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校教学方法的特点

高校教学方法的特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校教学方法的特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校教学方法的特点

高校教学方法的特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1-0006-02

一、引言

高职院校学生的教育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并具有挑战性的工作,要从实际出发,充分掌握学生的特点,将学校的情况与学生的特点科学的结合,科学地管理,注重学生身心的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和具体技能知识,为国家输送高质量的全面性人才。本文通过分析学生的行为特点,认识到学生的优势和不足以及心理状态,寻找适合院校和符合学生发展的教育管理方式。

二、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

(一)高职院校学生的行为特点

1.价值定位明确,但急功近利。高职院校的学生与本科等高等院校的学生相比,高职院校的学生能更清楚地认识自身的优缺点和长短处,能够积极乐观地给自己定位,规划未来。但是学生们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等都还不够成熟,对未来的规划也缺少具体的实现步骤,部分学生注重名利,只看见眼前的短小利益而忽视了自身长远的发展,另外他们一直处于理论学习而缺少社会经验,对社会认识不足,过于理想化或者扭曲化。

2.缺乏良好的自我约束力。高等教育期间,学校更注重的是学生的技能而忽视了对学生的道德素质、思想教育以及法律意识的培养,从而学生不能够自觉地约束自我行为,缺乏必要的判断是非的能力,个别学生还因为法律意识淡薄做出一些违法违规的行为。而这种教育方式,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个人素养,还会影响技能理论知识的学习,阻碍了学生的身心发展。

(二)高职高专学生的心理变化特点

1.自卑感强,受挫能力降低。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都是因为高考失利才会选择进入高职高专学习,他们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没能考上理想的学校,所以会有一种挫败感。高职院校学生的同学或者朋友亲戚等考上了理想的大学,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压力,长时间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了自卑心理。挫败感、压力和自卑感使他们更加敏感,不断地自我否定,从而导致他们的心理产生障碍,部分还可能扭曲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2.创造力强,渴望表现自我。高职院校的学生们拥有很强的动手能力、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创造能力,他们能够快速地接受专业知识并且能够迅速掌握核心内容,并且渴望参与到社会实践中,由于高职院校鼓励学生实践训练,学生也能够较早地融入社会。与此同时,由于学生过早地参与到单位的实习,为了能够找到更好的工作职位,他们在学校的各个社团、组织等活动中展现最完美的自我,表现出他们的能力并且希望能够得到肯定,自主地增强交流、合作等能力。

三、对高职院校学生的教育管理办法

首先,要加强学生的素养、思想等方面的培养。学校领导以及教师等都应该注重学生的素质、思想道德以及法律方面的培养,通过日常生活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宣扬积极向上的思想,而不是采用照本宣科的令人不耐的教育方式。学校应该多组织一些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并且通过活动提高自身的素养。

其次,学校要注重学生的身心发展,弘扬良好的社会风气,加强学生品德和法制的教育,通过校风、校训等学习,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的提升。学校可以通过各式各样的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并且通过活动宣扬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良好风气,从而使学生从中受益,提高自身的素养。另外,学校可以表扬学生中的优秀个人和事件,为其他学生树立榜样。同时,学校应加强学生间的合作精神以及集体精神的培养。

最后,对学生的职业规划进行专门的辅导,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能够胜任本职工作并且能够较快适应工作。由于学生接触的理论知识较多,而实际经验匮乏,因此学校要从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出发,既要注重学生的理论学习,也要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从而培养出专业知识渊博、技术能力过硬的全面型人才。

四、重视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增强学生整体素质

1.增强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学习兴趣。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是学生走向社会的前提与保障,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存在对就业方向迷茫,对学习的课程缺乏兴趣等问题。因此,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在教育的管理工作中,首先,要和学生一起制定符合学生长远发展的学习计划,明确的计划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合理分配学习时间,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其次,要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告诉他们该如何学习,怎样把握学习的重点,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学习资源不断提高自身素养。最后,要鼓励并帮助学生参加一系列的职业资格考试,不仅使学生在以后的就业中拥有更多的机会,也可以切实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为今后就业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2.增强学生自信心,提高抗挫折能力。首先,要从学生的自身特点出发,发掘放大学生的长处,树立他们的自信心。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特长,并且根据自身能力,确立自己的发展方向。同时,要善于引导学生全方位了解自己,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看到与其他高层次大学生之间的差距,让学生明白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才能缩小差距,拿到更高层次的文凭。而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挫折困难,只有迎难而上,付出比其他人更多的努力才能获得成功。

