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库存管理问题及对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供电企业;物资;库存管理 措施
中图分类号:F426.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7-0162-01
在供电企业,物资计划管理是指物资管理部门组织和管理物资的需求申请、集中采购、平衡分配等各项经济活动的重要手段。物资计划管理是企业物资管理的首要环节,从计划源头入手,加强企业的物资计划管理,采取多种措施,发挥集中采购优势,做到节源节流,降低企业成本,从而达到增加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物资管理,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本企业所需物资的采购、使用、储备等行为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而物资库存管理作为企业物资管理中最主要内容,它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供电企业生产物资的供应。物资库存管理是指服务于生产而进行的一系列有关仓库活动的管理和技术工作所实施的计划、组织、协调、监督等各项活动的总称,它是研究仓库活动方法和规律的一门科学。
1 企业库存管理的重要意义
加强企业物资库存管理,对于保证物资供应,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1)库存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库存管理是物资流通的具体形式,同时也是实现物资价值和使用价值的重要手段, 没有物资的运输和仓储就没有产品价值的实现,实现企业利润也就毫无保障。因此,在企业管理实施的具体过程中,加强库存管理,对于提高企业整体的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库存管理是保证企业生产过程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企业的生产是对原材料的加工改造, 因此必须要按质、按量、准确、及时地向生产部门供应物资,没有科学的物资管理是很难实现的。因此要想做到物资储备数量合理以及物资供应的顺利连续,就必须对仓库活动进行科学的管理,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生产的正常顺利进行。
(3 )库存管理是保持物资价值和使用价值的重要手段
物资在处于储存阶段可能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其价值和使用价值遭到损失,所以,要保管保养好储备物资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就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方法来保证储备物资不受损害,保证物资的质量。
(4) 库存管理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保证正常生产供应的前提下,合理储备物资,节约企业储备资金,加速资金的周转;另一方面,科学保管,采用一切有效的方法,减少物资的丢失和浪费,从而降低物资储存费用。因此,加强库存管理,实施科学保管与储备,努力提高企业库存管理工作质量,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又一重要手段。
2 库存管理的基本环节
物资库存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有物资接运、验收、入库、出库等一些基本环节,这些基本环节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库存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及工作质量好坏。因此加强各个环节的管理,是搞好库存管理的前提。
(1) 物资接运
物资接运工作,是指物资部门收到采购等有关部门的物资到货通知后,及时做好准备工作,把到货的物资及时有效、完整无缺地接运回来的一项业务活动。在接运过程中,应减少甚至避免出项各种差错,在确保物资质量的前提下将物资顺利组织入库。物资接运工作主要包含有接运准备、接受理贷及办理交接等内容。
(2) 物资验收
物资验收工作是保证物资质量的重要环节,它是对物资的外观质量、数量及相关技术资料、凭证和物资标志等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检查,以确定物资是否符合合同要求的一项工作。它主要包含验收准备、核对文件、实物验收及做出验收报告这四个方面的内容。
(3) 物资出入库
物资入库业务管理是指根据物资入库凭证,在接受入库物资时所进行的计划、组织等各项业务活动,它的主要内容是建立入库物资的明细账,保管卡片和物资技术档案。而物资出库业务管理则是指仓库根据出库凭证, 将物资发放给所需各单位而进行的各项业务的活动,它是物资发运阶段的开始和物资储存阶段的结束,它的业务程序主要有核对出库凭证、备料、复核查对、清点交接、清理销账等基本环节。
(4 )物资的保管保养
物资的保管保养,是指仓库根据各种物资不同的性能特点,根据实际情况,对各类物资进行不同的保管和维护保养以确保库存物资质量的一项工作。在库物资的保管保养关系到物资数量的准确和质量的完好,因此,物资的保管保养是企业库存管理的中心内容。
