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个人理财方案

个人理财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个人理财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个人理财方案

个人理财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大类招生;水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近年来,不少学校将相同、相近的学科门类,同院系或不同院系的专业合并,按一个大类进行招生。大类招生模式下,学生入校先经过1~2年的基础培养,再进行专业分流[1-2]。石河子大学水利建筑工程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将原有的土木工程和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合并为“土木工程类”;将原有的水利水电工程和农业水利工程合并为“水利工程类”,在2019年招生的过程中就按照上述两个专业类开展招生工作。新的招生模式决定新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课程体系必须进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如何设置,有待深入探究[3]。本文以我院“水利工程类”大类招生下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优化为例展开具体论述。

一、大类招生背景下水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原则

改革的基本原则是: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原则,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研教相长的原则,全面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以开放办学的原则,扩展学生的自主学习空间;以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举的原则,促进文理渗透、理工融合;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原则,注重实践能力提高。

二、大类招生背景下水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策略

(一)修订人才培养定位与目标2019版水利工程专业基于“立足兵团,服务新疆、面向全国、辐射中亚”的办学定位,坚持“以兵团精神育人,为维稳戍边服务”的办学特色,着眼于国家及边疆地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发展的需要,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掌握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相关理论和知识的,具有计算机和外语应用技能的,具备扎实水利水电工程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宽广专业知识的,实践能力突出的,能够承担社会责任的,具有一定创新精神、创业能力、沟通能力、管理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一定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其能在水利水电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工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监理、管理和研究等方面的工作。同时,毕业后经过5年左右实际工作锻炼,具备解决复杂水利工程问题的工作能力,能够在工作团队中作为技术骨干或管理者有效地发挥作用。

(二)优化课程体系我院水利工程专业采用2+2培养模式,即学生在大一、大二的时候主要完成通识类课程和部分专业基础课

程的学习。到二年级第二学期末,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及职业规划选择专业方向。如将来有志从事农业节水、新农村建设、高效用水工作及研究方向的学生,可以选择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将来有意愿从事水工结构工程、寒区水利工程、水电站建设工作及研究的学生,可以选择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我院水利工程学科本着“强基础、重能力、高素质、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教学指导思想,制订了“宽口径、厚基础、多样化、多途径”的人才培养方案,具体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1.调整通识教育课程。通识教育必修课程包括思政、自然科学、英语、大学计算机、军体、创新创业等。思政课由原来安排在一、二、三、四学期调整为一、二、三、四、五学期内灵活设置;同时,在第四学期增加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课程,并在第2~5学期灵活设置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程。大学英语课程实施目标管理、分级教学的方式;课程分为大学英语甲A、B、C类;大学英语乙类、大学日语、大学俄语和甲类A级大学英语提高阶段课程18门,要求学生选修大学外语1、2、3、4或甲类A级大学英语提高阶段课程共计10学分,160学时。除了大学开设的自然、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必修课程外,我们还开设了创新创业教育和第二课堂两门与水利工程相关的课程作为通识类选修课程。2.构建多元化专业课程体系。大类招生下水利工程培养方案需要与之配套的新的教学计划和专业课程体系。为此我们制订了适合大类培养的多元化专业课程体系,将专业课程分为专业教育必修和专业个性教育选修两大模块,并大幅度增加了选修课和实践类课程的比例。新的专业课程体系如图2所示。3.构建专业基础平台课。依据学生知识、素质、能力的形成规律和学科内在逻辑的原则,我院构建了水利专业课程。在大一、大二设置了水利工程概论、水力学、建筑材料、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一)等专业基础课程,或者称大类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学生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可以获得水利工程最为基础的知识、能力、技能和方法,建立学科知识的主要框架,为今后的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奠定宽厚的基础。4.多元打造集中实践课程。对于水利工程专业而言,实践性教学环节对人才培养的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学校必须根据专业的特点,紧紧围绕水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认真制订实践性教学环节方案,科学打造实践课程,促进学生多方位协调发展。我们根据水利教指委建议课程,将集中实践环节分为:课内实验、专业课课程设计、专业课课程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四个部分。为了强化学生实践学习与应用能力,新培养方案增加了集中实践环节学分,由原来的24学分,增加到32学分。此外,还增加了学生第二课堂实践学分,让准备考研的学生可以积极参与SRP等科研项目的研究,为今后科研奠定较好的基础。5.开设丰富的专业选修课程。为了更好地体现学科、行业特点,新培养方案在专业选修模块中,开设了丰富的体现学科特色的个性选修课程,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个性选修课程包括专业发展模块和自主选修模块。在专业发展模块开设了水利工程施工、地下水利用、水利工程监理等侧重于应用方面的课程。在自主选修模块开设了侧重于水利研究、新兴领域及前沿领域简介的水利工程讲座,以及侧重于反映地域水利工程建设需要注意的工程问题的工程抗冻技术课程等其他多样化的选修课程。

