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保险公司业务举措

保险公司业务举措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保险公司业务举措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保险公司业务举措

保险公司业务举措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小型保险公司;发展状况;地位;建议

中小型保险公司是一个相对模糊的概念,国际上对一个企业的划分标准是根据一个公司的从业人数、实收资本、一定时段(一般为一年)的经营额这三个标准来具体划分。如长江财产保险公司按以上三个条件来划分就属于中小型保险公司。

1.中小型财产保险公司发展现状

1.1中小型保险公司发展地域性明显。东西部差异巨大

中小型保险公司由于产业规模有限,数量种类多,受当地经济发展程度等原因,在我国从东部到西部逐渐减少。以长江财产保险公司为例,该公司在武汉设立总公司,在湖北境内以武汉为中心向西周辐射发展。在各个地级市里,由于经济发展状况不同,所设立的分支公司规模大小也不同。在接下来几年里逐步向外省发展,选择的地点也是先东部城市,后西部城市,这也体现出中小型保险公司发展的地域差异。

1.2中小型保险公司机制健全。与时俱进

一套适合本企业发展道路的管理机制、营销机制是中小型保险公司发展的内在要求。管理机制可以凝聚管理者和员工的力量,形成强大的向心力。营销机制通过特色的人性化服务,提高产品竞争力,拥有无尽的外缘力。长江财产保险公司内设综合管理部、总经理室、财务部、承保部、客服部和销售团队六大板块,针对车险事故发生后的各个环节进行综合服务,保证客户在理赔的任何过程都能与工作人员接触,体现公司与客户的亲密感,缩小公司与客户人员的距离,也提高公司的信誉度和知名度。

1.3中小型保险公司大力发展人才战略

21世纪是人才的竞争,中小型保险公司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培养。保险公司业务的推广需要员工去实施,员工的技能和素质严重影响保险产品的销售。当今的营销人员基于传统理念,主观能动性严重影响营销效率,营销人员、公司和客户不能进行良性沟通,由此导致保险业务链中途断落,营销人员的流动性过高是保险业务致命缺点。这就要求公司通过制度约束从业人员,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

2.中小型保险公司地位

2.1中小型保险公司对推动市场繁荣和行业有序竞争具有重要作用

保险市场存在的大量同质公司,就需要有序竞争,以此来促进市场的进一步繁荣,而不是恶性竞争导致的反向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繁荣要求保险业保持健康的发展态势,而中小型保险公司是推动保险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保险业是一个大的主体市场,而所有中小型保险公司服务的区域是一个个小市场,用一个个健康的小市场的发展推动大市场的发展,是繁荣整个大市场的有效途径。与此同时,还需要保证大部分小市场参与市场竞争的公平性,不断以提高透明化的标准寻求发展。

2.2大市场的繁荣与中小型保险公司创新性紧密相连

市场的竞争日新月异,就需要不断创新与之相适应。保险业作为金融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广阔的市场。中小型保险公司创新能力的大小对保险业未来发展影响深远。一个公司不仅需要外部的硬件要求,还需要内在的创新要求,公司的软硬实力相得益彰,才能进一步提高公司的竞争力。湖北长江财产保险公司坚持与时俱进,秉承“诚信,合规,互助,共赢”文化理念,对内注重员工素质的培养,对外树立良好企业形象,保持良好的信誉,让客户享受服务带来的惬意,从而提升客户对公司的信任度。这种秘诀让长江保险在随州地区获得巨大成功,对同行业公司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借鉴作用。创新是一个公司拥抱生命力的灵魂,保险公司能依据当地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创造出属于本公司独特的企业文化,是公司未来发展的竭动力。

2.3中小型保险公司对市场结构的调整有着积极作用

越来越多的有特色的中小型保险公司的成立是完善保险市场的重要措施,中小型保险公司有多种不同灵活的经营理念,可以结合当地发展状况适时调整发展方向,从而壮大中国保险业。目前保险市场垄断程度高,不能充分发挥市场自由竞争带来的价格机制。形成“一家受难,万家受牵连”的灾难性局面。而逐年增加的中小型保险公司将打破保险市场的集中程度,进一步推动保险市场向着自由竞争方向发展。随州地区保险公司数量逐年增加是推动本地区保险市场自由化的重要措施,长江财产保险公司作为新兴中小型保险公司正以其独特方式在随州地区保险市场不断发展。因此,中小型保险公司的快速健康发展是完善保险市场结构的重要举措

3.中小型保险公司发展对策

3.1政府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助力中小型保险公司发展

公司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扶持。政府是公司的最外保护圈。政府可以通过降息免租,资金援助,实时宣传等措施解决公司发展的外部忧虑,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长江财产保险随州支公司在成立之初,由于知名度不够,服务范围小等,大大影响它在随州地区发展之路。随州政府采用采购优先原则率先出面帮助这家新公司,政府把所管辖范围内车辆的保险业务统一授予长江财产保险随州支公司,以此来帮助扩大新公司业务范围,同时达到扩大宣传,增强影响力的效果。