3 加强库存管理的措施
物资仓库业务的管理涉及到对物资产品的出入库、存放、保管、核查等多种复杂的管理工作程序,所以企业库存管理工作既是技术性的管理,同时又是经济政策性的管理。做好物资库存管理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点措施:
(1) 做好物资的质量验收,保证仓库物资的质量安全
质量验收包含对物资外观及内在质量的检验,企业加强物资质量验收,可以确保到货物资质量符合规定要求,防止质量不合格的产品入库。管理人员在检验好后还应做好检验记录,认真填写物资检验记录单,对不符合要求的物资坚决不予入库。
(2) 根据物资的类别和性能特点,分区分类管理
仓管人员根据仓库内各库房、货场的容量及建筑结构情况等具体条件,结合物资的类别和性能,确定仓库每一片区域存放的物资种类、数量,且应分区分类编成目录并绘制平面图,以便于物资的管理。
(3) 定期进行物资检查和盘点
作为储存和供应物资的仓库,肩负着繁杂的物资的出库和入库业务,再加上储存物资品种种类繁多,规格复杂,所以为了确保各类物资数量的准确无误、保持账卡物不出错、质量可靠,库存管理人员就必须对在库物资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盘点。
(4) 切实做好库存管理的工作考核企业应制定和完善一套能够衡量库存管理工作状况的指标体系,用以正确评价、考核库存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提高企业库存管理水平。
(5) 加大科技和资金投入
例如采用由高层货架、有轨巷道堆垛机、出入库输送机系统、自动控制系统、计算机库存管理系统及周边设备组成的自动仓库,通过对最新库存管理产品的使用,提高物资流通的效率,从而达到增强企业物资出库管理水平的目的。
(6) 加强库存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提升库存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保管员除了具备必须的业务知识外, 还要拥有现代管理知识,熟悉库存物资的属性,通晓现代仓储物流理论并不断应用和实践。同时企业应为员工提供各种讲座、交流、技术培训等活动的机会,让员工在丰富的业余生活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达到提高企业库存管理的目标,为企业正常生产创造条件,提高企业竞争力,最终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发展。
(7) 物资管理的意义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本企业所需物资的采购、使用、储备等行为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而物资库存管理作为企业物资管理中最主要内容,它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供电企业生产物资的供应。物资库存管理是指服务于生产而进行的一系列有关仓库活动的管理和技术工作所实施的计划、组织、协调、监督等各项活动的总称,它是研究仓库活动方法和规律的科学方式。制定物资计划遵循的基本原则是:要依据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所确定的方针、政策和任务;要坚持计划的科学性,做到积极、准确、可靠、留有余地;要统筹兼顾,全面安排,保证重点,照顾一般。
参考文献
[1] 陈新.供电企业库存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J].商业经济,2009,339(12):48-50.
论文摘要:对煤炭企业仓库管理中存在计划管理准确性预见性不强,物资储备不够合理;估价入账太多,人员业务水平有待提高,库房办公条件有待改善,提出了提高计划的准确性,合理储备物资,调整库存结构,做好估价工作,提高人员素质和业务水平,改善办公条件,办公室与库房分开的改进方法及对策。
Key words:storage management; stock management
Abstract:Has the plan management accurate foresight to the coal enterprisestorage management in not to bestrong, the material reservesinsufficiently are reasonable; The estimate deposits too many, thepersonnel voca-tional level waits for the enhancement, the storehousework condition waits for the improvement; Proposed theenhancementplan accuracy, reasonably stockpiles the commodity, the adjustmentstock structure, completes theestimate work, improves the personnelquality and the vocational level, the improvementwork condition, theof-fice and the storehouse separated improvement method and thecountermeasure.
