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传统民族特色文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空竹文化,即空竹运动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它有着丰厚的社会底蕴和文化积淀,有着别具特色的运动风格和深刻的文化内涵,从欣赏的角度看,它技巧全面、动作优美、形象多姿、品位更高。从历史文化延续方面说,它更值得我们挖掘、整理、继承、发展、普及和创新。
我们引入这个项目的初衷,一是基于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据了解,该项运动虽然历史悠久,但就全国而言,从事该项运动者相对不多,虽然全国有多个省、市在民间成立了空竹协会,但尚未形成规模,活动状态多以老年人为健身而在街头巷尾或广场进行非集体性的活动形式,也就是说,离普及、形成规模的目标尚远。那么,我们几年来从农村小学这个层面引进并全校普及这个项目,并且形成了特色,不能不说是一个创举,起码在东北三省校园体育文化中,抖空竹项目我们填补的是一项空白;二是就空竹文化本身而言,它虽不属于竞技运动的范畴,但是其独特的运动形式,其潜在的技法是无穷无尽的,在运动中思考、探索、创新,自然地就给予了小学生相互学习、自主探究、开发动作、创新技巧的一个极大的空间和平台,它也同样在充分地展现着竞技运动的规则性、挑战性、娱乐性的特点,不但对技巧、难度、耐力、协调等有严格的要求,同时对参与者形成了强烈的争胜意识、规则意识、创新意识、协作意识、平等观念和集体主义观念。
身体素质得以全面发展。空竹运动技巧、动作种类繁多,它提供了多元化的身体运动形式,也融入了杂技、艺术的元素,从而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生理机能、智力表现提出较为全面的要求,自然而然地服务于学校的育人宗旨。尤其是像我们这个自然条件相对落后的农村小学开展的这样一项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吸引力和凝聚力。
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现代人才培养的关键。我们引进该项目四年来,由最初的基本动作学起,发展到现在,所有的动作、招式基本上是师生自由探究的结果,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学生能独立地完成多种难度较高的动作,比如“玉带缠身”、“风火轮”、“高抛”等动作,能整齐划一地进行集体九个系列的空竹动作展示,并参与多次大型活动展示和受邀表演,培养了表现意识,增强了心理承受能力,强化了集体主义意识与协作理念。
虽然空竹运动有着很大活动价值和发展空间,但目前就我校而言,空竹运动作为一种新兴事物,作为我校的校园体育文化特色,尚存在一些问题:客观上受传统教育观念、人才观念和我国体育战略的影响,小学体育作为基础课程处于的位置不是很理想,会不会舍本求末,仍然是我们探讨的问题,场地的限制、安全保障、难度设置都是值得考虑的因素。所以说,要想让小学空竹文化顺利开展,日渐兴盛,我们还要做很多的努力。
一年多来,贵州省文化厅充分发挥文化资源多元化优势,通过推动全省一系列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落地,全力推进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建设,取得一系列喜人成果,记者就此专访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徐静。
引核心 找出路
文化强省凝聚正能量
:贵州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提出建设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战略,文化厅是如何落实这一战略要求的?
徐 静:一是形成核心价值的强引领。把反映贵州地域特色、延续历史传统根脉、承载国家主流价值的文化遗产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其成为饱含民族优秀基因的高质量的文化精品,进而成为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
二是形成发展自信的强支撑。80年前,党和在贵州实现了从挫折到胜利的伟大转折。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建设,就是用丰富多彩的文化形式表现我们从挫折走向胜利、从“后发”走向“赶超”的辉煌画卷,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历史自信,进而增强发展自信。
三是满足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多元化需求。不断优化各领域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
:欲打造民族特色文化强省,必先明确自身优势才能找准出路。贵州的主要优势有哪些?