3.2中小型保险公司要建立企业间联合协作制度

为了避免同行业间的恶性竞争,中小型企业可以通过建立联合协作制度解决这一难题。中小型保险公司数量多,但发展方向是一致的,在此基础上,统一研究协商发展战略。这样,不仅可以相互取长补短,各取所需,还可以共同承担责任,在一定条件下也扩大了各个公司承保能力,偿付能力和再保险能力甚至再保险能力也有所提高。长江财产保险公司随州支公司建立伊始,便注重与当地原有保险公司保持亲密联系,对原有发展经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结合长江保险公司自己独特发展模式来更好完善自身发展。联合协作制度可以达到资源共享,提高行业内员工工作效率,这样间接提高各公司经营管理水平和人才技术水平。因此,建立企业间联合协作制度对中小型保险公司发展起着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

保险公司业务举措范文第2篇

关键词:保险公司;预算管理;绩效;措施

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我国保险公司面临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在这种激烈的竞争中,保险公司除了要不断提高业务服务水平,还需要加强内部管理。而开展预算管理可有效提高保险公司的内部管理水平。但预算管理工作并非那么简单,在实践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一、保险公司预算管理概述

(一)预算管理的涵义

预算管理是公司实现战略目标的有效手段。具体指的是,筹划公司的未来经营活动,预测财务结果,并通过监控来对预算执行过程进行合理的调整,从而促进目标预算的实现,并提高公司经营水平。

(二)保险公司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1. 提高保险公司的经营效益

保险公司预算管理主要从业务发展和成本管控两个方面着手,业务发展包含保费规模、险种分类以及渠道分类等进行预算。而成本管控包含对日常运营成本、职场费用、市场费用、理赔费用及人力成本进行预算。通过预算管理,可使保险公司朝着目标预算进行经营,通过有效的监控,来提高保险公司业务水平,保证业务达到预算目标,并通过监管来对该阶段的经营成本进行有效控制,避免出现资金浪费等现象的发生,从而提高保险公司的经营效益。

2. 优化保险公司的资源配置

在现如今保险行业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保险公司做好资源配置有利于经营效率的提高,并促进保险公司的发展。而通过预算管理,可对目前保险公司拥有的资源进行统一调配,根据实际业务需求和经营需要来配置资源,避免过去阶段中资源配置不合理导致的资源闲置以及浪费等行为的发生。

3. 提高保险公司各部门之间协调的一致性

在保险公司开展预算管理的同时,还需要所有部门和全体员工共同参与进行,在全体员工共同参与进来的同时,会明确各岗位职工在预算管理中的权责,并通过绩效考核以及奖惩机制来把自身利益和公司利益绑在一起,促进了保险公司内部凝聚力的提高。同时,通过预算管理,可促进保险公司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并在预算管理过程中积极配合,并通过努力来实现目标预算。

4. 提高保险公司的绩效管理水平

过去中,保险公司开展绩效管理存在很多问题,其主要问题就是缺乏一个统一合理的考核标准,这样就导致无法客观真实的评价各部门和各岗位的实际绩效情况。而开展内部控制,可提高保险公司绩效管理水平。以目标预算作为绩效考核的标准,便于绩效考核工作的开展,并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从而提高绩效考核结果的真实性、合理性。

5. 有利于激励机制的实施

基于绩效管理水平的提高,开展预算管理有利于保险公司激励机制的有效实施。根据绩效考核结果开展奖惩,通过物质层面以及精神层面的双重激励,来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使员工意识到自身利益是和公司利益绑在一起的。同时,通过激励机制有利于员工自身价值的实现,提高员工对公司的归属感。通过激励机制还可以促进公司内部良性竞争风气的构建,促进员工业务水平的提高。

二、保险公司预算管理体系

预算管理体系指的是将各项预算管理工作组织在一个框架下运行的管理体系,包含预算编制、预算执行以及预算考核等要素,具体如下:1.预算编制。预算编制指的是对目标预算调整和编制的过程,主要内容包含对未来经营成果的预测、预算资金的分配等。保险公司的预算编制工作,首先需要各部门上报预算计划,由财务部门进行审核,并根据历史经营成果以及未来市场变化来进行相应的调整。2.预算执行。预算执行指的是预算的实施过程,主要目标就是为了实现目标预算。通常通过自我控制和外部控制来提高预算执行力度,如建立相匹配的责任制度和监督机制。3.预算考核。预算考核指的是对预算执行结果的评价,包含对保险公司经营成果以及预算执行者执行结果这两个部分。前者目的在于让保险公司管理者掌握本公司的经营现状、市场环境、未来发展趋势等等,后者目的在于评价执行者业绩,从而为激励、约束工作提供依据。

