术融入黄龙溪古镇旅游业期待值(游客版)”和“民间艺术融入黄龙溪古镇旅游业期待值(居民版)”的统计结果,笔者分别从游客诉求与社区居民诉求分析了民间艺术旅游开发的趋势,现分述如下:

1.游客对民间艺术旅游开发的诉求

据“民间艺术融入黄龙溪古镇旅游业期待值(游客版)”调查问卷统计分析,79位(占81.4%)游客认为目前古镇民间艺术资源的利用程度低,民间艺术旅游产品给游客带来的体验效果不够明显,互动参与性低,并表示期待更具创意、体验性强的民间艺术活动,使外来游客能够深入学习古镇的传统文化,对民间艺术的传承与保护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比如古镇的“火龙灯舞”和“川江号子”艺术表演,游客更期待参与其中,自己作为表演者,深度体验回归传统的感觉,而不仅仅是作为观众。再如“一根面”绝技,调查显示多数游客希望能学到这种“一个碗一根面”的古镇招牌小吃制作方法,发扬此传统手工艺。总之,游客已不满足于只是看人表演、简单了解的民间艺术旅游方式,他们渴望融入文化氛围更浓的民俗旅游区,渴望体验传统的生活方式,以满足自身“回归”的愿望。

2.社区居民对民间艺术旅游开发的诉求

据“民间艺术融入黄龙溪古镇旅游业期待值(居民版)”调查问卷统计分析,40位(占83.3%)社区居民表示自己愿意参与古镇的民间艺术活动表演或者手工艺品的制作,但希望政府能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更多的满足自身的利益诉求。下面是社区居民对民间艺术旅游开发的几点基本诉求:第一,希望能更多的参与到旅游决策中,在决策中体现自身的意愿。第二,希望开发商能考虑当地居民的“家园感情”,追求利益的同时对资源采取保护措施,如对当地民俗文化进行开发时,开发商不能为了经济利益而对传统艺术采用扭曲行为,导致其过度商业化后失去原汁原味。第三,希望景区采取科学的规划管理,避免商铺之间的过度竞争。

三、 民间艺术体验旅游开发模式构建

目前,民间艺术体验旅游的开发模式主要是传统的资源导向型与市场导向型,而随着游客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这两种开发模式已逐渐显出他们的局限性。资源导向型开发模式忽视游客的体验感,缺乏创意产品,从而导致产品供需错位,趋同问题严重,市场导向型开发模式则过于模仿热门旅游产品,忽视民间艺术的地域性特征,使产品稀缺性消失,导致景区竞争性加剧,旅游特色湮没,旅游者的旅游体验降低。

因此,笔者基于游客与社区居民的感知与诉求,结合旅游行为中的体验路径,从新角度绘制了民间艺术体验旅游模式的框架图,如下所示,

第一,视觉体验模式,即民间艺术的表达是通过眼传递给游客的体验感。古镇的民间艺术体验旅游当中,游客得到的视觉性体验是关键要素,比如火龙灯舞表演活动,观众追求的就是灯火透明、金龙腾飞的视觉效果,主办方必须营造出“人在火中跳,龙在火中舞”的热闹场景,使游客得到强烈的视觉盛宴。

第二,听觉体验模式,即游客透过耳闻来感验民间艺术的魅力。如针对古镇的民间艺术川江号子,可策划以民间艺人来表演歌唱号子,组织活动吸引游客参与吆喝,共同表演,亦可以在街区用音频播放号子的旋律,满足游客透过声音体验古代船工日常工作的意境,得到独特的听觉体验。

第三,嗅觉体验模式,即民间艺术的体验感是散发在气息当中的。如古镇鹿溪河畔的袅袅茶香,水墨画坊的墨香,小作坊的特色豆腐脑的食香等等,凝聚的都是古镇民间手艺,属于古镇独特的民间气息,策划方可加强这种气息带给游客的嗅觉感,使游客感受到古镇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

第四,味觉体验模式,即游客通过品尝来获得民间味道。如古镇的特色小吃“石磨豆花”就以独特味道在游客口碑中颇获赞誉,以传统的民间味道满足游客的味觉需求,因此景区可以更多的制造“本地味道”,以“味”吸引“胃”,使游客获得更强的味觉体验。

