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艺术审美的认识

对艺术审美的认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艺术审美的认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对艺术审美的认识

对艺术审美的认识范文第1篇

摘要 知性思维是一种概念化的思维方式,长久以来,人们忽略和低估了它在认识活动方面的作用,将它与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等同。但是,知性思维与辩证思维一样,都产生于人类的认识活动,是认识过程不可缺少的环节。在人类的审美活动以及美学的研究中,知性思维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以概念化的思维,在审美活动的主客体之间充当中介的环节,成为审美认识发展的阶梯和支撑点,对于审美活动的开展和进行、美感的形成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知性 知性思维 美学

中图分类号:B83-0 文献标识码:A

一 知性思维的合理性及其作用

知性思维是一种概念化的思维,它源于人类的认识活动。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道:“如果把我们的心灵的接受力――心灵在任何方式中被刺激时接受表象的能力――叫做感性,那么,相反,心灵从其自身产生表象的能力,即认识的主动性,就应该叫做知性。”在康德的观点中,知性是一种能够“产生表象的能力”,是一种思维的能力。这种能力通过产生主动性的认识,来把握直观的事物,即通过概念来把握感性。

长久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于把辩证思维当作一种绝对可靠的思维模式,当作进行认识活动的唯一的并且是必然正确的工具。这种过分的夸大和滥用,使得人们忽略和低估了知性思维在认识活动方面的作用。把它看成一种“简单化的、粗糙化的,即错漏百出的传统思维范式,进而把它与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划上等号予以鄙薄和弃绝。”

知性思维与辩证思维一样,都产生于人类的认识活动,是两种不同的认识方式,并且两者都是认识过程不可缺少的环节。恩格斯说,知性思维“在相当广泛的、各依对象的性质而大小不同的领域中是正当的,甚至是必要的”。黑格尔也曾经说过:“知性是一切势力中最惊人的和最伟大的,甚至可以说是绝对的势力”。

既然如此,知性思维在人类的认识活动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呢?笔者认为,是一种中介的作用。人类的认识过程,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类作为实践的主体,不断地处理着自身与自然界的关系,随着实践的发展,人的认识也在不断地发展,原本自在自为的世界也逐渐变成属人的世界。但是,人类终究不是生活在一个纯粹客观的世界里,而是生活在自身所把握到的世界中。正如现代西方哲学的语言转向所述的那样,客观世界不依赖人的意识而存在,因此存在于我们的意识之外但又存在于我们的语言之中,因为世界是通过人类的语言所表述出来的。语言,是我们把握世界的一种基本方式。同样,哲学、科学、艺术、宗教等,都是这样的基本方式,人类通过这些,将把握到的世界构成一个自身关于世界的世界图景,而这便是我们所认识到的世界。

实践的发展与历史的进步,使得人们逐步扩展与丰富自己的世界图景,加深了对世界的认识,然后又通过新的认识去指导实践,并如此往复。在整个认识的过程以及世界图景的构成中,人们总是通过某种或某几种的基本方式去把握和认识世界,于是,这些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就成为了我们与世界之间的中介,“黑格尔认为……克服客体性原则与主体性原则的互不相容,必须诉诸于把它们统一起来的中介环节――概念的世界。概念是自在的客观世界对自为的主观世界的生成,即外部世界转化成思维规定同时,概念又是自为的主观世界对自在的客观世界的生成,即以观念的形态构成思维中的客观世界。自在的自然与自为的精神、单纯的客观性与单纯的主观性统一于自在自为的概念世界之中。”

单就中介而言,它总是以一种概念体系的形式出现,没有关于某种事物的概念,这种事物对于人来讲便是不存在的,就像一个物理学家走进了化学实验室、一个哲学家面对着计算机程序一样,对一切都是如此的迷茫与无知,并且即便上述的主体能够处理自身与后者客体之间的矛盾,但在整个认识的过程中,要么主体不是作为原先的主体而存在,要不客体便不是作为原先的客体而存在的,主体终究是在相同的或者不同的概念体系的框架下,构成了对客体的此概念或彼概念的认识。

二 知性思维在审美活动中的作用

在实践的过程中,审美活动也随之进行着。劳动,使人类开始有意识有目的地改造自然界,随着认识活动的深入和发展,人们掌握并开始运用自然界的规律,进而按照自己的目的意图进行创造,并且从所生产出来的物品当中,感受到了自身的智慧与力量,感受到了美。随之而来的,便是人们对美的欣赏,即进行审美活动。美来自于实践,是实践中主体对客体进行的自身力量的对象化。因而,审美活动同样是审美的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并且它也是人的精神意识与自然界的统一。