个人理财方案范文第2篇

高职院校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人才培养高职院校的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是为了适应我国金融业的迅猛发展,满足银行、证券、保险业务经营与管理人才需要,尤其是地方金融、区域金融、合作金融、股份制金融的发展实际需要而设计的一个新专业。那么,如何构建高职院校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课程体系,从而适应基层商业银行、证券和保险营业机构业务经营一线人才需要,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培养理念与培养目标

(一)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理念

1.适应我国金融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2.适应中国加入WTO、参与经济和金融国际竞争的需要;

3.注重能力的培养,强调理论基础扎实,能具体操作、会经营管理、具有协作、创新精神和高尚的职业道德。

4.优化以“订单培养”为主要载体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顶岗实习、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新路径。

5.确立“做学生欢迎之师、创社会满意专业、育时代有用之才”的价值理念,按照“立足大金融,面向大市场”的办学思路,大力弘扬“尚德、精业、爱生”的教风和“诚信、明理、笃行”的学风;努力探索“教学与实践零距离,教师与学生零间隙,毕业与上岗零过渡”,切实加强内涵建设和质量管理。

(二)本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备大专水平的文化素质,能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形势需要,掌握现代财务信息管理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综合职业能力,满足社会对高层次、高素质、现代化、信息化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适应各行业财务信息管理需要的第一线高级技术性应用人才。能胜任各单位财务信息处理工作;各金融机构各种票据、资金结算工作;各大商场、超市的会计工作;各企业仓库保管工作;面向社会从事记账、税务等咨询工作岗位。具有财务信息管理、商务谈判、计算机基本操作和英语基本应用能力。

二、专业特色

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发展道路,以知识为基础、能力为核心、素质作保证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完善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为实现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可靠保证。

(一)培养方向分析

1.成立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家指导委员会、积极开展专业建设工作

聘请各大商业银行专家参与专业建设咨询指导工作,成立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家指导委员会,并定期召开专业教学计划修订研讨会,适时进行专业教学计划的修订,以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性和多变性。

2.加强校企合作,“请进来、走出去”

专业发展要依托金融行业、依靠金融企业,注重与各金融机构及金融企业特别是商业银行的联系与合作:一是聘请其高层管理者或业务能手为兼职教师,定期为师生开展学术报告或承担实践教学任务;二是根据金融机构及企业业务发展需要,制定培训方案及培训意向书,提供培训场地、委派教师对其职工进行培训;三是与其签订校外实训基地协议,定期组织专业教师与学生深入业务部门进行实践实习。

(二)竞争环境分析

竞争环境分析主要是指竞争者分析。对于我院金融专业来讲,竞争环境分析就是对开办金融学专业的其他高校的分析。金融专业的竞争环境概括来讲有以下几个特点:

1.竞争激烈。目前开办金融学专业的院校较多,已经出现毕业生就业困难,因此,金融专业已被列为教育部控制布点专业。

2.竞争者在师资、办学经验和学科建设方面具有相对优势。

3.竞争者一般在金融专业下设银行、投资经济、保险、理财等方向,但特色不明显,实践环节重视不够。

4.由于宏观金融管理人才的需求不断下降,以及公司企业对金融理财人才的大量需求,一些院校开始注意在金融专业下设公司金融方向,以培养面向公司企业的微观金融理财人才。所以,高职应用金融与实务专业是一个极具潜力的专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三、市场需求

(一)行业背景强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活,经济活。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将金融工作置于战略性全局性的高度,明确提出要把金融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抓紧抓好,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大大促进了经济金融的“互利双赢、共兴共荣”,金融在湖南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随着金融业进一步对外开放,在外资银行大批涌入中国的同时,金融业的竞争已变得越来越激烈。金融业新增单位竞相涌现。

(二)人才需求旺

我省除了国有商业银行外,还相继成立了大大小小的数家股份制的商业银行。这些银行的成立,给我省金融市场注入新的活力,但同时也给我省金融市场增加了新的风险。特别是在目前全世界面临严重的金融危机,并且波及到中国的经济发展的形势下,迫切需要一大批具备各方面综合素质的金融人才。

(三)结构明显“偏”

大部分企业的人才结构呈现“偏态”特征,即企业对高素质、高学历人才的需求永远小于对操作型人才的需求,而这一特征在金融企业的岗位设置层次中表现得更为突出:首先,从当前金融企业各岗位从业人员占比情况来看,由于金融企业多采用“总行(公司)——分行(公司)——支行(公司)——营业性机构(或机构)”的机构层级设置方式,支行(公司)以上层级的机构主要履行管理、研究、和产品开发等职能,由于机构数量较少,设置较少的管理及研发型岗位。而基层经营机构(或机构)作为业务终端,数量众多并直接接触客户,设置大量“客户服务型”和“业务操作型”岗位。

四、课程设计

个人理财方案范文第3篇

一、个人理财业务将成为商业银行发展零售业务的重点

回首2005年,国内各家商业银行在零售业务方面的运作都不小。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做出了向零售银行转型的重要战略部署;民生银行也已开始改革零售业务,在总行成立了“零售银行部”;2005年11月中信实业银行更名为中信银行,去掉“实业”二字正是该行向零售银行业务发展的战略性调整……可见,各商业银行在应对日益激烈的竞争时,均把零售业务作为改革重点。

传统的银行零售业务中,资产类的住房抵押贷款受房地产泡沫及我国宏观政策的影响而存在较高风险;而汽车抵押贷款则因我国信用体系尚未建立而发展受挫,且二者都面临着“资本充足率”的限制,进而制约着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发展。而个人理财业务因较少占用银行资金,不构成银行的资本充足压力,无须面临呆账损失等风险,同时,个人理财业务因以客户为核心,围绕客户需求为其提供融资方案及产品、投资方案及产品、财务咨询等综合,为其提供量身定做的解决方案,成为商业银行争夺优质客户的重要战略选择。而根据国际经验,个人理财业务的盈利能力一般都高于贷款类零售业务,无疑成为商业银行转向零售银行、改善经营状况的关键所在。

二、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与差距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在零售业务方面的发展十分迅速,而真正意义上的个人理财业务则开始于1995年,在2003年以后才得到较快发展。可见,当前我国个人理财业务市场潜力巨大。究其原因,首先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财富的急剧增加,个人资产的保值增值需求不断旺盛;其次,随着住房、医疗、教育市场化改革进程的推进,个人的风险保障需求也日益凸现,尤其是富裕阶层更加需要投资理财的专业服务以确保自身资产的“流动性”、“收益性”、“安全性”;再者,我国面临着老龄化的社会问题,只有高效、合理、长期的个人理财服务,才能确保在相当长的时间跨度里规划个人的收入、支出,这就使得个人理财规划变得越来越重要。