徐 静:在遵义发生历史性转折,到会址时指出,要运用好历史经验,让精神永放光芒;贵州是一个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36.11%的多民族大省,各民族文化在此交相辉映;“天下之山,萃于云贵”,山地文化是贵州文化中的特色,山地提供生存环境、制约人的视野和生活方式、同时造就了贵州人民的性格和文化;王阳明“龙场悟道”,给贵州留下了在全国独一无二的阳明文化资源,“天人合一”的生态观和“知行合一”的心态观成为贵州特色;“三线”建设奋斗创业的历史给贵州留下了“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三线”精神……
省文化厅围绕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省战略采取了六大措施:做“强”红色文化、做“亮”民族文化、做“优”山地文化、做“厚”传统文化、做“实”阳明文化、做“活”“三线”文化。通过这些文化的打造,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精神文化支撑。
建工程 树品牌
文化强省更可触摸
:文化资源最终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落地,才能形成引领核心价值、支撑发展自信、满足人民需求、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成果。对此贵州有哪些探索?
徐 静:为把建设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落到实处,文化厅实施文化建设“十大工程”,助力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实施文化传承脱贫工程、文化基础建设工程、文化精品打造工程、文化服务大众工程、文化活动品牌工程、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文化数字建设工程、文化产业促进工程、文化交流提升工程、人才高地建设工程。
2016年,文化厅牵头的“非遗手工技艺传承人培训计划”被纳入2016年贵州省民生实事;首届多彩贵州文化艺术节等活动为群众送上了丰富的文化大餐;贵州美术馆、贵州文化广场、贵州省博物馆、北京路影剧院等文化阵地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实现我省省级美术馆零突破……
这一系列文化工程的建设、文化活动的举行、文化品牌的打造,让民族特色文化强省的形象更加丰满。
:有了品牌,文化才能变得更具吸引力、感染力、“以文化人”。目前贵州打造了哪些文化品牌?
徐 静:为促进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体系建设,文化厅鼓励和支持各地打造既具有地方特色又彰显国家层面价值的文化品牌,目前着力打造了以阳明文化为主的贵阳孔学堂传统文化品牌、以为核心的文化品牌、黔东南国家级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文化品牌、黔南好花红文化品牌、黔西南山地文化品牌、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毕节品牌、以六盘水为代表的贵州“三线”文化品牌、梵净山佛教文化品牌、安顺屯堡文化品牌、贵安生态文化品牌等十个贵州文化品牌。
走基层 惠群众
文化强省更接地气
:只有将文化高度的打造与文化服务的普及很好结合,才能称得上真正的文化强省。
徐 静: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厅一手抓文化精品打造,一手抓文化服务,每年都会举办很多大型的群众性文化活动。2016年元旦至春节的“走基层・送欢乐――多彩贵州大舞台展演季”,组织了国内外24部、62场大型舞台精品剧目、首届多彩贵州文化艺术上演30余台优秀节目为广大群众推出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盛宴。
2017年元旦至春节期间,省委宣传部与省文化厅举办了“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多彩贵州大舞台展演”系列活动,于元旦至春节期间上演50多场表演。本次活动组织文艺小分队编排经典剧目到极贫乡镇演出20场左右,在提高剧目质量的同时,积极联合社会力量,大幅度降低票价,让文化真正惠及到每一个群众。
:脱贫攻坚是“十三五”期间最大的民生工程,要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文化事业如何在这一进程中发挥独特作用?