三、保险公司实施预算管理面临的问题

(一)保险公司对预算管理的认识程度不高

目前,很多保险公司对预算管理的认识程度不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保险公司决策层对预算管理的认识程度不高,很多保险公司决策层认为提高公司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是提高业务服务水平,而并非加强内部管理,忽视了预算管理对于提高公司经验效益的作用。认为开展预算管理是没必要的工作,不仅浪费资源以及精力,还起不到实际的功效。2.各部门领导对预算管理的认识程度不高,在预算执行中,存在消极执行或不执行的现状,难以保证预算管理有条不紊的开展。同时,在预算编制过程中,一些部门根本没有积极参与进来,或参与过程中,存在讨价还价等现象,阻碍预算编制工作的进行。3.保险公司员工对预算管理的认识程度不高,由于公司未能有效的开导员工,导致很多员工产生了较为严重的抵触心理,使公司凝聚力瓦解,不利于公司的l展。

(二)保费收入方面的预算管理不完善

保费收入是预算管理中的重要内容。而目前,很多保险公司在开展预算管理过程中,保费收入方面的预算管理并没有做到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保费收入方面的预算不够合理,制定的目标脱离实际。没有考虑到未来市场变化以及自身的发展需要,这样一来,编制的预算自然难以有效执行。2.不合理的目标预算还会导致保险公司业务人员一味的追求业绩的提升,而忽视了服务质量方面,这样就导致保险公司逐渐丧失市场竞争力,对公司发展有很大的阻碍。

(三)预算执行过程中的偏差没有及时调节

在保险公司预算执行过程中,会存在很多不定因素导致执行结果偏离预期轨道。如保险公司保费业绩会随着市场环境变化而变化,同时也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这种不定因素,都会导致实际业绩和预期目标出现一点偏差。而如果在出现这种偏差时,保险公司未能有效的进行调整,那么该阶段的预算执行结果就会难以达到目标预算。目前,很多保险公司都是较长时间才进行以此预算方面的调整,这种调整机制,难以满足实际预算管理的需要,使预算管理的作用难以有效发挥。

(四)未能建立完善的考核体系

绩效考核是预算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可评价出该预算阶段各部门及全体员工的实际预算执行情况。而目前,很多保险公司未能建立起较为完善的考核体系,导致实际考核工作的开展未能实现预期效果,不能客观、公平公正的评价各员工的绩效情况。一方面,很多保险公司绩效考核侧重点在于保费业绩方面,而对成本方面的绩效考核没有提高重视,这样一来,很难提高保险公司的经营效益。另一方面,很多保险公司仅仅只是针对主营业务来展开绩效考核,而忽视了管理方面和其他业务的绩效考核。同时,在现有的考核体系中,往往不会对员工进行业绩考核,这样一来,无法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使员工认为绩效考核和自己没有关系,难以实现全员参与这一标准。

(五)预算管理工作缺乏有效的协调配合

目前,很多保险公司认为预算管理只是财务一个部门的工作,而忽视了其他部门在预算管理中的权责。同时,未能建立起完善的预算管理组织构架。如预算编制和执行监管工作都由一组员工负责,而这样一来,很难提高预算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使预算管理难以实现应有的作用。

四、改进保险公司预算管理效果的措施

(一)加强保险公司对预算管理的认识

想要改进保险公司预算管理工作,首先需要加强保险公司对预算管理的认识。一方面,加强决策层对于预算管理的重要性认识,加强资源及精力投入。另一方面,提高各部门领导和员工对于预算管理的认识,消除员工抵触心理,积极开展激励工作,提高员工参与并执行预算的积极性。

(二)建立科学的保费收入预算体系

建立科学的保险收入预算体系首先需要建立合理地预算编制办法。在预算编制过程中,需要集合保险行业未来市场变化,找准市场变化规律,并结合自身的经营需求和发展需要,来制定出符合实际的保费收入预算。

(三)优化预算调整机制

保险公司可建立动态的预算调整机制,移除过去那种定期进行预算调整的模式。开展对预算执行结果实时分析,严格把控好预算执行方向,对预算执行结果和目标预算出现的偏差进行有效分析,找到存在的问题,并制定有效的方法来改善这些问题,必要时可通过调整预算来保证目标预算的实现。

(四)改善考核体系

改善考核体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1.建立起岗位责任制度,明确全体员工在预算管理中的不同权责。2.提高考核标准的科学合理性,如在开展保费业务时,不仅需要考虑保费业绩,还需要考量成本方面,评价出综合效益。

(五)加强预算执行力度

建立独立的预算执行监督岗位,并开展对预算执行过程的实时监督,从而全面掌握公司内部的预算执行情况,并为调整举措提供良好的依据。同时,还需要加强业务各环节的相互制约,通过相互制约来提高整条业务链的经营效率,提高预算的执行力度,从而促进保险公司实现目标预算。

参考文献:

[1]李秀丽.浅析全面预算管理在人寿保险公司的应用[J].企业研究,2014(06).

