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劳动教育发展史

劳动教育发展史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劳动教育发展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劳动教育发展史

劳动教育发展史范文第1篇

笔者以为,不能简单就“加薪”论“加薪”,而是要站在发展方式转型的大背景下,立足现实、着眼长远,深层次剖析加薪的前因后果,才能形成较为全面、客观的认识。

一、人为压低劳动力工资水平的传统发展模式已经无法持续

(一)劳动力工资水平低下已经成为客观事实

1996—2007年,我国劳动者报酬占比不断下降,从53.4%下降到39.7%,下滑近15个百分点。另据蔡昉教授的研究,在过去10年的最初几年,我国农民工工资增长约为2%—5%,2004—2007年期间工资增长约为7%,2009年猛增16%。客观地看,虽然工资水平有提升的趋势,但总体上我国劳动者收入增幅长期低于GDP增幅和资本利润率增幅,也低于快速上涨的物价,事实上造成劳动者“绝对收入增加但相对收入减少”的尴尬局面。

(二)劳动力供给“过剩”并不能抹平长期收入差距造成的不稳定

有学者认为,即使年轻农村劳动力的增长在放缓,但总体供给数量仍然高于十年前,充裕的农村劳动力将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人口红利还将持续较长时间。但是,问题的关键不仅仅在于劳动力供给的总量,更在于劳动力的结构。以80后、90后为代表的第二代、第三代农民工开始成为劳动力供给的主体,受教育程度较高、权利意识强烈、追求公平正义,他们普遍希望成为城市居民,拥有平等的收入分配权。

现实情况是,我国城乡、行业、不同社会群体等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城乡居民收入比从1998年的2.52∶1,扩大到2008年的3.31∶1;收入最高10%群体和收入最低10%群体的收入差距,已从1988年的7.3倍上升到目前的23倍。更为不公的是,垄断行业8%的劳动力的工资总额相当于全国职工工资总额的40%—50%。由此造成的不稳定是无法用简单的劳动力供给过剩来解决的。

(三)外部冲击下劳动力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我国依靠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分享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丰硕成果,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但是,我国所分享的份额十分有限,且长此以往很容易陷入产业发展的“低端锁定”而“难以自拔”。有研究表明,1978—2004年,我国自然资源、资本、劳动力投入对经济快速增长的贡献达68%,而全要素生产率仅为32%。如何实现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本大国的转型,发展高素质劳动力支撑的、具有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

二、政府制定最低工资标准符合国际惯例,其更大的作用在于提供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一)松绑长期被压低的劳动力工资水平,是政府责任所在

从国际经验看,部分国家已经把工资管理纳入国家宏观调控目标,成为经济增长、稳定物价、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等四大宏观调控目标基础上的重要指标之一。其中,十分重要的一条就是最低工资制度。最早实行最低工资制度的国家是新西兰。当时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本家逐利的本性使他们不顾一切拼命压榨工人,出现了不少的血汗工厂,劳资矛盾突出。为缓解社会矛盾,新西兰于1894年颁布了《劳资协调与仲裁法》,开始实施最低工资制度。到目前为止,世界大多数国家都划定了最低工资标准。

(二)保障劳动者生活水平更在于政府提供完善的社会保障

制定最低工资标准的目的在于保障劳动者的生活水平。但是,最低工资仅仅是保障生活的一个方面,从现实情况看,我国劳动者尤其是农民工更需要的是完善的社会保障。长久以来的城乡二元结构造成了城乡公共服务体系的分割。笔者在辽宁省的实地调研显示,无论是基层干部还是农民工都强烈表示,享受与城市相同或接近的公共服务是最大的现实需求,首先是养老,其次是医疗。若能尽快建立城乡、区域一体的公共服务体系,使农民工在外出就业、全家搬迁过程中不需要再过多地考虑户籍、教育、医疗等问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无疑将进一步加快。

三、劳动力工资报酬应在政府作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由企业组织和工会组织协商决定

(一)劳动力工资报酬的确立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如前所述,制定最低工资标准是政府的重要职责。在此基础上,如何确立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不同企业的具体工资标准,需要由企业组织和工会组织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协商决定。具体地,在劳动力市场上,大部分雇员和雇主都自愿加入各自的行业组织,形成全国网络化的行业组织结构,对工资水平进行协商,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国家的普遍做法。