人类在长期进行审美活动的同时,对美的理解也不断地扩展和加深,在这一过程中,关于美的概念和认识也同样在发展,这便促使着人们按照美的规律去创造、去生产,并以审美的方式去构建一个自身的美的世界图景,进而进行再认识和再创造,“概念规定作为实践的内在环节,它既是实践主体对实践客体的规律性认识的结晶,又是实践主体对实践客体的目的性要求的体现,因而它才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正是在这种统一中,物的尺度与人的尺度才熔铸成人给自己构成的客观世界的图画,才升华出人在观念中所创造的、要求世界满足自己的、对人来说是真善美相统一的新客体”,“概念作为自然与精神双向生成的中介,它既是物的尺度与人的尺度的和解,又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所以它首先是具有客观意义的主观目的性,即以‘真’为基础的‘善’的要求。这种‘善’的要求是在思维中所达到的自然与精神、客观与主观的统一,它通过概念的‘外话’、‘对象化’即外部现实性活动而生成人所要求的世界。”

在整个审美活动的过程中,知性思维所提供的概念化的思维方式,使人们形成了关于美的概念,这种概念包含了一定历史时期内的人们对美的理解,以及关于美的认识的各种范畴,也就成为了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审美的中介。因此,对于审美活动来讲:

首先,知性思维构成了审美主体关于美的概念,使得审美主体具有了逻辑先在性的前提,于是,审美活动得以进行。而概念作为人类认识的支撑点,也使人们可以从生活中发现美、认识美和欣赏美,并按照美的规律去生产。

其次,知性思维作为审美主客体的中介,在审美活动深入和发展的同时,人们关于美的知性认识,即概念性认识也不断地发展,它与辩证思维一起,作为人类认识的必要环节,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和相互否定,对审美认识的进步发挥了阶梯的作用,进而又促进了审美活动的发展。

再次,人们在进行审美活动时,主体对于美的事物的感性认识中,包含了深刻理解了的理性因素,或者说,在感悟美的一瞬间,理性被回收到了感性可以触及的地带。于是,这种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以及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共同构成了审美认识的范畴。这些范畴,如:“喜剧”、“悲剧”、“意境”、“味”等,作为概念化的知性认识,丰富了美学的思想,对审美活动和审美活动中的主体、客体及其辩证关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 知性思维在美感形成中的作用

美感的形成,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时代性的差异、民族性的差异以及个体性的差异都会造成美感的差异。但同时,每个时代、每个民族以及每个个体之间也具有很多的相似之处,这些便促成美感的共同性。而无论是差异性还是共同性,都源于人们的实践和认识活动,也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们对美的知性认识。

概念化的思维方式是知性思维的主要体现,而人们对某一事物的概念体系的形成,却又是主客相统一的、辩证的。人们在自身的历史时代中、地域范围内、民族文化内等因素下所形成的认识,总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也意味着人无法活在一个至上的世界里。从审美的角度看,人类无法获得到“最美”,而只能得到一个“相对的最美”,因为人的认识首先无法超越自己所在的时代,只能是一个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并且人的认识还在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但正是这种局限性,使人们获得了自己所在环境的美的认识,获得了一种“相对的最美”,进而拥有了自身关于美的概念,而且正是这种相对的绝对,孕育着美的新的发展与生机。

在美感形成的过程中,人们正是首先形成了关于美的片面的知性认识,然后通过这种概念化的思维来判断自己所在的时代中与环境下的美与丑。同时,随着时代和环境的变化,以及人的认识的深化,逐步发展出了新的审美观念,并且继续影响着人们的审美活动,如此往复。

四 知性思维在文学艺术中的作用

艺术是通过典型化的方式,对人类以及人类社会进行的一种集中体现。通过在文艺作品中所创造出来的典型形象,将社会中的矛盾及人的本质等问题集中表现出来,使人们在欣赏文艺作品的时候,能够深刻地获得对人生和现实世界的感悟以及美的体验。

“北德意志博物馆的墙上写着这样一句话:‘没有人,艺术便是黑夜!’确实,人最关心的是人自身,最能打动人、引导人的也是人自身的形象。文学是人学,艺术审美世界中最光辉夺目的是人自身的审美形象。在艺术变相活动中,作家艺术家倾尽全力的,正是通过创造一系列鲜明的艺术人物去建构典型的审美人格,以此来引导现实人生的审美超越,发挥艺术所具有的‘发展不追求任何直接实践目的的人的能力和社会的潜力’的功能。”

对文艺作品的欣赏,可以使人感受到美,而人类对这种美感的获得,恰恰是一种知性的。正是艺术家对自身所生活的时代的深刻的理解和感悟,才使其能在文艺作品中将这些思想性的东西保留下来,得以世代的流传。虽然,艺术家对人生和世界的理解无法超越他自己所在的时代,无法打破历史的局限性,但是,这些保留下来的作品却是那个时代的永恒,在我们进行审美欣赏的时候,这种凝固化的、知性的体验,让我们的心灵被强烈的触动,使我们如此生动地看到了曾经的历史,也感悟到了现实的世界。