因此,当前银行、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信托公司、保险公司均推行品牌化战略,各具特色的个人理财产品纷纷登场亮相,且营销手段不断创新,通过开发各种专属理财产品来打造自己的特色和核心业务,在延伸服务、附加服务方面也各出高招。所以,商业银行不仅将面临着同业间的竞争,还将面临着来自证券、基金、保险、信托行业的竞争压力。但是,商业银行凭其先天的储蓄网点及客户优势仍然占据着市场的主导地位,为了尽快适应市场需求,商业银行应凭借其优势积极开发独具特色的个人理财产品来留住老客户,吸引高质客户。

近年来,我国个人理财产品已经从单纯的储蓄、国债发展为各种期限及收益组合的代客外汇理财、代客人民币理财、投资或保障型险种、货币市场基金等等;理财服务内容也涵盖了商业银行业务及理财信息服务。但其观念、内容、服务规模诸方面都存在明显差距,具体表现为:

首先,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市场环境还不够成熟,存在体制差距。由于我国商业银行长期以来一直以存贷款利差为主要来源,银行发展零售业务才开始起步;再加上目前实行的是分业经营体制,银行不能介入证券、保险市场,个人理财还主要集中在业务方面,收益也多体现在手续费和佣金方面。

其次,个人理财产品相对于成熟的金融市场而言还相当有限,存在产品差距。目前我国利率尚未完全市场化,许多金融产品的利率都是统一固定的,金融产品之间的风险差异很难通过价格反映出来。同时当前理财产品在结构上也存在目标短期化、方案缺乏个性化,以及受到金融机构自身业务限制等问题,从而在产品设计上无法体现差异性、多样性。

最后,理财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也有待提高,存在人才差距。因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业务,要求理财人员不仅要全面掌握银行业务,同时应具备各种投资知识、销售技巧,通晓客户心理。所以这种能够提供综合性的全方位的理财服务人才的稀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深入发展的瓶颈。

三、进一步拓展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对策研究

从对我国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现状和差距的分析可以看出,要在2006年底银行业全面开放之际,抓住机遇尽快适应市场变化推动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商业银行应从以下方面加强研究:

首先,重塑组织结构。商业银行应重新规划银行现有的职能部门,设立一个职权相对独立的、职责比较清晰的、专业结构综合性强的业务部门负责个人理财业务的管理、规划、发展;同时,银行资源也应在一定程度上向个人理财业务倾斜,集中优势力量发展个人理财业务,助推零售业务的发展。

其次,克服体制约束。在我国现行的金融管理体制下,国内银行业可以用分业经营、混业咨询,分业管理、混业合作的思路对个人理财业务进行拓展与创新,努力实现从单一的银行业务平台向综合理财业务平台转变。

个人理财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个人理财;中美差异;措施

中国产业调研网的《2014-2018年个人理财市场深度调查研究与发展前景分析报告》表明:当前我国民间拥有的金融资本已经超过10万亿人民币,其中包括居民储蓄、国债、股票、企业债券、个人外汇、保险、私人房产等。全国拥有金融资产100万元以上的人群大概在500万~1000万人,其中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的富裕阶层占30%以上。伴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得到专业的理财服务。与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相对完善的美国相比,我国的个人理财业务存在哪些差异,如何借鉴美国的有益经验是本文着力探讨的问题。

一、中美个人理财业务的差异

(一)从政策环境上分析

美国的个人理财业务由于发展时间较长,法律基础已较为健全。在经历了1929年全球股市的大崩盘之后,美国政府相继出台了《证券法》、《投资公司法》等法律,这些政策一方面保护了投资者的利益,另一方面也为个人理财市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法律基础。

我国个人理财业务市场发展时间较短,作为一项快速发展的新兴业务,政府也出台了相关的条例,如2001年第一部《信托投资法》,2002年的《保险法》及《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等。上述法律条例虽然一定程度上规范了个人理财市场秩序,从侧面推动了理财市场的发展,但对于高速发展的个人理财市场来说,完善法律法规仍是当务之急。