3.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发挥主观能动性。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也可以使他们的交际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因此,要通过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专业社团、学生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等一系列的实践平台,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特点和兴趣爱好。

4.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预防心理疾病。高职院校的学生的心理发育处于极其关键的时期,因此加强心理辅导尤为重要。第一,要设立心理健康课程,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有科学系统的认识,要积极开展心理讲座,通过讲座、咨询等方式及时解决学生对心理健康问题存在的疑问,从而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奠定基础。第二,要加强心理测试,及时发现学生心理上存在的问题,及时与学生沟通,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心理状况恶化。第三,要建立学生心理健康协会,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设中,弥补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存在的人手短缺,同时也能更好解决老师与学生因年龄而产生的代沟问题。

五、结语

高职院校学生的教育管理是一项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只有切实地从学生的特点出发,把院校的情况与学生特点相结合,坚持走科学的管理模式,以学生为本,不断探索新的教育管理方式,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输送更多优质的人才,体现高职院校本身的价值。

高校教学方法的特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军事理论;教学方法;优化原则

国防教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必不可少的基本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之一。随着高校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国防教育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它对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高质量的后备兵员和预备役军官、以及加强全民的国防教育、增强全民的国防观念等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007年教育部、总政治部、总参谋部重新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军事课(包括军事理论和军事技能)成为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如何在此基础上真正把军事理论课教学搞好、搞活,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普通高校军事理论教学必须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过程,精选教学内容,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确保军事理论课程的教学效果,达到教学大纲所提出的基本要求。军事理论课“怎样教”的问题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研究如何优化教学方法,对提高军事理论课的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影响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方法优化的主客观因素

教学方法起着引导教学、调节教学过程以及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和学习教师所教授内容的作用,然而,选择、运用哪一种教学方法,并不是随意的,而是由一系列主客观因素制约的。主要客观因素制约有以下几点:

1.教学目标。军事课主要以国防教育为主线,以军事理论教学为重点,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军事理论知识,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加强组织纪律性,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中国训练储备合格后备兵员和培养预备役军官打下坚实的基础。

军事理论是有关军队和战争的概念、范畴、原理、原则等的理论体系。军事理论教学内容的每个单元、每一章节都有具体的教学目标,着重解决的问题不同,这就决定了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只要有助于教学目标实施和实现的方法,我们都可以考虑应用。

2.教学内容。军事理论课教学的核心内容是传授国防思想、国防历史、国防法规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这就决定了讲授法不能丢,其他的方法必须依据教学内容而定。

3.教学对象。军事理论课在普通高校各专业本、专科学生开设,不同专业大学生的状况有所不同,这就决定了选择教学方法必须考虑他们的知识水平、学习技能、接受能力和情感、态度、兴趣等因素,教学方法的选择不仅要适应他们的思想和接受能力的现状,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知识思想水平和军事技能,增强国防观念,强化国防意识,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

在运用教学方法时,除了要考虑教学中的客观因素之外,还必须正确认识自身的特点,为此,我们很有必要分析以下这些主观因素:

1.合格的政治思想素质。面对新的历史条件,面对国际上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我国图谋,面对国内各种思潮相互激荡的严峻考验,面对市场经济的直接冲击,普通高校军事理论教师必须具有“坚定的政治素质,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的政治立场、鲜明的政治观点、严明的政治纪律、很强的政治鉴别力和高度的政治敏锐性”。需要特别说明,大学生国防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在一定意义上说,国防教育还是政治课程教育,国防教育的核心就是爱国主义教育。

2.博厚的军事素质。普通高校军事理论教师要具有深厚的军事素质。军事素质是高校军事理论教师最重要的业务素质。具体讲,就是普通高校军事理论教师具有扎实的军事思想知识、现代战争知识和军事战略知识。提高普通高校军事理论教师军事素质,有助于增强普通高校军事理论教师的创新能力。通过系统、全面、扎实、正规的军事知识学习,使普通高校军事理论教师形成以积极的求异性、敏锐的洞察力、创造性的想象、丰富的知识结构、活跃的灵感为特征的创新性思维。

