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艺术审美的意义

艺术审美的意义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艺术审美的意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艺术审美的意义

艺术审美的意义范文第1篇

关键词:艺术创作;美术;美与丑;形式

中图分类号:J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3-0034-01

一、美术创作的的内涵

美术创作是一种复杂的思维活动和技法活动。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社会生活的深入观察、体验和审美认识;二是运用物质媒介材料和技艺手段将这种审美认识通过艺术家的思维活动表现出来,使其物化。

那么,怎样的作品才是真正的艺术作品呢?或者说什么样的作品才具有艺术价值?

苏珊・朗格说:“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一切艺术都是创造出来的表现人类情感的知觉形式,这种创造出来的形式是供我们的感官去知觉或供我们想象的,而它所表现的东西就是人类情感。”

(一)关于艺术品的定义

在希腊语中,艺术品一词兼有两种涵义:一是指美的作品;二是指创造、技巧、技艺。艺术品就是具有审美价值的人工技术制品。由此,我们又可得出一点启示,当我们称赞一部艺术品美时,往往蕴涵着两层意义:一是指作品的表现形态非常美,二是作品的制作技艺非常美。这两种不同的评价,前者对物、对作品、后者对人、对艺术家。

(二)美术成为艺术品所要具备的条件

一件真正的艺术作品,必须满足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它必须是人类劳动和智慧的创造物,二是它必须能给人以精神上的愉受,即具有审美价值。

艺术中美术创作表现的是自然美,是对现实美的再创造, 但艺术美不等于自然美,它高于自然美。如油画作品反映的是现实美,现实中美的事物或事物的美,是油画创作的有力根据或根源。现实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美术正是以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多彩的现实生活为源泉而不断发展创新的。

二、美术创作中的美与丑

实际上,人们对艺术与美有许多误解。人们总是以为只有美的就是艺术;凡是不美的就不是艺术,丑是对艺术的否定。事实上,艺术并不一定都是美的。即是说美术既能根据美的现实而创造现实美,也能根据丑的现实反映现实丑,并且通过审美创造使现实丑转化为艺术美。

为什么美的艺术可以表现丑恶?对于艺术家来说,问题并不在于表现对象的丑恶,而在于必须对丑恶作出卓越的表现。

如在油画创作中,通常被看作内容的东西,其实只是美术借以表现自身的真正形式。而通常认为只是形式的东西,即艺术家对美的表现能力和技巧,恰恰构成了一件艺术作品的真正内容,人们对一件作品的估价,正是根据这种内容来确定的。

(一)美术作品的审美特性

一个事物,只有当它以其现象的真实充分地体现出其本质的真理,以其具体的形式充分地表现出其内容的必然性,以其形象的个别性充分地显现出其种类的普遍性,而且这现象,这形式,这形象又必须是非常的突出,鲜明生动,那它才是美的,这就是美的规律。

凡是美术作品都离不开形象,离不开生动的视觉形式;凡是优秀的美术作品都离不开创造高度真实、高度概括的视觉形象,离不开创造艺术典型;而创造了艺术典型的美术作品,都必定以其鲜明生动的视觉形式充分的表现出社会生活的真理,同时又都突出地体现出创作主体真挚的思想情感和个性的善,而这感情和善,作为审美价值,却体现了艺术在文化中内在的价值品格和价值理想,这就是艺术的美。在这个意义上,美术作品的艺术美――是真、善、美三位一体,高度统一的,在艺术审美经验中得到了融合。

(二)现代社会关于美术的思索

在现代社会,有些想借艺术平步青云的人,总是在思考着画什么,什么样的画才可以出名的问题,这种画缺少对艺术的真诚,缺乏那种能打动人的真实情感,而这种人实际是在究研成功之路,而非研究艺术本身。如美术作品重要的不在于你画什么样的内容,内容只是作为一种载体来表达你对生活的种种感悟,对生活的态度。社会在不断发展,我们的认识也在不断变化,绘画就是在记录这种变化,就像写日记一样,记录着对艺术家自己对生活的理解、感受,画自己感兴趣的,最激动人心的。