0 引言
煤炭企业生产所需物资数量巨大,种类繁多,采购及库存管理的控制环节也很多。由于煤炭企业生产对安全要求的特殊性,使物资供应责任重大,质量性能等稍有疏忽就有可能造成人员和财产的重大损失。为做好物资供应,确保生产正常进行,采购、验收、保管、发放等都必须环环相扣层层把关,其中仓库管理是物资管理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仓库是企业存储和保管物料的重要场所,库房管理是企业物流管理的核心工作。库存控制水平代表了一个企业总体的管理水平,高效的库存控制管理是企业经营革新、降低成本的重要一步,如何改进与提高库房管理水平,对企业保证生产供应、节约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具有现实意义。因此应按照科学管理原则对物料进行整体计划协调和控制。
1 仓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计划管理准确性预见性不强
格型号和数量不够准确,对一些物资的消耗没有预见性,往往造成供货提前期不准,采购量不准,导致提前或延期交货,造成物资积压或者影响生产。
1.2 物资储备不够合理
库存控制是企业物资管理核心之一,目前企业在库存控制方面存在两种现象:一种是企业的库存量过大,有的物资早已淘汰,超储积压,占用大量库存资金,也为盘点、清理、对账等工作带来不便。另一种是库存短缺,影响到企业的生产,增加急用料,使物流成本上升。
1.3 估价入账太多
估价入账是货到票未到时,为正确反映材料消耗的一种记账方法;但现在厂矿单位签订合同协议或新品种物资要归类编号,影响发票单据的及时开具,造成大量估价材料,给仓库保管员和财务部门造成大量的重复劳动。
1.4 人员业务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大多数厂矿库房已引进库存管理软件,但由于生产单位的材料员和一些保管员学历和业务水平较低,缺乏专业的库房管理知识和计算机技能,导致计划批料领料还不能正常进行。
1.5 库房办公条件有待改善
厂矿很多库房还没有独立的办公室,保管员的办公室就设在仓库里,一些胶皮塑料等散发出有毒有害的物质和难闻的气味,久而久之对保管员身心造成伤害,挫伤劳动的积极性。
2 提高仓库管理水平的对策
2.1 提高计划的准确性
加强物资需求计划管理工作,提高采购效率。从物资供应部门的内外两方面着手,提高计划的准确性、及时性和规范性。一是建立物资计划例会制,督促各环节及时处理计划、接收反馈的信息、协调解决出现的问题。二是要求业务人员加强物资计划工作,明确职责,确定相应的程序。接到物资需求计划后,物资供应部门在了解需求特点的基础上,保证确定性需求的及时供货;并结合库存情况设定安全库存来应对储备需求,主动对接,及时落实货源,确保物资供应。
2.2 合理储备物资,调整库存结构
对于任何企业而言,保持一定的库存是非常必要的。合理库存可以使企业整体运作变得更为高效顺畅。若库存控制管理不当,将会给企业带来缺货率高,补货不及时,库存周转不灵,或者无效库存多,资金积压,增加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给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带来影响。因此,对库存进行有效的控制管理,合理安排物资品种和储备比例尤为重要。
2.2.1 建立对于多方有效的管理机制
对于多报不领或以领代耗的情况,应由用料单位和物资供应部门的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建立一个对于多方都有效的约束管理机制。对于出现的缺货、或者库存物资过多的问题,不仅仅追究某个部门的责任,其他部门相关的人员也应承担责任。否则用料部门多报计划,物资供应部门全部采购,无法彻底解决库存居高不下、物资供应部门的仓库与用料单位的小库并存的问题。
2.2.2 供应与需求更紧密地联系
物资供应单位与需求单位需要更紧密地联系起来。物资供应部门应多了解用料单位急用还是备用,具体什么地方用,用料单位应多了解库存有多少,有没有代用物资,有保障的供应时间长短等,减少供需过程中的脱节和超额采购问题。充分利库,发挥库存物资的作用,尽量提高库存周转率,减少报废。
2.2.3 及时处理库房里的积压呆废料,减少资金占用
物资供应部门应经常对库存需要进行调整,对于多年不动的物资、超过使用年限的物资进行处理报废。积压物资的处理应形成制度化和常态化,及时消化企业的不良资产,为企业减负。
2.2.4 充分发挥仓库在库存控制中的作用
不能以传统的认识认为仓储只是存储物资的场所,实现对物资收发料动态管理,对仓储物资动态、周转天数等进行统计,及时反映物资收发存动态、超储、积压和不合理库存物资信息,有利于库存资金分析,优化库存结构,加速资金周转,为决策提供依据。