(二)工会组织的“形式化”和企业组织的“根本缺失”成为我国工资市场协商机制难以建立的根源

工资集体谈判需要的是工会组织和企业组织的共同协商。现实情况是:我国没有行业一级和地区一级的谈判,而仅仅是单个企业与工会组织的谈判,可以预见,在允许劳动力自由流动的背景下,把集体谈判局限于单个企业,必然会出现不同企业的“攀比效应”,你加100元,我加200元,使行业或地区工资失衡,劳资关系紧张,进而转变为严峻的社会问题。更进一步分析,一方面,当前我国集体谈判中的工会组织很多是由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组成的,并不能真正代表普通劳动者的利益;另一方面,企业组织的根本缺失,往往造成政府包办,出了问题由政府管。由此,市场化的工资决定机制将很难建立。

劳动教育发展史范文第2篇

 

一、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依托优势学科发展情况分析 

 

为了满足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事业健康发展的需要,培养劳动与社会保障领域需要的专门人才,教育部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增设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1999年,全国首批有8所高校获得了招收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的资格,目前,全国已有125所高等院校招收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本科生,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学科体系与人才培养梯队,相关的理论研究、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师资培训正在深入展开。 

由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一个新兴的专业,没有标准可依,没有资料可参考,各校基本上都是利用本校的学科优势,在原有学科基础上结合本校特色确立自己的专业定位。 

通过对全国设置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学校调查,各校发展的方式有所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一是以社会学为基础进行建设,依托社会学的资源建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从社会角度开展研究。二是以经济管理学科为基础进行建设,利用原有的经济管理学科的优势建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从经济管理角度开展研究。三是以医学为基础建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以医学为基础,侧重发展医疗保险方向是近些年一些医学院校的探索。 

 

二、中央财经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与保险学科交叉发展、培养特色人才的探索 

 

中央财经大学于2000年开始设立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至今己走过了10年的历程,目前已有248名本科层次的学生顺利毕业走向工作岗位,我们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本科毕业生进行了就业岗位及课程设置方面的调研。根据本次调查结果,有65.38%的毕业生工作在保险、银行、证券等金融行业,其中在保险行业工作的最多,占毕业生总数的34.62%。调查结果表明,具有中央财经大学特色的与保险学科交叉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初步形成。 

 

1.在社会风险管理体系下建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中央财经大学的保险专业是全国最早设立的,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因此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设立之初就树立了在社会风险管理体系下依托学校既有的优质保险学科平台进行专业建设的理念,侧重发展社会保障。这种设置并不是两个专业的简单拼接,而是两个专业的有机结合。这种有机结合一方面是源于保险和社会保障这两个学科具有相同的理论基础。虽然在我国的学科设置中,保险学归属于经济学科,而社会保障被划分到管理学科下,但保险与社会保障具有与生俱来相同的属性,二者都是应对风险的措施,保险和社会保障在应对和化解各种风险方面所采用的原则是一致的,都是多数人共同分担少数人所发生的风险——大数法则,从这个意义上说,保险与社会保障都可以包涵在社会风险管理的范畴之内,因此中央财经大学这种专业设置,充分体现了保险与社会保障两个学科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这种专业设置体现保险与社会保障两个学科在内容上既有交叉,又互为补充,各有侧重。社会保障是公民基本生活水平的保障,而通过商业保险则可以使人们获得更高程度的保障。从应对和化解人们所面对的风险角度来看,保险与社会保障既具有同源性,又具有补充性。 

 

2.依托学校保险专业优质教学资源进行课程设置,培养特色人才 

在较强的保险专业实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央财经大学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其培养方案中,在保证完成教育部规定的主干课程的前提下,设置了一组与保险学科相结合的保险类课程,在全国高校同类专业中形成了特色。这类课程包括:保险学原理、人身保险学、精算学原理、保险法、保险基金管理与运用、风险管理等课程。 

对中央财经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的调查表明:毕业生对保险类的专业课程评价普遍比较高,特别是对保险学原理、人身保险学、精算学原理这三门课程。其中“保险学原理:在所有课程中排名第一,有65.39%的毕业生认为该课程对其毕业后的工作“有一些帮助”或“非常有帮助”。分析其原因有二:一方面这门课程是作为专业课程最先开设的,对整个知识体系的形成有帮助,另一方面该专业的很多毕业生在保险公司工作,这门课程是其从事这方面工作的基础。有46.19%的学生认为“人身保险学“课程对其毕业后的工作“有一些帮助”或“非常有帮助”;34.62%的学生认为“精算学原理“课程对其毕业后的工作“有一些帮助”或“非常有帮助”。 

我校的课程体系设置,充分体现了学校在保险学科的特色,使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生不仅具备了劳动和社会保障方面的专业知识,而且具备了保险方面的专业知识,扩大了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面,也满足了保险公司,特别是人寿保险公司对于具有社会保障知识背景的专业人才的需求。 