而我描绘生活在城市边缘人的印象,通过自己的视角观察体验时代的发展变化,用形象揭示人性中最善良,最质朴,最美好的一面。深刻地感到他们有一种贴近我的心灵,伴随着我的呼吸的东西。这种东西没有办法描绘,也许是一种感动吧!但他永远吸引着我,打动着我内心深处。

艺术审美的意义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传统陶瓷艺术;审美符号;表现形式

1 艺术审美符号

艺术审美符号作为艺术审美的抽象艺术语言,在审美体验过程中是由传达艺术形式、情感、思想等要素借以传达艺术美。20世纪初,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一书中把语言符号解释为“能指”和“所指”的结合体。“能指”是符号的形式,而“所指”是符号的内容,也就是能指所传达的思想感情,或曰“意义”。西方符号学中“能指”与“所指”也就是中国传统美学所涉及的“意象”的范畴,传统艺术中“意”与“象”的有机结合。

2 陶瓷艺术中审美符号的存在方式

审美符号作为一种体验美感存在的形式,“它既区别于一般概念符号的标志,也区别于艺术符号的呈示。”[1]在陶瓷艺术中艺术符号通过器物造型、纹样、釉色美感的不同,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形成一定的认知能力从而产生美的体验,通过这一过程,艺术符号在传达艺术思想、情感的过程中成为审美符号为人所认识。因此,陶瓷艺术的审美符号融合了表象的艺术符号以及对于符号的内涵暗示产生的美感体验。

2.1 表象的审美符号

“表象的审美符号”是指具体的宗教观念、礼俗思想借助于具体的物质形式成为表象的艺术语言的过程。例如,如龙山文化时期的白陶h,是这一时期典型器物,由于当时的东夷族以鸟作为图腾,白陶h以表象的方式在造型上充分展现了这一鸟形的艺术符号,人们通过象形的创作手法,遵循一定的规律或形式法则,从而产生符合一定时代精神需求的艺术品。除了民族图腾的符号外,民族习俗、宗教艺术的符号也同样以此手法转述到陶瓷器物上,借助于抽象的符号寄托创作者的情感与观念,成为表象的审美符号。

2.2 表意的审美符号

表意的审美符号是指艺术符号能够充分展现美感,并且不仅限于艺术形式。从本质来看,表意的审美符号寄托了思维与情感,追求象外的虚空。正如胡雪冈指出在中国传统艺术创作中内容与形式往往被惯称为 “意象”,“‘意象’”即‘意’与‘象’的有机结合,说到底,‘意象’是情景交融、托物寄情的一种艺术表现。[2]从中国陶瓷艺术史发展的纵向来看,由早期的原始陶瓷明显的象形符号,逐渐发展到魏晋青瓷、唐三彩等艺术形式,直至中国陶瓷艺术发展的高峰的宋代瓷器艺术,在文人艺术风尚的引领下,温润的艺术风格成为这一时期艺术追求的范式。可以发现,由表象的艺术符号逐渐转变为追求艺术的意境之美,寻求器物形象之外的意义。从而,表意的审美符号突破了有限的象的形式,塑造了中国传统陶瓷艺术的独特艺术意味。

2.3 陶瓷艺术中审美符号的特征

传统陶瓷器物中的审美符号,因人们价值观念与情感的差异,对于审美符号的体验也逐渐变得多样化,艺术审美符号特定的、具体的含义日趋消解,取而代之的是审美符号在理念上的延伸性。从审美符号的表现方式“象”与“意”两种手法中也能清晰的看到,器物的具体形象附加了社会文化或时代的艺术语言内涵,因而审美符号的意义逐渐被延伸,构成多样化的理解方式。其次,审美符号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所体现的价值意义不尽相同。当今的快餐文化异于传统的礼制社会,符号在器物的形式与内涵上异于纲常礼教的束缚与限制,因此对设计的功能符号、形式符号与视觉艺术符号的表达也产生了多样的阐释。第三,审美符号在陶瓷艺术中的应用有一定的规律可循,透过形式结构,也遵循着艺术审美的相关原则。