[2]梁冲.浅析保险公司的全面预算管理[J].时代金融,2014(29).

[3]崔玲玲.浅谈保险公司的全面预算管理[J].经营管理者,2013(19).

[4]苏衍庆.新时期保险公司全面预算管理问题研究[J].时代金融,2014(35).

[5]王芳婧,章一帆.保险公司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基于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怀宁支公司的分析[J].营管理者,2015(07).

保险公司业务举措范文第3篇

一、邮政保险管理创新举措

随着保险知识的不断普及以及保险矛盾不断增多,社会人员和邮政业务人员都产生了保险恐慌心理。为此,各保险公司为增强满期给付金额而弱化手续费竞争,而邮政也成立了自己的独资保险公司。邮政只有提升网点人员管理和服务水平,用信息化手段改造运营支撑系统,进行业务流程再造,通过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流程创新,才能为邮政网点保险带来新的契机和可持续发展的活力。1整合邮政资源优势,创新邮政网点服务目前,很多商家都提出以客户为中心的口号,并制定了一些服务措施,大部分措施都是给客户提供一些小礼品或集中部分高端客户去旅游、体检等一些增值项目,有的还利用信息技术方式定期向客户发送生日、节假日祝福短信,在一定程度上让客户感受到了尊重,但尚不能满足客户心理所需。同时,各项服务措施可复制性较强,容易使客户感到厌烦。邮政系统本身就是服务机构,可以利用自身优势,整合邮政资源,通过创新为客户提供不同感受的服务措施。1.1视客户为亲人,创建邮政大品牌、大服务理念邮政承担普遍服务义务,有金融、邮务、速递、邮票发行等各项服务,在中国每个乡镇和街区几乎都有邮政网点,这是任何保险公司无法匹敌的,但这些网点目前仅销售简单保险产品,没有为保险客户提供保全、理赔服务,更没有增值服务等相关措施,未能打造出邮政保险的竞争优势。邮政需要创建大品牌、大服务理念。大品牌,就是要打邮政牌赢得客户,突出邮政网点和中邮保险优势,让客户感受到邮政保险的真实可靠;大服务,就是利用邮政一切资源,为邮政职工、客户、联系单位提供保险,同时为保险客户提供其他金融、快递、邮务等业务,做到以网点为中心,提供上门、电话等综合服务,甚至帮助代购票务、旅游、用品等生活服务,将邮政整体经营项目参与到市场竞争中,以增加价值,让客户通过邮政网点享受更多服务,同时也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点资源优势,做到视客户为亲人。1.2创新柜面服务模式,实现一站式服务柜面服务是邮政客户服务的重要环节,保险客户通过柜面人员办理业务,短短几分钟内不可能深入了解保险,难免出现销售误导,而邮政网点人员的敬业精神、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直接影响到客户对保险的了解和认知,直接影响邮政保险在客户心目中形象的塑造和品牌的树立。要做到全新一站式服务,一要做到立体宣传,通过网点简短电视片、折页、拉杆等,让客户充分了解邮政保险业务,投递员还可以进行上门营销宣传,使邮政保险业务深入人心,在广大客户心中形成买保险到邮局的观念;二要开辟专门保险区,中邮保险对邮政保险人员制定标准化、规范化管理话术和操作要求,让客户充分认识所购买的保险产品,而邮政网点也应减少的保险公司,使邮政网点人员能充分了解所的保险产品;三要提高客户对保险的感知和体验,通过与客户交流,播放保险基本知识和理赔案例,让客户了解保险保障与理财产品获利的区别,愿意购买保险而非理财产品。2发挥技术管理优势,创新邮政网点流程保险产品不断增多,信息技术也日新月异,传统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邮政网点管理服务的质量和效率需求,这就要求创新管理技术和模式,调整内部组织和业务流程,建立信息的快速反应机制,努力使价值链发挥最大利润,持续优化客户服务品质。1建立扁平化管理架构,实现集中化业务管理邮政保险销售基本采取柜面营销和专职营销两种模式,都是以保险销售为中心,培训的业务技能都是推销技巧和话术,缺乏保险知识和理赔、保全等服务能力。要做到与保险公司对接,实现扁平化、集中化管理,邮政公司和中邮保险需要一定的计算机和软件投入,建立保险互联网信息平台,实现网络数据共享。