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最基础的中医知识

最基础的中医知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最基础的中医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最基础的中医知识

最基础的中医知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病案首页; 管理;有效途径

病案首页是医院医疗管理信息最集中、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是卫生统计数据的重要来源,是各级卫生领导对医院工作宏观决策、上级卫生部门进行卫生经费核拨、评价医院医疗工作的重要依据,更是医疗、医院统计、医疗管理和临床医学研究重要的原始数据;如果病案首页信息有缺陷,就会对医疗统计报表的相关指标,特别是医院评审、医疗管理,DRGS付费等等产生严重影响。

依照2011年12月31日国中医药医政发〔2011〕54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修订中医住院病案首页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病案首页管理办法,本人对某三甲中西医结合医院2014年出院的300份电子病案首页进行随机抽取,统计结果如下:

300份中西医电子病案首页缺陷调查表

一、首页中存在的问题

(一)基本信息。电话号码、现住址和邮政编码等项目漏填占缺陷率58%,给今后医务人员了解、追踪医疗服务效果,给予患者健康指导的随防工作造成不便。缺少联系方式,患者住院期间万一病情发生突变,联系亲属时也带来困难。

(二)诊断信息。由于中西医结合医院,诊断上除了有西医诊断,还有中医诊断。

1.用西医诊断取代中医病名或者不按规定使用。如把西医诊断“瘢痕挛缩畸形”“尿道下裂”当成中医病名使用;急性阑尾炎用“腹痛”,不用中医对应的病名“肠痈”,慢性肾功能衰竭不按国家标准用“肾衰”,用“水肿”等等,导致中西医病名对照统计表不准确,中医临床路径需要统计数据时,不能从中医病名索引中提取。

2.西医诊断:主要诊断选择不当,如确诊是室间隔缺损的先天性心脏病,主要诊断仍然填写先天性心脏病;明确分型为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的冠心病仍用冠心病作为主要诊断,导致收治病种分类的疾病谱发生错误;损伤的外部原因笼统地填为外伤,车祸,未能尽量详细填写是小汽车驾驶人员与行人相撞的交通事故,还是从楼梯或台阶上跌落造成损伤的外部原因等,给病案编码造成困难,也对上报的卫统表真实性产生影响。

(三)手术信息。手术切口填写不准确,如把阑尾炎切除术Ⅱ切口写为Ⅰ类,使医院一类切口的例数增多;把大手术填写成小手术,如把髋(膝)关节置换术手术级别错误的填写为1(小手术)。手术分级管理是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医院评审时主要评价项目之一,手术分级管理明确各级医院和医师的手术权限;规范医疗行为、保证医疗安全;维护患者利益,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合理配置和使用医疗资源,手术等级填写错误导致统计医院大手术的例数比例下降,手术级别与医生权限不相符。

(四)其它信息。危重病人抢救统计:病程记录有抢救记录,但首页漏填写。住院危重病人抢救统计表反映医护人员抢救时机是否及时、诊断、抢救技术是否正确,同时了解危重病人的疾病构成,漏填写导致危重抢救统计表失真。

二、干预对策

(一)强调病案首页质量意识。病案首页有164个空格,每一项目的制定都有明确的意义,是高效再利用病案资源的基础,是临床、教学、科研进行病案查询检索的途径,是上报卫统表4-2医疗统计最基础的数据来源,病案首页填写的好坏将接影响到医院各项工作指标的统计和医院各项医疗统计上报的数据质量,还直接影响医生工作量,绩效考核,职称晋升等等。使医生认识准确填写首页的必要性,自觉重视并提高病案首页质量意识,才能降低病案首页缺陷的发生频率,保证医疗信息和各类统计报表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促进医疗质量和提高医院管理水平起积极作用。

(二)加强培训,规范病案首页填写。1.通过举办培训班将病案首页项目填写说明下发到各位医生手上,对新来的医生、实习生、研究生进行重点岗前培训,对照《通知》一一讲解,使他们掌握首页填写的标准,从而提高病案首页质量。2.由于第八版以前的医学院校的教材里无国际疾病分类知识,许多临床医生对国际疾病分类基础知识不熟悉或者不了解,必须请质量控制专家进行培训,才能减少首页填写中出现的错误。3.加强西医医生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培训。中西医结合医院,有部分西医医生入职后虽然接受100学时的中医理论知识的培训,但中医理论知识仍薄弱,从收集的数据可见,对中医诊断病症仍然不熟悉,因此,将存在问题反馈给相应的临床科室,临床科室针对本科室存在问题,有针对性地对本科西医医师对照《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B/T15657-1995》国家标准进行培训,从而保证中西医病案首页的质量。