第五,触觉体验模式,即游客的皮肤与民间艺术产生接触。如古镇的瓷胎竹编手工艺,可举办这种传统民间手艺的秀场,设计出有吸引力的主题活动,吸引游客参与竹编制作,在此过程中体验传统工艺,通过“触”获得更深刻的感知。

四、结论

民间艺术的来历范文第2篇

绘画往往能直观地体现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质,展现一个民族对美的渴望与追求,因此美术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对艺术品表象的认知上,更应当了解艺术背后所要展示的文化潜质。中小学美术教材中有大量名师大家的作品,美术教师应当正确体会这些作品的人文价值,对教材进行传统文化的挖掘。在美术学习领域中,造型与表现课只是一种技法训练课。但授课时能否从中挖掘出更深一层的东西呢?这就需要多方查阅、了解其来历,从民族文化历史背景入手来教学。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了历史的发展及演变过程。[案例1]在七年级教材中把《色彩搭配》一课改成用朝鲜族服装布料进行《民族服装色彩搭配》的课,通过这一课的教学学生不但了解了本民族服饰文化,而且增强了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进而培养乡土情怀。同学们都被这种由民族文化释放出的服饰美所陶醉。通过民族文化渗透与美术教学巧妙的融合,把学生培养成为民族文化的弘扬者,这正是我们所要达到的目标。《服装色彩搭配》一课实际上是要求学生用水彩搭配服装。改变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用我们本民族的民族服装布料(边角料)进行服装的色彩搭配。那么,边角料从哪里收集?教师利用休息时间到民族服装店进行“淘宝”。当课前把收集到的五彩缤纷的布料,展现给学生时,教室里往往一片欢呼声。这等于成功了一半,因为教师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当同学们得知要制作民族服装时,兴致更加浓厚了,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都抢着要布料。顿时课堂里的氛围空前的活跃了起来;有些同学计划做童装;有些同学做婚礼服;还有同学要制作改良服装等等。当宣布开始制作时,问题出现了,很多学生不知怎么制作好。根据学生遇到的实际情况,教师逐一地进行解答后布置学生能粘贴(平面)完成的粘贴完成,能立体完成的进行立体制作。并且在学生制作的过程中教师进行巡视指导(以启发为主),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制作过程中有的同学就地取材,巧妙地利用边角料进行搭配,制作出了一件件精美的服饰。当学生制作完后,有的男生问“老师,先穿裙子还是先穿上衣?”,“老师,为什么要不同场合穿不同的服装?”等问题又摆在了教师的面前,此时,教师再相机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在讨论与交流中学生掌握了服装色彩搭配的原理,这样,课堂教学也就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案例2]“原来朝鲜族是以农耕谋生的……”泥塑是一种以粘土、彩泥为主要材料,以雕、塑为主要手段,以夸张、概括、拟人为主要手法的立体造型艺术;是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他们的形象思维、创造思维、立体造型能力的有效途径。用“泥”塑型既符合学生爱玩泥巴的天性,又可锻炼学生手指的灵活性。通过一团泥塑造型的过程可以培养对本民族文化的情感教育。泥塑课中,把学生创作作品的范围用复印图片的形式发放到学生手里。学生兴致勃勃地制作各种朝鲜族古老的农耕用具。有些同学没完成的作品拿回家里与父母共同完成。通过这节课,学生们深深地体会到:“原来朝鲜族是以农耕文化谋生的啊?!”。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通过整理地方传统文化艺术资源,鉴赏与学习地方的优秀民族民间艺术,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受到民族文化的教育,学生们能够更加珍视民族文化艺术这一瑰宝,并使其发扬光大。通过了解和学习本民族传统艺术,既培养了学生对优秀民间艺术的认同感和热爱家乡的情感,又培养学生对优秀民族民间艺术的认同,进而培养他们的乡土情怀。由此可见,以学校教育为中心促进民族文化教育,并非只局限于学校的范围,它的目的在于通过学校教育的辐射作用,带动社区与家庭的民族文化教育,加强学校、社区和家庭的合作,促进三者的和谐发展,最终实现以教育促进民族文化传承,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在美术教学中传播民族文化是提升教师教学品质的有效途径