2.3 做好估价工作
估价入账给仓库和财务部门都带来了不必要的存放劳动,而且会造成企业提供的会计和财务数据不真实,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供应部门接到物资申请计划后,组织货源签订合同,审计科和分管领导及时审批,保证合同及时生效。对于没有物资编号的新型物资或土产杂品等,及时申报及时编号。相关科室紧密配合,加快各个环节的运转,以保证物资到货时及时取得发票,减少估价物资。
2.4 提高人员素质和业务水平
随着库房步入电子化专业化管理,对库房管理人员也提出更高的要求。保管员除了具备必须的业务知识外,还要拥有现代管理知识,按照生产与运作的管理知识,通晓现代仓储物流理论并不断应用到工作实践,熟悉库存物资的属性,应用6S进行库房现场管理,及时准确提供数据,充分发掘库管物资的经济潜力,实现仓库管理新的飞跃。因此,要定期对库房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并制定激励措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2.5 改善办公条件,办公室与库房分开
管理层必须提高对库房管理的重视,经常深入库房工作第一线,关爱员工,给库房配备必要的硬件设施,把办公室从库房中独立出来,尽量减少库存物资是有毒有害气体伤害员工身心健康,使员工在干净舒心的环境下愉快地工作。
[关键词]水库 管理 问题 对策
一、小型水库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1.工程设施方面
小型水库工程的主要任务是为农田灌溉用水服务。小型水库主要水工建筑物有挡水坝、溢洪道、放水涵(闸)管和灌溉渠道等,现就其存在的问题分别作一简述。
(1)小型水库挡水坝,一般是均质粘土坝,标准较低,一些小(二)型水库没有进行设计就进行施工,工程设施建筑物没有达到相应的级别标准。如挡水坝高度或坝顶宽度也不够,坝的坡度较大,坝坡稳定安全系数低。相当一部分小型水库的坝基清理不完整,缺少反滤碓,坝基渗漏较大。坝体与两岸的山坡交接处,没有排水沟,山坡集水冲刷坝体。坝的上游坡面没有块石或混凝土块护坡,受水库风浪冲刷,下游坝坡也没有草皮护坡。
(2)小型水库的溢洪道,一般为开敞式宽顶堰溢洪道,在原山坡开挖而成。经长期的运行使用,有些两侧没有导墙、底板没衬砌的溢洪道,大部分均被破坏;而有导墙和底板的也被冲刷损坏。另外,溢洪道宽度不够宽,设计泄洪流量小,溢洪道堰顶高程与坝顶高程的高差偏小,遇到特大暴雨时,水库最高水位几乎接近坝顶,严重影响大坝的安全运行。
(3)放水涵(闸)管分为斜涵管(或放水闸)和平涵管。涵管一般为方形浆砌体结构,经过40多年的运行使用,大部分小型水库涵管都漏水严重,渗漏水不断带走或冲刷孔洞周围的坝体土质,造成坝体有空洞,最后形成坝体塌方。
(4)小型水库灌溉渠道大部分是沿地形开挖而成,多为自流灌溉农田。渠道普遍没有进行防渗处理,渠道渗漏水量大,加上农田灌溉用水多采取漫灌、串灌、渠道间歇供水,边坡塌方沉陷较多,使渠道淤塞严重,渠道水有效利用系数低。
2.工程管理方面
传统水利工作下的水库管理主要针对人为建造的工程部分即水工建筑物及其配套设施的管理。管理范围小,管理面窄。这反映了重工程轻资源的实际。传统水库管理还存在着重更改大修,轻检查养护。现代水库管理,就是在总结以往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展望发展,重新制定管理职责,管理范围,管理方法,管理标准,从而逐步实现水库管理的现代化。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体制与经济体系发生了根本变化,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职能也发生了变化。用水对象由原来的农村集体单位变成了个体农户,水库运行管理维护费用要靠收水费来维持。要向习惯于无偿供水的农户收取水费和派工维护工程变得非常困难,这使得一部分水库的运行管理机构和人员要撤并,水库变成无人管理或兼管状态,一些水库设施遭受人为破坏严重,难以发挥水库工程应有的工程效益。
3.水利工程的对外交通和通讯方面
小型水库多建于山区,远离交通干线,建库时的进库道路多是不上等级、路面狭窄、坑洼不平、弯多坡陡的临时道路。经过40多年的使用,一些水库原有道路也不能通车,即使能通车,遇到下雨也是路面泥泞,边坡塌方,车辆无法通行。目前绝大部分的小型水库缺通讯设施。如果水库出现险情,交通和通讯又不畅,容易贻误抢险时间,将产生严重后果。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1.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