三、加强质控

(一)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根据法律、法规健全和完善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如病历书写制度,住院电子病历书写管理暂行规定(试行),病历质量管理规定,病案复印制度,住院病历等级标准及奖罚规定,住院病历检查评分标准,病案(病历)封存、启封制度等,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及量化考评指标,并保证落实到位,使病案的每一项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二)落实三级质控。主管医生为一级质控员,对病案首页填写负完全责任,二级为各科室的质控医师,对每份出科的病案进行质控,三级质制为科室主任,使缺陷病历在归档前得到修正。质控部和病案室负责病案质量评价工作,按照医院制定的评价标准逐份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每月将评价结果汇总后分别报医务部和各临床科室,通过评价反馈,使病案首页填写质量持续提高。

(三)开展优秀病历评选。优秀病案评展是医务人员学习借鉴的有效资料,定期组织优秀病历评选活动,展出优秀病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促使医务人员从思想上提高认识,重视病历的书写。

(四)奖优罚劣。将缺陷病历与个人利益挂钩,对有严重缺陷的电子病案首页如:未填写病案首页、血型填写错误等实行一票否决,扣除主管医师2000元,到病案室学习工作一个月,重点学习《住院电子病历书写管理暂行规定》和《住院病案首页部分项目填写说明》,促使医务人员高度重视病案首页填写质量。

四、 提高病案人员的业务水平

病案编目人员除加强自身学习如档案学、病理、生理、解剖、医学统计学,临床各学科外,还应经常参与疑难编码讨论,总结积累编码经验,有条件的可外出进修,与同行互相交流学习,不断提高编码质量。

工作中,注意查看入出院记录、病程记录、手术操作记录、病理、化验、检查等结果,对有疑问的编码,与临床医师沟通交流,并结合国际疾病分类及中医病证分类知识以科学、客观、真实的态度完成首页诊断信息的编码工作。

五、 完善电子病案首页系统

利用计算机提高病案首页的书写质量与自动质控。基本信息、检验信息系统能提取的避免手工填写,减少医生工作量,提高准确性;对卫统报表4-2必填的项目进行自动检查及智能判断,缺项漏项智能提示;手术级别自动关联,将手术名称―手术级别―手术医师权限绑定,手术日期大于或者等于入院时间,小于或者等于出院日期;特殊信息系统进行关联、提醒:如肿瘤疾病必有形态学编码,损伤、中毒必有外部原因编码,新生儿必填出生时体重、死亡必填是否尸检;一些诊断进行特定范围设置:如B26.0、C60-C63……只限于男性,A34、C51-C58等只适用女性等,自动质控提高首页质量。

在大数据背景下,病案首页不仅为统计工作服务,也成为医院医疗服务工作的客观数据反映,所以病案首页在病案管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营造全员抓病案质量,并层层把关的氛围,确保病案信息的准确、及时、完整、规范,才能充分发挥病案的价值,病案才能真正的被利用。

【参考文献】

最基础的中医知识范文第2篇

中医内科学是中医临床学科的主干课程,是其他临床诸学科的基础,它的学术水映了中医临床学科发展水平。本文根据笔者所在中医内科学学科多年经验,从学情分析、教学方案、教学手段改革等方面对中西医结合专业本科生中医内科学的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发展进行总结。

关键词:

中医内科学;教学模式;改革;中西医结合专业

中医内科学是中医临床学科的主干课程,是其他临床诸学科的基础,它的学术水映了中医临床学科发展水平,它以前期各门课程为基础,阐述内科病证的证候、病因病机及其证治规律,指导中医内科临床实践,系统地反映中医临床思维及辨证论治的规律。课程内容主要介绍内科专业基础理论和各脏腑系统主要病证的基本知识及辨证论治规律。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内科常见病的证候、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和处方用药知识及部分难治病、急危重症的诊治,熟悉中医内科的临床思维及实际操作程序[1]。中西医结合专业是培养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科学技术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的专科层次人才的一门专业,要求学生能熟练地运用中西医结合的诊法、辨证,中、西药对临床各主要学科的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辨证施治,是近年来的热门学科[2]。各大型医院除了在临床上进行中医、西医专业的结合诊治,并且逐步开展中西医结合专业科室,加之国家政策的扶持和倾斜,使得中西医结合专业越来越受到重视。但中西医结合专业缺乏相关的国家规划教材,如《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等,对于内科学的教育还在使用《中医内科学》和《内科学》两本教材进行讲授,这就对中医内科学的讲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在中医内科学中将中医知识与西医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以适应中西医结合专业的特殊要求?笔者根据所在中医内科学学科多年中西医结合专业中医内科学的教学经验,对中西医结合专业中医内科学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发展进行总结。

1做好学情分析因材施教

以河南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专业本科生为例,中医内科学课程一般安排在五年制中第三年上半学期进行,此时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已经学习了大部分的医学基础课,包括西医类和中医类基础课,其中西医类课程有: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微生物与免疫学、药理学、诊断学等,而中医类课程包括:中医学基础、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在学习中医内科学之前,对于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生所接触到的基础课里,西医类的课程的数量要大大超过中医类课程。而一些中医学的基础课和经典课,如《内经》各家学说一类的课程,是放在第三学年上半学期与中医内科学的教学同步进行,另外一些如《伤寒论》《金匮要略》等课程,由于学时的关系,仅仅作为选修课或者限选课供学生学习。笔者曾经访问过许多中医类院校,发现上述这种情况不仅仅局限于河南中医学院,在许多地方的中医类院校中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即对于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生来说,在学习中医内科学之前,中医的基础相对西医而言较为薄弱。更为重要的是,学生接受了大量西医学的知识后,对于中医学的理论和观念理解不透彻,甚至出现厌烦情绪,加之网络上、媒体上对于中医的质疑和指责声不断,也加重了这一现象。所以,在进行中西医结合专业中医内科学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着重强调中医的理念和科学性,强调中医药的疗效和群众的支持度,树立学生对于中医的信心,改变不良观念。

2根据课时要求着重讲解

由于中西医结合专业的特殊性和中医、西医课程并重的特点,大部分院校的中西医结合专业的中医内科学课程均存在压缩课时的现象。以河南中医学院为例:中西医结合专业中医内科学课程设计为120个课时,而选用的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共分为上下二部分,包括总论、个论共8章,收录了53个中医疾病,以平均每个疾病3个课时来计算,全部内容讲授完毕最少需要160个课时,这对于原先设计的120个课时来说属于杯水车薪。针对这一现状,绝大部分教师上课时均采用只讲授部分疾病的方式进行教学,对于如瘿病、疟疾、阳痿、遗精等临床较少涉及的疾病的相关课程,一般采取放弃讲授的做法,但即使是少见的疾病,也属于研究生入学考试和执业医师考试的范畴,减少基础知识的教学,非常不利于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未来临床工作的开展。针对这种情况,笔者选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应对:(1)压缩不必要的课时,节约课堂教学时间。在中医内科学的教学方案中,一般设计有4~8个学时的病案讲解,而这种病案讲解占用了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对此,笔者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和安排学生进行分组病案分析,一次8~12名学生,以分组讨论的形式进行病案的分析,笔者选用一些临床病例,或以教师模拟病人,让学生模拟医生的形式,“病人”口述病情,佐以舌脉补充,让“医生”进行理法方药的分析,在课下进行门诊医疗活动的模拟,同时进行分组讨论和对比,对课上知识进行查漏补缺。这一方法一方面节省了课堂教学的时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让学生对临床诊疗工作有了初步的理解和认知,明白自身基础知识掌握的不足,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或者选用换位教学法,就某个疾病或者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让学生课下充分准备,然后进行分组讨论,教师以学生的身份听取汇报后提出问题并进行点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之能够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知识并积极思考,加强自主思维能力、开拓创新能力以及表达能力的锻炼。利用这些丰富的课下活动节约的课堂教学时间,笔者对重点疾病进行深入教学,对一些临床少见疾病也强调主要知识框架,让学生对这些疾病有最基础的认识。(2)改变传统观念,合理安排课时。传统课时的安排是结合疾病特点和教材篇幅来指定的,对于癌病、血症这一类疾病一般都安排6个课时来讲授,笔者认为毫无必要。以癌病为例,传统以脑瘤、肺癌、肝癌等分类方式进行讲解,而笔者一般将肺癌的相关内容总结到咳嗽—肺阴亏耗证中进行讲解,将肝癌相关内容总结到积聚的范畴里进行讲述,这种方式既符合临床疾病诊疗发展趋势,又减少了学生的负担。