在悠久的文明和灿烂的文化中,有许多能够展现深厚民族文化底蕴的民族民间艺术品,它们为学生提供了学校难以相比的丰富的艺术经验和教育资源,可以说多样的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享有的精神财富,而创造性和经常性地利用本民族民间艺术,是每一位美术教育工作者都必须承担的职责,也是充分体现中小学美术教学价值的必然选择,只有坚持不懈地学习、理解、推动民族文化,才能保持民族艺术能得到发展,才能促进民族的发展;只有在民族艺术发展中加入时代感,通过民族文化的现代化促进民族各项事业的现代化,把这种现代化与美术教学的现代化结合起来,才能构建优质的美术课程教学。进而延伸中小学美术教学意义、拓展中小学美术教学的空间。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中国最大的朝鲜族聚居区,200多万人口中37%是朝鲜族。4万多平方公里内多是山地,经济欠发达。受经济条件和信息等各方面条件的制约,加之社会历史发展的不均衡,当地的学校美术教育水平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学校的办学条件无法与国外或经济发达的地区相提并论,因此,因地制宜地把当地的民间艺术引入学校美术课堂,作为学校美术教育教学内容的有益补充,可以有效提高延边州中小学美术教育教学的品味和成效。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建议有条件的地区应开发校本教材(乡土教材),这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途径。“广泛利用校外的各种课程资源,包括美术馆、图书馆、公共博物馆及私人博物馆、当地文物资源、艺术家工作室和艺术作坊等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美术教育活动。”中国的改革开放也带来了艺术的改革和开放,新的课程理念也如强劲的东风吹遍了我国的大江南北,所以美术界也强调对世界多元艺术与文化的理解与尊重。而各种艺术风格、形式纷至沓来,这些不但被许多老师接受,更成为了美术教学实践的重要内容,学生的艺术活动和表现作品也越来越丰富多彩,这确实令人可喜。但同时也令人担忧,因此,提醒美术教师,我们不能一味地追求“洋”,而忘却了自己的艺术风格,更不能忘记自己的民族文化。要想使美术教育在全州、全省乃至全国占有一席之地,就要求我们的中小学美术教育教学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更多地充实利用地方的传统文化与民间艺术,积极发挥对本地民间艺术的传承作用,借鉴和吸收世界多元艺术与文化的精华。因此,美术教育应立足于对传统经典的学习,立足于对民间优秀艺术的传承与发扬。

三、在美术教学中的民族文化展现形式

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展现民族文化要讲究实效,要注重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等原则,要立足保障国家制定的课程标准的达成,在教学常规环节中潜移默化地汲取渗透民族文化元素。

1.以欣赏课的形式了解民族文化通过开设民俗欣赏课,让学生能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优秀的民族文化。教师要根据汲取优秀民俗文化教育的主题内容精心选择所呈现的教具,包括范作、幻灯片、电视录像、多媒体课件等,并使之与讲授内容紧密配合。民俗欣赏课的开设还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层次的学习内容。比如初级的内容以民俗化的文本诵读为主,如各种脍炙人口的童谣、儿童故事、童话剧本等;中级的内容则以民俗文化欣赏为主题,可以采用影视和多媒体的形式让学生接触中国的电影、电视、地理、历史、各种文艺节目;高等的内容则以民俗文化艺术的表演和再现为主要内容,这也是民俗文化课的最高境界,学生通过学习,直接参与进来,自排自演中国的民俗文化。

民间艺术的来历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文化;保障;研究

当今文化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越来越被重视,我校作为西部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学校,充满着特色鲜明的民族特色,在文化产业发展中,只有对这些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生存环境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这些民间艺术才能在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态势之下拥有生存空间。因此,我校以《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发展保障体系研究》作为校园文化研究课题,予以实现民族民间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一、民族民间文化的界定

“民族民间文化”其内容和规定范围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在我国文化实践中,“民族民间文化”是长期以来使用的一个约定俗成的概念。在内容上,它包括民族民间流传诗歌、音乐、舞蹈、戏曲、绘画、说唱、谣谚、剪纸、皮影、刺绣、编织、印染、服饰、首饰、雕刻、工具、器具、建筑、标识以及特定的文化区域场所等等。在形态上,除了有形物体,还包括无形的依附个人、群体存在的口传文学语言、传统表演艺术、传统工艺技能、传统民俗节庆、传统知识、特定文化场所或空间等非物质形态部分。