 

3.重视实践教学,共享保险实践教学资源 

实践教学是通过实验、调研、实习等手段,使学生直接接触实务,了解实际部门的运作,对课堂上所学理论知识进行验证,并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相辅相成,是实现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培养目标不可缺少的内容。中央财经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实践教学包括课堂内的实践技能训练和课堂外的实践活动两大类。课堂内的实践包括课堂讨论、案例教学、非独立设课的课程实验和独立设课的实验课程或模拟训练,课堂外的实践活动包括周末和假期的社会调查、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研究项目及“第二课堂”活动等。这些活动安排到了学生学习过程的各个阶段,形成了不间断的实践学习。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从2005年9月起在全院本科生中实施了本科生导师制。学生一入大学就可以在专业导师的指导下,系统地进行专业学习和实践,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三、完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与所在学校优势学科交叉发展的对策 

 

根据此次对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的调查,结合其他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设置及专业建设的情况,我们对未来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结合所在学校学科优势实现交叉发展进行了认真思考,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1.选准优势学科,合理确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与优势学科的结合点 

劳动与社会保障本身是一个涵盖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法学和政治学等多学科知识的新体系,其内容包括劳动经济、劳动关系、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住房保障、教育保障,等等。但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理论本身还远未完善和系统化,甚至落后于本已迟滞的社会保障改革实践。因此随着我国社会保障改革的深入与理论的完善,作为主要培养劳动与社会保障领域专门人才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也应突出特色,依托所在学校优势学科的基础发展是一种成功的尝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要特别重视优势学科的选择,应选择那些与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有合适结合点的学科,在其基础上进行特色发展,绝不能进行随意的组合,否则该专业就会成为两个学科或专业的简单拼盘,学生掌握的知识难以系统化,也难以满足用人单位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2.课程设置既要保持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基础,也要体现交叉特色 

依托优势学科发展并不是办“第二个”某专业,应立足于培养具有本专业背景和交叉学科特点的复合型人才。所以,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体系中,既要保证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核心课程和基础课程的开设,又要有交叉学科中与本专业领域关系密切的专业课程。中央财经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原来的课程体系中,保险学原理、人身保险学和精算学原理三门课程均体现了寿险公司的业务特点,受到毕业生的肯定,而风险统计模型课程虽与财产保险公司业务有关,但与专业主要为人的风险提供保障关系不大,毕业生对这门课程反应冷淡。 

另外,在课程设置方面,还应树立科学发展的观念,要经常通过问卷调查、师生座谈会、专业研讨会、走访用人单位等形式及时了解课程的适应性,并及时调整。中央财经人学在这方面深有体会,现行的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课程体系与最初版本已有较大差异,根据毕业生反馈,我们及时删除了不适合的课程,如风险统计模型等,增设了适应需要的课程,如企业年金与员工福利、社会保障职业模拟(在高年级开设)等。 

 

3.师资队伍建设应体现多学科优势,切忌“自我保障” 

劳动教育发展史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庄子 卢梭 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比较

中图分类号:G649 文献标识码:A

自然教育思想在中西方教育发展史上,都是非常重要的教育思想,对教育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庄子和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虽然跨越了两千多年的历史时空,但在哲学基础、教育理想、内容方法等方面仍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理论基础

1.1庄子自然教育的理论基础

庄子被认为是道家的嫡传,他继承了老子的“道”的思想,其中包含的返璞归真的自然精神就是他自然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庄子在《知北游》中指出:“有先天地者物邪?物者非物。”这就是说,产生物质的东西是非物质的,庄子将它叫做“道”,庄子认为没有比“道”更根本的东西了。

《庄子・天地》篇中说:“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物得以生,谓之德。未形者有分,且然无间,谓之命。留动而生物,物成生理,谓之形。形体保神,各有仪则,谓之性。”庄子认为,人的本性源于“一”,即“道”,有其内在的条理和规律,人性本质上与自然一脉相承,不需要外在东西的引导。庄子强调把一切为仁、义、善、美、名、利等束缚人们的枷锁统统舍掉,实现天人合一、人与自然融为一体。

1.2卢梭自然教育的理论基础

卢梭自然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是性善哲学和感觉经验。卢梭基于他性善哲学的基础上,强调“归于自然”,顺应自然,把自然与文明对立起来。卢梭是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领军人物、自然教育思想的代表。当时的法国甚至整个欧洲都处于封建军事、政治以及宗教的专制压迫之下,人性被压抑。因此他认为应该使人率性发展,发展人的自然本性,摆脱掉社会对人的戕害。