3理论临床并重中西结合

不少教师在进行中西医结合专业中医内科学的教授过程中,对于所谓的中西医结合,都进入了先讲授中医疾病,再讲授相关的西医疾病的概念和治疗这一误区。笔者认为,中西医结合不仅仅是治疗的结合,更应该是中西医理论的结合。以中医内科学的脾胃系统疾病———胃痛为例,笔者在讲授胃痛概念和历代沿革后,会向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胃痛的别名叫心口疼?为什么直到《兰室秘藏》一书才首立“胃脘痛”一门,而在之前所述的胃脘痛一般都以心痛而名?比如“心下痛,按之石硬,大陷胸汤主之”。让学生体会到造成这一误解的原因:心脏与胃的位置过于接近,临床上许多认为自己是胃痛的病人,其实是心绞痛或者是心肌梗死发作导致,比如不典型性心绞痛,其疼痛范围可以从肚脐中一直到下嘴唇。讲述这些概念,教导学生在临床上见到一些年纪比较大、身体比较肥胖,或者是有心脏病病史的“胃痛”病人,一定要注意心电图检查,排除心脏方面的疾病。在讲解胃痛的西医学相关疾病时,对于萎缩性胃炎的解释,笔者会强调萎缩性胃炎的重要特点即胃固有腺体的萎缩,导致胃酸分泌不足,这与中医胃阴不足的理论和表现十分接近,同时胃阴不足的病人在全身会有阴虚的表现消瘦、乏力、阴虚内热伴有低烧,这些表现与西医学中的恶病质有一定联系,这又符合了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属于“胃癌前期状态”这一理论。这些中医理论知识与西医理论知识的结合,才是中西医结合的正确方向,只有理论得以结合,才能正确的指导临床治疗和用药,改变现在中西医结合仅仅是西医为主,配合吃中药的尴尬局面。中西医结合专业是一门新兴的学科,目前尚处于初期阶段,较之内科学和中医内科学这两个成熟的学科,还有许多方面有待完善。加强中西医结合专业的中医内科学教学改革,对培养学生中西医结合的辨证论治的思维方式,为培养新一代全面发展的中西医结合专业中医药大学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

参考文献

[1]冯晓桃,李双蕾.提高中医内科学理论教学质量的探讨[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6(1):120-121.

[2]孙闵,孙冰,胡申,等.PBL教学方法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20):50-51.

最基础的中医知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中医学基础;愉快教学法

一直以来,多数教师大都沿用陈旧的教学方法,之前的教育是让少数人出人头地,让绝大多数人做出牺牲,使大部分人的内心受到伤害,这种“精英式”教育到现在已经不值得提倡。21世纪的教育不仅是为了少数人或某个人的发展,而是为了所有学生都能学到科学知识,都能健康地成长。实践证明,盲目蛮灌、不注重效果的坚持、不讲究方法的苦战与求知都是违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的,所采取的不符合学生心理特征的教学方法也是极端错误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时间加汗水”等摧残学生身心的教学方法应该抛弃。苛刻的要求、枯燥的学习、盲目的蛮灌、机械的重复只能使学生越学越厌,传统的教学方法很多就是缺乏前瞻性、趣味性、开放性和科学性,没有以学生为本,没有建立起师生互动的教学平台,没有让学生在快乐中获取知识。

愉快教学就是使学生在情景交融中愉快地,主动地学习。这种教学方式早就被运用于小学、中学的教学当中。对于中医药专业的中专学生,笔者在实践中体会到,将应用心理学、教育学贯穿于教学过程中,采用愉快教学法对教学有很大帮助。

愉快教学在教学观念上视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强调学生是具有独立人格与意识的、是有创造能力的活生生的个体,而不是把学生看成是接受和储存知识的容器。它着重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学习,做学习和发展的主人。情绪心理学是“愉快教学”的心理基础。当心情愉快、心情舒畅的时候则思维敏捷、解决问题迅速。愉快教学正是使学生处在轻松愉快的情绪状态下,对所学的知识能够高效地接受,并产生较强的记忆力。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合作,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愉快、和谐、融洽的环境中获得身心全面发展。