3 审美符号在现代陶瓷艺术中的应用形式

审美符号在现代陶瓷艺术中的应用形式同样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与方法,但审美符号不固定于外在形式意义,具有一定的开发性。在现代陶瓷设计中,这种开放性具体通过器物的功能性符号、视觉艺术符号等将一个完整的涵义诉说清楚,从而形成一定的风格意象。

具体来说,功能性审美符号主要侧重于器物的实用性,如(图1)的大耳有福的餐具,将佛像的平面造型转化成立体,佛像的面部与耳朵被设计成餐盘与餐盘的端拿部位。在民间也有关于佛耳大有福的说法,餐盘的设计不仅暗含了传统的吉祥寓意,又与餐具的功能性相契合,展现器物最大的功能性目的。

此外,明确的几何符号语言可以通过组合排列的方式形成秩序感或节奏感。如(图2)马克・赛库拉(英国)设计的礼仪用具,整体形态均有几何形态的明显特征。壶嘴顺着壶体顶部弧线侧伸出来,与三角形的长直角边方向一致,壶把手则是与三角形的短边方向相同。所以这些,给人以良好的设计秩序感[3]这些功能性、几何性的审美符号在现代陶瓷艺术设计中作为美感体验的媒介,不仅富有视觉艺术特色,而且更能展现时代性特征。

4 结语

审美符号是人的审美认识与体验的一种媒介,不同时期审美符号的内容与形式有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是由不同环境下人的审美体验造成的。因此,审美符号在当代已经变得更加的具有延伸性、开放性。然而在现代陶瓷艺术设计中,审美符号又同样以表象与表意两种方式的融合来展示器物的美的本质,并用艺术功能性、几何性等视觉艺术符号展现器物的艺术意味。

参考文献:

[1] 吴炫.论审美符号[J].广西师范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

[2] 胡雪冈.意象范畴的流变[M].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

艺术审美的意义范文第3篇

关键词:摄影艺术;摄影美学;审美意境;情感

中图分类号:J4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9-73-1

摄影艺术是一门较为年轻的艺术门类,它实现了科学技术与艺术的有效融合,它的诞生与发展结合了物理学、化学、美学等多方面的因素,是一个典型的新兴事物,对于现代美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摄影艺术隶属于造型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其美学特征与内涵不容忽视,在摄影艺术之中包含着一系列的审美问题,对于一幅高水平的摄影作品而言,不仅要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还应该蕴含相应的美学问题,让欣赏者可以透过作品看到更多的美学因素,从而获得更高的美学意蕴。笔者结合实际的体会和感受,对现代摄影艺术的审美意境进行系统的论述,希望可以以此推动我国摄影艺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一、真实是摄影艺术固有的审美品质

摄影艺术将瞬间转化为永恒的艺术,无论是从瞬间去理解作品本身还是从永恒的角度去赏析作品都能看到艺术本身的美学特性与艺术价值。对于摄影艺术作品而言,其美学特性的第一条就是其真实性,这是摄影艺术最为本质的审美特性。为了想欣赏并呈现这种真实的美学特性,摄影者必须根据自身对于创作题材的认识与理解,结合实际的情感投入,运用科学到位的拍摄手段进行摄影创作,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具有灵魂的摄影作品,同时表达出作者和作品本身特有的审美意愿,同时获得观赏者的审美认同,实现创作者与观赏者之间的情感沟通,这才是摄影艺术真实性审美品质的最终诠释,同时真实性也是摄影作品最为基本的要求。

在摄影作品的创作过程之中,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真实问题,这是决定摄影作品审美价值的首要因素,也是摄影作品体现其美学因素与美学价值的基本要求。一幅优秀的摄影作品所展现的美学特性必然是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之上,这将成为摄影作品的灵魂。