徐 静:省文化厅将文化服务与文化扶贫结合,以大文化助推大扶贫,促进文化小康建设,坚持文化育民、文化励民、文化惠民、文化富民四大原则。
文化育民旨在提升贫困地区群众自主奔小康能力,大力培育贫困地区文化人才,以智扶贫。去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手工技艺培训计划被纳入2016年贵州省民生实事,促进了贫困地区群众自主奔小康能力的有效提升。
文化励民即依托贵州特色文化资源,培养一大批德艺双馨的艺术家、推出一批思想精深的文化精品,点燃全省各族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激情,激活贫困地区人民反贫扶贫抗贫动力、创业创新创造活力。
从人猿相揖别到创造出今天璀璨夺目的高度文明,穿越烟波浩渺的人类史,人类自己都会禁不住惊叹: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让这些发展动力常新、源远流长?答案看似渺小却会让人类发出惊叹,原因无它,大道至简,仅是人类天性中一种喜欢寻根问底的好奇倾向,推动人类不断向前发展。就像幼儿,面临新奇的、神秘的、矛盾的事物,他们会用感官、动作和言语等方式不断探究,通过这些探究行为,有选择性地了解周围事物并积累大量生活经验。人类遵循赤子的足迹发展,探究行为不断得到强化与满足,终于逐步外化为极大丰富的人类物质文明、内化为丰富多彩的人类精神文明。
面对未知的世界,人类愈往前走,开始出发的地方就愈往后退。人类的好奇心开始不仅关注“我往哪儿去”,还热切地探究“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考古挖掘、遗址探秘、古籍考据等等,这一切,都围绕着一个主题,那就是人类的源头。与这些尘封久远的遗迹遗物相比,那些因为地理环境等阻隔而在全球文化碰撞中相互融合的今天仍得以保存的民族特色文化,更生动、直观地触动人类追本溯源的愿望与决心,那些我们的先祖或许也曾感受到的色彩声音、饮食服饰、风俗传统,穿越千百年的时光,照进全球一体化的现实。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如果任由这些幸存的民族特色文化简单卷入文化全球化的洪流,无疑是对时光锤炼和自然恩赐的辜负。而如果矫枉过正,对不变的、落后的文化和环境不加甄别地保护,对文物、古迹等全盘封存,则又走入另一个误区。民族特色文化,是在特定的原始环境中衍生出来的,根植并服务于生产生活,是人们现实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融合的产物:他们以染牙齿、图面为美,身体健康也由此得到呵护;他们服饰艳丽、穿着暴露,不仅符合自然审美,还体现与自然的和合、对自然的崇敬……民族文化,从来不是为“特色”而“特色”,其本身所展示的是一种顺应自然的原生态的生活态度。各民族所处环境与经历的不同组合,造就了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对现实的影响有所不同;对待这种差异,明智的做法就是承认它的存在,然后积极协调处理好这些差异。
黑格尔说“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民族特色文化是经过时间的淘澄而沉淀下来的,原始中蕴含着现实的生命力。文化是民族的载体,当原始民族文化的光芒照进现实世界,文化基因的多样性会被激发,人们的生活可以多姿多彩,优秀的文化可以持续继承和创新……由此,原始民族文化之光在现在照亮着未来。
关键词:回族舞;文化;民族
回族,可称之为中国分布最为广泛的少数民族,在我国众多少数民族之中,回族人口位居第三,紧随壮族满族之后,可以这样说,回族人民拥有自己独特的思考方式和生活方式,在伊斯兰宗教文化的熏染下,让回族舞越发增进了昔日的风格与风韵,随着时间的转移,让回族舞在保持本民族特色之下有不缺乏推陈出新的改变,当然,在文化与艺术的影响下也变得越发成熟起来。
回族舞是从民族艺术发展而来,起初的回族人民处于非常保守的状态,而对于女性舞蹈表态略显低调,回族的舞蹈文化相对于其他民族舞蹈来说,更加拥有了一层神秘的色彩,这也是由于回族人民保守的作风和低调的人生态度。回族舞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就是在反应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和艺术风格,它们融入了质朴、创新、文化等诸多因素,让伊斯兰教的思想步入到舞蹈当中,融入的宗教思想和民族文化,让回族人民所要表达的舞蹈艺术感得到充满民族特色的发挥。
相较于藏族舞蹈的热情,回族舞似乎多了一种充满民族感的朴实,而其中所增加的民族信仰成分也非常之多,回族人民对于伊斯兰教的崇拜也在舞蹈中表现的淋漓尽致,而多年来的历史文化,从回族的舞蹈中可充分的体现出现,是一种充满怀古情节又不是民族风情的艺术表达。
一、民族特色文化
回族民族特色文化的实质是表现丰富多彩的民族特色生活,回族舞重点在于将民族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从而形成一种艺术感,从这几年的回族舞创作来看,可以明显的看出,回族舞从最初单调的创作模式逐步的进入生动真实的舞台表现力,在创作题材的选择上,在表现民族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上,更加大胆的表现出一种张力一种民族情感的发泄,舞蹈作品中的民族的情怀和文化非常更为鲜明突出的表达出来。舞蹈中形象的像大家展示了丰富多彩的回民生活内容,也从而展现了绚丽多彩的回民生活风貌。