愉快教学具有以下3个特征:①愉悦性。愉快教学是通过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使教师愿意教,学生愿意学,使师生之间形成一个良好的和谐关系。②主体性。愉快教学体现的是寓教于乐。“乐”是学生通过积极参与教学,从自我活动、自我实践中得来。在教学活动中,教学不再是一言堂,而是通过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自己想、自己做、自己说,把课堂变成自己舞台。③成功性。成功是和愉悦经常联系在一起的,而且两者有一种循环反应。学习成功率越高,情绪越好。愉快教学正是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能获得成功机会,使学生从中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感受到努力的价值,把学习真正当成一件乐事[1]。

中医学基础是中专学校中医药学专业一门重要基础课。本课程以理论为主,抽象的东西比较多,学生学起来总提不起兴趣,认为太枯燥无味了。另外,学生年龄比起大学生来说相对要小,且好动活跃,自律性较差,因此在教学上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主动乐意地去学习。那么如何让学生们主动地、愉快地学习呢?笔者归纳有以下几个方面:

(1)联系实际,引起学生思维兴趣,让学生愉快地学习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一种由于机体需要而产生的稳定的内驱力,是构成动机的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学习入门和获得成功之间的“牵引力”与“黏合剂”。布鲁纳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比如在学习经络和腧穴时,学生们都会看过武侠小说,听说过什么一些关于经络和穴位的故事,所以在授课时让他们讨论一下自己所认识的经络和穴位,它们是不是真的如小说中那么的神奇。这样一来,大家的学习兴趣就高了。相信不少人都听过这么一副对联,上联是:“灯笼笼灯,纸(枳)壳原来只防风”,下联是:“鼓架架鼓,陈皮不能敲半下(夏)”。这一副既形象生动、又带有中药材名称的对联由于其巧妙之处,被某电视剧引入到剧情当中,充分证明了这一类带有中医药知识的典故、谜语对联等,对于在学习过程中增加趣味性是非常有帮助的。

(2)创设“问题情境”,开拓学生思维境界,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所谓设置“问题情景”就是在教材内容与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创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这种与问题有关情景中的过程。疑是探求知识的起点,也是激发学生的支点,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从疑入手,巧设悬念,启发学生思维。如;讲到阴阳五行时,提出所有事物都可分阴阳吗?阴阳能否分开,单独存在?阴阳的关系是怎样的?让学生带着问题主动学习,把学生的思维水平推到更广阔、更高级的思维境界。

(3)巧妙创设“临床”情景,增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其成功感.一个人如果成功完成了一件事情,有了成功感,那么让他再做另一件事情的时候,就会很愿意去做,而且会有信心去做,因为成功感会带来乐趣。传统的中医诊治讲究“望、闻、问、切”,而其中通过表面现象去分析病情病因的方法是传统且有效的。这一经验是需要通过不断的实践和积累而获得。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在课堂上通过小组形式,以模拟诊治的方式,通过设计“病情”,让学生在模拟中加深对用药、问诊技巧、判断理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比如,学习八纲辨证时,举出一个病人的临床表现,让学生讨论属于哪个证型。诊断对了就给予表扬,让学生有一种做医生成功诊断的感觉,增强其自信心,培养其成功感,使其主动、愉快地学习。

3 应用多媒体教学,使抽象知识变得形象、易懂,容易掌握

恰当的教学情境能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保持其学习热情,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创设一种使学生主动参与,兴趣浓厚的课堂教学学氛围是唤起学生主动参与的前提和保证。学生在愉快而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容易积极参与教学,并且能激发内在的学习要求。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往往离不开生动形象的教育素材。多媒体具有形声、动画兼备的优点,在创建情境、,营造氛围方面比其他媒体更直接、更有效,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参与度,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多媒体教学课件集声音、图像、文字等多种信息于一体,极大程度地满足了学生的视听等感官需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还能变难为易,变复杂为简单。如学习诊断中的舌诊,通过观看不同舌象,学生们就很快就掌握了舌象的诊断方法。

总之,愉快教学在中医学基础教学中产生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斌.愉快教学模式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广州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课堂教学优化的原理与方法[M].2002.