二、创意是摄影艺术重要的审美支点

对于摄影艺术而言,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其真实性,也不是需要其华丽浮躁的美学特征,对于现代社会而言,我们需要作品本身的创意,这是现代摄影作品的审美指点,也是摄影作品本身的美学特征。对于摄影艺术而言,虽然需要借助现代技术手段,但是在实际的作品创作过程之中,不能仅仅依赖科学技术,为了增加作品本身的审美意境我们应该注重作品创意的体现。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之中,首先需要注意的就是作品本身是否具有创意,这样的创意能否增加其审美意境,能否将作品的美学特性推向更高的平台。

三、平凡是摄影作品的审美升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与进步,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在现代社会之中,人们逐渐变得浮夸,生活中也充满了浮躁与不安,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我们在对摄影作品进行欣赏的过程之中更多的是需要一份宁静,需要一种平凡,这种平凡之美成为了摄影作品审美意蕴升华的一种方式。

摄影艺术既然是把客观世界所显示的具有宽度、高度和深度的“三维空间”变为只有宽度和高度的“二维空间”,摄影者就应该具有强烈的“空间意识”,要能自觉地运用光线、色彩构成不同的影调、色调,以表现出物象的多面结构以及各种透视效果。立体的现实空间可以因摄影者空间视点的改变而形成无数个不同的摄影平面形象。

四、瞬间是摄影作品美的凝聚

摄影艺术经常被我们所称之为瞬间艺术,这是由于摄影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对于摄影而言就是应用现代技术与手段将实际社会生活之中一些美丽的瞬间进行记录,通过摄影将瞬间的美丽进行了无限的延长,成就了作品本身的永恒美丽。当然,瞬间美成就了摄影作品的本身,瞬间美给作品带来了灵魂,让作品的审美意境得到有效的升华。与此同时,摄影艺术也成就了瞬间美,没有摄影艺术这些瞬间美就是本来意义上的昙花一现,但是有了摄影艺术,摄影师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了这最为美好的瞬间,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美学元素,同时也成就了作品本身的美学价值。

五、光影是摄影作品美的追求

光与影是摄影作品的基础,也是摄影作品的灵魂。摄影艺术早期被称作“光画”。在摄影艺术的特性尚未充分展示之前,摄影与绘画的区别也仅仅在于一个用光作画,一个用笔作画。虽然近半个世纪以来,由于个性逐渐形成,摄影艺术已经成长为一棵独立支撑的大树,然而摄影艺术的语言是光影,摄影是依靠光影的明暗、强弱、曲直等特性来造型的。所以,优秀的摄影作品依然被人们赞为“光的画”“影的歌”。

光与影为摄影作品带来了如梦如幻的美学特性。正是这些光与影的有机组合实现了摄影作品的发人深思,正是这些光与影的组合成就了摄影作品的耐人寻味,正是这些光与影的组合诠释了摄影作品的审美意境。

六、结语

摄影艺术是现代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摄影作品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更多永恒的画面,这些画面记录了现实社会唯美的一面,向我们展示了生活之外的唯美。摄影艺术的审美意境需要用心理解作品本身的价值与意义,实现与创作者心灵与情感的相通,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更为真实到位的美学意境。

参考文献:

[1]谢纳.审美与审美泛化:机械复制时代的视觉艺术[J].艺术学院学报,2009,(01).

[2]李爱民.摄影的美学思想[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02).

[3]孙明远.传统山水文化在现代风光摄影艺术创作中的借鉴和探索[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03).