“在艺术世界中探求、建构人类理想的审美世界,是一项艰巨的创造工程。这项创造工程的优劣,直接与作家艺术家审美理想的高下相关……在从生活中提炼艺术美时,作家艺术家的审美理想起着关键的作用。纯净的审美理想不仅是作家艺术家正确地反映、凝聚生活中美好事物的聚光镜,而且是作家艺术家将生活丑转化为艺术美的点金术,是作家艺术家超越历史的局限、现实的束缚,以先见之明洞烛未来审美世界的指路灯。”

由此可见,艺术家的审美理想,直接影响了艺术作品的创作,而审美理想是发展着的,但同时也受限于历史,有一定绝对化和概念化的成分,因此,每一种审美理想的构成,都有其知性的一面,都包含着艺术家对人生和现实世界的知性的理解。所以,知性思维在文学艺术的创作和文艺审美活动中,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思想性环节,同时,它为文学艺术的发展,文艺审美的发展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知性思维使艺术家在创作的时候,得以将自身的思想集中于艺术作品之中,并且也使人们在进行艺术欣赏的时候,获得了一种美的体验,进而可以深刻地感触过去、超越现实以及创造未来。

参考文献:

[1]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三联书店,1957年版。

[2] 旷三平:《知性思维的合理性问题》,《现代哲学》,2003年第3期。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

[4]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5] 孙正聿:《从两极到中介――现代哲学的革命》,《哲学研究》,1988年第8期。

[6] 孙正聿:《属人的世界》,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7] 陶伯华:《美学前沿――实践本体论美学新视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作者简介:

对艺术审美的认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音乐欣赏;审美能力;培养

欣赏音乐是一种特殊的审美享受,一种高层次的审美活动。音乐是最善于表现人们的情感,并能引起情感共鸣的艺术形式。并通过作品的艺术形象及欣赏者的审美活动来感染与教育学生,只有在丰富音乐欣赏基础知识和认知的审美能力上以情带声,以声传情,才能深情并茂,这也是体现艺术作品的价值观。

一、音乐欣赏对提高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性

(一)什么是音乐审美能力

音乐审美能力是一种美的认识和发现的能力,它是感性与理性、认识与体验、接受与创造、意识与无意识的综合统一,是人类特有的一种能力。音乐的审美能力不仅是对审美客体(音乐)的被动接受,反过来它对音乐的创作、表演、研究等主观意象都将有着极大的影响。音乐审美是音乐欣赏的深化,是艺术作品美的自然和其它美的事物时所产生的一种愉快的心理体验,也是审美功能的基本特征之一。[1]“音乐审美认识是以音乐感知、情感体验与审美心理为基础环节的认识活动。”音乐审美认识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存在形态,它也是以作为审美对象的音乐美的存在为前提的,没有音乐艺术的美,也就不会有音乐审美认识的发生。

(二)音乐欣赏与审美能力的关系

音乐欣赏是音乐审美的前提,音乐以“审美为核心” 音乐欣赏作为一个重要的表现手段与过程来培养与提高审美能力。音乐审美贯穿音乐欣赏过程的始终;音乐欣赏是实现音乐审美的重要手段。音乐欣赏是一个积极的创造过程,是对创造能力培养的过程。听觉的感性是音乐欣赏的基本条件,又是音乐欣赏的第一需要,同时理性的认识在音乐欣赏中同样具有重要地位,把握理性与感性的辨证关系,又是培养音乐审美能力的基础。

二、在音乐欣赏中如何培养音乐审美能力

(一)音乐欣赏的要素

音乐欣赏是经由听觉而实现的审美活动,在这种听觉过程中,我们作为一名欣赏者。首先要掌握一些音乐基本理论知识。在欣赏过程中,当音乐响起时,第一反应是这首乐曲的旋律好不好听。从音乐的表现形式来讲它主要包括:旋律、节奏节拍、力度速度、音色音区、调式调性、和声、复调、曲式、配器、织体。这是一首完整的乐曲所要具备的。从音乐欣赏的角度来看,它们是音乐欣赏表现手段的基本作用。