(1)对坝高、坝顶宽不达标的小型水库。对坝高不够,坝顶宽偏小的小型水库,要根据水库工程级别,重新进行水文计算,复核设计洪水,确定坝顶高程和坝顶宽。对于坝坡要按规范规定和坝坡稳定计算,确定坝的坡度及护坡结构。
(2)关于溢洪道欠宽的问题。溢洪道欠宽的,要按校核洪水的最大泄洪流量,确定溢洪道宽度和最大过水深度,以此来确定溢洪道宽度;溢洪道未衬砌的,要进行衬砌,保证溢洪道安全泄洪,以保大坝的安全。放水斜涵(闸)管和平涵管漏水的,根据各水库工程的特点,采用相应的处理方案,进行防漏防渗加固,漏水严重的要重建。
(3)土坝的防渗加固。土坝要进行坝体抗滑稳定分析复核,注意检查不均匀沉陷和裂缝出现;对于坝基渗漏大、坝体填土质量差的水库,要进行坝基防渗灌浆和坝体固结灌浆处理。
(4)灌溉渠道防渗处理。主、支灌溉渠道一般应进行渠道防渗,以减少水量损失、提高渠道水利用系数、缩短放水时间及节约水量来确保灌区用水。目前灌溉渠道防渗可以通过政府、水管单位投资和灌区受益农户投工投劳来完成。
2.加强小型水库的工程管理
(1)乡镇的水库工程管理单位,是水利部门最基层的水管单位,当地政府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江西水利工程管理条例》,结合实际情况,小(一)型水库工程由县级水利部门主管,其余小(二)型水库工程(包括小型提水、小型引水等工程)可由所属的乡(镇)人民政府统一管理。各乡(镇)成立水利工程管理机构,配套相应的管理人员,负责水费收取和水工程的维护、运用、管理。
(2)加大各项宣传力度。各级政府和水管单位,要加大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的力度,宣传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同时,水也是商品,要有价使用,要增强全社会节水意识,保护水资源。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按用水量对用水户征收相应的水费,共同管好水,用好水。
3.现代水库管理要标准化
标准化是水库管理现代化的标志之一。施行标准化,减少盲目性和随意性。标准化管理首先要制定管理标准。管理标准应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管理的质量标准,二是管理的工作量标准。质量标准是管理的工程设备应该保持的良好状态和良好程度;工作量标准是达到质量标准所必须做的工作。所以工作量标准是质量标准的细化和具体化,是实现质量标准的前提和保证。管理标准应尽可能量化,便于定岗定责和自动化管理。管理标准应定期修改,不断完善。
4.水库管理的自动化
(河北省黄壁庄水库管理局,鹿泉 050224)
(Huangbizhuang Reservoir Management Bureau of Hebei Province,Luquan 050224,China)
摘要: 水库管理工作是水库的利用与管理,是水利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黄壁庄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于2005年12月24日通过了竣工验收,但经过近9年的运行仍然发现了水库工程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仅就水库工程管理上存在问题的症结和解决的对策作些探讨。
Abstract: Reservoir management work is the use and management of the reservoir, and it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water conservancy, reinforcement engineering of Huangbizhuang reservoir passed the completion acceptance on December 24th 2005, but some problems of the reservoir engineering management are still found after nearly 9 years´ operation, and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reservoir engineering management.