二、地方民族民间文化的特殊性质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省份,由于受不沿海、不沿边地理条件的限制,显得相对封闭,虽然现代经济较为落后,但传统的民族节日、民族艺术、民族宗教、民族习俗、民族饮食、民族传统体育等却得到较好的保存和延续,构成了民族民间丰富完整的文化资源,具有特殊性,一是群体风格、智慧、感情、艺术造诣和生活价值观具有群体观念。二是技艺能力,多为口头流传、无文字记载,在历史长河中有可能传承、发展、变异或消失,不确定成分较大,具有动态特征。三是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群体智慧结晶一旦被破坏,就难以恢复,将会影响一个民族或一个群体的生活空间和生活态度。四是具有世代相传、不断发展的延续性。五是文化资源具有反复利用特点。

三、地方民族民间文化的环境危机

20 世纪90 年代农村打工热潮的掀起,将农村多数民族青年涌向城市。为了能尽快溶入城市生活,他们都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放弃本民族文化接受汉民族文化,由此带动并引发地方民族青年对汉文化的崇拜,汉语、汉族服饰无形中在民族地区成为了城市文明的象征。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服饰、生活习俗等民族民间文化,都是本民族千百年来历史文化的结晶。民族民间文化是在民族社会生态环境里孕育而生的。区别一个民族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语言和服饰,一个民族的消亡最初也是从语言和服饰开始的。我们这些一些民族语言、民族服饰、民族风俗习惯等民族民间文化在现实社会环境中濒临失传。

四、民族民间文化的保障机制

(一)民族民间文化普查机制

要对民族民间文化进行保护,就应该对民族民间文化进行全面细致的普查,普查是对民族民间文化进行保护的基础性工作,包括对无形文化遗产的记录和对一些反映民族民间文化内涵的实物和资料的收集,在普查收集的基础上建立起国家范围和地域范围的民族民间文化档案,以政府职责,民间团体等形式将其作为一个重要部分予以规范,便能更好地弘扬和发展名族文化。

(二)民族民间文化传承机制

有了民族民间文化普查档案的保存机制后,急需解决的问题就是对那些濒临消亡部分进行保护和传承,这是民族民间文化进行保护的核心,在普查基础上,根据文字、图片、拍摄纪录片、录音和存档等历史文化给予重点保护和重点抢救,使其由直接知识转化成间接知识,存入国家、民族知识库与智力库中,使后人从这些文献资料中汲取养料,丰富其想象力,开拓其创造力。传承是对保护的一种积极补充,可以通过培养和保护传承人的方式使那些重点的急需保护的民族民间文化得以存活和传承下去。同时,为鼓励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和传承,对那些熟练掌握一种或多种民族民间艺术表现形式且有很高造诣的民间艺人应给予“民间艺术家”荣誉,对具有民族特色或地方特色的民族民间文化表现形式的广泛地区命名为“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以推动地区民族民间文化的发展。我们实施《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发展保障体系研究》课题,就是把民族民间文化引入课堂,将世代相传的民间文化艺术在学校中广泛开展,在学生心灵深处种植民族文化的种子,确保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代代相传下去。

(三)民族民间文化的利用与开发机制

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只有在流传中发展才有生命力,对传统技艺和民族艺术形式的合理利用,有利于扩大传统技艺的影响和展现民族艺术的活力,合理利用本身就是一种鲜活的、有效的保护。国家行政手段保护的是民族民间文化中具有特定历史、文学、艺术、科学、社会等价值的东西,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中华民族文化要始终处于世界先进文化的前列,就必须坚持对民族文化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和创新,对民族民间文化进行科学保护的同时还要进行合理利用和开发,面对浩大纷繁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不仅需要政府方面的政策保证、正确指导和统筹管理等行政保护,同时,也需要恰当借助产业运作的力量,充分利用市场这个巨大的竞争空间,使民族民间文化得到可持续发展。要开发利用传统民族民间文化就必然要与现代人们生活方式、消费习惯、审美情趣紧密结合起来,既要保持民族民间文化的纯正性,又要符合现代市场动作模式,以开放的心态,吐故纳新,与时俱进,走文化产业化道路。在开发利用时,要保持民族民间艺术原貌和文化原生态,要体现其积极、健康的艺术魅力和精神实质。我们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实施课题,注重提炼区域民族文化核心内容,加入现代文化元素,使之既具有本土性、民族性,适应少数民族追求现代化的主观意愿,又在民族民间文化推向市场的过程中适应更广泛的文化消费需求。

(四)民族民间文化整体保护机制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是由文化生态环境的民间文化特性决定的,其内涵、形式、功能是该民族精神情感的衍生物,具有内在的统一性,是同源共生、声气相通的文化共同体。地方政府、社会团体、学校应予以更多的保护。