(二)在音乐欣赏中审美感知的培养

从音乐欣赏中的感知,可分为感觉和知觉。从音乐欣赏审美能力上讲,欣赏者必须通过听觉去感觉音乐,从中获得音乐美的享受,得到精神的愉悦和认识的满足。[2]“在感觉阶段中,外界的信息通过感官被主题接受,这时得到的是生动、具体的映像,但也是事物个别的、表面的、非本质的特征,谓之感性意向。”例如在某组乐器上的一个明亮的和谐的多音结合的音响。也是音乐作品与表演最后的归宿。因此,感觉的过程就是听觉在接受系统让声压通过耳蜗转化为生物电后,提供大脑识别的过程。感觉和知觉是认知运动中不可分割的两个环节。[3]“在知觉阶段中,各种具体的、片段的印象知觉的操作,如判断、分析、推理、区别、比较等,去伪成真得到知觉概念。”

(三)在音乐欣赏中审美体验的培养

从音乐欣赏是一项音乐审美活动来看,它的基本意义是从中获得音乐审美体验。音乐欣赏的对象是多种多样的,人们欣赏音乐的方式也不尽相同,但它们都是围绕着音乐审美体验这一中心来进行的。例如欣赏军乐队演奏威武雄壮的进行曲,在获得审美体验的同时还会产生振奋精神、整齐步伐的效应;欣赏女生演唱的温柔恬静的《摇篮曲》时,在获得审美体验的同时还会对婴幼儿产生催眠的效应;人们从劳动歌曲的演唱和欣赏中,即可获得审美体验,又可产生统一劳动节奏、鼓舞劳动情绪的效应。

(四)在音乐欣赏中审美情感的培养

从音乐作品欣赏中培养音乐审美情感。音乐审美情感既是音乐审美感情,首先,感情可分为喜、怒、哀、乐、是人内心活动的一种表现,在诸多艺术中,音乐是最直接表现感情的艺术。听音乐本身是一种获得作品中感情信息的过程,正如黑格尔所说的“每件艺术作品也都是和观众中每一个人进行的对话。”因此,音乐艺术是一种人与人之间进行社会交往的手段,它是用“以美诱人,以情动人”的方式,来争取听者的内心共鸣。音乐是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现实生活;它可以让我们快乐,也可以让我们忧伤;它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陶冶着人们的情操;它是世界上人们共同的语言;它倾向于主要地有时是绝对的把音乐内容看作是人们的感情和灵魂的“内心世界”的表现;它强调了音乐中最宝贵的东西——它的内容阐明了音乐与人的情感之间的关系。

(五)在音乐欣赏中审美心理的培养

音乐审美心理即是一种心理活动,对它的研究首先就得了解普通的心理先行,有了一般的心理学常识,才可能弄清特殊的音乐审美心理。人的心理过程包括认知、情感、意向三个过程。

认知是主体的感官反映客观事物特点和企图掌握事物发展规律的过程;情感指人对事物所持态度的体验,是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反映,因此具有鲜明的意识性和主观性;意向指人模糊地觉知到“需要”的一种心理状态,包括注意、欲念、动机、意图、意志等等,是人的心理感动的准备阶段。

结语

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它要求有丰富的音乐欣赏知识才能达到对艺术作品有着深刻的审美意识。审美是心灵的一种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培养,我们要遵循它的基本规律,认识和理解音乐审美,丰富自己的艺术文化修养,从艺术作品中深入地体会作曲家的艺术情感。认识音乐艺术本身就是对音乐审美认识的物化。总之要有丰富的音乐审美能力就必须加强自己对音乐审美的欣赏水平。

参考文献:

[1] 张前 王次招.音乐美学基础[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22:329.

对艺术审美的认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教学艺术 审美性 审美素养

教学具有不可忽视的艺术价值,艺术则具有不可忽视的通过教学过程体现的教育价值。教学活动和艺术活动同属人类的创造性劳动形式,教学的创造性决定了它的艺术性。

教学艺术的正式提出,首推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他在其《大教学论》一书中说:《大教学论》阐明“把一切事物教给全人类的全部艺术。”

“艺术,是人类按照美的规律创造世界,同时也按照美的规律创造自身的实践活动。艺术是人类能动的、创造性的实践力生产出来的精神产品。艺术创造的目的,主要是实现它的审美价值,它要满足的是人们心灵的渴求和精神上的需要,要唤醒的是人们超越美学贫困的自创力。”(孙美兰,《艺术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1)所以教学艺术的本质特性也必然是审美的,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意识形态和生产形态。教学艺术活动必然要按照美的规律去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教学艺术活动必然是能够真正体现美的活动,必然是师生高度追求美的活动。所以,审美性是教学艺术的核心。没有教学美的存在,没有使受教育者在教学活动中获得真正的美的享受,就谈不上教学艺术的体现。

一、教学艺术的审美性

教学艺术的审美性,是指教师自觉地运用美的尺度去指导教学活动,一切教学行为都渗透着美的形象、美的情感、美的趣味和美的创造,使教学本身成为审美的对象,学生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欣赏美、体验美,在学习知识、获得能力的艰辛中始终伴随着教学艺术美的享受,从而具有轻松愉快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