在保险业务较多的邮政网点,设立中邮保险或其他保险公司业务平台,业务平台要求操作步骤简便,邮政网点将各种保险资料扫描影像件和数据信息实时传递到保险公司,由保险公司人员直接审核和指导业务处理,可以承保重疾、住院医疗等复杂保险产品。邮政网点在营销上要进行市场细分,根据不同需求层次的客户设计相应保险产品,力求在邮政保险的产品和客户服务等方面进行创新,为客户提供合适的产品,以改变目前保险产品单一、保障性不强的局面,同时还可以完成保全、理赔业务资料扫描、信息录入,直接与保险公司后台连接,实现前端和后台数据直接交互,为保险客户现场办理各种业务。2打造移动信息平台,构建多元销售网络传统保险销售由营业员一对一进行讲解,由邮保通系统完成承保,业务资料再流转到保险公司,存在内部客户理念缺乏、管理层次较多、运转效率较低、服务质量较差等问题。邮政应利用现代移动网络技术,与中邮保险联合打造新型营销渠道:一是通过信息网络缩短最后一公里,每个网点专门指定人员或利用投递员,配置可移动上网的平板电脑,内置保险操作软件,同村邮站、社会邮政点进行联系,为有保险需求的客户提供上门服务,从代售保险到未来代收保费、理赔等业务,为客户带来全新保险感受;二是利用邮政服务实现多元产品销售,利用邮政特殊优势,涉入保险小额保险销售,网点有寄送函件、包裹人群,分销站有配送农资的农村人群,针对保险人群,设计面值较小、承保责任适中、客户容易接受的小额人身保险,做到实时激活承保,同时利用邮政183电子商务网站和185语音电话平台,为客户提供形式多样的保险服务。3增强网点风险防范功能,建立销售全程质量管理邮政保险销售除了要有强有力的业务管理系统和灵敏的市场反应能力之外,还必须具备有效的风险防范、控制和处理能力。邮政网点应导入质量管理体系,按照国际标准化管理要求提高服务管理和风险控制水平,对服务时限、服务流程要求设计细分到秒,严格按照销售话术进行讲解,并针对客户可能询问的问题制定各种话术并演练,杜绝误导行为,建立可追踪到人的客户投诉和服务满意度调查系统,使每个人都成为服务价值链上的一环,从而不断提高客户服务质量,做到邮政保险服务优势令竞争对手难以模仿。邮政公司还应建立有效的业务考核体系。考核是管理工作的必要工具,是激励先进、鞭策落后、监督改进的重要手段。邮政公司考核主要考虑保费收入发放手续费、管理费、业务规模奖励,保险公司再提供相应旅游、培训等激励,缺乏考核的科学性。考核的侧重点应放在保费收入和长期影响、业务量增加给局里带来的当前实际收入、客户满意度和投诉率、保单业务质量、如期交比例、网点出单率和年增长率、退保率、续期达成率、理赔赔付率、客户投诉率等,根据管理要求实行量化考核,并逐步加大日常考核比重,把业务质量的考核贯穿到日常的监督中,减少现场考核的偶然性,增强保险的风险管控,同时预防代收保费虚增而没有实际收入的情况。4整合专业人才和企业文化,开展教育培训和考试认证4.1整合专业人才资源没有高素质的专业队伍,就不可能有高品质的管理和服务,缺乏市场竞争力。因此,要将邮政保险人才进行整合,将中邮保险具有保险专业的人才引入邮政公司,整体制定全国邮政保险业务专业知识培训和管理,提高人员专业知识水平,通过选拔,从邮政网点中选出优质营销人员进入内训师队伍,制定保险销售话术和营销培训教材,提高网点人员销售能力。4.2整合企业文化价值观邮政企业文化使每个邮政职工都感到自豪,要整合邮政保险企业文化,让每个邮政职工知道保险功用和社会价值,同时也理解邮政保险是邮政业务,而非社会上寿险公司业务员销售保险的行为。如邮政集团公司总经理所说,中邮保险成为邮政企业未来业务增长点,以邮政保险文化凝聚人心、激励斗志,确立共同的价值观,而不是要上级命令和罚款推动保险销售。4.3开展现代化教育培训教育培训对公司服务能力和人员管理能力具有决定作用,应提高到公司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目前的培训没有达到分层分级,培训不具有针对性。未来培训要求引入现代化培训理念,升级培训方式,全面系统地制定培训计划,在全国范围内选取培训环境和培训讲师,同时对培训讲师和学员建立激励机制,对培训良好的讲师给予津贴和课时费补助,对学习和应用较好的学员给予奖励,逐渐实现教育培训的系统化、规范化和标准化。4.4推行岗位资格管理和考试认证从保险监管要求来看,邮政网点销售人员应取得保险从业资格证书,还应鼓励专职保险销售人员参加中国寿险管理师、中国寿险理财规划师等考试认证,让保险销售人员全面了解保险业务知识,同时通过参加考试起到以试代训的作用,让邮政保险销售人员能够对保险知识融会贯通,提高保险销售和服务能力,进而全面提高邮政保险业务的竞争力。