(五)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保障机制

民间艺术的来历范文第4篇

关键词:鄂伦春;民族;说唱;艺术;生态;历史;现状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3-0138-02

鄂伦春民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其传统说唱艺术历史悠久,艺术特色鲜明,文化积淀丰厚。而对鄂伦春民族的传统说唱艺术生态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细致的研究,对于鄂伦春民族传统说唱艺术的传承与保护、繁荣与发展,既具有重要的理论思考价值,又具有重要的实践参考意义。为此本文专门对此进行系统化研究,以期引起关注与讨论。

具体而言,鄂伦春民族的传统说唱艺术的生态研究,可以分解为以下三大理论层面来进行。

一、鄂伦春民族的传统说唱艺术简析

要对鄂伦春民族的传统说唱艺术的生态进行系统化研究,首先就必须对鄂伦春的传统说唱艺术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与把握,并进行简要的分析与解读。

(一)鄂伦春民族的传统说唱艺术概况

鄂伦春民族的传统说唱艺术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摩苏昆”,又分为用悲调说唱的“摩如苏昆”和用喜调说唱的“乌伦恩沁”两种。“由一人说唱,唱一段说一段,说说唱唱,散文与韵文相结合。一般都是长篇为多,但也有中短篇的。”另一种是“萨满调”,原为巫师给人看病时的说唱,后演变为“融诗、歌、乐、舞、说、术六种表演方式。”“似说唱,节奏鲜明,乐句不多,多用鼓伴奏。”说唱形式为萨满为主,众人随和。

(二)鄂伦春民族的传统说唱艺术的思想内容丰富。其一是反映、歌颂鄂伦春民族英雄的,例如“摩苏昆”中的《英雄格帕尔》、《布提哈莫日根》、《波尔卡内莫日根》、《薇丽彦和英沙布》等。这些作品都反映鄂伦春猎人与魔鬼作斗争,最终以智取胜的故事,具有民族史诗性质。其二是反映爱情的,特别是以“逃婚”为题材者居多,表现出鄂伦春人反封建、反压迫的愿望和意志,以及对幸福和自由的追求与向往。例如“摩苏昆”中的《婕兰和库善》、《诺努兰》、《特尔根吐求亲记》等。其三是反映鄂伦春人社会生活与劳动生活的,例如“摩苏昆”中的《库巴列》、《雅林觉罕和额勒黑汗》等。其四是表现祈求平安康泰的,例如“萨满调”的大部分作品。其五是以动植物传说为题材,歌颂大自然的,例如“摩苏昆”中的《磨石山》、《大青山和小青山》、《鹿的传说》、《罂粟花的来历》、《姑都堪与雅都堪――姊妹山的传说》等。

(三)鄂伦春民族的传统说唱艺术的美学特征

鄂伦春民族的传统说唱艺术具有鲜明的民族化美学特征。在唱词方面,使用鄂伦春本民族语言,并且口语化,通俗易懂,易于传唱。并运用了比喻、夸张、排比、双关、对偶、反复、设问等多种修辞手法。在音乐上,“摩苏昆”采用本民族民间曲调[库雅若调]作为固定曲调,旋律简单,但优美流畅,结构简朴,极富说唱性。“萨满调”的音域和旋律则分两种:一种是音域较窄、旋律平稳的级进式咏诵调;另一种是音域较宽、旋律起伏的咏叹调。

二、鄂伦春民族的传统说唱艺术生态历史

所谓“生态”,指的是事物生态发展的状态,它受生态环境影响和制约,而生态环境又主要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等。

鄂伦春民族的传统说唱艺术的生态历史,正与鄂伦春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密切相关。

建国前的漫长历史岁月中,鄂伦春民族面临恶劣的北方高寒地带和深山老林的自然环境,并饱受历代封建统治者和军阀的压迫,尤其是从1931年到1945年,遭受日本侵略者的迫害与,其文化发展受到严重摧残,故使得该民族传统的说唱艺术屡遭破坏,濒临灭绝的边缘。

众所周知,鄂伦春民族的传统说唱艺术,既属于民族艺术,又属于民间艺术,纯系“草根文化”,既非主流文化,又非物质文化,其传承全凭民间口口相传,长期属于自生自灭状态。

当然,“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勇敢顽强的鄂伦春人民,在恶劣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等生态环境中,坚持不懈,锲而不舍,守住了自己本民族的文化之根,也守住了自己本民族传统说唱艺术的血脉,终于使它们没能消亡,这是鄂伦春人民之幸,也是中华民族文化之幸。