艺术审美的意义范文第4篇

    一、消费是审美变革的原动力

    现代生活中设计涉及到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囊括了人们为了适应周围环境到改善周围环境,从满足基本需要到精神层次的更高需求以及寻求更优化生活方式的迫切需要的各个层面。而在把商品赋予一种文化价值的消费中,其新颖美观的设计自然而然地成了各种符号彰显身份的最佳展示。进入新世纪,我国为了促使经济发展,刺激消费已成为目前社会生活的潮流。而富人阶层的出现,导致了感官享乐主义的盛行,使设计成为被消费的主体,甚至成为一些文化产业的内核。人们开始由对物质商品使用价值的消费更多转向对物质商品附加值的消费,从而形成了消费主义。于是,设计艺术经由“消费”这一手段而转化为其中一个社会性的、有代表性的文化象征符号。设计作为按照一定的社会理想、审美意识来改变社会生活的有力工具,人们通过设计理解生活环境和产品,在使用与审美的意义上掌控生活环境与产品。因此,在现代消费生活中,设计艺术是人对环境与产品的审美关系的最高表现手段。在人们对生活质量越来越高的要求驱使下,设计艺术的目的是使其设计的产品与审美达到和谐的统一。在此,设计艺术成为被消费的主体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维护自身使用价值,二是强化审美价值。尤其是后者使设计进入了社会生活层面而形成一种消费美学。在消费时代,消费主义一方面促使设计成为被消费主体中的必要元素,同时体现了大众的、世俗化的审美需求;另一方面,设计在消费的过程中,又反过来刺激着商品的生产,在“消费—生产—再消费”关系中,设计必然带有浓重的消费主义色彩。伴随着消费主义和设计意识而生的,是以视觉审美为中心的设计艺术。消费经济促使人们将设计的焦点放在人的精神要素上,人的审美、人的消费过程及过程中的审美体验尤为明显,这应该是当代社会消费经济条件下最突出的变革之一。设计以人为本的目的和动力是设计史上的无论哪个阶段都无法否认的,可以这么说,当代设计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为设计对象所接受,也是与大众的消费潮流、审美观念相符的。

    二、审美内涵的泛化与普及

    良好的设计是促进消费的主体性的标志,设计是在通过人对消费品进行感知和认同中获得一致性的愉悦。在当下的设计审美中,往往对消费品的时尚、新颖、方便等设计意识充满兴趣,可以说,对设计意识与艺术价值的关注与重视,是目前消费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确定审美内涵泛化与普及的有效途径。完美的设计内涵赋予了商品更多新的感觉。消费者实际上付出了高于一般商品的价钱,但他们一定程度上是心甘情愿的,因为他们得到心理上的一种满足感,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是:“商品所缺乏的评价其同类的具体方面的感官,用交换者自己五种和五种以上的感官补足并发展了。”①设计能满足顾客心理、精神和文化上的需要,尤其是审美,是设计赋予商品的额外价值。审美所产生的价值常常比盛装在里面的消费品还重要,是消费文化的重要体现,也是知识与智慧的反映。任何设计都要反映消费者的主观爱好,符合时代的审美风潮,它的具体物质形态体现是商品的商标、包装、声誉以及追加功能、附加利益等,这些正是用知识与智慧创造出来的价值。人们的审美是依靠满足基本生活需要而产生的。

    设计作为一门创意艺术,它所要表现的是一些精神上、意识上的东西,它的直接作用是满足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并且一定要具备足够的审美价值,要符合社会的审美要求。设计的审美价值是以满足消费者精神上的有用性为前提的。包含着无法用数量计算的“美感”、“优越感”、“舒服感”以及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等,以满足消费者的精神需求。设计艺术之所以体现丰富的美学内涵,其基本前提在于把握人的审美需求,对设计内在的文化价值与审美价值的追求是当前设计在人类社会经济生活中的表现。尤其是在现代化进程较快的大都市,快速的生活节奏、高强度的工作负荷,使消费也成为人们享受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一种生活方式。消费社会中,对设计的审美常常会出现一种个性化与标准化既矛盾又统一的双重要求。社会的解放与个性的张扬,似乎使人的生活模式与态度的独立成为现代民主的一种大众化标识。因此,设计在当代消费社会的凸显,还有着现代人自身心理审美需求的内在原因。现代生活中,艺术与设计渐渐失去了它的神圣性、意味性和超越性。当代设计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日常生活模式的审美化。在“人人都是艺术家”的后现代中,流行艺术和娱乐活动以其通俗易懂的大众特征成了最普遍的文化消遣。最能体现大众文化意识形态、最便于了解流行艺术趋势的,莫过于大众对自身生活方式的规划与设计。设计无形中成了审美生活不可或缺的支撑。生活审美的广泛性、普及性又使得设计伴随着消费一起融入大众。人们通过生活与媒体所展现出来的对高质量、高品位的感性生活的追求与欣赏,正是设计艺术在消费时代审美内涵泛化与普及的具体表现。