卢梭认为人们掌握的知识最先从感觉开始,也就是说由感觉经验得到理性。卢梭还把感觉经验作为知识的来源,他认为感觉经验对观念的形成、对日后理性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教育目的异同

2.1 庄子自然教育目的

“夫至德之世,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恶乎知君子小人哉!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庄子・马蹄》)由此可以看出,庄子的理想与目的是想要使人们回归自然本真。与之相应的教育目的,就是要让受教育者遵循自然规律。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是最终教育目。这样就可以真正的与自然和谐统一,得到真正的自由,无所束缚、无所畏惧,游于天地之间,不为功名所缠绕。

2.2卢梭自然教育目的

卢梭自然教育的教育目的在于摆脱社会人为的束缚,冲破文明的枷锁,遵循自然生长规律,恢复人的自然本性,最终成为真正顺应自然发展的自然人。在卢梭看来,真正的教育目标就是自然的目标。从当时实际情况来讲,卢梭自然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公民”,像爱弥儿一样经过自然教育的公民。

卢梭认为,“人类在社会环境中,由于继续发生的千百种原因,由于获得无数知识和谬见,由于身体组织上所发生的变化,由于不断激荡等等,它的灵魂已经变了质,甚至可以说灵魂的样子已经改变到了不可认识的程度。我们现在再也看不到以一个始终依照确定不移的本性而行为的人”。

2.3 比较分析

庄子与卢梭都极力主张教育要取法自然、顺应自然、回归自然,以顺应、保持、发展人的自然天性为教育目的。庄子的思想带有消极避世色彩,他希望可以回到人类初期的那种状态,容易使人不思进取。按照卢梭的教育目标,最终培养出来的人,是只善于维护自己的生活的“自然人”。卢梭更重视人的本性及其发展,强调人本身的天赋才能。

3教育内容与方法异同

3.1 庄子自然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庄子的自然教育思想与老子是一脉相承的,继承并发展了它。以下是庄子自然教育内容与方法的几点总结:

(1)“不言之教”

“不言之教”是道家教育思想区别于其他各家的独特之处。《道德经》中指出:“圣人处无为之世,行尽言之教。”这就是说教育要顺应人心,不以外在的规范来进行约束性教育。庄子继承了这一思想,《庄子・知北游》中谈及:“无思无虑始知道,无处无服始安道,无从无道始得道。夫知者不言,可传而不可授,可得而不可见。”道不可以用言语相传,只能“不言之教”,否则就不是真正的道。

(2)“顺物自然”

庄子说:“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则天下治也。”世间众生应该依靠自身来体认大道,依靠内在动力才能达到人性的完善。每个教育对象都有自身独特的特点,这就是自然教育,这就是顺应了自然,任其自由发展。

(3)注重养生

养生思想是道家的特有之处,这可以算是道家注重身体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体现。庄子养生思想的宗旨是顺应自然、遵循自然规律,其基本目标是保命。庄子生活的年代战争频繁、民不聊生,人民整日心惊胆战,庄子心存天下同时作为有责任的思想家,他要教给人民如何保命、如何生存的更长久。庄子养生思想的核心是养神。人的身体和精神是统一的,但就养形和养神两方面来讲庄子更注重养神,他认为养生更在于养神。

此外,庄子还提出了心斋、坐忘等方法。庄子在《人间世》借孔子之口,提出了“心斋”方法。它是一种比喻说法。心斋就是把人们耳朵听、智慧思考这一切断绝。首先是集中精神,不再用耳听而用心听,排除了人的思维干扰。庄子在《大宗师》又提出了“坐忘”方法。“坐忘”是忘掉了肢体、聪明,达到天人合一的自然境界。

3.2卢梭自然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1)教育内容

首先,不教给儿童道德和真理,以保持其心理不沾染罪恶和邪念。所以,即使爱弥儿临近青年时期了,卢梭也不打算向他传授与生活无直接关系的知识和道德。其次,知识的传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儿童形成正确的概念和判断能力及获得学问的工具。再次,不用成规教育学生,不让儿童沾染社会习惯。卢梭反对空洞的文字说教,要求追求有用的知识。卢梭主张让儿童从各种活动中进行学习,通过观察获得直接经验,主动地进行学习。他劝老师“不该要学生学习科学,应该让他去发现科学”。