最基础的中医知识范文第4篇

一、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药学服务在医疗机构诊疗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认真细致学习《意见》,为在新形势下药学服务的发展需要,院领导对当前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的组成及制度进行了针对性的调整,调整后具体成员如下:

主  任:  

副主任:   

成  员:  

委员会办公室设在药剂科,由   同志具体负责日常工作。

二、提高药学服务意识,切实完成观念转变

现阶段我院药学部门的工作仅仅只是处方审核、药品调配、复核和发药等最基础的部分,属于被动服务意识。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老百姓已不再满足于药师只是提供药品,而是要求药师能够提供安全有效的药品,药师也不再是单纯的药品调剂者和发放者,要快速积极的向药品的监督者和疾病治疗参与者转变。

在学习《意见》之后,院领导要求药学人员要加强同临床医生以及患者之间的沟通,切实完成“以药品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以保障药品供应为中心”向“在保障药品供应的基础上,以重点加强药学专业技术服务,参与临床用药为中心”的观念转变,要做为医、药、患之间的纽带,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在今后的工作当中,药学人员应该积极的运用药学专业技术,以及最新的药物知识,结合临床实际,参与制定用药方案,以获得最好的治疗效果,在降低治疗过程中的突发风险,同时降低患者的治疗费用,提高老百姓就医获得感。

三、增强药学信息化服务意识

药学人员要经常收集国内外儿科用药方面的新进展及先进的用药经验等方面的信息,积极主动的为临床提供药学信息服务,同时让患者体验到医院更亲民的治疗方案。

四、加强电子处方的规范化管理

为了更好地把《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医疗机构处方审核规范》以及《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等规章、规范性文件落实到实处,我院具有处方权的医生全部在药学部门签名留样,药学人员在审核处方过程中,对医师签名进行严格审核无误后再对处方药物的配置进行审核、调配、发药,发现问题处方及时返回纠正。

五、加强药学队伍建设,提高药学人员工作积极性

最基础的中医知识范文第5篇

中医五官科学教学方法临床思维临床思维是医生在诊治疾病过程中,利用基础和临床知识对临床资料加以综合分析、逻辑推理等,对疾病的本质进行理性的判断,根据诊断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的一种思维活动。正确的临床思维对于医学理论的实践应用能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因而被看作是连结理论与实践的纽带。为此,探索一种适合中医五官科教学的临床思维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意义重大。

一、在理论教学中融入临床思维观念

五官科学是以形态学为主的临床学科,许多临床体征必须经过现代仪器设备仔细检查才能得到阳性体征。在理论教学中,应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多媒体技术是将文字、图像、动画和声音等融为一体,利用计算机将各种信息进行编辑加工,形成图文声并茂的多种素材。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精心设计教学思路,根据思路组织教学内容,设计非富多彩的多媒体课件。在各科总论的授课中,教师应使用具体的事物,形象的语言,充分利用教学模型和标本,将知识点形象化、具体化,讲解时由浅入深,使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而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如在讲授眼、耳、鼻、咽喉及口腔的解剖结构时,借助实体标本和模型详细讲解,给学生直观的印象,再结合复习相应的解剖学知识,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各科各论的授课中,讲解疾病的临床表现时,可拍摄疾病的相关图片,制作教学短片,建立以临床为基础的教学资源数据库。将各种病变图片做成幻灯展示给学生,教师准确生动的讲授与文字及影像资料结合起来,使所讲疾病的临床表现、检查、诊断、治疗过程等直观有序地展现出来,化抽象为形象。如讲暴盲时,学生对眼底改变不易理解,通过疾病图片展示,则一目了然;讲绿风内障时,可将房水的流经途径做成Flash动画,便于学生理解记忆房水流经的途径,同时可在此设计提出问题,以便学生理解其生理和病理变化。不仅学习章节本身的内容,同时加强前后知识的联系,使学生的认识更加形象,理解更加深刻,记忆更加牢固,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学生进入临床后,见到类似疾病的表现,联想到课堂讲授的图片、动画等,很快便做出诊断。最后,利用多媒体在相关知识点上做了大量链接,补充现代医学知识和疾病,使学生了解疾病的最新研究进展。