3.先进的科技素质。在信息化时代,面对世界军事的迅速发展,普通高校军事理论教师必须具有先进的科技素质,用科技知识武装自己,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对大学生开展国防教育。我们要应付未来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不懂得一些高技术知识,怎么能够应付得了。显然,随着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要适应未来高技术战争特别是信息化战争的需要,普通高校军事理论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科技素质,才能正确阐述国防斗争的发展趋势,才能科学揭示现代战争的新特点和新规律。恩格斯指出:“一旦技术上的进步可以用于军事目的并且已经用于军事目的,它们便立刻几乎强制地,而且往往违反指挥官的意志而引起作战方式地改变甚至变革”。历史实践证明,恩格斯的论断是正确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现代军事技术的迅速发展引起了作战手段、作战方式和军队编制体制的巨大变化,军事技术对军事理论的影响日益直接和深刻。军事理论的变化发展,又对军事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而促进军事技术向适应新的战略需要的方向发展。普通高校军事理论教师必须系统学习现代科技知识,系统学习军事科技知识。同时,普通高校军事理论教师还要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具有熟练运用现代信息处理技术的能力,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能够运用网络等先进平台开展国防教育。

4.教师的人格特征。人格也就是个性,是指一个人所具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包括需要、气质、性格、能力、品质等。具有不同人格特征的军事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有很大差异,而健全和谐的人格是军事教师优化教学方法的主要因素。就拿性格而言,具有内向性格的军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能更愿意运用讲授、讨论等偏重于阐释、思辨的教学方法;性格外向的军事教师可能更注重情景、参与、辩论等能够活跃气氛的教学方法。军事教师应该主动动认识自己的人格特征,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结合自身的特点,在完善人格的同时来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

二、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方法优化原则

正因为军事理论课教学受到许多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军事教师运用教学方法也就应当灵活多样,不应当整齐划一,“教学有法,法无定法”也就是这个道理。所谓军事理论课教学方法的优化,就是掌握各种教学方法的特点,科学认识教师自身的特点综合运用教学方法的优势,发挥教师自身的长处,弥补不足,把教学方法的特点与教师自身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发挥整体优势的过程。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方法优化应该坚持以下几条原则:

1.坚持系统性原则。军事理论知识体系和大学生自身的实际特点,要求我们必须根据这门课程的内在要求和大学生思想道德发展规律,系统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在教学中逐渐积累形成一个以某几个方法为核心的方法体系。

2.坚持内容和方法的统一。教学内容仍是制约教学方法的关键因素,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法优化必须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任务、教学内容的要求,科学性、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方法的选择。针对这门公共课班容量大的特点以课堂讲授为主,同时将自学、讨论、观看影音材料、探究式、实地参观、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灵活使用。比如,将一些理论性不太强、比较容易理解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自学,这样可以避免教学浪费;对一些高技术武器装备的介绍,我们把讲解与影音材料相结合,这样增强了直观性、趣味性,提高了教学效果;而对当代热点问题,则采取讨论与探究结合的方式,这样做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在探究中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带领一些学生参观军营和一些实用的武器,借此方式培养学生的国防意识和国防能力。是否达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内在统一,仍是衡量教学方法优化的重要标志。

3.坚持时效性原则。按照国家的统一要求,普通高校军事理论教学只有36学时(而有的高校甚至36学时还不能保证),这对庞大的军事理论体系来说,时间是非常少的。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教学任务并收到一定效果,难度很大,时效性往往成为制约军事理论课教学法优化的重要因素,好的方法怎样在有限的时间内发挥作用,是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个技术性难点,这要求我们军事教师要不断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和探讨如何把高效率和高效果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赵启正.中国面临的国际舆论环境.media.people.com.cn/GB/40628/3278733.html.

[2]马永富,廖达炎.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3]傅乐平.高校军事理论教师素质探析[D].长沙:中南大学,2006.