(一)教学艺术的审美性使教学具备了神奇的综合魅力

教学艺术具有激情夺魄的魅力,这是教师有意识地按照美的规律和原则进行教学的结果。这就使得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本身成了审美的对象。教学艺术美的最大特点是对人心灵的影响。面对充满浓郁的美的气氛的教学活动,学生会沉浸在具有艺术魅力的教学活动之中,在体味教学的艺术影响的同时,默默地接受着新思想、新道德、新知识、新情趣。由此,他们的视野拓宽了,人生的台基加高了。他们在欢愉的心境中开发了认知、记忆和思维、想象的心理机制。虽然他们对教学艺术美的心理反映各异,但从教师的富于哲理的又饱含艺术趣味的教学中,激发了学习的兴趣,明确了人身的价值和自身的责任。他们与学习建立了和谐的关系,学习的目的明确了,愿望和信心都增加了。正如有人所说:听上海特级教师于漪的语文课,知识会像涓涓的流水,伴随着美妙的音律,流进你的心田,潜入你的记忆。她的学生也说,听于老师的文学课是一种美的享受,一堂课往往几年、十几年不忘,它不光影响着自己的审美观念的形成,而且对自己的品德的培养,未来工作的选择,都产生积极的作用。这正形象地说明了,教学艺术的审美性使教学具备了神奇的综合魅力,给学生带来了审美感受,并引发了学生心底的审美效应,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教学艺术的美是内在美和外在美的有机统一

教学艺术的内在美主要是教学本身的各要素具有科学美。科学美来源于自然美,但它不是指大自然的美的景色,而是指潜藏在感性美之后的理性美,并为理智所能领悟的自然界内在结构所显示的和谐、秩序、简单、统一的美,是审美者通过理解、想象、逻辑思维所体验到的美。教学各要素的科学美主要包括教学内容的清晰性,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之间的逻辑关系的清晰性。我国学者提出的审美化教学论认为,要使教学内容逻辑清晰化,必须首先使教学内容知识点清晰化。教学内容的知识点就是该学科知识体系中的理论逻辑基础,即概念或原理。教学活动中的不成功的例子,多数是由于呈现的知识结构不尽合理而造成的。教学活动中概念的教学不到位或者概念之间的关系阐述不清晰,学生就难以在头脑中形成完美的逻辑图式,因而就难以顺利地完成信息的逻辑加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也就无法调动起来。教学内容的逻辑清晰化除了一门学科的概念之间的联系外,教师还要注意不同学科知识之间联系的清晰化。另外教学艺术的内在美还应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之间的逻辑关系的清晰化。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孤立地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实施教学方法或形成教学评价。

教学艺术的外在美主要指教学表达的形式美。诸如诙谐幽默,抑扬顿挫的教学语言美;层次清晰,简洁明快的板书板图美;水到渠成,天衣无缝的衔接自然美;有张有弛,劳逸结合的教学节奏美;起伏有致,疏密相间的课堂结构美;启发诱导,虚实相生的教学方法美;突破时空,回味无穷的教学意境美等等。

思想家、教育家孟子曾说:“充实之谓美”。可见,教学艺术对美的追求不应流于形式,只有以内在精神美为根本追求,将内在美与外在美有机结合起来,教学艺术才会焕发出整体美的风采。

(三)教学艺术的审美性与教育性是紧密结合的

审美观因人而异,不同的人对美的认识不同,因而其审美情趣也就大不相同。所以每个教师都会有自己的教学审美观。有的教师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只看到教学活动的教育价值,而忽视其审美意义。在他们看来,除文学、美术、音乐等传统的美育学科外,其它学科的教学基本上与美无关,无美可言,这是一种狭隘的教学审美观。有的教师则正好相反,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片面追求美的成分,为美而美,不考虑教学的实际效果,这是一种唯美主义的教学审美观。教学艺术的审美价值与教育价值应当是有机统一的。离开了教学艺术的教育价值,其审美性就没有生命力了。因为教学艺术的审美价值仅仅是充分地发挥其教育价值的有效手段。所以,审美价值不过是教学艺术存在的必要条件,没有它就难称其为教学艺术,而有了它,也未必就是教学艺术。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曾经指出:一堂课之所以必须有趣味性,并不是为了引起笑声,趣味性应该使课堂上掌握所学材料的认识活动积极化。教学中的趣味性应该引导学生去研究问题,而不是诱使他们把问题撇在一边。