三、鄂伦春民族的传统说唱艺术生态现状

对鄂伦春民族的传统说唱艺术进行生态研究的重点,是对其生态现状的研究,这也是“立足现实、放眼未来”的必然选择。

这种现状研究,应以实地调查研究为依据,并由此进行理性分析与思辨。

建国以后,随着党的民族政策的落实,鄂伦春人由以前的游猎改为定居,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得到翻天覆地的改变。人民真正成为大自然的主宰、社会的主人、文化的主体。

党和政府十分重视鄂伦春族传统的民族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其中就包括鄂伦春民族的传统说唱艺术。许多有志有识的文化人士,也积极热情地投身于鄂伦春民族传统说唱艺术的挖掘、收集、整体、传播的系列化文艺工程之中,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一)鄂伦春民族的传统说唱艺术的传承人得到保护

鄂伦春民族传统的说唱艺术――“摩苏昆”和“萨满调”,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传统人得到保护。例如“摩苏昆”的第一代传承人李水花(1922-1987),是鄂伦春族人,她演唱的“摩苏昆”曲目《英雄格帕尔》、《鹿的传说》、《双飞鸟的传说》等,都被文字与录音记录下来,成为传承的载体。“摩苏昆”的第二代传人莫宝凤(1934-),也是鄂伦春人,她全面继承了李水花演唱的“摩苏昆”曲目。又如“萨满调”的传承人关扣尼(1935-),被确认为黑龙江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鄂伦春族萨满舞”和“鄂伦春族占日格仁舞”两项代表性传承人,因鄂伦春族老萨满相继去世,她成为鄂伦春族最后一个萨满。

(二)鄂伦春民族的传统说唱艺术的作品,被收集、记录、整理、出版

鄂伦春民族的传统说唱艺术,以文字载体形式,被收集、记录、整理、出版。例如鄂伦春民间艺人孟兴全(1910-1982),就出版了鄂伦春说唱艺术“摩苏昆”的文本《薇丽彦和英沙布》、《卡拉尔和库勒尔》、《库多莫尔根》、《尼玛尔》、《大青山和小青山》、《英雄格帕尔》、《空库乌那季》、《宝马》等多部专著。又如鄂伦春族孟淑珍(1951-),也出版了鄂伦春民间说唱文学作品集《英雄格帕尔》,并荣获中国北方十五省区民间文学奖一等奖。

(三)鄂伦春民族的传统说唱艺术的理论研究取得显著成果

文艺理论与文艺作品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只有双轮驱动,才能比翼齐飞。鄂伦春民族的传统说唱艺术的理论研究工作,全面深入地展开,并且硕果累累。例如鄂伦春族关小云(1958-),鄂族名“乌拉丽翰”,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萨满教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黑龙江省鄂伦春族研究会副会长。她先后出版了《鄂伦春族萨满教调查》、《鄂伦春萨满调查》、《大兴安岭鄂伦春》、《鄂伦春族风俗概览》等多部专著,对鄂伦春民族传统的说唱艺术――“摩苏昆”与“萨满调”,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其科研成果多次荣获社会科学类各种奖项。

(四)鄂伦春民族的传统说唱艺术以多媒体形式广泛传承

鄂伦春民族的传统说唱艺术,已被现代化的录音带、录像带、磁盘,光盘,U盘等多媒体记录下来,并迅速广泛的传承。

(五)鄂伦春民族的传统说唱艺术演出活动广泛开展

鄂伦春民族的传统说唱艺术演出活动,在广大鄂伦春族中间广泛开展,深受全民族人民群众的欢迎。

综上所述,可见鄂伦春民族的传统说唱艺术生态研究,是一项全方位、系列化、深层次的复杂系统工程。限于水平与篇幅,本文只能提纲契领,概而言之,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恳望专家与读者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杨治经,杨诗粮,彭放等著.北大荒文学艺术[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1988.P600.