高校教学方法的特点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本文论述了高校教师教学方法创新的对策主要在于树立创新意识、提高教师知识与能力水平和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等方

在大学教育逐渐变成了大众化教育而造成学生良萎不齐、差异增大以及社会经济行业发展给专业教学带来新挑战的背景下,教学方法创新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培育创新型人才尤为重要。教学方法是工具和手段,是达成教学目的的“桥”和“船”。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始终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但由于受到教师教育观念、管理方式以及社会氛围等因素影响,教学方法创新难有实质性推进。对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高校教师教学方法的创新。

1观念启动—树立教学方法创新意识

教育的创新包括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育体制和机制的创新,重点在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更新,教师要树立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方法创新作为教育创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教师对教学方法的创新科学合理的理解和意识的树立,有助于高校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方法创新指的是教学力一法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而是立足于现有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以及教学观念的转变,还有教学条件的保障等方面,主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教学效果。教学方法在为教学内容服务的同时,在培养思维方式上也具有重要的独立价值。目前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寓教于乐、知行结合等教学原则都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学方法的改进。高校教学方法创新需要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教育原则,符合创新人才成长的要求,与教学内容相配套,并根据高校学生的身心特点,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师是教学的执行者,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教学方法的创新关键在于教师作用的充分发挥和教师现代教学理念的真正树立。

2素质撬动—提高教师的知识与能力水平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的实施,必须依靠于教师知识水平、教学才能和教师的素质。新技术的发展改变了知识的传播方式,要求教师以平等的、谦虚的态度来组织教学活动,并具备利用先进技术的能力、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以及引导和启发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以及穿针引线的支持能力。教学改革是社会变革与发展所提出的客观要求,当代教师要深刻感知社会发展、科学发展给教育带来的影响,具有强烈的改革意识,教师要本着责任心和使命感,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为了适应新形势下教学的需要,每个教师必须努力提高和加强人文素质修养,掌握创造思维方法,提高管理能力;教师应该拓宽专业知识面,学习国际上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方法,运用于自己的教育工作中,而且还有研究当代社会主义的新问题,创造性地丰富当前教育的新观念、新内容、新方法;在教学中,不拘泥于已有的方法,敢于提出和运用新的方法,并能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充实和完善,使其成为具有自己特点的教学方法;提高教育理论素养,把不断学习的新知识及技能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如果在教学中出现问题时,教师应当学会运用自我归纳概括能力并参考有益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做出冷静正确的处理,以谋求教学理论的发展。

3管理推动—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目前高校中还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重科研、轻教学;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回报率低;教学设施与条件保障不利;教学方法创新难以获得立项等问题。高校教学方法创新研究及实践尚未形成一种氛围,还处于一种教师个人自行摸索的阶段。高校应营造一个适合教师进行教学方法创新的大环境,教学方法的创新是与良好的创新环境离不开的。如何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极大地调动教师的创新积极性十分重要。营造高校教师教学方法创新研究所需要的良好环境,需要合理的教学管理。高校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教学方法创新的物质支撑条件问题及教学与科研难以协调的问题尤为突出。教学管理中大学教学应体现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原则。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高质量的教学离不开高质量的学术研究;同样地,高质量的学术研究也离不开高质量的教学。因此高校管理中,在进行职称、业绩评定时,应处理好教学指标与科研指标之间的关系;理好岗位津贴与课时酬金分配的问题;教学方法创新的资金支持问题;高校基层教研组织及活动不健全的等问题,创建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才能有效地促进高校教师教学方法的创新。

4硬件促动—应用现代教学技术

现代教学技术的应用是现代教学发展和教学方法改革的方向和重要标志。通过现代教学技术的应用,教师应该真正实行以讲授为主向以辅导为主转变,使全体学生学习相同内容的教学方式向每个学生都可以自己选择学习材料和学习方式转变,最大可能地扩大教学内容的传递方式,并切实加强课堂与外界环境的联系。信息时代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已经有了突破性的发展。远程教学、多媒体教学等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教学更加生动活泼,更具直观性。高校教师必须善于运用各种现代的、有效的教学手段,创造性地掌握教育理论和技巧,完成教育任务。

高校教学方法的特点范文第4篇

摘 要 本文研究的是高校体育教学中体育弱势群体教学方法的应用问题。文章首先简要阐述了高校体育弱势群体的概念及成因,然后就在此基础之上,结合体育弱势群体的特点,探讨了体育弱势群体教学方法的选择策略,希望对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科学化开展能够有所助益。