    三、审美意识的媚俗与个性

    在消费经济迅速发展的前提下,人们的审美趣味发生了变化,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使设计艺术在人们的个性解放中有力用武之地。消费社会里,设计已伸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经济与消费对设计的迷恋,使设计审美暗合了当下世俗文化的需求与认同。而最善于制造消费热点和宣传物质文明的大众传媒与电子网络的推波助澜,又使审美意识的媚俗与个性当仁不让地成了消费时代的设计艺术的重要特征,也实现了普通人在一定审美价值取向的基础上自我设计、自我完善、自我成就的梦想。人们日益关注对自身形象,对形象的追求又使审美更加世俗化和生活化。现代设计的泛审美化极易引导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年一代对形象美的渴望,进而提高了对大众形象设计的要求。在一个张扬个性的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性格、趣味去打扮自己,改造自己,甚至不惜通过手术的方式把自己设计成为最独特的个体。设计一个良好形象,已成为获取成功事业和美好前途的一个门槛。这也是大众的个性审美价值观念日益受到关注的社会深层原因,设计文化在其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看似个性自由背后潜伏着的是消费主义和大众媒体的价值导向和审美标准。长期以来,人们心中被视为“欲”的“俗”一旦解放,它以重感性、重世俗生活、重享乐生活的特点在消费社会逐渐普及,各种引领流行趋势的时装、主导消费走向的时尚杂志和吸引大众崇拜效仿的明星,在流行色彩、搭配风格等方面都对大众的审美追求起到了潜移默化的诱导作用。

    设计体现着一个国家、地区、民族的人的思想、观念、道德、文化水平、审美水平以及传统习俗等。设计的审美变革从这些的角度来看,艺术与设计审美的独特人群化与民族化特征并没有随着现代化和全球化的浪潮而消失,相反得到了重新的认同和进一步的肯定,独立人群与民族自身的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是很重要的。其一,使本国、本地区与本民族的人群感到亲切,有认同感;其二,使其他的人群产生新颖独特的感受;其三,传统的审美与现代的观念的结合本身就是一种创新。个性化特征表现在人们的审美情趣上,现代审美观念中就十分重视富于个性化的审美趋向和审美特征。作为成功的设计,民族或人群的统一性与个性化也是现代设计审美价值取向的一个比较明显的特性。综合这些特殊或特定的因素使得设计审美的个性渐渐出现风格化的趋势。如在现代审美意识中,抽象化风格就得到大众的认同。抽象主义意味着从自然与感觉体验中提取出精化前所作的分析、推理、分离、选择、简括和对几何形的运用。个性风格化使设计的审美意识更丰富,设计发展变革的广度被拓宽,力度得到增强。人们在彰显个性追求、审美自由的同时,也承受着来自经济社会、消费产业及自身需求的压力和束缚,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时尚潮流的影响,为当代世俗审美观念所牵引。