二、运用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了解临床诊疗过程

病例教学法,是指以病例为媒介,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师生之间的教学对话实现教学目标的方法。此法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启发,使学生在主动有趣的学习中对内容消化理解,研究表明采用病案教学明显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病例分为古代名家经典医案和现代临床典型病例。古代医案是中医临证实录,无论成功与否,都真实完整地记录了医疗全过程,最直接地反映医生的临床思维,这些内容是经验性或理论性,针对不同的病人,如何灵活和恰当运用这些原则,医案之中能得到真实和生动的解答及示范,因此,熟读名家医案是学习中医的重要途径。教学中运用病例讨论法是以理论指导实践,对临床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提出解决方法,促使学生加深对疾病病因、临床表现以及治疗的认识,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病例和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判断的能力,使学生初步了解病人的诊疗过程,有益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在病案教学中,讲述疾病内容之前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个病案,然后由病案按临床诊治过程引出一系列问题,接下来由问题作为切入点对疾病进行讲述,最后回归到病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病案进行分析。病案分析主要分以下几步骤:(1)概括主诉。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对引用病例的症状进行全面分析,抓住主要矛盾,概括出病例的主诉。(2)抓住相关临床资料分析。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某一主诉所涉及的多种疾病进行鉴别诊断,分析其可能主诉的病理机制,然后参照器官和系统的常见疾病,列举可能涉及的相关疾病,综合病史、其他兼症及辅助检查结果,逐步排除不成立诊断,最后做出诊断。在此过程中,要特别强调某些疾病的特征性鉴别点,如鼓膜穿孔的特征、听力测试的结果等。(3)分析病案。在详细分析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治疗方案,解释医家为何选用这些药材,药物的功效是什么,配伍的意义何在。例如,选用代赭石时,同时需配伍半夏等。最后,教师加以总结,使学生从经典病案中学习医家的用药精髓,便于对经典方剂的理解。

三、提高学生的临床操作能力

临床操作也是五官科教学中的一种教学形式,是学生通过实践获得操作经验的最根本、最直接的途径。首先,先由教师讲解示范,可以结合录像等形式,使学生对正常人体的解剖结构及五官科常用的检查器械有着确切的理解,让学生熟悉使用五官科的基本器材,掌握五官科常见诊疗技术的应用指征、操作要领,如外耳道、鼻腔、口咽等检查。要求学生在检查后能讲述出检查所见,促使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熟练和提高。其次,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不同的疾病采用不同的治疗手段,因此在实训中应熟练掌握中医传统的治疗方法,如穴位的针刺方法等,针灸治疗青盲效果极佳,常用的穴位有睛明、球后等,针刺时需注意进针角度;耳尖点刺放血疗法,学生需注意进针应轻、稳、准。实训过程中,教师给予指导纠正,并鼓励学生多动手,为临床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组织与实施模拟教学

在理论与实训讲授后,教师组织学生实施模拟教学。模拟教学是指在规范的技术路线和参数的控制下模仿真实情景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此种方法是把课堂作为模拟医院,采用CAI模拟教学课件进行临床病例的辨证施治模拟演练。其特点是教学双方均直接介入实时情景之中,通过声音、形态、动作进行模拟,学生如同被置身于一个特定的医疗环境中,直接面对病人,极大激发了他们的责任感及学习的积极性。例如,针对上胞下垂疾病,将病人的症状展示给学生,然后启发学生从不同的思维角度分析病人,从中筛选出一个好的思维方式,让学生演练接诊的情景,使学生主动思考,将患者陈述的症状进行整理,利用中医四诊结合现代仪器进行检查,进一步概括整理书写病案,得出正确诊断,提出适当的诊疗方案,包括方药、针灸疗法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最后由教师进行讲评总结,帮助分析其优点与不足,特别提醒针对不同患病个体所应顾及的主要方面。通过这种教与学的互动,使学生在课堂上得到了练习看病的机会,并可对某一疾病从接诊到诊疗有全面的认识,使基础与临床有效结合。

總之,医学生教育的过程,理论与临床有效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是十分重要的环节。从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为出发点,引入多种教学方法,改变以往教学简单单一的传统教学局面,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还有利于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具有社会需要和时代特色的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黄成惠.临床的思维过程及其特征[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04):169-171.

[2]徐艳秋.如何建立中医临床思维[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5,(02):52-53.

[3]杨治国,张谦.情境模拟在五官科学教学中的应用[J].管理学家,2013,(08):477.

[4]张作能.病案教学法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08,(10):57-58.

相关期刊更多

音乐世界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浙江外国语学院

信息系统工程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