关键词 体育弱势群体 体育教学 教学方法 高校体育

现阶段,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很多任课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并不利于体育弱势群体的转化。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相较于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而言,体育教学方法最大的特征就在于:其是从竞技体育训练方法演变而来的,一种带有“训练”特色的教育教学过程。而这一点,也是造成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方法多是以运动技能的传授为中心的一个主要原因。再加上,传统高校体育教学对体育任课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的过分强调与突出,使得学生的主体作用被忽视,在这样的情况下,体育弱势学生自身的状况决定了其更是难以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以至于不但难以实现体育弱势群体的有效转化,甚至还成为了制约高校体育教学整体性发展的重要因素。鉴于此,本文就针对高校体育教学中体育弱势群体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应用等问题进行了简要的探索与分析。

一、体育弱势群体的概念及成因

在开展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针对体育弱势群体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的成效,促进其转化,首先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对体育弱势群体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正确的认识,因此,以下就对高校体育教学中体育弱势群体的概念和成因进行了阐述:

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体育弱势群体,简单来说,实际上指的就是在开展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由于多重原因导致的体能状况和运动技能水平明显低于一般学生,且难以在正常的教学进度内,顺利完成基本的教学要求的学生的总称。而体育弱势群体的出现,概括来说,主要是受以下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心理层面的因素。例如:部分学生在参与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活动的过程中,意志薄弱、吃不了苦,或者是缺乏自信,过于消极懈怠等等,从而使得身体素质每况愈下;二是,生理层面的因素。例如:部分学生在身体形态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如,过于瘦弱、发育不良或者是体重超标等等,或者是在身体健康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先天性的疾病或是缺陷,以至于因为身体形态和身体健康方面的因素无法完成体育运动中的基本技术动作,无法达到体质健康考核的标准和要求,并因此对体育学习和锻炼的过程中产生消极厌烦的情绪,使得身体素质状况越来越差。

二、体育弱势群体教学方法的选择策略

在针对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体育弱势群体,来选择教学方法时,应注意根据如下几点标准进行:

首先,要注意选择有助于消除学生心理障碍,强化学生意志品质的体育教学方法。由上文的分析可知,体育弱势群体的形成,有一部分是因为心理层面的因素导致的,如,缺乏自信、意志薄弱等等。在开展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转化这部分学生,就应该有针对性的选择有助于消除学生心理障碍,强化学生的意志品质的体育教学方法。例如:赏识教育法,也就是说,在开展高校体育教学活动时,学生一旦取得了进步,就一定要及时的给予认可和鼓励,以此来激发学生的体育参与兴趣,降低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恐惧感,提高学生的体育自信心。

其次,要注意根据学生生理方面的特点采取有助于其克服生理缺陷的体育教学方法。在高校体育弱势群体中,有一部分学生是因为生理层面的因素造成的,对于这部分学生来说,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就要注意选择有助于其克服生理缺陷的体育教学方法,来促进其转化的实现。例如:在开展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采用运动处方教学法,针对超重的学生制定一个相应运动处方,同时,针对偏瘦的学生也可以制定另外的一个与其学习实际相契合的运动处方,以此来确保所有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体育教学的成效。

最后,要注意选择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认知的教学方法。在开展高校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要从根本上转变的体育运动理念,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要让学生从理论上科学的认知体育课,全面的、深入的理解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的价值。而要实现这一点,在开展高校体育教学活动时,就要注意有意识的选择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认知的教学方法。例如,为了增加学生对于体育理论的兴趣,提高体育理论教学的生动性与直观性,就可以在引入多媒体,利用多媒体开展教学;还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涉及体育游戏,利用游戏教学的方法来开展教学活动,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提高教学的成效,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认知。

总之,体育弱势群体是现阶段影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科学化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教学方法的有效应用则是解决体育弱势群体相关问题的重要途径。因此,对于体育弱势群体,在开展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任课教师一定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理解,并有意识的通过教学方法的合理应用,来促进其转化与发展。

参考文献:

高校教学方法的特点范文第5篇

摘 要 教学方法是实现网球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学生网球技术的有效手段。要实现网球教育的创新与改革,必须全面了解当前网球教学现状,网球运行规律以及学生身心特征等,针对这些内容实行具有针对性的创新。网球教学方法的创新还要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加以改进,运用其他先进教学技术与教学经验深入创新。本文初步分析网球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及教学特点,进一步研究网球教学创新的具体途径。