    四、审美形态的结合与交融

    当代社会,信息化、全球化已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发生了急剧的改变。设计的审美标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在后现代哲学思潮的影响下,当代设计审美形态出现了新的交融与结合。设计对审美的贡献实际上也是一种文化的再创造,它以某种内涵依附与商品之上,如便捷的使用、时尚的形式等,通过图形、品牌暗示引导消费者的心理及感受来实现的。设计使消费者能通过消费得到商品的独特性而获得某种生理、心理、情感的满足,从而影响消费购买和使用产品。不同的消费层次与消费人群的消费需求不一样,小至文字包装、大到品牌形象,目标不同,对审美的态度要求也有差别。而我国恰恰正处在各种消费层次并存,各种审美需求同在的社会阶段,于是出现了雅俗共赏、土洋结合、古今交融的审美形态。目前我国的消费经济条件下,设计艺术的流行,既有精英式的、崇高的;也有媚俗的、大众的。媚俗有着大众的文化基础,表面上看,它缺少深刻的意义、象征的价值,是肤浅、贫乏、游戏式的,但在某种意义上却是对所谓“精英”的模拟或模仿,以形式美和潜在的符号价值来满足大众对精英阶层的上流风尚、生活品质的虚拟性参与。尤其是所谓“精英”尚未成为真正的精英之前,作为设计艺术来说,雅和俗并没有本质区别。消费领域扩展到对商品所附带的象征某种地位、声誉和品位的符号消费上。设计突破了精英文化的圈子,已经完全融入大众文化了。而且,设计的商品化意味着艺术与设计正成为消费品,中国古典传统的设计已经从过去那种特定的文人士大夫圈层中扩张出来,进入了普通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代中国的社会形态复杂,经济发展不平衡,多种文化形态并存,对设计的关注和开放往往只是大都市里的时尚,许多中小城市还处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发展初期,广大农村和边远山区仍十分贫困落后,思想的保守与物质的匮乏使大多数人们至今还在为生计奔波,设计文化现在不会很快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关键词。但是,大众传播的迅速扩散又使有关设计的审美信息不断渗透到这些地区,对人们的思想、观念起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作为整个地球村的一份子,无论是本土的,还是外来的;古典的,还是现代的;都在当前多元文化价值观的影响下,互相结合,彼此交融。

艺术审美的意义范文第5篇

关键词:音乐艺术 审美特征 想象性 情感性 时间性 流动性

中图分类号:J6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02-0104-01

从音乐艺术的产生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其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结构形态,是以声响在时间运动中的自由组合来表现人类主体的内在审美情感,素有艺术的王冠之称。它的每一个音符都凝聚着审美主体对现实、人生的深刻体验。它以特有的艺术魅力抒发着人们的情感,拨动着人们的心弦,陶冶着人们的性情,美化着人们的心灵,使人们对社会、对人生有一种新的感悟。而音乐艺术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区别在于构成音乐艺术的物质材料是一种特殊的材料——声音。正式由于这种特殊性,音乐艺术在具有了一般艺术的共性审美特征下,又具有了其自身个性的审美特征。

一、音乐艺术中的想象性审美特征

想象是人的一种特殊的心理能力。音乐艺术并不是以单纯模仿自然界音响为主要目的,而是通过对音乐有规律、有组织的排列,演奏出流畅的旋律,给予接受者无限的想象空间,呈现出一个充满自由想象的灵性世界。音乐总能唤起听众在自己现实生活中的经历与这些具有情感的声音相联系,从而产生一系列生动的联系和想象,激起听众强烈的感情反应,产生共振。同时,音乐的情感内涵又存在着多义性和不确定性。音乐想象的来源应该是现实生活的体验,因此,音乐的联想和想象才能够在人的内心深处唤起具有一定情感的意象,来完成对音乐形象的塑造。听众或欣赏者才可以运用听觉去感受这些特定的情感。例如喜怒哀乐等。当这些情感元素与欣赏者或是听众原有生活中的经历相关,重新再现音乐意象使欣赏主体与客体产生共鸣,所以这种感情便在欣赏者或是听众的心中得到进一步深化,于是主体便产生了感动。例如贝多芬在 《田园交响曲 》中用音乐演奏出的雷声、雨声、鸟鸣声让我们感受到了 “雨过天晴 ”后的一种舒展的心情,正是这种心情让我们联想到了雨过天晴后的那种清心爽朗的情景,这样才能使听者在联想某些具体景象时对作曲家的感情表达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象征性也是音乐艺术审美特征中的一个重要部分。音乐声音的象征性主要取决于声音特有的属性,如音色、力度、音高等。音乐具有模拟的能力,用音响可以表现出各种鸟鸣声、泉水声、疾驰的马蹄声,听者可以通过这种模拟性音响,在头脑中构成较为清晰的鸣禽、山泉、奔马的画面形象。象征手法化的感彩音调 ,总能唤起听众的联想和想象。如小提琴协奏曲 《粱山伯与祝英台 》中 “楼台会 ”一段,小提琴独奏象征了女性祝英台,大提琴独奏象征了男性梁山伯,同时柔和的提琴音乐也象征了人物丰富的情感。