(2)教育方法

他认为,知识是具体的,道德也是具体的,没有脱离实践的知识或道德,因而他十分注重在实践中获得善念,用行动培养人。卢梭反对强迫、压制和死记硬背;让孩子们回归到朴实的生活劳动中,每个人,无论是富人还是穷人,都必须为社会劳动;“把孩子送到农村去,他们在那里自然地使自己得到更生”,卢梭认为应该把孩子送到农村,远离城市的喧嚣。

(3)身体养护

卢梭还十分重视儿童身体的养护。反对襁褓包裹,坚持饮食清谈,衣着宽松,不给婴儿戴帽、穿鞋、穿袜,以培养抵抗能力。所有的一切都应该着力去培养一个完全的健康的自然人。他认为在发展儿童的智力的同时,还应注意对儿童进行劳动教育,做到身体和智力平行发展。

3.3分析比较

庄子和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都受到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反对社会道德和习惯对人的洗染,否定书本知识,批驳违背自然天性的教育。但他们在教育内容和方法上,也有区别:

在教育内容上,庄子的“不言之教”,实际上是什么也不教给学生,儒家提倡的各种礼仪制度,尤其反对,无为而无不为,不过容易导致人们的消极思想而无所作为。卢梭虽然也反对封建教育压制学生思想的内容,但是他还主张有步骤、有计划地教授知识和技能。根据年龄做出了不同分期,每个时期教育的内容有所不同。

在教育方法上,庄子主张“不言之教”,否认教育的积极作用,各种知识技能是不能教给学生的。卢梭是肯定教育的作用,他制定了具体的教育原则及方法,根据真正的儿童的需要,针对不同年龄阶段,适时、合理地进行教育。

道家的养生思想是对于所有人提出的,在注重身体养护的同时更加注重人精神的修养。养生必须谨慎饮食、节度。饮食有节制,食物结构搭配合理,五味调和,有利于人体健康。但就养形和养神两方面来讲庄子更注重养神,他认为养生更在于养神。而卢梭对于身体养护的思想主要是针对儿童。在儿童早期,反对襁褓包裹,坚持饮食清谈,衣着宽松,不给婴儿戴帽、穿鞋、穿袜,以培养抵抗能力。他认为在发展儿童的智力的同时,还应注意对儿童进行劳动教育,做到身体和智力平行发展。

4总结与反思

虽然跨越了两千多年,又处于东西两个不同的世界,庄子与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有一些共同之处,这说明人类教育的发展有它自身的规律和特点,不可违背。由于各自所处的时代背景、地域特色、经济政治环境的不同,庄子与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也存在大量差异。例如:庄子的自然主义教育没有明显的年龄分期;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提出由出生到2岁属于婴孩期,2―12岁属于儿童期,12―15岁属于青年期,15―20岁属于青春期。每个阶段进行不同的教育内容。卢梭比庄子的教育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

庄子的自然主义教育在当时以及后世没有占过主流地位,而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在整个欧洲都产生了重要影响。通过对庄子与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研究,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华民族传统的教育思想,同时,“使我们在对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研究时有一个富有对比价值的参照系,从而使我们更加全面地把握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历史价值。”

教育准备生活说与教育适应生活说在很早以前就被大家提及,教育准备生活说的缺陷与不足已经由专家提出。然而当今的中国教育似乎还在推行着教育准备生活说的模式,孩子的一切努力、一切痛苦、一切忍耐都是在为明天更好的生活做“准备”。那个美好的生活是否真的会出现不得而知,但是许多学生的求学过程并非那么愉快却是有例可证。现在重新提及庄子与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并且对二者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进行了比较,是希望大家能够分析一下当今的教育现状与教育问题。在校的学生(从幼儿园到大学)是否真正的“乐学”,是否“活在当下”,是否未被繁多的课业所累,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卢梭.爱弥儿[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2]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中华书局,1983.

[3] 滕大春.卢梭教育思想述评[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4] 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5] 孟榕.卢梭自然教育思想及其启示[J].云南社会科学,2000(S1).

[6] 唐洁.庄周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比较[J].社会科学研究,1998(4).

[7] 周萍.卢梭自然教育理论探析[J].教育科学,1994(4).

[8] 张勇.试论老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2(2).

[9] 王小丁.试论卢梭自然主义教育理论的空想性[J].吉林工学院学报,2002(9).