二、结语

邮政保险从柜面网点填写保单,然后交给保险公司出单,由邮保通现场出单后,再通过邮保通系统下发和核销保险重空单证,业务管理上从出单时效和单证风险管理上都有所提高。但随着人们保险意识的改变和对服务要求的提高,如果不进行创新,将在未来市场竞争中失去优势。邮政保险不能以简单销售保险产品和取得手续费作为保险的核心,而应整合邮政资源,开辟多元销售渠道,通过信息化技术改造,进一步提高业务办理时效,做到服务上门。同时,加强与中邮保险的合作,在邮政内部做到对保险业务共抓共管,中邮保险应从业务上做到垂直管理,对保险销售重新调整。推动邮政保险文化和价值观建设,同中邮保险一起建立人才队伍和专业培训,结合考核评聘,让邮政职工能够共享长远利益,达到邮政和保险共赢的目标。

作者:吴旭东单位:中邮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保险公司业务举措范文第4篇

安邦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经营财产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和短期健康险业务的全国性保险公司,于20xx年6月9日获得中国保监会批准筹建,20xx年9月30日获准开业。安邦保险实力雄厚,注册资本37.9亿元。股东包括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saic)、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sinopeccorp)等“世界500强”企业。凭借着雄厚的股东实力,一流的企业文化,安邦保险发展态势迅猛。目前已在全国37个省、市、自治区及重点城市设立分公司。20xx年营业额超过10亿元。安邦保险期望通过优秀的资源配置能力,与客户、与股东、与战略伙伴、与员工的相互依存,共赢发展。

两周前带着继续学习基本功,学牢专业知识的心情来到安邦保险,在新的公司体验新的工作环境、接触新的同事、感受新的不同的企业文化、接受新一轮的挑战,让自己之前所学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得到锤炼加以巩固。

一、实习内容

实习的主要内容是学习安邦保险车险条款,录单及出单以及整个工作流程

1、接待客户,向客户介绍保险条款并根据客户具体情况做出保险方案计算保险费。

2、负责填写投保单;先收集好客户的行驶证、身份证复印件等资料新车则要提供购车发票和合格证,然后对照证件上的内容填写投保单,再用电脑进行录入。

3、经核保无误通过后,交强险打印保险单和保险标志、商业险打印保险单和保险卡,核对确定准确无误后,将保险单交到财务,再用专门的笔记本把客户的资料登记好。

4、把单证按类别整理并装订,最后送至档案管理室并按月份将其归类。

二、实习体会

(一)、通过进一步的对保险公司及行业的了解,也发现一些保险公司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在经营理念上,发展和管理、速度和效益的矛盾突出。经营过程中,为了保证完成保费计划指标,基层公司领导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完成保费计划上,理赔管理、服务举措、内部建设等方面工作存在诸多薄弱环节,业务发展屈服于管理的问题比较突出。面对竞争日益激烈而尚欠规范的市场环境,基层公司在处理速度和效益的关系上存在观念上的偏差,重速度、轻效益,风险管理意识和风险控制水平不高,部分业务质量较差,为完成保费任务不计成本地承保一些赔付率高、连年亏损的业务,经营效益水平低,制约了保险公司的快速健康发展和壮大。

2、在服务水平上,技术含量较低,仍然存在过分依赖关系和人情的现象。基层公司在展业过程中,主要依靠业务人员的“关系网”拉业务,或者是通过大量招聘营销员的“人海战术”开拓市场,保险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误导消费,坑害被保险人利益等行为时有发生,部分业务人员忽视消费者心理状态而采取死缠滥打的推销方式。基层保险公司的“人海战术”和“关系业务”的过度膨胀,使国民对保险的作用产生误解,有的甚至产生反感情绪和厌恶心理,不利于培育国民的保险意识,损害了保险业的社会声誉和保险从业人员的社会地位。另外,基层公司在理赔服务过程中,有的为了稳固与大客户的关系不讲原则地进行人情赔付或通融赔付,有的为了个人或小集体的利益进行人情赔付和搞假赔款,而对一些非关系客户另眼相待,服务态度和质量差,违背保险经营的损失补偿原则和最大诚信原则。

3、在保险队伍建设上,干部职工主人翁意识减弱,企业文化氛围不浓,团队协作精神不强。基层公司领导班子为了各自一时的政绩和小集体的利益,短期行为突出,当公司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发生冲突时,过多地考虑自身的利益和职位,缺乏大局观念和长远发展的意识。在对员工管理方面,忽视了对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益的考核。对公司文化建设重视不够,忽视对员工的经营理念、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素质教育。在“绩效挂钩”的考核机制下,基层公司业务人员和营销人员过分地注重自身的经济收入,没有把从事保险工作当作终身的事业,缺乏主人翁意识,缺乏爱司爱岗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提高保险公司经营管理水平的措施