关键词 : 工程管理;问题;对策
Key words: engineering management;problems;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V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34-0120-02
作者简介:周爱山(1974-),男,河北唐山人,河北省黄壁庄水库管理局工程管理处,高级工程师,水利工程专业,长期从事水库工程管理工作。
0 引言
黄壁庄水库位于河北省鹿泉市黄壁庄附近的滹沱河干流上,距离省会石家庄市约30km,是海河流域子牙河水系两大支流之一滹沱河中下游重要的、控制性的大(1)型水利枢纽工程,总库容12.1亿m3。与上游28km处的岗南水库联合控制流域面积23400km2。水库任务以防洪为主,兼顾城市供水、灌溉、发电等。枢纽建筑物主要由主坝、副坝、电站重力坝、正常溢洪道、非常溢洪道、新增非常溢洪道等组成。
黄壁庄水库始建于1958年10月,1959年开始拦洪,1960年建成蓄水,经历了1963年特大洪水后,工程于1965-1968年进行了扩建,并达到1999年加固前规模。黄壁庄水库工程竣工后,在运行过程中屡屡发生问题,副坝铺盖裂缝、坝顶裂缝、坝后渗透破坏和沼泽化及减压井排水沟淤堵等事故连续不断发生,电站重力坝、正常溢洪道经复核抗滑稳定也不能满足现行规范的要求,水库防洪标准只能达到2000年一遇洪水标准,低于现行防洪标准以及工程管理设施落后等,因此,在1980年代初黄壁庄水库就被列为全国首批43座重点病险库之一。为从根本上解决黄壁庄水库建筑物所存在的问题,于1999年3月开始除险加固,于2004年底基本完成。2006年6月29日通过了大坝安全鉴定,黄壁庄水库定为一类坝,2006年8月30日通过了国家级工程管理考核初步验收。但在加固工程完工后,经过近9年的运行管理仍然发现了水库工程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
1 存在问题
1.1 工程设施方面 水库工程的主要任务是防洪为主,兼顾农田灌溉、城市供水、工业用水等服务。现就水库工程设施存在的问题分别作一简述。①水库主、副坝均为均质土坝,上游坡面设有块石或混凝土块护坡,受水库风浪冲刷影响,出现了不规则沉陷、松散等破坏现象,表面平整程度已经不能符合工程管理考核的要求。下游坝坡坡度较大,由于存在护坡级配不合理或垫层设计缺陷等问题,已经造成雨季冲刷破坏。②水库正常溢洪道闸墩虽经除险加固处理,但就目前运行情况来看,闸墩表面保护层剥落现象较为普遍,所用修补材料丙乳砂浆的适用性有待进一步研究。就目前情况,很难抵御高速水流的冲刷、冲蚀破坏。③水库重力坝经过40多年的运行使用,并进行了多次灌浆加固处理,但目前在高水位下,原施工缝仍然漏水严重,渗漏水不断带走或冲刷孔洞周围的坝体,造成坝体有空洞,威胁工程运行安全。④工程观测设施目前较为完善,有自动监测和人工观测两部分组成,但由于坝长点多,人为破坏观测设施的现象时有发生,影响水库工程观测的正常进行。
1.2 工程管理方面 ①工程交通问题。水库主坝、副坝各条公路为防汛专用路,但由于水库周边村镇较多,目前就存在民与水库争路问题。比较突出的就是主坝,作为横亘于滹沱河主河床上的主要建筑物,其坝顶公路目前简直就成了联系灵寿县牛城乡与鹿泉市黄壁庄镇的交通主干道。很显然,作为水利交通道路很难承受这样沉重的担子,而最终的结果还是水库自己埋单,加重了水库工程维护负担。②工程场地管理问题。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完工后,水库工程面貌焕然一新,但许多不和谐因素却在产生着负面影响,在工程管理范围内进行打场晒粮、铺网晒鱼、库区内放牧等现象较为普遍,这些行为污染了工程环境,严重损害了水库形象。③工程周边垃圾问题。该问题一直是困扰工程管理的“顽疾”,一直难以根除。近两年水库管理单位在这方面作了很多工作,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遗留问题仍然存在,周边村民与水库“打游击”,给水库日常管理工作带来了较大困难。④工程设施保护问题。目前,水库工程管理范围内人为破坏、乱涂乱画、小广告等现象时有发生,就目前情况,如果不采取有效对策,不但影响水库日常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而且对工程管理考核工作的顺利完成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2 解决问题的对策