(二)从机构主体上分析

美国个人理财业务的市场竞争比较激烈,金融机构繁多,主要包括投资银行、资产管理公司、新兴银行及零售银行等。在巨大的市场需求和机遇下,各个机构开始挖掘自身优势,积极抢占个人理财市场份额,使得个人理财市场的竞争更为激烈。大多数金融机构都把目标群体定位在中高端客户上,具有的特点是呈现出全球性的理财范围、多样的理财品种、专业的理财团队、合理的理财方案。

根据银监会规定,我国商业银行不能从事证券类、保险类和基金类的投资业务,只能上述业务。因此,我国个人理财业务市场缺乏规模较大的投资银行。同时,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多数民众更倾向于储蓄而不愿意投资理财,市场中的竞争主体主要以商业银行为主,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较小。

(三)从客户管理上分析

美国的个人理财业务拥有较为成熟的客户管理体系。客户管理的基础主要是细分市场和定位市场,对不同的客户群提供差别化的服务也是国外个人理财业务的基本经营手段之一。在美国个人理财市场中,金融机构对客户进行详细的差异分析,科学有效地为客户指定具有针对性的理财方案,这样不仅保障了客户的利益,而且体现了个人理财的高质量服务水准。

我国的个人理财市场还未意识到客户管理的重要性。一方面,我国个人理财业务对于客户的细分和定位尚未明确,面向多数民众的理财产品缺乏针对性和人性化;另一方面,缺乏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多数金融机构目前主要以产品为中心进行产品的研发销售,无法切合民众的实际理财需求。

(四)从产品种类上分析

美国个人理财产品受限小,灵活性高,个人理财产品的投资渠道,创新组合及产品设计都要优于国内个人理财市场。以花旗银行为例,理财业务主要侧重于理财顾问和代客理财服务,客户可以通过同一个账户,最大限度地实现各方位的理财需求,其中包括储蓄、保险、养老、教育及投资等业务,业务交叉性较强。

由于我国利率尚未完全市场化,加之实行分业经营的限制,金融机构为客户提供的理财产品相对较少。在资本市场未完全放开的情况下,除少数银行推出境内合格机构投资者服务外,其他的理财产品都缺乏增值,个人理财产品设计也较为单一。以上因素影响和限制了我国个人理财产品种类的创新,导致我国个人理财产品品种少,层次低。

二、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局限

(一)金融政策方面

目前,我国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督的管理体制,我国相关法律明确规定商业银行不得从事于证券和信托等有关的业务,只能以第三方平台的形式进行销售业务。由于金融政策的硬性规定,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受到了较为严重的限制。目前,个人理财业务不能根据客户实际情况和理财目标进行多方位结合和设计,只停留在建议和咨询方面,不能为客户进行理财投资组合。这限制了我国个人理财需求者在产品的多样化和持有度,也限制了银行个人理财的增值业务的发展。

(二)人才队伍方面

个人理财业务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综合型服务,从事个人理财业务的人员不仅要有扎实过硬的专业知识基础,还应该拥有较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因此,由于我国个人理财业务市场发展时间较短,个人理财业务对工作人员的要求较高,目前个人理财市场普遍缺乏个人理财方面的综合型人才。由于个人理财业务人员代表了理财机构的整体形象,多数投资者都很重视办理个人理财业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及综合素养。2001年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在国内推行国际金融理财师(CFP)认证制度,截至2012年6月底,CFP人数为14152人,虽然在近几年人才数量有所增长,但是同发达国家相比,高素质综合性人才依旧比较缺乏。

(三)客户管理方面

个人理财业务是一项以客户为基础的服务,客户信息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国内个人理财市场而言,最为重要的是在有限的时间空间内,在最大范围内宣传理财产品的营销信息,吸引潜在客户群体。国内金融机构应该意识到对于客户群体的细分和定位的重要性。一方面,现有大部分理财产品主要在个人信贷、代收代付、信息服务等基础的理财服务上不断增加,并没有针对性地满足不同层面客户的不同需求。另一方面,有些理财产品门槛较高,缺乏针对普通理财需求者的理财产品,大大局限了个人理财市场的发展。