1、强化管理意识,提高管理质量和水平。基层保险公司要提高对加强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内控管理自觉性,树立起管理是企业发展生命的观念。加强内控管理制度建设,建立起高效率的管理机制,加强电子化建设,为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和支持。具体讲,业务上要重点加强市场营销管理、核保管理和单证控制管理;理赔上要重点加强查勘定损管理和报价核赔管理;财务上要重点加强收付费系统管理;人员上要重点加强职业行为管理和考核机制管理。上级公司要加强对基层保险公司管理工作的监控和指导,确保统一法人制度的顺利执行和政令的畅通,同时建立配套的责任追究制度和奖惩措施,加强对基层公司经营管理行为的约束。保险监管部门要加强对基层公司市场行为的监督和管理,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培育有利于基层保险公司发展的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

2、加强保险队伍建设。人是生产力中最积极的因素,解决好人的问题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配备一支业务能力强、管理水平高、具有创新能力的领导班子,是基层保险公司发展的组织保证和重要基础。基层保险公司领导班子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事物,不断提高领导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才能适应现代保险公司发展的需要。要加强对基层保险公司员工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不断培养符合现代保险公司发展要求的员工队伍。加强基层保险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增强公司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倡导团队协作,倡导激励,宣扬先进,并通过分配结构和分配机制的改进,稳定员工队伍,充分调动每位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公司发展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保证。

保险公司业务举措范文第5篇

随着我国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保险业也逐步扩大对外开放的程度。十二年来,我国保险业逐步取消了外资保险公司经营保险业务的地域限制和业务范围、法定再保险分保等限制,保险业达到了较高的对外开放水平。

然而,根据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保险业对外开放的承诺,外资保险公司不允许经营机动车辆第三者责任险、公共运输车辆和商业用车司机和承运人责任险等法定保险业务。当前,我国法定保险业务主要为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以下简称交强险),2006年7月1日起施行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五条中明确规定:“中资保险公司经保监会批准,可以从事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业务”,即只有中资保险公司经审核可以经营交强险,外资保险公司不得从事交强险业务。在我国机动车辆保险业务占财产险业务的比例常年高达75%以上的情况下,外资保险公司不得经营交强险,在交强险和商业机动车辆保险业务往往组合销售的情况下,外资保险公司在市场竞争格局中具有先天的弱势地位,结果极大地制约了外资保险公司的业务规模和发展空间。

外资保险公司不得经营交强险的限制,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提升也终于近年内取消。2012年2月14日,中国政府和美国政府共同了《关于加强中美经济关系的联合情况说明》,其中明确指出:“目前中方已决定对外资保险公司开放交强险,在完成修改相关法规等程序后,将正式颁布实施。”根据2012年3月30日《国务院关于修改〈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的决定》,并自2012年5月1日起我国取消了外资保险公司经营交强险这一法定保险业务的限制,外资保险公司经审核批准可以经营交强险,从而获得和中资财产保险公司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市场地位。

截至2013年6月30日,安联保险、富邦财险、国泰产险、利宝保险、美亚保险、三星财产(中国)、中航安盟保险等7家外资财产保险公司获准经营交强险。允许外资保险公司经营交强险的业务,是我国保险业和我国市场经济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要举措,有利于中资保险公司学习借鉴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在兼顾产业安全的情况下,外资保险公司在我国当前的保险市场竞争格局下,其发展的空间和方向值得进一步地探讨,以提升我国保险行业的整体竞争力,更好地服务于消费者。

二、我国交强险和财产保险市场经营状况

我国交强险制度自2006年7月1日起实施,保监会自2009年开始公布交强险年度经营情况。由表1可知,2008年以来,我国经营交强险业务的市场主体,由26家增长到2012年的42家,其中包括富邦财险和利宝保险两家外资保险公司。安联保险等其他外资保险公司由于获准经营时间为2012年末或2013年初,故没有公布2012年度交强险专项审计报告。

2008年到2012年,交强险业务为我国保险行业带来的保费收入由553.4亿元增长到1114亿元,年均增长19.11%。但是,尽管交强险业务为全行业带来巨额的保费收入,但交强险业务由于赔付率和费用率过高而对行业利润的贡献却是负向的。五年间,除2008年度交强险实现17.6亿元的经营利润外,其它年份的交强险业务都呈现高额的亏损,2011年亏损高达92亿元,承保利润的亏损更是高达112亿元。尽管保险公司通过投资渠道获得一定的投资收益,但由于承保利润亏损过高,导致交强险业务的整体亏损幅度居高不下。赔付率和费用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当前交强险经营的困局,即如果以赔付率和费用率之和计算保险公司的综合成本率,则2009年以来我国保险公司经营交强险业务的综合成本率超过100%,由此必然导致保险行业经营交强险业务的整体亏损。