2.1 完善工程设施 ①对于大坝上下游护坡中需要进行处理的部位,要列入年度维修计划,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在维修中按规范规定的平整度要求,及护坡结构的要求进行修整。以达到美观、坚固、实用的效果。②经过近十年的运用,正常溢洪道闸墩剥蚀破坏问题较为严重,丙乳砂浆抹面剥落面积已达500多m2,从保证溢洪道安全泄洪的角度,在保证水库安全运行的情况下,应进行多方案比较,采用适宜的处理方案,保证泄水建筑物的安全。③重力坝渗水处理问题已经是多年存在的老问题,帷幕灌浆、补强灌浆已经进行了多次,效果均不大,但就目前对裂缝处理方法上来说,还没用更成熟的技施方案,应建议上级主管部门对该问题完善施工方案,进行再次分析处理。④水库观测设施如同水工建筑物的“听诊器”,直接反应出水库大坝的运行工况,是日常工程管理工作中的主要内容之一。但水库观测设施自出险加固工程完工以来人为破坏情况较为普遍,为保证工程观测设施的正常运用,除对观测设施进行必要的维护、保养外,还应加强工程观测设施的保护工作,并适当在人力和财力上予以倾斜。
2.2 加强水库的工程管理工作 ①实行封闭管理作用明显。水库副坝在实行封闭管理后,管理范围内基本无外来车辆干扰,坝顶公路与坝脚公路基本完好,而且封闭范围内打场晒粮、肆意放牧等现象基本绝迹,虽然偶尔有人为破坏现象,但效果已经相当明显。而主坝坝顶公路作为防汛专用路,也可以试用一下相对的封闭管理,保护坝顶路面和大坝自身安全。②加大各项宣传力度。要加大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等水利法律法规的力度,宣传水利工程保护意识,利用各种会议、场合,利用冬春农建活动、防汛抗旱等特定时期,利用电视、报刊、新闻等特殊的媒体、工具,进行重点宣传。增强全社会水生态、水环境意识和节水意识,保护水资源。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按用水量对用水户征收相应的水费,共同管好水、用好水。
2.3 现代水库管理要标准化 管理标准应尽可能量化,便于定岗定责和自动化管理。管理标准应定期修改,不断完善。改善水管单位“脏、乱、差、粗、大、笨”的面貌。做到工程要整洁、铭牌要清晰、标语要醒目、装饰要体现工程特色。工程场体和办公环境都要有意识地向园林化、景点化方向发展。
2.4 开展多种经营服务,增强发展后劲 ①加快小电站更新改造步伐。在积极争取上级主管部门支持的基础上,抓紧改造实施步伐,充分利用水库的水头落差进行引水发电,争取早完成早增效。②统筹发展种植、养殖业。经过近几年的统筹发展,水库速生丰产树林、生态养殖等项目已经初见成效。同时,应积极探索利用水库大水面进行生态养鱼。通过发展经济,增强水管单位的经济实力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改善工作环境,提高水管人员的待遇,稳定水管人员的队伍,做好水库工程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李世民.小水库加固中的渗流分析及防渗方案选取[J].山西建筑,2014(09).
一、国库会计核算管理现状
(一)国库会计核算管理实现网络化、电算化。随着现代化支付系统的开通以及国库3T系统的正式上线运行,国库资金清算业务摆脱了长期以来对会计营业部门的依靠,减少资金汇划环节,拥有了如现代化支付系统、国库内部往来、同城票据交换等直达、畅通、多样的资金汇划手段,国库会计核算发展形成较为独立的体系,国库资金运行驶上了封闭、安全地快车道,国库会计核算管理工作正步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
(二)国库会计核算管理时刻面临新的挑战。随着国库直接收付等创新工作的不断拓展,国库集中支付工作的推广、人民银行直接兑付无记名国债的实施、创建服务型新型国库思路的确立、国库现金管理的成功操作,国库会计核算工作的内涵也不断丰富,国库监管范围不断拓宽。这对国库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更好地发挥国库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联结点的重要作用,为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提供更有效的决策依据,提高财政资金运作的效率,加快预算收入资金的入库速度,加强国债管理和提高国库核算质量,成为国库工作的重点和努力方向。
二、国库会计核算标准化操作与规范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制度建设滞后于业务发展。相对于财政国库改革的深入和国库会计电算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国库会计制度建设更显滞后。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现行制度存在与新业务脱节。如国库集中支付业务,各地制订的制度五花八门,对检查出的问题很难定性,也没有没有统一的处罚标准。二是岗位设置与国库人员不足之间的矛盾表现突出。如果按照新的操作规定要求,各地国库人员配备将严重不足,势必造成兼岗现象普遍存在,某些内控制度将形同虚设,会计核算的质量和风险防范会大打折扣。三是“印、押、证”分管制度执行难。由于对印章、重要空白凭证、密押、密钥的分管制度不明确,国库部门一般执行的都是无论何种印章都要与重空、密钥分管,加上印章管理还要遵循“谁使用、谁保管、谁负责”的原则,重要空白凭证又要分保管库和使用库,至少需要2人,密钥、密押需要至少1人,停用的印章需要国库部门负责人保管,这样仅保管的重要物品就需要至少5人,而目前县人行从事国库工作的人员很难达到5人,特别是遇人员强制休假、业务培训、外出检查等情况时,更是难以坚持“印、押、证”分管制度。