民间艺术的来历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动画 传统民族文化 自我确证 动画

中图分类号:J954 文献标识码:A

1 动画发展过程中与传统民族文化的融合

1.1中国动画的发展历程

(1)萌芽:中国动画发展始于20世纪20年代,1920年万氏兄弟制作了第一部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为基础进行创作的动画《大闹画室》。(2)蓬勃发展:1941制作的大型动画《铁扇公主》取材于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标志中国当时的动画水平接近世界的领先水平;(3)缓慢发展时期:的爆发极大的冲击了刚刚发展起来的动画产业,当时出产的动画主要讲述革命战斗以及阶级斗争,与传统文化没什么联系。(4)白银时代:中国动画进入复兴时期,这一时期的动画都颇具中国传统民族特色,有《封神演义》、《哪吒闹海》、《三个和尚》等; (5)黑铁时代(1995-至今):我国动画与国际动画也展开交流与合作,数字生产手段取代了以往的手工绘制方式,动画的制作也趋向多元化发展。

1.2传统民族文化元素对动画的作用

1.2.1主题

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中华民族拥有庞大的民族体系,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独特的风俗习惯英雄人物民歌民谣等,还有我们中国几千年来历史的发展,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的传奇故事寓言故事成语故事以及经典著作,就像闻名世界的四大名著,我们很多动画都是来源于其中的故事,例如享誉世界的《大闹天宫》就是取材于《西游记》中神话故事。这些故事被改编成动画以后,通过动画的表现形式,将这些故事情节生动的描绘出来,将故事中深刻的道理以一种娱乐的方式让人们理解,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表达出我国优良文化传统中的价值取向。

1.2.2表现手法

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历史的发展中实现了浓厚的文化积淀,含有博大精深的文化瑰宝,如汉代的砖刻北魏的石雕敦煌的壁画民间版画民间年画剪纸皮影水墨画刺绣汉字等都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内涵,体现了民间智慧形成的积淀,可以作为制作动画的一种技术呈现,为观众带来了一种别样的视觉体验。如将中国水墨文化与动画艺术设计结合的《山水情》《小蝌蚪找妈妈》《牧笛》等,将民间的剪纸艺术与动画艺术设计相结合的作品《猪八戒吃西瓜》等,这些表现手法不仅使动画作品具有了民族特色的艺术风格,还体现了我国民间艺术的独体风情,同时也将我们中华民族的经典传统民族文化呈现在世界人民面前,很好的继承和发展了我们传统文化的精髓。

1.2.3造型设计

在当今动画走向产业化的背景下,动画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是不是形神兼备喜闻乐见是其是否具有感染力是否受观众喜爱的关键。而各地方戏曲中造型多变的人物,如京剧中的小丑花脸,川剧中的变脸,湖南的花鼓戏等都可以被借鉴用于动画的造型设计,这种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动画形象深深吸引了观众的视线,很容易使观众接受他,并能引起观众的文化认同感。如《大闹天宫》中孙悟空的造型参照了名著《西游记》中的描写,同时孙悟空的面部形态上借鉴了我国京剧戏曲艺术中的脸谱。

1.2.4音乐设计

动画中的音乐具有烘托气氛阐述故事情节推动故事发展的作用,音乐是与剧情相配合的,传统文化元素在音乐中的运用才能保证和提升动画作品的感染力。而中国传统锣鼓用于佛教音乐的木鱼等打击乐器;笛箫笙等吹奏乐器;二胡古筝琵琶等弹拉乐器;只有这些传统乐器才能将中国传统文化里面的独特韵味表达出来。例如《大闹天宫》中的主旋律就运用了京剧中的锣鼓点,与动画角色形象中的京剧脸谱相互配合,贯穿全片,使整部动画片具有传统韵味。

2总结

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博大精深,将中国传统文化和动画艺术相结合,不仅赋予了中国传统文化新的生命,传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了中国民间传统艺术,还丰富了动画的领域,为动画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开阔了观众的视野,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这种解读传统文化的新渠道,创造出既有民族特色,又有全球竞争力的动画精品,使中国动画屹立在世界巅峰。

参考文献

[1] 尹靖.中国传统文化大观[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社,1991.

[2] 张巧.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动画造型设计[J].电影文学,2009(4).

[3] 邓波.传统与现代,中国动画片的选择[J].成都大学学报,2004(3).

[4] 王华威.中国动画片的民族化与国际化[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6(1).

[5] 朱明建,周艳,张苇.动画概论[M].湖北长江出版社,2008.

[6] 赵小波.欧洲动画论[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7] 动画产业年报课题组.中国动画产业年报[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5.

[8] 孙立军.影视动画影片分析[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