尽管我国交强险行业呈现整体亏损的局面,但是经营交强险的市场主体依然逐年增多,多家外资保险公司也积极申请交强险业务。其缘由一般认为是交强险所联系的巨大的机动车辆保险业务市场。交强险作为法定保险业务,保障额度较低,因此消费者在购买交强险的基础上往往需要购买商业车险,因而机动车辆保险业务往往由交强险业务和商业车险业务共同组成。根据《中国保险年鉴2012》,2011年,机动车辆保险原保险保费收入为3504.56亿元,占财产险业务的比例为75.89%,占财产险公司业务的比例为73.33%。因此,获准经营交强险,即可参与中国三四千亿的商业车险市场,即使交强险业务部分呈现亏损,但交强险业务带来的机动车辆保险整体保费规模,以及相应产生的投资收益和商业车险业务的盈利,不仅可能弥补交强险经营的亏损,还有可能实现机动车辆保险业务的盈利甚至公司整体层面的盈利。相反,放弃交强险业务,不仅仅放弃的是规模千亿左右的交强险市场,同时放弃了中国财险保险市场的主体。

外资保险公司积极申请并承办交强险业务,是否会导致这一法定保险业务陷入外资掌控的局面,从而影响我国保险产业安全,进而波及我国经济安全呢?笔者认为,允许保险公司经营交强险,不会影响我国保险产业安全和我国经济安全。首先,交强险作为法定险种,由保监会依法对保险公司实施监督管理。保险公司只有经保监会批准,才可以从事交强险业务。交强险实行统一的保险条款和基础保险费率,保监会每年对保险公司的交强险业务情况进行核查,并向社会公布。其次,从我国财产保险市场格局来看,当前外资保险公司保费收入所占市场份额仅为1%左右。2013年1月至8月,获准经营交强险的7家外资保险公司其保险业务占财产保险市场的份额仅为0.80%,因此,开放交强险业务带来的风险处于可控的范围内。再次,从7家外资保险公司来看,不同保险公司具有不同的经营理念和发展策略,产品结构方面也大不相同。比如富邦财险车险业务占公司保费收入之比达到59.28,利宝保险这一比例更是达到82.32%,但三星财产(中国)车险占比仅为1.91%,安联保险为2.69%。不同保险公司主营业务的差异,反映了保险公司主打产品结构及其发展模式的差异,在这种情况下,外资保险公司即使获得交强险的经营资质,也不会在短期内改变并完成经营策略的转变,不同公司的业务结构仍将在长期内呈现差异,因此外资保险公司蜂拥交强险的局面难以出现。

三、外资保险公司经营交强险的展望

2013年1月到8月,外资财产保险公司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52.83亿元,财产保险公司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4267.21亿元,外资财产保险公司在我国财产保险保费规模中所占的比例仅为1.24%,因此从总量来看,外资财产保险公司保费规模在我国保险市场中是较小的。在外资财产保险所占市场份额较低的背景下,外资保险公司经营交强险的市场定位更需清晰和准确。2013年1月到8月,人保财险原保险保费收入达到1489.38亿元,平安财险和太保财险分别达到725.20亿元和545.81亿元。由此可见我国人保财险等大型财产保险公司保费规模巨大,太保财险作为保费规模较低的大型保险公司,其保费收入已经是外资财产保险公司保费收入总和的10.33倍。同时,和人保财险等大型财产保险公司相比,外资保险公司在机构和网络方面仍存在明显差异。

我国保险市场长期呈现强者恒强的市场格局,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和太保产险三大中资保险公司居于行业领导地位,因此,从外资保险公司经营交强险乃至整体财产保险业务来看,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外资保险公司是难以和人保财险等大型保险公司相抗衡,从市场定位来看,外资保险公司经营交强险,也不会谋求行业领导者,而只能作为行业跟随者,追求企业效益的最大化。

尽管外资保险公司难以匹及大型中资保险公司,但外资保险公司从注册资本、机构设置和服务网络等方面可以比肩部分中小中资财产保险公司。例如,大众保险作为一家中小财产保险公司,拥有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宁波、安徽、青岛、福建、苏州等9家分公司。美亚保险北京、上海、广东、深圳、江苏和浙江设有分支机构。国泰产险拥有北京分公司、青岛营销服务部、山东分公司、江苏分公司、上海总公司、浙江分公司、福建分公司、厦门中心支公司、广东分公司、湖北分公司、四川分公司。因此,外资保险公司和中小中资保险公司作为行业跟随者,将会展开激烈的市场竞争,特别是在细分市场、创新产品方面,将会积极与中小中资保险公司进行交强险和商业车辆保险业务的竞争,以维持和提高外资保险公司的市场占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