(二)国库资金清算存在风险隐患。国库资金清算方式快捷、多样增大了资金清算风险。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国库资金风险点前移。国库资金清算由过去单一的“行库往来”方式转变为包括现代化支付系统、同城票据交换、国库内部往来在内的多种资金清算方式,使国库直接处于资金清算第一线。二是资金安全意识淡薄。长期以来,由于国库部门的资金划转都是通过会计营业部门,对国库资金清算风险的认识不足,习惯于传统意义的“账平表对”。而国库直接参加支付系统进行资金清算,印、押、证的管理、查询、查复的处理、突发事件处置等高风险业务将直接考验国库人员安全防范意识。三是人员道德风险突显。从历年各地国库出现的案件可以发现,很多是因人员思想道德偏差而导致国库资金损失,因此道德风险是整个国库风险中隐蔽性最强、危害性最大、最难控制的风险。
(三)对计算机系统及网络过度依赖。随着国库会计核算对计算机依赖性逐渐加深,网络、计算机以及系统安全成为国库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国库会计核算系统主要存在的安全隐患有:一是国库会计核算系统本身设计缺陷,如系统访问控制不严密;缺少对通信传输操作的控制,未能真正实现岗位互控的作用。二是系统内部控制功能不足。主要表现在系统对参数设置、科目属性、级次、比例等不能实现系统自动审核控制,仍需要人工操作,伴随着很大的随意性。三是业务人员对于手工操作较陌生。由于国库会计核算基本实现了电算化、网络化,业务人员长期使用脱离了手工操作,一旦系统或者网络出现问题,将会感到措手不及。从各地开展的国库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情况来看,手工处理的能力较以往有明显倒退。
(四)国库监督管理效果明显弱化。当前国库会计核算监督管理存在两个突出问题。一是监督管理的对象过于狭窄,监督管理工作基本上停留在对纸制传票、报表、账薄的事后监督,这种依靠手工完成事后监督的管理模式已越来越不适应国库核算电算化和国库业务快速发展的需要。二是国库监督管理职能弱化,国库部门在实际的监督管理中只能行使监督和建议权,而没有相应的处罚措施,特别是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建立后,授权支付和直接支付以及公共支出改变了国库原有的库款支拨核算方式。
三、加强国库会计核算管理的建议
(一)健全制度、统一流程。要针对业务的发展和国库会计核算电算化程度的提高,对原有制度中一些与现时业务不配套、不衔接以及滞后的规定予以修订、补充,研究制定国库会计电子设备和网络管理方面制度,形成一套较为完整与之相匹配的制度加以规范和约束,以适应国库业务的未来发展。同时,通过制定科学统一的业务操作流程,进而实现国库业务规范化操作,特别是关键环节要制定出环环相扣的统一的操作流程,建立起确保国库资金安全的制度屏障。另外,要根据业务发展及时制定出异常业务处理的应急方案,以备突发事件下国库会计核算能够得以顺利开展。
(二)强化内控,筑牢防线。国库部门应与会计、科技、支付清算等相关部门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共同研究、分析和查找风险的成因,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监督和防范措施,构建起有效控制国库资金风险的自控、互控和监控三道防线:一是自控防线。在科学设置岗位和合理分工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对账制度和查询查复制度,真正做到及时查询,有查必复,及时对账,相互签章。二是互控防线。建立“前台核算”与“后台检查”相分离的机制,明确责任,相互合作,相互制约,对关键性岗位要实行监督、制约机制,确保资金安全和印、押、证三分管原则,严禁账务处理“一手清”。三是监控防线。建立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监控网络,加大事后监督的监督管理力度,实现事后监督的电算化操作,提高事后监督的效率。
(三)完善系统,优化网络。一是对现行国库业务系统不断进行整合和优化,和完善,提高3T系统的使用效率,加快3T系统的推广速度,加快国库业务集中,提高资源共享效率。二是尽快开发补充国库事后监督功能,提高事后监督工作的效率,为国库资金安全和国库会计核算质量保驾护航。三是加强国库业务用机使用的管理,不仅要在所有业务用机上安装杀毒软件,而且要对杀毒软件随时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