举例说明,如大家所熟悉的作品,《羊背上的回回娃》,这款舞蹈风格在质朴感作为底蕴的基础下,又多了一种潇洒的意味,舞蹈的语汇表达亲切又不失陌生感,充分的表达了回族牧羊娃的欢乐的劳动场景和积极的生活态度。《花儿漫漫》的灵动感十足,用精致的舞蹈语言和其形象的舞蹈造型,在舞台上完美动人的演绎了花儿的美感,让大家不得不为回族人民的乐观态度、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感动,篇幅宏伟,结构精美,璀璨的艺术场面,在舞蹈中真实复原了少数民族的生活特色,利用回族生活舞蹈语汇表达了内心由衷的情感,舞蹈就是民族文化的体现,在舞蹈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民族的习惯、特色和信仰。
一个民族的特色文化,是在百千年来在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推挤所慢慢遗留下来的,而回族舞恰恰最能反映自己民族的表象特征和内在气质的表达,正常来说,一舞便可知回族人民的民族特色,而回族舞也是民族情结的表达方式。能否准确地捕捉舞蹈中生动的艺术形象在于能否抓准一个民族的特色文化,在许多回族舞作品中都表达了出了的回民族鲜明的民族文化。在回族舞作品《月之弦》中,恰如其分的利用回族生活密切相关的常用物象来表达他们的民族思想,比如回族民族的道具、服装都能够非常醒目的让大家看到回族文化特色。
二、宗教艺术文化
舞蹈是文化的一种表达形式,对于回族人民来说,伊斯兰教在回民民族生活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伊斯兰教是国外信仰者传承至中国,从而建立了礼拜场所,伊斯兰教是无比神圣的,它是回族人民的精神支柱,回回民族全民信仰伊斯兰教,信仰对于回族人民的生活习惯、行为方式、思想表达起到引发和开导。所以,不少回族人民舞蹈中所表达的情感都是从宗教文化中感悟出来的人生哲理,一个民族信仰的表达逐渐从民族舞蹈中体现出来。回族人民的信仰构成属于了他们的特有的精神领域和宗教文化,也是他们内心最深处的表达的舞蹈内涵和生活态度。
所以,我们不难在很多舞蹈中看出回族人民的宗教文化,回族舞可将宗教对“爱”的追求与艺术感的追求完美的结合到一起,从而创作出很多有意义的回族舞作品。《水之秘语》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回族舞作品,其主要的意蕴便取材于回族宗教仪式中“大净”,伊斯兰教讲究洁净,所以每日的五次礼拜都要沐浴除掉身上的污垢,这不单单是一般意义的洗澡,而是一种思想境界的升华,对于宗教的尊重和信奉。宗教思想是创造神圣、庄严、崇高、精密的理想境界,而我们不难在回族人民的舞蹈中看到,编排舞蹈的浪漫写意以宗教内涵充分的被表达出来,在《跳动的色俩目》中,表达了回族人们对于大同世界的追求,对和平和谐生的向往,一瞬间,仿佛天地万物都在欣赏与倾听,宗教内在的表达利用舞蹈轻盈的显现,而观众在欣赏舞蹈的同时,也深刻的体会到其中的意蕴。
三、历史传统文化
回族是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于元末明初形成少数民族,在唐高宗永徽二年时,伊斯兰教已经正式传入中国。唐、宋朝两代的穆斯林居民来到中国。他们沿着古代著名的“丝绸之路”来中国经常。其路线也是布满在长安、广州、扬州、杭州等各个中国著名古城,他们安家落户娶妻生子久居不归,史书称之为‘蕃客’。每位穆斯林人的居住之处都建有清真寺,而随着在中国居住的时间之久,在保持固有的伊斯兰教和阿拉伯文化之外,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而他们就是回民的祖先。
回族舞在历史文化的影响下,表达出来的艺术特征也丰满起来,首先,回族人民持有中国民族固有的传统特色,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民族色彩,让一切舞蹈的表现多了一重内在张力。回族传统文化也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而历史文化中的儒家思想和孝道内涵也在回族舞中体现,所以说,回族舞表达的是双重深意,第一,源自于伊斯兰教和先民的影响之下的自我夜色,第二,在中国久远历史传承下的民族形态和表达方式。而伊斯兰教也被中国古文化深而久之的影响,我们可以在很多回族舞中看到中式传统与宗教的结合,如《汤瓶舞》《心泉》,在表达对伊斯兰教的崇拜之余,又不失对大中华的敬仰之心,巧妙的讲宗教与传统文化结合在一次,在静谧的环境中,深深的感受到生命所赋予我们的意义,将艺术效果充分的表达出来,回族人民的历史久远,他们是本土成长的族民,而是经过著名“丝绸之路”迁移只来的穆斯林居民,所以双重文化的熏陶下,更让回族人民增加自己本民族的特色,在历史的熏陶之下,更加具有神秘感。