劳动教育发展史范文第4篇

关键词:体育课程 性质 定位

有的课程专家从学校教育的角度,将学校课程分为两大部类。第一部类是作为文化科学基础课程,有些国家称之为“学术性课程”,包括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地理、自然、物理、化学、体育、音乐、美术等传统的学科课程。第二部类是与社会生活实际有密切联系的实用性课程,包括劳动教育、技术教育、职业教育、经济教育等方面的课程。

学校课程两大部类的分法,是从学校教育的目标、内容和功能来划分的。其中体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是学校教育中的文化科学基础课程。体育作为文化科学基础课程的分法比较适合我国基础教育的性质,它有以下有利的因素。

1.有利于体育学科在学校教育中准确定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条的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基础教育阶段中的体育学科,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在学校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现实中,常有人把学校课程划分为文科课程、理科课程、艺体类课程和劳技类课程,甚至把体育列为“小三门”。这种划分方法是很片面的,带有明显地歧视和贬低体、音、美学科的意思。我们只有明确体育学科是文化科学基础课程,是基础教育中的组成部分,在完成全面素质教育任务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才能为体育学科准确地定位。

2.有利于向学生传授体育文化

体育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人类积累起来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文化科学基础课程的内容也包括体育文化。这样认识,有利于加强体育课程的文化含量,改变以往只偏重于技术(只把技术理解为为了提高运动能力,没有重视技术也是一种文化)的编排倾向。

3.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基础教育阶段,体育作为文化科学基础课程,主要应该为学生打下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基础,打好体育基础文化、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的基础,打好体育的行为、习惯的基础,为终身从事体育奠定基础。“我们的教材应该是基础的。如何体现基础呢?我们强调两个基本,就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中小学生在校时间那么长,因而要把最基础、最基本的东西教给学生”,只有真正打好体育的基础,才能真正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成为可能。

4.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体育对于学生当前的成长以及未来的工作和生活是一种物质的基础,没有健康的身体就不可能有美好的未来。基础教育是为终身体育打基础的阶段,体育的习惯、能力、意识的养成要从基础教育阶段开始。而且终身体育不仅仅是一种意识、习惯,也不仅仅是为了过健康、文明的生活,终身体育要以身体锻炼为手段,以身体健康作为物质基础。因此,基础教育阶段,重视学生健康,加强体育基础文化、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的学习对于学生终身体育是十分重要的。

当然,体育课程重视学生的基础,不能只重视课程体系的完整性、科学性、系统性而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忽视与社会体育文化生活的联系。因为,为学生奠定体育的基础,目的是为了学生的未来,为了将来更好地发展。从学校课程两大部类的角度看,体育学科在学校教育中属于文化科学基础课程,因此它具有基础性。

以上从不同的角度简要分析了体育课程的性质。通过分析,笔者认为,不能仅从某一角度的考察就简单地判断体育课程的性质。从历史发展来看,体育是以学科课程的模式来编订课程的,这种编订方法有其优越性。因为无论体育课程属于什么性质,体育在学校全面发展教育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按照学科课程编订的体育课程已形成了系统,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也反映了它的优越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只按学科课程模式编订体育课程也暴露出一些弊端,这些弊端影响着体育课程的发展。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它有一些弊端,就不加分析地把它否定掉,这对于体育课程建设是十分不利的。

从体育学科的科学属性来看,一方面我们应该确认体育是一门科学,同时也要看到体育学科与体育科学的区别和联系。在课程编订中,怎样把以综合科学为依托的体育学科编订得更适合不同年龄阶段中小学生的实际,仍然需要进行长期的研究和实验。

从体育学科特性来看,它的一些特性与活动课程的实践性强、开放性大,以及自主性和多样性等特点有密切联系,但是,不能简单地说体育学科就属于活动课程的性质,因为从以上分析看,体育学科还有本身的特点。从活动课程的编排和教学实践来看,体育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性质还不完全一样。特别是活动课程目标的社会性,以及教学组织、对教师和学校条件的要求等方面,有其不好克服的弱点,因此完全按照活动课程模式设计体育课程也是不理想的。

体育在基础教育中属于文化科学基础课程,它具有基础性。这种分法比较符合基础教育的性质,有利于更好地完成学校体育的目标。但是,不能因为把体育作为文化科学基础课程,就看不到体育学科本身的特点和具有的优势,更不能因为强调了基础性,课程的体系就过份地强调完整和系统,把课程看成是固定、封闭的。

在课程发展史上,各种课程都有相对合理的成份,也有其不足。当前,课程改革的趋势是各种课程相互借鉴,相互融合,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适合学生特点。研究体育课程的性质,一方面要全面、辩证、历史、发展地进行分析,另一方面要借鉴各种课程的优点,使中小学体育课程科学化和完善化,更好地为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服务。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体育是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体育课程是具有综合性的文化科学基础课程。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现代教学论发展》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劳动教育发展史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体育与健康》课程德育渗透 可行性原则方法