(四)理财产品种类方面

我国理财机构由于受到外部政策因素和内部创新意识不足等影响,缺乏个人理财产品的创新。截至2013年11月30日148家商业银行共发行理财产品37943款,全年理财产品发行量方面同比增长超过30%。虽然理财产品呈现快速增长,但大多集中在少数一些商业银行基础性理财服务方面,对于理财产品的创新层次较低,理财产品同质化的现象较为严重。

三、完善措施

(一)对于金融政策方面的建议

从国家层面来说,要逐步改革现有金融体制,创新金融政策,逐步实施适度的混业经营。可以借鉴国外个人理财市场的有益经验,制定并完善个人理财市场的法律法规,为我国个人理财的发展提供政策上的支持,大力推进我国个人理财市场的发展,使个人理财市场逐步从单一业务平台模式改变为综合业务平台模式。从开展个人理财业务的各金融机构角度来说,在分业管理的大环境限制下,应该积极拓展理财思路,广泛开展跨行业间的业务合作,从原先的业务转变为业务融合,创新现有理财产品和营销模式。

(二)对于人才方面的建议

我国应该加强复合型金融人才的培养,特别是提高客户经理的专业素养。第一,提升现有理财人员素质。应加强个人理财业务市场人员的培训,制订系统的培训方案,促进理财业务人员之间有针对性的良性业务交流,保证对金融信息有畅通的宣传渠道。第二,严格执行资格认证的准入与退出制度。监督机构应制定明确的资格认证系统,促进理财人员自发提升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严令禁止违法违规的理财行为。第三,建立合理的薪酬激励机制。理财机构应明确对于理财业务的绩效考核,可以将关键指标考核体系、客户满意度和客户信息收集与反馈三大方面与薪酬挂钩,进一步激发理财人员的业务积极性。

(三)对于客户管理的建议

对于客户管理,一方面理财服务机构应以客户需求为宗旨,根据不同客户的价值观、产品需求和风险取向细分和定位客户群体,实行差异化的个人理财服务。理财机构可将个人金融市场分为多个子市场,针对不同客户群体,结合不同理财目标,设计出切合客户理财需求的理财产品与理财服务。以现有客户群为中心,加大理财产品宣传力度,做好相应的理财咨询服务,不断壮大客户群。另一方面,个人理财机构应针对客户具体情况,科学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进行理财产品营销,为客户提供优质便捷的理财服务。

(四)对于理财产品种类的建议

首先,加强个人理财主打品牌建设。国际上知名的金融机构都有为人熟知的个人理财品牌,如汇丰银行的“卓越理财”,花旗银行的“Citigold”。我国的个人理财机构应立足自身实际,发挥比较优势,精心培育并推广一款有特色的主打理财产品,提高核心竞争力。其次,个人理财产品应该在收益固定和风险较低的基础上,加大对高风险金融市场投资组合产品的研发力度,力求满足部分客户对于高风险投资产品的需求。最后,理财机构应该加强整合理财产品和理财服务,研发结构性挂钩产品,用以应对当今国际金融形势的不稳定性。

参考文献:

[1]屈庆,刘阳.我国理财产品发展现状和趋势――从监管规避到资产管理[J].银行家,2012(04).

[2]吕幼鹏,王日秋.中外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对比分析及发展研究[J].世界经济情况,2009(04).