二、音乐艺术的情感性审美特征

音乐艺术中的情感性审美与人类主体内的审美情感韵味有着密切的必然的联系。情感是音乐的内在本质,音乐是情感的直接表现。情感美是它的一个审美特征。情感中的主观因素在审美过程中又具有积极能动的作用。通过主观的情感,可以表现深刻的思想内容。创作者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音乐作品中,然后再把这种情感传达给听者,使听众产生共鸣。在这一过程中包含了情感体验、“借情”“移情”等多种复杂的因素在里面。黑格尔曾指出:“音乐是心情的艺术,它直接针对着心情”。优秀的音乐作品听后能给人一种诉之不尽的意蕴和审美感觉,音乐家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全部浓缩在作品之中。例如我国古代琴曲《高山流水 》,讲述的就是于伯牙与钟子期以琴曲相交乃至与音乐共生死的动人故事。再如民乐《百鸟朝凤 》中,运用唢呐来模拟大自然界中的各种鸟类鸣叫,表现出热闹欢快的场面,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在这里音乐表现出的只是一定的节奏、旋律和声音状态,只有将自己在生活中的认知和情感体验溶入其中,才能使审美意识与音乐的声音状态相融合,音乐才能具有一定的情感色彩,同时,作为欣赏者还需要充分调动自身的想象力和联想力,用心去感受,这样才能完成音乐情感的传达和接受。

三、音乐艺术的时间性和流动性

音乐艺术可以直接表达整个情感活动的全过程,所以人们常说它是时间的艺术,流动的艺术,生命的艺术。音乐的物质传达媒介是音响,音响的时间性和流动性,使音乐艺术在反映主体对生活的复杂情感变化方面,更少地到受反映对象的具体制约,与造型艺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之处。所以,黑格尔曾说:“音乐所特有的因素是单纯的内心方面因素,即本身是无形的情感,这种情感不能够用一般实际的外在事物来表现,而是要用一旦出现了马上就消失的亦即自己否定自己的外在事物。因此,形成音乐内容意义的是外在的直接对立统一中的精神主体,即人的心灵,亦单纯的情感。”孔子也曾说韶“尽善尽美’,因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并感慨地说:“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音乐艺术所具有的这种时间形式的直接性和流动性,应当说是它的一大长处。同时音乐艺术的时间性又受到空间形式的间接影响,在这一点上它与造型艺术恰恰相反。正因为如此,听众在欣赏音乐作品时,就能根据相应的旋律和节奏来想象出特定空间中的人物、事物和景象,音乐形象带有了一定的宽泛性、朦胧性和模糊性。

总而言之,音乐艺术的审美特征既是丰富多样,又是独特鲜明,我们只有了解和掌握了上述音乐艺术的审美特征,才能更好地进行音乐艺术的审美活动,才能有助于我们自觉地运用科学的理性思维去解释音乐现象,才能真正获得音乐美的享受。

参考文献

[1]孔智光.文艺美学研究[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76页.

[2]王德峰.艺术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第2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