二、教师的审美素养

教师的审美素养由教师的审美观和审美能力两方面构成。

(一)教师的教学审美观与教学艺术的审美性

教师的审美观在教学领域内具体表现为教学审美观。所谓教学审美观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关于教学美的理性认识,是对教学审美现象的基本看法和观点。其主要内容包括教学审美趣味、教学审美理想和教学审美标准。教学审美趣味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各种具有审美性质的事物和现象所表现出来的主观偏好和兴趣,它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教师审美能力的发展水平,反映了教师的审美修养和审美经验所达到的程度。教师审美理想指的是教师对美的教学境界的一种观念和蓝图,它体现着教师进行教学艺术创造的目标,激励着人们追求和创造教学艺术的热情,吸引着人们为创造更加美好的教学而努力。教学审美标准是衡量和评价教学现象的美丑及其审美价值高低的尺度。教学审美标准是客观存在的,作为教学审美过程中的理想因素,它是教学审美主体对教学审美客体的能动反映,是由教学审美经验上升到教学审美理想的结果。教学审美标准为人们的教学审美实践所规定,又不断受到人们的教学审美实践的检验和修正。一般说来,每个教师都具有自己的教学审美观。作为教学艺术创造的主体,教师的教学审美观直接影响教学艺术创造的性质和价值。正确而高尚的教学审美观对于教学艺术美的创造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和促进意义;反之,错误而庸俗的教学审美观则会阻碍教学艺术美的创造和发展。

(二)教师的审美能力与教学艺术的审美性

审美能力即人们感受、鉴赏乃至创造各种美好事物并将之表现出来的一种能力。作为人类独创的教学活动,其各个要素以及各个方面都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内容,所以,教学领域理应成为充分展示美的重要场所。作为审美主体的教师能否发掘、展示这多姿多彩的美,关键在于他们是否具有较高的审美能力。如果缺乏起码的审美能力,就会对教学中美的事物、美的现象无动于衷,或熟视无睹,或充耳不闻;而如果具有较高的审美能力,则会经常以艺术的态度对待教学,以审美的眼光观照教学,从而易于发现教学中的丰富多样的美。教师的审美能力还直接影响到教学艺术的创造。优秀教师与一般教师的重要差别,可能不是他们所具有的知识、技能或道德水平,而在于他们的审美能力。在优秀教师的教学中,往往都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美的资源,他们都能充分地发挥其作用,使学生在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和陶冶品格的同时,还能获得精神的愉悦和美的享受。

综上所述,教学艺术美的创造与教学艺术水平的提高都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审美素养。而教师审美素养的提高与完善则有赖于后天的审美实践活动。十九世纪法国伟大的雕塑家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所以,对于提高教师的审美素养来说,最重要的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直接感知美的事物,接受美的陶冶,进而积累有关美学知识,使自己对美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从而达到不仅能够欣赏美、领悟美,而且能够创造美的境界。

参考文献:

[1]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2]孙美兰.艺术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1.

[3]李宇升,张谦.教育艺术比较论[M].天津大学出版社,1998.8.

[4]李如密.教学艺术论[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9.

对艺术审美的认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美术;审美;审美能力

美学的价值就在于使人通过欣赏、感悟来理解一件物品、一个人甚至一个事物所给人带来的愉悦感。站在美术的视角来说,美的形式有很多种,用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划分出不同的标准,最一般的标准有:外在美即形式美。内在美包括意境美、思想美。什么才是美学欣赏的能力最一般的要求呢?是审美能力,唯有审美能力,才能明白如何去欣赏事物。但审美能力所包含的要素很多,这既需要建立在美学的认识上,也需要对哲学等理论有一定的掌握,才能明白如何正确地审美,审视事物的角度以及认识事物美的所在。

1 审美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审美能力的培养对提升人们欣赏美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这同样也是美术教学培养目标之一,通常来说包括两部分,一是意识审美感受能力的培养,就是指感受美的能力。二是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即审美不仅仅停留在以往的视角上。审美能力的培养具体包括三个层面:第一是基础,这就是要对事物从美学的角度进行赏析。第二个是提升能力,也就是对事物的认识包括生活中人、事等提升到哲学理论的高度。第三个就是回归,回到最原始的地方,对需要从美学角度欣赏的事物重新认识。美的事物范围很广,既包括一切的客观实在,世界上的种种实物,同时也包括人们的一些想法。但是,对美的理解,一般说来就是能使人感到舒服、愉快的事物。审美是主观性、随意性非常强的,人们经历不同,对美的评判标准也因人而异,不能一律评判。当人们对事物的美丑做出价值评判的过程就是审美的过程,这通常会受到时代背景、文化环境、个人经历以及文化程度等因素的影响。

2 审美能力培养中的问题

既然审美能力对人们生活、生产等有如此重要的作用,但在审美素质培养方面的现状却并不乐观,问题很多。在校园中,可能是多元文化的冲击,很多学生没有正确的审美价值观,美丑不分,颠倒美丑,当前很多学生盲目模仿影视人物或动漫作品中的形象,并以此为荣,审美能力岌岌可危。