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舞蹈是最佳的表达方式,那种在艺术领域之下的欣赏和心灵的觉悟是回族人民所想要表达的深意,无论是从历史的角度还是宗教,都绝不缺乏时代的冲击与民族风格的影响。回族舞在国民心里早就根深蒂固,虽然朴实,但是不缺乏风味。民族的舞蹈更加让艺术拥有自己的意识,在表达之初,可能单纯的出自美感,但是最后,宗教、历史、民族等诸多元素的增加,让舞蹈充满一种经历时间洗刷后的灵感,而回族舞就是将三者充分完美的结合起来,我们可以在《沐浴》中欣赏到回族人民朴实的心灵,对舞蹈的热爱和最真实的表达,这些,都是舞蹈语言中最坚实的力量。历史文化终究会影响着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而舞蹈就是文化表达的最佳艺术。
参考文献:
[1]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2]王国强.走进回族[M].银川:宁夏出版社,2008.
[3] 金秋.舞蹈欣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02).
近年来,党和国家明确提出,要增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今年8月,文化部、财政部了《关于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首次在国家层面明确了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原则、目标、任务和政策保障。
特色文化产业是指依托各地独特的文化资源,通过创意转化、科技提升和市场运作,提供具有鲜明区域特点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产业形态。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对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化文化产业布局、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发挥文化育民、乐民、富民作用,具有重要意义。虽然近年我国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但还存在产业基础薄弱、市场化程度不高、知名品牌较少、高端创意和管理人才不足等问题。
意见确定了发展重点领域、发展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带、建设特色文化产业示范区、打造特色文化城镇和乡村、健全各类特色文化市场主体、培育特色文化品牌、促进特色文化产品交易等7项主要任务。意见明确,重点发展工艺品、演艺娱乐、文化旅游、特色节庆、特色展览等特色文化产业;重点支持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建设;将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纳入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建设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特色文化城镇和乡村;支持特色文化骨干企业、小微企业、个体创作者、工作室、合作社、协作体等各类特色文化市场主体发展;支持各地实施“一地(县、镇、村)一品”战略,鼓励“公司+农户”经营模式发展。
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建立特色鲜明、重点突出、布局合理、链条完整、效益显著的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形成若干在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特色文化产业带,建设一批典型带动作用明显的特色文化产业示范区和示范乡镇,培育一大批充满活力的各类特色文化市场主体,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特色文化企业、产品和品牌。特色文化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特色文化产业产值明显增加,吸纳就业能力大幅提高,产品和服务更加丰富,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推动城镇化建设、提高生活品质、复兴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等方面作用更加凸显。
财政部文资办副主任董德刚说,2014年财政部已将加快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纳入专项资金重点支持范围,在资金的申报、分配中予以倾斜。下一步,在专项资金管理中,继续将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纳入专项资金重点支持范围,积极鼓励地方财政厅局进行上报,在保证财政资金安排的规范性、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在资金分配中对符合要求的特色文化产业项目予以倾斜。