个人理财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个人理财业务;发展;问题;对策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指的是个人资产通过银行专家的理财服务实现保值增值的过程,从银行角度来说,就是专家根据客户的资产状况和对风险的承受能力,为客户提供专业化的个人投资建议,帮助客户合理而科学地将资产投资到股票、债券、保险和储蓄等金融品种中,从而满足客户对投资回报和风险的不同要求。

一、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趋势

目前,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呈现出以下的发展趋势:

1.从单一业务品种向综合理财平台转变。随着政策的逐步放宽,除了向客户提供传统的银行业务外,银行还通过与证券、保险、基金管理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合作,向客户提供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甚至黄金买卖等金融服务、客户可以从银行获得一揽子金融服务。

2.从同质化服务向品牌化服务转变。当今金融品牌的竞争越来越受到各家金融机构的重视,个人理财领域也不例外。今年来,我国各家银行陆续推出了自己的理财品牌,如工商银行的“理财金账户”、农业银行的“金钥匙”等。

3.从大众化服务向个性化服务转变。长期以来,我国银行向个人客户提供的服务是无差别的大众化服务,但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商业银行逐步引入市场细分理念,根据客户的需求开发新产品。个人客户经理制凭借其服务的全面性、主动性、及个性化的特点,成为各家商业银行吸引黄金客户的重要手段。

4.从无偿服务逐步向收费服务转变。我国居民对银行收费的概念比较陌生,因此,各家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中的大部分项目是不收费的。随着我国居民理财观念的更新以及相关政策的出台,个人理财业务的收费将是大势所趋。

二、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中存在的问题

1.金融业分业经营现状,明显制约了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空间。由于目前国内金融业仍然处于分业经营阶段,银行、证券、保险三大市场相互割裂,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空间受到限制,目前的个人理财业务,基本上还是停留在咨询、建议或投资方案设计等低层面的操作,还不算真正意义上的理财。

2.缺乏相对独立的业务运作系统。个人理财业务是体现“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我国个人理财业务通常归于个人业务部,但个人理财业务涉及的资产、负债和中间业务又分别由多个部门管理,导致前后台业务条块分割。

3.缺少客户信息平台的有效支持。建立和运用客户资料库分析系统是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基础,但我国多数商业银行的运行系统是建立在账户而不是客户基础上,客户信息极为有限,导致理财业务的开展犹如“盲人摸象”,始终无法确定目标群体。

4.缺乏复合型的个人理财队伍。由于个人理财业务是一项综合性的业务,它要求理财人员不仅了解银行的各项产品和功能,还要掌握证券、保险、房地产等相关知识,并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5.个人理财业务门槛相对偏高。外资银行理财业务的门槛一般在5万美元到10万美元不等,我国的理财业务水平还不能与外资银行相提并论,然而我国商业银行的理财门槛却大多在20万元人民币以上。

三、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对策

1.加强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管理规划。在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分业经营还未发生变化的时候,银行应该根据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需要,专门指定一个专业结构比较综合的业务部门负责个人理财业务,使个人理财业务由以往的随意性转向有目的、专业化的理财规划。

2.做好个人理财业务产品个性化需求的研究。由于在人生的不同的理财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因此,有针对地提供个人理财业务的方案具有现实的操作性。银行可以根据单身期、家庭成长期、家庭成熟期、退休期的不同阶段提供差异性的服务。

3.不断丰富个人理财业务产品和服务内容。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不能停留在为客户提供单一的储蓄或者咨询上,要针对客户的要求,加大个人理财金融产品的创新力度,为客户“度身定做”金融产品,使客户实现最大化的保值和增值。

4.加大复合型个人理财人才的培养。目前市场上普遍缺乏既熟悉银行业务又精通证券交易、保险等多项金融业务的全能型人才,商业银行一方面在引进人才时要注意往这方面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各种渠道培养人才。进而起用一批高素质的理财客户经理作为理财专家。

5.适当降低个人理财业务的服务门槛。目前我国个人理财业务市场还处于较低迷状态,并不表明大家不需要理财服务,而是与银行的服务范围以及大家对银行的认同度和满意度有关。目前我国民间拥有金融资本远远超过10万亿元,要挖掘这一“金矿”,适当降低个人理财的服务门槛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