一是学校教育审美能力培养重视程度太低。教师进行美术教学过程中,忽略审美能力的培养,单纯地教书本知识,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强调绘画能力的培养,学生仅仅是在学怎么才能画得更像,而不是如何才能画得更好,缺乏创造性与想象力的培养。在技能培养方面,单纯的教给学生简单的绘画技巧,缺少必要的基础知识和绘画对象的历史背景的介绍,学生完全不明白一幅画背后的故事,更不能理解画家当时画此画的目的与心境,错失了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机会。由此可见,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对审美能力培养的重视与否关系到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状况。二是学校美术教学资源太少。由于应试教育这个大的社会背景的影响,大多数学校对美术教学并不重视,美术教学资源的缺乏,使美术课上的教具单一,美术教材中需要的材料缺少,学生缺少必要的画具,这严重影响了美术教学,更不用提美术对审美能力的培养了。班级授课对审美能力的培养会产生限制,教育要求整齐划一,不准有个人的想法,束缚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三是学生的美术知识的缺乏。大多数学生对于美术作品中的线条、色彩、立体感等元素并不了解,很少能通过对美术作品形式美的感受,来理解一件作品,不能从整体上感受自然事物与艺术作品的美。四是美术价值目标培养的欠缺。美育能使人对事物的认识充满感性而不单单是理性,只是对事物的认识有数字、概念,使对人生的认识更全面。然而当今美术教育中对美术价值目标的培养,很多学校,无论什么阶段都很少重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影响恶劣。

3 美术对审美能力培养的作用

美术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绘画技巧,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由于学生对作品的认识不同,每个人对作品的评价就会不同,这就要在美术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对他人评价要接受,要理解。与此同时,培养学生审美内化能力,审美趣味的培养对学生的要求是最高的,这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才能够达到。内在的审美能力的培养包括:学生的注意事物的能力、感受作品美的能力、想象力等。美术需要教师按照美术教学的要求,对学生的美术基础了解的前提下,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学生进行美术教学,在传授美术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审美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使他们在对美术了解的基础上,能够运用他们自己的审美标准,对美术作品进行评判,不断对自己的审美反思,使观察力、思考力、表达能力得到完善,使他们的情感体验具有审美性,树立崇高的精神理想,并陶冶学生情趣和情操,培养他们追求美、欣赏美的能力。

4 美术对审美能力培养的途径

(1)审美标准多样性的培养。在美术教学中,首先需要培养学生对事物外在美的评价能力,然后培养学生进一步在更专业的角度对事物评价的能力。培养学生审美态度,关键要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经历,自己对事物审美的定义,建立自己的审美标准。能够与外界相联系,并能够根据作品的历史背景、文化背景等进行批判性的审美。在美术教学中要注意相关文化背景的介绍,能够让学生理解文化内涵,同时扩大学生的艺术知识面,注重美术基础知识的讲授,这些都是增强学生审美包容力的一个有效途径。所以,要重视美术鉴赏活动,通过讲述作品的含义与欣赏作品的资料,提高学生的审美包容力、理解力。

(2)激发学生的美术兴趣。以往的美术教学一般只是传授基本画画技能,忽视欣赏课中对作品的欣赏,学生锻炼的机会缺少,审美能力培养从何谈起。我们知道,兴趣可以使我们热爱某一活动或者某一事件,如果学生能够对美术有浓厚的兴趣,那么他就能在美术学习中体会到美术的乐趣,更容易理解审美的意义所在。

(3)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审美。首先,学生需具有审美自由的观念及能够包容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不同的看法,认识到艺术是审美意识自由的形式,因而艺术的形式是多样的,学生需具有创造性,不受具体事物的束缚,使自己的审美意识能够自由。其次,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每个学生想象的作品都不一样,能够根据自己的作品形成的审美评价也就不一样,所以要创造性地审美。最后,要教育学生具有超越意识,即审美艺术不要局限于现实生活。

(4)提高学生鉴赏作品的能力。有人认为美术评论是美术评论家的工作,这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作用不大,事实上并非如此。学生在对美术作品评价的过程,对美术作品的着墨、色彩甚至是内容都有一个感受的过程,同时审美能力的提升也是显然的。教师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给学生提供一个能够表达自己的机会,经过不断训练,学生对美术作品评价的能力就会有大幅度提升。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途径不仅仅局限于以上几点,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时,要充分发挥美术的作用,利用美术与审美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对美的事物欣赏、评价的能力,有正确的审美价值观,对事物做出合乎常识的审美,这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认识世界的能力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对艺术审美的认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美术 教学 审美

美术课程是“具有人文性质”的课程,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美术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如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呢?