思想品德教育又称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的心理实施系统影响,把一定的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指:体育教师在讲授体育理论和技能,激励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同时,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正确的行为规范和审美观等渗透于教学中,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1.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实施德育渗透的可行性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实践表明,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具有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独

特优势。其可行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体育学科是各科中唯一一门从幼儿园一直开设到大学的必修课程。这样,在体现体育课程连续性的同时,也保证了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连续性和系统性。

1.2《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内容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性和教育因素,处处与人的思想道德和意志品质紧密相连。

例如,强身健体的教学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挑战极限的坚强意志和勇敢顽强的品质;竞技性的教学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公平竞争、力争上游的意识;注重整体配合的教学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合作意识,等等。

1.3《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过程强调运动参与的特点,使学生的道德意识、道德行为在活动中更充分地展现出来。这样,教师更容易发现学生的道德修养状况,例如,意志是否坚强,是否勇敢、果断,是否具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等等,从而有助于教师有的放矢地进行德育渗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综合以上三点,笔者认为,较之其他学科,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更系统、更具体、更丰富、更高效。

2.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实施德育渗透的原则

2.1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学校的精神生活的全部意义,就在于要在每一个学生心中都唤起他个人的人格独立性。”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实施德育渗透,教师要非常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发展学生的个性主要在于培养学生勇于求知、求乐、求美和求友谊的愿望。教师要充分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根据体育、德育和个性的有机联系,将个人融入于班集体中,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鼓励学生在比赛中不断超越自我、展示个性、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并且与同伴协调配合,一起为集体在比赛中取得最佳成绩而顽强拼搏。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发展学生个性与班集体的需要相结合,才能做到发展学生个性与德育渗透相结合。

2.2发挥学生的自我教育功能。

教育学研究认为,学生被动地接受灌输容易产生拒斥心理,影响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吸收和内化。教育学同时认为,学生具有自我教育的机制。具体到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实施德育渗透的过程中,自我教育机制表现为,学生将根据自身实际需要而产生情感和思想上的共振,主观能动地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及其德育渗透作出自己的评价和选择。

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教育功能,一要吃透“渗透”二字的涵义,杜绝单纯地说教和一味地灌输,在德育渗透过程中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二要合理预设一定的德育渗透情境,合理安排德育渗透的教学过程,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教学互动,借助于集体评价来引导和启发学生,使学生在自我比照的基础上产生自主接受或调整道德意识的动力,进而达到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标。

2.3发挥学生群体结构的作用。

《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基本上都是以小组的形式来组织活动,小组就是学生的群体结构。这样就使得学生的群体结构在实施德育渗透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群体结构的作用,必须选择运动能力突出且思想品德好的学生作为体育骨干,并着力提高他们在全班学生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体育骨干巨大的影响力和出色的组织管理,能不断优化学生群体结构,有效提高教

学效率,同时使《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德育渗透率得到有效提高。

2.4掌握学生的个性特点。

心理学认为,个性是“具体的人”的精神面貌,是区别于他人的心理特点的总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个性。个性和行为是相互联系的,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教师通过对学生行为的控制和影响,能够有效地纠正学生的个性偏差,发展学生的良好个性。在充分了解和掌握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的基础之上,因人而异地选择适合各人的德育渗透方式,能够有效地提高德育渗透效果。例如,对于意志力比较薄弱的学生,应严格要求,并严格督促德育达成效果;对于胆小自卑的学生,应多表扬、多鼓励,逐步增强其自信心,培养其自主能力;对于求快不求好的学生,应针对个人制定完备的考核标准,等等。

2.5发挥教师的积极作用。

2.5.1实施德育渗透,体育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思想品德,同时不断提升专业素质。

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是最基本的师德规范,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教师是思想品德教育的主导。正人先正己,体育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与文明礼貌程度,对学生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要实施德育渗透,体育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思想品德,严格要求自己,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注重仪表教态,有强烈的事业心,同时不断加强政治、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掌握和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坚持身体素质训练,从而塑造自己独特的气质,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形成巨大的感染力,提高教育说服力。

2.5.2实施德育渗透,体育教师应注入更多的情感因素。

在教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注入更多的情感因素。教师要爱学生,诚恳地对待学生,与学生建立起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主动消除师生间的隔阂,使师生间的交流畅通无阻。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必将使德育渗透事半功倍。

2.5.3实施德育渗透,体育教师应运用多种教育手段,进行积极的教育评价。

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运用多种教育手段方法,通过教育评价,使学生中的正确思想与行为表现“受益”,从而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趋向于德育目标。教师应采用积极的手段方法,多表扬,多鼓励,促使学生努力克服自身不足,向较高的德育目标前进;同时充分注意到学生一点一滴的进步,要求学生持续表现出良好的思想和行为。