关键词 网球教学 创新途径 分析

当前,我国体育事业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网球运动是当前社会群体最青睐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该项运行具有独特的魅力,能够使人体的整个结构得到运动。随着我国高校大学生规模不断扩大,网球运动在高校内积极开展,以其独特的魅力深受大学生的喜爱,进一步促进我国网球运动的普及与发展。但网球运动唯一的不足之处就是网球教学方式单一传统、教材设备不齐全等,导致我国高校网球质量处于低水平的阶段。针对这种现状,高校必须对网球教学进行创新,使得网球运动的教学质量符合我国当前社会的需求,进一步促进我国网球运动的发展。

一、创新网球教学方法的现状

当前,高校网球教学方法仍然沿用传统网球教学方法,这对于我国网球教学发展有极大的阻碍。传统网球教学的方法基本上以示范性、讲解性为主,并通过学生的课后练习,导致网球教学的效果停滞不前。在传统网球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向学生详细的分析与讲解网球技术的每一项动作,使学生网球运动建立起初步的印象,然后再通过多球反复练习。这种教法对基础知识与技术操作过于偏重。正确的教学流程应该是准备活动、练习击球、改正技术、实战训练等几个重要的阶段。因此,传统教学方法对促进网球教学质量的提升并不理想。在这种教学方法中,教学课堂主要以教师为中心,传递知识的途径主要以枯燥的语言与动作为主,对学生学习兴趣起到消极的作用,封闭学生思维活动,难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自学能力等,导致学生对网球知识运行的盲目性。随着综合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网球教学方法显然适应不了当前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高校管理者以及教师必须对网球教学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为网球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做好充足的准备。

二、网球教学方法创新的分析

网球教学方法最为核心的内容应该是以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实践机会、熟练运行网球技能为主,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实现终身体育的教学目的。通过对网球教学方法现状的探讨,本文总结了创新型方法应具备的几个特点。

(一)个性化

当前,我国高校网球教学方法创新应具备个性化特征,通过个性化的教学可摆脱呆板、固定、僵化的教学方法,从而消除传统教学方法带来的教学弊端。个性化教学主要为强调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特征,针对每个学生个性差异水平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进一步提升网球教学的有效性。

(二)现代化

教师只有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在传统教学方法中融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设备,将视频教学融入网球课堂,从而提高网球教学质量。通过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方式为学生演示网球技术要领、基本动作、技术等,促进模糊理念的简易化发展,便于学生理解。

三、教学方法创新的运用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断深入,网球教学方法的创新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为方向。教学方法的创新应符合网球运动的基本规律、特点与学生实际的个性差异。

(一)情感教学方法

网球教学应以学生对网球运行的认识水平作为前提,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学在在学习网球的过程中,会得到良好的情感体验,经过长期的发展会转化为网球学习的目标,从而决定学生对网球学习的效果。教师应充分掌握网球理论知识、素质水平、技术要素,这也是现代教育教学的本质要求。教师通过个人魅力、外表形象及其独特的教学风格,使学生建立起活跃的情感,从而提高学生对网球运动技能的掌握。

(二)因材施教教学方法

因村施教教学方法指的是在了解每个学生实际情况之后,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与内容。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层次不同的学生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将其运用于网球教学中,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观能力性的同时,还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三)探究式教学法

探究式教学法是教师针对学生进行引导、支持、促进等探究性活动,通过探究性学习活动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在教授网球理论知识的课堂上,通过合理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积极开展团队合作的意识、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探究式教学方法可有效确保网球教学的安全性,并能提高学生对网球的练习强度,在有限的场地内充分利用资源,进一步提高学生掌握网球技能。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网球具有较高竞技、交往价值、健身等优势,深受大学生群体的青睐,是高校体育教学系统的重要部分。在传统网球教学的方法,由于其教学方法不能满足现代网球教育教学的要求,因此,必须在传统网球教学的方法基础上进行创新,充分体现网球教学方法的个性化与现代化,通过创新教学方法的应用,进一步提高我国高校网球教学质量水平,实现终身体育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程瑞瑞.多元智能理论视域下高校体育专业网球教学的创新研究[D].河南大学.2013.

[2] 郝策.普通高校网球公共课教学方法的创新途径[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9: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