一、提高审美能力的意义

l、提高审美能力,可以帮助一个人形成一种抵制丑恶、向往美好的心灵,使自己的格变得高尚优美,并陶冶其情操。如果一个人审美能力低下,那么他就丧失了基本的辨别美丑的能力,就会容易受丑恶现象的影响,不利于其形成高尚的健康的心灵。

2、通过提高审美能力,可以加深其对审美的认识,准确把握审美的标准,正确理解审美判断、审美趣味、审美思想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对一个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可以帮助我们在审美的过程中准确把握事物的内在本质。

3、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感及培养我们的兴趣爱好,帮助其营造一个良好的精神上的家园,使其在学习中得到精神的放松,从而提高其心理素质,缓解压力,提高学习效率。

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的策略

1、了解初中学生认识过程的发展

1)感觉的发展。

在初中,各个学科和各个活动都要求他们具有更高感觉和知觉能力,所以他们此方面会发展很快。首先少年的视觉感觉性不断提高,区别各种颜色和色度的精确度不断增加,比小学阶段区别色度的能力要高出60%,有时超过成人。这为审美教育的深层展开作好了准备。

2)知觉的发展。

初中阶段空间知觉的长足进步,对美术欣赏是个很大帮助,两者相互促进。观察力的发展表现在观察活动更有目的性、计划性和系统性。

3)注意力、记忆力有了新的发展。

4)思维能力。抽象逻辑思维日益占主导地位,具体形象思维仍起很大作用。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有了显著的发展,但还是容易产生片面性和表面性。

5)言语表达能力有了进步,但往往不够成熟。只有对初中学生学习活动的发展和认识过程的发展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才能保证教师的教学活动更科学,更符合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

2、正确认识审美教育,践行审美教学

审美教育在中学教育阶段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它具体是指通过形象塑造,熏陶学生,启迪感染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的灵魂。正所谓: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美术教学,与审美教育有着不解之缘。将美育渗透到美术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获得美的感悟,受到美的熏陶,使学生在心理上更加成熟,人格上趋向完美。但是,教师应如何在教学中渗透美育呢?笔者认为“学生审美能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在感受美、鉴赏美的活动中对审美对象的感知力、理解力、想象力、联想力等心理活动;一是学生在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活动中形成的各种能力。”这就为我们的美育教学指明了方向,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精心挖掘教材中的美,引导学生品味和欣赏美,让学生得到美的熏陶,增强美的享受,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初中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与审美观正处于萌芽阶段。我们都知道,美术的实践性很强,学生只有通过自身的实践才能够实现审美能力与艺术素养的提高。因此,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我们作为新世纪的教师,也要本着对学生、对自己负责的态度,做好自己应该做的工作。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美术教师要通过各种各样的美,如艺术品的美、生活的美、世界的美,来帮助学生感受、体会美的规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感官去感受美。

4、建构完善的审美心理结构

学生在上美术欣赏课时都有一个对艺术的认识和理解过程,最初是从他们个人的角度开始的。他们觉得画得“像”的就是好;而有些画得不“像”的作品就看不进去,而有些画得不美的作品却初教师当成世界名画加以介绍。例如,当我们在欣赏法国画家马蒂斯的油画时,有的学生觉得他的画从形象上相当不像,更与野兽派中的野兽二字沾不上边,还有立体派的毕加索的画,同学们一开始接受不了,我们应该把这些画派的发展及艺术主张介绍给学生,他们也就会慢慢适应。而我们有欣赏清朝画家朱耷的花鸟时,会觉得他的画大都奇特怪诞,就给人“不美”的感觉,如你把他所处的社会背景及身份介绍后,就会发现这位既“哭之”又“笑之”的画家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往往是一种孤独、冷漠、高傲和对现实强烈不满的情绪,具有强烈的艺术个性。学生也会慢慢理解他的画。通过这些反差,学生会渐渐发现艺术作品并不是单纯以画得像不像做标准,如画得像就好,还不如直接用照相机去拍摄。有了这些思考后,学生才会关心艺术到底是什么。

教师不要从理论上空洞的介绍艺术,应当从上而下地将美学重艺术的不同观念在不现作品中介绍给学生。在引导学生欣赏具体的美术作品时,应该注意选取不同理念的作品,使学生认识到在艺术史上这些观念并存的局面,从而拓宽他们的思路和眼界,而不要把学生框死在一个固定的欣赏模式里。

我们提倡的素质教育,就要塑造学生的完美人格。教师就是要用人类艺术精品和大自然的美,社会的美,帮助学生提示出美的规律,打动学生感官,从而培养学生完善的审美心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