3.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实施德育渗透的方法

3.1坚持课堂常规,实施德育渗透。

《体育与健康》课堂常规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规章制度,是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实施的保证。课堂常规要求学生上室外课必须穿便于运动的服装、运动鞋;要求学生按时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旷课;要求学生认真听讲解,积极思考,积极参与,仔细体会动作技术,刻苦锻炼;要求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严格的课堂常规应包括严格的课堂纪律、考勤制度和考核制度。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坚持不懈地实施严格的课堂常规,能促使学生不断地规范自己的思想、言行,从而培养他们遵守纪律、听从指挥的良好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布置场地、布置器材、清扫运动场、使用和归还器材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特有的重要内容。教师有计划地组织实施,能使每个学生都参与这项活动,并从中受到良好的劳动教育。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行为表现,要运用灵活多变的教育手段,培养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热爱劳动、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和爱护公共财物的道德品质。

3.2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中的德育因素,实施德育渗透。

在《体育与健康》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挖掘其富有思想性、富有教育意义的教学内容,例如世界体育发展史、奥运会的起源与发展、我国体育发展史等有关知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奋发图强,刻苦学习,积极主动地进行体育锻炼。

在《体育与健康》实践课的教学过程中,各种运动项目都蕴含着德育因素,例如耐久跑教学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品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认真细致地进行思想教育,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严格要求,注重吃苦锻炼,培养学生的顽强斗志,使学生克服意志薄弱的毛病。例如跳跃等内容要求学生勇敢果断、从容面对新的挑战、不怕失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心理变化,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潜力,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使他们变得勇敢、自信、冷静。又如球类教学内容集体性、趣味性、竞争性强,富有魅力,且极易调动学生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小型比赛的优势,在适宜的时机辅以思想教育,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观念、集体荣誉感;同时,学生相互间的紧密团结、密切合作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促使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失误并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对待,促使学生正确对待队友的失误,给队友以时间并主动帮助他们,而不是一味埋怨。

3.3充分重视学生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的过程,实施德育渗透。

《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学习和应用运动技能。在正确掌握运动技能的过程中,学生有一个从动作僵硬、不规范、不到位到动作协调、准确、熟练再到建立动力定型的过程。在这个阶段,教师应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关注个体差异,更多地关心体育学困生,对学生多赞扬、多鼓励,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克服畏难情绪;通过富有竞争因素的教育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在学习和锻炼过程中,使学生认识到做任何事都不会是一帆风顺、一蹴而就的,但只要付出汗水和努力,就一定会战胜困难,做好每一件事。

3.4充发利用游戏,实施德育渗透。

游戏具有趣味性、生动性、竞争性,因此学生接受它、喜欢它。在克服自身和自然障碍完成活动的过程中,学生的身心得到承受外界环境的锻炼发展,同时得以向外释放能量和情感。好的体育游戏思想价值高,其教育作用与游戏内容、方法、规则融为一体,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对学生有着润物细无声的影响。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创造性地采用游戏法,充分挖掘其潜在的教育因素,努力提高实施游戏时的教育效果,是德育渗透的有效途径。

3.5正确处理突发事件,实施德育渗透。

在体育课中经常会有一些突发事件,如学生晕倒、中暑、心跳过快引起的症状、运动损伤等,学生对此往往感到恐惧和害怕。教师必须正确处理突发事件,在处理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严肃的思想教育,充分强调组织纪律性;同时注意积极引导,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团结互助和助人为乐精神。

3.6充分利用运动竞赛,实施德育渗透。

运动竞赛是学生乐意积极参与的学校体育赛事。在竞赛过程中,学生普遍会增强集体荣誉感、集体责任感,参与者顽强拼搏、力争第一,不参与者积极呐喊助威。运动竞赛要求学生有组织、有纪律、紧密团结、注重相互间的合作。因此,在竞赛中,教师应教育学生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培养学生为集体荣誉而战的精神;教育学生在比赛中注意团结协作、公平竞争,提高学生的体育道德水平。

综上所述,《体育与健康》课程较之于其他学科更有利于德育渗透。教师在正确掌握基本实施原则的基础上,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通过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多途径的德育渗透,一定能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遵守纪律、团结奋进的集体主义精神,尊重他人,诚实、公正、谦虚、有礼貌的高尚道德品质;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自信心和拼搏进取的精神及顽强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豁达开朗的性格和永不服输的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